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58|回复: 54

无尽笔墨——洪厚甜书法新作展即将在京开幕(作品先睹为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4 17: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尽笔墨——洪厚甜书法新作展在京开幕


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无尽笔墨——洪厚甜书法新作展》即将于5月28日下午在北京清秘阁举行,本次展览共展出著名书法家洪厚甜先生新近创作的书法精品37件。经洪厚甜先生授权,本站将本次展览全部作品发出,网友们先睹为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8-5-24 17: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   言


    十年前,因参与烟台的二十七人学术邀请展而面识洪厚甜先生。他是南人北相,什么都规格比较大的那种,人也爽朗、笃厚、谦逊、随性。此展笔会期间,他书写的状态、笔下对于笔画肌理的精微感受和精准表现,使我佩服不已。              

    洪厚甜是六〇后一直行走不衰、不断参展拿奖有各种兼职的书家,讲研传统文化、浸淫巴蜀人文,他的成功自非偶然。                                          
观其作品,无论写经长卷、对联、片缣尺素,点画、结字皆生动撩人、顾盼有致,章法亦不满足因循界格,时有机变,始终追求一种有意无意的状态,在时舒缓时跌宕的书写过程中呈现着各种变化。他的书写是有思想和情感参与的一种审美实践或者审美实现。应该说,他在表达自己的内心,而非简单地书写。         

    书即人。古人多有论及,洪厚甜先生也如此认为和况味自己的创作,他显然没有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点画的精致和到位上,而是放在心境和心性的抒写和流露上,虽非恣肆而为,却也流美满目,天真烂漫中又有着苍浑朴厚的意趣。显然,其中蕴含了许许多多的人生积累。

    其书作不孱弱、不枯躁、不愚腐、也不怪异,在一种自然随机的挥运中,自成一种风规。他清楚地认识到一代书者的责任,经过古人审美和哲思的浸润和洗礼,然后蜕变出自己的审美理想,这是一代书者的使命。                  

    他在碑和帖方面应该都有沉潜。汉、魏碑的意趣在行草书中从点画到结体都时有流露,宋人写意的精神也随处展现。他转益多师、镕冶众家,不拘泥、不简单、不浮滑、不凝涩、不平板、不怪异,只期望抒写自己的内心,并尽当时代书者继往开新的责任。                                         

    他主张书法是表现人生修为的一种带有鲜明主观色彩的艺术,他认为一个书者没有三十年的修为只是写字而已,这些观点私以为皆有相当道理,接续了古人思想。                     

    他笔下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韵致,万岁枯藤之肌理、屋漏雨痕之意兴、以及章法上的随机创意,他用笔的撞纸直入、起讫果断,落笔千钧,如斧削铁、如锥划沙,又一划万变,都呈现着笔下的不简单。      

    用笔也好、结字也好、谋篇也好,是人如也,是抒也,是泄也,是自己的流露,是需要认真积累和虔诚呈现的。因为那就是人,那就是自己,那是自己死而后已的人生和责任。

                                                                                                                                                        刘显超2018年5月于北京香堂此地蓬莱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4 17: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洪厚甜艺术简历
洪厚甜,号净堂,1963年生于四川什邡。师从李良栋、蒲宏湘、张海、陈振濂、何应辉先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学院特聘教授,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专职副院长兼秘书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正书专业委员会主任。第十二届四川省政协委员。
任“全国第八、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三届扇面书法大展”,“庆祝建党八十五周年全国书法大展”,“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大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展”,“祭侄稿杯”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二届“妈祖杯”全国书法篆刻展,“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书法篆刻展”,“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西泠印社第二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委。
1992年获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最高奖“全国奖”;1995年获四川省第二届“巴蜀文艺奖”一等奖;1999年获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最高奖“全国奖”;2002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2007年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2007年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七子”之一;2009年获“翁同龢书法大奖”;201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青年书法家”;2012年受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邀请作《洪厚甜楷书教学》八十讲系列讲座;2013年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三名工程”;2016年被评为中国书法“风云榜”创作实力人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4 17: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家的理想和责任——访书法家洪厚甜

