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汲古斋主人

喜欢王铎的看过来【汲古斋主人年度巨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9: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铎书论




       论艺摘录 ------------------------------------------

       书法贵得古人结构。近观学书者,动效时流。古难今易,古深奥奇变,今嫩弱俗雅,易学故也。呜呼!诗与古文皆然,宁独 字法也。

   ——《琼蕊庐帖》临《淳化阁帖第五·古法帖》后。《琼蕊庐帖》,现藏日本京都,刊于日本村上三岛氏主编之《王铎的书法·册篇》


  怀素独此帖可观,他书野道,不愿临,不欲观矣。

  ——《琼蕊庐帖》临《唐僧怀素帖》后


  吾临帖善于使转,虽无他长,能转则不落野道矣。学书三十年,手画心摹,海内必有知我者耳。

   ——临《淳化阁帖·褚遂良帖》后,浙江省博物馆藏


  每书当于谭兵说剑,时或不平感慨,十指下发出意气,辄有椎晋鄙之快。

   ——临《为啬道兄书诗卷》后,荣宝斋藏


  予书何足重,但从事此道数千年,皆本古人,不敢妄为。故书古帖,瞻彼在前,瞠乎自惕。譬如登霍华,自觉力有不逮,假年苦 学,或有进步耳。他日当为亲家再书,以验所造如何。

   ——《琅华馆帖》(张翱刻本)之《仿古帖》后


  吾书学之四十年,颇有所从来,必有深于爱吾书者。不知者则谓为高闲、张旭、怀素野道,吾不服、不服、不服!

  ——《草书杜诗卷》末,上海博物馆藏 (参见文物出版社《书法丛刊》第五辑)


       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诗文,有法而后合。所谓不以 六律,不能正五音也。如琴棋之有谱。然观诗之《风》、《雅》、《颂》, 文之夏、商、周、秦、汉,亦可知矣。故善师古者不离古、不泥古。 必置古不言者,不过文其不学耳。

   ——《琅华馆帖册》后,香港虚白斋藏


       丙戍三月初五,夜二更,带酒,微醺不能醉,书于北都琅华馆。 用张芝、柳、虞草法,拓而为大,非怀素恶札一路。观者谛辨之, 忽忘。

  ——《草书杜甫秦州杂诗卷》后 (参见村上三岛氏编《王铎的书法·卷子篇二》


       予书独宗羲、献。即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人自不察耳。动 曰:某学米,某学蔡。又溯而上之曰:某虞、某柳、某欧。寓此道 将五十年,辄强项不肯屈服。古人字画诗文,咸有萭*(寻获)。匪深造博 闻,难言之矣。

   ——临《淳化阁帖》与山水合卷尾 (参见村上三岛氏编《王铎的书法·卷子篇二》)



  辛巳初一日,披览是册,忽已四载。苦庐无佳,况墨事都废, 偶披览辄觉稍快然。此予四十六岁笔,五十以后,更加淬砺,仍安 于斯乎?譬之登山,所跻愈进,愈峻以旷。已经崇峰,顿俯于下。 凡画以自足,皆为河伯一流。

   ——《琼蕊庐帖》后


  余于书、于诗、于文、于字、沉心驱智,割情断欲,直思(足支)彼 室奥。恨古人不见我,故饮食梦寐以之。今再审观,亦觉有所证。(至至)不知于堂奥殹!归之二弟仲和,则余三十年于书、于诗、于文、于字其敝精凝神,亦可概见矣。

   ——《琼蕊庐帖》后


  徽之书法,温润绵密,有远水流烟之致。惜不多见,载之古今,寥寥数行耳。极力摹写,瞠乎其后,始信书法非易事也。

   ——《琼蕊庐帖》临《晋黄门郎王徽之书》后



  书时,二稚子戏于前,叽啼声乱,遂落(如)龙、形、万、壑等字,亦可噱也。书画事,须深山中,松涛云影中挥洒,乃为愉快,安可得乎?

   ——《拟山园选集》(诗集·台湾学生书局)卷一


  盖字必先有成局于胸中,……。至临写之时,神气挥洒而出,不主故常,无一定法,乃极势耳。

   ——《王烟客先生集》


  今观公书法,根本二王变化如龙,楷之精,行之神,书所造深且如此,呜呼!公书即不深造,独足令人想见忠愤,况艺文又若斯乎。探它书,补公遗事于唐书,能无忘于后之苦心者欤?

   ——《拟山园选集》(王鑨刻本)卷三九之题跋二


  《圣教》之断者,余年十五,钻精习之。今入都,觌今础所有与予所得者,予册更胜也。将历三十年,如天宫星缠,起止次舍,时晷日眯,殆杖而后行,转以自轵。可见逸少之书与淳化帖玄微浑化,信学书者之潭奥矣。其珍摹灵林,勿亵此宝。昔人云,仙芝烦弱,既匪足雠虫虎琐碎,又安能匹时,取而味之终身焉。以测天者,步此册可也。

   ——《拟山园选集》(王鑨刻本)卷三九之题跋二


  米芾书本羲、献,纵横飘忽,飞仙哉。深得《兰亭》法,不规规摹拟,予为焚香寝卧其下。

   ——跋《米芾吴江舟中诗卷》后,美国纽约某收藏家藏。


  刻仆字者,钩多渐灭,随其浸润,踵之讹也。大作笯鸾囚龙,异状纷披,不区区袭开元、大历之法矣。野火都离,枝叶渐脱。又带夫然幽冷之致,真古人不及。尝论之古“(上禾下皿)老*(左王右献),止能华人目,《钧乐》、《广散》,止能爽人耳。若能悦人神,则足下之作欤!邴原之从孙嵩,独推郑康成,仆今亦如是。

   ——《拟山园选集》(王鑨刻本)卷五十之《书牍·与石斋》


  山东五弦李群得善书《兰亭》,纸故墨劳,似数百年物。或以为双钩廓填,予观之曰:其不然乎,斯褚登善之为乎!临昭陵原书,世不易有也。予足迹江南北,几遍天下,惟此与颍州为第一腕所书。飞越无心,别有仙趣,若一母子而孪焉,超定武刻汴中本而止之。时虞山钱牧斋在席,亦极惊赏,且未有柳贯、邓文原诸跋在。夫世远欤,倾圯同归于尽,何物不尔,独此书特出于煤尘,岂偶然哉! 观书犹观山升岳,嫌众山之*(上山下列)*(上山下施)也。后之君子,欲见昭陵帖,观此帖斯过半矣。

   ——《拟山园选集》(王鑨刻本)卷三八之题二


  柳诚悬用《曹娥》、《黄庭》小楷法拓为大,力劲气完。矩阴阳于羲于献,但以刀割涂加四隅耳。兹帖与《沂州》皆其特达者,谓为国工不虚。

   ——《拟山园选集》(王鑨刻本)卷三八之跋二


  丙戍春,过北海斋,观米海岳书,矫矫沉雄,变化于献之,柳、虞自为伸缩,观之不忍去。噫!兵燹之余,一时文献凋剥,乃仅存此卷,光怪陆离,不灭没于瓦砾。物之遇,由蹇遇亨,可胜叹耶。

   ——此文补刻于《停云馆帖》帖尾


       扫描自中国书法家全集——王铎(河北教育出版社/由智超 著),仅供学习参考,如需引用,请与出版社原著者联系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9: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铎自画像【年谱】


1592年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 壬辰 1岁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建立明朝,迄今225年。
明神宗朱翊钧为第13代皇帝。明神宗万历间,帝疏于政务,每  不视朝,时朝议者两件大事,一曰开矿之争,一曰东宫册立。
王铎诞生于河南孟津邑双槐里。父王本仁,31岁,母陈氏29 岁。据《明季南略》记载,王铎“河南孟津籍,山西平阳府洪 洞人”。
是年,孙承宗30岁、文震孟19岁、姚希孟14岁、钱谦益10 岁、黄道周8岁。



1594年 明万历二十二年  甲午3岁
二月,皇太子常洛出阁讲学,时年14岁,出阁用东宫仪,中 外欣慰。
王铎三妹生于是年。


1604年 明万历三十二年 甲辰 13岁
王铎始临习王羲之《圣教序》。三年后,字字逼肖。


1605年 明万历三十三年 乙巳  14岁
王铎始读书,古文数篇而已。


1606年 明万历三十四年 丙午 15岁
王铎舅陈具茨缔社于乡里,王铎从之学文。


1607年 明万历三十五年 丁未  16岁
王铎入庠读书,时家境益窘迫,生计维艰。
与孟津东20里花园村马氏之女结婚。妻马氏长王铎二岁,岳 父名马从龙,字云合,河北香河知县。是年42岁。在经济上, 王铎多得妻马氏及岳父马从龙接济。
四弟王镆生。


1609年 明万历三十七年 已酉 18岁
秋,福建、浙江、江西大水,四川、河南、陕西、山西旱,畿内山东、徐州蝗。
王铎就学干山西蒲州河东书院。


1610年 明万历三十八年 庚戌 19岁
三月,廷试赐韩敬、马之骐、钱谦益及第。
岳父马云合辞官返里。


1611年  明万历三十九年 辛亥 20岁
王铎家田仅十三、四亩,贫困时不能一日两粥。舅父陈具茨时相资给。
长子无党生。


1612年明万历四十年壬子2l岁
八月,王铎以禀膳生员赴乡试不中,友人吕维祺举于乡。吕维祺时年二十七岁。


1613年  明历历四十一年 癸丑 22岁
嵩山之内有王铎书屋,当时或就读于此,有诗作《嵩山》五 律两首。
友人吕维祺中进士。


1616年  明万历四十四年 丙辰 25岁
春,畿内,山东、河南大饥,河南农民义军起。
王铎肆业于西烟寺,得大司寇乔鹤皋器重,令弟子受学于王铎,赖之资给,得以度过荒年。
家中园田产两棵灵芝,因名日“再芝堂”。


1619年  明万历四十七年 已未 28岁
三月,杨镐统兵分四路攻后金军,战于萨尔浒,明军大败。
是秋,王铎读书于邑西谷献山之陈荩吾山庄。
舅父陈具茨中进士。
书《吴养充墓表》。


