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 发表于 2013-7-8 14:23:59

【老徐报道】许飞飞书法展郑州开幕

本帖最后由 老徐 于 2013-7-8 14:28 编辑





许飞飞书法展郑州开幕






       当代书法网郑州讯(首席记者老徐)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中心、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河南省留余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的《许飞飞书法展》7月7日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中国书协理事、河南省书协副主席云平、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张剑平等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剪彩。据悉,本次展览时间至16日。
  许飞飞的书法奇崛俊秀,矫健盎然,在诸种书体上相互借鉴,力图使之达到和谐统一。著名作家田中禾评价,“许飞飞走过的三十年人生道路,不但注重师古、学今,而且注重文化修养,求学,读书,广泛涉猎,视野开阔,注重个人素质建设,他笔下的文字就透出了内涵。我看书法很简单,一是美不美;二是有没有灵魂。许飞飞的作品是美的,也是有灵魂的。”
  许飞飞先后就读于洛阳师范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届研究生课程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在读艺术硕士。
  书法参加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第二届百人艺术书法展等数十项大型展览。此次展览将展出许飞飞新创作的近百幅作品。

老徐 发表于 2013-7-8 14:30:48

本帖最后由 老徐 于 2013-7-8 14:47 编辑


许飞飞书法展时间:2013年7月7日地点:河南省美术馆




许飞飞,1983年生,河南伊川人,自2005年入京求学至今,现定居北京。先后就读于洛阳师范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届研究生课程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文化与品牌战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博览》杂志副主编、北京佩文斋画院创作部主任、五号线书法群体成员、首都师范大学在读艺术硕士。书法作品参加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第二届百人艺术书法展、笔墨东方——2013中国书法国际大展以及历届80年代书法家提名展等数十项大型展览。作品及文章多次发表于《东方艺术·书法》

老徐 发表于 2013-7-8 14:46:28

第一部分——师友眼中的许飞飞


圈外字外看飞飞
——《许飞飞书法作品集》序
田中禾
我是个搞文学的,我更愿意站在书法圈外谈谈对许飞飞书法的印象。初看飞飞的字,我为一个刚满三十岁的人的艺术成熟程度感到欣喜。这个后生很有天赋。任何一个搞艺术的人都知道,过程不可避免。由摹习到创作,由随流到创立个人风格,这个过程,有些人一生也走不出其中一环,而飞飞却能在短短不到十年的工夫里走出来,形成个人风格,这首先得力于他的悟性。艺术的残酷正在这里。天赋,悟性,艺术感觉,决定了一个人的艺术前途。没有悟性,再努力也白搭。飞飞作品里有股袭人的灵气,使人能够感受到他的才华和自信。悟性固然重要,只有同时勤奋努力,才能使事业步入良性循环。飞飞这几年的作品,清楚地标示了他勤奋、努力的足迹。这勤奋是由热爱书法艺术的激情激发出来的。任何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必须认真解决专业与学养的关系。虽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若把语言技巧看做文学本体,那是不会成为好作家的。同样道理,书法是学养与人格的体现,不只是写字的技巧、技法,精研技法,钻营有道,也许能卖钱,离艺术却会愈来愈远。所谓金石气,魏晋风,并不是学来的,而是修养出来的,摹写金石,师法二王,并不能真正解决风骨问题,积学养、修心性,自然而然就有风骨。所以,我更愿意从字外来观察飞飞。他走过的三十年人生道路,不但注重师古、学今,而且注重文化修养,求学,读书,广泛涉猎,视野开阔,注重个人素质建设,他笔下的文字就透出了内涵。我看书法很简单,一是美不美,二是有没有灵魂。许飞飞的作品是美的,也是有灵魂的。这里必然要提出另一个问题,——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一种艺术都必须在认真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张扬个性,对于书法,继承与创新尤为重要。问题是,如何继承,如何创新?从飞飞的作品里可以看出他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金石、魏晋是书法的精神之源,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之中,后世无论重帖、重碑,概莫能外。身为洛阳人,飞飞有幸逃脱“中原书风”的藩篱,一是因为他不在体制之内,因而较少沾染主流的污秽浊气(这一点,对于年轻的他,特别重要),二是他知道学王铎决非正道。他从二王、三张、怀素那里找到个性解放、追求自由的精神,从清末、民初书家那里看到革新的气象,虽然我能清楚地看到他作品中学习经典的痕迹,但他毕竟走出了何绍基,走出了于右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艺术界视野的扩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融,中国书画面临革新的迷茫与危机,书法界也掀起了一股革新热潮,把夸张、变形、视觉冲击这些西方现代派观念与手法引入书法,精神固然可贵,但也引起诸多质疑。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艺术形式,把汉字瓦解掉,那就变成了行为艺术,不再是书法。如何创新,是当代书画家面临的严峻考验。我从许飞飞的作品中看到了一种态势,那就是,在传统汉字艺术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寻求书法的现代美。这无疑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子。
最后,必然要归结到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如何平衡的问题。这是当代艺术家无法回避的考问。用一句俗语说,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远在元代就有盛懋、吴镇之分,当今之世,更应该是谁想追求什么就任他追求去。既然飞飞叫我为老师,我想借此小文给他几句建议:如果你真把书法当做艺术,那就不要往主流挤,那里太热闹,会毁掉人的才气和人格,要安于边缘,安于民间。人生短暂,世界上的诱惑太多,艺术要求人心无旁鹜。不妨听听钱选的“不以赞毁挠怀。”学学吴镇的“心手两相忘,融化造自然。”放开眼界,放开胸怀。艺术既要比才气,也要比耐力。修养在前,艺术在前,价值就会有。
(田中禾,当代著名作家,历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观许飞飞作大草歌 ⊙ 马龙 中原天高凝碧玉,长空漠漠浮云淡。黄河连天向天横,巨流奔腾惊银汉。东都从来多豪士,倚邙面洛何须赞。伊阙巍巍伊水清,伊子飞飞有书名。玉版清纯白如练,当其临纸豪兴发。松烟酿来甘似饴,四顾苍茫不见家。中山佳制不足论,兴来秃笔更生花。一画旋落风云荡,巨石迸飞散墨华。才出重笔大如斗,又见飞白轻似纱。枯藤连绵三千岁,锦绣参差映明霞。长风吹云峰起落,忽然雷电雨交加。琵琶翻成关山曲,羌笛横吹落梅花。剑气纵横公孙舞,急鼓繁弦醉胡笳。长史投笔鲁公殁,梆声一吼起长沙。青春意气凭佳酿,仙醪携来世人夸。每饮先倾三千觞,青天爱我神气昂。解衣盘礴对幽玄,醉后往往意无伤。郁郁胸中胆气豪,索纸狂歌挥大草。奔腾万马千军阵,我有一管天下晓。明公列列洪雷滚,见我飞飞意何如?再借天公千年酒,吐成人间万壁书。书成掷笔如梦寐,空余我心自咨嗟。     (本诗作者为青年书画篆刻家,《云社学刊》执行主编)

