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沐云堂

杨仁恺书法作品选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21: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仁恺先生主要贡献


        杨仁恺先生是新中国文博事业的拓荒者,一生贡献给中国的文博事业,贡献居功至伟,堪称标柄一代宗师。  
    杨老追寻回的国宝“每一件背后都记载着祖国多磨难的历史,记录文化流传中千年沧桑,每件背后都有讲不完的传奇与故事。”

       一、上世纪50-60年代  
    发现与鉴定失踪800多年的北宋张择端的旷世巨制《清明上河图》、在碎纸堆中拼凑出北宋米芾《行书苕溪诗》等37件国宝,追回鉴定千年历史国宝《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夏景口待渡图〉《《祥鹤图》等<佚目>国宝130余件;发现与考证《聊斋志异》原稿善本等;追回并系统考证了《女史箴图》、《草书洛神赋》、《仲尼梦奠贴》、《曹娥诔辞卷》、《方丘剌》、《蔡行剌》、《草书千字文》等一千余件历史国宝。70-80年代继续追寻与考鉴散失国内外大量国宝,同时追回、考证及回购回祖国的各类国宝、文物、善本不计其数。追寻历时三十余载,终于上世纪80年中期完成历史巨著《国宝沉浮录-故宫散失佚目考》。   
    杨仁恺在50年代追查伪满流失国宝期间,共清查收回伪满清宫散佚文物170种319件,其中大多是美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后将其中的130件《佚目》中的书画转归故宫博物院。如此大批量高水平的书画涌入故宫,骤使故宫具备了办历代绘画展的条件,故而故宫成立绘画馆的计划如期揭幕。嗣后,天津又转拨故宫30件文物,遂又将东北博物馆所藏五代黄筌的《珍禽图》、宋李公麟的《摹韦偃放牧图》、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调入故宫,故使庋藏蔚然大观。加之,杨老又曾对溥仪逃跑时被截获的120件书画做过接收工作,由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中,杨老目鉴《佚目》中的书画达300幅之多,而且要幅幅考订、辨别真伪、评骘甲乙、登记著录、什袭宝藏等。
   
    二、80年代以来
  应邀访问亚、欧、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追寻祖国多灾多难历史中散失海外的流失国宝,交流与考察各国的文博艺术事业,为推动文博和美术事业的交流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杨仁恺这一时期频繁出访世界各地及国内各地,一方面,从各国家国家博物馆、著名博物院、美术馆、知名学府及各类机构中获得了大量追寻国宝线索并予以考鉴记载;另一方面,在世界知名拍卖机构、华人机构、各类艺术机构及私人渠道、大小私人藏家等获得线索,追寻国宝历史跨度五千年。一方面通过促成众多所有者认识历史捐赠回我国,同时回购与记录下大量国宝的现状、保存及历史、脉络、经历与价值,通过考鉴并予以记录在案。   
    杨老追寻回的国宝“每一件背后都记载着祖国多磨难的历史,记录文化流传中千年沧桑,每件背后都有讲不完的传奇与故事。”
   
       三、上世纪九十年代后
  年逾九旬的杨仁恺先生,足迹继续踏遍国内与海外各地,在世界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同时,进一步追踪与考证祖国千年散失的历史国宝。在大量而细致的追寻工作中,又重新追回、考证与确定了三十余件散失国宝,使很多国宝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历时六十载,考证补充记录于巨著《国宝沉浮录-故宫散失佚目考》(增补版)中。
   
    四、杨仁恺晚年创立了鉴定学
  杨仁恺晚年创立的鉴定学成为独立的科学体系。其鉴定思想收录于《书画鉴定学稿》、《沐雨楼书画论稿》(上下卷)、《沐雨楼文集》(上下卷)中。   清明上河图5、杨仁恺先生著述宏富
  主要著作有《唐簪花仕女图研究》、《叶茂台辽墓出土画考》、《国宝沉浮录》、《书画鉴定学稿》、《沐雨楼文集》(上、下卷)、》、《沐雨楼书画论稿》(上、下卷)、《聊斋志异原稿研究》、《中国书法绘画大全:隋唐卷》、《博物馆藏历代绘画、书法选集》、《书画真伪图录》、《沐雨楼翰墨留真》、《宋元明清丝图录》、《高其佩》、《清宫流失书画图目》等几十部,余千万字,有关书画鉴定的文章大都收入《沐雨楼书画论稿》、《杨仁恺书画鉴定集》、《沐雨楼文集》等著作中。
   
