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570|回复: 348

【风荷访名家】坛主杨之的十个瞬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6 21: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荷眼看之——坛主杨之的十个瞬间

                                              

他是我的老师,实事求是地说,是我最好的老师。
   

    七年前,缘于几篇轻轻浅浅的句子,我被他从一个简陋的小论坛拣起,进而相熟,最后拽来这里,与书法撞个满怀。
   

    相识这么久,却不敢以朋友称他,虽然他是个最够朋友的人。在他面前,我始终是学生,是小辈,尽管有时顽劣也说些没大没小的疯话,但在心底却始终是尊之敬之崇之仰之——他的智慧,他的博识,他的才学;他的善良,执着,坚忍,热情,以及天真、痴狂、迷茫与倔强,还有那些一闪即逝、逝了又来的困惑、痛苦和感伤……是的,他“优点特别突出,缺点也十分明显”,可这又怎样,又怎样?对于一个用柔软的心脏触摸世界的诗者,还有什么不能原谅的?!
  

    我太浅薄了,无法以记叙的方式来表达他。

    我能做的,只有以最接近本来的姿势,重现一些瞬间。

                    上篇—行走

                             之一:讲述


    杨之面无表情,脸色和眼神一样沉沉的,呈现出一种幽暗的色调。他本来声音就不高,这会儿更低了些,你得屏息倾听——

    河南新蔡,我家在农村。

    家里五…哦,四个孩子。——(老天!太诗意了还是太糊涂了?居然这还要现数吗?我暗想。)我是老大。

    我二弟,有天放学去山上砍柴,从树上摔下来了,后来醒过来自己回来了。第二天还去上了学,也不知道他怎么上的。放学后他自己回到家,就不好了。村里的人帮着拉上他去我们县医院。那时候医疗水平很差的,验了个红血球什么的,说没事儿,又让拉走了。没回到村就不行了。

    那时候我跟着爸爸在城里上中学,捎信儿的人说“弟弟摔着了。”我爸爸当时就知道不好,眼泪就下来了。那时候我小,没有意识到有多严重。

    我们连夜赶回家。

    天上有星星,深一脚,浅一脚的路。

    我看见他,我的弟弟,他在那里躺着,就和平时睡着了一样,小小的身子,一动不动。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了。我甚至没有哭。我闹不清楚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转眼就没有了……

    我和小九的眼泪都溢出来了,望望杨之,他依然没有表情,呆呆的,木木的,仿佛在说一个别人的故事。

    他指间的烟,已经燃到了尽头。

   
                               之二:清华园的兵



    杨之语文好,写字好,作文尖子,黑板报骨干,就是数学太差,高考失利了。17岁的他,尊父命回到了村里。母亲是个特别能吃苦的人,父亲在城里工作,她一个人种着十几亩地,倔强,好强,干活从不落在人后,还拉扯着几个孩子。她在艰辛的生活里面,经常是默默无语,一步,一步,往前奔。

    面朝黄土背朝天,远不是这位17岁的文学少年所要的世界。历尽周折后,他当了兵,并且十分幸运地,这批是北京的兵,更加幸运地,他居然被分配到了清华大学参加工程建设。

    20个月的军旅生涯,他在清华度过。

    一个瘦弱的小战士,裹在肥大的军装里面,常常在挥汗之余抬起头来,望望身边走过的人,白发的教授,斯文的学子,安静的图书馆,神秘的教室……

    月缺了,又盈,花飞了,叶落。

    清华园厚重的黎明,清华园博深的夜晚,添了个清瘦的身影,捧书苦读。


      
                           之三 工 地


    杨之复员了,留在北京,当了一名建筑工人。

    扛水泥包,背预制板,搬砖,抹泥,运钢筋……脚手架上的烈日和风雪,使本来就内敛的他更加沉默,咬紧了牙,他坚持着。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这样的日子,脚手架上的日子,杨之攒了整整六年。

    深夜,简陋的工棚里,鼾声大作。他顾不上揉揉酸痛的肩膊,或挑灯苦读,或奋笔疾书,发疯一样地学习,是他唯一的需要。

    肉体的苦痛往往更能丰满精神的向度。他的目光,朝着越来越远的方向,延伸,再延伸。那些苦难和彷徨,那些幽思和理想,化成杨之笔下,清雅的文,或流丽的诗。越来越多的报纸,出现了他的名字。