老徐 发表于 2013-7-8 15:15:25

在岁月中飞翔 ——许飞飞书法印象 ⊙ 李明 也许,书法的世界就如人生命的世界,时光和岁月恰如这缕缕墨痕,经常分隔出很多来来往往,聚聚散散。回想不起是什么时候认识的许飞飞,或许我们的初识有点平常和不经意。但他真正以最具活力的姿态撞入我的视野,并和我成为好朋友时,我开始暗自庆幸:人生的缘分有时安排得竟是那么自然和妥帖。许飞飞和我同属猪,他80后,我70后。我们都是远离故乡来到京城,都曾在中国书法院学习过,现在又是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的同学。相似的经历和近距离的接触让我对他有着更多的了解。许飞飞对人真诚,在他身边常聚集很多的朋友。他富有热情,喜欢与朋友畅饮。生活中他的笑声,就同他的名子一样,欢快而轻盈。艺术永远是思想者的行为,许飞飞是善于思考而又敏于行动的。和他交谈,他总会有自己的见解,有时还很激越。在他的神色中,闪透着一种聪敏的光芒和咄咄的气势。当你看到他的作品,你立刻会感受到来自一个80后的锐气和活力,大胆的笔墨间浸润着勇气和才情,那种挥运的感觉,你会不由得想起一只凌空展翅的鸟儿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许飞飞这种随情恣意的书写除了天赋的给予,我想更多的基于长期磨历的积累。这一点,他更象是一个圣教徒,始终保持最神圣的顶礼——一种对传统的敬畏和虔诚。因而,临摹经典碑帖,成为他日课里的重要内容。近乎苛刻的训练,为他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而在他的书法梦想中,曾经有过许多迷惑彷徨、矛盾纠结和苦闷挣扎的过程。二十几岁就只身来到北京,其中甘苦冷暖,或许飞飞自己最清楚。沐历苦寒,梅花自香,勤奋正悄然为他叩开理想之门。许飞飞的书法日趋成熟,成为80后最具代表的书家之一,令书界瞩目。明于理而合于道,发于情而合于度,会于心而践于行。最近的作品更为精彩,点画中传递的信息越加丰富,正好象他身上的羽翼渐已丰满。不难看出,许飞飞的书法和很多80后书法作者不同,他并非以入展获奖为目的,更多的是体现自我心性的书写,更多的在走向书法艺术的本旨。他更想使自己成为一个独行客,行走于自己心灵的旅程。从书法的源头出发,徜徉于古人书迹之中,不断寻找与自我的契合。二王的挺秀、颜真卿的雄迈、怀素的豁畅、李北海的宽博、苏轼的遒丽、米芾的奇崛,甚至秦汉碑铭的古拙朴茂,他都广泛涉猎,为己所用。不断地靠近古人,若即若离,如影随形,或许正是如此才有他得意挥洒时的那种灵光闪现。许飞飞的审美取向大致是开张雄浑,奔放苍茫的风格。他的作品中自然地融入明清人的笔调,徐渭的纵横开阖,王铎的联绵起伏,帮助他打开从小字到大字书写的格局,使他在大幅的创作中变得游刃有余而富有极大的表现性。他的心性、才情因此找到最好的栖居,也或许大作品、大空间才更能表达他的豪宕之气,更能展示他那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生命之舞。许飞飞不是一个崇古主义者,他在有意识地吸收近现代以及当代书家的营养,并加以融会贯通。他喜欢于右任,更加欣赏齐白石,于右任碑帖相溶,开张恣肆的体势给他很多的启示;齐白石用笔的厚朴苍浑,更是让他喜不自禁,常常手不释卷,陶然忘乎一切。而当代如沃兴华、王镛、曾翔先生对他的影响,也使他的作品上不自觉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不可否认,许飞飞的书法并非无可挑剔。他正值人生的青春,和很多80后新生代书家一样,敏感,活跃,有着规范的入门训练和超强的创作能力,但同样也有着易于波动的情绪。我们能够感受到来自年轻的力量,这种蕴蓄的趋势无法阻挡。同时,也期待他们在未来之路中怀有一颗沉静的心,在岁月中磨砺,勇敢而坚定地走向理想的彼岸。我家先人李太白曾有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我也寄语80后的许飞飞:岁月如此壮美,飞翔吧! (本文作者为著名青年书法家,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创研班助教)

