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85|回复: 24

全国楷书创新论坛会议综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00: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楷书创新的历史性观照

――全国首届楷书创新论坛综述(一)
上官甫贵    胡  湛

  在当代楷书艺术发展创新形势令人堪忧的背景下,为了促进楷书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由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河北省社科院书法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首届楷书创新论坛暨书法名家邀请展于2010年11月13--14日在河北省邢台市举行。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主任旭宇先生到场并讲话。旭宇先生站在弘扬“楷书精神”、创新楷书艺术、不断探寻“今楷”的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阐述了当代楷书创新的指导性意见。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副秘书长胡立民先生、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胡湛先生共同主持了论坛交流。35位优秀论文获奖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0: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法与韵的两极研究晋唐楷书对楷书创新具有启发意义。河北胡湛先生在对晋唐楷书的技法与审美取舍流变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后,对晋唐楷书法与韵的演变作出宏观性的导论:“梳理晋唐楷书的技法和审美风格演变及其得失消长,我们发现,其是沿着重韵与重法的两极求索中发展演变的。不同时期侧重点的消长构成了其不同的楷书图示形态和意境。当然由晋至唐楷书的发展演变还有其他众多的因素影响制约。但法与韵的两极求索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对此线索的分析梳理无疑会有助我们较准确地把握晋唐楷书的历史发展规律和内在动因。也有助于我们认识楷书的艺术特性和可能的发展空间,其对探索当代楷书的创作创新发展也会起到某种启发意义。

  从社会、政治环境中探寻颜楷的形成是艺术创新的一面镜子。它不仅能够观照历史更能明亮我们的心志。浙江王连富先生认为:北齐地域的石刻为当时盛行的时代书风,对颜真卿影响是肯定的。还有儒雅传家、重书记小学思想和家传书学的影响,为颜鲁公以后的变法打下了基础。特别是颜鲁公忠肝义胆,期以建功立业,在慷慨悲歌、戎马之余,在他眼皮子底下的那些丰富多彩、笔势雄壮、大气淋漓的石刻会给他带来多少心灵的触动?盛唐的气象同眼下潜伏的危机会引起他多少深沉的忧虑?山东及其周边地区的石刻正恍然暗合了颜鲁公一直寻找的一种契合内心的艺术表达方式。他大胆革新,删繁就简,篆籀用笔,结体宽博,形成了雄浑古质,苍茫劲朴,奔放豪逸的书风,繁华落尽而寓巧,气势恢弘而韵存,这才真正体现了颜鲁公的本色!……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0: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社会、政治环境影响下端现出来的楷书风格,唐代徐浩的个案也不无意义。四川蒋培友先生在他的《比较视野下的徐浩楷书定位》一文中,通过丰富详实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清晰梳理了古人书法取法、定位的自然性,反观出当下某些人书法取法、定位的盲目性。该文论道:徐浩十五岁明经及第,弱冠作鲁山主簿,自二十六岁得张说的赏识荐为集贤殿校理始,断续在集贤殿和翰林院任职二十余年。《旧唐书》记载:“肃宗即位,召拜中书舍人,时天下事殷,诏令多出于浩。”这说明了徐浩的书法在庙堂中是深受欢迎且影响较大的,从徐浩大量的碑志作品可以看出,徐浩书法在民间盛行一时。那么,在当时徐浩楷书的影响能遍及朝野的原因何在呢?面对徐浩早期的作品,我们可以略晓一二。徐浩早期作品既吸取了王羲之韵致又除却了初唐的瘦硬,这样的书法风格适合当时既追求劲挺又求秀润的风气。那么,徐浩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徐浩在集贤殿,曾负责名帖的收访和整理,这给他习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他可以见到一般人难得一见的精品,尤其是王字真迹。但是也正因为徐浩的视野主要集中于此,加之,在集贤殿和翰林院工作的性质很大程度讲是为御用书家,时皇的喜好对其书法风格的选择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他生活的范围除长安以外,大多在南方,当时南方书法的主体风格应该也和二王秀雅相应,所以徐浩虽然也能根据时代审美风气的转变对自己风格作适应的调整,拓展了初唐楷书的发展范围,但是他终究没能跳出王字的圈子,没能像颜真卿那样走得更远……

