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晓风

[四川] 洪厚甜课徒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17: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17: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征得厚甜老师的同意后,特选用《青少年书法》杂志七月的一篇采访稿,在此特别感谢谷松章,谷国伟二位先生。

   编者按:盘点20世纪八、九十年代魏碑书法的创作,就不能不提及洪厚甜,洪厚甜凭借他魏碑风格的书法作品,崭取了一项又一项全国性大奖。如今,人们将“碑帖结合”作为终生追求的时候,洪厚甜又凭借他深厚的魏碑功底,嫁接于帖学,走在了“碑帖结合”创作方向的前列。他在创作的同时,又在全国进行教学活动,他有怎样的人生经历?他对当代书法的创作如何看待?他对巴蜀书风、秦汉精神、流行书风、新古典主义、学院派创作如何看待和理解……独特的视角、精辟的言论、独立的思想,在这里,您将找到所有的答案。

专访洪厚甜:书法,用生命去感悟……

受访者:洪厚甜
采访人:谷松章 谷国伟
时间:200772日下午

谷松章:洪先生,您好!首先请您向读者介绍一下您的学书历程。


洪厚甜:我的学书历程,从一个最基层的书法爱好者往一定的学术层次提升来看,应该说是比较典型的。我学习书法从1981年开始,当时我高中还差半年毕业,就到餐厅里边当了一名小厨师,在一个小县城的国营食堂的门口卖面条。我当时到餐厅这个过程很特殊,我父亲是理发师,我父亲的脚当时因为静脉血管曲张,全部坏掉了,给人家理发肯定没法理了,就退休了。对我们当时那个家庭来说,一个国营单位的指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就提前半年退学参加工作。从学校到社会有着很大的反差,这对我来说,心里有许多的不甘心。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学习书法。我为什么要选择学习书法呢?我在学校唯一的一个特长就是书法,写字更能被人认同一点。记得我上初二的时候,在学校的一次写字比赛里边获得过第三名,第一名是一个初三的女同学,她毛笔大字第一名,毛笔小字第二名,我是第三名。当时大家对我的写字水平很认同,学校的板报都是我来出。到单位以后,出板报这个事情还是由我来做,每当闲下来的时候,我就选择了写字。在1981年,我自己写了整整一年,这一年“瞎练”,什么方法都没有。通过朋友介绍,在成都找了个老师,从1982年才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我的启蒙老师是齐白石的再传弟子叫李良栋。他的老师罗祥止是齐白石的学生,《齐白石自传》里有记载。在跟李良栋老师学习的同时,1983年我同时又参加了三个函授学习,分别是河南书法函授中心、上海静安区的函授、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的函授,我一方面跟李良栋老师学,一方面跟函授学。一直到1987年,我又跟四川书协的副主席蒲宏湘老师学习楷书。在河南书法函授院,我先后跟索宏源、张海老师学习。到1992年,我开始跟陈振濂老师学,到1994年开始跟陈振濂老师在全国搞教学。1996年,我开始在何应辉老师的工作室学习,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1989年开始,李刚田老师也给我不少的指导,所以河南这方土地对我是来说是非常有感情的。在1992年之前,我的主要精力全部都放在楷书上,其中先是学了四年的颜真卿《多宝塔》,就是在李良栋老师的指导下,当时我在函授中心交的作业也是《多宝塔》。河南书法函授中心的第一次活动——临帖比赛我就是获奖作者。三个函授学习我都是优秀学员。河南函授院举办的所有比赛,毕业比赛包括研究生毕业比赛我都是获奖作者。我学习唐楷,是从颜真卿到褚遂良。在张海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的是《大字阴符经》和汉碑,当时还在《青少年书法》上发表过一篇《谈大字<阴符经>》的文章,这是我在张海老师指导下写的一篇小论文,当时吉欣璋老师对我这篇文章非常的欣赏。学习《大字阴符经》以后,我就开始转学魏碑《爨龙颜》、《龙门二十品》,并写一些隶书。从转学魏碑以后,就不断在全国获奖,《青少年书法》杂志举办的全国首届青少年楷书大赛,我是一等奖获得者,在1992年之前,我以墓志、造像风格的作品在全国获了不少的奖,其中包括第五届全国书法作品展的“全国奖”、第二届中央电视台电视书法大赛一等奖、首届“赛克勒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从1992年开始,我在行书上投入的精力比较大,在陈振濂老师那里学习回来,我又对《书法学》、《书法美学》、《书法教育学》,包括《近现代书法史》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可以这么说,从1992年开始,我是把以前所学到的东西全部推倒,开始从楷书、隶书、行书、篆书重新积累,篆隶书是我1996年到何应辉老师的工作室以后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进入何老师工作室之前,我是按照陈振濂老师《高等书法教程》的训练程序全面的积累。在首届流行书风展上,有我临的一件墓志,就是1995年之前临写的。当时我用朱砂原大临习了将近100通。1995年和张海老师在香港举办的师生展上也主要是魏碑书风的作品,那时我的魏碑在全国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1995年以后,我开始对“二王”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现在,我也坚持一边学习、一边教学、一边创作。1996年我到四川大学,开始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至今,我还在川大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传统国学,从《论语》、《老子》、《庄子》、《孙子兵法》到《佛教经典》,已经学习了6年。1995年以来我先后获得四川省“巴蜀文艺奖”一等奖,并分别获得中国书协和四川省文联授予的“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今年又获得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

