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851|回复: 110

【笃行寻美松月堂】画家陈加林访谈录(中肯回帖赠送国画册页作品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 14: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笃行寻美松月堂】
画家陈加林访谈录

P112092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14: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加林艺术简介:

  
陈加林,1961年生,字林白,号大松子,松月堂主,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陈加林画集》,《陈加林墨迹》和《松月晓风——陈加林写松》等,传略收集在《92年中国美术年鉴》,《1900——2000年中国美术家选集》,《当代青年画家优秀作品集》等。


P1120930.jpg

[ 本帖最后由 深圳李志宏 于 2011-12-3 14:3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14: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加林书画访谈录
访谈者:深圳李志宏
被访者:陈加林
时间:2011年11月初
地点:深圳福田陈家林书画工作室


志宏:陈老师,您好,首先要让你谈一下你学画的历程?


陈: 我是真真切切喜欢美术。小时候,《中国青年》杂志的封二或封底,往往登载有美术作品,我父亲很喜欢,就把它们剪下来,连缀成册,所以我小时候的教科书,就是看那些东西,有蒋兆和的,有齐白石的,也有陈半丁的。从那个时候起,耳濡目染,美术就在心底埋下了种子。我父亲是数学老师,他不会画画,但他工作之余,特别喜欢欣赏艺术品,这种人文情怀时时影响着我。


志宏:那个时候印刷品是很缺乏的。


陈: 是的,能看到精美的印刷品就更不容易。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有一次令人吃惊的发现,我有一个同学的父亲是参加抗美援朝的,他家有一本纪念册,我这个同学拿着那个纪念册在那里做笔记,我一看,纪念册上面有很多名画,每一页都配有一张,我看了之后喜欢得不得了,我想把它弄到手。那就和宋代米芾一样,对晋朝人的东西,就算是片言只字,也不惜巧取豪夺。我呢,每天都缠着他,不仅陪他玩,还帮他做事,感情很深了,可他就是不愿给我。后来我就让我爸去给他做工作,我爸是他的班主任,一开口他就不好意思,后来我老爸花了5块钱把它买下来了,那时候的五块钱是很高的,一般的书就是七八毛钱一本。我得到了那本册子之后,真是如获至宝,整天去看,去欣赏,眼界大开,兴趣十分浓厚。



在我那个时代,一般商店的背景墙都画有一些广告画,以增加商店的气氛,也让人家知道这个商店有什么卖。那时,有一个姓王的老师,他患了小儿麻痹症,腿不好,但是画画特别好,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就天天去看他画画,看久了,认识了,他就让我跟他学习画画。他教我先画炭精像,训练造型,他说你把这个画会了,以后吃饭就不成问题啦,可以帮别人画照片,后来我就跟这个王老师,画炭精像、画宣传画。我们一起有六个孩子学,结果其他的孩子都坚持不了,就我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后来王老师就告诉我,你别看他们在外面跑得高兴,他们都是傻瓜蛋,你就坐在这里好好画,以后你的出息比他们大。这个王老师可以说是我最早的启蒙教师。





P1120926.jpg





[ 本帖最后由 深圳李志宏 于 2012-3-19 15:5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14: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宏:听说您当过水手,后来又毅然放弃稳定的工作到专业的院校去学习美术?


陈: 1979年我高中毕业,考上了湖北省航运学校。那个时期画了大量宣传画,比如画那个毛主席对华主席说的“你办事,我放心”的宣传画,我就能把它临摹出来,放在学校的宣传栏做刊头,画得非常像,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好评。所以我上了航校之后,学校所有的五一、十一、国庆、元旦的专题刊头,都是我画的,而且越画越大,越画越好,那个时候,我练就了一定的色彩和造型功夫。在湖北航校期间的两年,一下子使我如鱼得水,眼界大开,星期天、节假日到青少年宫,美院去看他们画画,去拜师、学艺、参加美术训练班,可以说,来到省城后才认识到绘画的奥妙,才步入正规的学习。20岁,我在航校办了第一个素描展览,上至校长,下至学生,中间的教导主任等,我都帮他们画了素描,那次展览让我名声大振。