  不管是书法、取法、定位,还是书风的追随,在古代都带有明显的思想精神意识,而不是简单的偏好。山东李慧斌先生在其《北宋“颜体”书风考论》中谈到:北宋中后期这一以学颜真卿楷书为表征的书法风尚,其影响是相当广泛和深远的。可以认为,宋仁宗后期的书法史,在“时贵”蔡襄和韩琦的引领下存在过一个学习颜体楷书的热潮。对于这一时期学习颜书的风气,有几点值得关注:其一,学习者多为士大夫官僚,而非一般的科举士子,这就说明学其书不是为了科举考试,而是士大夫官僚们为了巴结权贵使其仕途发达的一种投机取巧的书法行为;其二,在学颜书上,因为没有科举考试正体书写规范的严格要求,而是以权贵的书体和风格为标准,所以在书风表现上比较自由;其三,在学颜书热的大环境中,影响所及不仅地域表现上是相当广泛的,几乎是掀起了全国性的学习颜真卿书法的浪潮,而且宋徽宗书学教育中也明确把颜体楷书作为书学内容之一。其四,士大夫学颜书一是为攀附权贵,更重要的是一种相对自觉地对颜真卿书法人格意蕴的一种价值认同,慕其人而学其书,直接影响了世人的学书观念。当年朱熹因学曹操的书法遭友人的指责而去学颜真卿书法一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0: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察颜真卿楷书的意义重在人文精神。江西唐绍禄先生作了四点概括:一、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颜真卿敢于冲破以二王为主流的艺术时风的束缚,不迷信艺术的权威,以超越世俗的力量,探索书法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创立了浑厚、刚健、雄强的书风,达到了法度严谨、结构完美的艺术境界。二、开拓进取的创新思想。《书林藻鉴》中称他:“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中,陶铸万象,隐括众长,与杜少陵之诗,韩昌黎之文,皆同为能起八代之衰者,于是始卓然成为唐代之书。”三、正大阳刚的人生品格。颜真卿的楷书艺术,筋力丰满,结构端庄,法度严谨,气势雄厚,体现了大唐盛世的风度,表现出浓厚的浩然正气和雍容阳刚的风格,是书法美与人格美相结合的典范。四、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特别是在颜真卿晚年,他在对生命和书艺不断否定与肯定的过程中,领悟到书法艺术的真缔,将人生智慧和艺术哲学溶为一炉,作品中洋溢着他思想的光芒和人格的光辉。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1: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新的楷书艺术风格端现是受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的结果。内蒙古刘贵森先生在论及王宠小楷艺术的形成时指出王宠楷书“一是他所处社会环境对其影响。王宠生活时期属明朝中叶鼎盛后期,书画艺术繁荣昌盛,百花争妍,群芳斗艳,吴中书画兴起,使王宠艺术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二是王宠受身边书家影响。突出表现在祝允明的古朴和文徵明的清秀。王宠都要兼得,而且要别开生面,他不循规蹈矩,追求个性,另辟歧径,探索他喜爱的散淡风格。他的书法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更讲求形式美和抒发个人情怀。三是仕途影响。他走科举之路不顺,履试不第,遂绝望仕途,性恶喧嚣,静心作字,邈然有千载之思,度过他平淡而短暂的一生。负才失意之人,每更孤高。王宠本自高朗明洁,砥节履方,一切时世声利之事,在所不屑。遂隐隐于青山绿水间,避开了世俗纷争,看淡了往事红尘,欲借古人的朴拙、淡雅,今人的萧散、超逸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四是他用儒家思想、哲学思想去探求书法风格。笔画含蓄,伸放有度,该留则留,该放则放,结构穿插避让,彬彬有礼,显出君子风度。”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1: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楷书创新对历史的观照,目光应更多地投向自然之美。江苏程娇龙、邱世鸿二位觉得:锤繇正书最大的美并不在于他创立了一种后世看来更规范的书体,而在于他所写的这种新书体有着天然的美感,所谓“古雅有余,幽深无际”、“飞鸿戏海,舞鹤游天”等评价,并非虚誉,而是从美感的角度来欣赏,钟书表现了自然之美,充满生机,使得人们争相效仿,并成为了“魏晋风韵”的奠基人……