谷松章:您的魏碑曾经给书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在四川从魏碑入手的作者不是很多,当时您是怎么考虑的?

洪厚甜:从我开始学书的时候,对楷书投入的精力就比较大,加之我在外面参加学习,对外边的关注也比较多。八十年代中期,大家对魏碑的关注学习也是一种思潮。1987年我在河南观摩全国第三届书法展,展览中的几件魏碑作品对我震动较大,一件是江苏戚庆隆的楷书中堂,一件是广东李小如的小楷,还有一件是河南李强带碑味的行书作品非常动人。那时我在魏碑的学习上是坚定不移的,坚持了走学习魏碑这条路。当时成都有个老师叫陈有恒,他手里有套《龙门二十品》的原拓本,他将原拓本借给我学了几年。我那个时候写的就是这个原拓本,印象极深刻。

谷松章:您有了这个魏碑的底子以后,再去涉足行草书。刚才翻了您的作品集,行草书在里边的比重也不小,您认为您的作品是不是属于碑帖结合?

洪厚甜:应该是这样。我对碑和帖是这样看的:人们在对它们进行关照研究的时候,是把它们分开来看,但是我是把它们看做一体的,将它们看做事物的两个方面。阳刚的东西透露的多一些,它的表现就是碑的东西多一些;如果流畅、婉转的东西多一些,它的表现就是帖的东西。我不把它们作为相互的掺合,而是把它作为一体的两个侧面来看。比如说,书法的线条就像是阴阳两极,流畅、婉转的东西我就认为是阴性美的一种典型,它里边也暗含阳刚,但是它是以柔美为主的;大篆的线型、汉碑的雄强,它们是典型的阳刚的线质。在我们运用的过程中,这两种线质的相互交融、变化,生命的存在就是在这种互相变化中被记录,对大自然的这种鲜活生命的记录都是它的这种变化。就像音色一样,有最阳刚的音符,也有也有婉转的。在这种流动变化之中,阴柔通过阳刚去升华,阳刚需要阴柔而更加深刻。所以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单纯的走帖学或者单纯的走碑学,都是自己给自己无意之间竖了一道墙,让自己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谷国伟:您将事物的两个方面比喻为阴阳两极,非常的贴切。您刚才也谈到了您走的是碑帖结合。碑学的厚重,帖学的清逸、灵动,要想在碑帖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相当不易,那么在这个契合点上,您是如何找寻的?

洪厚甜:为什么当时我的楷书能被大家认同,现在回想起来,有两点:一是在面貌上我没有单一的以哪种碑或者哪种帖的面貌去创作,我是对多种字帖的学习之后,通过我的理解和归纳之后以我所感受的一种技术运用的规律,去写我自己心里的那种楷书,我的楷书面貌不像哪一家,所以更能够得到评委的认可。第二就是我的楷书具有“书写性”,别人一看,就可以看出很强的书写感,没有做作的感觉。在楷书里边写出那种自然、生动、鲜活,可能这也是打动评委的地方。说当时有多高的水平、有多高的境界,也未必。我曾经和别人开玩笑说,对1995年之前的作品我就不敢回头看。

谷松章:也就是说您把这种“书写性”作为了贯穿“碑帖结合”的契合点?

