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749|回复: 200

【小提大作】提俊丰书法网络展(176楼公布优秀回帖名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4 09: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小提大作】
提俊丰书法网络展
http_imgload[12].jpg


提俊丰艺术简历

男,1982年生 斋号余斋 牧白居 三心堂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邳州市书协理事兼副秘书长,南京艺术学院书法本科,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专职书法教师。
作品入展获奖情况:

作品荣获:
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
三等奖

“邓石如奖”全国书法作品展
优秀奖

兰亭雅集42人展
42人

第四届中国(秦皇岛)中小学生书法节教师书法展
获奖

江苏省第六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金奖

2008《书法》杂志全国中青年书法百强榜
百强

2010《书法》杂志全国中青年书法百强榜
百强

中国(曲阜)“孔子艺术奖”国际书画展
提名奖

2007《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年展
银奖

《书法导报》首届手卷展
二等奖

2008人文奥运全国大学生书法展
优秀奖

全国教师三笔字
一等奖

中吉大地杯全国正书展
获奖提名

“建文杯”全国书法大展
优秀奖

纪念杨守敬诞辰169周年书法展
优秀奖

作品入展:
全国首届手卷展
中国芮城永乐宫国际书画展
“乌海杯”国际书法展
西冷印社诗书画印大展
江苏省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江苏省第四届新人书法篆刻展
第三届梁披云杯书法大展
首届中国王羲之行草书法大展
“四堂杯”全国书法大展
第二届中日议员公务员书画展
兰亭雅韵——北兰亭辛卯上巳雅集书法电视大赛
“渊源与流变”晋唐楷书研究展



[ 本帖最后由 深圳李志宏 于 2011-7-26 08:2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09: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奖读帖}

经提先生的同意,优秀回帖者,将奖励提俊丰先生书法小品一幅,共5名,名单由提俊丰先生确定。具体要求如下:

1、要言之有物,言简意赅;
2、不能抄袭,不能用万能帖。
3、评帖形式不限,尤其欢迎提出中肯建议及意见者;
4、跟帖请注明联系方式。

CA2TBQSA.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09: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文章}



入古出新自风流
  曹元伟


    提俊丰要搞个网络展,我很高兴,原因有三:首先提俊丰学习书法也有十余年了,到底学得如何,也应该展示给大家看看。其次,把自己的创作展示出来,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这样才能准确掌握自己的缺点,以便获得更大进步,因为旁观者清。第三,可以通过作品展览,结识更多的朋友,朋友多了,自然交流就多,对自己书法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由古至今,无数书法家不断对书法进行深入研究、实践,致使书法由实用逐渐转变为一门独立艺术。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就是不同时代书法家对书法理解、追求的结果。纵观中国书法史,能卓然成家、流芳后世者,无不是深入先贤,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者。在当今,学习书法之热潮可以说胜过任何一个朝代,特别是青年一代,不仅学者众多,而且深入传统,路子正,有思想,有的甚至在书坛刚崭露头角就极具鲜明的个性。提俊丰就是这样一位青年书法作者。他学习书法用功甚勤,涉猎广泛,作为一名教师,教育教学任务重,能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学习书法已属相当不易。若不是对书法有一颗狂热追求之心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今天,古人留给我们的书迹,大多是手札信函或朋友之间互相把玩之物,到明清才逐渐出现接近适合当代展览的大幅作品。我们现在的书法创作目的和古人已大相径庭,如何从古人书作中发掘可为我用的东西,这就需要胆识、思考、实践,我常听朋友谈到临创转换的烦恼,帖临得很像,但无法运用到创作之中。究其原因还是被动的去临帖,不敢越雷池一步所致。我认为提俊丰是个聪明人,他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他不照搬古人,而是善于找准某一点,并对其进行夸大,从而达到既不失传统,又契合当代的审美。别把临帖仅仅当作是继承,而是在古人之中寻找我要的东西。


    今年可以说是提俊丰书法创作丰收年,不仅入展了手卷展,还获得扇面展三等奖、邓石如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入选第二届兰亭雅集42人展。这些成绩对于一个80后的书法作者来讲实属不易!学习书法不是为了入展、获奖,但能入展、获奖最起码说自己的作品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也是对自己书法创作的一种肯定。路漫其修远兮,一切的成绩都是过去,在这里我除了祝贺提俊丰以外,更希望他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
提俊丰.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09: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聊俊丰
李世宝

  年前与胡立民先生聊天,聊到江苏当代书家,胡先生对江苏书坛的青年才俊是赞不绝口,这一点我也是有同感的。提俊丰就是其中我特别关注的书友之一。


   俊丰很年轻就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就的确让人羡慕,与俊丰接触我有三点认识,首先俊丰是幸运的。从大处讲江苏的人文环境好,从小处讲,他有在南京艺术学院自学的经历,后来又遇到了像曹元伟先生这样的好老师,可以说在书法的学习上他是没有走任何的弯路,所以我同他讲既然路子已经选好那就应提速,做到循序快进。


