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89|回复: 3

打造“诗书两襄阳”文艺品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4 20: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打造“诗书两襄阳”文艺品牌

推动襄阳区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襄樊市襄阳区文联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艺事业的新期待,襄樊市襄阳区文联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区的目标,结合本地富于特色的文化资源,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与上级文联及相关单位联手策划打造了“诗书两襄阳”文艺品牌,取得了“文艺创作与理论创新并举、精品展示与推出人才并重、艺术普及与文化惠民并行”的综合效应,有力地推动了襄阳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立足襄阳区文化资源优势,精心打造“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

    襄阳是唐代著名田园山水诗人孟浩然和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故乡。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襄阳区)人,世称孟襄阳,曾隐居鹿门山。孟浩然和王维,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创了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两个代表人物,在唐代诗坛并称“王孟”。其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如《春晓》等诗篇,在继承发扬前人的基础上,自成一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他独创的山水画中“米家云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笔墨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世称“米点”,为后世许多画家所倾慕,争相仿效。 
    孟浩然、米芾这两位古代文化名人都以“襄阳”为名,这一独特资源不可多得。我们在策划文艺品牌时,立足襄阳这一优势文艺资源,提出打造“诗书两襄阳”文艺品牌,并努力使之逐渐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地域文化特色和国家级学术水准的可持续利用的文化标识,提高襄阳对外文艺交流的水平。
    为了打造孟浩然文艺品牌,我们在襄阳区鹿门山风景区,建立了“襄阳作家创作基地”,成立了“中国孟浩然研究会”。以此为阵地和载体,使一批作家、学者的作品、研究著作先后得以陆续出版,如《孟浩然研究》(王辉斌著)、《孟浩然大辞典》(王辉斌等著)、《孟浩然研究文集》(刘阳编选)、《孟浩然诗集注释》(魏遵明著)、《孟浩然新传》(李叔德著)、《鹿门山》(刘国传、刘伟云编著)、《风流孟夫子》(二十二集长篇连续剧,曾旭东著)、《全国书法百家书襄阳孟浩然诗作品集》(李军等编选)。
    在打造米芾文艺品牌过程中,我们成立了襄阳米芾书画院和襄阳米芾赏石学会,并充分利用作为襄樊市城区的优势,争取襄樊市文联和书协的关心与支持,积极参与他们组织开展的宣传推广米芾书法艺术的活动。近年来,襄樊市文联提出了创建中国书法名城的战略举措,突出强调充分利用米芾书法艺术提升襄樊城建品位、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构想。这一构想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水华同志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黄德华同志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体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建委、市旅游局及相关城区的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市政府投资300多万元排演京剧《襄阳米巅》并进京演出。将米芾国际书会作为全市诸葛亮文化节的重头戏每两年举办一次。以米芾分别命名了一所中学和小学,并设立米芾后代书法特长班。2008年,市委、市政府向中国书协申报襄樊为“中国书法名城”,并接受了中国书协评审组的评估。通过开展创建中国书法名城活动,使米芾书法艺术得以在全市发扬光大,米芾文艺品牌作为襄樊市的一张耀眼的艺术名片,促进了襄樊的对外文艺交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坚持鲜明的艺术主张,注重提升文艺创作的品位

    我们在创建、打造“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积极倡导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艺术创新,并针对当前文艺发展中出现的某些文艺现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我们的艺术主张。比如,我区在2009年8月举办的“全国书法百家书襄阳孟浩然诗作品展”,坚持继承襄阳书法艺术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弘扬孟浩然、米芾的艺术精神,倡导书法创作推动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的艺术功能,坚持艺术与时代和人民同行的艺术追求,获到了艺术家的广泛认可。这次展览的参与范围之广、人数之众、作品质量之上乘,为历次活动所没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和热情赞扬。
    我们始终把坚持高水准的艺术品位和学术品位,作为打造“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主动与上级文联及相关单位合作,充分利用其学术优势,确保特色文艺品牌的学术地位。2007年10月,我们在诗人孟浩然的出生地,为著名作家李叔德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孟浩然新传》举办了首发仪式和创作研讨会,省、市、区近二十个单位的领导、作家、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和新闻记者共12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我们还将“诗书两襄阳”的文艺品牌创建与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在鹿门旅游风景区开发过程中充分运用孟浩然文艺元素,开发与孟浩然有关的景点,并积极引进外资进行大规模开发,目前已逐渐形成规模,成为襄阳旅游的招牌景区。作为韩国襄阳郡的友好城市,2009年11月,襄阳区应邀参加了由韩国襄阳郡举办的中、日、韩三国书法美术展。在展览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广泛发动、特邀名家、上门取件等有力措施,精选了与孟浩然诗歌内容有关的10件美术作品和5件“米体”书法作品参加展出,受到了日本、韩国艺术界的赞赏。另外,我们还在每届中国襄樊诸葛亮文化节期间,与襄樊市文联联合举办孟浩然诗会,不断扩大孟浩然文艺品牌的影响。