文◆贾秋红


Q:洪老师,您好!您觉得书法是什么?
A:书法就是一种文化的形态,就是说我们所说的文化,它始终要有一种形态来承载、来表现,实际上书法就是承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书法是这样,文学也是这样,音乐,其他艺术,无不是这样,当它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的时候,它都会像书法一样,反映整个世界。
Q:您觉得当代的书法家应该承担起怎样的一种责任呢?
A: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有效的生命时间就几十年,在这个有效的时间之内,让文化在我们身上传承,文化的传承,是一条链,一环一环地连接起来的,任何一环都不能缺,实际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能够走到今天,哪一环都没有缺,哪怕是在元代,在清代,中国文化的这一环也没有缺。那么为什么没有缺?就是这一代一代文化人、书法人,他们坚持起来的一种责任,就是用他们的智慧创作了优秀的艺术作品,来传承和发扬了这门艺术。中国的书法艺术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里面,我们这一代人也有一个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要创作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优秀书法艺术的作品。
Q:您说过,对古人真正的尊敬,应该是对他们的超越,这才是对古人真正的敬畏,是这样吗?
A:这个是怎么来的呢,因为我们看历史、看真正的一部中国书法史,我只看见了两个字,“创造”,也就是说真正能够成为进入历史的每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都是因为他独立的创造和他具有个性的创造获得的这种学术地位。没有一个仅仅是盲目地学习前人,会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亮点,没有。
Q: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您的弟子,他们是怎么继承这种书法经典的,就是说根基是怎么打的?
A:培养两个能力,第一,驾驭毛笔的能力,也就是说让毛笔听你的话,所有的线条你都能够表现,所有的线的形态你都能够表达。第二,运用这种线的艺术语言进行讲故事的能力,也就是把自己内心的审美感受诉之于笔墨之间,外化出来。
Q:您觉得当代书法会在整个的书法历史长河中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迹呢?
A: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环境决定的。真正了解书法史的人都知道,我们现在看汉唐,其实说汉唐文化,唐代到汉代的距离,就是我们现在到唐代的距离,一千年,实际上后人来看我们这个时代,会把我们和清代作为一个时代来看的。清代碑学大兴以后,实际上也有了整个清以后的碑帖融合,就是说碑刻和书写这种相融合的一种创作形态,或者是新的书法语言模式。其实清代这个时代很短,它整个只有二百多年,离我们现在就是一百年,在历史长河中是短短的一瞬。我们现代的书法是清代碑学的一个延续,后人会把我们和清代作为一个时代来看。也就是说清代是发端,我们是一个新的发展延续时期,我相信中国书法要走向真正的新的辉煌,还要一代人、两代人不断的努力。
Q:您说的辉煌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A:我们期待的辉煌,就是把一种能够表现展示我们民族精神和我们审美理想的,又能够融入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这样一种文化标志的形态。
Q:如何才能让您的每一件作品都写出不同的感觉呢?
A:实际上人在每一个环境里面,去年的我和今年的我一样吗?是吧,从家里出来的我和从单位上走出来的我是一样吗?早上的我跟下午的我会一样吗?其实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是一个新的自己,每天早上起来,你看见太阳的那一刻,都是一个新我的开始。既然有全新的我的开始,为什么没有全新的艺术作品的诞生呢?
我艺术的道路上,不拒绝任何时候突发的一种变革和改变,我不拒绝,也不刻意去追求,因为我坚信,随时都有全新的我,我也坚信,随时都有属于我这一时刻新的艺术作品诞生。
我觉得和古人真正的距离,一个是生活环境,还有一个就是学养,学养做到哪里,你最后艺术高度就在哪里。
Q:那您觉得真正的大家,我们这个时代将来能沉淀下来的大家,应该是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和形成什么样的一种格局?
A:历史的高度,就是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来看人生,看文化,看艺术。我经常给他们说,历史在我们和王羲之之间没有第二个标准,都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历史的标准。
Q:您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国的书法是一种中国哲学的表现形态,在一黑一白中焕发出无穷世界,用最简单的形式反映最深刻的哲学思想”,我觉得您总结得特别好,一黑一白之间是怎么样的一个世界?
A:其实我们有时候把哲学和我们自己,和人拉开了,我觉得不恰当,哲学就是人的哲学,文化也是人的文化,离开人,离开文化,也就是离开我们现实的生活,哲学就不存在。就是说本来哲学就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观察,就是对人的状态的一种观察。大自然的运转规律,实际上都是人看世界的一种眼光,哲学就是人的角度看世界,谁的角度看世界就是谁的哲学,中国人看世界就是中国人的哲学。那么书法艺术是中国人的艺术,它必然和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一体的,所以说用西方的哲学来关注和理解中国的书法,要出问题,它只能有一个参照体系,而不能是我们本来本真的一个体系,书法还是要生长在中国人思想的土壤里面,丰厚的土壤里面。
