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826|回复: 151

【当代实力派书家系列提名展】楚风新韵——高庆春篆书、篆刻新作展(优质回贴有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6 19: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当代实力派书家系列提名展】





楚风新韵——高庆春书法篆刻网络展








nEO_IMG_nEO_IMG_在西泠印社.jpg


高庆春艺术简介


    高庆春,1966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四、五届、六届理事、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协四届评审委员、《中国书法通讯》报执行主编、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特聘教授、黑龙江省书协副主席、黑龙江省九届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书画院研究员。结业于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擅长篆书、篆刻、草书。受聘担任全国首届青年书法展、全国第九届书法展、全国首届篆书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展等评委。多次特邀参加国内外重大书法展事并有获奖。著有《高庆春篆刻选》、《当代书法大典高庆春》、《当代篆刻九家高庆春》等。作品被中南海、全国人大常委会、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深圳国际机场等海内外藏家收藏。





网络互动 评帖有奖



经与高庆春老师商定,本次网展的优秀回帖将有可能获得《当代篆刻九家——高庆春卷》。仅限十本。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名家评说







楚风新帜

——论高庆春的篆书与篆刻


朱天曙










    高庆春先生是当代年青一辈中篆书和篆刻兼擅的名家。书法和篆刻兼擅的人不少,但能做到风格稳定、成熟而统一不太容易。近代大家中,吴昌硕的篆书和篆刻最能统一。他的篆书从《石鼓文》中得益最多,在不同时期显示出不同的艺术魅力。早期的临习工稳秀逸,中年后将其结体易方为长,取欹侧之势,与原碑拉开距离,晚年个人面貌凸现,遗貌取神,用笔凝炼遒劲,气度雄沉,恣肆烂漫,苍古老辣。六十五岁时,他自记《石鼓文》临本称:“余学篆如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他晚年气度雄沉的篆书真可谓是其大境界。吴昌硕藉《石鼓》写己意,均为自家法,用笔上追求刚、柔、渴的融合是一种新的创造,是篆书史上的“新经典”。庆春先生就是从吴昌硕的实践、取法、用笔、观念等方面得到启示而获得实践上成功的一位。庆春则以把睿智的目光放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字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文字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文字形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商周以来的文字,在各国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出现了浓厚的地域特征。简、牍、帛等书写材料的发明,也刺激着书写的发展,书体、书风亦随之变化,各系文字绚丽多彩,其中以齐系文字、燕系文字、晋系文字、楚系文字和秦系文字所表现出的书风最为典型。春秋早期各系文字书风大体继承和发展了西周晚期的风格,结体一般为方正朴茂。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早期的各系文字书风逐渐摆脱西周晚期的影响,这时的结体多为颀长秀美,并出现了装饰性较强的鸟虫篆等,战国中晚期的各系文字书风总体走向简率。庆春选择了这一时期楚系文字作为自己风格的取向,反复临习、推敲,并逐渐形成个人面貌。吴昌硕以《石鼓文》一碑反复锤炼,获得艺术上的创造,书法成熟而统一。庆春效法吴氏,写楚系文字,突出其“书写性”,不是刻舟求剑,盲目追求铸造的趣味,而是在笔墨书写中寻求金之趣、石之味。具体的手法是,用中锋笔法构成文字书写的主体,略取侧峰、偏锋闳其趣,同时强化运笔的顿挫感,丰富这一字体的表现力。我们从对联《高风自乐石长寿  旧雨相亲樽不空》、横幅《观沧海》等作品中,可以看到其笔法变化的丰富,质朴而能灵动,变化而能统一,得楚简墨迹之古意。
春秋早期的楚系文字如《楚公家钟》等金文结体朴肆,行款错落自然,呈纵势。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楚系文字书风发生变化,如《王子午鼎》、《曾侯乙编钟》等上面的笔画屈曲宛转,有轻重徐急的变化。战国中晚期的楚系文字的结体开始由纵势向横势过渡,这时的楚简墨迹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如《信阳长台关楚简》整饬典雅,《包山楚简》秀逸洒脱,《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圆润宛劲,行款匀称。到了战国晚期,楚系文字的铭文用笔开始走向简率,如《楚王酓恙鼎铭》结体开始有向左右开张之势,铭文字形与楚简、楚帛文字相似,活泼生动。楚国的书法在体系上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战国末期楚国虽被秦所灭,但特有的楚文化对后世影响仍然很大,其中文字的独特形态,到汉代依然能见到踪迹。庆春兄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楚简墨迹一一揣摩、研究,并注意到楚系文字中金文和简帛文字的差异性,他说自己的创作是“金文为里,简帛为表”,这实际上是说其将金文的圆浑含蓄和简帛的轻松书写试图融为一体,取其正、厚、浑,取其尖、薄、滑,同时注意在墨色上枯、浓、淡、实的多种变化,这正是形成其个人面貌的源泉。他的《雪骨冰魂》、《宽博》等少数字的创作,密处能密,疏处能疏,尤见这一特征。
庆春道兄的书风强烈,但不张扬;他取法古人书迹,但多见新意。除简帛书法外,他还涉猎小篆和大篆创作。小篆取法秦小篆和清人篆书,写大篆则从《墙盘》、《毛公鼎》等作品中得浑穆沉雄的气象,有的如《雪后寻梅》等作品则将金文、简帛和隶书揉为一体。这些创作进一步丰富了他的创作,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努力。他的行书如《桃源行》,也以篆籀笔法运之,不与晋人一路同。这类行书取碑派方法,多古质浑雄,笔画翻折处有刚毅之感,也因用笔方法不同,而缺少可灵活清雅的帖学韵致,这是这类行书的特点,如何能刚柔并用,融合南北之长,这是当代创作者一直在思考的。
庆春道兄还是印从书出的代表印人,我在《“印从书出”及其在当代的实践》一文中曾指出,八十年代以来的当代篆刻创作,王镛、石开、黄惇、李刚田、马士达、韩天衡等人为“印从书出”的第一代实践者,高庆春、朱培尔等人为“印从书出”的第二代实践者。其篆刻,用钝刀表现厚重之趣,寓妩媚于奇崛沉厚之中,融入楚文字书法趣味,宽博沉雄,别开一面,在当代篆刻中以特有的“楚风”取胜。
清代以来,许多碑派书法家以一碑为主要取法对象而获得成功,金农取法《华山碑》、吴昌硕取法《石鼓文》、齐白石取法《三公山》等都是如此,庆春见贤思齐,另树楚风的旗帜,取得了创作上的成功。也正因为庆春的书法篆刻面目强烈,特色明显,以后,如何拓展艺术营养的来源,融通各体之间的关系,既能“精”而“深”,又能“博”而“大”,我想,这是庆春迈向更高境界的关键。吴昌硕总结自己的艺术创作时曾说:“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不知何者为正变,自我作古空群雄”,这是其一生创作成功的概括,也是能给后人以巨大启示的。庆春为人宽厚,乐于助人,身上却流露出儒雅亲和的气息。他在书法界孜孜以求二十多年,树立了个人面貌。今后的二十年,将是他“深造求其通”的新创作旅程,继续巩固、提炼和升华他的艺术面貌。我们有理由期待他在碑学之路上的新突破,新境界。


