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05|回复: 2

当代甲骨文书法创作的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9 19: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当代甲骨文书法创作的误区
标签:书法 甲骨文 枣核 刘顺 文化   

内容提要:从近年举办的国际性和全国性甲骨文书法专题展览与书法专集来看,当前的甲骨文书法创作存在着误区。即不少作者刻意地模仿甲骨文刀刻的两头尖的线条,被人讥之为“枣核尖”。这样的线条生硬做作,刻板雷同,寒俭直露,浅薄俗气。原因在于甲骨文进入书法创作领域时间短,缺乏大家和成熟的创作理论;以及一些书法教科书、理论书和评介文章的误导。书写甲骨文书法应从金文、小篆入手,以小篆为好。打好基本功。以突出其书写性为主,避免过分地追求“刀笔味”,刻意地把线条写成“枣核尖”的形状。在以书写性为主的基础上,只要抓住甲骨文线条“挺直”和转折处“方折”的特点,就会笔趣、刀味全出。



关键词:甲骨文书法  误区  “枣核尖”  刀笔味  书写性
   

20世纪20年代初,著名甲骨学者罗振玉首先用甲骨文进行书法创作,为书法艺术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自那时开始,甲骨文书法就成为书法艺术苑地的一朵奇葩。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各项重大展览中,都有甲骨文书法作品参展,有的还获了奖。从1984年甲骨文之乡河南安阳举办国内首次甲骨文书法活动“殷墟笔会”以来,国内外甲骨文和甲骨文书法组织纷纷建立(如安阳、台湾、江苏等),安阳、江苏、台湾、新加坡等地先后举办了各种国际和全国性的甲骨文书法展事活动。尤其2002年10月安阳举办的“中国安阳国际暨海峡两岸甲骨文书艺还乡展”,是一次规模最大的甲骨文书法专题展览,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书法报》评为2002年中国书坛十件大事之一。甲骨文书法活动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甲骨文书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据笔者所知,还没有一种书体像甲骨文书法一样,能在短短几年内举办这么多全国和国际性的专题展事活动。可见甲骨文这种书体的特殊感召力和艺术魅力。但是,由于甲骨文书法从诞生到现在才80余年,应当说艺术上还处于草创时期,鲜有大家出现。所以在当代甲骨文书法的创作上便出现了一些误区,不少人走入歧途,甚至把前人创作上的某些弊病奉为圭臬去效法,几成流弊。因此,甲骨文书法究竟应当如何写,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误区何在

近年来甲骨文书法创作上存在的最大误区,就是一些作者为了追求所谓的“刀笔味”,把甲骨文书法的线条都写成中间粗、两头尖,如同枣核之形,有人讥之为“枣核尖”。从近几年举办的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甲骨文书法展览和所出作品集来看,那种把甲骨文线条的两端全部或大部分写成尖形,刻意追求和模仿甲骨片上刀刻线条的作者占相当大的比例。以2000年12月出版的《国际甲骨文书法篆刻家大辞典》1(入书者每人刊登作品一幅)中的作品为例(篆刻除外),其中外国和香港、澳门、台湾书家的作品共76幅,线条为“枣核尖”的作品有38幅,占50%;大陆书家的作品共204幅,线条为“枣核尖”的作品有44幅,占21.6%。两者相加,共有作品280幅,线条为“枣核尖”的作品有82幅,占29%(起、收笔虽有出尖,但不太明显的就没有计算在内)。几年来,笔者看过的其他甲骨文书法展览和作品集也大致是这种情况。可以看出,至少有近三分之一的甲骨文书法作者在刻意模仿殷商甲骨文两头出尖的线条,走入了甲骨文书法创作的误区,而国外和港、澳、台犹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从书法审美的角度看,那种两头尖的线条根本无法给人以美的感觉。线条的形态不同,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黑格尔说:“水平线传达一种恬静的情感;垂直线表示庄严、高贵与向往;扭曲的线条表示冲突与激励;而弯曲的线条则带有柔软、肉感和鲜嫩的性质。”2那种两头尖的线条表现什么黑格尔没说,但依笔者看,它让我们想到的是刀剑,是棘刺,给人一种刀剑森森的肃杀、凛厉和如芒在背的感觉。古人曾用“春蚓秋蛇”、“墨猪肉鸭”来形容书法的病笔。而当把那种两头尖的线条组成文字时,给人的感觉就是“刀剑狼籍”,就是“棘刺丛生”。美国著名美学家桑塔亚那说:“艺术的价值在于使人愉快。”3这样的线条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人愉快起来的。何况,那些基本相同的尖锐线条作为文字的部件组合在一起时,也会因其雷同而使人感到单调和乏味。