志宏:这是很有趣的,因为你的每一幅作品都和他们有关。


陈: 由于这次展览,加上平常的表现,学业、人品又好,为此,学校专门给我一间画室。于是我就很好地利用这间画室,广交朋友,把外面的老师请进来,提供模特,和他们一起写生,这样一来,我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老师们是怎么用笔的,怎么上色的了。所以,航校两年的磨练,为我今后考上美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航校毕业,分配到湖北省航运局第三船队,水手工作,风里来雨里去,在飘摇的四年多时间里,我的心里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一定要上专业的美术学院继续深造。


志宏:这就是你的理想追求,就是为了艺术。


陈:
对,我就是喜欢画画,喜欢艺术。当时能就业、有个工作就不错了,一般人就会一直这样走下去,于我而言为理想而生活才更有人生的意义。所以在当水手的这四年时间里,画了很多水手,老水手、新水手,形象好的、玩得来的,几乎都给他们画过像。二十四岁,我第一次考美院的时候,没有过关,我就实施针对性很强的训练,那里不足就练那里,刻苦自励,多方求教。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尝,考入我向往已久的专业美院。像我这样的乡下孩子,能入美术殿堂是非常困难的。







P1120916.jpg

[ 本帖最后由 深圳李志宏 于 2012-3-19 15:5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14: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宏:很多专业只是招收十个人左右。

陈: 还没有十个人啊!我们班上才八个人!那真是百里挑一呀,当时学画的这些学子都是很虔诚的,很用心,才去学习美术的,所以竞争极为激烈、,确实非常不容易。考上大学之后,我原来没有接触到国画,我的理想是画油画,我小时候不仅看国画大家的那些作品,还看了苏联那些画家的作品,比如列宾,列维坦等,看了这些作品之后,十分震撼。觉得油画过隐,表现力强,更真实。那个时候我对国画是没有多少认识的,很肤浅。因为当年我们院油画专业不招生,唯一的本科招生就是国画专业,我想,一定要读本科,要向艺术家靠近,那才是我的理想。学国画,算是阴差阳错,也算是命中注定!经过四年的学习,才意识到国画在笔墨方面更难,难在哪里呢?比如说,一般美院出来的学生,你让他画一张素描,画一张水粉,都能画得不错,没有什么问题的,光影、空间、包括物体的质感,都能够表现出来,但是你让他画一张国画,那根本就看不下去了。那笔墨很难立得住!

志宏: 在你的文章中,你也提到了这一点,“中国画是以笔墨为上的”,所以你的作品也是一直在追求笔墨的精妙之处,用色彩比较少,又十分注重造型,陈老师,您觉得你的作品当中,笔墨和造型,你是更注重哪一方面的呢?为什么?

陈:笔墨是中国画的核心。我觉得要分两个阶段比较恰当,比如中年的时候,笔墨要兼顾造型,要放到同等的位置,这个时候因为年龄阅历的原因,笔墨趣味不能太过,还要有造型,完全丢掉造型,那也走不远的,主要是这个“度”要怎么去把握,比方说造型兼顾六分,笔墨趣味占四分,我现在这个阶段是这样把握的。当然,你看我一些作品,有时候我把笔墨的趣味提到了六七分,造型只占了三分或四分,但是我不会把它当成主流。当我老年的时候,我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可能会更趣味一些,更超然一些。

志宏:就是要从作品中,看到形象之真,又要看到精神情感,可以这样说吗?

陈:没错,就是这样!








P1120931.jpg

[ 本帖最后由 深圳李志宏 于 2012-3-19 15:5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14: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宏:你的作品当中,有着很深厚的传统功底,又兼顾现代的气息,你是怎么做到着一点的呢?


陈:这是个大课题,传统与现代。


志宏:你是如何将传统和现代很好地兼容呢?


