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411|回复: 62

冷砚之书法乱谈(再续):书坛那点破事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1 16: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冷砚 于 2022-2-22 19:02 编辑

冷砚
冷眼
冷语
先是《冷砚之书法乱谈》(http://www.ddsfw.cn/thread-13359-1-1.html
再是《冷砚之书法乱谈(续)》(http://www.ddsfw.cn/thread-47485-1-1.html
依前例
开本帖
微信图片_2022020810122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2-5 20: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砚 于 2021-12-26 19:19 编辑

冷砚书法.jpg
疫情下的宅居生活:开篇(代序)         

    写下“《冷砚之书法乱谈(再续):书坛那点破事儿》
这个题目的时间是二O一九年的八月十一日,至今,整整五个月又二十五天,未着一字。
    世界太大,事太多:中美贸易战争、台独骚动、港独叛乱(那些称之为“修例风波”者,实在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正在弥漫的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些,才是我持续关注和忧心的。
    书坛(也可称之为“艺术圈儿”)那点事儿,偶尔着眼,从未用心。
     
    其实,半年来,书坛各种动静不断,但都是些不值得着墨的破事儿。不过,既然自身好呆也算个圈中人,又有些圈中好友不时发声,自然免不了主动或者被动地了解一下,甚至“掺和”一下。比如,正在发酵的“上海籍篆刻家韩天衡老先生刻印‘待赠’著名科学家钟南山院士”一事。对此,众说纷纭,互相指责,多无见地。     
    我的看法是:首先要肯定韩先生的致敬、献爱之心;二要批评韩通过媒体宣扬此事的做法;三要倡导实实在在地向抗疫前线人员致敬和献爱心,比如,捐点口罩,捐点款。   

    二O二O年一月二十三日,余在微信中称:“自庚子正月初二始,只为关注、转发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消息者点赞,直至该病毒得到抑制为止。”——余以为,疫情即国难!每个人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关注疫情等国事民生者,不足敬也!且鄙视之!   

   
    网上有一段很出名的文字,可为座右铭,分享与知者: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转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流合污。”
   
    余改动一下,作今日之结: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转发、传播了很多防范疫情扩散的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7 22: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砚 于 2021-8-14 09:01 编辑

冷砚书法 (88).jpg

    按:身为法律人,在该事件上,我只罗列事实;身为评论人,在该事件上,我不作评论
上篇:李文亮事件·让我们理性些
    李文亮,男,殁年35岁。生前系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平凡,善良,真诚。      
    网传微信截图显示:2019年12月30日,李文亮在“武汉大学临床04级班级群”里发布消息称“华南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提醒同为临床医生的同学“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为了证明自己所言属实,李文亮还在群里发出了一份写有“检出高置信度阳性指标 SARS冠状病毒阳性”的临床病原体筛查结果和患者胸部CT。一个小时后,他在群里补充称:“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      

    2020年1月3日,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中南路街中南路派出所对李文亮进行了训诫(被公安机关处理的还有另外的七人)。   

    对李文亮的训诫书有如下的记载(摘要):     
    “被训诫人:李文亮     
    “违法行为:2019年12月30日在微信群‘武汉大学临床04级班级群’发布有关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7例SARS的不属实的言论。     
    “(民警):现在依法对你在互联网上发表不属实的言论的违法问题提出警示和训诫。你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你的行为已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是一种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希望你积极配合工作,听从民警的规劝,至此中止违法行为,你能做到吗?     
    “(李文亮)答:能     
    “(民警):我们希望你冷静下来好好反思,并郑重告诫你:如果你固执己见,不思悔改,继续进行违法行为,你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你听明白了吗?     
    “(李文亮)答:明白”      