Q:以中国人的这种哲学思想来看这种书法,它焕发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世界呢?就是在这个书法世界里头,您到底得到了什么样的一种理念?
A:它就好像镜子一样,我始终觉得,就是所有好的一流的艺术,就是一面清晰的镜子,就是镜子里面照谁?照我们自己,照我们自己的思想、人生,我们对世界的所有的感悟都在里面,也就是说大千世界有多么丰富,书法的世界就有多么丰富。
Q:那么您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对于当代书法有一个什么样的意义?
A:这个时代的书法,我之所以说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是基于几点:第一,中国历史上,文化的转型产生伟大的艺术,我们赶上了一个文化转型的时期;第二,社会的大变革,我们也赶上了。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走向一个现代社会的整个转型,我们也赶上了。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空前发达的时代,我们现在在手机上随时可以调出最优秀的古代书法作品,而且这些作品都是以前在皇宫里面皇帝和帝王将相私下才能看到的东西,我们在第一时间能够看到,而且现在有优秀的复制品;第三,学术的空前发展,对历史上所有的文化现象的梳理和解读诠释。现在是我们的书法学、书法史,都是诠释非常清晰的,把历史上所有的价值判断,史上的一些现象都给我们做了非常清晰的梳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可享受的资源上,是空前的。这个时候,只要是我们充分地投入生活,以一个现代人的生命状态存在,而且充分地吸收前人的文化对我们的滋养,这样的文化、这样的社会环境,没有理由不孕育伟大的艺术家和伟大的艺术作品。
Q:这个时代那么好,您想告诉其他书家什么?
A:其实在这个时代,我想我们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属于自己的感受,如果真要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朋友,书法家的朋友和大家说一句话的话,我觉得还是一句话,用我们的智慧,创作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无愧于历\史的艺术作品。
Q:为什么觉得这个时代适合创造伟大艺术作品呢?
A:很多人可能觉得我们现在比较浮躁,比较功利。我觉得不是那样,历史上随时都有功利的时候,哪一个艺术家、哪一个文学家,不是愿意让自己的智慧融入历史,融入民族的文化,这种功利是积极的功利,我觉得这种功利是人类创造的原动力,这样的功利我们社会应该要鼓励。我觉得这种功利是积极的功利,它不是消极的功利,我觉得应该鼓励。艺术家当获得社会认同的时候,它又是一种利,这种利、这种名,我觉得一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应该有。
Q:您觉得当代的书法已经达到那种正大气象的姿态了吗?
A:还没有。因为现在还是一个审美取向,属于一个跳跃性的,所以我说我们这个时代在训练的时候,在进行书法文化传播的时候,在从一个艺术的高度、历史的高度来对一个学术进行一种推广和研判的时候,缺少一个权威的声音,也就是说把一种价值往社会去推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文艺繁荣的一个表征,但是文艺真正是不是繁荣了?是取决于有多少优秀艺术作品的诞生。
Q:那我们还欠缺了点什么呢?
A:沉淀,还是要时间和历史的沉淀。
Q:有可能我们这一代书法家就是一个桥梁,您怎么看?
A:人不能跨越自己的时代,像唐代,褚遂良和颜真卿都是伟大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是把颜真卿放在褚遂良的时代,颜真卿就只能是初唐的褚遂良,如果把褚遂良放在颜真卿时代,褚遂良就必然成为中唐的颜真卿。只是褚遂良生活的时代,以他的智慧,就完成了一个由初唐到中唐的一个桥梁作用,颜真卿在中晚唐就完成了一个唐代美学的真正的一个极大成,实现了真正的辉煌。自己的个人的命运和个人的所有成就是不能超越时空的。
Q:您愿意成为这个桥梁吗?
A:我觉得我们当下的第一任务是学习,还是要努力的学习,这种学习包括对传统的学习,和同代人的这些优秀书法家个体和相关门类的艺术家的所有的优秀品质和思想理念的一种学习。就是广泛地学习,广义的学习,不仅仅是限于对书法专业的学习。
Q:要把自己放开,尽可能去吸取这个时代给予你的这种营养。
A:其实我们人的认识,往往被什么局限?就是被自己的认识所局限,就是我们看到多远,也就是说你是千里眼,你就看千里,千里之外也就是你的盲区。我们的眼睛能够看的多开,你看不到的那个边缘就是你的极限。所以人,我觉得一个哲学家说得好,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已知比喻成一个内圆,未知比喻成一个外圆,就是我们已知的越多,我们未知也就越多。
Q:那么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的回归,会给我们下一代带来什么样的气象?
A:它已经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东西,实际上它就是一种文化滋养。当书法是一种艺术的形态进入我们下一代生活的时候,和我们以前古人仅仅是把写字作为一种技能,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作为一个艺术包含了技能的内容,但是远远超越了技能的内容,在这一点上,已经是古代所不能及的。
Q:我相信当书法真正达到一种大繁荣的时候,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会真正得到一种回归。
A:反过来说,有这个格局,必然走向繁荣。我们现在的国家这么强大,和平是有保障的,就是说和平不是祈求来的,也不是靠软弱来的,和平是靠一个国家的国力的强大赢得的,我们国家现在的这种国力,它是有能力保证我们的和平。那么在这样一个好的环境里面,拥有这么好的格局,我相信这个民族走向辉煌是必然的。文化的辉煌,也就是和我们民族的辉煌在一起。
(来自美术报,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4 17: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苍劲中姿媚跃出

