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蔡坚植

当代女书法家—柴立梅美文汇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14: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柏常青
作者:柴立梅
      十月五日上午十一点半,面包车载着我们姐妹们驶进了钓鱼台国宾馆。
进入东门,就望见了一块约两米高的奇崛沉稳的石头上小平同志题写的“钓鱼台”三个金黄色的铜字。清明、空旷、静穆,十月的北京金光闪烁,阳光和喜悦写在姐妹们的脸上。
      我们随接待人员迈向地毯,身材修长、着黄缎旗袍靓丽的迎宾小姐向我们微笑着,把我们引进了国宾馆的芳菲苑。此时大厅里早已沸腾起来。七百余人组成的日本女书法家代表团成员正谈笑风生,好不惬意。虽说她们看上去年长些,她们穿着华丽,发髻如云,红红的嘴唇,精神抖搂,仿佛如年轻人一般。“中日女书法家作品展庆贺宴会”的横幅悬挂在大厅的主席台上,中日双方书协书道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场面气氛热烈,豪情万丈。随之英俊勤快的男服务生示意大家自助西餐开始……
      下午一时,此次活动的重头戏是在百米长卷上书写着友好篇章。两条如白练般长卷已摆在后花园草地上的长条桌上,草坪上十几个圆桌铺上金黄色的台布,香槟、水果、葡萄酒,温馨、雅致、挥毫、鼓掌、彼此再碰杯……我盘腿坐在草坪上,看着明媚的天空,呼吸着,看着佳丽们的笑脸,望着那长卷一边写着一边被工作人员牵引着,虽语言不同,但传统文化不存在国界,其意义且伸展,延伸着……“起来啊,留下一点痕迹吧!”书友呼唤着,写什么呢?看这国宾馆被绿色包围着,松柏挺拔地傲立着。于是,我饱蘸浓墨地写下了“松柏常青”四个字,寓意做人要铮铮铁骨,寓意中日女书家的交流永葆青春。
      接着,互赠名片,合影留念。
      一位名叫“高村博子”的日本书家,身着鸭蛋青色的和服,洁白的袜子踩在木屐上,接到我图文并茂的名片,产生了兴趣,向我鞠躬。她写汉字与我交流,我用简单的英语同她笔谈着,她一下子兴奋起来。她对篆刻很好奇。希望能得到一方印;我夸她“Beautiful!”,她开心地笑了。但是,她对我说的有一句话听不懂:“这和服是咱们中国唐朝时候传过去的。”她听得莫名其妙的,因为“朝代”的英语单词实在想不起来,但她依旧笑得灿烂。当然,许愿是要还愿的。
      长卷的挥毫仍在进行着,我与山东青岛的女书家漫步走到芳菲苑的后门:池水中的亭子,睡莲嫣然入睡,似醉非醉,真谓“亭台涵月镜,花木畅天机”,喷出的泉水清澈地流淌着,又从文化石上倾泻下来,因为幽雅,就显得清静,而水声漾起的恰是一首首美妙的音乐;又因为没有他人,而显得悠然自得,“心淡水木秀,兴幽鱼鸟闲”,我俩缓缓地走在一米多宽的白玉栏的小桥上,想着艺事,读书,习字,是亦步亦趋的,要有平和的心态,着急不得,自然的景,天然的美,给我们以启迪。
此次活动的情景,将永远印在我们心中。“松柏常青”,写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写出了我们对艺术真挚的热爱。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14: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程风子的画

作者:柴立梅

      与风子通了几次话,其话剧演员般的嗓音,总在耳畔回响着,然读他的书法、篆刻、文章、国画更在我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岁次乙酉正月里,我从安庆怀宁返回蚌埠,“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家家户户还沉浸在欢娱的时刻中,收到了风子的篆刻集精装本,可能风子的斋号为“问梅堂”之故,彼此有了几分契意。
     于是乎,围着小火炉,展读欣赏着,纳闷着,一个很理智之人,为何叫“风子”?想到了五代的“杨疯子”,“颠张醉素”等先贤……后来则自问自答了。
     过了些日子,他发条短信说“过两天给你画张扇面玩吧”……
    不几天,大院传达室的人对我说,北京来的挂号信,这便读到了他的扇面,好玩之至。错错落落的小树掩映在似山非山之间,一胖和尚迈向红墙黑瓦的寺庙,远景朦朦胧胧,画意烟霭凄迷。清峻孤寂,超脱雅致。他的画可能看不到山峰高耸,浓妆艳抹,但见笔见墨,多姿多彩,有滋有润,是遣兴,是抒怀……
    扇面画,也似“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小画同样是大气象,大风大雅大颂。风子有着古代文人的情怀,他无须考虑自己头上的帽子是升还是降,更不要在官场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隐士,高僧,竹林七贤等先人的生活方式是他崇尚的。喜清四僧,无火无尘;拜明担当,天真烂漫。