    2020年1月10日,李文亮出现咳嗽症状,11日发热,12日住院。   
    2020年1月23日,武汉中心医院号召党员报名组建“医护突击队”,支援汉口医院,投入抗疫第一线。李文亮在微信群里回复:“我好了也报名”。        
    2020年1月31日,李文亮发表微博:“12月30日,我看到一份病人的检测报告,检出SARS冠状病毒高置信度阳性指标,出于提醒同学注意防范的角度,因为我同学也都是临床医生,所以在群里发布了消息说‘确诊了7例SARS’,消息发出后,1月3日,公安局找到我签了训诫书。之后我一直正常工作,在接诊了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后,1月10号我开始出现咳嗽症状,11号发热,12号住院。那时候我还在想通报怎么还在说没有人传人,没有医护感染……我没有被吊销执照,请大家放心,我一定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出院!”         
    2020年2月1日,李文亮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布了其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20年2月7日凌晨,武汉中心医院发布消息:武汉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        
    当日,湖北省卫健委、武汉市政府、国家卫健委等分别对李文亮发文表示哀悼。   
    当日,李文亮之死引发各方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评论,李文亮被多家媒体称为“疫情吹哨人”。         
   
    如果,如果他们能以合适的方式“吹哨”;如果他们能在公安机关训诫之后坚持“吹哨”;如果听到“哨声”的人能够接过‘哨子’继教吹响;如果政府职责部门和人员尊重这样的“哨声”……     
    他只有35岁。也没有如果。         
   
    每一位战斗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都是我们的英雄!!!     
    向他们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8 22: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砚 于 2021-8-14 09:02 编辑

冷砚书法 (89).jpg
疫情下的宅居生活·中篇(一):骂?骂!
    或问:可以骂人吗?
    父母教育我们:不可以骂人!

    再问:可以骂袖手旁观的国家吗?比如美国?
    答:也不可以!——中国老百姓有句老话:帮你是情理,不帮你是正理。
    所以,虽然第一个从武汉撤出领馆人员的,是它!
    虽然第一个提出撒出使馆部分人员的,是它!
    虽然第一个宣布对中国公民入境采取全面限制措施的,还是它!
    可是,我们仍然不能骂它。

    三问:骂趁人之危者可以吗?骂落井下石的可以吗?
    这个问题的国际标准答案是:当然可以!!!
    但凡这样作的,简直就是王八蛋的代表。
    比如,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该王八蛋公开声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导致诸多企业重新考虑它们的全球供应链,并最终“有助于加速”就业岗位回到美国,“有助于制造业回流美国”);
    再比如,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该王八蛋 在2019年1月30日访英期间,再次提及“中国威胁论”,抛出“担心中国的制度”、“共产党是核心威胁”等言论。
    还有呼吁白宫“禁飞一切来往中国的民航班机”的美国参议员科顿。

    提到参议员,
    觉得好气又好笑,
    他们好象是些连美国人自己都瞧不上的货色(仅指部分!部分啊!)
    不信您可以留意一下他们在美国大片中的角色,
    要么是变态(比如生死狙击中的那个);
    要么是更变态(比如脱衣舞娘中的那个);
    要么是极度变态(比如教父里的那个)。

    不知为什么,
    一提到参议员,
    自然地想起了我们的个别政协委员。
    他们常常因为奇葩提议令人瞠目结舌,
    进而对他们骂声一片。
    至于艺术圈儿里的政协委员,
    就更简直了。

    既然说到这里,     
    就顺带提一下日前小火了一下儿的孟鸿声委员。     
    2020年1月22日,网上传出“山东博物馆匾额或因郭沫若字体潦草更换提案已立案”的消息——该议案的提议者正是老孟。     
    虽然其提议狗皮不通,但还是引发了有识之识的担忧,学者陈履生先生更是专门撰文予以了批驳。就此与朋友闲聊,我们的共识是:老孟,没文化,且闲得蛋疼。穷疯了。

    不好意思,跑题了。接着前边的来。      
    问:那是不是其他的就不可以骂了?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当然不是!对不是人者,对不干人事者,皆可以开骂!      
    武汉红十字协会、武汉市慈善总会“乱来”被曝光后,我终于在微信群里公开骂它们是“王八蛋!”,所幸,后来,其中的大部分王八蛋被赶下去了。      
   