——洪厚甜楷书《苏祠重光·三苏祠灾后维修记》蠡测

            杨  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委员)


       袁宏道以“苍劲中姿媚跃出”七字评价徐渭书法,可谓传神。洪厚甜先生的书法,并不是很秀美一路,初看之下,甚至给人一种粗服乱发的感觉。这种感觉主要来自其线质的朴茂,也来自结构上的善作欹侧之势,好像有点不修边幅,但细细品味,其在笔法上的锤炼、结构上的营造均极讲究,所谓粗服乱发不掩国色,观其新作《苏祠重光·三苏祠灾后维修记》,顿觉焕然冰雪,一片神行。洪厚甜先生钟情于楷书,且着力于魄力雄强的气格与点画峻厚的体势,质朴古拙之中透出一种灵秀的意态,浑厚静穆之中别有一番洒脱的风致。故以“苍劲中姿媚跃出”七字评价洪厚甜先生之书亦可谓精当。
   盘点近二三十年的整个书坛,洪厚甜先生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绕过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凭借魏碑风格的书法作品,斩获了一项又一项全国性大奖。其所作楷书质朴流美,气势雄强,颇具感染力,也给书界中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洪厚甜先生是当代书法创作上碑帖结合的重镇,代表了这个时代楷书创作的高度,这已是书界之共识。