  从楷书的发源,兴盛到衰微我们不难看出这样一个规律,书法,曾经作为一门实用的技能,因为实用的简便而不断的更迭演化出新的字体。这个过程中,魏晋南北朝作为一段特殊的历史阶段,对书法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过程,但是其根本原则在于自然的美。在书写方便的基础上实现抒发性情的创作……

  楷书创作的活力不仅来自于变化多端的法则,更来自于主体人的性情修养和人格精神。程娇龙、邱世鸿二位指出:到了唐朝大一统后,随着政治的需要,一支妍美的正书不断地规范化、体制化,有的成为考试的手段,有的丧失了原本的艺术性成为印刷的工具,以至于唐晚朝印书业大发展,五代时雕版印书广泛而使的为此已经僵硬化的楷书一蹶不振。书家纷纷寻找其他字体创作作为出路。而今,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可以完全摒弃抄书似的楷书,它在历史上的逐渐衰落,证明了它已经丧失了生命力。而书写工具的变革使得书法也失去了历史上作为书写交流信息的功效。当代的书法保留了魏晋时代士族书法所追求的目标,自然的抒发“言所不尽之意”,作为一种视觉的艺术,创造属于自己的自然美。这之中包括了书写的自然,心中有太多的所以然正如作诗时的因律害意,是创作最根本的弊病。真正的楷书法则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生命原则,要充分体验书家丰富的个人情感……有了情感,“就会充满创造性,就不会被原则、法则所拘束,就能获得新生。我们要作的一点,即如唐君毅先生所说:“生活之向前开展与自觉心之向内凝聚之相辅为用以形成人格精神”,首先在修养自身,反求诸已,然后以生活之体验作辅助,而不仅仅靠临古帖,自当感物通灵,优入圣域。楷书之境界也就是人生之境界,终极目标还在人本身……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1: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当代馆阁体被冷漠、受贬的形势下,湖南曹隽平先生发出三点质问:馆阁体真的是那么一文不值吗?真的是批评者们所说的那样呆板僵化、布如算子、千人一面、俗不可耐吗?真的只有实用性没有艺术性吗?他认为:馆阁体以晋唐楷书立骨,既有颜真卿的大气雍容,也具欧阳询的秀丽峭拔,亦兼柳公权的骨力洞达,更不乏二王、褚遂良的空灵飘逸,再赋以唐人写经、赵孟頫的行书笔意,很好地解决了欧、颜、柳速度较慢不能适应日常书写的弊端,融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中国古代楷书发展的一个高峰。他还说:现在的书家们特别强调写性情,追求自由散淡的艺术趣味,认为馆阁束缚人的思想和个性,见到工稳一点的行、楷便皱眉头,他认为:散淡、野逸是一种性情,精工完美同样是一种性情,只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追求,就是写出了性情,性情的标准不是唯一的,绝不能以自己的性情标准轻易否定别人,因为在完美主义者眼里,那些随意臧否别人的丑书家,完全就是胡来,又何谈性情呢?!当代楷书大师邬惕予先生曾云:“楷书一样能表现人的性格和情绪,只是表现的不是那些张扬的、激越的、趋于动态的情绪而已。楷书表现的是那种宁静、恬淡、细致、平和的心境和情绪,楷书能将静态的美表现到极致”。已故著名书法家陆维钊先生也说:“你们不要轻视馆阁体,我们还写不出这个功力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1: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楷书创新的未来路向

—全国首届楷书创新论坛综述(二)