1620年  明万历四十八年(光宗泰昌元年)庚申  29岁
七月,明万历帝崩。
八月一日,皇太子嗣位,是为明光宗。
九月一日,明光宗崩。
九月六日,皇长子即位,是为明熹宗。
王铎一姊病故。


1621年  明熹宗天启元年 辛酉 30岁
三月,后金军取沈阳。
八月,王铎中乡试,时在开封府。
冬,为应明年会试,王铎已至京师,寄寓于京城报国寺东庑,舅父陈具茨至报国寺会见王铎,当晚并同宿于报国寺中。
侄无骄生。


1622年  明天启二年  壬戍  31岁
二月,孙承宗晋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兼掌兵部。
八月,孙承宗出镇山海关。
九月,帝封弟朱由检为信王。
三月,王铎捷南宫,殿试名列二甲第58名,赐同进士出身。与倪元璐、黄道周同改庶吉士,王铎与倪、黄之交游即始于此年,时有“三株树”与“三狂人”之谓。


1623年  明天启二年  癸亥  32岁
正月十五日夜,同倪元璐、傅寄庵、许明菴游灯市,有诗纪之。
次女相生。


1624年  明天启四年  甲子 33岁
正月,王铎受翰林院检讨。倪元璐、黄道周授翰林院编修。
是春,王铎返里。
四月,舅陈具茨卒,时王铎在榻旁。
季冬,有陆浑山之游,继沿伊水北上,过龙门,登香山。


1625年  明天启五年  乙丑  34岁
正月,魏忠贤起用崔呈秀为御史。
八月,黄立极、丁绍轼、冯铨、周如磐俱晋东阁大学士。
自三月至九月,杨涟、周朝瑞、左光斗、顾大章、袁化中、魏大中六君子相继下狱死。
王铎时在北京。
《临王羲之修载帖轴》。
《为景圭先生临圣教序册》。
十一月十二日,于“蜀亭老先生”斋中,临《兰亭序并律诗帖》。


1626年  明天启六年  丙寅  35岁
正月,秉魏忠贤意,修《三朝要典》,顾秉谦为总裁。
满州努尔哈赤卒,子皇太极立,是为清太宗,以明年改元天聪。
王铎约黄锦、郑之玄辞修《三朝要典》。
春日经筵文华殿,王铎为侍从之官。
袁崇焕破清军于宁远,王铎喜作《丙寅宁远捷》七律二首。


1627年  明天启七年  丁卯  36岁
八月,熹宗崩,五弟信王由检嗣位,诏以明年戊辰改元崇祯。
十一月,魏忠贤自缢死。
《临王羲之参朝帖轴》
五月,王铎任福建考试官,由东直门出京城,经山东衮州之汶上,继沿运河达杭州府,沿富春江历岩州府之建德、衢州府之两安,后取陆路至玉山、广信、铅山而入福建境内。
冬,取路返里,岳父马云合卒。
《南皮道上等七律诗帖》。
十一月二十三日早,启程返京。


1628年  明思宗崇祯元年 戊辰 37岁
正月,磔魏忠贤尸。
五月,毁《三朝要典》。
十一月,清军大举入寇。陕西以连岁荒歉,官吏苟虐,饥民纷纷起义。高迎祥称闯王,李自成称闯将。
初春,王铎在京城,充“皇陵陪祀”职。
四月,陟翰林院侍讲职。
夏,返里,修整“再芝园”艺以新竹。重名之“拟山园”。
为“文岳老父母”书《再芝园诗轴》。
作《与大觉禅师草书启》。
九月,黄道周为王铎作《题王觉斯初集序》。


1629年  明崇祯二年 己巳 38岁
重阳节,同乡里友人登览邙山,并游鄏山之阴龙洞。有诗作《南山登高同友苗家村夜归漫兴》。
十月某夜,友人张名祝来谈,留宿斋中。
年底,返京,途中曾投宿于距芦沟桥二十余里的良乡柬长店。
时良乡刚刚遭受清军劫掠,一片残败景象。


1630年  明崇祯三年 庚午 39岁
六月,温体仁、吴宗远俱晋东阁大学士。
九月,周延儒为首辅。
三月十七日,作《太仆与嵩焦公祠碑》。
五月,王铎请假告归乡里,某日,约友人及二弟仲和、三弟子陶等相聚于孟津城外一里的柳寺,集会上,王铎舒毫染翰,书写个人吟咏的诗作,王铎复作《游柳寺赋》,以舒雅集之意。
同月,作《直隶凤阳府知府载富张公墓碑》。
六月二十日,作《王觉斯太史初集.自序》。
六月二十五日,作《山西右参政夏衢董公合葬墓志铭》。
八月初六日,与友人有洛水之行,当晚,至洛阳白马寺。
九月十六日,王铎与张鼎延、邢舜玄二亲家同登金门山顶,遇雨少留山中,时有即兴吟咏诗作(后皆刻入《琅华馆帖》中), 归后,复作《金门山记》述其事。张鼎延助其刻《琅华馆帖》并为之作跋。
同月,与家人、亲友经伊水而至少室山,于此暂住。
初冬,王铎方返孟津。
十月十一日,作《中岳神祝祠》。
十一月作《袁宜人合葬墓志铭》。
某大雪日,与亲友往游郦山龙洞,作《龙洞雪游记》述其事,文甚朴茂。


1631年  明崇祯四年 辛未 40岁
九月,洪承畴总督三边军务。
五月十三日,有邯郸之行,拜“黄粱祠”。
《为泰器大祠宗书诗轴》。
冬,河南孟津一带积雪五尺,百姓多冻馁而死者。


1632年  明崇祯五年壬申  41岁
二月,周延儒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温体仁、吴宗达俱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年初,王铎在北京。
三月,作《宜人杨氏墓志铭》。
奉旨出使山西潞安府,封潞安六合王,途经安肃暂住,抵潞安府时在六月十五日,事毕,经太行返里。
河决孟津,百姓溺死无数,王铎五言律组诗14首述其事,其前有序云:“壬申夏秋,吾郡霪雨七十余日,倾圮庐舍,伤人害禾,因忆辛未雪五尺,冻死数百人裁盛异事。
以农民义军高迎祥等部连破山西州县入河南事,王铎复作七言组诗八首,其前有序云:“壬申七月至十月,晋寇约七万余,夺太行、石城而下,去孟津止百里。济源、河内、武陟、修武杀焚之惨,嚏血为川,林积其尸,募兵无一斗者,国家养士,求其实用,则竞如此。纸上捷奏,徒使劳于披览,噫!亦可以少息矣。汝州、叶县,鲁山、庐氏、嵩县寇余孽数十万,鸱张虎哮,盘踞大顶山,未为扫荡,拯民而出之水火,谁乎?良可流涕也。予展转无计,郁塞发愤而作此诗。”(《拟山园初集》五律卷八,七律卷四。)


1633年  明崇祯六年  癸酉 42岁
六月,周延儒致仕,温体仁为首辅。
十月,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破渑池诸县。李自成初别为一军。
春暮,王铎同家人、奴仆等十余人启程赴京,取道郑州,三月二十一日,从封丘一带渡河,从长垣人河北,三月二十八日,至河北开封府,应开州守王复邀请,宴饮于王复朴园亭。
四月,抵达北京,暂居于友人冯祯卿之绿雪园。
《为公嫩书诗轴》。
九月,书《赠袁枢诗册》。
秋冬之际,当任右春坊左谕德职。


1634年    明崇祯七年  甲戌  43岁
六月,李自成被困于车厢峡,会连雨40日,人马死者过半。李自成乃自缚请降,总督陈奇瑜许之。李自成出车厢峡后,复叛。
八月,文震孟承纂修《熹宗实录》,奏请改《光宗实录》。
王铎在北京。
五月,书《赠今础先生扇面八帧》。
作《甲戌都下秋日》五古二首。
《题青阳山庄五律十首册》。
《为天心书诗轴》。
作《光禄寺少卿珍吾王公合葬墓志铭》。


1635年  明崇祯八年 乙亥 44岁
正月,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义军相会于河南,举行著名的“荣阳大会”。
《临王羲之月半念足下帖轴》。
春,王铎当在右庶子任上。
作《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作《丁君两台墓志铭》
作《贺顾母太夫人七十寿序》
初秋,王铎以不合温体仁、吴宗达辈,乃自请调任掌南京翰林院事,此行,经河北涿县,于九月先返孟津。时临习“古法帖”之书作,后汇成《琼蕊庐帖》。
八月,为“皓老先生”书《临徐峤之帖轴》。
深秋,携家人游“南山硐”(即邙山),作五律诗《家中南磵》,诗云:“家磵谁登眺,天寒草木稀。雨余孤岫出,日暮众禽依。
诸郡寇仍紧,三年人未归。石坛偃卧否,处处野棠飞。”此诗王铎曾以条幅形式书之,现藏日本。
冬,《临王献之省前书帖轴》
十二月,率家人、奴仆等10人,赴南京上任,始乘舟沿黄河东下,在河南东部之虞城登陆,由虞城而夏邑,由夏邑而水城,由水城而宿州。
途中为“环州老父母”书《永城道中漫兴诗轴》。


1636年  明崇祯九年  丙子 45岁
五月,满州改国号日“清”,改元崇德。
正月,王铎及家人一行抵达南京。
同月二十八日,与张湛虚、屈静原集陈春台小桃源,时玉兰九大树盛开。
时与张湛虚、屈静源或游历牛首山、燕子矶等名胜。
《为芝老先生书献之帖轴》。
三月,与南京国子监祭酒张诒白同游普德寺。
五月,王铎感滞下血,张湛虚时来探望。
八月,张湛虚因事北归,王铎不胜惆怅。
《临兰亭序卷》。
十月一日,王铎与家岩、家慈、二妹、四弟镆及奴仆七、八人有池河之行,路遇农民义军,时值傍晚,且战且走,仓惶奔逃一夜。
友人朱五溪,长子无党自孟津来南京会王铎,与吴飞卿游,为其父作《吴还澹传》。
文震孟卒,王铎作《吊文湛诗》七律一首,诗云:“别时孤棹赴清渍,秋老梧桐尚忆君。江海欺然上晦色。乾坤果尔丧斯文。同流范相祠边水,不借要离原上云。鳌泣龙奔潮退后,风雷还向雨中闻。”