    终于有一天,工人杨之,被破格提拔到北京城建报报社,成了一名副刊编辑,这是公元一九八七年,他结束了六年脚手架上的日子,踏上了新途。

    后来又有一天,编辑杨之上了北京大学,从此坠入了中文系四年的幸福时光。



                    之四:关于爱情


    爱情应该也是他的瞬间之一,但似乎已经无从辨认了。只好听听他自己的声音——以下是引用杨之的博文《关于爱情》:

    “冲冠一怒为红颜”也是真情流露、情急所为,但是说穿了,都是“私欲”惹的祸。其实,当年的圆圆姑娘也未必赞赏这种“痴”劲儿。虽然我们常常会为文学中的这种爱情感动地一塌糊涂,只是这种“真情”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沉重了!何况爱本身是个两情相悦的东西,一相情愿的爱情,其结果很多时候只能是悲剧。   

    我们赞赏诗人的敢恨敢爱,更带有一种善良的美好的愿望,这就是不愿意看到生活中有太多不切实际的爱情,因为无花果的味道永远是苦涩的!也许诗人本意要的只是这个浪漫的“过程”,而并不在意其结果。那么作为读者,我们就更应该抱着期待的心情,去欣赏诗人在这个“过程”之后,为我们创作的美妙诗篇,而不是鼓励诗人为小爱徇情。用生命谱写的诗篇,虽然壮美,但却常常让我们品味到一种咸涩的凄苦的味道。

    爱情固然美好,但生活中的无奈也常常与之相伴相生,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东西总是太多,所以很多人常常选择做观众。

    呵呵~不说了,自己都感觉太沉重了,打住。


                              之五:初为人父


    初为人父的杨之,我无法描绘出来,再次引用一下吧,请原谅我的懒惰。以下是他1994年发表在《北京日报》的文章,想象那瞬间吧——

                                    初 为 人 父
                           
                                       杨崇学/文

    自从幸福幸运幸喜幸甚地走向“爱情的坟墓”。自从光明正大、坦坦然然、心情激动又异常兴奋地履行了丈夫的义务,便默默期待着喜为人父的日子。

    许是思之过甚抑或其它方面的原因,“小东西”于六年之后,才姗姗走来。六载为人夫,一朝为人父。
  
    初为人父,幸福而欣喜。晨梦醒来,睡眼惺忪,笃然一声婴啼,搅乱了清晨的宁静,方觉温馨的两人世界已成为历史归于昨天。注视新生娇儿,让人激动让人喜:那纯净若诗分明如画惊奇地与你对视着的小眼睛;那呀呀张翕的小嘴巴;那轻轻举起又微微晃动着的小手;那憨态可掬粉里透红的小脸蛋和脸蛋上漾出的淡淡的浅浅的小酒窝……不由你不心醉不忘情不喜从心生倍加怜爱。
  
    新生儿未生齿牙不谙世事,因而不会说话,不会骂人,不会花言巧语,不会巧舌如簧。他(她)对世界的唯一表达方式就是哭泣。哭声是他(她)的宣言,哭声是他(她)的抗议。冷了热了渴了饿了拉了尿了不满意了不舒服了,“哇”的一声就是命令,你就得雷厉风行闻声而动,就得立马停下手中的活计,全力安抚且使尽虔诚。有时,好话说尽招数使完仍然哭声不止,你就得着急就得上火,就得全家围着转呼黑唤白手忙脚乱。初为人父是懵懂、慌乱、无所适从的。

    人生在世,或荣或辱、或悲或喜、或苦或甜、或坦荡或曲折、或得意或落魄……看看襁褓中的娇儿及其天使般明丽稚气的眼睛,所有大喜与大悲、大幸与大不幸,即刻化为乌有。婴儿的眼睛是蜜,她能把人看甜;婴儿的眼睛是火,她能燎得人心焦;婴儿的眼睛是醇酒,她能使你如醉如痴心花怒放;婴儿的眼睛是圣洁的,她会使人忘却世间的纷争与龌龊,变得善良而崇高。

    初为人父,便多了一份责任多了几分成熟;初为人父,便少了几分稚气少了几分清闲;初为人父,便得到几分肃然少去几分不以为然。
 
   初为人父,真好。

                                 之六:路
   

    之六好像是多余了,杨之已经走上了自己要的路,一手诗文,一手书画,交文朋,结道友,他虔诚、善良并热烈地,一路走着,走着。



                   下篇— 纪事

                           之七:醉酒



    琴棋书画诗酒花,诗和酒的关系总是这么亲近。

    杨之,不是诗豪,亦不是酒豪。有时候,一杯啤酒,就能醉倒他,有时候,两瓶啤酒,也奈他不得。唯一一次见老师醉酒,是今年八月的当代书法网首届征文评选暨霸州雅集。书朋道友们在他的号召下从各地聚拢来,热闹,开心!握手,拥抱,入席,落座,斟酒,祝词……“这么多好兄弟聚到一起,我高兴啊~~!”