    五、杨仁恺先生的一生
  杨仁恺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爱国情操,让无数的“国宝”回归到祖国的怀抱。“沐雨栉风数十年鉴宝护宝奉祖国,焚膏继晷千万字著书立言遗人民。”国学大师冯其庸给杨老的一生做了一个高度的概括。

[ 本帖最后由 沐云堂 于 2010-8-13 22:3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21: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仁恺的传奇与趣闻


杨老与《清明上河图》传奇

  杨仁恺掉到东北文化部后,先是协助东北图书馆整理补缀《四库全书》。5个月后,他开始清理由东北银行转来的一批文物。
    历朝历代,清明上河图都占据极高地位,称为中华第一神品。这天,杨仁恺从库房拿出一长卷,慢慢展开,5米多长的绢本上,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古代风俗画。杨仁恺的眼睛为之一亮,急切地寻找款识与题跋,可惜,这幅题为《清明上河图》的巨作上没有作者署名,但是画后只有金代张著的题跋,明确作者为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座艺术丰碑,历朝历代仿作摹本很多,杨仁恺先生过目的就不下十多幅,难道历代皇宫史学家定为真迹的也为赝品?是否真迹在几百年里被淹没在赝品中。如果它为真迹的话,那么,所接收苏联红军缴获溥仪所携的清明上河图也是错定为赝品,百年来真迹无人得见。而在此之前,杨仁恺对明代画家仇英临摹的《清明上河图》进行了鉴定,后来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一直保存在辽宁省博物馆,也成为镇馆之宝。
    杨仁恺根据记忆中诸多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文字描述,画卷逐渐展开,比如:开封的桥为木头桥,而不是石头桥,......。眼前的画卷与印象与记录一步步吻合,他不敢相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迹竟然在这批文物中。他立即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艺术鉴定,最终确认,此画是张择端的真迹,他郑重地写上了鉴别结论。自此《清明上河图》真迹经历几百年淹没,重新恢复了它本来面目。这就是“国宝遇到国眼”的佳话来历。

杨老与《苕溪诗》--碎纸片中缀识国宝

  派到东北文化部工作以后,由于工作关系,杨仁恺经常到北京硫璃场,每次进京,荣宝斋是他必去之地。1963年的一个夏日,杨仁恺午睡时被人唤醒。一个外地青年,拿来一些碎纸片,去过很多地方,无人能辨识,也无人敢买。说好像是清宫的书画,请杨先生前去鉴定。
    正在荣宝斋里间午间休息的杨仁恺一听“书画”二字,睡意全消,马上来到荣宝斋门市部。这位青年由于屡次碰壁,只要一千余元。杨仁恺翻看那些碎纸片这包碎纸片,果然是国宝。他感觉事情背后不那么简单,但青年人好象有难言之隐不便开口,杨仁恺便嘱咐工作人员付钱给他并留下地址联系,年轻人领了钱很快就消失了。整整一下午,杨仁恺没动地方,拼凑整理出37件书画,且多是精品和孤本。其中最完整的是北宋陈亚之的《自书诗稿》,上面有司马光、苏轼等大家的题跋,是有名的传世孤本。最让杨仁恺兴奋的是,发现了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的代表作《苕溪诗》。事后,杨仁恺按照地址让人寻找该年轻人,发现地址是假的。荣宝斋把这批国宝赠给了故宫博物院。
    几年后,这位年轻人又拿来一包碎纸片来到荣宝斋。天缘巧合,这天,杨先生又在荣宝斋作客,也增值中午午间休息。工作人员请来午睡中的杨先生来辨识碎片的真伪,杨仁恺惊奇发现,这些都是国宝,他层多年苦寻中的故宫散失书画中的一些作品碎片。在这背后又有一些未为世人所知的故事逐渐显露出来。后来成为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传奇佳话。