陈: 说实话,作为一个画家,一定要过这一关,既要认真地学习传统,又要表达出时代气息。我们学习传统,包括学习今人,西方,都是营养,都不要拒绝,重要的是,我们吃了以后是要消化,吸收,化为自己的东西,没有消化好,吐出来的东西就不纯,就不是自己的东西。学习永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于传统而言,我崇尚元人的东西,元人的东西深深地影响了我,元人的东西,我总结了八个字:即“形不欺世,意不惑人”。中国的写意绘画,元代是高峰,是本源之所在。笔墨到了元人这里,它既是载体,也是精神,主体客体合二为一了,这是元人对中国文化的伟大贡献! 学传统就要追本溯源。


志宏:比如黄公望,倪云林的画,就算是一笔一划,它都能够表现出一种修养。


陈:是的。我们谈中国画传统,不能不谈到笔墨,笔墨在我们中国人眼里,既是一个客体,又是一个主体,不可分离。有些人狂言,说笔墨无用,笔墨等于零,这些人可以说根本不懂中国画的传统,不通艺术的源流之变……学传统,我一直有一个比喻,传统就像中国的汉字,从古到今,在字形和字义上没有什么变化,我们都在尊崇这个汉字,但是古人写的文章,和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表达的精神意趣都不一样,但是都是使用汉字,这就是我说的笔墨永远没有过时,就如同汉字。关键是学习传统以后,要能变化,要能生长出属于自己的“心灵之花”。







P1120946.jpg



[ 本帖最后由 深圳李志宏 于 2012-3-19 15:5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14: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宏:陈老师,当前确实有很多所谓的大师,他们的笔墨功夫不错,造型也挺准,但是他们的作品一拿出去,总是感觉品味不高?你说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陈: 所以说画中国画的人,一定要注意提升品德修养,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精神品格。总是不读书,不思考,没有一颗敬畏先贤的心,没有用历史上好的东西来养育自己,你的画品怎么有可能高呢?你的精神趣味怎么可能妙呢?没有的!所以说,一个画家除了笔墨训练之外,还要多读书,多学习,多接触高人。画中国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需要人生磨砺,还要有悟性,有灵性,最后把修养和笔墨合为一体的时候,你的作品就可以到达一定的高度,画一打开,那种气息就不一样,这种气息是什么?就是给人高下立判的精神品格。


志宏: 根据陈老师的看法,一个画家不能只追求技巧上的功夫,还要在意境,精神上的层面去升华,那您是如何看待精神升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的呢?


陈: 中国画,我一直认为画到最后就是一个文化表达,就是一个精神表达。这是走到真正高度的时候,你看元四家的画、八大山人、黄宾虹的画,他们追求的是人精神上的东西,笔墨内在美的层面了,笔墨之道,精神之道,走到这个层面了,就是文化的东西,不是停留在技巧上兜圈子了,很多画家走不到这个层面的。所以欣赏中国书画,你到哪个层面就崇尚哪个层面的东西,你到不了那个阶梯,对不了话,你认识不到他的美,所以宾虹老说,画一定要有内美,内美是什么?就是文化含量,极高的精神品位。


志宏:有了这个,才能在他的作品表现出境界。


陈: 有了这个之后,境界不言自高,而且有着难以言说的高妙,而且其中有一种勾魂摄魄的魅力,这种力量是巨大的,他会让你茶饭不思。





P1120950.jpg

[ 本帖最后由 深圳李志宏 于 2012-3-19 15:5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14: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宏: 从境界这里谈下来,我们还会谈到风格的问题,陈老师,你的作品当中,无论怎么看,那种用笔,都有松树的苍茫,而在历代画家当中,比如徐悲鸿喜欢画马,齐白石喜欢画虾,他们都有一种特别的爱好,你的爱好是否是松树呢?我看了你的号是大松子,斋号是松月堂,都和松树有关,在你的画也是处处都有松树的痕迹,我们来谈一下你对你这种风格是怎么看的呢?


陈: 我喜欢松,也喜欢画松,和松有因缘,松就是我,我就是松。我就喜欢松的气概和精神,所以我的画中,松的气势都是不弱的,境界开阔,气象峥嵘,堂堂正正,一股正气扑面而来,即使画很小笔头的松,也要注意它的气势。松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她也是最难画的,我访问了很多画家,大多画松,都停留在概念化、符号化表达,没有真正表现出松的精神气象。