    第二个该骂的,就是台独那些王八蛋。     
    日前,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宣布,自2020年1月24日起至2月23日止,禁止台湾口罩“出口”至大陆。     
    ——该骂不?!     
    更值得痛骂的是,当台湾民间民众想要将口罩以快递、邮寄、行李托运或“报关”方式,大量寄往大陆及港澳地区,以支援大陆的亲友及公司同仁时,口罩竟然全数被台湾当局截住没收。
    ——这得王八蛋到什么程度才能干得出来啊?!      
   
    第三类王八蛋就属港独了。     
    2020年2月3日,就在这一天,数千个从事医护职业的王八蛋开始罢工。      
   
    第四类王八类是发国难财者、趁火打劫者。      
   
    再骂一个吧:高福!     
    这个“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一门心思发表本次疫情论文,而置疫情可能引发的灾难后果于不顾,致使国家防治疫情工作错失良机!致使国家和人民陷入深重灾难!罪在不赦!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并且应当从重判处!   
    ——对高福的骂,权当举报吧!      
   
    感谢所有关心、帮助、声援中国的人!     
    感谢所有关心、帮助、声援中国的企业和单位!     
    感谢所有关心、帮助、声援中国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9 20: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砚 于 2021-8-14 09:01 编辑

冷砚书法 (90).jpg
疫情下的宅居生活·中篇(二):买菜

    门可以不出,饭不能不吃。               
    老妈亲手做的大包子早在几天前就吃没了,捎来的馒头也快没有了,炸货只剩几块了(炸货,是山东居民过年时必备的重要食品,包括油炸排骨、鸡块儿、鱼块儿、肉块儿、豆腐、香椿芽等。加工方法是将食材切成大小适合的块状,外裹面糊,用油炸熟。一般需要在春节前准备好。食用时,将适量炸货盛在大碗里,锅中蒸热)。我多少有点后悔,为什么拒绝老妈“多带些”的意见呢。   
    好吧,出门买菜。  

    白菜,一块九;土豆,三块。我:“这么贵?”售货员:“都长价了!”“鸡蛋?”“四块七!”     
    我买鸡蛋。在挑鸡蛋时候,过来一个戴口罩的小伙子,站在了我身边,看样子他也要买鸡蛋。突然间,他咳嗽了几声,我连忙起身逃开了——疫情期间,防范措施固然不能少,但更关键的是防范意识要强。   
    香菜,数量已不多,本想包圆的我只买了一半——其他居民可能也需要香菜,给他们留一点。      

    疫情以来,政府经常发布信息,说,物价正常,可这些生活用品的实际价格还是超乎了我的想象。记得年前,猪肉价格节节大幅攀升时,我觉得有些悲哀:即使真的求大于供,也不应该长价啊,何况还不是呢!长价意味着有人吃不起肉!如果真的供给不足,为什么不限购呢?限购才能保证穷人们也吃得起猪肉啊,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个别人多买多占啊。如果是奸商自行涨价,政府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控价措施才行啊!      

    事实上市场的猪肉也不存在求大于供的问题,更是从未出现过断供——我常去的市场上,猪肉永远堆的满案板都是。老板们坐在那儿,完全没有了之前满脸堆笑的热情劲儿,转而一幅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神态:爱买不买!好在猪肉不是唯一的选择,我决定不吃猪肉——自打价格高过二十块之后,我没有买过猪肉。虽然后来价格有所回调,我仍然未买,至今。     

    不买猪肉,是一种态度——抗议!   

    灾难,是一面镜子,它还原了每个人的真实面目,尤其是那些见不得人的丑态。疯抢食盐的情景犹未能忘,抢购双黄莲的场景又在各地上演。而最好的口罩几乎被抢购一空,以至于抗疫火线的医护人员几无口罩可用。对这些丑陋,我只想说,贪生怕死虽属正常,但自私自利到不顾他人的程度则是可耻的!