杨老诗书雅趣闻—启功致杨仁恺书札

  《沐雨楼来鸿集》中元白先生(启功)书札写于一九七八年前后。因忆起甲申春日于坚净居,启功先生曾出示《双蛙图》,津津作细细品介。
    《双蛙图》绘有鼓腹对鸣的两只青蛙,旁无杂物,青蛙均呈欲扑之状。其上启功先生自题《南乡子》一首:
青草一池宽,鼓吹声高雨后天。恰遇南楼工写照,空前,兄弟图成貌一般。   
相对语悠然,论画评书富胜缘。共祝江湖多岁月,加餐,白出从今总不翻。
 
 
    俪松居主人王世襄先生奉和《南乡子》一首:   
    文淑笔生春,南北双龟妙绝伦。若问何科更何目,难分,都有金睛墨点纹(金睛言精于鉴别,墨点言饱学也)。   
相怒复相亲(朱之蕃诗:“径满蓬蒿沼满苹,产蛙相怒复相亲。”),不为官私为假真(晋惠帝在苇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日:“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毕竟腹中装得满,经纶,鼓吹常教四海惊。 
 

    戊午(一九七八年)秋日,黄苗子先生和词《鹧鸪天》一首:   
    青草池塘队队飞(“蝴蝶吱吱叫,虾蟆队队飞。”此明人谑语也。),乱弹何复兴公私。不揪蝌蚪从前尾(《艾子杂说》谓:龙王有命,将尽诛有尾之族。龟闻而哭,复问虾蟆无尾何哭?答日“吾今幸无尾,但恐更理会蝌蚪时事也。”),且夺姑娘向日衣(用民间传说青蛙公主故事)。此事帖,那时诗,偶然相诤也相宜。相逢说尽相思苦,写意成图管仲姬。   

   碧空楼主人舒芜先生欣然赋诗一首:   

公私两部颂明朝,块瓦盘金事岂遥。   
梦到潇潇新涨绿,池亭已唤沉僧昭。   

   
    一九七八年,陈迩冬先生为《双蛙图》题诗二首:   
两栖犹见绿衣郎,尔汝殷勤理旧狂。   
记得前宵风雨恶,也惊雷电撼池塘。   
鼓吹还能听两部,官司难断闹千春。   
吾家画史嘉禾秀,写出无声胜有声。  
 

    应启功先生之邀杨仁恺先生补题十六字:   
达人多谑自喻双蛙,鼓吹两部满腹菁华。
  

    袁行云奉和启功先生《南乡子》一首,为《双蛙图》完成收官题跋:   
饱览腹成圆,多识孰云一仰天。曲臂偏能生巧腕,媸妍,未必全凭阿堵传。   
相对亦斓然,定题斋名俱有年。外界喧愿声恨小,邯郸,堪笑舂陵学步难。


杨仁恺的豁达与较真

  “文革”中,文物鉴赏家杨仁恺被造反派说成是邓拓的走卒,三次抄家,多次批斗,一个耳光打得他视网膜脱落,而且不准他住院,杨老的右眼从此失明,左眼视力也只有零点几。
    那位一耳光打瞎了杨老右眼的青年,在杨老重回岗位担任博物馆副馆长之后,仍然在杨老手下工作。一次调薪,在提薪名单中有这个青年的名字,“杨馆长能不能同意?”办公室主任犹豫了好长时间,才拿着名单找到杨仁恺,杨仁恺毫没犹豫:“我同意,上报吧。而对待《聊斋志异》原稿问题上,在权威否定下,他坚持真理,获取更多参照与物证,参照蒲松龄《古风诗》手迹,考证《聊斋志异》原稿为真迹。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21: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仁恺先生与中国木版水印