                                               (作者为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

                     
nEO_IMG_nEO_IMG_2007年8月在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作品.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而不同 彰显自我



——高庆春书法印象





丛文俊








近代以来,随着甲骨、汉简的相继问世,都出现一些以其闻名的书家,但楚简帛书出土日久,却没有引起书家的注意,倒是东邻日本有人以学楚字而名于世者。近三十年来,楚简出土日众,材料发布亦快,摹写本、集字影本的字书也多,给学书者带来极大的便利,楚简帛书书法遂成为当代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甲骨、金文大篆、小篆分庭抗礼。


今人写古文字书法,大都是藉以图示自己的心意,与隶楷草行诸体的时尚化相类,有着共同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其认知与审美心理也各自相似。既要图示心意,就会各出巧思、各尽所能,不能标新立异者则选择跟风,以适应时尚的趋同。值得庆幸的是,在不断淘汰、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一些有灵性的,有情趣的东西被发掘,揭示出来,并获得肯定,而作品形式与技法也随之变得丰富多彩。其直接的后果是,人们的审美观念在潜移默化,想象、探索、包容、出新成为主流倾向,如果只能以通常意义上的临帖感受和经验来进行创作,古文字书法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当然,这种双刃剑有时也会伤及自己,即技法形式的推进与内涵的逐渐减少共生,从美术移植过来的偏重视觉效果的倾向逐渐被放大和接受,并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方式和价值观。不过,我是恪守《书谱》提出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之原则的,我欣赏高庆春的篆书,也出于这一点认识。


庆春以篆书名世,其作品风格也为书坛所熟悉,是拟古而时尚化的,但我要说的,是他的“和而不同”。庆春久居黑龙江,厚重的北国文化气息在他的作品中流动,散发着黑土地的寒意与芬芳。就作品的结字、布白而言,近年写楚字的作者虽多,而大都循疏秀一路,庆春则选择了雄肆茂密,其中堂作品的铺天盖地之势,即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古人评书有“行问茂密,实亦难过”之语,就是称誉这类结体和布白的。再则,庆春的字形结体从古人书简向右下方倾斜的习惯出发,以右下斜曲为基调,以取险势动感来带领全篇,由此即形成其用笔的五个特点。一是圆熟劲利,二是势雄力沉,三是节奏明快,四是燥润相间,五是以拗折为奇变。有这五点,即可以做到:体势敧斜而能以大力安之,筋骨强健而不失姿媚,古而能今,与时尚和而不同。刘熙载认为:“书有骨重神寒之意,便为法物。”庆春篆书虽然还与此境界有些距离,而用笔上的一致性,是值得肯定的。


庆春书法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其笔势多从楚字,而字形资取多用小篆,以及少量的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文字与隶笔,而熟练地使之熔于一炉,有“似与不似”的用心与美感。董其昌认为书道只在“巧妙”二字,看来庆春在字形的资取与个性化处理,是花费了许多功夫的。需要指出的是,庆春不独工篆,其落款的草书也能图熟厚重,既章且今,逸逸草草,别成意趣,与篆书呼应,而精神一贯。




nEO_IMG_nEO_IMG_高庆春在人大观摩指导学员书法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创造性的实践


——读高庆春的楚简书法






翟万益









简牍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一种书籍形式,它的产生应该早于甲骨而存在。因为实际的生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然有了占卜的文字记录,那么其他生活的长篇累牍的材料肯定是会存在的,当我们大量发现的楚简帛文字,那是简册发展了几千年之后的极为成熟的文字材料。在一个非常广阔的文字使用区域里,书手们受到的训练不同,个人书写的历程不同,应事的境况不同,表现载体差异性的存在,使我们现在拿在手上的这些材料就呈现出了面貌各异的风格,只要深入到其中,就会体味到它们之间的差别来,当然它们的共性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于书写于竹片,墨的渗化受到制约,下笔之后墨就渗在竹片表面,不易极快吸收到竹片之内,在这个燥化过程中,墨就向四周渗散,笔上墨多了,就会湮成一片,少了就会出现过多的飞白,汲墨少,汲墨次数多,成了楚简书写的一个特点,即就如此,还是避免不了那种涨墨的效果时时出现。