老徐 发表于 2013-7-8 15:16:20

云在高山自卷舒 ——许飞飞书法印象 ⊙ 马汉跃 毫不夸张地说,许飞飞应该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点画之间,那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墨线以外,那种直指心灵的纯情;黑白之处,那种灵动飘逸的气象,足可以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神韵与情怀、充满魅力和诱惑的书法艺术产生更多的感悟和理解。我曾对飞飞说,他的另一个自我,也许还有一个名字叫许伊川。因为他的家乡伊川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那里的山川河流滋养了他的童年,那里丰厚的人文意蕴化育着他的内心。伊川书院的森森古柏,伊河岸边的龙门碑刻,程园幽径的郁郁松风,王铎故里的雄强气息,给一个少年的脚步注入了多少神秘和向往。其实,无须过多介绍飞飞的学书历程,作为80后出生的年轻学子,他显然在努力成为那一代人的翘楚;也无须现在就去研究飞飞的书学渊源与艺术风格,他的路还很长很长,他还在探索与追求,我们没有理由给他率真、淳朴而又浪漫的心灵增加任何额外的负荷与压力。我们只来看他的字。看他每一个字后的每一个语汇,看他每一幅作品的每一个表情,看他字里行间纵横奔放的矫健之姿,看他点画线条抑扬顿挫的奇崛俊秀,看他笔飞墨舞如临画境的盎然生机。书者,抒也。飞飞书写的过程,其实不仅仅是在抒发。他可能在独自倾听。他倾听什么?是天籁的回音,还是旷野的呼唤?是远方的雨雪风霜,还是内心的焦灼等待?艺术家展开宣纸的刹那,便是倾听的开始。象一次远古洪荒的探险,象一次大河溯源的漂流,他把一个真实的自我抑或是那个冥冥之中的无我之我完全打开,引入云蒸霞蔚的漫漫旅程,引入孤独静谧的创造之境。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倚势而待,蓄情而发,云游天地之中,意在山河之外,挥洒之间,便完成了一次自由的行旅,完成了一次对经典的重新诠释。至于所听所视所呈现的意象,他完全顾不及许多了。古人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字,不仅如人的个性,亦如人的精神,如人的心灵。那曾经的喧哗与嚣动,那一世的绚烂与平淡,那生命的激荡与安逸,都在书家任情恣性的满纸云烟中化为缕缕歌声,飘然而去,惟有真心的书写得以留存。飞飞说,他喜欢草书,但历史的河流中,绝没有相同的两朵浪花,生命的天空,也绝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即使同一个内容,他也绝不会有雷同的书写。因为生命的情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感知与领悟。电光石火,转瞬而逝,笔墨与命运的偶遇,才成就了记忆的一段佳话,才有了书写的气韵天成。红尘之外,真心写字者,又有几人?飞飞善饮酒,每饮,必欲挥毫,每书,常有佳作。也许是三千年杜康浸润了他的性情,也许是数百里伊水洗濯了他的心灵,每于酒后,唱一曲《朝阳沟》铿锵豪迈,悠扬绵长。但醉之时,解衣盘礴,直逼晋人风韵;四顾苍茫,天下舍我其谁?且饮且歌,边舞边书,笔到之处,起伏跌宕,连绵不绝,变化莫测,璀璨生辉。他为深圳三品美术馆开馆所书的八米竖幅,乃醉酒之作,洋洋洒洒,开合有致,笔画之间,墨气沉着,淋漓氤氲之气如春雨扑面,美不胜收,而枯笔处血脉连通,虚灵粲然似燥裂秋风,韵味无穷,通篇一气呵成,有如神助。飞飞近期的狂草作品更是激情四射,收敛聚散,枯湿浓淡,一任自然。虽通篇左奔右突,对比强烈,甚至昂奋之处,墨花飞溅,破笔散锋,不衫不履,而精微处颇耐人寻味。细察他的使转和起收笔处正不经意地与古帖暗合——《古诗四帖》、《自叙帖》或《试笔帖》,偶尔也有些汉魏碑版刚猛浑厚的线条潜藏其中,这些元素若隐若现,随着他情绪的起伏流走而任心所驭游刃有余,这和他平时所下的临摹功夫是分不开的。飞飞常说:“细节决定一件作品的高度,越是狂放,更要收敛,真放在细微。只有将古人的细节看到了,临到了,才能够做到大胆泼墨时的随意生发。”由实临到意临,由吸取到舍弃,由丝丝入扣到夸张写意,正是这些反复的研习和琢磨,才使得他一下笔便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沈鹏先生曾说,“音乐在时间里流动,书法在空间中展开;时间流动里有空间,空间展开中有时间。怎样把乐感运用到草书之中,最重要的是情感的相通。”飞飞的草书,更多的注重了那一个“通”字。因为“通”,他的作品才在初显个性的同时给人以启发;因为“通”,他才在碑的厚重与帖的飘逸中写出草书的高古之气;因为“通”,他才能在漫漫书法长河中有所比较,有所取舍,有所鉴别。他对于各类字形及各家面目似乎有着天生的记忆和敏感,每见一书作,必能述其渊源,详其背景;因为“通”,他才能以“二王”为根基,溯篆隶,取唐宋,与古人交,追寻孙过庭之文雅古质,张旭之雄放纵逸,怀素之狂狷浪漫,黄庭坚之劲健奇崛,王铎之骨力洞达,以求师法;因为“通”,他才能据于古典,又追求自由,在对经典的诠释中寻找个人的语言,在创造的愿望中凸显真我的风采;因为“通”,他的书写,才使我们往往能从中获得再创造的欣喜和满足,以及对幽秘玄妙的期望与憧憬、愉悦和迷惑,与我们内心的秘密相碰撞,产生灵感的火花,领悟自由和永恒之美。唐代诗人李白曾在伊川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他《九皋山》一诗写道:“香凝光不见,风积韵弥高”。如果用此来比喻飞飞的书法创作,亦未为不妥。飞飞擅草书,旁涉诸体,他那些或汪洋恣肆或静如处子变化多端古朴从容的用笔,让人很容易感受到汉魏之际的气息和韵味。冯斑在《钝吟书要》中言:“虽狂如旭、素,咸臻神妙矣。古人醉时作狂草,细看无一失笔,平日功夫细也。”今看飞飞,信夫!云在高山自卷舒。飞飞对于书法有着执着的追求和挚爱。他在世俗的挣扎中坚守着一方净土,他在黎明的幽寂里阅读着盛世华章。移步换景,偶露峥嵘,兰生幽谷,云在高山,倏然来去,自在自为。飞飞在用笔墨精神营造着自己的黑白世界,诉说着艺术的无奈、蜕变与超越。也许,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许飞飞现象”,人们会惊喜地看到,书坛上那一片高山流云,七彩焕然。我期待着。 (本文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大品牌与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国书画博览杂志主编。)