洪厚甜:是的!当时我在解读墓志的时候,我的立足点是用智永千字文的笔法去写,现在去看那些作品还是可以感受到的。

谷国伟:新时期以来,学碑者众,但大多数作者只是在表面上下功夫,体味不够深刻,许多以狂怪代古朴,或者笼罩在孙伯翔等当代一些名家的书风之下,终难达到深入的大乘之境,您认为学习魏碑的关键在哪些方面?

洪厚甜:对于学习魏碑,我确实是花费了很多的心思,请教了很多人。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还没有太多的参照品,即使现在来看,碑的这个领域,仍然是这个问题。在碑学这个领域能够站得住脚的,我们仔细看一看,少之又少,说明在碑学创作上还是非常薄弱的。技法上、对碑的理解还相对的趋于简单化。最近几年,我们在陈振濂老师的带领下策划“魏碑艺术化运动”,今年“五一”还在杭州举办了一个讲习班,就在做魏碑这一课题。魏碑这个领域比较特殊,书法从魏晋一千多年以来,基本上都是“二王”帖学体系传承下来的。碑学在清代兴起以后,我们看看碑学史,看看那些大家的东西,他们还是站在帖的立场去写碑的,他们“透过刀锋看笔锋”,对原书写状态的深入探究是很多写碑书家的最终追求。我们用帖学笔法去表现碑刻和拓的过程中所赋予的这种新的技术内容、审美元素,它就会有隔阂。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相对于帖学、独立于帖学之外的这种碑学的笔法体系,“魏碑艺术化运动”就是致力于这个事情的建设。

谷国伟:那么您认为“碑帖结合”审美趣味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追求,其标准又是什么?

洪厚甜:它的标准仍然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审美标准,包括对其他事物的认同也是这样,这是中国人骨子里边所固有的。我始终觉得我们这代人的审美是秦汉审美形态的一种回归。自碑学兴起以后,我们认同的清代以来的书法家,真正有大成就的都是在篆隶上有突破的。当代书坛我们头上的一辈书家,能够站得住脚的,也是在汉碑上有突出成就的。比如说张海主席、何应辉、王镛先生都是这样。我们所指的古法就是秦汉精神,秦汉的这种浑朴、古拙,我在中国美院上课的时候提到,《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等,加上一些摩崖、造像,远远不止一千多种碑,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同一种外在的形态,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它们就知道是碑呢?就是这种元素,这种元素是什么?就是众多秦汉碑刻所反映的这种雄浑、质朴、古拙的精神。有了这种元素,一看就知道是碑的元素。

谷国伟:您刚刚深入的谈到了秦汉精神,这种精神所折射出的浑朴、古拙精神,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您对当前碑学创作如何看待?

洪厚甜:我觉得,书法在当代的发展,还是要张扬这种博大的秦汉精神,以秦汉精神为现代书法的精神内核。

谷松章:您认为对当代“巴蜀书风”影响最大的书家有哪些?“巴蜀书风”的特点是什么?

洪厚甜: 1998年四川省和重庆一起在北京举行了“巴蜀风”的展览,外界对“巴蜀书风”的评论是才气、灵气、文气,以这“三气”来定位。近代对四川书法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就是谢无量和刘孟伉。还有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的颜楷,早期的赵熙、包弼臣。关注近代书法,它们都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他们是清末以来,对“巴蜀书风”影响相对较大的几位书家。现在这一代,大家都比较清楚,何应辉先生、刘云泉先生、张景岳先生等,对“巴蜀书风”的影响也比较大。

“巴蜀书风”的特点是雄厚和奇崛。“巴蜀文化”是一支很重要的地域文化,它受到了中原文化、楚文化等文化的影响,是一种南北融汇的文化。它有一种细腻的东西,也有一种气势恢弘的精神在里边,“巴蜀书风”就是这种文化精神的传承。

谷国伟:您刚才谈到了谢无量、刘孟伉、颜楷,包括早期的赵熙、包弼臣等对“巴蜀书风”影响比较大的书家,您对这些书家的创作风格如何评价?