高庆春在研究楚简帛书法的过程中,能够切入产生它的那个时代,加以理性的分析,把握楚简书手的书写状态,比较严格的控制墨量,汲墨的多少一直控制在一个理性的范围,较少出现笔道的过多渗化,给人以简净的影响,这可能不仅是由于创作理念,也由于学习过程中原简过多的模糊,使考释和阅读都带来了困难,书家创作时的矫枉过正也是在情理之中。楚简书手的书写,是持简在手,一气呵成,少有停滞和思索,稔熟的活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笔法上产生了许多的草意,快速便捷是楚简的一大特点。高庆春与原简的运行速度保持了同致,甚至感到了笔速的超越,随着迅速的笔法表现出了一个爽爽然的风神,将劲利、峭拔表白得十分强烈,笔划的韵致如风荷挺举,清雅可爱。我们肯定了楚简书手的纯熟表现,是时代使然,他们生活现实需要他们达到那样一个水准。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这些书手绝不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书家,只是书吏中比较好的人员,甚或一般人都能达到的水准,楚简只是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较有书写水准的文物而已,过高的评价,会影响我们的思考,一个楚简的时代,完整地保留了楚文字的体系,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高庆春所做的工作使楚简更为书法艺术化,注入更多的艺术因子,才能达到他的愿望,为此他的思考不是停留在楚简的领域,而是到中国书法的广阔天地里去找寻适合表现自己风格特色的语言元素,放眼望去,就避免了楚简书法自身的遮蔽,能够在中国书法的大背景下确立自己的风格,庆春的书法表现说明了这一点,最突出之处是他对楚简笔划的改造。只要读过楚简,就不难发现其运笔的头重脚轻,这是小笔蘸墨少,在竹片上运行形成的特点,庆春打破了原简的局限,使笔划向三种形式转化,一是头重的起笔,这在楚简里并不少见,迅捷快速,绝不拖泥带水,留下了雷厉风行的效果;二是弱化了起头的过重特色,变得温和平易,起笔的力度变小了,速度并未放慢,仍然是一种高速运行,以致墨量很足,仍然飞白四出,风神飒爽,一笔过去,苍茫感的出现使人侵入久远的历史感之中。三是起笔或轻或重,或中间调子,收笔时逐渐加重,或顿圆,或斜出,姿态各异,顿圆者,加大了重心向下的感觉,使文字更加饱满厚实,沉稳有加;笔划斜出者,避免了繁琐的藏锋,让笔道表现出锐利霸捍之趣,更蕴含了一种隶味在其中,当这种顿圆厚实的笔道与尖锐劲利的笔道排布在一起时,形成了强烈的反复,多元的表现丰富了书法内容,具有更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向笔划的使用,增加了楚简书法的本真,同向笔划的变异,增加了个体风格的意趣,侧锋、绞锋的连续使用,增加了笔划的丰富性和弹性,整体笔划的加重,呈现出结体的笃厚充实饱满。

我认为中国书法的笔划是形成中国书法风格的最主要的因素,我们熟知了各种风格的作品,抽出其中的几个笔划,就能断然确定这是什么书体,是那家的作品,精典书家的一个字放在你面前,那是更容易辨认的,精典作品的笔划就是一只极具魅力的眼睛,当和我们的眼睛一对接,我们就能认出它来,对于笔划这一基本语言的刻画,高庆春用了很多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除过上面三点外,象转折处的调锋,都极具特色。整体笔划表现中墨量的把握很是精彩,完全界隔了楚简特殊材料带来的浮滑之象,行笔疾如迅雷,而形成的线却涩味十足,把笔与纸的强烈摩擦十分清楚地留在了纸面上,加深了欣赏的美感,人很年轻,字很老道,这是书家成功之处,打破了人书俱老的陈调,做到了超前推进,如果在笔道上更要“高庆春化”,我想在收笔时增加稍微地驻留,脱开一些轻灵,增加一些沉稳,使笔道饱满到“折钗股”就更无懈可击。当书法进入和谐状态时,有些美感都隐藏于一身,整体的美化代替了个别的美,审美主体只有不断深入,才能一一地发现。庆春对于结体的变化,和笔划的变化是同步的,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琢磨,寻找到最佳表现形式。当笔划采用了很多的方笔之后,结体趋于多元化,有圆形取势的,重心层层包裹,显示出堡垒的森严,一些字长笔划的大胆使用,或左右舒张或上下修长,予人以荡气回肠之感,令人神畅,同向笔划尽力消除雷同造型,表现出多样变化,读庆春的书法,造型的韵律在尽情地流泻,文字的扭动给人不易察觉的态势,严谨的经营意识在作品中能明显地感觉到,只为运笔的率意所掩盖,这种智慧交替转换所带来的艺术效果是思想火花连续显现的必然。书写的高度自由,浓化了创作的抒情性,随着笔划的纵横捭阖,激越的情感充分地舒泻于纸面,营造成了激流涌动的艺术波浪。是郢人挥斤,是大匠斫轮都不用去猜想,楚简原版的非抒情性,到作者的这种抒情高度,古人有知也当让之三分。笔划的飞动加上结体的流动,我们设想如果让线过分地纤细,整个篇幅就会飞扬起来。

高庆春创造性的实践,已经在不断的试验中,放弃了那种排布,让飞动的笔划受到厚重笔道的牵扯,将动和沉这一艺术矛盾在同一笔划上得到和谐统一。中国书法和中国画一样,最讲究气韵生动,高庆春秉持这一理念,通过笔墨实践不断贯注这一追求,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未来的路更加漫长,经过不断修练,一定会铸造出自己的精彩来。

  2009.10.26下午草成
nEO_IMG_nEO_IMG_公益形象大使颁奖.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庆春篆刻创作思路

