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森 发表于 2009-7-19 10:13:29

读《国学概要》之随想

读《国学概要》之随想
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概念抹糊的,我读朱自清〈大师的国学课〉一书,颇有所感想,深叹我之国学博大精深,实今之学子不可不读,不可不研也,
   朱自清概述了章太炎的国学概述分为两大类
   其一曰:国学之本体
         一:经史非神话
         二:经典诸子非宗教
         三:历史非小说传奇
    其二曰:治国学的方法
         一,辩书籍之真伪
         二,通小学
         三,明地理
         四,知古今人情的变迁
         五,辩文学应用
    综上所述,朱自清在章太炎对国学的归结中加以特别的描述,雅森读后对时人称谁人为大师之词颇感“名不副实”一个真正的国学大师,可不是随口叫出的,,,四月的绍兴行,让我重新感受到,鲁迅那个时代中,为鲁迅之师者也就是“三味书屋”的主人才真正的称得上是国学大师,追其次,鲁迅笔下的上大人,孔乙几,也够得上国学大师也,世间事就是这样的扑朔迷离,有才能者,若生不逢时,也不为人知者,大有人在,清淡度日不为世事所争者,高人也。举不胜举,,,章太炎所指之“通小学”?又有几人通晓?“经典诸子非宗教 ”后人一厢情愿的把这里的经诠解为“佛经”“圣经”其实古人的“经”字也就是一根线所谓‘经书’也就是一根线罢了,。。。。思量对于一个书家是很重要的,会思了,那么这个“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知识的积累,就不能很好的去思量,辩证关系就会不自觉的生成了,,老庄的一些理论就会随之出现了,,所以要想成为有思量的人,不读书是不能做到的,,,
   在书法创作中,尤其是在古文字的创作中,“因果关系”就尤为的重要,拿楚简书创作来说,很多人在字法上只是一味的“融会贯通”其实很可笑,我这里所说的“因果关系”就是因为什么有的,才有什么样的结果,这就是做学问的严谨,书家若想有所见数,不精专,不严谨,怕是不行的,春秋战国是什么?诸子百家又是什么?百家争鸣产生在那里?为何在之后有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国?楚简的创作若没有这样理性的面对那个时代,就会闹出很大的笑话的,,,
      书家,囊括所有书者,无论揩隶行草篆者,医不能精者,笔墨乏烂者,不古者,唯有深居简出方可医也,只有这样你才会变成厚重的书者,此乐间不思展事成败矣!
                              ------雅森随笔09 07 19

杨之 发表于 2009-7-19 10:16:11

雅森够用功的啊:)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9-7-19 11:19:21

张雅森 发表于 2009-10-12 19:41:53

原帖由 杨之 于 2009-7-19 10:16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雅森够用功的啊:)
肚子里的墨水太少想喝点

当代书法论坛 发表于 2010-6-18 15:30:48

清水菱 发表于 2012-5-25 08:33:23

http://img99.bafendi.com/dingtie/bfddd054.gif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国学概要》之随想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