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49|回复: 14

关注天津中青年书法家系列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8 17: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关注天津中青年书法家系列.张建会

行走在秦汉古道
——张建会先生书法赏读
王炳学

巡望天津中青年书法家,我们会第一个想到张建会先生,不仅因为张先生是天津书法中青年的领军人物和他目前在天津书法界乃至全国书法界的地位。我主要为张建会先生对书法特别是隶书研究的深度所折服,为他对书法艺术深邃的独特理解和见地所折服。总感觉张建会先生一直行走在苍凉的秦汉古道,在残碑与摩崖间寻找着自己的书法归宿。如一位坚定而执着的行者,让自己的思想云游八荒,一路追寻,自秦汉到魏晋,由五代到宋、元、明、清,在古意与气象中探寻书法的技道升华,在苦行中让自己的思想与古人汇合、与时代相融相契。尽得古意、彰显特色,融古烁今、出神入化。
在全国书法界,写隶书的有相当一批大家,但能够真正形成鲜明个人风格,并被业界广泛称道的确寥寥无几;天津也不乏写隶高手,但能够在当今书坛与刘文华、周俊杰、鲍贤伦、张继等比肩的似乎只有张建会先生。
大气磅礴、厚重坚实、劲健如风,像古代沙场征战的勇士,如横扫中原的秦汉大军。这是二十年前看到张建会先生书法的感觉。那时,走在天津的大街小巷,店铺林立中,不经意间总能找到张建会先生的牌匾题额,那种舍我其谁、雄浑开阔的气势和铮铮的金石声韵深深吸引着每一位书法人,我也是在那时喜欢上张建会先生的书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深,张建会先生不断追求个人风貌的变化,并不断增加书法的思想内涵。由表达个人追求与情怀的小我向以书法表达社会需求与人文精神的大我转换;由承载个人情愫的小书法向肩负书法发展责任的大书法转换。逐步寻找契合书法艺术发展的大方向、大规律,备受当代书界关注。在近几年不断面世的书法作品中,那种雄浑霸气逐步内敛,在厚重与变化中更多的是古意盎然的深沉、平实和淡定自然。
张建会先生的书法高古不群。先生的隶书出于《张迁碑》,多年来无论怎么变化始终以《张迁碑》为根基,不离不弃。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建会先生积数十年沉淀,对书法艺术不断彻悟,可以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以其近几年的作品和二十年前比较,其逐步演变的过程是有目共睹的。张建会先生每个时期的作品,在保持个人基本风貌的基础上,都会有所变化,将其个人对书法的不断领悟,通过作品加以表现。从更多地对字形的关注、对用墨用笔的强化,到对书法内涵和精神的关注。将个人的才情、胸怀、顿悟、学养、思想、积淀,通过作品进行感情阐释。让人在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享受到的更多地是精神的感召与力量,是一种超越书法本身的人文境界。如,2009年5月27日《书法报》“五体十家”专版中的《暗飞松吼》对联和《吏舍》、《落日》中堂作品,逐渐由追求古意向书法的高古意象升华,与古人意会,与秦汉碑刻、摩崖、简牍精神对接,浸润在书法历史长河,洞悉领悟当代书法发展,高屋建瓴,不断创造隶书发展,特别是《张迁碑》雄浑古拙一路的新高度,用自己的书法思想引领当代隶书创作,成为当代隶书创作领域为数不多的具有较高成就的极具影响力的佼佼者之一。这种由思想沉淀与岁月打磨形成的高古不群是很难学的来的,时人追风得其形易而得其神难。
给书法以思想内涵。以思想入书,让书法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是张建会先生书法的艺术价值所在。张建会先生说过:“‘有主见、不固执、善吸收、不盲从。’是我艺海泛舟之舵。”看似很平常的几句话,里面蕴含着做人从艺最基本的道理。张建会先生几十年也一直在贯彻着自己的为人为艺主张。他浸润汉碑几十年,在汉碑的斑驳中寻找心灵的落脚点。师出多门,广泛吸收融汇津门老书家的精华,先后问艺于孙其峰、孙伯翔等老先生,在孙其峰先生隶变的基础上而独出机杼;从孙伯翔先生魏碑中得到启发,却没有走魏碑一路。张建会先生不断领悟书法真谛,把握书法发展脉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创作思想。随便捡拾两段他的创作随感:“隶书属于正书范畴,与楷书相比,它在用笔上更具草书的抒情性”;“汉碑虽是石刻文字,但在隶书作品中也应注重体现出笔情墨趣,在追求金石气的同时不失书卷气,否则隶书创作易坠入粗俗怪野之魔道。”不是人云亦云,是自己对书法艺术感悟的真知灼见,是看遍云卷云舒的豁然与达观。
追求线条和用笔的变化。记得在几年前我的老师著名书法家、评论家王全聚先生在给我讲书法创作时,专门拿出张建会先生的获奖作品,重点讲解用笔特点,每一笔都会有几处变化,最多的一个“横折勾”有五处用笔变化,自然、丰富、不做作。这是张建会先生书法的突出特点,那是心手合一、书写功力的具体体现,是做不出来的。随便找出张建会先生几年前的任何一幅作品,那种用笔的千变万化和在变化中形成的努力向外拓延的书写张力都会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古拙、险峻,如惊涛拍岸、滚石坠地。但是,仔细研究先生近两年的作品,那种外向的变化在悄悄发生着变革,逐步内敛,在内敛的同时线条变化依然丰富多彩,由注重外形的变化向追求内涵变化转变。线条在方正险拙中增加了圆润糅合的书写元素。有的线条看似简单,远观看不出变化,但是仔细欣赏,变化完全融合在线条运行过程中,一步一景、易步易景,融厚重于简洁,汇古意于墨趣。结字造型及线条的表现,由繁化简,追求一种简约精巧的笔墨意趣,书风自然变化,既能读出历史的影子,又赋予书法创作强烈的时代精神。阅尽千帆,思接千载,胸纳万物,自然造化,神韵凸显,风范天成。
2010年4月21日于天津墨雨轩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7: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天津中青年书法家系列.冉繁英

墨海扬帆竞风流
——冉繁英书法解读
王炳学

很早就关注冉繁英先生的书法,喜欢其潇洒劲健的书风和那种洒脱的书写状态。近几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冉繁英先生的书风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笔墨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用笔、用墨、章法、气韵中那种大气、古风、厚重感越来越强烈,拙中寓巧,作品整体和线条洋溢着灵动的生命气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冉繁英先生是如何精研笔墨实现风格的华丽转身?带着诸多疑问,走进冉繁英先生的书法世界,全面解读一个书法家的笔墨人生。