上官甫贵    胡 湛

  当下,楷书艺术大有每况愈下,昨是今非之感;悠悠千古傲放的楷书艺术之花面临着凋谢的危险。为使楷书不致于最终成为“文物”,加大楷书创新力度是唯一出路。创新,路向何方?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1: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信息与精神观照相摩相荡的当代楷书创新路向。陕西杨晓萍以开放性的思维指出六个路向:1、开放多元的时代格局及当代楷书百花齐放的发展路向。首先在取法上要不拘一格,在魏晋楷书、北碑、唐楷之外,可以吸取楷书发展历史上一切可资借鉴的资料。在表现手法上,打破楷书笔法的程式,改变楷书结构的平正,增强章法的多样统一。在风格面貌上,除了秀美的小楷,雄强的北碑,还应该有或古朴、或险峻、或潇洒、或平淡的更丰富的追求。2、个性张扬的时代精神及当代楷书追寻鲜明个性的发展路向。唐楷的法度规范是最严格的,但每个楷书家创作的作品却各不相同,关键就在于其个性的彰显。所以,当代的书法家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也应充分放开自己的天性,并在楷书的创作中追求独立个性的表达。3、自由奔放的时代精神及当代楷书彰显书写性与主体意趣的发展路向。当代的书法,包括楷书的形式上的自由表达与书写性已有一定的认识和探索,但还需进一步丰富与深化。自由不仅仅是形式上对于已有规范的突破与超越,还应包括心灵的颤动及其在形式上的自然流露。4、紧张快速的时代精神及当代楷书强化书写速度与动势的发展路向。要注意张弛有度,快慢对比才能形成生动而丰富的节奏,而且“详而静”是楷书区别于行草书的最重要特征,如果突破了这个界限,只会让楷书淹没、消失于行草之中。5、艺术纯粹化的时代气息及展厅文化与当代楷书理性自觉及拓展有意味形式的发展路向。展厅空间大、时间短的特点使楷书与其他书体一样,要有视觉冲击力,要形式新颖,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抓住欣赏者的眼球。所以,当代楷书对于形式本身的关注,在结构、墨色及章法上的拓展,在装裱形式上的丰富,都是符合当代楷书发展趋势与适应展厅文化的。6、豪迈的时代气息与当代大楷有所作为的发展路向。古代的大字榜书多以楷书为主,虽广泛应用于楼台殿宇、厅堂高斋、名山大川、亭榭画栋等场合,但作为与时代气息
相结合的当代大楷风格与式样也应有所作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1: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楷书创新必须对传统有深刻的认识。四川李松先生通过何绍基的楷书风格形成传达了对传统深刻认识、理解的重要性:何绍基学书初以颜体为主要参考,重点以颜体的篆籀味为主。崇尚颜体却不囿于颜体。今天我们有些学书人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是对书法理解的不全面或者是不深入的表现。

  技法的融会贯通是当代楷书创新的立身之本。四川彭坚先生从邓石如的楷书创新中所作的技法分析,对当代的楷书创作具有一定意义。他说:邓石如一生的楷书作品数量远不及篆隶,在其有限的存世楷书作品中我们仍然可以窥见他的探索历程。从用笔上划分,分为方笔和圆笔两类:以方笔为主者,方起方收,转折竣厉,线条一如其隶书“中实饱满”,特别是横画的粗重,钩的燕尾收笔,与隶书同出一辙;以圆笔为主者一以篆法为之,线条圆融婉通,折处用篆书的圆转,不露圭角。显然已摆脱唐以来的气息,丝毫没有娇揉做作之态。有的笔画似颜体,但不用颜的提笔,而用折或顿,戈钩、卧钩似欧体,但较欧体自然率意,毫无谨严拘促之感。在结体上,不是以横轻竖重和左高右低的妍丽取媚,而是力追端庄、安详、率真的风格。同时我们也看到其印学主张—“密处不使透风,疏处可以走马”在楷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3-19 18:42 , Processed in 0.418056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