    一、两部著作都具有开创性
  杨老(仁恺)是一位孜孜不倦、勤学苦作,为民族文化奋斗了多半个世纪的老人,在文博事业方面多有建树,他的力著《国宝沉浮录》理清了溥仪退位后从故宫盗出的1200多件书画国宝的来龙去脉,并兼述了历代名画的真伪和影响,可谓功勋卓越;他的《中国书画鉴定学稿》系统地整理了鉴定的诸要素和应遵守的准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两部著作都具有开创性,谈书画之事毕矣!
    二、杨老是中国木版水印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他深谙传统“饾版术”的特点,运用这一特种技艺,能使经典的古代书画得以翻新,以一翻百,且能做到印刷品与原作惟妙惟肖,是使经典书画长久流传、保护书画文物的一种重要手段。正如启功先生所云:“木版水印作品仅下真迹一等耳。”所谓“饾版术”实指我国传统的雕版彩色套版印刷,后称“木版水印”。这种技术虽肇自宋代,迄明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至新中国成立前,荣宝斋也只能印些信纸信笺,咫尺小幅,解放后才能印制些不足盈尺的绢本册页。上世纪50年代后期,木版水印的《簪花仕女图》巨幅绢本大卷的诞生,中外大震,当时,一些中央领导曾以此作为“国礼”赠与外国元首。许多外宾赞叹说:“这种技巧所达到的艺术水平,令人不可思议。”这凸现了新中国的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皆因杨仁恺和侯恺等前辈,通过数年的艰苦努力才取得了这种辉煌成就。
    三、为复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保护古典书画的需要,不能直接依次勾版择套,只能在临摹本上勾版,如此就需要对古画进行临摹。杨老在临摹唐代《簪花仕女图》、《五代夏景山口待渡图》、宋徽宗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作品的过程中,亲临实践,执笔浸染,与荣宝斋派去的临摹人员朝夕相处,日夜攻关,终于解决了临摹过程中绢不易着色、色块难出匀净效果、线条难出残断韵味等困难,为复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令人敬佩的是,后来杨老在追述文章中,将这一壮举的功劳通通记在了他人的身上。
    四、杨老为故宫博物院绘画馆的开放的贡献
  杨老为故宫博物院绘画馆的开放(1954年10月1日)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是我们永远不该忘怀的。众所周知,故宫所庋藏的历代书画,由于溥仪的盗出和国民党南运,已经空虚。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总理的关怀下,王冶秋、张衎、吴仲超等领导,先后以外汇收回一些,又从私人藏家收购一些,虽初具规模,却未成系统,仍不尽人意。1952年春,东北文化部成立了三人小组,集中清查伪满皇室散佚的书画,当时37岁的杨仁恺是清查书画的主要业务力量。工作组在长春、沈阳、兴城、天津等地积极宣传党的文物政策,追踪“国宝”,智斗奸商,顺藤摸瓜,艰苦斡旋,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即清查收回伪满清宫散佚文物170种319件,其中大多是美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后将其中的130件《佚目》中的书画转归故宫博物院。如此大批量高水平的书画涌入故宫,骤使故宫具备了办历代绘画展的条件,故而故宫成立绘画馆的计划如期揭幕。嗣后,天津又转拨故宫30件文物,遂又将东北博物馆所藏五代黄筌的《珍禽图》、宋李公麟的《摹韦偃放牧图》、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调入故宫,故使庋藏蔚然大观。加之,杨老又曾对溥仪逃跑时被截获的120件书画做过接收工作,由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中,杨老目鉴《佚目》中的书画达300幅之多,而且要幅幅考订、辨别真伪、评骘甲乙、登记著录、什袭宝藏等,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所以说散佚的故宫书画,相当一部分在追查“回仓”、鉴别真赝、直至使之与民众见面的过程中都浸透着杨老的汗水。而杨老在当时所论述、剖析这些法书名画的观点,也至今未有质疑之声。   在几年内,能够熟睹、鉴别如此大量的历代名画法书,为职鉴藏的人中绝无出其右者。尤其他能在真赝混杂的画堆中,识辨出《清明上河图》,60年代又识辨出米芾《苕溪帖》等,这都证明了杨老在鉴定方面的至高修为。而论其品格,他虽钟情书画,但在清查《故宫佚目》书画的过程中,却未起一丝的杂念,令人敬佩。
    五、杨老是一位大学问家  
    冯其庸先生所说的:“杨老是一位大学问家。”他的许多事鲜为人知。他在上世纪50年代曾发表了《对王逊先生有关民族绘画问题若干观点之我见》、《关于民族绘画问题讨论几个主要观点的再认识》,还在关于《聊斋志异》版本真伪、是否具有“民族思想”“进步思想”的争辩中,捍卫了“国宝”尊严,显示了对民族文化的忠贞。当时杨仁恺正当壮年,所撰文章观点之明朗,语言之犀利,论证之严谨,出乎常人,显示了丰厚的学养。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冯鹏生)