    春节回济后,汉方兄多次打电话,极力游说我去喝茶,我说疫情期间忍忍吧。买菜的地方就在汉方兄工作室的旁边,但我没有去找他。疫情持续,估计他快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23: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砚 于 2021-8-14 09:03 编辑

冷砚书法 (91).jpg

按:本篇昨晚已首发,但今晚失手删掉了。现凭记忆重写,重发于此。

疫情下的宅居生活·中篇(三):喝茶
    宅居的日子简单而随意:时时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消息是每天的头等大事,然后筛选其中自认为最重要的内容,分享给亲友们。此外的,都是闲事:写两笔字,看几眼山,网游一圈,如此而已。噢,还可以喝喝茶。
    我不懂茶。平日里,虽然经常喝茶,但从不讲究。和什么人喝、喝什么茶、用什么茶具、在什么场合,统统不是问题。一个人的时候,我极少喝茶,偶尔想喝的时候,又每每因为找不到茶在何处而作罢。现在宅居,好了,喝茶自然提升为日程。     
    据圈内最懂茶的董君说(人家可能是恭维之词啊),我的茶还不错。水,就是普通的自来水,过滤了一下,也不知有没有效果。茶具是极其常见的那种组合式:一把智能电热壶、一把筛网玻璃茶壶。是不是有点寒碜啊?
  
    唯一值得小炫耀一下的是我“储备”的杯盏:除了从老家淘来的老物件级别的三五件之外,还有些朋友们赠送的宝贝:雕塑家鹏涛兄的手制厚壁厚釉随形杯、陶瓷专家刘鑫兄手制的金山窑杯、黑陶专家闻雷兄手制的黄河泥敞口杯、陶艺家汉方兄最新烧制的“星云盏”。噢,还有我们亲爱的卫阿姨手制手绘的正宗景德镇工艺杯。

    取茶入茶壶,不洗;吸水入电热壶,煮沸。提起壶,将沸水高高地冲进茶壶。眼见得茶在筛网内翻滚,茶色便一下子渲染开来。看茶色正好时,便倒入事先备好的两个真空军用水壶。如此两番,两个水壶就注满了。至此,喝茶的准备工作就算全部完成了。

    拿过水壶,随手取个杯子,倒茶入杯。似今日阳光正好处,若隐若现的气息从杯口袅袅地升腾起来,似乎一瞬间,整个房间就弥漫了暗暗的茶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23: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砚 于 2021-8-12 19:50 编辑

冷砚书法 (92).jpg
中篇(四):疫情下的宅居生活——蓄须
    未剃胡须,至今已五天了,全然没有了律师的样子。
    大众心目中,律师的职业形象应该是“神情肃穆、思维慎密、言辞犀利,着西装革履,手提公文 包”的样子。当然,还得“面庞干净、没有胡须”。应该说,这种认知基本正确。所以,每天出门的时候,律师们必须得上下收拾一番。但也不尽然——象我这种“自由人”,西装就穿得极少,但其他该有的,一样也不能少;胡须,当然是每天必剃。  
   
    其实,每个行业、每种职业,形象都是既定的、相对稳固的。有意无意地,人们总是按照职业形象来装扮自己。唯有如此,方能最快地被对方所接受。但也些行业和职业,形象要求则宽松得多,甚至没有要求。比如艺术家。我的很多艺术家朋友就这样:邋遢的有,神经的有,头发、胡须更是留得七荤八素。     

    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缘故,我觉得“长须飘洒”才与儒雅划等号,给人以满腹经纶、道骨仙风的感觉,当然啦,也多少有些酸味儿。我也接受短须,但限于唇上。最出名的短须属于伟大的鲁迅先生——那浓密的一横,再加上根根直立的怒发,真是威严万丈!   
  