洪厚甜: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碑帖融汇、奇崛生动。

谷松章:这几年一直在搞“流行书风展”,我们通过展览发现许多所谓的“流行”,在审美追求上有很多地方是借鉴“巴蜀书风”,在表现力、审美追求、变形等方面非常的相似,可以说“巴蜀书风”对“流行书风”有很大的影响,您作为“巴蜀书风”的书家,是否有这样的感觉?

洪厚甜:我感觉不是这样。我对“流行书风”的理解,“流行书风”是当代人对传统的诠释角度在一定的时段内被大家所广泛认同。我把它看做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审美认同。我们这代人的书法创作,在后人看来会把我们和清代看做一个时期,并不会把我们看的很远。我们和清人也就近百年的间隔,几十年、一百年在历史上算什么?我们现在看唐代,虽然是一千多年,但就是唐代看汉代的距离。我们现在称汉唐,经常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时段来看,那么后人看我们,肯定不会把我们和清人的审美思潮分开的。

从我们谈话开始,就没有离开“碑帖结合”这个话题,我们也是受到了清代碑学兴起的潜移默化,也就是一种文化认同,可以这样说,清代是发端,我们正在这条路上,碑学的发展究竟如何,还要看我们这代人。现在,各种相关史料的发现发掘,都是空前的,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艺术眼光和艺术立场,来对待这些资源,以一种什么样的历史观和历史视角来把握我们这代人的取向,才是最重要的。

谷松章:四川一直是全国书坛的重镇,但是近几年的宣传相对比较少,请您向读者介绍一下四川书坛特别是青年书法群体的创作情况。

洪厚甜:应该说四川省书协这几年还是做了很多的工作,尤其是在对年轻人的提携和培养上,可以说力度在全国是最大的。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书协第四届理事里边,最年轻的理事就是四川的,当时我担任中国书协理事的时候是37岁,刘新德比我小半岁,我们两个在这届理事会里边是最年轻的两位理事。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四川省书协在提携年轻人上的力度。四川省书协从1996年开始举办临帖培训班,到现在已经办了11届,省书协在组织这个培训班上可以说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年省书协又举行了“四川书风现状”的展览,就是四川省青年书法群体的展览,四川与北京也联合举行了“双年展”,去年是第二届,省书协在宣传上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四川的青年书家群体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也是省书协领导,包括何应辉主席所注意到的一些问题,一是四川省的青年书法作者在近一两年中国书协主办的这些展览上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另外一个最致命的问题是四川省的青年书法作者太注重随意书写,太注重书写的率意性,片面的理解“书无意于佳乃佳”,而缺乏对经典传统技法的深入研究。怎么深入它,怎么让经典传统技法在我们的作品里边得到深层次的表现,是四川的青年书法作者所面临的一个课题。所以我们必须深化传统,加强对传统经典技法的深入研究。

谷松章:您仔细谈了四川书坛特别是青年书法群体的创作情况,您能否谈一下您目前的创作状况?

洪厚甜:从1997年我出版了第一本作品集,到今年《二○○六洪厚甜书法集》面世,已经是第五本了。2003年以来基本上是每年一本,我计划往后每年出一本,一是鞭策自己,二是对每年的学习作个小结。《东方艺术·书法》每期有我一个专版介绍,就是推出我的新作,将自己的创作向社会做个汇报。

谷国伟:您除了书法之外,还有什么其它的爱好?

洪厚甜:除了书法之外,很喜欢音乐。我现在工作比较特殊,作为基层文联主席,面对着八个协会,八个协会如何发展我都得思考。对文学、舞蹈、美术、音乐、书法、戏曲,包括民间文艺等,都要为各个协会的发展提出规划和要求,因此工作也需要我对这些相关艺术进行学习。

我经常看的书籍有《文艺研究》、《江苏画刊》、《艺术世界》等,还有一些时尚杂志,我觉得,你是这个时代的艺术家,首先你要成为这个时代的人,你成为这个时代的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你要进入这个时代的时尚生活。你只有成为这个时代的人,才能够创作出真正能代表这个时代的审美的艺术作品。

谷松章:您觉得当代书法比起晚清、民国书法来说,您认为当代书法是否有发展?如果有发展,它最突出的表现在哪一点?