1637年  明崇祯十年 丁丑 46岁
六月,温体仁致仕。
是年,范文光为王铎作《觉斯先生诗集序》。
二月初一日,王铎题孙谋书《华严经》。
二月十六日,王铎携家人北渡长江,返京任少詹事职。
二月十七日,行至江浦。《临怀素草书轴》。此行历黄河岸边之双沟,取路暂返孟津。闰四月,于鄏山之阴临古法帖轴,(汇入《琼蕊庐帖》)。七月朔有八日,作《王氏子弟诫》。
七月二十五日,王铎同家奴等十余骑陷农民义军围中,突围 而走,自光武陵之西北走牛庄,幸遇故人泛舟水上,始乘舟走脱。
是秋,卜居于(山青)嵘山房,作《(山青)嵘山房与诸亲友登其峰等诗文手稿》。
九月,与亲友尝集于柳寺。
十月,启程赴京,经任县、柏乡、定兴等地。
同月,预择王铎为东阁侍班。


1638年  明崇祯十一年 戊寅 47岁
四月,张至发致仕。刘宇亮为首辅。
以杨嗣昌、程国祥、蔡国用、范复粹并为东阁大学士。杨嗣昌兼掌兵部。
七月,谪少詹事黄道周。
九月,清兵人塞。
是冬清兵连下畿辅近城,前大学士高阳孙承宗死之,卢象升死之。
正月,王铎晋詹事职。
二月七日,太子出阁,王铎当在东宫侍班任上。
二月十二日,帝御经筵毕,召封王铎、姚明恭、黄道周、顾锡畴及翰林诸臣问“保举考选孰为得人”。
五月二十六日,王铎任礼部右侍郎。教习馆员。
七月在经筵讲官任上,时“秋讲”尚未开始,王铎上疏言边不可抚事,当在此顷,其时疏数上,杨嗣昌乃嗾中铛欲廷杖王铎,家人及奴仆皆惊恐,王铎泰然处之。
同月,侄无骄卒。
同月,跋《肃府本淳化阁贴》。
“秋讲”日,王铎进讲《中庸.唯天下至圣章》“力言加派,赋外加赋,白骨满野,敲骨剥髓,民不堪命,有司驱民为贼,室家离散,天下大乱,致太平无日。”帝以其言词过激,切责之。
中秋日,作《王氏大传》。
九月二十四日,京师戒严,王铎分守京城大明门,幼女佐卒于此顷。
十月二十一日,作《铜雀瓦砚铭》。铭曰:“胡以瓦也而跻之栋,沈之渊。胡以吾也而授之几,升之筵。水之汇而胡以浴云飞烟。又何知此后之千百年,谁为主也为谁妍。物之遇合也且然。孟津王铎铭。崇祯十一年,绣衣使者二东张肯仲贶余,余再拜而受,识于北都之大明门,时虏警,时晨于是门三十日矣。十月二十一日午时,铎之附记。”
十二月,次女相卒,时已两度上疏乞归省亲,遂返孟津。
侄无荒生于是年。
《为芳老先生临王羲之帖卷》。


1639年  明崇祯十二年  己卯48岁
九月,李自成困于函谷,以50骑突围而出,自武关入郧阳,息马深山中。时河南大饥,饥民多从之,势复大振,至十二月,攻陷宜阳,众至数十万。
正月,居(山青)嵘山房中。
春某日,葬次女相于孟津城东山北祖茔之西南。
《为心翁书诗轴》。
《忆过中条语轴》。
八月十四日,为“赵深甫”书《京北玄真庙诗轴》。
《为仲玉书诗轴》。
十月,重游谷献山陈荩吾山庄,其时陈荩吾已殁,不胜抚今追昔之感。
同月,复返北京。
《临王羲之小园子帖轴》。
书《万骑争歌杨柳春诗轴》。


1640年  明崇祯十三年 庚辰 49岁
四月,谢升、陈演为大学士。
逮江西巡抚解学龙及黄道周下狱,如遣戍。
正月初十日,为“孟坚”书《洛州香山诗轴》。
上元日,书《吾闻朱君文语诗轴》。
三月三日,上遣王铎祭告风雷等坛。
《临王羲之丘令帖轴》。
夏,为“应五老亲家”书《香山寺诗轴》。
九月,王铎受命南京礼部尚书。
十月,以家人先行,取路暂返孟津,王铎率家丁25骑随后,行至卫辉张吴店,家人一行陷农民义军围中,农民义军两千余,王铎以25骑驰突往救,竞得救出家人并冲出重围,有诗文纪其事。
王铎父病故于此顷,始为父服丧。遂携家人于怀州东湖岸边筑草堂栖之,名曰:“涵晖阁”。
时有《纪行诗稿》。


1641年  明崇祯十四年 辛巳  50岁
正月,李自成攻陷洛阳,杀福王常洵,尚书吕维祺被捕不屈死。王子朱由崧奔怀庆。
三月,杨嗣昌卒于军。
十一月,李自成陷南阳。
十二月,李自成围开封,不克。
元月,书《柏香帖•思松涧书舍柬友诗四首》。刻石藏河南省沁阳县柏乡镇。同日,并跋《琼蕊庐帖》。
三月,同亲翁张玉调,李庚生游月山寺作《月山寺录》。
王铎母病故于此顷。
秋九月,书《奉景翁诗轴》。
十一月,书《赠子房公草书卷》。
十二月,黄道周戍楚辰州,王铎作《石斋谪楚南》五律一首,诗云:“忽然流解泽,犹爱上书人,养晦能多日,全生及此辰。湘潭投古赋,木吏遇华春。莫仅芿山侣,孤光照海漘。”
《临王涣之等阁帖卷》。
《琅华馆帖册》。
为“杨荆岫”书《望白雁潭作诗轴》,《飞人诗轴》


1642年  明崇祯十五年 壬午 51岁
正月,孙传庭为兵部侍郎,督军救开封。
八月,释黄道周于戍所,复其官。
九月,李自成决河灌开封,孙传庭率师赴河南。
二月二十五日,为“抑庵”《壬午临柳公权帖轴》。
春暮,王铎尚在怀州,与“张抱一”等游,书《赠张抱一草书诗卷》、《赠张抱一行书诗卷》。
五月,朱五溪、三子无回有太行鸿飞山房之行,寻渡河,暂返孟津,安葬父母于鄏山阴之祖茔。以农民义军进据孟津,忍痛离父母墓旁。与家人,亲眷等近百口人,乘舟而东,复走新乡、滑县、封丘、夏镇等地。于封丘,值南京大理寺评事张如兰丧事,王铎修书与钱谦益,由张如兰长子宁生持之南下往见,请为父铭,钱谦益乃为作《南京大理寺南评张君墓志铭》。
十一月二十六日,王铎家人一行至于江苏桃源,妻马氏病故于舟中。时家人栖止小舟之内,倍极艰难,得湖北黄冈“凝之”公助.于河边完丧礼。暂将妻马氏葬于此。
《为彻庵书五律诗轴》


1643年  明崇祯十六年年  癸未52岁
八月,清太宗死,子福临嗣,是为世祖章皇帝,改元明年为 顺治。
春,于江苏浒墅关同故友袁枢相聚,为袁枢作《层峦丛 树图跋》,中有“明日别浒墅,心犹游其中,王铎题为石寓亲契,癸未三月夜”语。
王铎三妹卒于此顷。
南下至嘉兴,王江泾,会稽及楚之漳水、黄冈、洞庭湖一带,幼子无争卒。
《临王献之、王羲之帖轴》。
秋,携家人北归,途经河南菊潭,览《峨眉山纪》,因作五律10首。返乡后,以庐舍尽毁,乃投奔至河南辉县,苏门山南10里之孟庄山志园,将藏书数车贮于孟庄山志园主人郭公隆之“玄览堂”。其时尝与胙城贵履吾、山阴朱五溪游太行三潭,路拾“乌头”以为“芋”,食之,险些丧命。
于孟庄山志园书《赠郑公度草书诗册》。
四子无技病故于此顷。
胙城贵履吾时亦避难居此,有草舍曰:“琴言斋”。十月某夜,王铎于“琴言斋”中,书《王维五言诗卷》。当晚宿干“琴言斋”。次日早,与郭公隆、贵履吾、朱五溪往游“紫团峰”及西崖诸胜,又留宿于友人维章之紫团山宅中。
次子无咎率奴仆等自500里外之桃源,迁母灵柩归,移葬于新乡城东二里之水柳湾。
《为长正贤契临阁帖卷》。