    最令人不喜的胡须应该数仁丹胡儿了吧。我没有去过日本,也没考证过,搞不清楚日本人真有这种胡须,还是我们的电影工作者杜撰出来的,反正所有抗战影视中,最凶残暴戾的那个鬼子,必然标配仁丹胡儿。或许因为这个原因,现实中,我还没见那个国民留有这种胡须。   
   
    还有一种遍布唇周围(也有连腮的)的胡须:修剪得短而有型,极精致。这种胡须现实中极少见到,多出现于影视中有钱人、有权人这些角色的脸上。
     
    最常见的胡须是不被称为胡须的胡须——它们的主人大都忙于生计,千万般辛苦,根本无暇顾及形象,更不要说修剪胡须了——他们就是我们的农民兄弟们、工人兄弟们。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们大概都“蓄”成这种胡须了吧。向他们致敬!!!  
   
    极少数人蓄须则别有深意,比如大众耳熟能详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据传日本侵华时期,为了不给日本鬼子和汉奸演戏,梅先生蓄须八载——这叫“蓄须明志”。疫情当前,不知道有没有“疫情不止,蓄须不止”的汉子?  
    我未剃须,非为蓄须,而是没有了剃须的必要——疫情宅居期间,不得与人会面,当然也就勿需任何装扮了。卸下了剃须这个“小行头”,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快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3 00: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砚 于 2021-8-12 19:51 编辑

冷砚书法 (93).jpg

按:“扯蛋”本作“扯蛋”,斯文者好以“扯淡”为之。  

中篇(五):疫情下的宅居生活——扯蛋(一)


当下的非冠肺炎疫情,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援,其中就有我们的邻国日本。     

无论过去中日两国关系如何,在抗疫这件事情上,我们要真诚地感谢人家!

     

意外的是,日本援助物资上张贴的语句竟在部分国人当中引发了“震动”和“反思”,以至于我的朋友今天也发了微信,可见事态有点升级的倾向。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引发“震动”和“反思”的“罪魁祸首”:“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同气连枝”。这些温暖人心的美好话语就张贴在捐助物资的外包装箱上,那么醒目!

     

些语句是什么意思呢?我相信搞不明白的不在少数。在此不作解释,有兴趣者可以网上自查一下。但是,我敢说,不论明白的人,还是不明白的人,都会对这些句子产生美好印象。可“负面”的效果就是:部分国人再次不自信了,他们本能地开启了自卑模式。他们认为,相比之下,我们的大多数防疫标语和口号都“苍白得太苍白了,纯粹得太纯粹了”,并进行了列举:“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出门打断腿,还嘴打掉牙”、“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哈哈,说实话,我们的这些标语、口号的确给人以“很黄很暴力”的感觉。于是,他们的结论就是:人家有文化!我们没文化!更有甚者,连“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这类的口号也给否定了。个别上纲上线的,都开始质疑我们的外交辞令了。      

真的这样吗?叫我看啊,并非如此。

     

话语也罢,口号也罢,其主要目的在于传情达意。只要能够准确传达所要表达的意思,用什么样的语言勿需多虑。您可以选择诗词,也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白话;如果您有能力的话,完全可以使用古汉语。至于官方,自有官方的语言要求,我们作为外行和菜鸟,听着就是了。

     

不能忽视说话者的身份。书生和政客能一样吗?科学家和艺术家能一样吗?我们的基层防疫口号,多为社区、乡村工作人员所撰写,口号内容反映了他们的工作风格,也与他们的身份完全匹配,虽然显得直接甚至粗暴,但适合当下形势,有实际效果。说到这里,有必要插上一句,网上风传的“科学家钟南山院士拒收上海篆刻家韩天衡老先生赠印”的那段话是谣言!这是个连屁股都能得出的结论!