李庶民




吾尝论印曰:印中见刀笔不若论品格,然刀笔不可少;思致巧妙不如见气象,而思致亦不可无。观高庆春篆刻近作刀笔酣畅,品格高蹈,致思详雅,气象沉雄。刀笔出于功力,品格发乎学养,思致见于才情,气象则出于町畦之外。
一、刀笔之思
古人论印重刀笔。屡言“古印有笔有尤墨,今人但有刀与石。”(赵之谦)“意在笔前,刀在意后。”(潘茂弘)讲究的是刀笔浑融,刀法之美与文字的线条之美相得益彰。否则,如今人学滑石印,徒见刀颓线靡,不知篆刻之妙在何处,真正应了蒋仁“真水无香”一印边款中所言“蜣螂转粪,彼知苏合香为何物哉!”高庆春于印之刀笔多有会心处。如“安且康”一印边款:“使刀如使笔,刀笔两相融也。”“旅京所作”一印创作感言:“线拙厚,刀果断,韵厚气旺。”“全身都是手眼”一印创作感言:“以古玺字法,假刀笔手段,成自家模样。”“身心安顿”一印创作感言:“使刀如笔,石破印活。”“患好人师”一印创作感言:“疏密对比鲜明,笔意与刀味兼得。”高庆春治印刀法,多见吴昌硕、齐白石诸家影响,而又以“借鉴”之思,“嫁接”之法,多方融合,成个人手段。如“独自闲”一印创作感言:“以齐派的刀法及借边手段,营造出简书味道……”“安然”一印创作感言:“平中寓奇,淡中有味,借鉴齐派冲刀,尚能稳健。”“和顺”一印边款:“以缶翁意趣制,似得浑穆之气。”创作感言:“貌似缶翁,刀法自有我在,定力不可削减。”“归于朴”一印创作感言:“楚简之灵动,汉印之浑穆,封泥之诡异,齐现于刀下。”“家居百子湾”一印创作感言:“以齐白石法,作玺印式样,嫁接而成。”在对前贤的篆刻思想与刀法的借鉴融汇中而不拘成法,综合创新,根据印文、印面形式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或切或冲,或单或复,或爽或涩,将刻、铸效果统一于刀下。如“参到无言”一印创作感言:“字态闲适而灵动,刀法冲切并用。”而其中枢纽,则是“刀法调节,趣在细节。”(“雷雨”一印创作感言)高庆春认为,刀笔表现的不仅是技巧,同时也是表现境界,他在“不逾矩”一印边款中刻道:“书无意于佳乃佳耳,印亦然。”“使刀无定法,然需驱刀如笔,刀法浑融无迹可寻,才为最高境也。”(“柔胜刚”一印边款)
二、品格之思
品位、格调是传统美学中的重要审美范畴。篆刻一艺重品格,正是传统文艺理论在篆刻中的表现。前人论印,有“神、妙、能”三品之分,如甘旸《印章集说》,陈链《印说》;有“神、妙、奇、工”四品之分,如徐上达《印法参同》等等。而篆刻品格之高下,又往往同人联系起来,所谓“秦玺汉章,不徒见其文,如见其人。”(朱简《印经》,这与“书如其人”之说同一消息。高庆春深知品格在篆刻创作中的重要性,故能以经典涵养其品格。他在《岁月印痕》一文中说:“我认为对篆刻经典的理解和探究深度是决定作品品味高下的关键,”“从创作风格和取向上,我更侧重于对古玺、陶文、吴昌硕、齐白石、易大厂、来楚生的研究。对古玺重在深入挖掘其内涵及其本质……”“我在设计每方印稿时都力求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注入内涵,‘印化’到位,使我的印不致落入俗套。”在这种思致之下,高庆春的篆刻多见深思熟虑,锻炼精确。“今都山房”一印创作感言:“玺印贵能动静结合,顾盼生姿。”“比翼云汉”一印创作感言:“字态憨厚,意象轻盈。”“苍生气类古犹今”一印创作感言:“……薄刄削细线,足见性情。”“处厚”一印创作感言:“此刻不作惊人之笔,敦厚质朴为其内美。”“安且康”一印创作感言:“……心无挂碍,往往得佳构。”高庆春印作品高格古,神情浑穆,得之于其学之深,思之切。李刚田在《当代篆刻九家·高庆春》作品集的《序》中称赞:“他们的作品已融入了创作的积累和人生的感悟,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不再是刀与石的简单碰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三、思致之思
高庆春是一个好学勤思,有着独立思考与个人明确风格追求的书法篆刻家,慎审地对待每一次创作。他认为“思路决定出路。”(白文印“嘉泰轩”创作感言)“熟事要当生事做。”(“万寿无疆”一印创作感言)他的为人为艺之道即是“学不辍,天下学问唯老实而勤奋,强毅力者得之,机巧不能得也。”(“实者慧”一印边款)“做人要诚实厚道,为艺要胆敢独造。”(“实者慧”一印创作感言)对于高庆春在篆刻中的创作思想及风格表现,李刚田评之曰:“他们的创作不仅有传承的厚度,而且还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仅有技巧的难度,而且还表现出思想的深度;作品不但有表现力,而且体现出艺术想象力;不仅有形式的风格,而且更注重内在的文化风格。”(《当代篆刻九家·高庆春》作品集《序》)高庆春于书法、篆刻创作中善于从传统经典中汲汲探求,在取资中撷精用弘。他在“蛇行者”一印创作感言中说:“大篆加秦简,装饰性融霸悍气。创作的合理性就在于需要与胆识。”在“安然”一印的边款中刻道:“追逐心中梦想,塑我艺术人生。”显然,其艺术梦想是建立在勤于思想、善于思想而又付诸实践的坚实基础之上的,故能得其大,成其高。“快然自足”一印创作感言:“拙厚不易,拙中寓巧思更难。”“亦无无明尽”一印创作感言:“朱文印不粗不细最难表现,我于此独有心悟,积累与匠心使然。”思致愈深,前瞻愈明,故其于篆刻创作及规律把握冲达渊塞,老劲深稳,如俊骥豪隼,拔乎时流。
四、气象之思
严羽论诗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谢道韫《登山诗》:“气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孙光祖《篆印发微》:“……规模宏壮,色泽鲜明,佩玉冠裳,方是台阁气象。”(韩天衡编订《历代印学论文选》西泠印社1985年9月出版)气象是艺术家思想、胸襟、识见、学养、性格等在艺术作品中展现的精神状态。于篆刻一艺,吴昌硕见雄浑气象,黄牧甫见平和气象,陈巨来见金支秀华气象,齐白石见猛利野逸气象……气象万千自是人们向往的弘大浩翰境地,然而就个人能力之有限,能得其一二足矣!高庆春于篆刻经营中注重内在涵蕴与外在气象的相生互补,故其印作能见海岱英气,星斗纯芒,以其思深致远,故得跬步江山。气象是印人豪情激荡时的放歌,是印人运斤承蜩的神乎其技,看似来自性情,实则是长期修炼所得。高庆春主张印要见朴厚淳真之气。他在《万事当从心所安》一印创作感言中说:“……乃胸中激情刀下再现耳。”“游目骋怀”一印创作感言:“此印字法无出奇处,依靠边栏的轻重、虚实、残全调节,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经年梦亦非”一印创作感言:“治大印要体现胸襟,胆识与气魄。”“忘怀得失”一印创作感言:“心无杂念,执着坦荡,才能忘怀得失。”“养气”一印创作感言:“气宜朴、宜厚、宜淳、宜真,全在一个‘养’字。”具自家面目,是高庆春涵养气象的一贯追求。他多次言及“我神故在。”(“和为贵”一印创作感言)“具自家面目。”(“夕偃蓬庐”一印创作感言)“得拙趣,显个性。”(“不系之舟”一印边款)“为艺要胆敢独造。”(“实者慧”一印边款)“塑我艺术人生”。(“安然”一印边款)“成自家模样。”(“全身都是手眼”一印创作感言)“注重自身的专业和学术修养,并注重艺术创作的原创性,用学术的眼光和创造的精神对待创作,在以激情贯注于创作的过程中,注重从学术的层面对创作进行分析与总结。”(李刚田《当代篆刻九家·高庆春》作品集《序》)这些特点正高庆春等一些书家印人对当代书坛、印坛误读技巧,卖弄形式,甚至高叫“形式至上,”“形式即内容”等陋见谬识的学术自觉与文化反思。当代书坛、印坛,不乏有才情、有激情者,而缺失的正是思想与文化。中国的书法、篆刻固然需要大众的参与以襄其盛,可能更需要一批精英骨干以成其高,方不负于时代,方能无愧于前贤。
吾于高庆春篆刻约略论之,非为执要说详,勾玄撮要,或因管窥蠡测未见其全豹而取得之一斑,虽然,亦未在其印外,能得其彷佛则可矣!
nEO_IMG_nEO_IMG_千人千作评审.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受《青少年书法》杂志记者谷松章采访