   为什么画松,第一是我确实喜欢松,第二个画松,是要有感觉的,有一种天然的因缘在里面的,好像就是一种精神暗合,有时候是很微妙的。比如悲鸿画马,白石画虾蟹等,他就是画那个题材特别有感觉,我就是画松特别有感觉,而且画出来和别人的不一样,能够发挥自己的情性,既能表达出松的精神气概,又能把自己的精神趣味融入其中。有一个老画家邹传安先生,有一次展览看了我的松树,赞誉有加,称赞我画松画得好,在我的画前驻足很久,他说画松不乏好手,但是他们的松不美啊,是跟着自然在走,这个人画的松极具松树的美感,精神气质,而且笔墨又画得这么鲜活生动,不容易。后来一个朋友专门打了两次电话和我说这事,我说那是周老先生客气了,他说不是哦,周老不是随便开口肯定一个人的。这就是知音,和我有共鸣。

我画松,一类塑造雄强,一类彰显意趣,恢弘雄壮与优雅文气的交相唱和。作为专题研究,须要的就是深入,这两类,我都能够把我的精神注入进去,表达的是我对松的理解,我对松的解读,通过为松立传,表达着我的精神追求。


志宏: 我确实感受到了。更难得的是你能够把松的苍茫气象运用到你的山水画,这就很不简单了。


陈: 这就涉及到学而能化,有的人学的东西是呆板的,他不能通融。修艺到一定的层次,人就是要会圆通,这个与功夫和修养密切相关。




P1130059.jpg

[ 本帖最后由 深圳李志宏 于 2012-3-19 16:0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14: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宏: 你潜心研究艺术的理论研究,又写书法,那你在你的艺术生活中,是如何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呢?


陈: 不矛盾。中国画,它的骨头在书法,它的意境精神,在修养、在学养。所以画中国画,不涉猎书法,不研究书法,是绝对不行的,即使你到了八十岁,九十岁,你还是要回过头来,为什么呢?你立不起来。我过去走了这样路,用明暗的方法画中国画,当今亦举目皆是,看这类画,总是缺少精神趣味,只是一张画而已,停留在表象,没有更多的文化和内美的东西。一个画家他要走很多弯路的,走弯路都是常态。我在深圳这20年里实现了我艺术道路上的四步跨越,从色象系列到墨象系列再到线象系列最近步入心象系列,个中甘苦,鲜有人知,知足知不足矣!


志宏:有一句话叫做,思路决定出路,你就是从这里找到了新的道路。


陈:这些需要在实践中痛苦思考,总结,最后人才会觉醒,这个觉醒有的人要花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有的一辈子都悟不到,所以说,勤于思考非常重要,走弯路不要紧,最要紧的是要调整自己,回到正途大道,我的作品,那种味道越来越醇和了!走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欣慰,感受到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逍遥。


志宏:所以说,这个和你学习艺术理论就有很大关系了。


陈:一个画家,你思考,总结,靠什么?一要靠读书,二要勤动笔。理论和实践是要双轨并进的,缺少哪一方面都不行,有时候是实践修正理论,有时候是理论指导实践,它们是相互交替的,那不是一个理论出来,一辈子就指导实践,理论也是相对而成立的,而且在什么阶段,要恰当地运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一个画家要非常清楚明白,不然的话,又会走弯路,做无用功,多读书,多比照,找到正确的,切合自己的笔墨形式和艺术理论,每一阶段都可以不一样。



志宏:那你在今后的艺术道路当中,你是会朝着这种艺术风格去走,还是会另辟新路呢?


陈: 是人就有局限的,有些天然基因的东西很难改变,就我而言,骨子里就喜欢苍茫、质朴、潇散、高古的气息,这种笔墨趣味会不自觉地在作品中自然呈现,在深圳这20年里的四步跨越,代表着我不断递进的审美追求。

坚持好的,修正劣的,发展新的。我时常警示自己不要结壳太早,要保持生机与活力,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永不满足的,永远都要追求更高的境界!


志宏: 非常感谢陈老师,通过对你的访谈,我相信我们都能够对你的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你也给我们上了一堂十分精彩的课,再次感谢!








P1120976.jpg

[ 本帖最后由 深圳李志宏 于 2012-3-19 16:0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14: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画作品欣赏}

P1120931.jpg


[ 本帖最后由 深圳李志宏 于 2011-12-3 14:4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19 10:49 , Processed in 0.457275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