[ 本帖最后由 沐云堂 于 2010-8-13 22:3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21: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仁恺先生拯救与考证的国宝目录(部分)


    北宋张择端的旷世巨制《清明上河图》(历代宫廷将赝品定为真品,而末代皇帝溥仪携走的也为赝品,而将真品丢弃于杂乱库房,经先生发现考证确定为真迹)   
    北宋米芾《行书苕溪诗》等37件国宝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宋人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五代董源《夏景口待渡图》   
    南宋人绘《女史箴图》   
    怀素《论书贴》、   
    张过庭《千字文五卷》   
    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佚目〉中高宗《草书洛神赋》与孝宗〈后赤壁赋〉被张冠李戴,经先生考证被纠正)   
    宋徽宗《祥鹤图》   
    欧阳询《仲尼梦奠贴》、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   
    张旭书风《古诗四贴》及旧藏《宣和书谱》、   
    《曹娥诔辞》(曹娥碑墨迹)、   
    晋人宋徽宗书法《方丘剌》、《蔡行剌》、   
    《石渠宝芨》(张旭书风《古诗四贴》及旧藏《宣和书谱》后入清宫,为历史巨制,《石渠宝芨》定为次等冷落数百年,为先生发现定为真迹)   
    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   
    宋大画家赵昌〈写生蛱蝶图》   
    南宋大家扬无咎〈雪梅图》   
    五代黄筌的《珍禽图》、   
    宋李公麟的《摹韦偃放牧图》、   
    清仇英《清明上河图》摹本   
    《洛神赋》卷(历朝被认为是顾恺之真迹,先生经考证为北宋摹本)   
    宋人《寒鸦图》   
    李成《茂林远岫图》   
    《聊斋志异》原稿(参照蒲松龄《古风诗》手迹,考证《聊斋志异》原稿之真伪)   
    北宋宣和画院画家〈百花图〉   
    元赵子昂《行书杂书卷》   
    南宋人绘《长江万里图》   
    元人《西湖草堂题咏》   
    北宋林匍《行书自书诗》   
    北宋人临唐人《百马图》   
    南宋人赵 《长江万里图〉   
    北宋人《女子孝经图》   
    宋人《田浚醉归图》   
    明人沈周〈淇园春雨图》   
    周之勉《设色花鸟图卷》   
    祝允明《草书七言律诗〉   
    唐寅《行书吴门避暑诗》   
    石涛《水墨兰花》   
    王原祁〈设色山水》   
    边寿民〈白描花果》   
    华延《梧桐鹦鹉》   
    罗骋〈行旅图》   
    明人吕纪《梅石狮头鹅》   
    徐渭《芭蕉梅在》   
    唐寅《悟阳子养性图〉   
    孙克《竹菊图》   
    高其佩〈钟馗图》   
    王原祁《设色西湖十景图》   
    何浩《万松风图》   
    陈鉴如《大士出山图〉   
    文天祥《木鸡集序》   
    张珩因杨老先生之谊,将颜真卿《竹山堂联句〉欧阳询《芍艾贴》、元人钱选《八花图〉四见让价于博物院,后因经费不足退回,为故宫收购;   
    宋拓《兰亭序〉   
    启功先生因先生之交情赠年羹侥《题墨竹横幅〉、《和亲王书中堂〉等十九件   
    于省悟先生因先生之谊,将宝藏《泥金草书〉、元人《双勾墨竹》、王国维至罗雪堂《书信册》赠予博物馆。   .............   
    (杨仁恺终其一生,追寻\拯救与考证多灾难中华历史流失国宝难以计数,目录为杨老追寻、拯救与考证的国宝的部分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21: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仁恺先生学术年表(一)