1.庆春先生您好:您是当代书坛的焦点人物之一,本刊读者非常关心你的近况,请向大家介绍一下。


非常感谢《青少年书法》杂志给我这次机会,使我能够向关心我的朋友们汇报和交流。说到当下的状态,可以概括为:去浮躁、重内质;尊先贤、展襟抱;安平淡,有所为。人过四十,对事物、对生活、对人生、对艺术的看法会较先前有很多变化。总的说,心态更趋向平和,做事追求务实,多了一些理性思考和对先贤的敬畏,少了一些年轻时的躁动,但为艺的激起情不能减,劲头不能松。这是我时常自我警醒的真实想法。近三年来,在北京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我不断适应、调整、实践、悟道,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向自己心仪的艺术目标逐步逼近。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也许过程本身比结果更重要。在共青团岗位时,我曾有个座右铭:常怀进取之心,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思过之心。一直以来,我努力这样去做,无论遇到多大的困惑和难处,都保持平和、坚韧、自信和自省,对未来充满信心。


2.你的楚简引人注目。请问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它,是喜欢的成分多还是新鲜的成分多?有没有楚简新发现,容易出新的考虑?

一直以来,我是以篆书作为自己主攻方向来学习和创作的。严格意义上说,我写的“楚简”并不纯,只能说是带有简书味道的大篆。对楚简、帛书、战国文字集中研究,最大限度地吸取养分为我的篆书面目服务,这是我最关心的。十多年前第一次见到包山楚简的资料时,我被这种金文时代手写体鲜活灵动的线条和由此而反映出来的神秘的意象所折服,从此我关注到简牍帛书。心向往之,心追手摹。真心喜爱与吸取鲜活养料的成分兼而有之。当然也遇到一些问题。写简帛书取形易,取神难。我写楚简帛书注意取舍和提炼,以金文为支撑。在实践中,把握以下几点:其一,掌握金文与简帛书的差异。其二,融汇变通。我取包山楚简之秀逸洒脱、郭店楚简之流走生动、子弹库帛书之圆润宛劲、旁参战国纵横家之雄毅刚劲,在理解和领悟中展现楚简的稚朴和浪漫。其三,用金文笔法来融汇简帛书。金文笔法中正浑厚、力透纸背,可克服简帛书尖、薄、滑、飘等弊端,书写时既保持鲜活生动又不流滑。可以说,掌握金文的用笔是学习简帛书的关节点。其四,文字取法避繁就简,必要时适当使用假借和异体字。关于简帛书取法的问题,我受到东瀛今井凌雪先生的启发,今井先生的篆书独树一帜,篆味醇厚古拙、清新活泼,就在于他恰当地找到了传统篆书与简帛书的最佳结合点。几年前,孙其峰先生在个给笔者的信中说“这种带有行草用笔的大篆是个新东西,与我们那些前辈比已经向前迈了几大步,这是对头的。”前辈的鞭策是我继续探索的动力。

3.当今的楚简创作形成热潮,作者比较多。请问您对当今的楚简创作怎样评价?您认可的代表人物有哪几个?
   随着简帛书资料的出土和广泛传播,一些青年作者对此类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时间形成了简帛书风。仅以九届国展为例,在篆书类作品中简帛类占到约百分之二十左右。当然写的精彩的并不多,大多流于表面化,缺乏内涵和神采。简帛书的创作还刚刚兴起,已经成为篆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必将产生此类大家。以楚简为例,有其自身特定的结字、用笔规律。如果仅仅停留在描摹其形的阶段,不做深入融汇综合的功夫,很难有收获。

4.您的篆刻创作也是以楚简为根基,经过印化,既古且新。如果从创作模式上分析,兼有“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两种特性。请问您是怎样把握印内与印外的关系?篆刻的视觉效果在当代越来越受到重视,您是怎样看待视觉效果在篆刻中的位置。

我当下的篆刻主要取法先秦古玺,追慕其浑朴、疏放、简淡、玄远的意象,我体会既要挖掘篆法、刀法、章法的表现性,重视视觉效果,又要注重作品的内涵,只有形式与内涵的高度统一,才能产生艺术感染力。我是持“以书入印”论者,近年来探索将带有简帛书意趣的大篆书法新面入印。追求“疏放朗畅、质朴清新”的印风是我现阶段的“主旋律”, 我追求在这一基调统摄下的变化,也借鉴了秦汉印、匋印、封泥、砖文的招数。既强调整体大效果,求气韵生动,又关注细节刻画;既精心筛选入印文字,又把形式美一同考虑进来;既重视“篆”的丰富性,又强调“刻”的表现性。心仪且不断研究的篆刻家有吴昌硕、齐白石、易大厂、来楚生。同时注重加强印外修养、多向取法借鉴。一方面,在“广”上下功夫,加强各艺术门类的综合修养;另一方面在“深”上下功夫,力争在某一方面学有专攻,使因内与印外相结合,广采博种与术业专攻相结合,多读书与勤实践相结合。关键是在创作实践中善于总结和发现自我、把握自我、完善自我。所谓“善悟知度”。至于重视视觉效果无可厚非,现在的所谓的篆刻视觉效果,基本上是弱化篆法、强化刀法、章法和做印法。特别是以刀法见长的年轻印人不在少数,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追求视觉效果的同时,不能忘记挖掘内涵,只“新”不“好”,不会有生命力。今年准备出一本新的印集,到时请朋友们批评。