痴情笔墨  砚田勤耕
“那时候,每天躺在阁楼上,痴痴地看着满屋顶贴着的字帖和自己还显稚嫩的墨迹,就想,自己这辈子离不开书法了”。
冉繁英先生出道很早,从青年到现在将要步入中年,他一直活跃在天津书坛,或教书育人培养书法人才,或甘为他人做嫁衣组织书法活动,直到前几年走上天津市书法家协会领导的岗位,他的工作一直没有离开书法,没有走出天津书法人的视线。自己的命运也紧紧与书法联系在一起。
他在书法方面的天赋很早就表现出来,从很小就喜欢写写画画。小的时候,姐姐旅行结婚,临行前问弟弟妹妹们带些什么,有要吃的,有要穿的,而唯独冉繁英把一分一分攒下的三块四角钱交给姐姐,让她买纸。姐姐回来时把两刀元书纸交给他,他高兴得如获至宝。那时候,每天写字画画儿已经成为他童年少年的唯一娱乐。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冉繁英先生十几岁画的人物写生、静物写生和素描作品,惟妙惟肖、形神兼备,表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但是,后来,由于精力和时间的原因,他放弃了绘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更钟爱的书法事业。
冉繁英先生对书法的热爱几乎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他练字非常苦。年轻的时候,条件艰苦,舍不得用纸用墨,他就先用淡水写,一边写就一边不停地往水里兑墨;每一张纸由浅及深都写到黑黑的不能再写。那时候他戏称自己的斗室为水墨斋。直到现在,他都不浪费每一张纸,都写得不能再写了才舍得扔掉。
他学习的刻苦常人难以想象,学习绘画的时候,为了增强专业理论知识,他把借来的前苏联索洛维叶夫的《素描教学》等专业书籍工整地抄录在日记本上,厚厚的有些泛黄的笔记本记录下了他勤学苦练的痕迹。
他结婚后住房条件很差,一家三口挤在在小阁楼上。那时候在大城市的很多家庭,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充分利用空间,就在屋里搭建阁楼,阁楼很矮,矮的只能弯腰爬行。为了便于随时随地学习书法,他把书法作品和碑帖拓片钉在房梁上,一睁眼就能看到。晚上睡觉前、早晨起床前,他就这么躺着看字,这成为每天的必修课。他感言:那时候,每天躺在阁楼上,痴痴地看着满屋顶贴着的字帖和自己还显稚嫩的墨迹,就想,自己这辈子离不开书法了。
有一次他在阁楼上一边看孩子一边练字,孩子就拴在腰上,在他周围爬着玩儿。他写字入了迷,绳子脱扣也没发觉。孩子爬到楼梯口,头朝下摔下去,脑袋三线骨折。住院,抢救,还差一点开颅。一家人心疼得要死。冉繁英成了“罪人”,他把毛笔全撅折了、纸全都扔了、墨也全倒掉了,发誓再也不写字了。可过了些日子,他又想,付出这么惨痛的代价,不把字练好,不是太冤了吗?
痴情笔墨,如醉如痴,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成就书法的事业,这也应该是冉繁英先生成功的秘诀吧?直到现在,三十余年过去了,他对笔墨的狂热丝毫不减当年。在他家里,书橱里、地上、墙边、沙发、床头,到处都是报刊书籍,各种版本的字帖一摞摞顺墙码放,就像过去家家户户储存大白菜一样,足足占了半间屋,清闲的时候,他会在地上一坐一天,翻阅学习;在阳台上,各种尺寸的书法作品码放了数尺高,墨的清香从纸间慢慢挥散,在整个房间弥漫。他戏称自己写字好像流水线:写出一批就放在一边冷却,过几天进行集中翻检,把不满意的都挑拣出来临帖和做线条练习。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一大摞作品中不一定能挑出几张自己满意的。所以,他总在这条流水线上反复着,重复着自己的“课业”,经年累月,乐此不疲。
他每年要用近百刀宣纸,数十瓶墨汁。那天应约去拜访,地上、桌子上、楼梯栏杆上挂满了墨迹还有些温润的作品,他说这都是昨天晚上写的。担任书协秘书长以后,工作非常繁忙,组织各种比赛、研讨、展览和公益活动,每天忙到很晚才回家,白天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写字,只有晚上才是自己和笔墨亲密接触的时间,无论多晚,都要完成自己当天计划中的书写数量。当城市在深夜中逐渐褪去繁华,自己在浩瀚的碑帖中神游、与古人对话,在斑驳静穆的经典碑帖中寻找与笔墨心灵的贴近与交融是他最幸福的享受。为了节省时间,他把用完的笔用塑料袋包好放在冰箱里,避免每天涮笔浪费时间,也因为每天都在写字,笔墨总是新的,毛笔上总是清新的墨香,从没有宿墨的味道。
他的勤奋令人折服。他一直钟情于颜真卿的《争座位》,一段时间,他完成每天的日课以后,必须临一通《争座位》。看着他珍藏的数幅自己感觉比较满意的《争座位》,感受着他发自心底的那份惬意和快乐,不由人不心生敬意。他梳理历代书家墨迹,然后逐字分析,对每一笔的变化、轨迹、连接及墨色变化细心研究,写出了数十本近人高的学习笔记。
成功是对舍得付出勤奋人的最好褒奖,因为勤奋和努力,才有了冉繁英先生今天的成绩。

