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23|回复: 10

纵横荡墨气 雄健多蕴籍子 书法名家欧广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9 13: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欧老师者,乃广勇也!1940年生,其为人耿直、助人为乐、博学多才、德才兼备,一代书法大家也!其书法既有传统性、又有灵活性,更有独创性。毅峰先生的推荐,才有幸见到以书名世,名扬中外的这位艺术大师,未见之时,只知其书,未知其擅长诗词画印,初次相见惊叹其知识的全面和渊博,“昔人所难,先生皆能也!”,更敬佩其为人的耿直和善良。实为吾辈之楷模,并耳闻笔录,以求上进!朋友问及赞叹曰:此乃德才兼备之士!
再次拜访,有年长于吾辈之人,也有年少于吾者,均尊称其为欧老师并共同探讨书画艺术,吾等佩服其眼力和艺术才华。问其诗词画印与其书法艺术有何关系?师者欧君广勇答曰:“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植根于中华文化肥沃的土壤上,如果土壤不肥沃,就不能长出特别感人的花朵,所以书法需要文化为基础,需要用书法之外的姐妹艺术来薰陶,我在书法以外,还喜欢用国画、诗文、奇石、古董等来滋养书法的灵性和品味。”
之后,又造访名家,诸君赞不绝口,对欧老师其人,均以为德才兼备之书法大师也。现将艺坛诸君对欧广勇老师之评鉴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广州天河博物馆馆长,著名军旅书法家李桂强先生说:“欧广勇先生的书法出于汉魏碑刻,以行草笔法写碑体,匠心独运,作品风格独特,大气磅礴。不愧为当代写碑一大家!在岭南以及国内外颇具影响。”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家、文人书画家、《中国书画家报》总编、本刊学术顾问刘毅峰先生对欧广勇先生评价道:“我尤其对他的隶书特别感兴趣,因为欧广勇先生同时也会写画,所以欧先生比起一般的书法家其隶书富有画意,很具创造性,但是又可以看出是根植于传统的,在随意中见其深厚的功力。如果用中国传统品评书画的标准‘逸、神、妙、能\’来说,欧广勇先生的书法应在‘妙品\’之列。欧广勇先生的书法在岭南很有代表性,不愧为书法大家。欧先生其为人诚恳直率、谦逊好学、严谨认真,乐于扶持后辈,是一个有德之士。在当今特别是岭南地区的书法家,其中相当多都是有技艺而缺乏学问,理论水平不够。欧广勇先生则例外。”
广东省文联《书画评鉴》执行主编莫各伯先生评价道:“欧广勇先生隶书广泛吸取了汉隶汉简的精华,熔铸古今,自成一家。其用笔苍劲老辣,结体方整,意态多变,气魄宏大,极富形式张力,给人以震聋发聩的艺术感爱。”
一九九九年、二OOO年分别在全国书画师书法比赛获一等奖和金奖的丽州书画社理事曾凡凯先生高度评价欧广勇先生时说:“欧老师的隶书线条灵动,不落俗套,够气势,有大将风度,同时有着敦朴的自然美、古而不俗、新而不媚、古拙大体。是我要学习的好老师。”
广东省侨联、青联常委、著名军旅书画家秦昭清说:“欧广勇先生之书法师古出新,十分强调传统法则,碑味浓,有灵气。具有自家独特的个性,是当今书法界颇有成就的书法名家。他为人直率,书风卓立,热心公益,关心后学,其人品书品尤其值得推重。”
通过几次的了解,笔者深感欧广勇先生的为人有君子之风!日前,首届(广州)华人文化艺术节在东方宾馆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百多个华人艺术家挥毫交流,在闭幕晚会上,只有欧广勇先生在当众挥毫的精彩场面,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3: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欧广勇:纵横荡墨气 雄健多蕴籍
本版采写/摄影 张鹏

  欧广勇,字瀚元,1940年生,广东肇庆悦城人。现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岭南书法篆刻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岭南奇石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曾任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全国中青书展评委等职。

  艺术风格雄浑朴拙,自成一体,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擅长绘画、篆刻、诗词,其画作雄强苍莽,与书法风格同步,“画沙剖玉”,各得风流。

  “游学”提升书法技艺

  信息时报:作为一位著名书法家,其实您最初接触艺术是从国画开始,后来才转入书法研究。

  欧广勇:我的家乡是肇庆悦城镇,我当时读高小的龙母祖庙程溪书院堪称“南国建筑瑰宝”,庙中陶瓷、石雕、灰雕精巧绝伦,给从小喜欢绘画的我以美的感染。每年农历五月初八是龙母诞辰,舞狮队、仪仗队以及其他民间艺人的表演都使我获得了丰富的绘画素材。