     他的经历好似很简单,但我拥有不了,却羡慕不已。先前为节目主持人的风子,毅然进入中国音乐学院学习,熟暗音乐之美,又毅然辞去公职投师于北京画院随杨延文先生学习山水画,读古代画论,临习古代画,游历名山大川,师法自然,受当代画家黄氏兄弟永厚永玉的画风影响……
     风子极其勤奋苦学,闲云野鹤,过着隐士般的闲适生活,洒脱,豁达。庄子的“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任其自然之意的哲学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于是,把四川作为他的第二故乡。四川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瓦一寺,山光烟雨,都是他笔下的可圈可点的美景。“我在自贡写生,川南风光之秀,不虚此行。”他这样的信息,我常读到。也真的理解他陶醉在大自然美景中的感受;我也会奉答曰:“您一定会用力拔山兮之力创作出不朽之作的。”……
     南朝画家王微说:“望秋兮,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璋圭之琛,岂能仿佛哉!”。就这样子的,风子一步一步的,他的心灵得到了陶冶,灵魂得到了净化,深入绘画艺术骨髓,体味绘画语言,领悟绘画境地……
     我亦颇喜元朝的绘画。更喜倪云林的“逸笔草草,不求神似”的艺术表现形式,倪云林发展了宋以来水墨写意画的精神,在抒发个人意兴方面,追求更自由的发挥,风子的画意仿佛有其气韵,他嗅到了这股股气息,风子的画,也可能没有石涛总结的“一地二树三层山”的构图程式,他就是以心灵空间去融会自然空间来作画,再渗透到自己的胸怀,风子读书,寻师访友,高瞻远瞩,尽收眼底,再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一幅幅可赏可藏性灵之画。     鲁迅先生的小说《在酒楼上》,文学家评为最具有“鲁迅气氛”即鲁迅气味,风子的作品,即有“风子气味”,拙朴苍茫,幽深峻拔,京城游学九载,登泰顶,攀黄山,迎峨嵋,餐风露宿,“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这“气味”的确来之不易。
     金灿灿的油菜花,修长的翠竹,还有俩矮房,身着红色毛衣的风子,魁梧地立在花丛中,站在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里,拥有着那份无所谓,那份散淡,那份平和,还有那份心安理得。
     望着风子酷似一分为二的发式,象位伟人的青年时代,在“激扬文字”着,拓出来一定是深入人心的。而他的笔下当然画有小舟,停泊在未磨如镜的水面上,这小舟需要一位撑船的,但愿风子在漂泊的日子里,有个撑船的陪伴着他,一起漂啊漂……
                            (2005-12-18再次修改后)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14: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储存在记忆里的……

作者:柴立梅

      11月13日晚,我在上海火车站商场买了青岛啤酒和其他食物,迈向候车室,抚平了自己的风衣下摆,坐了下来,等待着另外两位书家的到来。
     想写的欲望,升腾起来。
     尽管候车大厅里广播声、吆喝声、电视、孩子的哭声、蛇皮袋拖地声,不时入耳,然在日本九天里的记忆是清晰的,没有被喧嚣嘈杂的环境所淹没,遗忘,萦绕在脑际的情景反而更明朗起来……
                       白云悠悠
     2004年11月5日12点半,我随安徽省书法家代表团登上了MU56次由上海飞往日本的航班,前往日本高知等地进行了为期9天的访问活动。飞机经过滑翔后顿时升到空中,穿过云层,平稳地向前飞行着。天公总是成全我们的,蓝天,白云,这都成了孩子口头语的词,而此时看到这景象是激动的。午时,晴空万里,依机窗望着,天空澄明,没有一丝浑浊,一点灰暗。苏东坡诗曰:“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诗境与此有相似之处吧?白云如庞大的棉絮加工基地,松松软软的,丝丝牵牵的,间或又看到白云又是团团的,狭长的,在东海上空,在太平洋上空,漂浮着,流动着,极度悠闲,舒适。又间或在起伏的山峦间散步。飞在日本海的上空,俯视海面上漂浮着如孩子折叠的纸船也悠哉游哉,与白云遥相呼应,王勃诗云:“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我就想拥有这样的心境,没有喧闹,没有尘埃,抛弃伤感,摔掉忧愁,在一片宁静中呼吸着,有序地生活着,因为我羡慕白云的悠悠啊!