三、整合社会各界力量,践行文艺品牌惠民措施

    我们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使“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建设逐渐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是争取区委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措施和活动经费上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2008年4月,以区委、区政府名义联合下发文件,规定每年为“诗书两襄阳”文艺品牌建设投入专项经费 10万元。
    二是整合利用文联系统人才资源,通过与上级文联及相关文艺家协会的紧密合作,实现了人力、物力、理论研究等资源共享。为进一步将“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做大、做强提供了物质上和人才上的保障。2006年,全市“一县一品”特色文艺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在襄阳区文联召开。襄阳区文联在会上作了关于打造“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工程建设的主题发言,受到了上级文联的肯定和表扬,也受到了兄弟县市区文联的支持。不仅如此,我们还积极争取上级文联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扩大影响,多出成果。2007年,市文联作家李叔德的《孟浩然新传》获得了省文联20000元的签约支持。2009年,曾旭东创作的22集长篇电视连续剧《风流孟夫子》得到了省文联8000元的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资金的扶持;曹远超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孟浩然》得到了市文联10000元的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资金的扶持。
    三是加强与高等院校、新闻媒体、文化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合作,并采取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方式,实现了共建双赢。区文联每年与襄樊学院、襄樊日报、市委党校、襄樊文化传媒公司、天润公司、万宝公司等召开一系列座谈会,商讨孟浩然、米芾文艺品牌建设中的有关具体问题,使“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建设更加完善,更加具有科学性。
    四是坚持把特色文艺品牌创建与文艺惠民结合起来,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品牌创建的全过程。我们联合区豫剧团、朝阳艺术团等文艺团体,组织画家、书法家、摄影家下基层、进工业园区、到街道社区和广大农村,送去了有关孟浩然诗歌和米芾书法艺术内容的剧目、对联、书法、绘画、摄影作品,精心组织描写、反映孟浩然、米芾事迹的文艺专场演出,为襄阳百万人民群众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

四、优化投入运行机制,依托“孟奖”“出作品、出人才”

    2009年6月,经过多方努力,襄阳区建立了“孟浩然文艺创作基金会”,区财政现已注入基金3万元。同时,我们将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开展“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创建工作。2009年8月,襄阳区政府依托“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与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开发商签约,由台湾开发商投资5亿元,开发鹿门风景区,重现盛唐社会文化气象,并决定将旅游经济开发收入的百分之三十用于“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建设。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孟浩然重点文艺创作立项签约制度和文艺作品出版专项扶持资金制度。每年对每部签约的专著给予1万元的补贴;每年确定3部非签约出版的作品并给予每部5000元的扶持,以此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襄樊市委、市政府将全市文艺界的最高奖定名为“孟浩然文艺创作奖”。我们依托“孟奖”努力出作品、出人才,先后有张元国创作的中篇小说《鼠戏》、孙明胜创作的书法《春晓》等荣获了该奖;刘阳、周春兰、李军等荣获孟浩然文艺创作奖提名奖。通过组织我区文艺工作者参加“孟奖”评选活动,提高了襄阳作家、艺术家的知名度,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使一批具有创作实力的中青年文艺骨干逐步地成长起来。
发表于 2010-4-25 13: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4-24 13: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9-30 07: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19 19:22 , Processed in 0.252504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