领悟经典  穷尽其源
“自己下的是笨功夫,广泛涉猎,对每一名书家,要搜集到书家所有的墨迹和资料,做到全面真实客观去理解评价,包括生平、业绩、经典、特色……”
“帖学一脉必须穷尽其源,不上窥二王墨迹就不能完全领悟笔墨的精神和实质。”
冉繁英先生是一个很善于思考、很会思考的书法家。学书初始从颜鲁公入手,《多宝塔》、《麻姑仙坛记》、《勤礼碑》等诸帖反复临摹,夜以继日,废纸车载、墨以缸记,其中甘苦和艰辛中得到的快乐,不入书道难以体会,其在全国第二届正书展上的一副颜体中堂可以窥见其深厚的传统功力。其后以《祭侄文稿》、《争座位》筑基,上溯二王。在这一点上,他体会尤深:帖学一脉必须穷尽其源,不上窥二王墨迹就不能完全领悟笔墨的精神和实质。每个人学二王取法角度不同,所以内心的领悟和笔下的传承意象也会有不同的变化。有的人洒脱风流,有的人凝重厚实;有人取其巧,有人取其拙;有人能得其质,而有人仅得其形;有人取右军的内偃,有人取大令的外拓。都取法二王,然而面目却完全不同。二王书法如一座宝库,蕴含的书法元素取之不竭。
也正是取法和领悟不同,再加上多年沉浸颜鲁公,在其前几年的书法创作中,其行草书恣意洒脱、流畅劲爽,以劲健凝练见长,笔墨自然调和,令人爽心悦目,个人性情特别突出。而偶尔为之的枯笔飞白更增加了作品的高古气息,如己酉年《隐隐飞桥》、《西山云影》等小中堂作品,这类行草作品是冉繁英先生当时的创作主体。俊逸潇洒,结体和用笔温和平正、不激不厉。书法界对其作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那一个阶段他连续在全国书法展赛中入展获奖,作品远赴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展出,许多人对其行草书情有独钟,索字者络绎不绝。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冉繁英先生没有固守已经取得的成绩,他大量阅读经典、冷静地加以思索,寻找着自己作品的不足。笔墨当随时代,从书法发展大趋势上,整个书法界和每个书法人个体的审美观念、意识都在发生变化,个人审美趋向的确定成为广大书家突破艺术发展乃至个人艺术思想瓶颈的决定因素。在那一个阶段,随着读书、研究、思索的不断深入,以及个人审美理念的不断清晰,冉繁英先生重新审视自己前几年的创作,感觉笔墨内涵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要让作品有东西,要让欣赏者从你的书法作品中读出历史、读出经典、读出笔墨变化和作者思想意识的深度和广度。这些东西不是单纯依靠笔墨技巧能够解决的,是学养、是认知、是境界和个人成熟心性的综合体现。他暗自决心:一定要打破现有的笔墨模式,实现自己书法人生的新的突破。      
几年来,他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精力都放在研习经典上,从二王入,遍临二王法帖,读晋史,翻检两晋有关文学、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从每一个侧面了解二王所生活的时代,进而无限接近二王,真正走进二王的精神世界;写颜真卿,他对颜书楷、行诸贴都临摹到精熟,然后深研唐代社会风情,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颜鲁公的人品和书品。
之后,他纵向沿二王一脉一路下行,广泛涉猎宋元明清诸家,融会贯通。他总说自己下的是笨功夫,对每一名书家,他都会搜集到书家所有的墨迹和资料,做到全面真实客观去理解评价,包括生平、业绩、经典、特色,他把经典中的每一个字都一笔一笔地分析研究,然后把自己的理解记录下来,几十本学习笔记,每一页、每个字都洒落着他辛苦的汗水。
他不仅纵向取法古人,还注重横向学习,放眼全国书坛,一些当代优秀书家的代表作也成为他近几年借鉴学习的必修课。他说:每个人对历史、对经典的理解不同、感悟不同,从经典领悟吸收的东西就会有所不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读同时代的优秀书家和作品,可以增强自己的认识理解能力,可以从中吸取精华,进而得到更多的启示性的东西,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这样更有利于调整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发展方向。
在浩如烟海的碑帖墨迹中,在上千次夜深人静孤灯苦影挥汗如雨的实践体验中,他的笔墨和审美思想逐渐清朗,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认识和领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把书法写像、写到驾轻就熟不难,而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书法家,这不仅需要深厚的书写功力,更需要对书法发展脉络的整体把握,以及意识、修为、学识、天赋和自身性情的介入和能力,冉繁英先生做到了这一点。穷经皓首,悟得心源,其中的甘苦自有自己能够体会的到。他的学习态度和为之倾注终生的习书、治学精神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启示。
墨蕴千家  机杼自出
“从有法到无法,看似无法却又有法;从有我到无我,看似无我却又有我……仔细欣赏颜真卿的《争座位帖》、《祭侄稿》,那种笔无定法,如钢似筋的线条质感和通篇的凛然气势让你越看越喜欢。”
得益于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在冉繁英先生近期的作品中,显现出与前几年作品的明显不同,个人面貌更加突出。首先就是作品整体和点画笔墨内涵的丰富,笔墨仿佛饱蘸诗书,历史、文化、沧桑、风雷雨电、琴韵书声在运笔泼墨中簌簌如天籁齐鸣。急则万鬃齐发似千军横扫沙场,如万马横空奔驰;缓则溪水淙淙徐而灵动,似渔舟唱晚波光潋滟。或张力劲健厚实凝重如钟鼎碑版,或稳如磐石静观江南小桥流水。秀妍而不流俗,飞扬而不跋扈。融千家而自出机杼,似颜非颜,似二王又非二王,有王觉斯的影子、宋四家的笔墨,将历代经典大家的经典笔墨融于自己的笔端,广吸而不杂,博收且不乱。通篇气韵生动,章法布白行云流水,自然协调。如:《明月平畴》联,“明月”重笔浓墨如惊空坠石,动如脱兔掠风;“照”字粗细笔变化自然行笔趋缓,稳稳接住“明月”;“积雪”二字笔墨渐枯,老辣生涩结合快慢适度的行笔,使动静有机结合,既收住上联,同时为下联的过渡做好了铺垫。下联平字笔画俯仰连接一气呵成,墨色尽枯而笔力丝毫不减,下面四字寓动于静,寓巧于拙,自然协调、气势连绵,拙秀相宜,最后的“风”字墨色稍浓与起手的“明月”遥相呼应,通篇作品格调古而不俗。
在他近期的作品中,笔法墨法在作品中有了很明显的变化,用笔看似率意而为,实际笔笔有出处;结体不拘于旧法,根据章法布局巧妙安排,略变古人之法为我所用,丝毫没有拘泥做作的感觉,笔墨难见停滞与优柔寡断;浓淡墨色变化自然。其偶尔为之的以颜字为根基的楷书作品,一改写颜只关注其丰腴肥厚特色的传统书写意识,而是取其形、得其势,增柳之瘦削,减颜之肥腴,融颜柳两家之精神。形成了自己老辣、劲健、飒爽、清新、不俗的书风。
多年来,冉繁英先生不追风、不逐流,以我笔墨抒我胸中块垒。以自己对书艺,特别是对行草书独特的理解与体悟,坚守着自己的创作理想和路子。不为书奴,是来自于多年临池积累的笔墨经验和对经典的深谙理解,是来自于自己对笔墨娴熟的把握和驾驭能力;不随俗流,是自己淡定书写和对当前书法发展的敏锐判断力。但不随时风也并不是完全拒绝改变与出新,在其前几年写的《积翠蔚云霞》联作中六个团扇草书加行草对联拼接的作品形式在装饰性上有意适应当代书法的展厅效应,繁而不乱,字体、色彩搭配自然协调,给人一种雅致、大方、清新的欣赏美感。近两年的作品以简洁古朴为主基调,用很纯粹的黑白两种简单色调演绎着中国古老传统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能远观得其气势,也可近距离欣赏读其笔墨。
读冉繁英先生的书法作品,我感觉更深的是一种精神内涵的追求与表现。冉繁英先生一直坚持书画的最高境界是精神的,有意为书多滞、多俗、多拘谨,因为是为了写字,为了创作,所以很难放松,心全在字中,很难考虑自己的思想与性情,最终的结果是被字左右,被创作左右。纵观历代书法精品佳作,都是以表达心性而无意书法的状态下而成就,《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三大行书,均为作者自己当时的一种心绪的描述,“兰亭”因雅集而心手双畅、“祭侄”因悲伤与愤懑而笔生风雷、“寒食”因忧郁和无奈而骨健萧散起伏跌宕,作者更倾心与关注的是自己的心情,是文章所表达阐释的内容与精神。张怀瓘《书议》云:“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令了然”。而多年来,无论是对经典的理解也好,对自己创作的把握也好,我们的很多书家更多得地关注的是技法、笔墨的表现,精神的缺失以及作者心性的迷失使作品很难脱俗。
而冉繁英先生显然对此有所思考,看其前几年的作品,尽管没有看到他书写的场景,但能感觉到在行云流水般的笔墨流淌中轻松书写的状态和对笔墨精到的掌控。在笔墨功力深厚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对书法精神的把握,是阅尽千帆后对书法的彻悟,是心灵的回归与淡定安宁,更是一种因了书法的精神享受,走出书法、站在笔墨以外看书法。游于艺是对艺术本质的驾驭和心灵释放;采菊东篱是对生活宦海彻悟后的心灵归宿以及难得的闲适和安宁。将书法精神与个人心性不断放大,书法真正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表现载体。
然而,在岁月的积淀中,这种精神和心性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是在不断领悟中升华的。如果说他前几年的精神追求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性情的艺术体验,那么近两年其作品的精神内涵却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一种时代大精神的元素。由小我而大我,由个人小天地小性情而上升到人文情怀的大我大性情。这种变化不是刻意而求变,而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自己在书读万卷、思接千载之后的精神顿悟。文艺作品更多地是反映时代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文学、音乐、笔墨不可能脱离时代氛围而独立存在。前面提到的三大行书,王羲之在做序时对生与死的感悟也是时代的回音;颜真卿愤而以书祭侄不仅仅是个人的得失悲喜,更是对世事艰难以及国家内忧外患的忧虑;苏东坡被贬黄州,幽愤郁闷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境遇,更多地是心系家国、报国无门的无奈。
与时代精神同步,把握时代脉搏,这是冉繁英先生对书法精神表现的个人体悟,是在书法本体的基础上的艺术升华。能够赋予笔墨时代精神追求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书画家应该追求与倡导的,是书画艺术的本质与最高境界。
在孜孜以求中,在三十余年的探索中,冉繁英先生对笔墨有了自己更深的体悟。他喜欢音乐,他说唱歌时的每一个吐字都如书法运行中的线条,轻重缓急,或蜿蜒轻柔或直泻如飞瀑,气口由丹田经喉咙,徐徐导出,如笔墨的墨蕴自然流淌。他喜欢琢磨其它艺术门类,比如舞蹈、比如杂技、比如摔跤。杂技的叠椅子,无论怎么倾斜但是只要重心稳定就不会倾倒。正如古人从仰观风云变化、水短流长、担夫争道、屋漏痕中领悟到书法的真谛一样,万物通性,触类而旁通。“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宗白华先生的话道出了书法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冉繁英先生说,现在自己追求的就是从有法到无法,看似无法却又有法;从有我到无我,看似无我却又有我。他说,仔细欣赏颜真卿的《争座位帖》、《祭侄稿》,那种笔无定法,如钢似筋的线条质感和通篇的凛然气势让你越看越喜欢。
他强调书法的书写性,强调书写时的力度、角度和速度。他说,只有掌握好了这三个度,才能深入探索书法艺术堂奥,笔力是根本,是笔墨驾驭能力的形式表现。
去年,刘文华先生来津讲学,看到冉繁英先生的近期作品大加赞赏:“我看过许多行草书作品,繁英的字是最接近二王及颜鲁公心性和灵魂的”。
尽管冉繁英先生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他始终没有满足过,没有停止追求。他谦虚地说,其实到现在自己感觉才刚刚开启了书法艺术的一扇大门,离真正领悟书法艺术真谛还有很远的距离。现在捧读历代经典,越往深处读越觉得深奥,很多宝藏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继承。书法艺术如高高的珠峰,我们也许都无缘登顶,但我们不会放弃攀登。
“放怀楚水吴山外,得意唐诗晋帖间”, 陆游《出游归鞍上口占》的两句诗联也许正是冉繁英先生对书法艺术追求的写照。因为书法我们快乐,因为精神我们陶然,心怀万物,积极向上,这也应该符合当代书法的发展需求。十年墨海逐浪,冉繁英先生实现了自己对书法艺术新的领悟和阐释,也许下一个十年,他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因为艺无止境,时代在发展,艺术在发展,我们手中的笔墨也会随着时代变化实现更大的发展,期待冉繁英先生为我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12年5月18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7: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天津中青年书法家系列.邵佩英