                         在太平洋边
     在高知日中友好协会的安排下,他们驾驶着自家车,载着我们到高知市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叫桂浜,到了桂浜,就等于到了海洋边。
     翻译说,这就是太平洋!嚯,一望无际的海洋,碧波荡漾。踩着黛色的小鹅卵石上沙沙地响,踏向海洋。记得读初中时,学世界地理,看世界地图,记着七大洲四大洋的名字,想那太平洋的浩瀚无边真是想象不出它辽阔到什么程度!飞机上看它是面镜子,而此刻望着浪涌向岸边,真渴望得到被浪打的体验,立刻决定脱鞋感受一下,以消在连云港未下海的遗憾,拱起了脚心,像猪蹄般小心翼翼地走向海边湿漉漉的沙子上,阳光把洋面照耀得熠熠闪光,波光粼粼。我眯缝着双眼,一边撩起裙子边儿,一边又要等待着浪的来临,等到的浪终于打在了我的小腿上,凉凉地冲击到我的身上,我豪迈地叫着,这一情景被翻译姑娘捕捉下来,想来这千堆雪扑过来的景象是多么壮观美丽!面对海洋,人又是多么的渺小,但人是有情的,心胸应该像海洋一样宽广,能容世上难容之事,正谓心底无私天地宽;水是无情的,然可以利用它为人类做出贡献。
                      胃,终于痛了
     日本人有喝冰水的习惯,不大饮茶。走到哪,坐定后,服务员就会很快地给你端上一杯带有尖尖角冰块的冰水,深秋的天气,天气虽说不冷,但我见了心便寒了起来。据说喝冰水清胃润肠,对身体极好,几天的日子里,我数着,祝愿自己安好。第四天的晚上,回东京途中,因为喝凉的,没过多久,胃便隐隐作痛,心里紧张起来,因为在旅途中,多有不便,我不言不语的,忍受着。将两只手使劲地搓着再抚到肚皮上揉着,一次又一次。
     看似有益的事,虽说同是亚洲人, 饮食习惯不同,国情不同,人的体质不同,,就不能绝对地认为这样好或不好。适宜喝热的,就不要喝凉的。
                        奈良的枫叶
     奈良是日本的一个古都。奈良公园景点多多,美不胜收。如东大寺、兴福寺、唐招提寺、朱雀门等。
     进入园区,令人流连往返的。处处景,处处情。一只只温顺的鹿等待游人赏赐,数百年的柏树挺拔有致,垂柳在池水边摇曳着,蓝天倒映在碧水中,银杏树叶黄中有绿,绿中寓黄,草坪如毯,缤纷撒落,落叶后的树枝又向空中伸展着,干练遒劲,可谓一幅幅浓浓秋意图。在亭子下,休憩着,我们被青松翠柏红叶黄花环绕着,我们品味着这自然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而枫叶最令我至爱的,那小巧细腻,美丽精细的一片片灿烂枫叶,红得似火,红得刚烈,那是经霜以后的红。这是否同自己的学书经历相似,不经风雨岂能见彩虹?没有锤炼,怎能有好钢?不雕不琢,焉能有精器?采那几片红彤彤的枫叶,举过头顶,让秋日的阳光透过那些纹络让人看到亮晶晶,看到希望,看到光明,看到曙光,看到暂时的成功。
     惹人疼爱的枫叶给我带来了思索,又让我重新认识自我。几天的访问转眼即逝,储存在记忆里将永远永远……                                         (2004-11-18写完)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14: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世缘——作者:柴立梅
今世缘
作者:柴立梅
    今世缘,是江苏的一种酒名。然与著名的爱国人士袁晓园女士真有缘分,因为有缘,便得到了“今世缘”这三个字的行楷书墨宝。说她爱国,袁晓园女士作诗道:“年华虚掷恨难追,久滞他邦今得归。万里长空清似水,檐前小燕学鹏飞。”字里行间折射出她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袁晓园,曾用名袁行洁,1901年5月10日出生于常州有名的翰墨之家,少时即有“偷学”的奇女子之称;年轻时冲破封建家庭藩篱,只身赴法国勤工俭学;30年代曾任厦门税务局副局长,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税务官;上世纪30年代末,曾经和宋美龄、宋庆龄、邓颖超等中国妇女界知名人士一起,在重庆发起建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院,抚养了几万名在八年抗战中失去父母的烈士遗孤和难民子女;40年代曾任驻印度加尔各答领事馆副领事,为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在文字改革上她提出汉字现代化方案,创袁氏拼音汉字字母,受到周恩来总理赞赏,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力曾为她的新方案题字:羡君造字胜仓颉,笔走龙蛇似画图。海内传卢千百辈,匠心能得及君无;80年代毅然放弃美国国籍回国工作;1995年后定居南京。