    杨之热情洋溢意气风发手举阔杯冲锋在前,一派气吞山河吞吐大荒的慷慨气概,可惜没容我来得及赞叹,他在开席仅仅十五分钟后,就毅然决然地撇下众弟兄,醉卧沙发了。

    桌长一牺牲,众人那可就乱了。

    有经验的水哥对他瞧瞧,摸摸,揪揪,淡然地说:“他没事儿,这是常态。”
   
    “他不写诗,但他是诗人,见了这些好兄弟,还没喝酒他就先醉啦!”

    “来吧,兄弟们,我们吃肉,吃肉!”

    餐桌上觥筹盘盏叮叮当当,那厢已有鼾声悠然响起。


                              之八:开车


    学开车虽然他是科班出身,但技术实在不咋地,倒车泊车,一看就感觉有股子诗歌味儿。

    所谓测距、掐量靠的不就是感觉么?可他的感觉太诗意了。所谓诗意的感觉,不就是对世界的美化和放大么?被美化和放大了车场和通道,给他的海马留下一重又一重剐蹭的痕迹。

    他的海马经常处于“干锅”状态,逶迤行驶在北京的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车流里,突然就发现油表的指针已经掉到了最底端——

   “呀,开始起用备用油了。”

   “早干啥了?”

   “给朋友办点儿事儿!人家大老远的,是奔我来的!别人可以对不起我,我绝不能对不起朋友。”

    空车行驶走在郊外路上,他注意的多半不是风景,而是行人。看见有人大包小包地走,也甭管男女老少面善面恶,他就摇下玻璃问:“哎,去哪里?要搭车吗?”被问的人有的惊慌,有的疑惑,有的不理不睬,但下次,他照问不误。——“空着也是空着,为什么不帮帮别人呢?”

    他的车里永远是拥挤着,这个的杂志,那个的帽子,点心饭盒充电器……“替朋友捎点儿东西,顺手儿。”老九说,曾翔的那大红褂子,在他车座后靠背上从夏天一直挂到现在——曾老师的衣服是穿一次就扔掉,杨之是忙着为朋友办事来不及也舍不得扔,因此。


                                  之九:倾听

   
    其实他是个内向的人。朋友们在一起,大多数时候他都在沉默。十几年编辑记者的阅历,杨之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他这样教育我:

    “作为一个优秀的记者,你必须学会倾听。应该让你对面的人物,自由地诉说。除去极必要的话题导引,你甚至都不用发问,让人物尽情地说,越海阔天空越好,那是最能体现他性情的时刻,也是你了解人物的最佳时机。”

    “倾听不仅仅是一个记者的职业品质,同时也是一种美德,体现着对别人的尊重。”

    不多的几次采访,我见识过老师的倾听态。他总是认真的,沉默的,专注的,随着对方的话题思索着,不管话题是新润还是枯燥。

    他采访过的人,很多都成为了忘年交,好朋友。

                                  之十:眼泪

                        泪多只为诗心重,酒醉全因义气深。
                        
                        三杯浊酒难为谢, 一纸留言不忍删。
                        
                        人生自是如萍聚, 只把闲情付彩蛮。

    早在生出眼睛之前,他就已经先有了眼泪,他的心蓄满了泪水后才来到这个世界。他的流泪,不是因为苦,而是由于痛。
  
    他的心始终保持着觉醒的痛感,悲悯的云光不时地照亮着这颗湿漉漉的心,从痛走向爱,从爱走向痛,不知疲惫。他不想感动谁,却总是被别人感动着。
 
    第一次被他的文章折服,始于读那篇追忆陈天啸先生的《斯人已去,风范长存》。读读这些句子罢——
  
    听着先生的话我泪流满面,在电话中我遥敬先生三杯……
   
    未必三杯通大道,拼将一醉答知音……
 
    先生,先生啊,您太着急了啊!

    您说好的要等我的啊!