1644年  明崇祯十七年  甲申  53岁
正月朔,李自成称王于西安,国号大顺,建元永昌,张献忠入四川。
二月,李自成自三边入山西,趋北京。十九日,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
四月二十五日,户部尚书倪元璐自尽家中,一门同时殉身者12人。
五月,清摄政王多尔衮入北京。
南京官吏立福王朱由崧为帝,以明年为弘光元年。
正月,移家浚城(浚县),寄寓于故友刘通政之“摄生阁”。为“顺后(无阝)亲丈”书《隶书三潭诗卷》。
二月,筹划买楫南下,时彭禹峰、张云斋远从数百里外来会
王铎,遂一同乘舟至丰、沛、清江浦一带。书《隶书五律诗册》。
五月三日,福王朱由崧称监国于南京。再推词臣姜曰广、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时王铎尚未至南京,当在苏、杭一带。
六月十三日,王铎见朝。二十三日,予王铎弟镛,子无党世袭锦衣指挥使。
七月二十日,夺故大学士温体仁、薛国观、周延儒及总督尚书熊文灿官荫,王铎拟旨削之。
八月六日,叙翼戴功,加王铎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荫中书舍人。
上《目前急需三款以乞敕行求济时艰事疏》、《为中州死难诸臣疏》等。
冬夜书《寄金陵天目僧诗轴》。
腊月,书《怀州作诗轴》。
《为无知大禅宗书诗轴》。
1645年  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  乙酉  54岁
二月。以阮大铖为兵部尚书。
清军下西安。李自成走襄阳。
四月,清军克扬州,史可法死之,
五月,清豫亲王多铎进入南京。弘光帝出奔芜湖。文武诸大臣降。
六月,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
十二月,唐王聿键自福州移住建宁,黄道周进兵婺源。
正月初六日,加王铎少保,予荫。
上元灯下,为七舅书《宿江上作诗轴》。
同月十九日,叙殿工,赐王铎金、币。
二月二十一日,王铎六请告归。
同月二十六日,王铎晋少傅。
三月初,有北来太子,帝使百官验对,马士英、方拱乾、王铎等极言其伪。
《为更生武老亲翁书诗轴》,《临王献之帖轴》。
五月十一日,都城百姓入狱救太子。擒王铎,众殴之。
同月十五日,赵之龙叩首迎豫亲王多铎进入南京,开洪武门,钱谦益等文武数百员出城降。
次日,豫亲王多铎受百官朝贺,王铎与焉。
闰六月,王铎同清贝勒博洛至杭州。
《临古法帖轴》。作《隐义》一文。
《为太峰老亲丈书诗轴》。
1646年  清顺治三年  丙戌 55岁
三月,黄道周被俘不屈死。
六月,清军渡钱塘,陷绍兴,鲁王朱以海逃海上。
八月,清军入福建,郑芝龙降清。
十一月,丁魁楚、瞿式耜等奉桂王朱同榔称帝于肇庆,改明年元为永历。
苏观生等奉唐王聿钥称帝干广州,建元绍武。
十二月,清军克广州,执明唐王聿钥。桂王朱由榔奔梧州。
正月,王铎被命以原官礼部尚书管宏文院学士,充明史副总裁。
于“太峰”斋中,书《行书文语轴》。
二月,书《送凤丸等五律诗卷》。
同月,四弟王镆卒干太平任上。
三月初五日夜,书“杜甫凤林戈未息诗卷》。
同月,次子无咎中进士。
同月,于淝水龚奉常斋中,见米芾《天衣禅师碑》真迹,四月十六日炬前跋之。
三月某夜,书《赠二弟仲和诗卷》。
春夜,为高尔俨作《临褚遂良帖卷》。
夏孟,为戴岩荦作《临阁帖卷》。
《自书石湖等五首诗卷》。
六月,受赐朝服。
作《贺相国玄平宋公寿序》。
七月十二日,作《仿柳公权字轴》。
八月,作《为完老临书轴》。
十二月,为“葆光老亲翁”书《高邮作诗轴》。
为“心香”、“道懋”二释子作《临王筠帖轴》。
《为匡一词丈书五律诗轴》。
是年,二弟镛来都,改授少参。
1647年  清顺治四年丁亥56岁
正月,清兵破肇庆、梧州,朱由榔走桂林,又走全州。八月,清兵破武岗,朱由榔走靖州。九月,朱由榔奔柳州,又走象州。
二月二十四日,作《为鲁斋义兄临阁帖卷》。
三月,充殿试读卷官。
同月二十五日,书《春过长春寺诗轴》。
四月十四日,作《宋母丁太夫人七十寿序》。
四月二十五日,作《临王献之忽动帖轴》。
夏,作《金鱼池亭讌集序》。
端阳节,书《杜甫晚出左掖等五律诗卷》。
五月初八日,作《临张芝帖轴》。
六月,书《李贺诗册页》。
为“太峰给谏”作《阴闇然序思集序》。
九月,长子无党自昆山来京,道王铣事,王铎喜而作《尹教》一篇。
作《张母丘夫人墓志铭》。
《为麐生老词坛临献之帖轴》。
十月十一日,作《丁亥临柳公权帖轴》。
十月十三日,作《临王献之省前书帖轴》。
十月某夜,作《临王羲之蔡家宾等三帖轴》。
同月,作《明刑部右侍郎交河肖形孟公墓志铭》。
十月二十一日,作《临谢庄帖轴》。


1648年  清顺治五年 戊子 57岁
二月,朱由榔奔南宁。
三月,作《为宿松书诗轴》。
闰四月十一日,王铎姬段氏卒。
同月,王铎返里。为段姬完丧事,作《段姬墓碣》。
重阳节,登乡里柏冈山。作《戊子九日》诗:“九日晴明燕地 远,迢迢闭弟定相思。紫藤朱柿怜人处,恰是青山对酒时”。
冬,王铎返京。


1649年  清顺治六年  己丑  58岁
正月,王铎授礼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
二月作《临王羲之伏想、清和等三帖轴》。
作《孟太保宗伯丛蓧园集录》。
端阳后作《为段西美书诗轴》。
夏,于琅华馆为“张老社盟”作《临阁帖与山水画合卷》。
十月,遇恩诏,加太子太保。
十一月,作《临王僧虔帖轴》。
作《无咎制义序》。


1650年  清顺治七年  庚寅 59岁
正月,清兵破南雄入韶州,朱由榔走梧州。十一月,清兵破广州、桂林,朱由榔奔南宁。
上元月书《北方作诗轴》。
二月,作《书画虽遣怀文语轴》。
三月初二日午书《送郭一章诗卷》。
王铎三弟时鑨亦居京,有龙松馆。三月某日,王铎于龙松馆
为三弟作《三弟拟寻梦曲序》。
五月二十一日,作《庚寅临王献之帖轴》。
六月十三日,作《王献之敬祖、鄱阳帖轴》。
夏日,作《临王羲之敬豫帖轴》。
七月,书《赠沈石友草书卷》。
冬日,书《题素漱三首之一诗轴》。


1651年  清顺治八年 辛卯  60岁
正月,清帝始亲政。
王铎晋少保。
二月,临王羲之帖,草书轴。
闰二月初二日,书《赠静观长老二首轴》。
三月二十一日,书《玉庵张公赞卷》。
三月二十九日,为“开吾老年翁”作《临王昙首昨服散帖轴》。
三月,上疏言重道尊师,请幸学以致用奠事。
初夏,为丁野鹤书《容易语诗轴》。
夏夜,书《赠敷五文语轴》。
四月,受命祭告华山。
六月初三日,祭毕华山。
夏日,书《登华山绝顶诗轴》。
六月三十日,在陕西三原附近。继而南下入蜀,登览峨眉山。
七月一日,于旅途中,作《临谢安帖轴》。
九月,自峨眉山返回途中,作《临褚遂良帖轴》。
九、十月间,以农民义军遍布,转辗于四川北部、陕西西南 部一带,有《旅蜀文稿》。
初冬,方由汉中府之兴安取水路,经湖、广郧阳府抵达光化。
十二月初六,经裕州返河南孟津,时抱病服药。
是年仲子无咎始刻《拟山园帖》。


1652年  清顺治九年 壬辰  61岁
二月,孙可望劫迁,朱由榔于安隆所。
三月四日,授王铎礼部尚书,时病笃,居于乡里,同月十八日,卒。卒之前云:“有仙迎我”。事闻,赠太保,谥文安,荫孙之凤中书舍人。

扫描自中国书法家全集——王铎(河北教育出版社/由智超 著),仅供学习参考,如需引用,请与出版社原著者联系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9: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铎研究【一】

风会迁流 规模自树


       艺术家的创作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王铎的一生主要活动在“明末清初”之际。据一些学者的意见,“明末清初”指的是从明万历三十年到清康熙四十年前后这一段时间,大约有一百年左右。在这一个世纪中,中国发生了天崩地解的转变。早在明代中期,整个运行周密的封建政治体系就已经开始出现误差。到明万历皇帝朱翊钧时,对朝政更加荒疏倦怠,生活也极其奢靡。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顾宪成由于讨沦“三王并封”之事与政府不合而被割官爵,回到无锡,约了高攀龙、钱一本等人在东林书院集合讲学:作为议论朝政的讲坛,日后形成了东林党势力。《明史》云:“方东林势盛,罗天下清流,士有落然自异者,诟谇随之矣”。此后朝野内外党争严重,相互攻诘,整个官僚组织已不堪管制,直至明代的灭亡.到明熹宗朝,宦官势力逐渐得势,就在王铎登三甲进士的那一年。目不识丁的宦官魏忠贤窃取朝中权力,勾结党羽,扩充势力.当时的内务六部、四方督抚皆为其朋党,吏治腐败随即从中枢发生,直至糜烂全国各地。加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乡绅横暴,整个国家民心变动。明代的最后几年,明帝国两面受敌,西北有农民暴动的强大势力,东北有满州的军队进攻。明崇祯皇帝在兵临城下时在煤山自缢。李自成进驻北京不久被迫逃离。紧接着是清军人关,社会经济由此造成浩劫,国家政治亦是动荡不堪。这几十年间的时局,实在是变幻巨大,太险恶艰难了。“但是,或许就是这样的国家、社会的崩解,像是春秋战国群起的先秦诸子一般,明末清初这一大解放的时代也促使许多读书人开始沉思各种问题,反而使他们展现出知识分子的气节以及大无畏的求知精神,在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明代中晚期,随着市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三次思想解放高潮。在哲学思想方面,王守仁(1472~l528)继承宋代陆九渊心学,高标“良知”、“知行合一”.发展和代替了程朱理学。紧随其后的李贽(1527~1602)在此基础之上发扬了离经叛道的怀疑和否定精神,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并且提出了“童心”的人性理想。他认为天下至美的文艺作品均出自童心。“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这些观点对文艺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汤显祖、袁宏道兄弟、冯梦龙等伟大的作家,创作出一大批贴近现实、抒发性情、张扬人欲的优秀文学作品。在书法发展史上也率先出现了一位敢于离经叛道的大书家徐渭(1521~1593)。他以行草书见长,从米芾入手,而不为前人羁绊。其性灵所至,笔墨纵横散乱,章法无端无绪,云雾纷绕,一派狂放不拘的气魄。公安派诗人袁宏道说:“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宠)、文徵仲(徵明)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陕客也。” 这应对徐渭最准确恰当的评价。徐渭认为书法及一切艺术是为了“寄兴”,为了表达个人的主体意识,即使幕仿古人,他也强调要有“真我面貌”,“时时露己笔意,始称高手”。他的所为给明末清初艺术家以重大的启示——要冲出传统的牢笼,获取一颗自由的心灵。王铎也必然会受到明代哲学与文艺思想的左右,受到那些果敢进行艺术实践的大师们的影响。