翰墨抒胸臆 华章写春秋
-——邵佩英先生书法印象
王炳学

提到天津市中青年书法家,邵佩英先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以金文盘铭为主体,时而高古厚实,时而又很具有现代气息的书法作品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我也喜欢写点关于书画的文字,邵佩英先生就成为我接触较多的天津书协领导。
多年来,邵佩英先生以金文大篆为主要研究方向,废寝忘食、不舍昼夜,奠定了自己在天津市乃至全国书坛的地位。读邵佩英先生金文作品,有两个特点非常鲜明:一是书写的高古、庙堂钟鼎之气势在作品间弥漫,仿佛回到宽袍华服的上古时代,淳朴、厚重、大气、自然,又不失活泼烂漫之态;第二个就是在装饰和形式上浓郁的现代气息。
篆籀书写的最高意境应该就是高古不群,现代人往往为刻意追求创新,在研习大篆文字时,多临习邓石如、吴昌硕等宋以后及近代名家,之后才上溯三代,这样很容易循迹溯源,是一条学习篆书的有效途径,但是其弊端也很明显,往往明清书家痕迹明显,很难写出篆籀金文的高古朴拙之气。而邵佩英先生之书,以三代金文盘铭为根基,在深刻把握金文造型的同时,更多地是写出了远古先民殷商周文化的古老气息,意与古会。方薰《山静居画论》称:“书画贵有奇气”。黄庭坚也曾强调:“书画以韵为主”。观邵佩英先生作品,那种奇气、大气、高古之气、篆籀之气弥漫整幅作品,气韵在字里行间、点画线条中自由流淌,如远古之秦川汉水,用笔用墨变换之间,水随山势而流动,墨随笔势而徜徉。这些特点在其早期的作品中显现尤为突出。如:其为中日友好城市书写的《黄河大和》联、集周盂鼎铭文的《有田无田》联等作品,古蕴盎然,苍劲古朴之美尽显笔端。
邵佩英先生书写最多的作品是金文对联,因对联字数相对较少,便于收集整理古字,这是大多数喜欢篆籀甲金文字的书法家最喜欢也最常用的一种创作形式。但对联创作最大的问题是难于布置,看似简单,要想在短短七八个字中求新求变,不板不滞,写出灵活生动又不失气韵的作品也是比较困难的。处理不好很容易千人一面、千联一面。邵佩英先生不断尝试,努力追求变化,尺幅之间新意迭出,古蕴盎然又不失现代气息,在装帧形式上努力折射出时代精神和风貌。在创作中,他一般喜欢选择仿古单色纸,与篆籀甲金文字的古意配合,相得益彰,包括拼接或者营造花色变化上,纸色古质,雅静协调。如:以中山王笔意创作的《众徒》联,突出了简洁大气的审美趋向;《太白》联在联语中间三段式释文题跋,古朴中增加了灵动色彩。而在题跋中不时采用朱墨点缀,更增加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如画龙点睛,神采毕现。
在章法布局上邵佩英先生总是精心构思,用心经营,既合古法又有新意,字的黑白布置停均大气、不激不厉、典雅大方、舒缓得体。同时,以释文或简短题跋映衬,增加了作品的活泼与变化。在释文、题跋上或整齐、或错落,或稍微紧致、或略显疏朗,变化中增加作品的观赏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太过规整和板滞的对联创作通病。其题跋落款讲究,不随时人故作或杂乱或太过规整,大密大疏,刻意做作。既承袭传统,而又根据整体布局,以通篇和谐、整体美感为宗旨,疏密有致,与主体文字相映生辉,让人看了自然舒服愉悦,赏心悦目。
其深厚的传统功力和对书写的良好驾驭能力历来被书法同道称赞。如在一次国展投稿中,邵佩英先生仅用半天时间创作的一幅作品不仅入选,还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作品奖,其书写功力和创作能力可见一斑。
邵佩英先生不仅在创作上功力深厚,他还是一位成绩突出的理论家。曾经读过其在《书法报》论述孙其峰先生创作成就的文章,字字珠玑、行云流水,见地深刻、精准翔实地将孙其峰先生的书画人生进行了淋漓尽致而又客观地描述。其论文曾入选全国第二届现代刻字艺术理论研讨会、全国楚简帛书法研讨会等。邵佩英先生谦逊好学,在天津二宫、南开文化宫、文化街的旧书摊上会经常看到他的身影,淘书、藏书,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经年累月,乐此不疲,废寝忘食,不舍昼夜。我想,这也正是他书法创作与理论都非常出色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名普通的书法人,我对天津书法家协会总怀着一种从内心深处生发出来的敬畏之情,有时候去协会办事总是心怀忐忑,可每次见到邵佩英先生,他总是很热情。记得有一次我拿着自己的习作去请教,邵佩英先生在提出中肯意见的同时,细心讲解示范,令我非常感动,热情敬业、提掖后学,这是天津书法界的传统,也是天津书法的未来和希望。

                                 2011年11月11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7: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天津中青年书法家系列.刘彦明
亦诗亦书  陶然于心
——读刘彦明书诗印象
王炳学
    
刘彦明先生出生在陕南汉中,汉中在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刘邦奠定汉室400年基业起于汉中。汉中的文化积淀很深,褒斜栈道南口石门一代,以汉魏时期为主的摩崖石刻是中国书法艺术瑰宝,以“汉魏石门十三品”为代表的一百六十余块刻石代表了一段斑驳的历史和灿烂书法艺术的一隅。生于斯长于斯,使刘彦明先生对中国书法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这也许是他一生钟情于诗书画印艺术研究最初的原因吧?
刘彦明先生书法取法欧阳询,早在部队期间,其骨清神爽、雅正劲健的欧体书法就在全军书法大赛中屡屡获奖,并入展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入选第七届全国刻字展,荣获《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全国书法展》银奖等。后师从于田蕴章先生,始终以欧阳信本为圭臬,不离不弃。欧阳询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张怀瓘《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所以自唐以降,钟情欧体并能写出自家风范的书家不在少数。
取法高古是对刘彦明书法的第一个印象。唐楷历来是个比较有争议的书法话题,而作为书法人,唐楷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老师要求学书要从唐楷入,然后上追秦汉魏晋,或下探宋元明清诸家。现在有些人反对取法唐楷,实际是对唐楷的一种畏惧,是自身功力不逮的表现。取法唐楷,可谓取法乎上。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因为取法高古,所以刘彦明先生书法作品中的那种盈盈古意随处可见,信守拈来,大唐士子之风洒满字里行间。如其乙酉年写的《竹雨山川》联、《白云流泉》联和丙戌年的《前赤壁赋》四扇,静雅达观、清爽宜人。
法度谨严是刘彦明先生书法的又一个特点。唐尚法,严于法度是唐楷的特色,刘彦明先生书法严谨整饬,处处讲求法度,用笔、结体、章法布局,没有一处悖于古法,墨色温润浓淡变化、线条粗细搭配精巧,学欧而又不完全等同于欧书,在笔墨运行中不断地融入个人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认识。他这种谨严精细的个人书法追求反映在每一幅作品中,无论是作品内容还是落款,刘彦明先生没有丝毫随意的感觉,规矩严谨,又透着流畅洒脱。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这些细节的细致处理,更多地是自己对笔墨的一种敬畏。
张建会先生曾经说过:“法度和性情是书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单纯追求法度忽略性情就会缺少生气和情趣;而单纯追求性情,不讲求法度,则不能称之为书。法度和性情是书法意象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刘彦明先生的书法作品在书写中更多地融入个人的书写意象、个人的心性和艺术感觉。我的老师天津书协副主席顾志新先生曾经称赞刘彦明先生热情谦恭的为人风格:“彦明非常谦虚,言必称师。”曾经与刘彦明先生有过几次近距离接触,那种洒脱俊逸如谦谦君子的个人形象和书法作品高度吻合,潇洒飘逸、清新典雅。良好的学识修为,在笔墨之间很自然地浸润生发。个人书法面目是以深厚的学养做依托的,所以说,字本无俗雅之分,能区分俗雅的只有作为人的个体,人俗则字俗,人雅则字无俗意。
刘彦明先生不仅是一名具有较高水平的书法家,还是一个颇具太白浪漫遗风的诗人,其诗受业于天津著名诗词学家张牧石先生,其诗风也颇得张牧老风范,雅士风流、倜傥不群。兴之所至佳句妙语随心而赋。乙丑春登司马台长城诗:“登道上高楼,风轻云乱游。鸟飞天际阔,遥望满山秋。”念古思今,发自内心的感慨之情随满山秋风逡巡回荡。春日在小区漫步,信手即成《小区春景》:“望里朝曦应翠微,花香絮舞海棠肥。惠风渡柳宜人醉,笑语声随彩蝶飞。”去蓟县白蛇谷,诗情随心而动,口占四言留作纪念:“万丈银丝落碧川,奇峰醉石吐云烟。龙潭一线红尘事,千古佳缘万古传。”
    刘彦明先生喜欢写诗,写天写地、写人生写性情,诗言志而又言情,而在诗情画意中自己的人生也变得多姿多彩,给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诗书一家、珠联璧合,在他的书法创作中也多见他的自作诗,丰富了自己书法创作内容,避免了创作中千篇一律总是“白日依山尽……”的无奈。
亦书亦诗,陶然于己,也陶然于人。刘彦明先生用颇具自己个人风格的艺术方式去努力创造美,在笔墨流淌间、在诗情妙语中,去实现自己对传统审美理念的阐释。