5.请谈谈您对当今印坛的整体评价。

当代印坛稳步发展,后继有人,取法广泛,百花齐放的局面可圈可点。从创作风格取向上看,大致可分为工稳、写意、中间状态、美术化倾向的几种情况,各自有其生存发展的天地。但由于篆刻受重视程度远不及书法,市场也不成形,再加上成就一个篆刻家的基本条件如对古文字的掌握、基本技法的磨练、印外功夫等因素的制约,都使篆刻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篆刻的前景不容乐观,任重而道远。

6.您担任着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请您介绍一下篆书专业委员会的活动。

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各位委员在中国书协一些重大展览评审、培训、出版等项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为推动本地区篆书的发展做了积极的工作。委员会于去年秋季在深圳举办了全国首届篆书名家作品邀请展并召开工作会议。这个首届篆书名家展汇集了篆书委员会委员及全国部分篆书名家的作品,是一次篆书领域名家作品的首次集中展示,展览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它所具有的学术意义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现出来。今后篆书委员会还将开展推动篆书发展的相关活动。

7.您出道很早,而且很年轻就走上了书法专业岗位。请您向读者介绍一下你的书法篆刻学习经历,也许对他们有帮助或者启发。

我是从习篆和刻印开始学习书法的,多年来一直把篆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积累了点滴体会,在不断学习、实践、思考中向前走。由于刻印的需要,我从小篆开始学习篆书。涉猎秦小篆及清人篆书。临习小篆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锤炼篆书线条的质量,锻炼腕力,规范笔性。由小篆过渡到大篆的学习顺乎自然,无论是《墙盘》、《毛公鼎》等浑穆沉雄一路,还是《散氏盘》等雄肆开张一路我都尝试取法。写象结体容易,写出神采还要依赖笔法。我写金文发挥毛笔“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特性,不盲目追求铸造痕迹,注重书写性,给自己定了一个方向:“在笔墨表现力与金石趣味间寻觅一条属于我自己的路”。 当年实践中,借用小篆的笔法定位于商周金文上,作品呈现出谨严凝炼的气象。现在看来,显得有些拘谨。大篆的笔法最基本的是中锋为主,偏侧锋为辅,要厚重、果断、凝重、肯定,体现力感,运笔过程中特别强调提按,适时调整笔锋和线条的走向。线虽短,但极尽变化,在抑扬顿错中传递节奏感和笔墨韵律。笔法的运用,是大篆显现神采的魂魄所在。我在学习小篆和大篆以后有一个过渡期,关注到了战国金文,取其简约、高古,同时也关注到了黄宾虹,取其用笔、用墨上的生动变化,融入个人理解。但怎么发展也很迷惘。直到接触楚简,才算找到感觉。
由于坚持刻印,无形中对表现篆书的金石气息大有脾益。章草则在原有的基础上理性地关注到宋克、沈曾植等,强调了方笔、折笔,以及由此带来的张力。在表达气韵时,调动字势内在呼应的因素,求含蓄而老道。我努力在篆书和章草看上去不相干的两种书体之间寻找一种感觉,在圆笔和方笔之间寻求通融处,使大篆书法写意化,章草书法铭刻化,在相互融汇和互补中追求一个“新的自我”。
有一点我十分清醒,过早地给自己定型,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固守习气和停滞不前,必须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以待厚积薄发。书法的学习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汗水,也许正因如此,才使追梦的过程变得更加使人痴迷。

8.书法展览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书法篆刻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当下对展览的功过大家则见仁见智,您以前经常参加展览,现在有经常担任各项大展的工作人员或者新闻观察员,您对展览的观察和思考肯定有着独到的见解,请问您是疏通怎样评价当今的书法展览。

    改革开放30年,书法事业得到充分发展。书法热的“热源”在某种程度上来自展览。换句话说,没有展览就没有今天书坛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像大部分作者一样,我在书法上的进步是伴随书法展览成长起来的。作为书法工作者有幸亲历了一些大展、单项展的评审工作。书法展览对书法事业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许多作者把参与展览作为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重要渠道,试想如果没有展览,会是什么样子?当然,展览也有它的局限,每一次展览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因此审美导向和评审标准会略有差异,这就要求作者打牢传统根基,练就融会贯通的本领。特别是对于已经有过多次入展或获奖经历的老作者,没有必要跟着展览跑。要做的是强化内功,找准属于自我的艺术坐标,强化自身修养,培养融合、对接的能力,磨炼个性化的艺术语言。面对各种展览应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应对,同时又不必患得患失,争一时之短长。如此才不会被展览所左右,逐步进入新的笔墨和人生境界。这些都需要“沉潜”和“静养”,急不得。

9.在当今书坛,“跟风”是很多作者的习惯。您出道以来一直不为流风所动,在自己选择的方向上努力。您怎样看“跟风”现象?现在也有一些人学您的小玺印,您要对他们说什么?

无论是习书还是刻印,我都时常警醒自己:要独立思考,不盲从跟风。这里有三点很重要,一是溯源头,二是开眼界,三是善思考。一件作品“好看”和“耐看”必须完美结合。就篆刻讲我是按以上的三条来做,溯源头即追摹古玺、陶文;开眼界即前面提到的吴昌硕、齐白石、来楚生、易大厂,乃至当下大家,我都用心揣摩;善思考,除了以我常写的简味大篆入印以外,我对每方印稿都反复推敲,熟事当作生事做,有时一枚印要打二十余个草稿,刻上三、四遍,直到满意为止。艺无止境,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才会心安。


                       
nEO_IMG_nEO_IMG_首届篆书展接受采访.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家心语




我的书印艺术之旅
高庆春






牛年春节刚过,北京结束了一百多天没有雨雪的天气,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瑞雪预示着新年的好兆头,也给人带来好心情。望着窗外的飞舞的雪花,回想走过的43年的人生路程,不禁浮想联翩。