       对王铎思想形成有着更直接影响的则是东林党人,主要是在他未入仕途之前和步人仕途之后所结拜的师长,如前所述的乔允升、吕维祺、孙承宗等人。对于东林党尽管历史评价尚存争议,但就整体来看,就其为国为民勇于舍身救义的大无畏精神而言,是足以为后人称颂的。《柳南续笔》卷三“东林气节”一则记道:“明季东林诸贤,批鳞捋须,百折不回,取次拜杖阙,血肉狼籍,而甘之如饴,其气节颇与东汉党锢诸人相似,一时遂成风俗。其时有儿童嬉戏,或据地互相痛扑,至于委顿,曰:‘须自幼炼铜筋铁骨,他时立朝,好做个忠臣也’。闻者莫不笑之。然而流风所被,鼓动振发,儿童犹知兴起,廉顽立懦,其效不可睹乎?” 。回顾王铎早期的政治生涯,不难看出他思想性格与东林精神的相通之处是:他敢于直言劝君、弹劾权贵,面对“庭杖”大祸而从容不迫。这种大胆进取的思想性格又表现在他的书学理念与实践上。甚至在接受文人自由学风和叛逆精神财富的影响后,仍然不脱离传统精神而保持了继承与革新的动态平衡。因此有人称王铎的书法理念是矛盾的复合体,他的美学思想是“魔鬼美学”。同时认为王铎的创作也是根植在对传统的回归与裂变相互交织的温床上。

       王铎的书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献之为主,此外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对《阁帖》的研究最为深入。目前发现的《吴养充墓表》写于1619年,王铎时年28岁。作品文雅端庄,钟繇笔意为多,参以王羲之圣教序面貌。但通篇循规蹈矩未出钟王窠臼。应是王铎早年学古的本来面目。同在1625年书写的《为景圭先生临圣教序册》和《为宁萝先生书圣教序句轴》等两件作品是王铎自l3岁临习《圣教序》后,现今能见到的最早作品。前者的临习确实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无论形神笔墨,均足以与古人比肩。更不知高于阁帖多少倍。可以佐证王铎所云:“《圣教》之断者,余年十五,钻精习之。” 不为虚言。后者虽仍有临书求似的意思,但笔势飞动,线条多有联属,墨有渗涨,意态圆润.内含颜法。是由行楷书演化成行书的样式,已有意临味道。他以钟王为宗主,取法魏晋,朝夕沉酣其中,务求神似笔肖,渐次把定门庭,立牢脚根,奠定出他书法艺术发展的基础。此间流传作品虽然稀少.但焚膏继晷,刻意仿学的苦功是不言而明的。王铎的临习与记忆程度近似神奇,钱谦益在王铎的墓志铭中说:“秘阁诸帖,部类繁多,编次参差,蹙衄起伏。趣举一字,矢口立应,复而视之,点画戈波,错见侧出,如灯取影,不失毫发。” 钱氏所言,我们不妨在《临兰亭并律诗帖》中得到印证。此卷临作笔法精熟,字型逼肖,尽得晋人气度。然而王铎书后,对自己并非满意,在卷后跋中论道:“恨腕中鬼不能驱笔,带习气不得畅快。”他所说的习气,是自己的笔法习惯。是对魏晋风度有更深的理解,还是力不从心难以表现,则不得而知。但这至少是王铎要超越自我的一个信号。而且王铎对自己是信心十足的。跋中接着写道“有诮我以恶札作业,来生忏悔,余将含笑而不之顾。”王铎学习古人从一开始就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有着高于常人的审美追求,以及不入流俗的对传统精神的把握。无论誉之、谤之,他都为之不动。

       王铎的师古临帖是独具特色的。他一生都在勤奋地临帖学习,从呀呀起步至老到成熟之年,可谓退笔成豕,积纸成山。本书收入百幅作品就有三十余件临帖之作。二是,他的临帖拟古方法有两种指向,汲取魏晋书家中和典雅的韵致以节制个人创作狂放纵逸的“度”,勿使自己不偏离书法本体,避免陷入“野道”之中,运用自己的笔法与体制来临习古人,使之成为一种创作形式。“他临王羲之最多,但却用了几十种笔法、体制来临,以遗貌取神的‘意临’来逆反古人,摆脱古人” 。三是,王铎高扬“独宗羲献”的旗帜始终不渝。他在58岁那年临《淳化阁帖》与所画山水合卷中声明:“予书独宗羲、献。即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人自不察耳。动曰某学米、某举蔡。又溯而上曰:某虞、某柳、某欧,予此通临五十年,辄强项不肯屈服。古人学书诗文,咸有萭(寻+获),匪深造博文,难言之矣”。他认为“二王”是书法的最高境界,唐宋以降的书法均是发源于此。那么更深的寓意尚不仅仅在此。笔者以为这既是王铎的书法史观又是他自我评价的潜台词。唐宋诸家是“羲献”源头之流,王铎独宗“羲献”,自然要与虞世南、柳公权、米芾等先贤同出师门.这是王铎胆大与气魄的表现,也是他此后研习各家流变、独树个性规模的基准点。

       从明天启到明崇祯初年,王铎任职翰林院,从而有机会看到皇家内府的庋藏。除能见到各类刻帖碑拓外,众多的唐宋元明书画家名迹上还留有他的题跋。这既可做为研究王铎书画师承关系的资料,也是他极为精到细致的书法佳作。同时,其中所含内容是他书画方面的记述,反映出他的博览和鉴赏水平。本书收录有《米芾?天马赋跋》、《李成小寒林跋》等,从中可窥一斑。以后,他遍游中原和苏、杭、南京等地,留心书艺,见闻增长,他曾说:“予迹江南北,几遍天下!”游历与博览大开了王铎的眼界,学书的范围随之扩展,取魏晋唐宋大家,逐一临摹研究,比较短长。梁献说:“王铎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苍老劲建,全以力胜,然体格近怪”,“王孟津行草大字,劲装古服,魄力雄迈,盖初法南宫,而实得力于诚悬遗意,顾力太猛,稍顾令含蓄”,“盂津王觉斯,书法得清臣、海岳衣钵”,“觉斯年伯书法,全用清臣、海岳、北海诸家,不止入山阴之室也”,“觉斯草书绝伦,实出自怀素” 。粱献列举出唐宋数位大家业诠释王铎的书法由来。其实“除了二王,东晋以外,他一生尤其推崇两人:一、颜真卿;二、米海岳。颜鲁公者,人也,德行也。米海岳者,书也,昔之时者。就书艺本体来说,他真正崇拜的是米芾” 。他认为真正得二王精髓的是米芾。“米芾书本羲,献.纵横飘忽,飞仙哉!学得《兰亭》法,不规规摹拟,予为焚香寝卧其下。”王铎对米芾已经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他在米蒂的书法上发现了与自己理解相同的二王风范.找到了直达二王堂奥的度人金针——“不规规摹拟”这句五字箴言。王铎的仿米之作有《赠今础先生扇面八帧》和临米芾的《群玉堂帖》等,其用笔迅捷劲健,结体倚侧,气势恢宏的米芾样式跃然纸上。如果我们更深入地翻阅米芾的履历,不难发现王铎与其相通点实在太多了。米芾才识过人,因其狂放,人称“米颠”。米芾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少时学书临仿,常常以假乱真,潜心力学,工夫之深,常人罕有。宣和年间,米芾曾任书画博士,饱览内府珍藏。其胆识过人,恃才傲物,每每诮颜柳,贬旭素。他一面学习古人,一面写古人,晚年自负以极,提出“老厌奴书不玩鹅”,连王羲之也在其摆脱弃置之列。我们不能说王铎找到了自己的楷模,我们只能发现某种特有的规则,以描述某些书家与书法本体的一种关系。王铎与米芾一样不仅对魏晋传统忠实崇拜,而且他们对二王作品的“再造”同样是太惊人了。今传王献之的笔迹《中秋帖》,据鉴定考证是米的临摹。那么,再看王铎的《琼蕊庐帖》,该帖遍临《淳化阁帖》的晋唐名迹,几可达到乱真的境地。王铎自视为二王的“嫡传”,每每自称“吾家羲之”, 常在其所临王书作品上标明“临吾家逸少帖”。他学习唐宋诸家,却保持着批判的姿态,甚至不屑与之相提并论,他在《草书杜诗跋》中申明:

      “吾书学之四十年,颇有所从来,必有深于爱吾书者。不知者则谓为高闲、张旭、怀素野道.吾不服、不服、不服!” 王铎是不甘于“如灯取影,不失毫发”的书奴地位的,他要在“不规规摹拟”中寻找一个自我。从明崇祯初年到崇祯十一年,他出人各家,步步回头,时时顾盼”,将诸家之字,点滴归源,庶几不为所诱。这是积累与沉淀的过程,也是胆敢独造前的准备阶段。王铎自我超越的内因基本形成,等待外部因素的出现。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9: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铎研究【二】

五十自化 好书数行



       “一个伟大艺术家的产生,需要有天分、勤学、境遇、师友、机缘等等条件归于一身。王铎在封建社会的名利场中可以说是命途多舛.但在书法艺苑里却是一个幸运儿。

       1638年冬,王铎仕途不得志,故乡难归,开始了六年动荡流离的生活。这一方面使他得以摆脱了官场的桎梏,有了较多的余暇,进行艺术思考与创作;另一方面,仕途的挫折,激起了他愤激不平之气,丧考妣,亡妻女,困厄潦倒的生活引发了情感的动荡起伏。书法成为他渲泄内心世界最为得心应手的方式,自然也是他最为倾心关注的艺事。经历近40年的书学道路,王铎渐次进入了艺术成熟期。一件不同寻常风格的佳作——《为啬道兄书诗卷》悄然出现。本卷未署年,书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左右。全卷纵放有度,气力完足,大处铿锵激昂,细部灵动飞扬,章法变动如鬼使神差。卷后王铎跋日:“每书,当于谭兵说剑,时或不平感慨,十指下发.出意气,辄有椎晋鄙之状”。王铎是在叙述创作中的心理感受,他不再亦步亦趋的学仿古人,手中之笔在为情感所驱使,奔腾舒卷,不能自已.此作应为鸿篇巨制到来前的序曲。

       1642年,王铎流落怀州时,受到地方官张抱一的照顾,为其所书二件自书诗卷先有《赠张抱一行书卷》,有诗作五律五首。其书骨格刚健奇伟,体魄险绝,笔力沉实,时出渴笔,是一种雄强之力的充分展示。此卷笔势放而能敛,不同于仿米之作,甚至有早年临习圣教序的痕迹,在探索与回归中找到了契合点。观其点画布局,笔墨已入自由自在的境界。随后的《赠张抱一草书卷》,成为王铎书法艺术中的登峰造极之作。刘正成先生将其的产生描述得极为精彩并富于奇幻的想象力。

