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26|回复: 5

名人客串书法是喜还是忧?【发表于《美术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5 15: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名人客串书法是喜还是忧?



傅德锋



时下社会,各种社会名人包括政府官员在从事专业工作之余,染指书法,时而客串,甚至不惜花大力气炒作,成为一种时髦。比如贾平凹、赵本山、姜昆、张铁林、朱军等等,他们的书法和他们的一些相关书法活动,引起了书法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讨论和争议。这个话题成为了近几年书法专业报刊和书法网络论坛的热门,可谓风生水起,议论不休。很多人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仁智之间,多有异议。


那么,名人客串书法究竟是喜是忧?我认为,名人客串书法首先是一件好事。名人通过学习书法加强自身的综合文化修养,这对名人本身也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反过来,名人借助自身优势,可以起到宣传书法,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的作用。



贾平凹、赵本山、姜昆、张铁林、朱军等等的书法作品,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很多人可以说连最基本的技术问题也没有很好地解决,个人风格以及精神意境更是无从谈起。因为书内功夫解决不好,再好的书外功夫也将是空无依傍。但由于他们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社会名人,因此社会对他们的作品的关注程度就会远远大于某些书法家的作品。贾平凹作为作家,是从事文字工作的,可能有相对多的时间来学习书法,无论如何,他的书法作品还是有一定的功力基础和个人特色的。赵本山、姜昆、张铁林作为演艺界名人,社会活动可谓应接不暇,南来北往,忙得不亦乐乎,写字的机会就不会很多,朱军作为央视的著名主持人,情况也是一样,他们基本都是普通的书法票友。


但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对他们书法作品的看重,更多地是从名人效应本身来加以考虑的。但无意中却会起到宣传书法艺术的客观作用。赵本山一件大字作品,拍价92万,事实上也是好事,抛开艺术水准不谈,至少可以让更多的人不断认识到书法作品是有很大的潜在价值的。


以上是好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名人书法会因为作者自身的轰动效应和作品本身的低水准甚至是拙劣,再加上一些新闻媒体的大肆炒作和某些评论家言不由衷的追捧,对广大青少年书法爱好者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以为这样的书法作品是好的,这样的书法作品才是有价值的。中国书法尽管历来有“字以人贵”的说法,而且历代书法家里面早有明证,但并不意味着“社会名人”等于“书法权威”,也不意味着高价格就等于高价值。更不意味着所有的社会名人都有可能在书法方面真正具有建树。


在我国古代,由于时代的特殊性要求和历史的局限,书写工具,以书取仕等等这些客观条件反而有效促进了书法的长足发展。古代社会名人并不缺乏书法的基础功夫和其它艺术修养。事实上更多的古代书法家都是当时的社会名人和政府官员。如今时代不同了,书法精英群落的构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官员书法和名人书法由于自身的软肋,遭到了诸如“老干部体”和“票友”等等的职责和讥讽。精英书法从古代的社会名人和官员群体向如今的平民阶层转化。而平民阶层的书法精英们又往往因为自身各种条件的制约,无法在社会上形成较大或更大的影响,认可程度受到了极大的局限。好的书法作品和优秀作者得不到相应的社会认同和价值保障,这无疑形成了新的社会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会不同程度对书法精英们的精神和劳动成果构成伤害,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书法的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而社会名人和政府官员们,尽管书法水平很糟或者差强人意,但却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呼风唤雨,炙手可热。两个群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要解决这一矛盾,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价值观念的错位一时之间根本无法改变,只能通过大家的呼吁和努力一步一步寻求出路。


但无论如何,任何人也无法阻止和不应反对社会名人和政府官员学习研究书法。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让更多地人来了解和看清社会名人和政府官员书法的本质所在。我们的评论家和新闻媒体也不能只顾着炒作而不顾舆论导向的正确性要求,从而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误导书法界的爱好者们,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


因此说,社会名人和政府官员从事书法,实在是喜忧参半,意味悠长……


假如他们的书法的确能深入古法,渊源有自,功力精湛,风格鲜明,又何必让大家为了这个话题大费口舌呢!

本文发表于2011年3月26日《美术报》第36版“评论”

《美术报》本文链接:http://zjdaily.zjol.com.cn/msb/html/2011-03/26/content_764072.htm?div=-1

[ 本帖最后由 傅德锋 于 2011-3-27 17:03 编辑 ]
发表于 2011-3-15 2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15 21: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雨 于 2011-3-15 20:42 发表

发表于 2011-3-17 22: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喜有忧
 楼主| 发表于 2011-3-18 09: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翰墨千秋 于 2011-3-17 22:24 发表
有喜有忧

发表于 2012-12-23 10: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3-29 06:42 , Processed in 0.67739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