殷商甲骨文线条两头尖的形态是工具材料的限制使然。当时还处于书法的“自然形态”4,并无对书法艺术美的自觉追求。“契刻者下刀时,力量由轻而重,收刀时又由重而轻,故字画作两头尖形,这是最简单最原始的方法。”5当时人们在契刻甲骨文时,首先想到的是实用,是方便和快捷。而这种“最简单最原始的方法”也是最方便和最快捷的。在此基础上才会尽量刻的好看一些,美观一些。如果我们对这一点不甚了了,把这种最简单最原始的东西当成至美进行仿效,岂不是显得幼稚可笑?一些作者对于那种契刻的尖线条刻意模仿,为使其像刀刻而到了几乎是描画的状态,写出的线条刻板雷同,显得极不自然。殊不知那种刻在甲骨上显得十分自然的线条如果照搬到笔写的书法作品中,就只会使人觉得生硬和做作。

在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里,蕴藉和含蓄是十分重要的审美原则。书法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性很强的艺术品种,当然非常注重作品的含蓄与否,并成为评价作品高下的重要标准之一。那种“枣核尖”线条要求入笔和收笔都要露锋,势必造成作品过于直露的毛病。中国书法历来讲究藏锋。东汉蔡邕在《九势》中就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6王羲之在《书论》中说:“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7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8。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古人作书,皆重藏锋。”9可见藏锋在书法创作和审美中的重要性。重“藏”不重“露”的含蓄的审美心理,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书法创作和审美的潜意识中去了,过于直露的作品当然会受到这种审美心理的排斥。

从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从“露锋”到“藏锋”无疑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性进步。在中国书法从“自然形态”向“自觉形态”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渐渐认识到了藏锋的重要审美价值,用笔由“露”逐步向“藏”转化。殷商甲骨文、金文和周初的金文以露为主。此后,人们发现藏锋的线条更为含蓄,更为浑厚、质朴和庄重,于是金文的线条就逐渐变为以藏为主了。而且这种“灭迹隐端”的线条也更适宜于表现青铜礼器的那种庄严浑穆的庙堂气象。汉末,中国书法开始进入了“自觉形态”10,中国书法的“第一位真正的理论家”蔡邕11在总结前人用笔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从理论上确立了藏锋在书法用笔和书法审美中的重要地位。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藏锋”当是这“千古不易”的重要笔法之一。其实,如果我们留意殷代的朱书墨书文字就可以看出,殷人笔写的文字也并非都出尖。比如其横画基本上都是侧锋入笔,即起笔时先向下一顿,然后向右运笔出锋。入笔已微含藏锋之意,在起笔处形成了一个斜向的方形,而不是露锋入笔的尖头,使其增添了一种含蓄的意蕴。即使契刻的甲骨文笔画也并非都是两头尖。刘顺先生说,甲骨文笔画“每每被人笼统地说成是两端尖中间粗而与枣核相仿佛。事实上等粗等细的线条在甲骨文字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12 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的表现手段和用笔方法越来越丰富,这其中经历了多少代书手和书家的探索和积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舍丰富而就简单,回到殷代那种原始的用笔方法中去。正如孙过庭所说:“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 13我们还不至于愚蠢到放着雕梁画栋的宫殿不住而去住古人的洞穴,放着精美豪华的车子不坐而去坐原始的无辐车吧?

甲骨文是中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有人因此提出写甲骨文应当体现书法“童年时代”的天真和朴拙。此说虽不无道理,但“天真”并不等于幼稚,“朴拙”也不同于简单。马克思在谈到古希腊艺术的时候说,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显示着不朽的魅力”,但又是“永不复返”和“不可企及”的。就像一个大人在“更高的阶段上把小孩的真实本质再现出来”,却不能使自己“再变成一个小孩”。14我们应当体现的是天真朴拙的精神气质,而不是再回到幼稚和简单。
    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说:“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 15说做作的描画会入于流俗。对于那些刻意写成“枣核尖”形的线条来说,刻板、做作、雷同、直露、简单等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这种线条所表现出来的浅薄和俗气。一个具有一定的书法鉴赏能力和品位的人,见到这种笔笔出锋,处处是尖的线条,便会觉得一种匠气、村气、浅俗之气扑面而来,那里还会有欣赏的兴趣?书法是一种最为讲究格调的艺术,特别推崇典雅而排斥庸俗。清人刘熙载在《书概》中说:“凡论书气,以士气(即书卷气——引者注)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 16宋黄庭坚在《论书》中说:“余尝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 17俗与书法,如同冰炭水火。俗是书法创作之大忌,一旦染上,摆脱便不易。黄庭坚说自己曾染上俗气,“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18像黄庭坚这样的大家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浅薄和庸俗,是我们务必要注意戒除的东西。