       几乎与此同时,一件更为伟大的杰作——《赠张抱一草书诗卷》诞生了。前一件行书于《壬午春暮于怀州公署》,是在“抱一张公祖招饮舟中”的当天.所写诗非当日之作。这件狂草王铎记书于“崇祯十五年三月夜”,所书诗即是前书所记招饮舟中事,第一首是《张抱一公祖招集湖亭》,想是王铎即事作诗之后,于某夜兴来挥毫。王铎云:“文当如寂寥深山,独坐无人,老猿忽叫,陡然一惊”。(《文丹》)夜则静,静极而动;夜属阴,阴极而生阳。于是,蓦然间,真正的“海中神鼇”出现了,如狮、如象、如龙之力聚集起来了,“戴八弦,吸十日,侮是宿,嬉九垓,撞三山,踢四海”,墨象、墨迹一泄于纸。一种惟神力可以理解的艺术创造,在静夜中神秘诞生了。

       王铎在失意、战乱、困顿的异乡,创造出惊世骇俗的长篇巨作,达到艺术上的升华。也应验了挚友黄道周对他的预见与期待。黄石斋早年曾经断言:“行草近推王觉斯。觉斯方盛年,看其五十自化。如欲骨力嶙峋,盘肉辅茂,俯仰操纵,俱不繇人,抹蔡掩苏,望王逾洋,宜无如倪鸿宝者。但今肘力正掉,著气太深,人从未解其妙耳” 。黄道周、倪元璐与王铎同年进士,并在翰林院共事多年,私交甚笃,王铎的诗集《拟山园选集》就是黄、倪二人协助参订的。他们三人既在政治上志同,又在艺术上道合。他们相互间提携互勉,有书信来往,交流艺事经验,并相互品评,成为书坛佳话。王铎果然不负老友之望,明天启三年,“自化”成家,随之又产生了一系列书法杰作。本书收入了王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至弘光元年(1645年)的书法作品二十余件之多。展示了王铎创造高峰期的艺术成果。王铎也充分欣赏与肯定自己的超越,他在《再跋自书琼蕊庐帖》中写道:“此予46岁笔。50以后,更加淬砺,仍安于斯乎?”王铎成功的奥妙就在于师古而不泥古,扬弃而不否定。倪苏门在论及书法功夫分为三段时,无疑是把王铎的成功要诀析解得朴素精微,“盖终段则无他法,只是守定一家,又时时出入各家,无古无今,无人无我,写个不休,写到熟极之处,忽然悟门大启,层层透入,洞见古人精微奥妙,我之笔底迸出天机来变动挥洒。回头视初宗主,不缚不脱之境,方可自成一家矣。”王铎是不甘于“如灯取影.不失毫发”的书奴地位的。

       清顺治二年底,王铎以前朝重臣的身份再次回到北京,故国楼台,旧朝往事,功名理想全都烟消云灭,余下的只有剃发称臣为新朝的文治武功做一个装饰物。不过,王铎获得了更加自如的创作条件,他不在政治舞台的中心点扮演角色,当官只为“稻粮谋”,诗文书画成了他晚年唯一的精神寄托。而且,物质条件陡然改观,他不必感叹无好墨好纸,也不必因孩童啼哭,竟在书写时衍字脱字。降清七年间,王铎作品传世量最多,风格与水平的差距也较大。一种是在形式上几近完美的书作,如《行书文语录》匀称的布局,舒展飘逸的线条,行笔充实,转笔畅达,参差起伏,跌宕自如,表现出纯熟的技巧风格。一种是荒率且零落的作品,如《赠葆老乡翁诗轴》、《为宿松书诗轴》。气韵不畅,笔势零乱,线条板滞生硬,透露出一种凄凉惨淡、寂寞空虚的情绪。中年时期纵横豪放的气慨全然没有痕迹了。王铎晚年爱作草书,亦颇多得意之作,《赠二弟仲和诗卷》、《草书杜甫诗卷》等具有代表意义,第一件作品是与老友戴明说等欣赏所藏《大观贴》后书写的杜甫诗,同赠《张抱一草书诗》相比较,作品给人的不再是振奋激昂的刺激,而是凝重自然的情调,其情感的表达是含蓄内省的,一切怨艾、悲苦、彷徨、孤零都裹挟在苍劲飞腾的线条里,如江河行于崇山大岭之间,随势宛转,冲撞逆回,浩浩荡荡,倾泻奔流。其技巧绝伦,才情独具,是王铎精品之作中的又一番气象。

       对于晚年王铎的评价,郭尚先《芳坚馆题跋》说:“京居数载,频见孟津相国书,此卷为合作佳作。苍劲雄畅,兼有双井、天中(皆天下奇观)之胜,亦所遇之时,有以发之,晚岁雍容,转作缠绕掩抑之状.无此风力矣。” 从《丁亥临柳公权贴轴》和《书画虽遣怀文语轴》等可以视为此类作品。但从风格的角度观察,晚年王铎的作品笔墨纯熟,技法精良,无论是盈尺简册或是丈二立轴尽成竹在胸,更有“一笔书”之美誉。不单纯是笔势的“意”联,而且有线条的多字组合,《刘孝卓等书启》里有五字、六字的联属,更有整行“龙故使屏翳收风”等七个字一笔呵成,艺术手法之独特为古今书家所鲜见。可见,对王铎晚年之作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清顺冶八年十月后,王铎转辗于四川北部、陕西西南部一带后,作有《旅蜀文稿》,这是目前所见他书写时间最晚的作品,因为是手稿,信手写出,巧夺天然之趣,体现出“雨加雪”的特征。此后,便抱病在床,多半不能挥毫染翰了。综观王铎的一生,唯在书法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才能自由奔放。他为艺术付出的是心血与痴迷,艺术馈赠给他的则是不朽的声名。王铎的书学实践及其贡献值得人们探讨和梳理。

       王铎学书贵在一个“痴”字,年少贫困时用树枝划地练习书法,中年流落逃难之中叹息的是难买佳墨,他精研《阁帖》达到信手拈出,“如灯取影,不失毫发”的地步。他用功的程度和方法亦有不俗之处,曾自述:“铎每日写一万字,自订字课,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五十年终日**(石+乞)而不缀止。月来病,力疾勉书”。他甚至提倡“沉心驱智,割情断欲,直思跂彼室奥。恨古人不见我,故饮食梦寐以之。”(跋《琼蕊庐帖》)无论境遇如何,他从不忘作书,甚至一位将军奉命出征时,他还嘱咐其军务之间别忘记写字。可谓对书法有痴心有痴意,更有痴行。宋代有耽心书画而疏于朝政的艺术天子宋徽宗赵佶,明末清初也有这位不识时事却精于翰墨的书法奇才东阁大学士王铎,这种“痴”是其取得艺术成就的精神依托,是其能几十年如一日学习探索艺术精髓的保证条件。

       王铎的书法艺术开创出魏晋以来书法美的新领域。在“二王”中和之美外建立起一个与之相联相通,但又截然相反的书法艺术形象一一雄强姿势之美。他所营造的书法世界,充满了力的激烈冲突。王铎的用笔以“韧性”见长,善于在行笔中增其曲折弯扭。王铎自我总结说:“吾临帖善于使转,虽无他长,能转则不落野道矣” 。凭这种高超技艺书写出摇曳多姿的线条形态.形成急促多变的转折。加上欹侧的笔势,律动异常的切线变化,势必产生震荡起伏、雄强壮美的艺术效果。他精于使转与涩行的用笔奥妙,他每一笔在运行中都有种一往无前的推进力,同时又有一种反掣力控制着笔的“失度”,大概这就是“纵而有敛”的成因,也是王铎的书法魅力所在。孙过庭说“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这样的用笔丰富了草书的线条表现力,使草书的动感更强,内涵更深刻,在技法上更耐人寻味。他的狂草书完全可以载入中国书法艺术经典,成为后世的楷模。我们因此对他睨视高闲,张旭、怀素的言词亦有所理解。

       王铎的书法是全面的,他的楷书小者高古纯朴,大者苍劲大度。小楷以阁帖中钟繇为家法,《书画合璧册》里所临“贺捷表”,用笔淳厚、章法茂密,字型呈扁方,稍存隶书韵味,与魏晋人的形神相通。在笔划细部,刻划精微,而且一波一磔,劲健圆浑,融汇唐人法度,更见新意。《米芾行书天马赋跋》的小楷,略带行书笔意,结体宽博,字态俊美,通篇点线参差错落,浑然一体,平稳整饬中透出飘逸洒脱之气,是从王羲之《黄庭经》脱化而来。大楷书体有碑刻传世,墨迹较少存留。《李成小寒林图跋》见其楷法功力,法度出自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和“家庙碑”,但用笔中锋,兼施侧媚,结字严整,笔力沉雄,章法如钟鼎铭文,不拘格式,大小字迹间,镶嵌得趣,寥寥一十二个字,却给人以大气磅礴之势。王铎楷书的功力往往被忽视,其实,那些草书的神来之笔,仰仗的是楷书的坚实功底,否则难以神完气足。

       王铎对篆隶书法曾经大力提倡,他说:“书未宗晋,终入野道。怀素、高闲、游酢、高宗一派,必又参之篆籀、隶法,正其讹画,乃可议也。慎之!慎之!”他在书法创新中把篆隶的学习做为手段,对于以后碑学派的兴起有其前瞻的意义。在书法实践上,王铎不是着眼于篆隶书法的创作研究,而是站在史学与书法艺术的双重立场,运用篆隶的字形订正错讹的文字笔画,汲取汉以前书法的营养,充实作品的古朴气息。因此,他的楷行草等类作品中凝聚着篆隶气息。事实上,篆书尚未发现,隶书作品留传稀少。辽宁省博物馆藏《隶书三潭诗》法在汉代《鲁峻》、《衡方》碑之间,用笔率意,体态自如,无后世写隶书的习气。卷尾王铎自识:“素予未书隶,寓苏门始学汉体”。此作当是王铎53岁时初学汉隶之作。