老徐 发表于 2013-7-8 15:16:38

有话想说 ⊙ 王民德 以我在书法上二十余年的书写经验,不是不知道为一个青年书家撰文的风险,但是当许飞飞请我为他的书法集写篇序文时,我还是不加思量地答应了。这不仅因为飞飞在书法上已经显现出不可阻挡的才华,更因为,他在狂草上的书写状态,曾经给予我极大的启示,仅此一点,就觉得有话要说。所以呈现给观者面前的这篇拙文,对飞飞而言,是一个普通评者的理解;对我而言,则是对曾经给予过我艺术启示的青年才俊的躬身致敬。飞飞1983年生于河南洛阳的伊川县,那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是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的故里。近邻的孟津,曾经诞生过明末最伟大的书法家王铎,而伊河岸边的龙门石窟造像,离飞飞的家乡仅5公里之遥。飞飞少年时代常畅游于“二程祠”和龙门石窟,这样的经历,对这个青年书家的成长究竟产生多大影响,尚不好定论,但这种文化的神秘承续,对一个艺术家的心灵滋养及其对文化身份的潜意识确认,是显见而持久的。飞飞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美术教育系。在书法上的起步,从颜真卿《勤礼碑》发蒙,继而潜心临习《祭侄稿》、《争座位》帖。他在书法上的天赋和勤奋是显而易见的。我曾见过他以颜楷和《祭侄稿》笔意,信手为朋友书写8尺长条数件,一气呵成,深得颜鲁公笔法。有一段时间,他受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风行一时的中原书风影响,醉心于王铎大草,至今他的狂草还留有王铎草书影响的印迹,开张、恣肆,注重情绪的表达。但这个时期的书法创作,飞飞是处在一种临古的阶段,尚未进入自觉的书写状态。2005年,许飞飞远赴京城,成为中国书法院第一届研究生班的学员。书法院的老师,都是引领一个时代的学者、艺术家,学员则集中了全国书坛渐露头角的青年书法家。在书法院学习的一年,飞飞完成了从临古到进入自觉创作的转变,尤其重要的是,了解了当代书法最前卫的艺术观念和技法。像所有求艺若渴、思想活跃的青年艺术家一样,骤然面对各种艺术观念的互相碰撞、交汇,似乎一下子从平缓的陆地被抛向湍急的河流之中,此时的飞飞有些不知所措。他写过铭文、竹简、碑版、汉隶、也曾长期潜心于圣教序和碑帖结合一路的代表性书家于右任、何绍基、齐白石,还做过大量的现代书法试验。看似庞杂的书写体验,带给他混乱的同时,也使得他获得了丰厚的滋养。他需要一个时期寻找最适合自己个性的艺术方式,但这个时期显然还没有到来。  2007年,飞飞进入《中国书画博览》做编辑,使得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优秀书画家。同时,编辑工作,也需要他恶补文学和艺术史学的知识,这将对他未来的艺术之路带来重要的影响,只是在书法创作上还不可能短时间显现。2008年11月,飞飞进入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学习。这是一个以国展获奖作者为主体构成的高级书法研修班,47名学员,几乎汇集了当代书法界的青年精英,其中的大多数人都已经形成固定了书写风格的不确定性,反而让他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当很多优秀的青年书法家为突破固定的面貌,而飞飞书写模式时痛苦的追寻,飞飞却冷静地回到了内心,耐心倾听自己心灵中最隐秘的声音,逐渐唤醒来自生命深处最原始的艺术行动。朋友们都了解,只要见过飞飞一次,几乎不用做交谈,都会对飞飞的性格一览无余。在今天这样一个人心最易受到污染、诱惑和伤害的时代,飞飞以自己的天真、质朴、浪漫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抗着清贫以及来自清贫的恐惧。这种对艺术理想和精神品质的持续坚守,一方面来自他的天性真纯,更重要的是,飞飞已经找到了自己最适宜散怀抱的艺术方式——狂草。进入2009年以后,飞飞真正进入了狂草状态,他在技法上的各种准备,使得他在进入狂草书写时,得心应手。他不再满足自己停留在王铎狂草的追摹上,张旭、怀素更让他沉醉。这就是我对飞飞目前状态真实的感受。在这篇急就的文字中,我不想对飞飞的作品进行解读,我一直主张,艺术家应该用作品说话。我只是想把飞飞这些年的书学状态,在我了解范围内,做一个大致的介绍,以让读者了解飞飞的书学过程,了解他的艺术思想如何从混沌逐步走向清晰、自觉。 (本文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工作室课题班助理导师)

