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34|回复: 2

三条路走中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4 18: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三条路走中间

    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两分法。三十年前看电影,人们总把电影人物分为二类:好人与坏人。在如何对待艺术方面,人们至今也还常用二分法观察艺术现象:进步的、落后的;传统的、现代的;积极的、消极的等等。“非此即彼”,这种思维定势,常常给我们的判断造成误导,使我们的认识不能符合实际情况。同一个人,会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某一时期是好人,某一时期说不定就会变坏,肢体有健康的部位也有不健康的部位,有时候思想正确,有时候又会有错误认识,某时期呈积极状态某时期又出现消极情调,不同阶段倾向于继承传统不同时期又强调现代性和创新性,生活中没有简单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事物共存于一个矛盾体中,这矛盾体是在运动中变化中达到既排斥又统一的。所以看待艺术现象必须全面地过程地去看,否则便会失之片面化。
    事物有两个方面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人类社会和客观世界千姿百态,人们的反映终究要归纳到认识论上来。中国很早诞生了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我们祖先认识世界的思想结晶。可是,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需要多棱角多维度去观察的现象和决定的选择,于是我们常常会问自己:生活中存在不存在第三条选择?处事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有。“三条路走中间”、“既要防止左,尤其要防止右”,说明第三条路确实是存在的。中庸是什么,中庸不是简单的折衷,是试图找到最佳的不偏不倚的区间或方向。不偏不倚,偏是一种状态,倚是一种状态,不偏不倚是又一种状态。我们要建立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就是不偏不倚的一种选择。一个人总是不睡觉不行,可睡了总不醒更不行。
    这些道理,看似简单,说也简单,面对具体事物具体环境具体选择时,又不简单。毛主席他老人家哲学很好,他的哲学著作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可是大跃进那时候,一亩地产十几万斤粮食,他农村出生,不知道这是笑话?三年超越英国五年赶上美国,实际么?他在土地革命时期吃过党内左倾主义的大亏,可是他又发动了左到极致的文化大革命!假若没有文化大革命,我们的国家能够按照建国初期正确路线前进,中国今日肯定比现在还要好。历史没有假如,就像我们走在三岔路口,总得选一条路向前走。杨子见素丝而悲,墨子见歧路而哭,就是因为人得有选择,有选择才产生难度,产生正确与错误。路走错了,可以转回来,而历程,永远没有办法改写。
    我们对历史上艺术家的看法,往往也会失于简单化,把他们分成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致力于在前人基础上的提高和完善,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对某一时代的美的艺术进行充实和提升,我们称之为继承型。一类是徜徉在常规之外的天地里,视传统为桎梏,把传统作为判逆对象,这种现象学术上名号不少,主要以现代性冠名居多。可是认真分析,前一种人如果在继承上有所建树,利用传统和自己的建树树立起权威,他们的头脑便被那类传统形态的美的信息所饱和,容纳不了其他美的信息了,于是便将这种美的形态用种种规范加以封装。另一种人中,根本不问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觉得自己是横空出世的孙悟空,石头山一崩跳了出来,一跟斗十万八千里,天马行空,可以独入独来,不管捣鼓个啥玩意便是不得了的创新与创造。这很是偏颇。而走另一条道路的人,他们对传统怀着敬畏感,虔诚地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但对新的艺术元素又怀有满腔的向往和渴求,在他们眼里,世界是无限的,艺术美是一条长河,艺术创造和探索会有多种可能性,确信艺术美在无限的时空里没有永恒不变的模式,他们看到了前人创造的一个又一个高峰,却没有视这些高峰为畏途,相反会激发超越感和探索精神。只有这种人,既不对传统说三道四,认为传统束缚人,又不对冒风险的尝试与探索指手划脚,却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启示。只有这种人,才能在艺术上有不竭的但又不是徒劳的追求,终于能够取得成功。所以,他们创造的美的艺术成果,成为后来人需要继承的传统。
    我欣赏一句很“老套“的话:“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有人说这是一个最正确也最没有实际意义的口号,这是一种偏见或者说是无知。往往老生常谈的大白话。譬如“吃饱了不饿”、“有云了才下雨”等等,语言直白却蕴藏真理。个人的探索可以是自由式的,但成功的探索需要有能够满足成功的条件。诚然,历史进入某一个阶段,可能提倡什么强调什么会有侧重。譬如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一定阶段又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后来认识到怎么发展最有效最有利很重要,于是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因为这些判断反映了客观规律,人类历史文明进步,艺术美的发展过程,都遵循着这一规律。一任地复制传统,人类不会前进;数典忘祖,创造也是无水之源。
发表于 2008-11-4 19: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1-4 20: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4 03:13 , Processed in 0.290029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