  此后求学就业,我一直未曾中止绘画方面的练习。上世纪60年代,我积极参加广东省、广州市的业余美术创作活动,曾随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先生学漫画,我的漫画和中国画作品多次在省市评奖活动中获奖。1962年,我就读于广州市文史夜学院,主攻中国画,兼习书法,得到胡根天、卢子枢等老师的指点,两年后,我所作国画《无雨也呈千里绿》入选由文化部、总工会、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业余作品展览会,并列在目录的第一幅,这对我是很大的鼓励。

  因为我当时在单位主要是从事商品宣传工作,平时要写很多材料、通知,参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也需要写好图片介绍,种种原因使我将兴趣转到了书法方面,立志在书法方面有所成就。

  信息时报:您在研究探索书法时,遍访名师,广交书友,颇有一点“游学”的味道,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

  欧广勇:从1969年开始,我的求知欲望和对书法的求索,进入极旺的时期,我认识到前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对的,但似乎还应加上一条,即“访八方师友”。访八方师友,包括前辈师长、同辈朋友、后辈朋友。

  在书画探索方面,我先后请益黎雄才、关山月、商承祚、容庚、杨之光、马国权、苏庚春、王贵忱诸先生,并随吴子复先生学习汉碑。

  1972年至1973年,我进入广州美术学院进修,广泛接触了学院不少画家、理论家。从1977年开始,我借经常出差北京的便利,先后登门请教北京书法家张伯驹、郑诵先、启功、肖劳、陈淑亮、魏长青以及画家吴作人、李可染、李苦禅、范曾等先生。上海的书画家,我先后拜访过谢稚柳、陆俨少、刘海粟、关良、唐云、程十发、李天马等先生。

  我的书法艺术在不断练习不断游历中慢慢成熟。

  信息时报:长时间的游历、求索,使您在书法方面受益颇多,这一阶段您是否获得过一些鼓励?

  欧广勇:1976年,我写的一幅拟汉银雀山竹简的隶书《人定胜天》入选中国赴日本书法展,刊登在日本出版的《现代中国书道展》,并载于1976年第9期的《人民中国》,是收入书法作品的17件之一。无疑,这件事大大鼓舞了我竭力探求书法的决心。

  当代隶书有待加强

  信息时报:就您个人的观点来看,书法学习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欧广勇:我认为学习研究书法,应该“古今结合、中外结合”,而且必须“以古为本、以中为本”。

  “古”是传统根基、传统技法,没有“古”,书法研究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古”的东西经过考验,“今”的东西相对不易定性定位。

  “以中为本”即把外来的东西“化”进来,而不是简单地加进来。这种学习就犹如蜜蜂采蜜一样,蜜成而花不见,不应留下拼凑的痕迹。

  信息时报:清代人为隶书中兴付出了巨大的心力,取得了非凡的成果,相比较而言,当代隶书似乎薄弱一些。

  欧广勇:清代陈恭尹、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等人对于隶书中兴都有可贵的贡献。包世臣、康有为等人著书立说,为隶书中兴鸣锣开道。我们似乎对清人的成就不够重视,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也未获得特别成果,当代隶书确实是比较薄弱的,其表现为:中青年书法作者群中,以隶书为个人最高成绩的比例不多;当代书法展览,隶书作品的入选、获奖比例不多,当代书法家很难找出几人与清代隶书家媲美。

  信息时报:当代隶书研习者的方向是什么?

  欧广勇:当代隶书研习者应该沿着清代人开创的还未走完的道路走下去,清代虽然已经有了一个书法研究的高峰,但群体还不够强大,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

  信息时报: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清人何绍基等人的书法有隶书的行体味道,但没有建立相关体系,您是否有意在这方面做些研究?

  欧广勇:隶书的正体即碑刻,隶书的草体即章草,这两者早已得到公认,研习者很多,但隶书的行体这种说法很少有人提,虽然它是客观存在的,我确实考虑准备在这方面做些研究,提出相关的理论。

  钻研书法“以中为本”

  信息时报:您怎么看待现代书法近年来的流行与发展?

  欧广勇:广东现代书法协会成立的时候,我曾和该协会的一个骨干交换过我的几点想法。

  其一,我不反对搞现代书法,但是我认为搞现代书法不能离开汉字,中国书法把中国汉字变成了一种艺术,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伟大成就,何必反对它呢?

  其二,现代书法不应离开书法本体去求画意,包括图案画,这不是书法界探讨的事情,而应去画坛研讨。

  其三,现代书法应该主要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

  信息时报:怎样看待流行书风与非流行书风的关系?