老徐 发表于 2013-7-8 15:17:02

许飞飞、酒、大草及其他⊙ 郑逸群 熟稔许飞飞的朋友,大抵对这个场景不会陌生:三杯酒下肚,许飞飞于是兴奋起来。左手抻纸,右手持笔,脸色一霎时徒增些许凝重,一声“都别动”后,真个是落笔泣鬼神,墨花迸溅,满纸灿烂,线条或长或短,或肥或瘦,或婀娜,或直溜,或舒缓,或紧绷,伸缩有致,提按有度,使转自如,起收如意,变化万千,不可端倪!最后,总以飞飞二字连绵草书落纸,围观者掌声响起,告以结束。这是许飞飞数百次在人前进行书法创作的其中一个场景。许飞飞,洛阳伊川人,客京。擅书,善饮。尤以微醺后作大草,独步当代书坛。时人或以“许独步”呼之,飞飞微微一笑,未置可否。许飞飞使毛笔,好比李广挽弓,林冲耍枪棒,刘谦玩魔术,吃货使筷子,那叫一个熟练。毛笔在他手中使转,就像甩鞭子一样,他善于用鞭稍,发力的时间准确,力度拿捏得正是火候,拉出的长线条自然筋道、遒美!此正是飞飞自负处,亦堪以傲人处!沈鹏先生论草书说:“倘将草书比为文学中的诗歌,旭、素便是诗歌中的屈原、李白,达到了浪漫主义的高峰。常言‘唐人尚法’,‘法’不仅指楷书,也包括草法,在一定意义上,越是狂放不羁的草书,越严格受制于自身法则。”许飞飞创作的大草,在法度上异常严谨,我每每看许飞飞创作,总叹服他能在酒后把草书线条拿捏得恰到好处,冥冥中有神助乎?许飞飞于书法,四体皆擅,也曾见他酒后写小楷,一笔不苟,朗姿玉畅,通篇的蕴藉祥和之气;端庄典雅的隶书,在他笔下也能挥洒出浑脱率真来;写大草,更是如入无人之境,如有鬼神相助;偶尔戏谑些碑帖结合的“智障体”,也能直入北魏碑版、敦煌写经堂奥,让人直叹诡异!此乃天分也,所谓天资既高,志向也宏,其行也远,加之飞飞的勤奋,其书法前景未可量也!打铁还需自身硬,书家手臂灵活自然操控如意。写字的许飞飞臂力过人,挥洒时曾把我惯常使用的毛笔生生写断过,可见力度之大!更厉害的是,他还能抓起断了杆的笔头,继续挥洒动人的大草长线条!其控笔能力之强如此,岂不让人惊叹!尝闻,许飞飞和书坛名将方建光掰手腕,两人僵持半个时辰,只听“咔吧”一声,飞飞的腕骨错位,难分胜负,告停。后来飞飞的腕骨错位不治自愈。据说,经此洗礼,飞飞的手劲又有所增大?两人再未尝试,不得而知。余亦好饮,常携飞飞小酌于厂甸某酒肆。边饮酒,边唱戏,自然是我们老家的豫剧、曲剧、越调等。微醺,哼着小调退居笃正堂。继而吃茶、唱戏、写大草,如此反复,其乐融融,不知东方之既白!最近,江湖有传言说,有人强拉许飞飞饮,把许飞飞给毁了。更有好事者,见余,每每善意的劝告说,别拉许飞飞喝酒了,会把他搞坏的!余苦笑,知道是朋友们爱戴许飞飞,此亦未尝不可。殊不知,酒于许飞飞,生命中不可或缺也。其中的快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自然不会规劝飞飞戒酒,因为我也从来没有打算过戒酒。再说了,杜康和许飞飞是伊川同乡,这个先贤造了酒,泽被了多少世纪多少辈人!作为他老人家的小老乡,不喝点“杜康”,情何以堪!《十国春秋》里说,“酒有别肠,不必长大”,意思是说酒量的大小与身体的大小不必成正比例,壮健威猛者未必能饮,瘦小低矮者也许能鲸吸。我和飞飞都未必长大,但在酒量上却有相较之意,彼此颇不服气!我在此也默祝飞飞的酒量大些、大些、再大些,不然的话,酒量小了,直接喝倒了,创作不出动人的大草来,岂不让人扼腕!顺便说一句,余不仅善饮,也是一个打骨子里喜欢书法的主。前一段,飞飞就读的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硕士课程开学了,之前,他去医院体检,这也是学校要求的。体检结果出来了,飞飞告诉我:一切正常!我很欣慰,也顺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关心飞飞的朋友们!                           二○一二年九月七日于笃正堂晴窗 (本文作者为《云社学刊》主编、国家书画司法鉴定人。)