       行草书是王铎书法艺术成就的颠峰,前文已做介绍不复赘言。汤大民总结过王铎的行草书作和其内涵,指出他的行草书“无论是手卷还是六尺长条,都是飞腾跳掷,纵横捭阖,大气磅礴,以雄强的笔力,奇诡怪奇的体势,酣畅淋漓的墨彩,表达了大起大落、汹涌激荡的情绪和心境。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到狰狞、怪诞、狠鸷、险幻及至胡乱的粗犷美、阳刚美,感到一种掀天揭地、踏倒古今的欲望,一颗充满焦灼、苦闷、颓唐、狂逸乃至绝望的不安灵魂。他的书法是忽正忽斜、忽雅忽野、大整大乱、既丑且美的多元矛盾统一的审美组合,是乱世之象,末世之征,当哭的长歌,绝哀的欢叫”。总之,王铎的行草书,尤其是狂草,有一种压倒人的可怕力量,令观者心灵震堪,引起近乎“崇高”的特别审美感受。伟大的艺术家不可能满足于逼肖地临仿古人,重要的是能够超越前人。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门类沿续到明代,诸种书体以及风格尝试几乎为古人占遍。后来者惶惶然崇拜尚且不及,创新求变谈何容易。王铎竟能“胆大妄为”,独辟蹊径,做出了多种创造与贡献:

       一、巧妙地利用“涨墨”之法增加书作的艺术效果。“涨墨”是指墨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王铎以润笔或者掺水的墨对点画有意进行渗晕,或使线条之间互相合并,或使笔触与渗晕交叉以丰富层次,使墨色的变化强烈,显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笔墨趣味,从而促进了以后对焦、润、枯、湿诸般墨色技巧的探索研究与应用。“涨墨”又使局部的点线溶于一处,形成块面体积。增加线条运动中的律动感,仿佛是乐曲的重鼓重锤,铿锵有力。仔细品味,王铎的“涨墨”还在于它的虚灵透澈,绝不是死墨堆积。此法应是王铎取法于画。将绘画的晕染技术引入书法的结果。

       二、王铎以“二王”为宗,却不为书奴。他常常运用逸少、子敬的笔墨章法,加以变异,一反温文尔雅的魏晋韵致,构筑出雄强恣肆的个人风格。其艺术功效最突出的是他的“一笔书”。古来所谓“一笔书”持有不同观点。唐张怀瓘《书断》卷上“草书”曰:“然伯英学崔、杜之法,温故知新,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惟子敬明其深诣,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前行之末。世称‘一笔书’者,起自张伯英,既此也”。说的“一笔书”是一个字的笔画可连可断但血脉不能断,一行末的字与下一行起首的字要遥相互应,笔断而意连。这样通篇就能够以一贯之。而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梁?庾元威论书》说:“敬通又能‘一笔草书’,一行一断,婉约流利,特出天性,顷来莫有继名。”强调一行字是一笔书就,其实两者考察的都是书法线条在平面空间中沿着笔顺先后时间连断的程度问题,前者是追求笔断意连,后者是说一行之中意连笔更连。但是他们所见所论的“一笔书”与王铎的艺术实践有着气势与技法上的悬殊差别。想必号称狂草大师的怀素得见王铎之作也应自觉逊色。“醉素”的《自叙帖》纵不过28.3厘米,笔画连属最多的一行不过八个字。王铎的狂草立轴动辄二米以上,“一笔”书写多达十几个字,有时一行二十余字,仅略有一断笔,最令人亢奋的不仅仅是文字数量的统计比较,而且凭借高超娴熟的艺术技法,以线条不可思议地连续纵深盘桓,构筑出动人心魄的艺术境界。用百炼钢,化成了绕指柔,上承下接,笔势连绵,奔腾跳跃,左突右冲,纵放得意。犹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其势不可遏止。王铎“一笔书”确立了狂草的新语汇,仅此“一笔”,就足可以载入书法艺术史册。

       三、巨帧长轴的书法作品兴起于明末。代表书家有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以后又有傅山、八大山人等。明代以前大幅作品世所罕见。至于粉壁长廊上的狂草仅见于著录,其面貌已随楼台殿阁的倾圮而荡然无存。明代中后期,高大宏伟的建筑出现,纸、绢等材料制作技术的进步,为巨帧大轴的出现提供了物质条件。但是,这一全新创作样式的完成最根本的是靠艺术家美学思想的形成,靠艺术家敏锐的创新意识和百折不挠的实践。巨帧长轴的形成特性与草书的表现力最相契合,王铎自身追求的又是那种天风海涛的气宇襟抱。此外他内心的抑郁、苦闷和不安更需要一种淋漓痛快的渲泄方式。而艺术表现形式中,在大幅纸绢上,纵情挥毫无拘无碍的狂草创作足以让人一吐快垒,荡涤心扉,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化境。特定的形式等待着王铎,王铎选择了这种形式,河北省博物馆藏王铎行书《五言古诗轴》,纵高达4.22米,(是目前所见最长的长轴作品)创作于明祟祯十五年(1642年),当年所书《赠张抱一行书诗卷》和《赠张抱一草书诗卷》合计总长度达11.67米。如此恢宏巨制,前无古人,后待来者,其中创作和书写的奥妙也需要有志者研讨解析。明末清初众多书家创作的巨帧长轴可与汉代的高碑大碣相媲美。这一时期也被后人赞叹为“明代书法史上最壮观的一幕”。王铎跻身大潮,成就非凡,是时代风尚的领军人物。

      王铎48岁那年曾说:“我无他望,所期后日史上,好书数行也”。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苦心钻研,伏案终生却默默无闻者不可胜数。而王铎的“好书数行”竟占据了明末清初书坛的一个重要篇章,在书学领域独树一帜,集表现主义与古典主义书风之大成,泽被了中外书坛的众多后学。王铎之愿足矣。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铎研究【三】


后五百年言自公



       如果说王铎的宦海人生是场悲剧,那么,王铎死后的声名荣辱就是一场悲喜大戏。

       王铎自幼家贫,力学成名已愈而立之年。一旦为官,屡逢坎坷。明天启、崇祯朝虽然曾有过暂短的政治辉煌期,却只是昙花一现。加上秉性忠直,处世幼稚,终遭贬斥。返乡之后,又遇农民起义军的战事,无奈流落江湖,饱受动乱疾苦。明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北京城两易其主,王铎凄凄惶惶投奔短命的弘光小朝廷,寄身马士英、阮大钺的藩篱之下,虽居官显赫,实无力回天。数月之后,对南明朝廷的腐朽已有认识,几度请求离任。却在滞留之际,不期祸事临矣。“北来太子”一案,王铎应是据实指认。民众不知真相,认为他屈媚依附马、阮势力,视其为死党中人。南京城陷落之前夕,徒遭殴打辱骂,须发俱尽,惨不忍睹。此时,王铎的政治声名早已扫地,为天下士人耻笑。古来宫闱秘闻,实事难断。至于民情事变又是苦主难寻,诸般怨悔只有王铎一人自食。

       王铎以后的仕清行为,又把他自己推上了封建政治的审判台。“忠臣不事二主”是维护封建政治的伦理纲常,“舍生取义”是孔孟教义中的要旨所在,王铎背叛了这一切规矩信条,在他悲剧的命运上又蒙上浓重的暗影。而他的好友黄道周、倪元璐之死则又反衬出王铎的渺小。先是在1644年,倪元璐自缢而死,为国殉节。《明史?倪元璐》载:“李自成陷京师,元璐整衣冠拜阙,大书几上曰:南都尚可为,死吾分也,勿以衣衾敛,暴我尸,聊志吾痛。逆南向坐,取帛自缢而死。”死后黄道周亲自为他撰书墓志。1646年3月,黄道周被俘不屈,从容赴难。《明亡述略》记载;“及明亡,挚于金陵。正命之前夕,赴盟漱更衣,谓仆日:‘曩某索书画,吾既许之,不可旷也’。和墨伸纸,作小楷,次行书,幅甚长,乃以大字竟之。又索纸作水墨大画二幅,残山剩水,长松怪石,逸趣横生,题识后加盖印章,始就刑。”死得极其悲壮从容。王铎的两位年兄以身殉国,“杀身以成仁”,成为青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而王铎却“苟活”下来,“为时人所鄙”。“康熙间重修的《孟津县志》对王铎仕明清各职只字未载,书其亲属,凡涉铎名,其下均有许多空白,似是王铎其时名已败了。乾隆间刊行的《乔氏族谱》虽保留有王铎于天启元年为同乡好友(师友)尚书乔允升镌石小像所撰的赞词,但其名已被削去,民国重修此谱时,赞词仍在,铎名仍无,不能不说王铎的名声确实坏了。” 其实在清顺治朝王铎的处境已很尴尬。王铎传中记有这样一段弹劾案,御史张煊替王铎资历深不能升迁鸣不平,因此疏劾吏部尚书陈名夏。当时“由尚书谭泰、侍郎李率泰等遍询九卿,莫有言铎居中官优者。”死后,朝廷谥号“文安”,亦是平平常常的一个追封。

       清乾隆时,修《清史列传》,王铎的“宣判书”正式颁布于天下,清弘历皇帝谕史臣日:“在明朝身跻朊仕,及本朝定肌之初,率先投顺,游陟列卿,大节有亏,实不齿于人类。”“若与洪承畴同列贰臣,不示差等,又何以昭彰瘅恶,应列入乙编,俾斧钺凛然,合于春秋之义焉。” 王铎被打入“贰臣”“乙编”削了谥号,彻底身败名裂,成为几百年来复杂而有争议的人物。但因其有着无法掩盖的书法成就,“人品与书品”的讨论也使王铎成为书法论界不死的精灵。