  欧广勇:两者不是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一种新书体刚出现时是不流行的,当大家明了它的优点之后,也就流行起来,流行到形成习气,自然便流行不了,自然便有新的书体出现。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的书法问世时并不流行,后来风行一时,到了有人提出“羲之俗书趁姿媚”、“颜鲁公行书可教,真便入俗品”时,王颜便不流行了。

  信息时报:古代岭南书法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近代岭南书法有哪些特点?

  欧广勇:岭南书法与岭南绘画的发展有些相似,可以说是先天不足,明以后情况才有所改变。岭南开发较晚,秦篆汉隶至今未见一件具规模的石刻。唐代,岭南才有李北海等人的楷书刻石,明代始有陈宪章等全国知名书法家。

  岭南书法遗产是贫弱的,但也因此没有包袱,可以广搜博取,如明代有陈宪章对工具——茅草笔的大胆使用,清代有李文田对王羲之《兰亭序》提出的异议和康有为《广艺舟双揖》的问世。民国时期,孙中山既是革命先行者,又是书法家,影响很大,长于魏碑的有易孺、梁启超,直取汉隶的有胡汉民、简琴斋、林直勉,篆刻有易孺、邓尔雅、冯康侯,行草书有高剑父、叶恭绰等人。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胡汉民、简琴斋、林直勉隶书直取汉代书风,不随清代流风学书,这种从古从高学书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奇石古诗寄寓情志

  信息时报: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您在岭南书坛声誉日隆的时期,这一时期您频频获奖,而且参与创办了华南文艺大学(今华南成人艺术学院),能否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

  欧广勇:我是于1983年从广州美术学院调到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持日常工作的。第二年,我编撰的《中国历代书艺概览》出版。1986年和1988年,我两次获得广东省鲁迅文艺(书法)奖。

  1988年12月,在各方师友的支持下,我到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展,展出作品近百件,在刘艺同志的陪同下,时任中国政协副主席的方毅同志专程亲临指导,用了一个多小时细心审阅每件作品,说了不少鼓励的话,还即席挥写了“风华正茂”四个字赠给我。艺坛前辈孙轶青、吴作人、启功等出席了开幕式或题词祝贺。

  1985年,华南文艺大学正式成立,我是筹办小组四人之一,任首届校委委员,继而又参与筹办书画班及书法篆刻函授班,我担任常务副主任,被聘为教授。

  信息时报:您家中收藏的奇石为数不少,这种爱好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的,它与书法的研习探索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欧广勇:上世纪80年代末,我开始无意识地收藏一些奇石,真正有意识地搜集、收藏奇石是近七八年的事情。

  我收藏奇石是有所感悟的,奇石贵在“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平平无奇的石不足看,特别奇的石要寓于平正之中,失之平正,若成了怪诞,便不可取,这个道理对书法同样适用。

  书法是一门综合学问,除了书内功,还需要学养,书法是养出来的。

  信息时报: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您都习惯以诗抒情纪事,这无疑有助于书法内涵的丰富和提升。

  欧广勇:将诗写成书法,石、诗、书法三者结合起来,别有一番情趣,而且我认为诗书画之间是相通的,因此,书画之余,我经常写一些旧体诗词。

  诗歌其实很难详尽地记录我复杂的个人艺术生涯,但似又可更见情志,因此我经常不避浅陋,堆砌成文。我已过“耳顺”之年,但“铁砚未穿”,“壮心不已”,相信今后的岁月可以步入更丰富的人生旅程,踏出新的足迹。

  欧广勇先生是一个不擅言辞的人,但是只要我们的话题一涉及书法,他整个人马上就活跃起来。对于书法的热爱可能是他生命激情最强大的动力,他谈话时沉思的表情,喜悦的腔调,以及滔滔不绝的观点表述都让我感受到了这一点。

  他欣赏高古久远经过历史考验的传统艺术,总是力图去探索研究其中的奥妙,他经常感觉自己是一个孤独的远足者,在辛苦奔波的旅途中不时享受着突如其来的惊喜,虽然不免会有风雨侵袭,欧广勇仍然乐在其中。

  对于流行的东西,欧广勇有自己的折衷姿态:他不反对,也不参与。很难说这种态度对或不对,不过,欧广勇谨慎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编著有《中国历代书艺概览》、《欧广勇诗选》、《七星岩鼎湖山书法石刻选》、《广东省志·书法篆刻》及稿本《欧广勇诗选》、《欧广勇画黄山松》等。

  ●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并获奖励,曾刊于《人民中国》、《人民日报》、《日中代表书法家展》、《首届当代名家书法精品集》等国家级书刊、报纸共七十多次。

  ●两次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3: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3: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11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3: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11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3: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11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3: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1111
发表于 2008-1-9 15: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9 19: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0-23 18: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4 01:36 , Processed in 0.36244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