老徐 发表于 2013-7-8 15:44:15

大草印象 ⊙ 李林 行草书是当代书法创作的主调,一批70后、80后的作者成为创作的主体,他们虽然已经从上世纪末明清调书法的大潮中冲了出来,但又融汇成了一种新的潮流,那就是大都取径二王,间或有些章草。这是一个历史过程,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作为艺术创作,似乎风格多样化一些会更好。但中国人有随大流的习惯,再加上展览的导向作用,事实上,能独立于主流之外的探索者总是很少。许飞飞是80后,相对于大多数人,我觉得还是很有想法的。前几年,飞飞的行草书执着于王铎为代表的明清流,结体欹正相生,点画错综,变化丰富,虚实互应,有纵横之气,在展览中颇有斩获。但近一两年,飞飞的大草钟情于张旭怀素,小行草则走的是大路子,取径二王一系;而最能打动我的是前者,他的大草,笔势连绵,上下翻转,左右疏忽,起伏摆荡,纵横开阖,神采飞扬,抒情性很强。王镛先生对草书有一段精当的议论:“我们看到很多草书实际上用的不是草书的章法,包括林散之先生,他的草书章法就是把行书连一连,没有打破独个字的造型,形成整体感。”我觉得飞飞大草的过人之处也恰恰是在努力摆脱行书、草书相杂的“雨夹雪”式的表现形式,而是用草书的语言来表现草书。飞飞的大草在线条的安排、黑白关系、空间的大效果、大关系上处理强调整体感,避免不必要的缠绕,长线纵横,“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神采飞扬,有浩荡奔涌之势。大草需要火一般的激情,需要浪漫、豪放与大气,张旭怀素二公往往以酒点燃自己的小宇宙,而飞飞还年轻,他在燃烧自己的青春,用青春去点燃豪情。观旭素二公大草,快慢倏忽,动静结合,快速中有节奏、能节制,慢速中有奇崛、能造险;笔触有时缓缓入篆、细筋入骨,有时大刀阔斧、泼墨写意,奇踪变化,不可端倪。韩退之在《送高闲上人序》里说:“往时张旭善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可见万物皆可融入草书,于此飞飞还需细细体味。草书笔画省减,结构简便,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这注定草书的线条更加纯粹,因此线条的锤炼也更加重要。飞飞的立场很明确,线条质量才是书法的根本。飞飞还注意篆隶对书法线质的影响,与篆隶书也多有涉猎,因此他作书以中锋为主,但也不避侧锋, 注意运笔角度的变化,在同一线条中,时有中侧锋转换的变化,故笔画圆劲而不失丰富。飞飞的小行草虽然走的是大路子,但大路人多,而且互相影响,并不见得好走。我觉得当代的书坛,类似于南宋,南宋书坛以学习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主流风尚,虽延续帖学一脉,但由于书学近人,而古法渐失,终至南宋一朝书学衰微。而今天有的人看似入魏晋、攻帖学,但实则以展览为导向而导致的相互模仿居多,没有多少人去关注古法,故“新新”相因,不但面目相似,而且去古已远。李可染老人“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座右铭,作为一个从事艺术职业的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可染老人为这句话付出的艰辛?很多人缺的不是“打出来”的“勇气”,而是“打进去”的“功夫”,当然还有“打进去”的“勇气”与“决心”。飞飞是一个热情似火、灵光四射的大男孩,就书法而言,他一直在探索,一直在扬弃,一直在变化,这说明他的艺术还没有走向成熟,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还有很多发展的可能性。在不久的将来,飞飞的书法也会走向成熟,成熟是一张温床,很多人在这张温床上消磨了斗志。希望飞飞永远是这样热情似火、灵光四射,做一个探索者、创造者,只有“创造”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最可贵的品质。 (本文作者为著名青年书法家,商丘师范学院副教授。)