1915年10月   出生在四川岳池县。
1934年   曾任成都群觉女子中学历史教师,成都球精印刷厂校对并负责出版工作,   
1934年   后任重庆德光印书局协理、《说文月刊》出版社合伙人与顾问   
1941年   执教重庆私立敬业高级商业学校并任长江音乐专科学校教员   
1941年   时任《文物》杂志合伙人、负责人与顾问   
1945年   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后移居北平后,北平市政府技正   
1949年   受聘为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处研究室研究员。   
1951年   发现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   
1952年6月   任东北博物馆 (今辽宁省博物馆1研究员。   
1952年4--6月   在长春、兴城、天津等地清查长春伪皇宫佚目书画。   
1952年6--12月   参加东北博物馆在沈阳、北安两地的藏品清理工作。   
1952年   完成《辑安高句丽壁画墓概述》,1992年发表   
1953年1月   参与主持《伟大祖国古代艺术特展》   
1953年2月   向东北博物馆捐献清高岑《江山千里图卷》。   
1953年春   在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主办的"文物博物馆干部训练班"上授课。   
1953年5月   发表《<聊斋志异>原稿与'青柯亭'刻本校雠记略》。   
1954年春   在东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主办的"第二届东北地区文物博物馆干部训练班上授课。   
1954年4--6月   参与收集齐白石作品,并主办《人民画家齐白石画展》。   
1954年6月   发表《谈<聊斋志异>原稿》。   
1954年7月   发表《<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初步剖析》。   
1954年7月   建议聘请金振之、冯忠莲、陈林斋。王宗光、李伯实等人到馆复制古画   
1955年4月   发表《关于<聊斋志异>原稿影印本'出版说明'的几点考察》。   
1956年2月   发表《对王逊先生有关民族绘画问题若干观点之我见》。   
1956年10月   完成《<夏圭长江万里图>一文说明了什么?》,1993年发表。   
1956年12月   发表《关于民族绘画问题讨论中几个主要观点的再认识》。   
1958年2月   发表《<聊斋志异的'民族思想'在哪>一文的商榷》。   
1958年5月   发表《谈周昉 <簪花仕女图>》。   
1958年9月   发表《关于<唐周昉簪花仕女图的商榷)一文的管见及其它》。   
1961年春   参加 《辽宁省博物馆历史艺术陈列大纲》的编写工作。   
1961年6月   参加辽宁省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作品展览》工作及座谈会。   
1961年8--10月   参与编选《辽宁省博物馆藏法书选集》。   
1961年12月   参与编选《齐白石画册》,并发表《白石老人系年录》。   
1962年3月   发表《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及其它》和 《<宋人寒鸦图>析》   
1962年夏   参与辽宁省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石涛、华喦和扬州八家书画展览》筹备工作。   
1962年7月   发表《宋徽宗赵佶<方丘季享敕>考》。   
1962年8月   编选《辽宁省博物馆藏画集》。   
1962年8-9月   参加中央文化部书画鉴定小组在辽宁省博物馆的书画鉴定工作。   
1962年10月   为香港《大公报》撰写学术文章   
1962年   发表专著《簪花仕文图研究》和论文《关于<史可法书札>的考识及其它》   
1963年1月   发表《唐怀素<论书帖>刍议》。   
1963年   在北京荣宝斋于碎纸堆中拼凑并鉴定出北宋米芾《行书苕溪诗》等37件国宝   
1963年2月   发表《唐张旭的书风和他的<古诗四帖>》。   
1963年5--6月   主持《铁岭高其佩指头画展》工作。   
1964年4月   发表《晋人书<曹娥碑>墨迹泛考》。   
1964年6月   发表《略谈徐悲鸿艺术创作的道络》   
1964年   参与馆藏《曹娥诔辞墨迹》等四帖在上海朵云轩的复制出版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21: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仁恺先生学术年表(二)