一、名家就是制造符号

    回望书法史,两千多年来被历史所铭记的书法家,其作品无不具有鲜明的个性,并成为后世取法的经典。所以,判断一个书写者是不是名家,关键就看他有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符号”。这种符号即区别于前人,又迥异于时流,就好比颜真卿楷书的宽博既区别于欧阳询的峻峭,又区别于虞世南的温润,他就是“那一个”,渊源有自又独一无二。
    洪厚甜先生以碑帖融合开拓出的个性十足的书风无疑具有符号性,他从早期精湛笔意的强调进而上溯到对质朴书风的追求,作品在保持恣肆雄强的同时,也表现出貌似“漫不经心”的散淡。艺术创作,精心容易而散淡难为,或许洪厚甜先生已找到将理性的书写与情感的抒发调和得十分融洽的通途。从其二十多年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洪厚甜先生如何化取多方进而融铸自家风格的足迹。洪厚甜先生是在对传统经典坚持不懈的顶礼膜拜中逐渐夯实自己的书法基础的,走的是一条艰辛的探索之路。转移多师、博观善取,进而在大小、正欹、张弛、疏密、浓淡、枯润等一组组矛盾的化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符号”,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与动辄大谈“创新”的某些名家不同,洪厚甜先生主张深入经典,正确地解读古人,不仅追求技巧的精湛,力求将自己的笔触及书法的每一个角落,同时更关注作品整体上意味的隽永。其书法尽管以楷书成就为世人所瞩目,在其他书体上也别具一格,其隶书、篆书、行书也都各具风貌,无不于豪迈雄强中呈现“奇逸”之态。细言之:取法浑穆,则金石之气扑面而来;结体上善于取势,则常有峰回路转之妙。所谓工夫深,天资好,信手点染皆成佳妙。


二、结构上:变内敛为萧散

    书法是关于汉字的书写,其最基本的要求便是把汉字写得具有姿态,在此之上,便是把字写得有意味、有情调,与此同时,还要符合我们的视觉审美习惯,这些要求无疑是对书法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考验。在各种字体的结构的处理上,洪厚甜先生表现出超人的智慧,他的作品给人的感觉,不仅是形态上的多样,也不仅是字形上的夸张变形,而是审美观上的特异,他能将高古与流行、沉雄与飘逸、遒丽与古拙等貌似矛盾的美很妥帖地杂糅在自己的笔下。
    在结构的上,洪厚甜先生的楷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北碑,也不是很严格意义上的唐楷。在楷书面貌的营造上,洪厚甜先生一直没有拘泥于呈现一碑一帖的面貌,而是因字赋形,因时适变,虽然是楷书,却有着行云流水般的灵动。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曰:“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即于变化中求和谐。洪厚甜先生在书法的探索上是具有前瞻性的,他一改传统结字上恪守的“紧守中宫”的准则,而代之以“萧散”,这无疑扩展了作品空间形式的整体张力和整体气象。细观《苏祠重光·三苏祠灾后维修记》煌煌巨制,常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如以“突發”为中心的局部(第〇一七页),笔画的挪让、字势的欹正、字形的大小、结构上的险笔与拗救……无不于严整中求变化,达到了令人羡慕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
    名家之所以为名家,除了用笔的细致入微外,更多地体现在汉字的造型能力上。洪厚甜先生对前人的结字原则体察入微,并了然于胸,其表现出来的记忆力让人惊叹,前人精彩的结字方法常不自觉地幻化于毫端。“疏取风神,密取苍老”,在洪厚甜先生的作品中皆可领略。