老徐 发表于 2013-7-8 15:45:13

弄潮墨海 年轻有为 ——“少年老成”许飞飞 ⊙ 傅德锋 如果让我说出一位在当下活跃于书坛的80后青年书家,我可能就会毫不犹豫地推举沈鹏课题班的书法才俊许飞飞。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许飞飞其人,我和他曾有一面之交,是在曾来德艺术中心举行的学员作品点评会上。厚祥兄作了介绍,两人有短暂的交谈。飞飞给人的印象特别好,乐观,活跃,积极向上。一脸的笑容是那么灿烂和真挚,体现出他良好的生活和艺术状态。二是在好几年前就从专业报刊上看到过他的一些作品和作者介绍。感觉这个年轻人不同寻常,虽然从外貌看上去,一脸的稚气,但其作品却有老成之态,各体皆能,尤擅草书,属于艺术感觉特别好的那一种类型。许飞飞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美术教育系。作为一位80后书家,许飞飞还非常年轻。但他的书龄与比他稍年长些的同道相比起来并不算短。他很早就在书坛上显露头角,作品时不时就在各种报刊发表,并在展览上入选获奖。这源于许飞飞学书起步早,路子正。经常能够得到名师的指点。他初学书法,始自于颜真卿《勤礼碑》,稍后转学《祭侄稿》与《争座位》帖。他对书法的领悟具有很好的天赋,用功也很刻苦勤奋,所取得的成绩就是顺理成章显而易见的。他当时的一些作品,颜体行草的味道很浓,笔力凝重,气韵畅达,颇具颜鲁公形神。由于他生于河南,他在审美理念上,就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中原书风之影响,他曾一度用意于曾经风靡一时的王铎草书,到现在他的狂草当中还可以看出王铎草书的一些因素,奇肆开张、雄浑拙朴,重在酣畅气势的的淋漓尽致的表达。只不过这个时期的书法创作,他还是处在临古集字阶段,尚未进入自觉的表现状态。2005年,许飞飞北上京华,求学于中国书法院第一届研究生班。书法院的老师,大多都是当下颇具理论和创作实力的名家大腕,学员们则大多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已在书坛渐露头角、小有名气的青年书法作者。这种学习和生活面的拓宽,对许飞飞的进一步成长,无疑有着重大意义。在书法院的一年学习过程当中,飞飞接受了新的学书观念,不仅加大了临古的力度,有效调整了学习方法,还进入自觉创作的状态,临习与创作,交叉进行,互相结合,学习效果非常明显。在高等学院里面,有很多新的信息是他此前所没有接触过的。学院里浓郁的艺术氛围和学术气息,有助于他了解和认识当代各种书法“主义”和艺术观念。在中国书法院这个大熔炉里,各种艺术观念的互相交汇、碰撞势在必然,在此情况之下,每个人都会面临一次新的抉择,都需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新的定位和不断探索。这段时间里,许飞飞遍临铭文、竹简、木犊、魏碑、汉隶等,也对王羲之《圣教序》有过悉心揣摩。对于右任、何绍基、齐白石书法进行广泛取法参悟,甚至对现代书法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中吸取有益养分。他这种不乏杂学式的积极实践和切身体验,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给他造成一些审美取向上的困惑,但好处也是十分明显的。多方探索则极为有利于拓展自己的书路,一旦找到一个契入点和突破口,就会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语言。2007年,许飞飞有幸成为了《中国书画博览》杂志的一名编辑,这就为他接触更多的优秀书画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而要做好杂志的编辑工作,就会促使他加强对文史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艺术素养。这对他将来的艺术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也是一个有效地支撑。书法创作上的真正成功,绝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积淀。厚积方能薄发,每一个学书者都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2008年11月,许飞飞参加了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的学习。这是一个大多由国展获奖作者为成员的高级书法研修班,它几乎囊括了当代书法界的青年精英,学员中的很多人均为当下书坛的活跃分子和骨干力量,不仅在当地极具影响力,就是在全国也能为人们所熟知。比如王厚祥、刘京闻、顾柯红、梁铁民、卜庆中、方建光、张志庆等等,这样的学习生活环境,对许飞飞无疑是如鱼得水。许飞飞本来就对各种书体有着广泛的涉猎,且对大草情有独钟。而课题班有很多在大草书创作方面的高手,这对许飞飞的刺激和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而许飞飞的创作也由此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审美层次。许飞飞的小楷直取魏晋,融进时代意趣,静穆中透出飞动之势,写得亦古亦今,见功见性。从他的小楷可以看出,许飞飞对精微的把握能力是非常到位的。能把小楷写得格调高古而不板滞,神采飞扬而不轻飘,足见他过人的艺术审美眼光和不俗的艺术表现能力。许飞飞的篆书更多取法于齐白石,苍劲老辣,雄浑大气,一派金石气息,颇耐细细把玩。齐白石乃一代篆刻大家,他的篆书自成一家,驱刀如笔,用笔如刀,结体开展,笔势雄健。而年轻的许飞飞能够从中窥得各种消息,沉浸于此,且有不俗之表现,诚为不易。许飞飞行书走的是碑帖结合的路子,重在体现一种既雍正典雅,又灵活多变的笔墨情趣,从他的作品来看,他对碑帖结合的时代主流审美意识的认识把握能力是比较深刻到位的。学帖者,易流于甜俗,能得典雅之高格,允为正解;法碑者,易涉于怪诞,能获灵变之机趣,方称入妙。而碑帖结合的意义,就在于两个好的方面的充分融合。许飞飞作品,既无甜俗之弊,又无怪诞之态,说明他是比较成功的。假以时日,他在行书方面,会有更佳表现。需要重点评述一下的是许飞飞的草书特别是大草创作。关于大草的学习和创作的难度,人们一再言及,我也曾多次在文章当中专门论述。要学好草书特别是大草,学书者的天分一定要高,天分高,方法巧,用功勤,才可能会真正有所作为。而许飞飞有比较扎实的楷书、篆隶书和行书基础,且在草书方面花费了很大力气,不仅具有一定的二王行草书功底,且对王铎、于右任等草书多有心领神会处。他后来认识到,大草的高境还是在于唐代,在张旭怀素那里。故而,他加大了对张旭怀素经典大草作品的学习力度。他的进步是很快的,创作上也出现了新的提升和突破。他的大草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气势酣畅,痛快淋漓。用笔灵活而富于变化,结体随机生发,摇曳多姿。行气布白,一任自然,疾风骤雨,飞花散雪,云烟满纸,一派豪放之气。他的用墨富于变化而不显刻意,在笔势的裹挟之下,浓淡枯湿,自然显现,很具视觉感染力。他的有些作品非常精彩,让观者很难相信会是出自于一个80后之手。作为一个青年书家,许飞飞无疑是幸运的,也是优秀的。但要成就一个大才,他还需要继续深入到与书法相关的传统文化当中去不断探寻、挖掘。笔墨毕竟最终要靠学力的滋养和支撑,当文化学养如同汩汩清泉涌流不息的时候,书法的未来空间才不至于单调和枯燥。谨以此文和飞飞共勉。