1975年12月   发表《叶茂台辽墓出土古画的时代及其它》。   
1976年5月   发表《关于<簪花仕女图>的再认识》。   
1977年6月   担任辽宁省文物鉴定小组成员。   
1977年10月   在馆内接待以伯克利加州大学艺术系主任高居翰为团长的美国“中国古代绘画代表团"。   
1978年4月   发表《读<唐代人物画家周昉质疑》。   
1978年6月   完成《叶茂台第七号辽墓出土古画的综合研究》。   
1978年9月   发表《对叶茂台辽墓出土古画的再认识》。   
1978年   出版《高其佩》一书。发表《‘文人画'刍议兼论‘书画同源’说》。   
1979年4月   发表《宋徽宗赵佶<蔡行敕>考弁》。   
1979年5月   任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   
1979年5月   发表《唐孙过庭<千宇文第五本>墨迹考》   
1980年1月   发表《试探文天祥和他的<木鸡集序>》。   
1980年2月   任辽宁省文物出口鉴定小组副组长。   
1980年7月   发表《略谈故宫散佚书画概况和对孙过庭<千宇文第五本>诸作的初步考察》。   
1980年   发表《唐人<簪花仕女图>研究》和《试论指头画家高其佩的艺术成就》。   1981年2月   发表《关于宋孝宗赵昚<后赤璧赋>的几点考察》。   
1981年3--4月   应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邀请,参加《中国八代遗珍"国际学术讨论会,发表《叶茂台七号辽墓出土古画的综合考察》。在美期间考察美国博物馆所藏中国书画收藏情况。   
1981年   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辽宁书法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和辽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81年3月   发表《从宋陆游<自书诗稿>谈到他书法艺术的成就》。   
1981年9月   发表《<昔文公复国图>管窥》。   
1982年3月   在北京参加《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当选为理事。   
1982年5月   发表《宋高宗赵构的书法艺术和他的<洛神赋>考》。   
1982年12月   筹备《纪念意大利科学家利玛窦来华四百年文物展览》及座谈会。   
1982年12月   发表《试论魏晋书风及王氏父子的风貌》。   
1983年   主持《辽宁省博物馆藏缂丝刺绣》编辑工作。   
1983年2月   任《辽宁省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   
1983年2月   发表《<真妃上马图>析》。   
1983年2-3月   应日本泛亚细亚文化交流中心邀请,赴日本进行学术访问。   
1983年3月   发表《略谈张即之的书法风貌和大字<杜诗卷>》。   
1983年5月   发表《关于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的考弁》和《略谈宋欧阳修<自书诗文稿>》。   
1983年8月   参加"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专家小组",为五位成员之一。   
1983年8月   发表《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的流传、真赝和年代考》。   
1983年9月   发表《辽代绘画艺术综述》。   
1983年10月   应日本富山县和神奈川县邀请,赴日本参加《中国辽宁省书法展览》开幕式,并出席"京都国际美术史年会"。   
1984年1月   发表《朱熹<蔡州贴>浅谈》。   
1984年2月   发表《明沈周<落花诗>墨迹浅识》。   
1984年5月   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   
1984年   受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   
1985年1月   发表《人间遗墨若南金—记邓拓鉴藏苏轼<潇湘竹石图>》。   
1985年2月   发表《中国明代绘画艺术述略》。   
1985年3月   发表《书林三讲——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国际学术会上的报告 》。   
1985年5月   应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邀请,赴美国参加“字与画、中国诗歌、书法和绘画”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做学术报告,访问美国和加拿大各大博物馆。   
1985年10月   发表《辽、金、西夏书画艺术初探》。   
1985年10月   参加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活动。   
1986年2月   发表《元鲜于枢补临唐高闲<千字文>考》。   
1986年4月   发表《淮安王镇墓出土古画考》。   
1986年10月   发表《对朱熹<书翰文稿》的初步探究》。   
1986年   《叶茂台第七号辽墓出土古画的综合研究》获辽宁省社科联荣誉奖,译文由日本《国华》杂志转载。   
1987年3月   发表《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与传世诸作之比较研究》   
1987年6月   发表《<宫中乞巧图>的时代风标》和《隋唐五代书法艺术演进轨迹》。   
1987年9月   发表《对董其昌在我国绘画史上的评价》。   
1988年2月   发表《对高其佩指头画艺术的再认识—— 写<高其佩画集>的后面》。   
1988年7-8月   与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专家小组其他成员谢稚柳、启功、刘九庵、傅熹年在辽宁省博物馆鉴定书画。   
1988年12月   文集《沐雨楼书画论稿》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9年5月   发表《试论王诜及其书法艺术》。   
1989年8月   发表《古代绘画史上的一桩公案—— 对两卷传<江山无尽图>的辨析》。   
1989年   受聘为辽宁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   
1990年1月   发表《书法艺术源流管窥》。   
1990年1月   发表《好书不厌百回看—— 读沈阳故宫<明清绘画选集>有感》。   
1990年   《国宝沉浮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0年5月   主编的《中国书画》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后又出台湾版。   
1990年11月   发表《齐白石老人早期书画及写真技法考》。   
1991年   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   
1992年1月   应韩国东方研究会邀请,赴韩国考察并进行学术交流。   
1992年1--2月   与著名画家马学鹏赴新加坡举办书画联展。   
1992年4月   应美国马里兰大学的邀请,赴美国讲学,并参加"董其昌的世纪"国际学术研论会。   
1992年6月   接待北京炎黄艺术馆馆长、著名画家黄胃来访,并商议举办"扬州八怪展"。   
1992年12月   赴荷兰参加《抛弃毛笔——高其佩指画艺术展》开幕式,并出访英、法、比、德四国。   
1992年12月   发表《指头画家高其佩系年表》。   
1992年   受聘为新加坡国家文物局顾问。   
1994年1月   参加赴韩国书法交流团出访韩国。   
1994年1月   接待美国白宫教育顾问、国际社会活动家陈香梅女士一行来访。   
1994年2--3月   赴深圳参加《辽宁省博物馆藏齐白石画展》开幕式。   
1994年3月   赴北京参加在炎黄艺术馆举办的《日本画展》开 幕式。   
1994年4月   接待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副教授阿米哪•阿拉戈女士(缂丝研究专家)来访。   
1994年7月   参加由辽宁省博物馆、台北中华服饰学会、中国古代史服饰研究会共同在沈阳举办的《第十三届国际服饰学术研讨会》,同日、韩、美、法等国专家座谈。   
1994年9月   接待香港著名实业家、文物收藏家徐展堂先生夫妇来访。   
1994年10月   应马来西亚中央艺术学院邀请,赴马来西亚参加"中国文物鉴定课程"的讲学和研讨会。   
1994年   获国家人事部、文化部颁发的 "全国优秀文化工作者"称号。   
1995年2月   应新加坡来福拍卖行邀请,赴新加坡进行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   
1996年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访谈   
2000年2月   赴新加坡参加《中国古今书画真伪作品展》开幕式。   
2000年5月   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   
2000年8月   应菲律宾华侨庄万里之子女邀请,前往鉴定庄氏所藏书画。   
2000年9月   赴东京参加"第四届国际书法史论研讨会"。   
2000年10月   赴韩国汉城参加《明清皇朝美术大展》开幕式。   
2000年10月   《书画鉴定学稿》首发式   
2002年1月   台北参加《中国书画鉴定学稿》发行式   
2002-12月   上海《晋唐宋元国宝展》开幕式   
2004年8月   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大家》栏目访谈   
2004年11月   《国宝鉴定大师》首发式   
2005年10月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典礼受聘学术委员
2008年1月31日晨5时25分,  在沈阳病逝,享年93岁。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21: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部分    杨仁恺先生书法作品选辑