2012年5月27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7: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天津中青年书法家系列.崔寒柏

才情笔墨写我胸中风云
——读崔寒柏先生书法
王炳学

知道并关注崔寒柏先生是在热衷网络书法之后,在网上不断看到崔寒柏先生的作品和消息。很喜欢崔先生的书法,因此特别关注关于先生的消息、动态,并对其书法反复揣摩领悟。
崔寒柏先生是属于书法的。三岁在外祖母的辅导下开始学习书法,六岁师从津门大家王学仲先生。其实按照其父的意思,只是小孩子多学一点东西,提高一下修养,并不想让他在书法上有什么作为,但没有想到多年以后书法会成为崔寒柏先生终生的事业。崔寒柏先生的父亲母亲都是医学专家,学医学并当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是其顺理成章的人生道路,实际上他也是按照父亲的要求报考医学院,毕业后走进医院工作。如果按照这一轨迹走下去,崔寒柏先生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番样子,行医坐堂,按照学历、资历一步步晋升职称,做一个医学教授,甚至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成为医学专家,这是多少人羡慕得要死的好事情啊。这样,中国书坛就真的少了一位有个性的书家。然而,崔寒柏先生是属于书法的,从三岁跟着外祖母第一次拿起毛笔那一刻开始,他的心思全部都在书法上,包括工作以后,甚至负笈赴美也没有放下他的书法。这样,旅美十年回国,华丽转身,彻头彻尾地做起了书法家,对于崔寒柏先生,这是理想的回归,是心灵的回归。
读崔寒柏先生的书法作品,淡定洒脱、不温不火是我的第一个感受。也许和经历、阅历有关,看淡风云变幻,那种特有的自然与淡定,总是能吸引住每一位欣赏者。也许是心性使然,也许是沧桑岁月后的涅槃,阅尽千帆、心定中流。自然与洒脱是伪装不出来的,这是尝尽人生五味后的大彻大悟,是历尽沧海后的心灵守望。无论是以宋人筑基的楷书还是行书,能够想象到崔先生书写时的那种淡定挥洒,他拒绝时风的介入,和当今书坛一些人貌似行云流水而内心浮躁的笔墨翻飞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淡定所以从容,因为从容所以沉实。读崔寒柏先生书法,一笔一画都意到笔到,心有所思,笔有所指,没有一笔含糊带过。这里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的因素,更多的是心情、心绪和性情使然。目光在行间字里流连,如魏晋士人行走在山阴道上,是一份安宁与恬淡的精神游历。
平和中庸是对崔寒柏先生书法的第二个感受。和淡定有关,这种平和与中庸是对中国儒道释精神的集大成。儒道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乃至中国普通草民的思想意识无不被其左右,归于儒、归于道、归于释,是国人心灵的最终落脚点,而中国书画与儒释道的精神实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儒释道的哲学思想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也贯穿着整个中国书画发展史。在崔寒柏先生的作品中,那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经意与不经意间随处可见。对于书法人来说,书法是精神的,是个人性情和心绪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平和而至中庸,中庸而至淡定从容,这也是崔先生书法归于淡定的重要因素吧?
安静凝重是崔寒柏先生书法的第三个印象。走帖学一脉,特别是以二王为宗,不论是用力在宋元明清的哪一家,写出安静的状态和偏于厚重的风格特点实属不易。在帖系中追求沉实凝重风格的一般走杨凝式、李北海、颜鲁公的路子,那种凝重感和剑拔弩张的气势很容易上手,以宋元明清为圭臬的书家很少有那种笔墨的凝重感。而崔寒柏先生的书法很好地糅合了唐人写经笔意和宋元书家的元素,做到笔笔杀纸,在笔锋运行轨迹中那种水散墨积的高度凝聚,让人如读秦汉史册,不由心生敬意。由凝重而劲健更是崔先生有别于别人的艺术追求。而在凝重的基础上,偶有活泼的用笔和不经意的飞白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灵动气息,动与静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不板不滞,增强了作品的生命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庙堂之气与逸气并重是对崔寒柏先生书法的最深的感觉。许多书家在评价崔寒柏先生书法时,首先想到了钟鼎篆籀的庙堂之气。那种大气如云和威严所形成的书法意象,让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敬畏。庄严、肃穆、威仪,如端坐宝座的梁武帝,正大气象,令人肃然起敬。这种大气是学识、修养、数十年功力为根基,再加上个人的独特性情所决定的。有些东西是学不来的,正如贵与富的辩证关系,富可敌国未必能贵。人的心胸和气魄决定着其一生言行和艺术修为,崔先生的庙堂之气也正是其心胸、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书学理念的不自觉的笔墨意象表现。如果只追求那种庙堂整齐又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崔先生在一些行楷作品和行书中有意吸收了魏晋以及宋元明清的逸气,庙堂之气和逸气相结合,实现了书写全新的艺术升华。
读崔先生书法,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洗礼,是对人文精神重新架构的启迪,如果你想在当今浮躁不堪的社会乱象中静下心来,寻求心灵和精神的回归,建议你去读一读崔寒柏先生的书法,读进去自然会心生宁静。

2011年11月11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7: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天津中青年书法家系列.杨健君

豪情肆意的情绪挥洒
--杨健君书法赏析
王炳学

乡村的三月,一个少年在村庄与村庄、在城镇与城镇之间穿梭,寻师访友,求贤问道,怀揣着自己那个叫做书法的梦想,在逐渐褪色的春联当中、在古街店铺的牌匾当中、在农家红砖青瓦的门楼上,领悟着墨色的浓淡变化、揣摩一笔一划的墨痕。在20多年前的乡村,有那么一些痴迷于毛笔字的孩子,用自己的稚嫩与憧憬编织着自己的书法梦。杨健君应该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种种原因,有的人把少年的梦想搁浅了,而杨健君却以他的执着与坚韧,一路前行,向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靠近、攀登,取得了可以说很骄人的成绩。作为一名比杨健君大几岁,同样是多年前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乡村少年,我很佩服、也很羡慕。
2009年12月,杨健君个人书法展在天津经纬艺术馆举办。曾经近距离地阅读,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杨健君的水墨世界,总想写点什么。重新翻开《杨健君书法作品集》,欣赏杨健君充满张力激情挥洒的大草、雅致不俗的行草书、古典利落的小楷和落墨大胆的隶书作品,用思绪去触摸杨健君敦厚内敛外形下的内心艺术世界,去尝试解读杨健君心中的黑白水墨图腾。
草书是最张扬个性的,也是最能挥洒个人性情的,所以杨健君选择了草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在喻建十先生的序言当中提到杨健君执着的情感投入时说:“在书法诸体中最能够表现作者性情,最能够宣泄作者意绪的当属草书。一旦进入书写状态,往往会将作者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的波动无一遗漏地显现出来,这种情感的下意识流露揭示了作者的本我特征。杨健君也不例外。他曾说:当自己进入创作状态时,几乎达到癫狂的境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无书无我,一种无法抑制的书写冲动左右着自己,一个书写段落完成之后,周身就像散了一样”。
杨健君是草书情感的宣泄者,从外貌看,杨健君是那种不张扬、憨厚内敛、保持了很好的乡村少年在大都市摸爬滚打的谦让的性格。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情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经历的苦闷与快乐,有些东西不能诉之以言,有些东西需要以物达意、寄托个人情思。杨健君用水墨、用线条淋漓尽致地宣泄自己的情感,或悲或喜、大起大落、酣畅淋漓。他的每一幅大草作品都是个人情绪的极度张扬,在笔迹运行中、在牵丝缠绕中,让笔墨尽情流淌着自己的苦恼、激情、快乐和愉悦。书为心声,以书传情。
“书林渊薮,终属晋唐;翰墨所基,重在境界。境界之旨,允高允大;格调务高,格局务大;有天之高,有海之阔;兼之二者,书境大成。”。这应该是杨健君痴情书法20年最深切的个人体验与感悟。纵观杨健君的大草作品,行云流水、激情四溢。格调高雅古典、如竹林清风徐徐;线条飞动张扬个性十足、张力弥漫、驾轻就熟;墨色浓淡变化随行而动,或浓墨、或飞白,笔墨运行轨迹如泉水沿山势而下,急缓粗细把握得体;格局大气磅礴,字形变化夸张而不失分寸和规矩。欣赏整幅作品如望云绕天际、海波浩淼,魏晋风神融于纸端。以作品集首幅作品《自作诗〈咏怀素草书〉》为例分析,在墨色变化上,从“西游”到“池”一气呵成,气势连贯,墨色由浓而淡,“悟”字重新濡墨,至“夏”字,第二行“云”字重墨起笔,到“动”字墨色变化明显,“笔”字濡重墨,与“动“字形成鲜明墨色对比,同时与第三行的首二字及最后的“时”字及首行的两处重墨互为犄角,增强了作品的动感与活力。
艺术创作关键要有自己的创作思想和路径,杨健君师法古典,以羲献为根基、怀素王铎为羽翼、黄山谷为圭臬,确定并追随自己的行走路线,使自己的大草创作路子更为宽博,也更加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大王”的潇洒劲健、王铎的恣意、黄山谷的夸张,在每一幅作品中都能自然流露,巧妙融合。
我个人最喜欢杨健君行草作品。看到杨健君的行草作品,一种古典、淡定、从容的感觉扑面而来。如竹林七贤抚琴松下、饮酒林中,如陶渊明种在东篱下的秋菊,隐士悠然对弈黑白,陆羽闲品春茶。一份淡然与安宁跃然纸上。用纸及墨色的调剂,每一幅行草作品都是非常讲究的书写,古意盎然,淡雅宁静。用笔遵循古法,笔笔到位,劲健自然,实而不华,规矩而不死板,活泼而不张扬。谋篇布局大气精致,疏朗有度而气韵连贯。境界高古,功力尽显。
行书作品在追求个性书写的同时,更多地融入了黄山谷的笔墨变化和体势变化,行笔果断,干净利落,尤其焦墨书写的效果更加体现了笔墨功夫与作品的内涵及线条的张力。
几幅隶书作品,以古笔写时风,章法布局、用笔、结体等力求写出个人面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看得出,杨健君在以不同的书写变化,努力使自己的书写更加丰富,多侧面反应和体现自己对书体与笔墨的驾驭能力。即拓宽了自己的创作路径,又丰富了展览及作品集的内容,避免书体的单一性给读者带来的审美疲劳。
小楷作品占了作品集的相当一部分,可以看出杨健君用功之勤。小楷是最吃功夫的,也是最难写的,更是最能体现书家对技法和笔力的掌控能力的。杨健君的小楷精到雅致、功力不俗。特别是8米长卷《金刚般若婆罗密经》,整幅作品,鸿篇巨制,气贯长虹,美轮美奂,没有一丝含糊,从始至终保持了淡定与安宁,字如蝇头、点画精妙,字字珠玑,妙不可言。如果没有对笔墨熟练驾驭的能力,没有一定的功力和定力以及耐得住枯燥与寂寞的心性,谁也写不出来。
尽管20年的书写成绩斐然、令人敬佩,但我个人认为,杨健君在能量充分积聚的情况下上升空间明显,大草的线条还有待于进一步锤炼,如果更老辣劲健一点会更好,个别地方牵丝缠绕稍显凌乱。朱以撒先生曾经说过:草书不能草草书。小楷写《宣和书谱》的几幅作品有一些拥挤凌乱的感觉,左尖右粗的长横过多,给人重叠的视觉效果。当然,瑕不掩瑜,杨健君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书法家的许多条件和优势,今年还不到不惑,以其目前的执着与专注,如果再过10年20年,成绩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我们还在路上,为了梦想我们会依然固执地负笈前行。健君兄,你说呢?