老徐 发表于 2013-7-8 15:45:52


在路上 ⊙ 贺进 记得飞飞有一枚印章,印文为“在路上”。对于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最为人熟知的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创作于1957年的小说《On the Road》,正是因为这部“嬉皮士”小说,引起人们对“在路上”的新的诠释,后来这个词被更多的东方人所乐衷,更多的音乐人及影视人将这个词广泛运用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单是音乐方面我们就知道许巍的专题中有一首就是《在路上》,刘欢也曾演唱过《在路上》,痛仰乐队的单曲《在路上》等等,似乎更多的人喜欢这个“舶来词”,这是一种生命形式的扩展,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全新演绎。我不知道飞飞为何启用“在路上”这枚印章,也可能更是他对艺术的一种谦慎态度吧。不管是出乎何种猜忌,我倒是认为飞飞从“在路上”的寓意中选择了对书法艺术的执着感悟。他用自己的体悟将书法艺术表现了自己的心境,这似乎找到了他内心的默契。许飞飞与我同龄,但是他对于艺术的理解似乎超乎同辈人,尤其是在笔头功夫上,用吴悦石先生的话说就是“把活儿做好了”。当策划这档栏目的时候,我就已经把目光聚集在这个“活跃式”的人物上了。在大大小小的展览中,尤其是在京城,基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这种身影是来自于他的艺术表现。尤其是在草书表现上,我们能看到他桀骜不驯的个性,看到他“莫衷一是”的态度,看到他用手中的笔表现内心“躁动”的理念。他的草书并非以“横冲直闯”的线来体现韵味,更多看到的是对先贤艺术的理解之上所体现出来的心境,这点确实很难做到,所以他将篆隶的“草法”引入草书用笔,有所动、有所静、有所收、有所放,在视觉上表现出“大义凛然”的姿态。我们在这个专题中还能看到他楷书、隶书、篆书的表现形式,似乎看到他将书法艺术的表现更多地体现在形式构成上,也可能是正因为有“正书”的提炼,才会把草书的表现有所提纯。尤其看他的篆隶书,我们看到白石老人的痕迹,不拘泥于古法的再现表现了飞飞的性情。他理解白石老人的用笔,所以在他创作中可以“义无反顾”地“任笔为性”,飞飞还是很聪明的。飞飞在艺术感悟上更多地能体现年轻书家的一种朝气蓬勃的状态,在飞飞身上体现出这个时代的烙印。正如飞飞的用印的内容般,八十年代书家都是“在路上”的一代。 (本文作者为河北美院特聘教授)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老徐报道】许飞飞书法展郑州开幕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