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 发表于 2011-9-19 15:05:46



大同行之五——接待晚宴
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在大同宾馆设宴,欢迎并感谢前来大同考察交流的书法家一行。



老徐 发表于 2011-9-19 15:07:53




大同行之五 ——接待晚宴

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在大同宾馆设宴,欢迎并感谢前来大同考察交流的书法家一行,并对近三年来大同的变化做了简短介绍。

老徐 发表于 2011-9-19 15:10:46



大同行之五 ——接待晚宴

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在大同宾馆设宴,欢迎并感谢前来大同考察交流的书法家一行,并对近三年来大同的变化做了简短介绍。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东经 112 ° 15′~114 ° 15′ ,北纬 39 ° 00′~40 ° 30′ ,京包铁路、北同蒲铁路、大秦铁路的交点,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东邻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与山西省朔州市相接、南靠山西省忻州市。总面积为14176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9.1%。总人口约321万(2009年)人口密度为226人/平方千米,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华北地区较有影响力城市之一,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



老徐 发表于 2011-9-19 15:13:05




大同行之五 ——接待晚宴
北魏平城  平城由宫城、京城(都城)和郭城组成。
  宫城:从天兴元年迁都平城至太和十八年迁洛阳,97年中代有新建,规模宏大,先后建吕以工代殿、苑囿、观堂、楼池70多处,“欲广宫室,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将模邺、洛、长安之制、运材数百万根”。其位置“截平城西为宫城,四角起楼。”即今大同城北关外,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大片土地。平城四面有如浑水所绕,399年筑鹿苑时,又“凿渠引武州水注之苑中,疏为三沟,分流宫城内外”。宫城中,以太极殿为中心,有西宫、东宫,经90多年的增扩改建,成为完整的宫殿群落。“月观霞阁,左社右廛……灵台山立,壁水池圆,双阙万仞,九衢四达,羽旄林森,堂殿胶葛……”
  京城:天赐三年(406)“六月,发八部人,自五百里内缮修都城,魏始邑居之制度”。“规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里,经涂洞达。”“启十二门”。“里宅栉比,人神猥凑。”其位置即今大同城及南关,呈长方形,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3.2公里,周长10公里。京城内由里坊组成,“百堵齐矗,九衢相望,歌台舞榭,月殿云堂”。“犹分别士庶,不令杂居,伎作屠估,各有攸处。”
  郭城:“泰常七年(422)秋九月,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其郭城位于宫城南面。今北门外玄门东跨御河至古城村,沿途发现多处北魏夯墙。从古城村于东塘坡到齐家坡,至今北魏夯墙南北隆起,多有痕迹。郭城略呈方形,边长4公里,周长16公里。郭城内规划了里坊、寺院、市廛、园林等。
  城郭外分为四郊,建有苑囿。东南(今轴承厂)有“基架博敞,为天下第一”的永安寺。再南(今柳航里)有明堂、辟雍,明堂上圆下方,四周十二户九堂。上设天文设施。周边有籍田、药圃等。西郊有郊天坛,坛东侧有郊天碑,碑上刻有《五经》及国记。坛西有西苑、洛阳殿、灵岩石室等。北郊有“皎若圆镜”的灵泉池、北苑、白杨泉、鹿野佛图。东效有白登台、宁光宫、东苑,苑内建太祖庙。 明大同城  明大同城是在北魏都城、唐辽金元旧土城的基础上,从南截1.38公里,略呈方形,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周长7.24公里,面积3.28平方公里。
  城墙一律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方为基础上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砖分大、中、小三号,中号砖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重18公斤,为现代砖的7倍。城墙高14米,垛墙上又砌长5米,高0.8米,厚0.5米的砖垛,垛间距0.5米,垛口为磐口和射击口,共580米对垛子,代表当时大同所辖村庄数。
  城设四门,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上各建重檐九级歇山顶、三层重楼一座,外有廊柱环绕,平面均为凸字形,面积约1420平方米。城墙四角各建角楼,西北角楼称“乾楼”,高大瑰丽,为“大同八景”之一。城墙四面还伫立着54座望楼,96座窝铺。城墙外轮廓凸凹排列有序,突出部分为城墙垛子,每边计12个,外加角墩计52个,墩距113米,墩作梯形结构,底边长32米,顶边长20米,顶面积400平方米。四角墩相距6.6米,上架踏板与城墙相通,以发挥侧射、策应和多角度瞭望的作用。
  四门之外是瓮城,面呈方形,面积为17000平方米,瓮城旁设城门,拐旋出入。门洞进深约30米,门上建“箭楼”或称“匾楼”。东瓮城内建岳王庙、王狱庙;西瓮城有老爷庙、白衣庙;南瓮城有药王庙;北瓮城有眼光寺、关帝庙。
  城外侧修有壕堑,深约5米,宽10米,俗称护城河。波光涟漪,环绕古城。各门设吊桥。城东、南、北各设小城(关城)。景泰年间筑北小城,周3公里,高12.6米,东西北各辟一门(长春、玄冬、大夏)。天顺年间筑东小城、南小城,各周长2.5公里,池深5米,多次增修加高,包砖加女墙。南小城开四门,东迎晖、南永和、西永丰、北文昌,门上各建阁,小东门上建“四仙阁”,小西门上建“三星阁”,北门上建“文昌阁”。阁内正殿、配殿、牌坊、旗杆及钟鼓楼应有尽有,雕梁画栋,小巧精致。东小城三门:东迎恩、南园、北园。迎恩门外有万寿厅。独西门外未建小城,故有“凤凰单展城”之称。
  城内以四牌楼为中心,“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个绵绵巷”,136条街衢规整通达,保持了北魏坊的格局。大街巷口多建二层小角楼。四大街路宽12米,两边人行道各6.56米,中段十字路口各建一楼,东有太平楼,西有钟楼,南有鼓楼,北有魁星楼。城中心建四牌楼。全城共建各种牌坊56座,乐楼戏台26座,较大的寺庙神祠70余座,还有朱衣阁、青龙阁、三官阁、赐福阁。县楼等楼阁10多座。大同府、帅府、都察院、户部分司、县治、山西行都司、卫所等公署都设在城内。明大同城“壮丽雄观”,郭固城坚,各种防御设施配套自成体系,为我国古代军事建设史上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

老徐 发表于 2011-9-19 15:14:29




大同行之五 ——接待晚宴

老徐 发表于 2011-9-19 15:14:38




大同行之五 ——接待晚宴

老徐 发表于 2011-9-19 15:18:31




大同行之六 ——交流笔会晚宴后,举行了一个小型的书法笔会,与会书法名家们用笔墨表达了对大同经济发展和城市变化的赞美,对大同人民的殷殷祝福。

老徐 发表于 2011-9-19 15:26:52



大同行之六 ——交流笔会



老徐 发表于 2011-9-19 15:28:29




大同行之六——交流笔会

老徐 发表于 2011-9-19 15:28:45




大同行之六 ——交流笔会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老徐报道】当代书法名家走进大同(聂成文何应辉周俊杰张荣庆石开张旭光等雅集)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