杨仁恺先生艺术事略(王蘧常)


    严沧浪论诗,谓唐大历前后及宋,人各有一副言语,如此见方许其具只眼。于鉴定书画金石,尤应知此。盖古人所作,各有一时之风裁与神采,往往在牝牡骊黄之外,不能伪为,唯有高识者能灼见之。夫以一人之目,平亭百世之作,或真、或赝、或精、或粗,不能逃其一睐,亦天下之至奇也。我于今世得一人焉,曰:杨仁恺先生。先生,蜀人,得山川之助,早岁即喜猎乡里冷摊,及长入京师,浏览于海王村厂肆,所猎更夥颐渖渖,遍四部,而于书画金石为尤多,人或称四库大学学士,先生自谦以为仅及初桄而已。先生于书,初嗜苏长公,喜西楼帖,后上及石门颂。工绘事,初法宋元,继悟故土灵秀,遂师造化,可谓山水纯全已;更旁及花鸟草虫,亦任于自然。先生既淖及书画之理致,进而鉴定古书画,尤于古画,能以神遇。尝谓初熟于画史,既一一寻其根源,并前后藏家,然后察其结构、笔意、印章,与夫纸本绢本之年代,则百不失一矣。人见其若望气而知,而不知其淬砺目力,盖数十年之久也。先生有楼曰沐雨,收藏甚富,可知其所养之深矣。先生久长辽宁博物馆,馆建立今正40年,海内外之颂馆者,亦仰企于先生,多属余一言,爰为之记。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21: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21: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21: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4 22:52 , Processed in 0.363542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