我的经历
1966年1月的一个早晨,农历腊月二十二,我降生在中国东北北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个干部家庭,因临近春节,父亲给我取名字叫高庆春。象那个年代的所有家庭一样,我们家的生活也很艰辛,父母操持家里家外,整日不停地忙碌。我童年时代是中国文革后期,因此记忆里的一切都是灰蒙蒙的调子。小学、中学都是在鹤岗度过的。大概在上初中一年级时候,我从报纸上看到刊登的书法、篆刻作品,当时感到非常喜欢,就剪裁下来,积攒下厚厚的一大本,并尝试临习颜体大字,算是自学书法的开始吧。当初只是想培养一种兴趣爱好而已,这或许是我学书的萌芽阶段。
1985年我离开家乡,到牡丹江读书,学的是商业企业管理专业。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我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和学习,同时接触到牡丹江的书法篆刻家贾振祥先生。那时刻印的兴趣很大,课余时间经常跑到贾先生的家里去请教,刻印、习篆同步进行,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贾振祥先生作为我的启蒙老师,给予我的点拨令我终身难忘。1987年我回到鹤岗参加工作,结识了王仁安先生,在他的引导下,逐步开阔了视野。同年书、印作品被选入黑龙江省四煤城书法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是中国书法复兴的时期,伴随着书法热的浪潮,我虽身居边疆一隅,却痴心翰墨,对书法篆刻的兴趣愈发浓厚,创作也一发不可收。从1990年入选中国首届书坛新人展开始,作品接连不断地全国书法篆刻大展上入展、获奖,我成了黑龙江省的一名书法骨干。1992年我被批准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这一年里,我被调到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工作。在省会哈尔滨工作的日子里,虽然工作紧张而忙碌,却使我更广泛地接触了社会,书印水平稳步提高。1995年6月,在三十而立的时候,我在黑龙江省美术馆举办了我个人首个书法篆刻展,时任中国书协主席的沈鹏先生欣然为我题写展名,80余件作品在黑龙江书法界引起不小的震动,好评如潮。同年冬季我结婚成家。2001年我被调到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转年被任命为省书协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在转年召开的省书协换届大会上,被选为省书协驻会副主席,是当时各省书协驻会秘书长中最年轻的。可以说这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从那时开始,书法既是我生命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工作的重要内容,当然更多的是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有人说如果能把工作和兴趣结合起来,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我深有同感。
在主持黑龙江省书协日常工作的四年间,我竭尽心力为黑龙江省书法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提出了建设黑龙江书法大省的工作思路;提出并实施抓书法创作、抓精品生产、抓人才培养三项工作措施;实现了黑龙江省书法工作的诸多新突破。与此同时我的书法创作也结出累累果实,参加了国内外一系列重大展览和活动。2003年我被批准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届理事,那一年我36岁,是当时全国书协理事中最年轻的一位之一。同年被吸纳为黑龙江省九届政协委员。2006年被西泠印社批准为西泠印社社员,同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这期间,有奋力前行的苦恼、遭人嫉妒的困顿,当然更有成功的喜悦、创作的欢乐和人生的成就感。
因工作需要,2006年8月我到中国书法家协会工作,主持《中国书法通讯》报。其间被聘为全国第九届书法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展等评委;特邀参加第八届国际书法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篆刻艺术邀请展等;出版新著《当代书法大典高庆春卷》等。生活教会了我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从那时至今的日子里,我在北京这个广阔的人生舞台上,不断适应、调整、实践、悟道,积累了新的工作经验,有了更多的感悟,也对人生和艺术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认识。一直以来,我以进取之心、感恩之心、思过之心作为我的座右铭,无论顺境和逆境,都更加自信和坚定地面对这个世界,执着而义无返顾地走我自己的路。这是我唯一的选择。

我的创作追求
我的书法创作主要集中在篆书、篆刻、章草三种书体上。
我是从习篆和刻印开始学习书法的,多年来一直把篆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积累了点滴体会,在不断学习、实践、思考、调整中向前走。由于刻印的需要,我从小篆开始学习篆书。涉猎秦小篆及清人篆书。临习小篆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锤炼篆书线条的质量,锻炼腕力,规范笔性。由小篆过渡到大篆的学习顺乎自然,无论是《墙盘》、《毛公鼎》等浑穆沉雄一路,还是《散氏盘》等雄肆开张一路我都尝试取法。写象结体容易,写出神采还要依赖笔法。我写金文发挥毛笔“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特性,不盲目追求铸造痕迹,注重书写性,给自己定了一个方向:“在笔墨表现力与金石趣味间寻觅一条属于我自己的路”。
十多年前第一次见到包山楚简的资料时,我被这种金文时代手写体鲜活灵动的线条和由此而反映出来的神秘的意象所折服,从此我关注到简牍帛书。心向往之,心追手摹。当然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写简帛书取形易,取神难。因此,写楚简帛书应注意取舍和提炼,同时离不开金文的支撑。我是以金文为里,简帛书为表,形成当下这一带有简帛书意趣的大篆面目。在实践中,把握以下几点:其一,掌握金文与简帛书的差异。其二,融汇变通。我取包山楚简之秀逸洒脱、郭店楚简之流走生动、子弹库帛书之圆润宛劲、旁参战国纵横家之雄毅刚劲,在理解和领悟中展现楚简的稚朴和浪漫。临习和创作时最关键需要调整的是笔法,结字也不可一味追求怪异。其三,用金文笔法来融汇简帛书。金文笔法中正浑厚、力透纸背,正可以克服简帛书尖、薄、滑、飘等弊端,书写时既保持鲜活生动又不流滑。可以说掌握金文的用笔是学习简帛书的关节点。其四,文字取法避繁就简,必要时适当使用假借和异体字。
我当下的篆刻主要取法先秦古玺,追穆其浑朴、疏放、简淡、玄远的意象,我体会既要挖掘篆法、刀法、章法的表现性,重视视觉效果,又要注重作品的内涵,只有形式与内涵的高度统一,才能产生艺术感染力。我是持“以书入印”论者,近年来探索将带有简帛书意趣的大篆书法新面入印。追求“疏放朗畅、质朴清新”的印风是我这一阶段的“主旋律”,我追求在这一基调统摄下的变化,也借鉴了秦汉印、匋印、封泥、砖文乃至吴昌硕、齐白石、来楚生、易大厂的招数,力求刻出自己的感觉来。既强调整体大效果,求气韵生动,又关注细节刻画;既精心筛选入印文字,又把形式美一同考虑进来;既重视“篆”的丰富性,又强调“刻”的表现性。自知印外的修养是需要终生做的功课。
我的以上探索得到了张海先生、孙其峰先生、李刚田先生等名家的充分肯定。前辈的鼓励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动力。特别是在沈鹏先生门下学习,书法创作进入了新的境界。