    她的传奇经历,书面上三百余字,可以尽收眼底,而在她一个世纪的生涯中,又是多么灿烂无比,耀眼夺目。
    每当我望着“今世缘”书法作品,望着与她的合影照片,那情景在眼前又浮现起来。
那是1999年9月的一天,秋后的南京依然还带着几分热度,然能看到袁晓园女士现场挥毫的场面,会让你更加心潮澎湃。在南京学习的我骑车奔向新街口书店,见一队人从我身边斯文地走过。有几人的头发和皮鞋均油光可鉴的,得体的衣着,领带闪亮着,后来得知,是袁晓园女士的晚生等。他们先行一步,是为袁晓园女士做好书写前的准备工作。
    这时,袁晓园女士在她晚辈扶持下,迈着步子走向楼梯口,迈向书店的六朝画廊。满头银发,面色红润,红红的嘴唇,一双有神的眼睛,精神矍铄,身着红色中袖上衣,刚落座,有人立刻递上一瓶桔子汁,她用吸管轻轻地吸着,看着周围的人。可能是画廊的人说:“您歇会儿”的话,她对围人说:“你们都可以写的”。谦和,慈祥。
    当时,我的心是动的。因为想当着她的面写出来,可以为我指点一下,然画廊人接着说,“袁老,您感觉如何?可以动笔吗?” 袁晓园女士说:“我偏不老的,写吧。”接着,一个又一个地收藏者取回自己的作品……
    袁晓园女士何时为我写的“今世缘”三个字呢?
    可能是女孩子缘故吧,现场围人中男性居多,见我站立许久,当我提出后她便答应了。
    “写什么内容呢?”我今生见到如此高寿,如此有才华的人,真是缘分啊,于是乎,为了不让她再费脑筋,我取了案上的瓦当宣纸,捧给了老人。她凝神着,将纸铺平后,白皙的手指握着毛笔,那手面上的颗颗寿斑记录着她为世界为祖国为人民留下多少文字的痕迹,记录着她的传奇,她的才情,她的性格。
    她真的眼不花,手不抖,在瓦当宣纸的每个圈的位置上,稳稳地挥毫着,“今”的撇捺放射,舒展自如,“世”字的结体稳如泰山,“缘 “字的摇曳多姿,书写时没有犹豫,没有颤微微,哪像是百岁老人书写的呢?”,落着“立梅女士惠存”,落上书写时间,落着自己的名字,动作都那么顺其自然,平和。写完后,她的晚生钤上了钤首印“愿为人民吐尽丝”、“袁晓园百岁后作”的姓名章及“偏不老”闲章,作品飘逸,清雅。老人对我说:“你要好好地珍藏着。”“我一定要好好地珍藏着”。我像个小鹦鹉似的喜出望外地说着。
    画廊人说,同老人家合个影吧。当然,这更是我愉悦的。
    而我对老人的“偏不老”闲章的含义,有了一层了解。画廊里悬着“偏不老”作品,老人自己给自己起的绰号,跋语道:“我虽老而不服老,只以欣逢盛世,所到之处,所见所闻,欢欣鼓舞,因而吟诗作书,逸兴盎然不知老之已至,故曰偏不老。” 在她100岁时,她写下一首《百岁感怀》:“不拜耶稣不参禅,不信气功不练拳。人间哪有不老药,顺其自然过百年。”
    是的,老人从美国回来后,居南京过着愉快的晚年生活。在尽享天伦之乐的同时,她仍热心于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更多地寄情于诗书画。练字作画是她每日必修的功课,她曾在一幅书法作品中评价自己:“叶落归根,诗书还乡。”出生于翰墨艺文之家的她,原本就有深厚功力,又曾就读于上海、北京艺专,师从刘海粟、林风眠大家,20年代即与林师一起办画展。辗转国外数十载,无论在法留学还是在美工作,无论怎样忙碌,也没无论怎样忙碌,也没有停止过研习书画。有《晓园作品选》、《晓园书画册》出版行世,并先后于各美术馆举办书画展。佳评如潮,声播海内外,其诗词清新明洁,情真意切,得易安女士之风韵;其书法,无论小揩或孽窠大书,均隽逸洒脱,雅秀可观;其画作以山水为主,气韵浑厚,具传统功力。诗书画相互辉映,是她报国宏愿的倾诉,也是她艺术活力的展示。
    2003年11月17日,102岁的袁晓园女士因病在南京市逝世,她的外甥女著名作家琼瑶在闻悉老人辞世后坦言,自己最崇拜和最尊敬的人就是袁晓园:“阿姨这一生活得太丰富了,一直在做她愿意做的事情,在美国本来过得很舒服,但为了理想,她还是选择了回国……她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偶像,她是中国少有的才女。和阿姨比起来,我真的太渺小了”。