记于墨雨轩
2011年3月26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7: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天津中青年书法家系列.王炳建
笔墨古典亦风流
--王炳建书法艺术欣赏
王炳学

因为是名字很相近的兄弟,所以一直在关注着王炳建的创作状态,也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听到关于王炳建的好消息。继第三届扇面展荣获二等奖、天津市首届临书展获得特等奖、入展全国首届书法长卷展之后,炳建的作品再一次入选十届国展,可喜可贺。近几年炳建在书法事业上佳绩连连、收获丰厚。先从教,后经商,最后归于专业书法创作,三十多岁的年龄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令同道书友赞叹不已。
喜欢王炳建书法的古典。炳建的成功来之于对古典的坚持,多年来,炳建一直沉吟于二王书法,心追手摹,用心体悟,由二王而及《书谱》,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二王一脉。看其作品,法度谨严是其主要特征,特别是参展作品,晋唐笔法精熟,信笔拈来,成竹在胸。如获得扇面展二等奖的作品,五个扇面以湖蓝底色衬托,大形式就给人一种雅致脱俗的感觉。每个独立的扇面精心设计布置,各有特色,没有一个雷同。古典是一个人对经典的很好得把握、理解与阐释,炳建长期浸淫于魏晋书法经典发帖,出入二王,或内偃或外拓,尽得二王和魏晋风流。他特别喜欢大王书法,这在与其谈论书法的时候也多次谈到过。日日临习,早晚揣摩,用心灵与右军贴近,用笔墨与古人对话。在其示人的作品中,有大量是临摹大王书法的。如庚寅年夏临王羲之《儿女帖》、澄心堂法帖以及书谱等,其功力日积月累彰显笔端。醉心经典,写出古典。也因此炳建的书法的那种古典不经意间在作品中自然流淌。这不是刻意做作出来的,是对古典深刻把握后的具象表现;是个人书法追求、书写参悟后的的笔墨意象。
今人学二王,大多由二王入,然后下追宋四家及元明清,力求写出新意和自身面目。岂不知这样极容易坠入俗道,被宋四家及王宠、傅山的偏激书法理念所左右,丧失帖学的古典与高雅。王炳建书法直入魏晋,唯二王为圭臬,这种贵在出入经典,坚持自我艺术追求的路子成就了自己的书法事业,他的获奖及入展作品更能说明这一点。
喜欢炳建书法的洒脱风流。他很注意广吸兼收、融会贯通,线条的锤炼、墨色把握、章法布局,洒脱、空灵。炳建这么多年浸润于大王及帖学一脉,苦钻精研,其成功来之于突出古典的书写、对大王及历代经典深刻的把握与理解,技法纯熟、情感与书写相溶、注重形式的美感。对书谱及素旭大草的有意借鉴,并没有脱开二王一脉,而更增加了书写的灵动性。也因此,那种由传统与心性挥发出来的洒脱与风流成为其书写的最大特色。那种心手合一、下笔成篇、自然流畅、神游八荒的境界;那种如归隐魏晋山林、得于名士风采的潇洒自然的书写状态,令书法同仁赞叹有加,推崇、羡慕,进而有许多人效仿炳建。潇洒风流的创作在其区别临帖创作的一些小品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印证。那种性情所致、把笔挥洒,一任墨韵在洁白的宣纸上流动的气势颇具魏晋风骨。卢智剑先生对炳建书法有过中肯的评价,特别对于这类随意创作的草书作品,不妨摘来与大家共享:“炳建的草书作品行笔洒脱、章法自如、墨色丰润、神采飞扬,但因其书写目的时有不同,所创作的作品自然显现出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作品面貌上大体有三:一是备战国展的创作多追随展厅效果且注重装饰语言,作品虽雍容华丽但制作痕迹明显。二是探讨性的创作多用笔不拘成规且结体诡异奇特,作品力求囊括万株却又难裁成一相。三是随意性情之作多书写率性潇洒且笔墨酣畅淋漓,作品一气呵成而不失功力。书友们多喜欢炳建的随意草书,这类作品看若豪放不羁,实则提按顿挫有法,使转开合守度;这类作品,游弋自在的墨线在律动之中若现秦汉之苍、二王之韵、颠醉之狂;这类作品见气韵而不见蛮力,势大不因形制所大;这类作品尽显本性的笔画之上似见篆隶之魂、魏碑之神、晋唐之魄。我最欣赏炳建的随意草书小品,其行笔速度平和,笔画振幅紧凑,字面无声有律,如配乐相和,一曲贝多芬的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定会与其纯朴而亲和的笔墨情调产生共鸣。”这是书法同道对炳建的最好的嘉许。
喜欢炳建书法的清新与不俗。他的大部分作品,特别是扇面类、小品类作品,在继承古典的同时,那种清新、宁静和淡雅在纸端自然流露。这可能和年龄、阅历与时代有关。追求古典、沉浸古典,并不完全被古典所左右。清新雅致一如林中月下弹琴赏月的书生,那种书卷气在笔墨中弥漫。从古典中来,而较好地洗刷掉了古典的老气、秋气、暮气。用自己年轻的活力滋润笔墨,而又很好地避免了时人书写的轻率与浮躁。清新不俗、不急不躁、灵动自然、任心绪在古典与现代之间自由驰骋。
读炳建书法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享受,那种痴情笔墨的精神愉悦,那种直追魏晋的书写理念,那种超然物外而又轻松快乐的心灵畅游,是我们许多青年书家应该很好借鉴的。一次在天津市书协组织的活动中见到炳建,他告诉我,昨天他一天写了十个手卷。如果没有一定的毅力,如果仅仅把书写和创作当做一种应酬和作业,是不会有这么良好的书写创作状态的。
祝福炳建,也期待着炳建取得更多更好的业绩,成为津门青年书家的领跑者。