二  误区探源

造成当代甲骨文书法创作出现这种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前文所述,甲骨文进入书法创作领域才80余年,应当说还处在拓荒时期,鲜有大家出现,更无相应的成熟理论。从这几年的甲骨文书法专题展览上看,书写甲骨文的人虽然不少,但或盲目仿效,或无所适从,以致走入误区;走上正路的不是太多。上世纪20年代以来出现的那些甲骨文书法名家虽然对甲骨文书法创作都作出过不同的贡献,但成就都不算太高。其中最有影响者当属罗振玉和董作宾。罗振玉对现代甲骨文书法创作有开创之功,而且传统篆书功力深厚。但他以金文小篆之法写甲骨,可以说是金文或小篆式甲骨文,甲骨文特点稍逊。且所写各字大小一律,状如算子。更为令人遗憾的是,其清朝遗老的面目也表现在了他的甲骨文书法中:笔力委顿,气息靡弱,一派清王朝国力衰弱、萎靡不振的景象。董作宾书写了大量的甲骨文书法作品,或示人,或送人,对扩大甲骨文书法的影响作出了很大贡献。他的甲骨文书法尚能体现甲骨特色,在章法上也富于变化。但其功力明显不及罗振玉,用笔绵软无力,了无韵味。线条刻意模仿刀刻效果,收笔必出尖。斤斤于某些小情趣,虽秀色可挹,终媚骨难除。作品显得小气、女气、俗气。说其尚未得中国书法之精髓恐不为过。学罗振玉虽不易得甲骨特色,但因其尚属传统篆书之正路,总不致误入歧途;而倘学董作宾,必入误区无疑。当代甲骨文书法作者中学董者以台、港、澳和海外华人居多。其中还有更等而下之者:除每笔必出尖外,且笔画扁平,出锋劈散,如枯骨断柴,寒俭满纸,令人不忍卒观。此弊不匡,甲骨书艺恐难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当代甲骨书坛成就最著者当首推刘顺先生(参见拙文《刘顺的甲骨文书法》,《书法》杂志2003年11期20页)。虽然他48岁就去世了,但他一洗旧习,独领清新,在甲骨文书法艺术上的贡献是首屈一指的。惜其名声和地位尚不及罗、董等名家。相信他在甲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终将会被书坛所承认。

也许是由于甲骨文进入书法创作领域时间短,没有成熟的理论和经验,如今很多书法理论、技法书和教科书对于甲骨文书法究竟应当怎样写或避而不谈,或语焉不详。有的虽然说了,却说甲骨文书法的线条应当写成如刀刻的那种中间粗、两头尖的形状。持这一说法的书笔者至少见到过三本。有个出版社为一位甲骨学者的后人出了一本关于甲骨文书法艺术的书,书中介绍和抄录了别人的一些观点,对甲骨文书法简单分了分派别,介绍和刊登了其先人和其本人书写的那种出锋露尖的甲骨文,而对甲骨文的书写何以成为艺术和甲骨文书法究竟应当怎样写则基本未说出个所以然。大概是这一类的书太少吧,此书在甲骨书界流传颇广。最近又见到某一出版社出了一本个人的甲骨文“书帖”,所书甲骨文笔画残破直露,寒俭逼人。这样的书很难说不误人子弟。

近年来,在专业书法报刊上不时能见到介绍和评论前辈甲骨文书家的文章,尤其在1999年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前后更多一些。也许“为长者讳”、“为尊者讳”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吧,这些文章只讲他们的书法如何如何好,对他们的不足之处却讳莫如深。这样的文章对宣传甲骨文书法的“巨大成就”当然有利,但对于正确认识甲骨文书法的历史和现状,对于初涉甲骨文书法者如何取前人之长、避前人之短恐怕就有害无益了。因此,进行客观公正的书法批评,也是甲骨文书法艺术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  走出误区