三、笔法上:融谨严于恣肆


    清代中期以来,很多书家都从碑版中汲取营养,以救帖学软媚之流弊。但专学碑刻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像曾熙、李瑞清那样,将碑版楷书写得风格突出的同时也留下一些后遗症,即在用笔上保留了过多的不自然的抖动,这种抖动,我们可以看作是力求表现金石气的努力,但过犹不及,在这种过度的抖动中丧失了书写的自然性。关于这一点,洪厚甜先生一定有着警醒。其自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唐楷,特别是颜真卿和褚遂良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从书写外在形态到追求凝重的线质,后上溯北碑,在字势上有了更多的变化,其最初获奖的楷书实际都是这个基调的作品,既有碑的质朴又有唐楷的细腻。从唐楷上溯北碑,也是一个传统的学书思路,所谓穷尽源流,这种既朴茂又典雅,既雄强又不乏灵气的楷书甫一出现便得到了书家的认可。庆幸的是,洪厚甜先生并未在获奖的光环中裹足不前,而是作了两件事,一是对篆隶进行研究,彻底解决了其在楷书创作上对线条内在质的需要;二是对“二王”一脉传统帖学笔法的学习,使楷书也具有了“书写性”。
    洪厚甜先生所下的功夫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大量的日常书写,由眼及心,由心及手,不断锤炼,时刻让自己的手指保持着毫不逊色于古人的敏感,通过指腕之用,在笔锋的中侧转换之间,呈现笔法的丰富与细腻,把毛笔的无限可能性表现到了极致。所以,其楷书中那种自然生动、鲜活流畅令人印象深刻。其实,楷书的点画书写同样需要有详略、有动静、有缓急,楷书的结构组合同样是有主次、有正斜、有张弛,章法上也需要有虚实的变化。以《苏祠重光·三苏祠灾后维修记》而言,书写中并不片面追求点画的刀刻感,更不为追求点画的“沧桑感”而作抖擞状。如“嚴”“貌”“煥”等字(第〇五一页),笔画不仅富有弹性,还保持着线条的精紧,具体而言,碑派笔法提按幅度大,但易流于粗犷不文,故对绞裹笔法的运用要节制。
   启动先生曾说过:“楷书宜当行书写,其点划顾盼始不呆板”。洪厚甜先生无疑是一个善于用毛笔“讲故事”的高手,通过毛笔细微的提按顿挫,把故事讲得委婉曲折,又行云流水。公孙大娘舞剑,是一种人与剑的合二为一;洪厚甜先生运笔,是人与毛笔的合二为一。“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两千多年前庄子所描绘的那种令人心动的“技近于道”的情景,那个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庖丁的状态,洪厚甜先生一定也曾深深地体味过。

四、观念上:迥异时流


    洪厚甜先生不是书法界最有学问的人,但一定是最有智慧的人。相比于一些埋头写字的同行,他对于书法的思考可谓圆融洞达,常说出一些令人耳目为之一新的“奇谈怪论”。估举三例:
    “当柯达在研究怎么把胶片做的更薄,感光度更高,还原度更清晰的时候,别人在思考的是数码。诺基亚在思考怎么把手机的按键用盖子隐蔽的更巧妙更美观的时候,别人思考的是触屏。你怎么跟别人玩?都是这个世界上的人,他又不是外星人,思维方式的改变就决定了一切。
    正只是诸多势态里面的一种态,书法最后的态就是靠势来完成的,势越丰富态就越丰富,势态越丰富反映出的人的精神就越丰富,反映出的思想和精神越丰富,境界就会越高。
    如果说其他动态的书体似舞蹈,似唱歌,似表演,那么楷书的境界就仿佛像老僧敲木鱼一般,在舒徐的节奏中蕴涵一种超凡入圣的生命体验,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
    眼界高时无物碍,心源开处有波清。洪厚甜先生与古为徒,扎根渊深古厚的碑版和名帖中,不断打磨着自己的心性。非凡的艺术禀性,艰苦卓绝的历练,取精用弘的睿智以及皈依文化的自觉,使其披荆斩棘,入古出新,在笔纸磨擦的沙沙声中尽显其艺术才华和灵性,即使是散发着“奇拙”气息的作品,也无不统摄在“平淡冲和”这最高审美的理想之下。赏罢洪厚甜先生的大作,掩卷而思,顿觉灵动清远,有光风霁月之美,这是无我之境的澄澈和空明。无疑,洪厚甜先生的书法之路,已演绎成一曲目击道存,令人怦然心动的书法传奇。
    时代呼唤精英,一个时代的书法除了是群体智慧和时代精神同频共振的结果外,更需要勇猛精进、卓异独立的书法家有力的引领和支撑。洪厚甜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书法家,他以其敏锐的触角、散淡的情怀、卓尔不群的书风不断刷新书坛对书法美的思考和探索。纯粹而坚定,以及对传统的恪守,是洪厚甜先生书法最动人也是最可贵的地方。如果说,一个时代的书法水平由广大的书写者作为基座的话,那么少数的书法精英则构成了这个时代书法的金子塔尖。当代书法对洪厚甜先生还有着更为高远的期许,我想,厚甜先生也一定作如是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4 17: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展出全部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4 20: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尽笔墨——洪厚甜书法新作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4 20: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尽笔墨——洪厚甜书法新作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4 2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尽笔墨——洪厚甜书法新作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4 20: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尽笔墨——洪厚甜书法新作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3-28 22:29 , Processed in 0.36932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