2011年10月13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7: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天津中青年书法家系列.王树秋

心灵的锲刻
--读王树秋先生书法有感
王炳学

作为孙伯翔先生的高足,王树秋先生的书法延续和继承了孙氏魏碑一路,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沉吟其中,用心追寻。
朋友曾和我提起树秋先生写字,每次准备书法创作的时候,只见王先生面对洁白的宣纸,凝神屏气,成竹在胸之后,提笔濡墨,然后举全身之力,毫落纸端,用极慢的速度运笔书写。笔如刀行,仿佛是在用刻刀在原石上锲刻,那种专注、那种聚精会神、那种全身心地投入的状态,把观者也带入作品创作过程中,如在秋阳下得深山古崖,看艺人刻石,刀石碰撞的声音,和着悠远飞泻的山瀑,以及鸟虫的鸣叫,叮叮咚咚,在耳边弥漫。那是一种虔诚艺术的享受,那是对书法创作的一种敬畏,也是在创作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独有的心灵深处的美感和愉悦。
欣赏王树秋先生的作品,你会被其古典、执着与浪漫的情感表现所感染,不由自主地进入作品给你带来的荡涤心灵的一种意境。
痴情北碑,写出自己。树秋先生追随孙伯翔先生二十余年,很好地继承并领悟传承孙先生衣钵。将自己的书法追求确定在北碑一路。从《始平公》、《董美人》始,遍临北魏诸碑,有的碑版临习几十遍、上百遍。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树秋先生在北碑上下的功夫。无论是大字还是小字,以及行书作品,北碑的影子无处不在,厚重沉实,开张奔放,金石铮铮。同时,他以孙伯翔先生为楷模,深入研究孙伯翔先生北碑书法的变革、构成和孙先生独开先河的北碑造诣,然后根据自己的性情、爱好和对孙先生的理解加以调整,努力写出自己。弘扬孙先生书法、延续并发展碑学研究,成为王树秋先生的毕生书学追求。
亦正亦欹,随情赋形。清杨守敬称:“书法潇洒古淡,欹正相生,六代所以高以唐人者以此”。树秋先生对欹与正的辩证关系把握的很是精到。他的作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他的临帖部分,如临《郑文公》、《董美人》,形神兼备,起笔运笔过程中及字势结构不偏不倚,尽得神韵,可谓正极;二是具有强烈个人风貌的创作部分,以欹为主,欹中求正,险绝中求平正,观之姿态横生、情趣天成、神清气爽。将个人情趣与书写内容和作品形式紧密结合,随情赋形,并不是熟练后的机械性的重复,强调了书法的创作性,每一幅作品都有不同的变化,每一个相同的字没有一个重复。如《神龙垂云》斗方中,“龙”字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和“地”字最后一笔竖弯钩,起笔收笔和笔迹运行有相同的地方,但更多地是不同,“地”字竖弯钩偏平而收笔略重,“龙”字竖弯钩偏于向右上取势且收笔较轻。正像蔡希综在《法书论》中所说:“每书一纸,或有重字,亦须字字意殊。”努力追求变化,避免雷同,是书法家很关注的。王树秋先生很注重这一点,其丁亥仲夏所书《唐王摩诘诗桃源行》中,五个“人”字各个不同,或正或欹,或端庄或俏皮,动静结合,与上下字统一布排,烘托了整行及整幅作品的气氛。正则求稳,欹能生势,在欹正变化中生气盎然,情趣自然天成。书法自然,但有时候适当刻意的经营布置也会使作品更加完美。
讲求用笔,涩中求稳。树秋先生非常讲求用笔,在全面继承孙先生用笔丰富变化的基础上,对笔法进行了大胆地、多方面尝试,深喑北碑用笔之道,变化自然率真,起收讲究、行笔过程中笔意明显,纵横驰骋,将笔墨运用得非常纯熟。笔笔涩行,涩中求韵。用笔变化多端,一画之中用笔变化也许有三四处,但每一个变化都恰到好处,自然不做作,解决了传统北碑用笔少变化、少生气、比较死板的问题,多了活泼和灵动。这在他的对联作品中尤为明显,仿佛每一笔都在动,纯静态的用笔很少。同时,以行草笔意融入魏碑作品创作,丰富了用笔变化。以魏碑碑意融合行草线条变动,有的是碑书偶尔夹杂行草笔意,完全是根据作品需要,自然率意而为,兴来随性,运用的恰到好处;有的是以碑意写行草,北碑用笔、架构,行草字形线条笔意,独出心裁,新颖别致,增加了作品情趣,使行笔多了几分洒脱和情趣。如《郑板桥题画竹诗》、《录石涛语》、杜诗《望岳》、《文征明题竹诗》等作品。
章法布局,用心经营。树秋先生对作品的章法布局精心研究,并多方面尝试。一路作品是疏朗清俊型,这类作品以大字为主,疏朗中见大气,将魏碑的雄健磅礴之气作为整幅作品的烘托,同时用笔拙中见巧,单字精巧清秀,一种书者个人的真气、书卷气、厚重清雅洒脱的超然之气在字间行中弥漫浸润,给人以强烈得艺术感染力。正所谓疏可跑马见精神。他的大部分对联、小斗方等作品应该都属于这一路。一路作品是密实书卷型,这类作品以小字作品为主,徐徐展卷细品,行距或清晰或模糊,散而不乱,章法布局匠运于胸,行笔洒脱自然,神气相连。密不容针显机巧。如包世臣《历下笔谈》、毛泽东《沁园春》及《醉翁亭记》等作品。
墨分五色,树秋先生特别注重用墨的变化,墨色浓淡轻重把握的恰到好处,如在多字作品中,隔三差五浓墨点缀书写的巧妙布置,增加了作品的节奏感、韵律感、层次感和动态美,使作品一下活起来,如山水作品,远近景有机搭配融合,增加了作品的视觉深度,避免了墨色单一、变化单调使书法作品平面化的现象,如《沁园春》、《醉翁亭记》。
将规整的北碑写活、写出韵致和神采,是孙伯老及其弟子们对当代碑学最重要的贡献。树秋先生几十年扎根碑学,继承弘扬碑学的博大精深,创造性地研究实践,写出了自己,用心灵镌刻着自己的书法人生。

2011年5月12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7: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天津中青年书法家系列.“三味书巫”