笔者认为,学习甲骨文书法应从篆书入手。大、小篆均可,而以小篆为好。因为小篆的线条与甲骨文线条更接近,除一个圆转一个挺直外无甚不同。刘顺先生也曾说过,学习甲骨文书法必须具备秦篆功夫。19学篆宜先学清人篆书墨迹,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吴昌硕等都可以学。当然,直接学周金秦篆也未尝不可,但因清人篆书能看到墨迹,更易观察和体会其用笔方法,入手会快一些。尤其是清人在篆书的用笔上有很多创造。陈滞冬先生说:“清代的两周金文书写利用回锋、藏锋、出锋、中锋、笔尖、笔肚、笔根、枯笔、飞白、涨墨、战掣、提顿等等部位和方法,几乎发掘完了毛笔在宣纸上运动的各种可能性,来表现两周铸造文字的朴拙、厚重以及锈蚀、残破所传达出来的特殊美感”。20此段文字把清人篆书的长处表达的非常充分。在小篆上清人也有很多与此相近的贡献,如上述邓石如等几位篆书大家。待有了一定的用笔基础之后,也可上溯秦篆、周金,也可同时开始尝试临习甲骨文拓片,以利于学习和体会甲骨文挺直、瘦硬和方折的特点,同时也能识一部分甲骨文字。篆书的基础打牢了,就可以完全转入对甲骨拓片的临习。刘顺先生曾介绍了甲骨文的书写方法:“可借借小篆线条笔法的功用,落笔微逆而入,提笔中锋运行,驻笔平出空收。” 21刘熙载在谈到用笔时说:“逆入、涩行、紧收,是行笔要法。” 22如果能做到这些,在创作甲骨文书法作品的时候,写出的线条就会既挺直,又扎实,书写性强,避免单学甲骨文而出现的用笔简单、浮滑和对刀刻效果的过分模仿和追求。

书写甲骨文,希望体现甲骨文的“刀笔”特色当然也是对的。但并非舍“枣核尖”便不能体现。试想,篆刻作品中的线条也没有都刻成“枣核尖”的形状,我们能说它没有刀刻的味道吗?其实,只要把线条写得较为挺直;转折时一般应断笔后再重新起笔,使之呈“方折”的形态。把握住这两点,甲骨文就会表现出刀笔味。笔者也不是主张写甲骨文完全不可以露锋,只要出尖就不好。姜夔在《续书谱》中还说:“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23 “藏”虽“持重”,而“露”也能显得“精神”。刘顺写的甲骨文也偶有露锋和出尖。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现在是用毛笔在“写”,而不是用刀去刻,所以首先应当表现其“书写性”,即使露锋之笔也要表现出写的特点,这样的出锋才显得自然和有味道,同时也能表现出一定的刀笔味。如果用毛笔去刻意地模仿刀刻的效果,不仅趣味全失,而且会显得生硬和做作。王羲之说:“用尖笔须落笔混成,无使毫露浮怯”,24特别强调尖笔的浑厚和自然天成。书画大师齐白石曾学《天发神谶碑》。此碑之字下端线条均出尖,故齐白石之篆书下端线条亦多出尖。但他并没有刻意地模仿那种刻凿的效果,而是充分发挥毛笔书写的特性,一任自然而出之,笔趣全出又不浮滑轻飘,同是尖笔却姿态各异。这正是高手之所为。而那些生硬地模仿刀刻的线条,用笔两头出尖,如棘刺丛生,甚至如枯骨断柴,恶俗满纸,则是甲骨文书法创作之大忌,定为识书者所鄙。

此外,甲骨文的写法也并非只能有一种。比如以金文之法等写甲骨文,只要写得好,也应是甲骨书法之一格,同样值得肯定。

从甲骨书坛的现状来看,喜习甲骨书法者正在日益增多。笔者唯望甲骨书法的学习和创作能走上正路,如此则甲骨书艺水平之提高方能有望焉。







注释:

1徐振韬、周凤池主编,中华国际出版社(香港)2000年12月第1版。

2黑格尔:《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一卷,178页。

3蒋孔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78年第1版,273页。

4、5陈振濂主编:《书法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231页。

6洪丕谟:《书论选读》,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7月第2版,2页。

7传王羲之撰:《书论》,同上书,12页。

8同上书,82页。

9同上书,230页。

10同注45,257页。

11陈振濂:《历代书论举要》,《书法报》1988年第4期。

12刘顺:《书写甲骨文的基本技法》。见《书法报》1995年2月8日第2版。

13孙过庭:《书谱》。《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124页。

14《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1版,196—197页。

15《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363页。

16同上书,713页。

17同上书,355页。

18同注6,62页。

19《刘顺谈甲骨文书法创作》。见周俊杰主编:《二十一世纪书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180页。

20陈滞冬:《中国书法赏析丛书﹒甲骨文、金文》,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156页。

21同注12。

22同注14,708页。

23同注8。

24同注7。
发表于 2008-12-9 19: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部 拜读   说的有道理
发表于 2008-12-9 19: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3 00:04 , Processed in 0.212079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