洪厚甜:有发展,主要还是当代书法主动的艺术追求。如果说民国书法还是一种从实用的艺术派生出来的一种形态的话,那么当代书法是主动的艺术追求和具有专业化思想,而且是史无前例的。我们要用艺术的眼光去关注书法艺术。

谷国伟:原来周俊杰先生提出过“新古典主义”,后来王镛先生又提出了“流行书风”的概念,那么您认为代表中国书法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洪厚甜:“流行书风”不是一个学派,我也不把“新古典主义”看做一个学派,我感觉都是一种艺术自觉,书法艺术的自觉,应该是这个时代的标志。“新古典主义”是对这一代人艺术创作形式的一种观照,将传统进行一种新的诠释,是对一种艺术状态下的创作状况的描述;“流行书风”是对一个阶段的审美认同的总结和回顾;陈振濂先生所倡导的“学院派创作”是在一种现代艺术学科化的视角下来关照中国传统书法,它是传统的艺术形态和现代艺术学科规范的一种结合,是对传统的创作模式的拓展。

谷松章:那么您是否认为未来的创作的艺术自觉在大氛围下呈现出一种多元的、不可能只是一个流派的涵盖?

洪厚甜:对,应该是这样。艺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由于传媒的空前发达,大家对整个世界信息的把握和关照,使得世界都变小了。我们现在所掌握的资讯,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人那种封闭的学习。

任何一种艺术思潮都有它的时代性。我们不敢说秦汉的这种精神可以左右书法审美多少年,但是至少可以说在一个阶段里边它是主流。这个时代的多元发展也是这个大前提下的多元发展,但是它肯定是会迁移的,但未必在我们这一代。

谷国伟:就您个人来说,您想通过书法艺术追求到什么?书法带给您最大的愉悦是什么?

洪厚甜:作为一个书法人,对所有书法技术、书法表象和内在意象的研究探索,都反映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美的一种关照、对生活的一种提炼。通过书法作品反映出作者对生命的一种体验和理解。我们要完成对技术的不断深入、对艺术形式和审美意象的不断拓展,我们还有没有拓展的愿望,就反映出我们对生命还有没有新的感知。你对生命的体验有多深刻,你对艺术的认识就有多深刻、表现就有多深刻。

书法带给我最大的愉悦就是能将我心里边无法言表的东西物化成艺术作品,呈现给社会。而且这个艺术作品比我自身的生命更长久。

谷松章:借助这个机会,请您向读者提几点建议。

洪厚甜:就我这么多年的学书经历和体验来说,一个人要想在书法这个领域里有所建树,实现自己的愿望,必须要接受学科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并使之成为一种主动的追求,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这是你能够在书法领域站住脚的基本要求。那种随意性、守株待兔式的学习者在我们这一代是要被淘汰的。站在这个时代审美的前沿去思考,随时关注和思考这个学科前沿的思潮。

谷松章:您对书法理论怎么看?

洪厚甜:我们只有站在前人的肩上,才有发言的权利,但是我们经常争论的一些问题实际上前人早已经有研究和定论,这些都是对传统的书法理论和前人的学术思想学习不够的缘故。如果我们真正学习了传统、读懂了古人,那么有许多争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说,书法理论的学习是一个艺术家必须要做的,否则没有思想的艺术是苍白的。

谷国伟:书法理论对我们进行深层次的书法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性,对于目前的现状,您对包括中国书协举办的学术研讨会的一些学术论文、书法批评又如何看?

洪厚甜:当今的书法创作有很多的亮点,但是当今的书法理论研究显得还是非常的薄弱,书法要走的路还非常的长。

谷松章: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谷国伟根据录音整理,已经受访者本人审阅)

发表于 2007-11-11 19: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hao!期待精彩!
发表于 2007-11-11 19: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1-11 20: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继续!!!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0: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巧遇学生上课,专注的为学生讲解、示范。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0: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0: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0: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送作品集并签名,幸福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0: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次学习的好机会,观摩老师近期习作让我们受益匪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3-29 22:41 , Processed in 0.341009 second(s), 1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