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报书画天地 发表于 2014-6-6 21:17:14

文摘——我的中国画观 ■ 赵 奇

                                                   我的中国画观                                                     ■   赵 奇     我有这样的体会,别人看我的作品,同我聊着往往会说,这笔是怎么勾的?这笔是怎么皴的?这是什么样的宣纸?实话说,类似的问题,我关心得很少,因为画的时候,我就是画画。画面上出现的所有效果——我知道,现在我使用的词,对于中国画传统而言是不合适的,它有点“西方”了,我只是拣着方便的说吧——画画的时候,我想的始终是我要表达的东西。我追寻着漂浮不定的感觉,那些“效果”是随着我的追求出现的。我还得说,即使当初学习中国画,也没有考虑什么是中国画,许多画家我想都是如此。       中国画有规矩吗?这些规矩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些规矩形成之前的作品,比如人们画在岩石、墙壁上,画在纸或者绢一类织物上的东西——那该叫什么呢?是否因为我们太注意规矩,使绘画的本意在今天变得不重要了?       绘画就是绘画,绘画就是说话,画是身体的延伸,也就是把你要说的话用另一种方式说出来了。这很有意思,会使生活变得美妙,变得不同寻常。可以这样说,绘画是人类所具有的标志性的行为,这是上帝送来的礼物。绘画是关于人的情绪,关于人的心情的事情——你看,无论是洞窟壁画,还是孩子涂鸦,感觉都占有很大成分。那么,凭什么使得这种行为,使得我们能把绘画画下去呢?我想不是我们知道的那些规矩,而是兴趣。       我们都说像孩子一样的画画,可事实却是时时刻刻都在想告诉孩子应该怎样画画,这其实是转移了绘画的方向。这样做的结果,也许他学会了一些技能,但不是兴趣。就是这一点,有许多作品可能是不属于绘画的。       把绘画看作是为了自己的工作如何呢?我对绘画抱有敬畏之心。所以说像孩子,是说绘画的时候没有非分之想。有一次在台湾,我记得有几位记者,可能是我们谈事情太没意思了,当我顺嘴说出像孩子一样对待绘画时,立刻就有人问:孩子怎样学画才好?我说,千万不要教哇!别的知识都可以教,唯独绘画是不可以教的。我看他们一脸茫然,也许是求教吧,自然地就随性子说了:所有的爸爸妈妈都可以教孩子,只是一句话:这孩子画得多好……无论孩子画了什么,只要你看到了,都要说好,就是夸他。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这是个不错的方法,因为那是兴趣,那是心里的生成。       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回到开始谈的,为什么要受到那些规矩的限制呢?其实,作为语言,我们的绘画已经成为了一种样式:水墨有水墨的样子,工笔有工笔的样子,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为了显现那种样子而画画的。现在我没用中国画的词句来表述,但是大家清楚,我们谈的正是这个问题。在这些规矩形成之前,生在中国这个地方的人,他们画的东西、那种感觉同别处一定不一样。如果我的思考没有错误的话,这个问题就复杂了,索性直接一点,一切都是拿起笔来动手先画,而不是把从前那个样式放在前面。使我不解的是,有的人画画的时候,毛笔拿在手上,一碰到纸,刚有一点痕迹,他就说:“糟了!”然后就是撕掉,重新换纸。我想,他的头脑里先是被一些知识和技术占领了,他是为了制作所知道的笔墨样式,而不是为了要说什么,要表达什么的没有了感情、没有了对未知的探究,就是没有了作品的内容。       绘画是面对客观,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一种述说。这种行为是需要过程的,画面里的每一笔都带着个人的体验。如果仔细分析我的想法,虽然说了像孩子似的对待绘画,但我并不赞成要画孩子那样的作品。同样,那也是一种样式。画面上的思考在于具体,它是由种种关系构成的,这像是一种研究,也是一种试验,得不停地动脑、不停地琢磨。(摘自《美术》,文有删节)

书法报书画天地 发表于 2014-6-6 21:17:4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摘——我的中国画观 ■ 赵 奇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