   其次,俊丰是聪慧的,俊丰长得很有人缘,又很谦虚,这也是他能得到前辈诸师真传的前提,更重要的是他有消化和提炼传统的本事,观其书作古雅纯正,风流俊逸,看其写字又轻松自然。其实真正的好字就应该是写者轻松,看者轻松。


  三、俊丰是有前途的。我认为书法的评定是有严格标准的,只是常人无法把握罢了。前后是距离,距离是可以用速度改变的,后边的速度快些就可能赶上或超过前者。初习者靠小聪明写字,入门后则用功夫写字,最终得道者则靠修养和悟性去写字。这里讲的就是境界,距离是前后,境界则是上下。速度再快也难以提高境界,可喜的是,俊丰作书已达高境。

   学如积薪,厚积薄发,展览只是书法创作的一种形式,一个真正的书家最终还是要回归书斋的,俊丰面临的有两方面问题,一是如何强化自己写字“纯”的优势,在传统上扎得更深一些,积累得更厚一些;二是如何进行传统临习与创作的有机整合。尽可能地摆脱当代或者周边书家过多的影响,编排好自己的创作程序。
http_imgload[9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09: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心堂”旧事

提俊丰
题记
选择了你,就选择了孤寂,
选择了你,就选择了三更灯火五更鸡。
两两相望,无声处,只为懂你。
在数千年的线条变幻间,
陶醉、痴迷!

   我喜欢书法,做了书法老师,人生最快意的事莫过于此。在我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有两个人对我影响至深。一个是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得主恩师曹元伟先生,一个是只字不识的养育我的母亲。

   还没上小学的我,有一次帮母亲认针,为我缝因顽皮撕坏的衣裳。她看着正在认针的我说:“要是上学了,能‘认真’就好了!”我很茫然:难道上学和认“针”有什么关系!每每想到这件往事,我便笑自己的年少无知。其实学习确是要认真的。

    上小学时,母亲每学期都会给我买一摞练习本,一把铅笔,但每次只发一个。当要更换新的时,她便要一页一页翻看旧练习本,不认真的擦掉重写,空白的地方写上生字,然后再一本一本地放起来收好。铅笔也是一样,每次都要用写得短了不能再写的铅笔头到她那里换一支新的。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因为弄丢了铅笔头挨了一顿揍,罚站半小时。那时的我怎么也想不明白,这点小事何必小题大作。现在想来,那时的母亲是真的期望“小提”有“大作”罢!

    还没到写毛笔字的年龄,我便拿着父亲的毛笔和墨汁嚷嚷着要写字。因为没有专门的练习纸,母亲便拿出以往废旧了的练习本来让我照着课本上的字练,那时家里没有书桌,我便蹲在磨盘上写,因为书写不得法,写着写着便不耐烦地乱画一通。母亲看了说道:“你这样画是不行的,浪费了纸墨不说,养成了坏习惯就积习难改了!”我听后便恭敬地写起来……我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有那么好的条件练字真是幸福。每当我看到写字不认真的学生,偶尔也会把这些事讲给他们听,讲起来,我也觉着很幸福。

    后来,上师范那阵子,真正结识了书法,常常把省下的伙食费用来买习字用的毛边纸或毛笔。星期天就去泡书店,面对着令人着迷的书帖竟也能忘记吃饭,真可谓秀“帖”可餐了!那时的我,在同学当中写字确也出众,为学校和老师们多次做“义工”,抄了很多资料,还参加了市里好几次书法展览,我竟因此不知天高地厚地沾沾自喜起来。直到遇到恩师曹元伟先生,才深知自己在书法的道路上下的功夫太少,千里跬步,第一步才刚刚抬起。

    听先生说,他做过会计,出过诗集,搞过硬笔书法,三十岁始习毛笔书法,初习时写的是小楷,在一间小屋子里点着煤油灯练习,每天晚上十点睡,早晨五点起。先生给我指点书法,是在我去我们镇中心小学实习时,当时先生在那里工作。我那时写隶书,先生告诉我在实习的这二十天里如何如何,我却未能坚持去做。实习结束的时候,先生很平和地笑着跟我说:“这二十天你如果按我说的去做,字就不是现在的面目了。”看着他和蔼的面容,我无言以对,遂取了“三心堂”的斋号,告诫自己,练习书法要耐得住寂寞,要坚持不懈,切不可三心二意。
工作以后,我有幸拜在先生门下,经常带着自己写的字去请教先生。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指点,给我以细致入微的分析与讲解,在圆梦都(先生斋号)求艺的那些时光,让我一辈子都难以忘记。记得那是2002年的夏天,我再次拜访先生,透过窗子向他练字的书房看,他正光着膀子,奋笔习书。额上不时有汗水滴在他练字的报纸上,而他却很少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一下…… 晚上,我和先生一起在书案上练字,写了两个小时我便按捺不住去和师母一起看电视了,回到书房时,他正坐在灯下写小楷,我恭敬地站在他的身后,直到他写完,一回头才发现我,随便地问了一句:“电视看完了?”我直觉得那是对我最严厉的批评。同年冬天,我从一位书界的老师那里捎回他第二届兰亭奖的作品集,晚上我们谈论书法到深夜,第二天早晨五点醒来,看到他窗前的灯已经亮起,这灯是何时亮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实施他的习书计划里,这灯就是这样地亮了十几年!