    就几天时间,您怎么就不等我了呢?

    是我让您等的太久了吗先生?!
 
    您不是给我准备好了泸州最好的酒吗先生?

    您不是想跟我把酒临风秉烛夜谈吗先生?
 
    我还要听您摆龙门阵啊先生……


    在那一连串痛心疾首的问号后面,我们能够触摸到,他疼痛着的诗心。
  
    当他一言不发,默默地为他饥饿的作家兄弟夹菜的时候;

    当他反复地说“不忍心,不落意,不舍得”的时候;

    当他相信每一句话、善意地对待任何人(包括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的时候;

    当他为了胸中义气固执一词、甚至钻牛角尖儿的时候;

    当他为一段文章、几句歌词或者一个电话泪流满面的时候……

    原谅他,请原谅他。
     

                                  结 语


    瞬间,很多,很多。

    日子,更多,更多。

    望向远处,再远处,连绵悱恻,没有尽头。

    杨之,一如既往地,把一个又一个瞬间,一堆又一堆的日子,认真地编织着。

    无论刚刚遭遇过什么,他眼中的一切,依然如明月般美好。

    心中有月光的人,眼神才能够如此皎洁。

    今夜,向月。

    如果,这人世间,只允许一种美德存在,那么——

    就让我像杨之、我最好的老师那样,毫不犹豫地,选择善良吧。   

                                2007/12/29 18:35初稿
                                2008/01/07 19:38修改



相关链接:
百度杨之http://baike.baidu.com/subview/7044043/14419975.htm?fr=aladdin

《热衷文化援疆的杨之》:
昆仑网:http://www.xjkunlun.cn/dkyj/dkyj/2012/2352930.htm   
新疆天山网:  http://news.ts.cn/content/2012-03/25/content_6691120.htm
亚心网: http://guohua.iyaxin.com/content/content_3474467.htm
新疆日报网 : http://www.xjdaily.com.cn/xinjiang/002/679716.shtml   
中国民族宗教网: 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288928-1.htm  
搜狐网(首页滚动新闻): http://roll.sohu.com/20120325/n338806210.shtml  
中国建设报:http://www.baidu.com/link?url=uACq3Chqga8pYD5oPZdbctw6OTfKfi9X10WkrM6sE4_NceJxU8Vdx0jqRNIO6UCdeVIYbaPPfecY346O_5BnfcBxMVJm2kk-hoglOHInIl7   
新华网:http://myaxin.home.news.cn/blog/a/01010048C4EE0CC4D0694663.html
中国网络电视台(央视网):http://news.cntv.cn/20120326/123149.shtml


“援疆情——杨之书法作品展在和田开幕”新闻
中国文艺网: http://www.cflac.org.cn/ys/xwy/201401/t20140107_238425.html
书法导报2014年第一期:http://www.sfdb.cn/writedetail.aspx?WriID=%20%20%20%20%20%204105
土豆网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p9Ox5y_b-o/   
十四师电视台新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0d8AWw08bk/
当代书法网:http://www.ddsfw.cn/thread-173669-1-1.html?_dsign=0866d303
《新疆日报》、《和田日报》、《和田电视台》、《美术报》、《青少年书法》、《书法报》、《中国书法》、《书法》杂志等刊播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08-1-6 22: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还有很多,很多~~~~

我十分忐忑,自己太浅薄了,只能抓住几个小小的瞬间。

这,仅仅是瞬间而已。

还有很多,很多。

也许,苦难和磨砺,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不断地认识朋友,了解朋友,对于我,亦是财富。

感谢杨之,我的老师,我会努力,继续。
发表于 2008-1-7 01: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容易啊。杨坛主象一本厚厚的书,大家慢慢的地来读他吧。
发表于 2008-1-7 01: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风荷
让我在这么短的时间里
了解了杨兄那么多
发表于 2008-1-7 01: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杨之在广州曾经有一个约定:有一天我去北京找他,听他的故事,,,风荷的文章很好,写的很深入,很感动,我想这只是杨之冰山一角吧,强烈要求写续集~~~~
发表于 2008-1-7 03: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先顶一下!
发表于 2008-1-7 03: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7 07: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有意思,学习了,干脆还来个荷眼看书坛……
发表于 2008-1-7 08: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笔,感谢风荷。
发表于 2008-1-7 08: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风荷的十个瞬间,让大家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有。。。。。的杨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3 23:40 , Processed in 0.45178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