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88|回复: 1

中国历代书法大家与经典作品系列概说 (八)王献之与《中秋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3 14: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历代书法大家与经典作品系列概说 (八)

王献之与《中秋帖》   



傅德锋



王献之(公元344—396年),字子敬,系王羲之第七子,由于他曾经在仕途上当过中书令的官,故人又称之为“王大令”。幼年从其父学习书法,后又以张芝为师,精通楷、行、草、章草和飞白五种书体,他能够在继承家学和取法张芝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当时的古拙书风进行变革和改进,素有“破体”之美誉。其书法豪迈纵逸,自成家数,卓尔不群,与其父王羲之其名,世称“二王”。



据唐代虞和《论述表》载,王羲之在担任会稽内史期间,年方七八岁的儿子王献之就开始在他的影响下学习书法。有一次,王羲之趁王献之没有防备,突然在其练习书法时从背后抽取他手中的毛笔,岂料竟未能拿掉,所以,王羲之由此感叹道:“此子学习书法如此用心,日后将成大名!”虞和曾经这样评价道:“献之始学父书,正体乃不相似。至于绝笔章草,殊相拟类,笔迹流怿,宛转姸媚,乃欲过之。”(《论书表》)张怀瓘亦评之曰:“子敬才识高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逸少执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书议》)又在其《书断》中这样评论王献之书法:“至于行草,兴合如孤峰四绝,迥出天外,其峻峭不可量也。尔其雄武神纵,灵姿秀出,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悬崖坠石,惊电遗光;察其所由,则意逸乎笔,未见其止,盖欲夺龙蛇之飞动,掩钟张之神气,惜其阳秋尚富,纵逸不羁,天骨未全,有时而琐。人有求书,罕能得者,虽权贵所逼,了不介怀。偶其兴会,则触人有求书,罕能得者,虽权贵所逼,了不介怀。偶其兴会,则触遇造笔,皆发于衷。不从于外,亦由或默或语,即铜鞮伯华之行也。”通过这些论述,我们可以感觉得到王献之书法的诸多妙处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力。有人认为,王献之书法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其父王羲之,据载,有一次,宰相谢安问王献之,你的字和你父亲相比如何?献之答曰,我的字笔父亲的要好一些。唐代书法家兼评论家孙过庭曾经就此指责过王献之,认为他觉得胜过其父,未免太过分了。事实上,要从全面来进行衡量,还是王羲之的成就要高于王献之,但不可否认,王献之在某些地方确有其过人之处。现代大书家沈尹默先生认为,在用笔方面,“大王是内yan,小王是外拓。试观大王之书,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之书,刚用柔显,华因实增”。王献之流传书法作品有《中秋帖》、《服地黄汤帖》、《鸭头丸帖》、《洛神赋》、《廿九日帖》、《送梨帖》、《鹅群帖》等。在历代刻帖中,都收有他的作品。



《中秋帖》是王献之草书代表作,共三行,计22字,乾隆将其视为“三希”之一。米芾在评此帖时说:“此帖运气如火筋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第一帖也”。《中秋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继前代书法之大成而又开宗立派的关键人物,尤其在楷书和行、草书方面,成效卓著,贡献巨大。王羲之小楷作品《黄庭经》、《乐毅论》,行书《兰亭序》,草书《十七帖》均开一代风气,书法的技法体系和艺术表现力从此更为完善丰富。王献之继之而起,在大王的基础上,又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只是历史上由于存在不很公正的“扬父抑子”之论,故有时人们往往对王献之的书法重视不够。



其实,王献之的书法造诣是很高的,同其父一样,也具有用笔精熟、结体多变、气韵雄健的艺术特点。但小王的独到之处更在于:一、大王行草点画之骨势似铁画银钩,笔致紧敛,此为小王所不及处。但献之用笔虽貌似平淡,却刚健圆润,姸媚多姿。行笔看似迅疾,却毫无浅薄直露之弊。用墨随和而带有一种苍浑华滋的自然变化。试观《中秋帖》,虽寥寥三行字,但在用笔、结体、墨色方面均富于变化。其环转处起落分明,通篇显得笔力矫健,气势磅礴,给欣赏者一种酣畅淋漓之感。二是大王行草的结体和章法严谨安详而又爽爽有神,而小王则结体筋骨开张,清劲端和,点画疏朗,顾盼有情。他善于造险,但又能化险为夷。《中秋帖》的气势和笔意最值得我们细细玩味,它虽体势连绵,一气呵成,但精微之处,毫不含糊。《中秋帖》可谓开张旭、怀素“一笔草书”之先河,既打动人心,又颇令人折服。

(本系列原连载于《青少年书法报》)
发表于 2012-11-21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3-29 18:05 , Processed in 0.31811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