铿锵三人行
--“三味书巫”李慧斌、高向增、彭绍阳书法印象
王炳学

咸水沽在天津是个文化底蕴很深很厚的地方,出过许多文化名人,研究红学的周祜昌、周汝昌;书画界的李平凡,陈雪山、陈元龙父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走在大街上,感觉古镇的空气中也透着一种清新的水墨香气。
“三味书巫”不是一个人,而是李慧斌、高向增、彭绍阳三位青年书家的组合,如目前的许多书画沙龙,也类似于当代歌坛流行的各类组合,很时尚也很新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个同是酷爱书法的年轻人,虽然个人艺术追求、理念不同,各有专长,但他们都在用心爱着书法,这就足够了。
2009年盛夏,三人组合在津南区的平凡书画院举办了联合书展,在书法界引起很反响。那次展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参观展览,在三个人精心准备的展品前流连品读,是一次精神的愉悦享受。
那天的展厅很安静,没有人声鼎沸车马喧嚣,轻轻推开虚掩的铁门,走进不大的前厅,一位老人正在悠闲地喝茶,空气中墨香浓郁。迎门是唐云来先生的展览提名,右手楼梯旁是三位书巫的介绍,里面大厅就是展览的全部作品了。地方不大,但布局很雅致。
怀着一份期待与激动,欣赏三位书巫作品,总体感觉颇佳,展厅效果尽得展示。就我一位参观者,静谧的展厅使得自己能够不受任何外界打扰,得以近距离、全方位阅读书法作品、感受三位书巫带来的水墨韵味。
形式与色层的充分把握,很好地利用了展厅空间和视觉空间,给人以良好的视觉冲击。这是我的第一印象。作品尺寸大小搭配合理,巨幅条幅、一尺见方的书法小品,参差错落。装裱形式多样,分段式装裱、变色题签的镶入为展览增添了色彩。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三位书巫大胆用墨,将墨色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如:慧斌兄的宿墨颜字,淡淡的墨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耳目一新的感觉;杨慎《滚滚长江水》条幅的浓淡变化,杜甫诗条幅的墨色调和,彭绍阳篆书条幅的干湿变化。通过墨色变化激活整幅作品,给阅读者很自然活泼的视觉快感,较好地弥补了书法作品色彩单调,无法和设色国画相媲美的缺陷。
章法大胆新颖,将传统审美习惯与现代审美意识很好地融合。这是我的第二印象。部分裱件大胆打破传统装裱方式,如:有一幅作品是三个大字,两边切掉半个字装裱,如彭绍阳一副篆书小条的窄条包边。镶嵌在镜框中的小品,看是随意布置,有的甚至是废纸堆中捡回来的半幅作品,其实这里面也有三位书巫独特的表现思路和表现意象,推陈出新的尝试带来的是良好的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视觉印象。高向增的《红豆生南国》扇面,一行小字顶格写满,下面是大片空白,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如此布白在展览作品中很少见,也产生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很佩服。
笔墨老道,灵性尽显。这是我的第三个印象。三位书巫很年轻、三位书巫很聪明,短短几年时间,真草隶篆无不涉猎,并且都达到了一定水平、一定高度,难能可贵。这和三位的灵性与聪明是分不开的。用笔老到是三个人的共同特点,慧斌兄的兰亭、宣示表,临帖到位、神形兼备,是很难得的临帖佳作;高向增的碑帖有机结合、古意与时风的有机结合、中锋与侧锋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创作思想和努力方向;彭绍阳篆刻中多种刀法的运用,合理的空间调配与布白设计,充分展现了自己孜孜以求的学习成果。《多难兴邦》第一个字大胆揍刀,融古出新,难得佳作。正是凭借自己的聪明与灵性,三位书巫出帖入帖潇洒自如、游刃有余。
他们因为共同的爱好与追求走到一起,但是又不片面苛求一统。在艺术道路上各有各的侧重,各有各的艺术思想,所以看他们的作品,并没有门派的统一标识、也不会有批量生产的雷同作品。不像有的小团体,看到一幅作品就看到了全部作品,终生一师、千人一面。
很羡慕三位书巫,他们各自有自己的营生,除去绍阳还负笈在学外,慧斌执教鞭多年,向增也有自己的工作。书法并不是他们的全部,也没有像有的书家一样孤注一掷,把书法作为自己的一切。从三位调侃式的名号就可以看出,书法只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是一种日常生活之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生活态度。很羡慕三位,其实他们目前的生活方式是我以及好多人梦寐以求的一种生活追求和向往。
祝福三位书巫。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7: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天津中青年书法家系列.张建华
豪情笔墨性情中
——著名书法家张建华先生印象
王炳学

“满眼云烟长画卷,一壶天地小书楼。”张建华先生喜书此句,行云流水中,书写的是一种心情,更是人生一种境界、一种生活态度。
张建华先生的书法人生颇具一些传奇色彩,8岁受祖父、外祖父影响开始学习书法,痴情笔墨50载,用一腔豪情墨海弄潮。他是一个干什么事情都很痴迷的人,从提起毛笔那一天开始,就一头扎进古代碑帖墨迹当中,日以继夜,遍临名碑名帖,以一手潇洒劲健的行草书在天津书坛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青年书家的佼佼者。但是,命运之神却和张建华先生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那时候他在一所中学执教,1979年,他调到了公安系统,当上了一名人民警察。假如没有这次工作的变动,我想张建华先生会循着书法的足迹一直走下去,他的人生会是另一番景象。但是,干什么像什么,干什么都要干出名堂的张建华先生从加入公安系统的那一天开始,就一头扎进刑侦专业,30多年,他始终工作在刑侦一线做预审工作,经过他的手破获的各类刑事案件不计其数,多次受到表彰嘉奖: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四次,受到个人嘉奖四次,先后被评为“青年业务能手”、“文明干警”、“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忠诚卫士”,他带领的队伍曾经被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由于自己在刑侦预审方面的突出成绩,被天津市公安局推荐成为公安部预审专家库成员,而天津市进入公安部预审专家库的专家仅两个人。尽管自己深爱着书法,但因为工作专业的性质,他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书法上。那时候,他晚上做梦都是审案子,吃饭外出满脑子也都是案件。
认识张建华先生是在初秋季节,他的豪爽和真诚一下吸引了我的关注。那天我们聊了很久,聊他的工作、聊书法,谈书法艺术的发展、谈对书法的个人理解和追求、谈天津老一辈书法家的治学和有关书法的掌故。一杯清茶、满室书香,好不惬意。张建华先生热情待人,很多朋友对他的人品和做事风范都赞不绝口,办什么事情都雷厉风行,朋友有什么事情都很热情地帮忙,也因此很多书画界的朋友都把他当老大哥,有事总爱和他商量。
张建华先生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的还有那份侠骨柔肠,今年夏天,他和夫人收养很多年的一条小狗被人恶毒碾压致死,夫妻二人悲痛不已,对爱犬的那份感情表现出了他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挚爱,当肇事者低头认错时,他又彰显了自己宽以待人的心胸和气魄,很小的一件事情,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旷达的处事态度,令人敬佩。
和张建华先生接触时间久了,你会感受到他身上浓浓的文人情怀,一份豪情、一份洒脱,更兼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姜夔在《续书谱》中言道:“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晚清著名学者莫友芝在《郘亭书画经眼录》中也讲到:“书本心画,可以观人。”项穆的:“书之为言,散也,舒也,意也,如也。……书者,心也。”对“人书合一”的书学理念给予了更准确的评价。而在阅读张建华先生的书法作品时,这种感觉特别明显。字如行云,墨似流水,笔颖飞动中,喜悦、潇洒的心性尽融笔端。其行草书如龙蛇竞舞,簌簌然其势如破竹惊风。在行草书创作中,赵松雪笔墨及文祝一脉风格的作品,又突出了劲健萧散、流美舒畅的整体气息。同时,在书写中,随着心情和思绪的变化,时而融汇王铎、黄山谷、米元章等笔意,时而又将“颜真卿”与“孙过庭”有机糅合,笔墨流动,开合变化顺势而为,驾轻就熟。其书风变化尽随心性,不是为书而书,而是将个人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创作过程中,性情笔墨,文人情怀表露无遗。其隶书作品,出自汉碑,但在书写过程中巧妙地融合了清人伊秉绶等人的用笔和结字特点,增强了碑刻的书写性,厚重凝实中又有轻灵峻拔的特点。
尽管成名很早,又在公安系统长期担任领导职务,但张建华先生从来没有一点架子,风趣随和,有求必应,每次参加书法活动,他都会挥墨如雨,性情所致笔墨尽情挥洒,不会有半点保留。
在与张建华先生交谈中,感触最深的是他对老一辈书法家的敬畏与钦佩,提到天津市知名的书法大家,张谦、孙其峰、龚望、宁书纶、孙伯翔、唐云来等,他都会满目肃然,回忆与老一辈书法家交往学习的情景,谈到老一辈书家的为人、为学的态度和风范,饱含深情,那种发自肺腑的由衷的感激和敬仰之情令人动容。今年春节刚过,在追随宁书纶先生学习书法很多年以后,得益于天津书坛几位老书法家的关照,专门举行了拜师仪式,成为宁书纶先生的关门弟子,也圆了他多年的一个梦想。
写到张建华先生就不能绕开天津书协常务副主席张建会老师,作为张建会老师的胞兄,建会老师多次提到自己对书法的热爱更多地是源于长兄的影响。而张建华先生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弟弟在书法界的影响和地位而沾沾自喜,而谈到张建会老师的时候,他言谈举止中更多地是兄弟情深,和长兄对弟弟的疼爱与关心。
淡泊从容、平易做人是张建华先生的又一特点,不沽名、不钓誉,以自己的韧性与坚持走着自己的书法之路。他对名誉看得很淡,多年来他的书法作品多次获奖,但没有一次是他自己主动投送的作品,都是同事和朋友在他不知情的时候代替他投稿。
书画乃寂寞之道,但书画可以修人心性,抒发性情。随着退休年龄的接近,预示着张建华先生的书法艺术事业新的开端。他曾经畅想退休后的生活:“离开工作岗位,我一定会把心思都用在书法研究上。”我们相信,凭借张建华先生的执着坚强和他宽厚慈爱的个性以及他对书法艺术的由衷热爱,他的书法艺术一定会取得更大进步,用自己心中的笔墨迎来又一个书法事业的春天。

壬辰秋月于墨雨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19 11:44 , Processed in 1.633008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