   

最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些话语、口号是给谁看的?其受众是谁?老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所以说,“对谁说”是个大前提!必须搞清楚,然后才是“怎么说”的问题。

      

不多扯了,还是引用一段古文吧:“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这是《宋玉对楚王问》中的一段话,明白它的意思吗?如果明白的话,就让我们坦然、大声地一起来: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3 21: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砚 于 2022-1-12 20:56 编辑

冷砚书法 (626).jpg
中篇(六):疫情下的宅居生活——省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砚自思之,虽未一日三省,然圣贤之教未敢有忘也!
        山野有店,老板管氏,吾友之友也,颇慷慨管氏之山历代狩猎,自负其技。每得毛羽,好烹之于管处。尝获果子狸三匹,肥,货之,得钱千又二百元。春节前,谓我等曰:“有获,必邀与共享!”
        呜呼!疫情之繁,或与毛羽攸关,岂非口腹之欲所致也哉?!当绝赴约之想,当绝毛之念!

        口罩,防疫之利器也。
        俗众多愚,疫来之则疯抢,疫去之则弃。
        噫!纵然无疫,华夏有霾,无日不戴,可健身,可增就业,善之善者也。
        吾当佩戴之,每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21: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砚 于 2022-1-12 20:21 编辑

]]lol.jpg
中篇(七):疫情下的宅居生活——扯蛋(二)
    “平视每一个人”是一种素养。所以,原则上,我从不仰视或者俯视任何一个人,但对艺术圈儿里的所谓艺术家,却多多少少有点儿例外——不是仰视,而是颇为瞧不上(在此特别声明一下:朋友们例外!呵呵)。之所以如此,追根求源的话,应该是受到了罗贯中老先生的影响。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舌战群儒”的章节中有过一段精彩非凡的描绘——针对东吴谋士程德枢的责难,孔明如是作答:“儒有小人君子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扬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就是这段!罗老先生将无病呻吟的文艺家们归类为“小人之儒”。受其“蛊惑”,“ 忠‘君’爱国,守正恶邪”成了我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之一。以此审视当代艺术界和艺术家,“惟务雕虫”者何其众也;“专工翰墨”者何其众也;“日赋万言”何其寡也!“笔下千言”何其寡也!“胸中实无一策”者更是比比皆是!所以,也就没有了平视他们的理由。
   
    当然,艺术家们总有赢得平视甚至被仰视的机会。
    记得以往,国家灾难的时候,“义拍”书画作品的举动常常遍布艺坛,而此次疫情肆虐之际,但闻各界民众摇旗呐喊不绝于耳,但见“艺术之花”纷纷绽放,独未见义拍之动静。

    本次“抗疫救灾”中,就自然人而言,有的有钱人捐了,有的穷苦人捐了,部分老弱者更是近乎“裸捐”,尤其令人感慨。
    对捐赠行为,有的人觉得有钱人捐的太少了,应该多捐;有的人爱惜穷苦人,提出了“国家不应该接受穷人的捐赠”的意见。

    对于“有钱人应当多捐”的建议,反对者大有人在,他们强调的是不能进行道德绑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人连“道德”都不提了,都不敢提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缺德”开始常态化了,不道德的人、不道德的事比比皆是,大行其道,其中,最丑恶的不道德就是:富而不仁。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道德要求!为什么不能对有钱人提出相应的道德要求呢?!遗憾的是,虽然国家有公益捐赠的法律规定,但仅局限于“鼓励捐赠”,而对诸如“捐赠者应当符合什么条件?什么样的人可以捐赠?什么样的人不可以捐赠”这些最基本的现实问题都没有规定和解释,这就必然造成前面所述的现象。

    个人认为,灾难面前,不仅要对有钱人进行道德绑架”!还应当立法作出两项规定:有钱人具有捐赠的法定义务!国家不接受穷苦人的捐赠!
   
    艺术界呢?我们都知道,当代艺术家中,穷苦人居多,但有钱人也不少。
    希望那些有钱的艺术家们慷慨一下,堵堵那些是非之口!为艺术和艺术家赢点尊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3-29 15:13 , Processed in 0.408390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