我对书法的理解
无论是刻印还是习书,我都时常警醒自己:要独立思考,不盲从跟风。
我理解,书法离不开“古法”和“个性”。 “古法”离不开对传统的深入挖掘和汲取,“个性”可理解为当下的“原创性”。“原创性”绝不是照搬原始或稀有的资源,必须是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来审视和提炼这些资源,加以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才能创作出真正有品位的原创性作品。古人讲“书如其人”,书法的实践也正是“人”与“书”相契和的过程,找到自我的坐标和定位,才算悟到了书法之道。当然,这一方面需要水到渠成和积累,另一方面需要“有心栽花”。
书法离不开“形式”和“内涵”。作为讲究形式感的书法艺术,强调视觉效果十分必要,但同时必须重视作品的耐读性,有细节的刻画。要做到既“好看”,又“耐看”,其实很难,这已超越了技法层面。
书法离不开“对接”和“融合”。书法创作各体兼能是不现实的,把握一、两种书体,深入挖掘其内在的联系,使之融会贯通,这是艺术创作规律。有意识地培养这种“通会”的能力,对书法创作来说非常重要。我这些年写大篆和章草,注意到以金文来融汇简牍帛书,复以简书来丰富表现力。由于坚持刻印,无形中对表达篆书的金石气息大有脾益。章草强调了方笔和圆笔的融合,以及墨的张力。在表达气韵时,调动字势内在呼应的因素,以求含蓄而老道。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篆书与草书的对接与互融。
书法离不开“沉潜”和“静养”。“无间心手”、“忘怀楷则”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远离浮躁的最佳途径是潜下心来、甘于寂寞。诚如苏东坡所言“非人磨墨墨磨人”。书法需要“慢”和“养”。心态浮躁,笔下必然浮躁。保持平和的心态,心无旁骛地沉潜于书艺,在岁月的磨砺中滋养笔情墨趣,渐行渐悟,自然会进入新的笔墨境界。

2009
.2.20草于北京

2009
.5.20修改


nEO_IMG_nEO_IMG_在大会堂.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印痕

(后记)



高庆春




今夏北京热浪习习,酷暑湿热难耐,整理印稿这件事因此时断时续。说来巧,我的第一本印集就是在2003年的8月整理完成的。如今6年过去,我已届不惑,好在这6年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在我不同时期的百余方印稿中找到影子或答案。可以说,这些印承载了我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是记录我心路历程的岁月留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篆刻经典的理解和认识也更加自觉,多了一些对先贤和经典的敬畏,少了一些浮躁。我认为对篆刻经典的理解和探究深度是决定作品品味高下的关键,当然也把视线投向具有原创性的相关资源上。从创作风格和取向上,我更侧重于对古玺、陶文,吴昌硕、齐白石、易大厂、来楚生的研究。对古玺重在深入挖掘其内涵及本质,陶文注重开拓理念与启发思路,取吴昌硕之气韵、来楚生之拙厚、齐白石之爽利、易大厂之谋篇。能从这些经典作品或资源中捕捉新的信息,得到新的启迪,取一点为我所用足矣。
几年前我开始关注到陶文。在以后数年间的探索中,我的印在原来古玺的基础上,融入了陶文的元素,也因此增加了些许新的味道。陶文的字形趋繁尚简,可塑性强;章法变化繁复新奇,毫无拘束;刀法则不拘一格,独具拙、野、生、朴情趣。可以说,陶文为古玺印的创作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使塑造自我风貌成为一种可能。我一方面在努力寻求陶文为我所用的“点”,汲取她鲜活、生动的养分;另一方面使之在保持原有印风的基础上进行,在基调的统摄下渐进和融会。我对陶文的吸纳重点在章法上,当然字法和刀法也不放过。一般平时多读陶印,遇有新奇或感兴趣的就用毛笔勾摩下来,多做积累。待有适合此类章法的词句或适合用陶文的形式来表现时,则在较短的时间内就顺利完成创作过程,有水到渠成之效。在这一过程中,想象力随之拓展,表现技法也日趋多样和稳定。
以初具个性的带有简帛书味道的大篆入印虽然是我的长处,但不会因此固步自封,对熟悉的篆字不满足于照搬入印。孙其峰先生的只有“新”与“好”才有生命力的教诲常给以我警醒。我无法做到完美,但不放弃追求完美。我在设计每方印稿时都力求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注入内涵,“印化”到位,使我的印不致落入俗套。熟事要当生事做。我刻印很少一蹴而就,一般是反复推敲印稿,考虑成熟后再动刀。以至于有些印反复推敲、一刻再刻,推倒从来是常有的事。
我一直以为,篆刻艺术发展是有底线的,那就是尊重秦汉至明清以降的传统脉络,在此基础上传承和发展。恪守这一传统,复古不变不行;完全抛开这一底线,演绎出新的花样,也不足取。守住这一底线,按艺术规律行事,做融会贯通的功夫,开拓出既古又新的天地来,才算有真本事。这是我们这一代印人肩上的责任。这需要慢功夫,更需要耐得住寂寞。
篆刻这门艺术,真是叫人一言难尽。这些年在不断的积累、充实、调整、思考中渐悟渐行。说到当下的状态,可谓:尊先贤、去浮躁;强内质、勤思考;重修行、展襟抱。我的这些作品无论是老子、孔子、荀子等经典名言或是“独自闲”、“洗尘心”等自拟词句,都是用心来刻的,真实再现了我各阶段的想法和状态;刻制技法也潜移默化地服从自身感受;对边款的重视是我一贯的做法,边款布局、笔意、刀趣均遣心为之,与印文相得益彰;刻不出来时也绝不硬刻。这些缘于我不断追求“印”与“人”的契合点,追求自身修养与作品的协调一致。这样看来,这些印传达了我的心迹,是我内心世界的印化反映,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时常会追问自己:刻印为了什么?现在的印能表达真实的你吗?今天比以往有进步吗?你还应充实些什么?想来想去,也没个结果。好在写字刻印、读书悟道是我的功课,当下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艺的过程,但愿这过程中留下的印痕能多些欣慰,少些遗憾。如此,我也就很满足了。



高庆春于北京嘉泰轩
2009年8月18日
nEO_IMG_nEO_IMG_沈鹏精英班成员.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1: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分——书法新作









nEO_IMG_1辛卯对联.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1: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草书 菜根谭.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3-28 18:41 , Processed in 0.431908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