   南京东郊有一个美丽的月牙湖,月牙湖畔有一个美丽的富丽山庄,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百余岁的袁晓园曾经在这里,为后人留下了……
    七年来,“今世缘”作品,我一直珍藏着……
(2005-10-23写完)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14: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猛抬头(修改稿)

柴立梅

    午时,收到作家、诗人雷抒雁先生的两本散文集,欣喜几分。书里夹着一札:“真想不到廿年之后,又联系上了。就在我四处打听您的下落时,突然收到您的信。一切似乎都有一种看不到的力量在安排,十分有趣。您的书法,确已达到一定水平,笔力墨趣都不凡俗,我十分喜爱……”鼓励之至,受之有愧。
    收拾好后,晚约十时,再次捧起散文集,小样窝在皮椅子里读着《雁过留声》,品味着其中一篇《善养浩然之气》一文,只听得夫君拉拢着卧室窗帘声,“刺刺”,极其悦耳动听,夜幕降临了,也仿佛一个人白天都在舞台上,这会儿该谢幕了。
    我猛一抬头,望着正对书房的卧室,温馨浪漫,入我视野的一面墙上悬挂着十六年前所拍的二十寸彩照,依然笑盈盈,甜美美,不知愁滋味之状。墙纸凸起的花纹被灯光照耀得亮晶晶,水泠泠,凹地的纹脉也含蓄深沉,灯光映照着一切物品,也映照着一个少女成为了一个少妇的历程,而那窗帘总令我爱在心头,谁也不会想到这帘子居然是从南京背回来的,黄底色上的片片叶子,黑色的叶脉,又有肌理效果的丝丝入扣,将帘子点缀得古朴典雅。
我将书签夹在所读到的位置,站起来走向卧室。再“刺刺”地将帘子分离,今天是正月十七,可月亮躲到哪里呢?望着深邃的天空,凄迷迷的,朦朦胧胧,仿佛有了细雨,深深地吸一口清气,再轻轻地呼出一口浊气,就这般吐故纳新着,好似在养气,当然不能说是浩然之气,我养不来,真是不易养来的!
    就这猛一抬头,岁月已将我推倒了中年,又是一年的月圆,正谓“一元复始”
    啊!二十年了,人生有几个二十年呢?不然,作家的文章都有如此感受呢?正如雷先生文中所说:“与儿子同吃饭,见他狼吞虎咽的,心里感触起来。其实,差的不是饭,不是口味,是年龄,是身体。”
    我又窝在皮椅子里,闭上发涩的眼睛。想我是小丫头的时候,风风火火的,为何都那么急冲冲呢?就不能从容些吗?如今有人说我懒了,好静了,可能多了一层理性,多了一个观察这个世界的眼神,而此时的静又令我清醒许多。静静的,又听得夫君在隔壁用水,哗哗地冲着,一会儿则是有节奏的牙和刷的交响曲,他也在谢幕着。

     我也渴望着养好气,养得更加襟怀坦荡,一身正气,心平气和;养得自己身心协调发展,勤奋向上,又知足常乐,待人温文尔雅,和颜悦色。好好地养啊养……
    帘子又被夫君合拢了,挡住了深邃的天空,挡住了凄迷,却挡不住我对“善养浩然之气”含义的再理解。
     看着雷先生的照片,想到二十年前在火车上与他相遇交谈的模样,如今他著作等身,他一直在养,养才情,养学问,善养浩然之气,这样笔耕不止,震撼了我,更激励了我。
                                     (2006-2-14写完)
发表于 2007-7-8 17: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史文心可雕龙~
发表于 2007-7-8 18: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7-11 19: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女啊,美文啊~~喜欢.
发表于 2007-9-30 08: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2-3 20: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4 00:11 , Processed in 1.420214 second(s), 1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