    先生曾经在一张作品的跋语中写道:“当今书坛,名人甚众,我无意顾及,但习吾书。忘记所有名人,我便是名人。”先生无意于名,惟痴心于书,如今已知天命的他已驰誉书坛,习书的时间就像他的年龄一样有增无减,作为弟子,我能与先生一起工作、学习,实是我三生的缘分。

    在先生的悉心指引下,21岁时我便成为江苏省书协会员,近年又频频入展国家及省级各类展览,并且荣获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中荣获三等奖,“邓石如奖”优秀奖。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越发感到在习书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没有独上高楼的苦苦求索,没有三更灯火的韧性与执着,就不要妄谈书法。在学习书法的路上,他就是我前进中的坐标与灯塔,我定学而不辍,追求不止。

    就是这两个人,一个给我生命的母亲,一个造就我艺术生命的恩师。今天,我以他们为骄傲;明天,我定让他们因我而自豪!

http_imgload[6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09: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斋钝语

提俊丰

    我学书法得益于兰亭奖得主恩师曹元伟先生。他的书法实践和书学思想一直深深影响着我。十余年来,是先生的心传手授,才使我得以有今日之小成。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很笨的人。所以学书之初我就秉承“笔成冢,墨成池,笔秃千管,墨磨万锭”的学书之法一直坚持并追逐着我的书法梦想。

    每观经典法帖,我尝寤寐思服,心向往之。然临习之时常常是其心有余而力不足,想面面俱到,却面面俱不到。为此我心切切而无奈何!数年之前曾有一梦,梦中再现儿时所观金庸大侠《雪山飞狐》中一段:平四为救胡斐,慌乱中扯下郎中闫吉紧握的《胡家刀谱》,因闫吉握得太紧,刀谱被其撕下两页。十几年后,闫吉凭借这两页刀谱居然也成为武林高手。这一梦使我心结大解。于是,在临习时我就抓住所临法帖的一个要点进行分解练习。待稍有所得,便尝试在创作中加以运用并强化这点在作品中的反映,直到感觉娴熟再进行下一关注点的突破。我一直实践此法,自觉效果尚佳。虽然有时强化一点需要花很长时间,但我始终坚信,掌握在手中的才是实实在在的。

    我学书法,行草于王羲之《圣教》、《金刚经》、《半截碑》、《十七帖》,过庭《书谱》,二王手札用功尤勤,兼参旭素大草。初学之际,非求不像,实不像也。无计可施之际,便以如上法,层层深入,以期完备。临习《圣教》和《书谱》是边背其文边解其意边写其形的,临写速度也力求与平时创作时速度契合,并有意把临帖当作创作,尽量调动诸多元素一一呈现于临作中,这样就能很好的实践临创转换,达到活学活用。

    老子论道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书法亦是如此。只有善于制造矛盾并解决矛盾的书家方为高手。一字中之点画有粗细、大小、长短、开阖、疏密、聚散、斜正、快慢等等对比,对于对比较为强烈的字可以单挑出来,在分析其用笔与结字特点的同时,可以辐射到像这个字相似结构的其它字身上,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此法放之字与字,一字与数字,数字与数字,行与行之间亦是如此。随着临习技法的不断强化与丰富,多种用笔方法、结字特点和章法布白便在大与小,粗与细,长与短,开与阖,疏与密,聚与散,斜与正,快与慢的等等对比之中此起彼伏,如音乐般富于节奏。作品的意蕴、意趣与意味便得以呈现。

    取法有纵横,在专精一家一帖的同时,也可兼及其它。至于“及什么”,要有自己的思考。面目接近的,过渡要自然的多,风格有别的,倒也未尝不可。如:学习《书谱》后再写二王草书刻帖,上手当然很快;学习《书谱》要融合《韭花帖》就比较困难,但以《韭花帖》的章法写《书谱》似乎别有情趣;用写碑之法取篆隶之形也能别开生面······学习书法值得关注的点很多,不必死盯一点,而忽略其它。换一个视角,就有可能把你带进一个全新的世界。

    技近乎道。没有技术的支撑,便不可能深谙艺术的堂奥。熟练掌握笔技的同时,学养的修炼亦不可或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置身喧嚣而浮躁的社会,行万里路,亲近自然以得清新;读万卷书,集思广益而去浮华。笔下也自然会去几分火气,多几分润泽与淡定,多几分澄澈与飘逸,多几分洒脱与从容。

    国画大师黄宾虹云:“古人未立法之前,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之人不能一出头地也。”古法是逐步渐变而完善的,不师古而言出古者几近痴人说梦。但这几近说梦的出新并没阻碍任何一个时代痴人的苦苦求索。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无论是技法与学养我都欠缺的太多,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思索,思索,再思索!
http_imgload[6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09: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与艺术}

家有贤助
感谢老婆包揽家务,让我潜心习书!.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09: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有千金——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09: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一家人——

6 我的一家.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09: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第六届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看到的不是名人就是精英,就不用一一介绍了——

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5 21:35 , Processed in 0.454274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