       王铎的悲剧人生,在于他为官的平庸,既不是把持大节、始终如一的英雄,也做不了狡黠诡诈、反复无常的枭雄。清张宏在《溲闻续笔》评他:“昏聩益甚。”同时人谈迂以王铎比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为宰相则不足。”明确指出王铎适合从事文化文艺,不是做官、尤其是做大官的材料。能力决定了王铎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弃官为民;二是随波逐流。王铎又在两者之间犹犹豫豫欲进不能,欲罢不成,往往做了官场尔虞我诈、相互倾轧中的牺牲品。关于王铎的降清,笔者以为王铎唯一回避的方法就是走倪元璐、黄道周二人的路。因为,逃避山林去隐居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作为这位身为次辅的明朝大员,清朝统治者是不能允许、也不能让他逃脱罗网的。罗继祖先生《瑾户录?史札》之“清初如何对待亡明遗臣”一则有谓:“清初待亡明遗臣,可数以四言曰‘顺昌逆亡’初不计其忠佞。降者量才委用,抗颜行者则杀勿赦。”与王铎同时的书法家傅山和宋曹,他们在清王朝初定江山的时候,作为收买人心,粉饰太平的法码份量显然不够。宋曹是明弘光朝的一介小吏,退回故里后,筑园养母,不问仕途,保持了晚节。傅山入清后,行医谋生。清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之荐,傅山被迫来到北城外,因病未能入朝,免除了为清朝臣子的名节噩运,在政治上有惊无险。不然,他“四宁四勿”之沦的影响也会大打折扣扣。从另外的角度看,王铎是一个不知兵略的文官,他不是手握军权、领兵布阵的将帅,也没有机会战死沙场。明朝大厦已倾,投降清廷的官绅士民何止万千,独王铎一人不可求生吗?我们可以说王铎贪求富贵活命,但是在对南朝小朝廷丧失希望与信心后,为保家人的安危和生存,为求安定舒适的生活,这只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选择。我们且不谈儒家传统道德观念,仅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评论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清朝实际上是满汉地主阶级的联合统治,王铎的仕清可作平和的解释。我们还可以翻阅大清帝国300年的历史,忠实于清朝统治的汉臣又岂能胜数。况且清朝在中国历史上也曾盛极一时,18世纪后期是亚洲东部最强大的封建国家。

       我们从封建伦理道德重压的缝隙中看王铎,会有更深的理解与同情。王铎不是一个贪官污吏,也不是阿谀奉承之徒,做官亦有政绩,施棺义葬;做人亦富感情,如捐奉修城,开仓煮粥济贫,曾将买来的七岁女孩归还其父母,不索分文。在明弘光朝不与马、阮为伍,公然提出“厂卫应行禁止”,锋芒指向当时马、阮操纵横行的厂卫制度。降清之后,王铎经受着来自外界与内心的双重痛苦。王锋在朝廷内外皆不如意。清王朝江山初定后,钱谦益、王铎这些前朝文臣就大大贬值,都不予重用。王铎更没有向新主子摇头摆尾,奔走效命。反而以萧然尘外的方式隔离了与新朝的关系。在诗文中则屡屡流露出内心的茫然与积郁,清朝统冶者对他不满意,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们在王铎的作品中还发现有两件有关“枯兰复花”的书画作品。(《枯兰复花图》藏苏州市博物馆,《枯兰复化赋》藏辽宁省物馆)津津乐道于兰花之德,惊喜兰枯萎后生出一茎三萼,王铎为其写照,为其作赋。君子爱兰,古人以兰喻君子。枯兰复苏,是否又有对旧朝光复的幻想呢?这只是我们的猜测。如果王铎的颓然自放是一种不合作态度,如果他的诗文隐匿着反清的情绪,这只能是一种消极无力的反抗。做为弱者的王铎在忍辱偷生中活得辛苦。此外,他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丧失名节”的自责与忏悔。他说过:“平生推服,唯石斋(黄道周)一人,其余无所让。”与其说是讨论书艺,不如说是钦佩黄道周的为人气节。这种悲哀抑郁、寂莫无奈的心理压力,将王铎的晚年推到几乎自残的境地。”吾自知寿命不长,出则召歌童数十人为曼声歌娱取醉或宵夜不分以为常,间召青楼姬奏琵琶月下,其声噪泣凉蜿辄凄凄以悲。居常垢衣跣足,不浣不饰,病亦不愿服药,久之更得愈,愈则纵饮,颓堕益甚!”他感到“补天无术,出世无门”,“万事无如杯在于,百年几见月当头”。降清的七年,王觉斯的灵魂日夜经受着“丧失名节”的鞭挞,唯有借酒色麻痹自己,但求速朽,这正是王铎的悲哀之处。

       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的讨论王铎的悲剧人生,并非标新立异,以“翻案为能事”。真正的目的是想对封建时代“因人度苦”、“因人论书”的观点进行校正与批判。王铎的诗文书画因出自“贰臣”之手,运交华盖数百年,一句“道德沦丧”,就使其佳作变成丑书恶札。艺术自有艺术品评的内容和标准,人的政治品德不能简单等同书品。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所谓“人品”也应是一个学、才、志、情的综合反映。而且关于“志”的问题,如前所述还要有一个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加以对待。我们只有将王铎的平庸政治生涯与仕清行为所形成的历史与个人的诸种原因有所了解,才能破除迷障.逐渐深刻地认识王铎的艺术价值。应该看到,这个过程并不是始于今天,从王铎在世就已有正面的品评。他的作品即便在封建文化统治的封杀下,仍然大量传世,为人们珍藏喜爱,为书家、学者所重视,反证出艺术标准存在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我们兹将对王铎的评论列举一二。

       清张庚《画征录》:“余于睢州蒋郎中泰家见所藏觉斯为袁石愚写大楷一卷,法兼篆、隶、笔笔可喜。明季之书者推赵文敏。文敏之风神潇洒,一时固无所及者。若据此卷之险沉著,有锥沙印泥之妙,文敏尚逊一筹。”

       清吴修《昭代尺犊小传》:“铎书宗魏晋,名重当代,与董文敏并称。”

       清梁巘 《评书帖》:“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王(铎)、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不朽。”

       清郭尚先《芳坚馆题跋》:“观《拟山园帖》,乃知孟津相国于古法耽玩之功.亦有不少,其诣力与祝希哲相同。”

       清秦祖永《梧阴论画》:“王觉斯铎,魄力沉雄,丘壑峻伟。笔墨外别有一种英姿卓荦之概。始力胜于韵者。”

       清吴德旋《初月楼论随笔》:“张果亭、王觉斯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以其人而废之。”

       清包世臣《安吴论书》:“僵燥无韵”。(包世臣还将王铎列入“逐迹穷源,思力交至”的“能品”中下等)

       近代以来,书家对王铎的评价日渐提高。

       康有为曾盛赞王铎:“笔鼓宕而势峻密,真元明之后劲。”

       马宗霍《霎岳楼笔谈》云:“明人草书,无不纵而取势者,觉斯则纵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若不近,非力有余,未易语此。”

       吴昌硕《缶庐集卷四》中有诗曰:“归前突兀山险峨,文安健笔蟠蛟螭”。“有明书法推第一,屈指匹敌空坤维”。

       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王铎)一生吃着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得其正传,矫正赵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主’。”

       林散之先生认为:觉斯书法出于大王,而浸淫李北海,自唐怀素后第一人,然尽变右军之书法,而独辟门户,纵横挥霍,不主故常。

       启功先生赞日:“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王铎的书法在现代大受推崇,在日本的影响尤大,日本现代专学王铎的大有人在,研究者也越来越多。早在1986年刘艺先生就翻译过福本雅一先生的文章《好书数行——王铎的生涯及其时代》;近年村上三岛编的《王铎的书法》亦自有见地,他认为王铎书法中的动态感“超过了米芾、颜真卿及王羲之。”王铎的书法由中国传入日本,他的艺术价值在异国他乡则少被“政治”或“人品”所掩盖,这种超越时空的认同,明白无误地说明王铎书法艺术的伟大之处。

       宋代大诗人陆游有论书句曰:“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认为真正公平的评价要等五百年后,一切都将面对时间的检验。王铎历史与艺术地位的评价正应验着这个道理。唯一遗憾的是,我们做的尚且不够系统深入,还有待于明天不懈地钻研。本文仅为王铎的研究集文摘句,或拾遗补阙,虽为堆山叠嶂之碎石,其乐无穷。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9: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铎研究【四】

诗如落叶 画乃晨星



       王铎书艺之外,诗文、绘画亦佳。王铎能诗,产量甚丰,仅五言诗就愈万首,(明?谈迁《棘林杂俎》仁集)现存也有4954首。(孟津县政协《孟津史迹研究》)他在给其弟王(钅加龙)的信中说:“初为诗文千余卷,清初赴燕都,焚于天津舟次,行世仅十分之二”。(《中州先哲卷?文苑一》)王铎的诗文集有《拟山园初集》17册,《拟山园选集》82卷,有文震孟、黄道周等序,另有《拟山园文选集》32卷,遭禁毁。王铎是以文学书艺而优则仕,入清以后更以赋诗属文为乐,他曾经说过:“其留以告天下后世,后世读而怜其志者,只数卷诗文耳”。言语之中确有一番深意,期待后世之人能从他的诗文中,读懂他的内心世界,昭白他的志向与平生愿望。笔者无缘占有更多资料,仓促成文之间仅略做介绍而已。

      王铎的诗学,宗唐祧杜,陶铸汉魏,对明代诸派,独推崇前后七子中的李梦阳、李攀龙。他最尊崇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甚至以杜甫再世自居。大概因为杜甫飘泊的生活,忧伤与痛苦的心境,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以及萧飒悲怆的史诗风格极能引起王铎的共鸣,杜甫诗歌的语言及其内容最能为王铎的思想情感代言。王铎是主张“诗言志”的,他力图走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发展道路。明崇祯五年,王铎作七言组诗八首的序时,对农民义军山西.河南战事造成的后果,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场予以反对与敌视。但对人民遭受的生灵涂炭则寄于极大的同情,也表明了他诗歌刨作的动机。他说:“拯民而出水火,难乎?良可流涕也,予展转无计,郁塞发愤而作此诗”。(见本书《年表》)同时向最高统治者提出了质问。对当时国家的腐败无能进行了揭露。他说:“募兵无一斗者,国家养士,求其实用,则意如此。纸上捷奏,徒使劳于披览,噫!亦可以少息矣”。(同上)他在早年的诗歌中多有对国家时局的忧患,“天寒戌雪三边白,月暗狼烟万道红”,“秦关不断兵戈气,洛土还闻租税催”。也有对权臣当道,迫害忠良的愤恨,以及心怀济世救民之志而报国无门的感叹。“禄食谁知怀抱主,可怜绿鬓欲成翁。”“何当更却苍生望,惆怅严泉愧不才。”他内心亦在期待盛世的到来,“贞观苟可冀,虎岳也回翔。”他在政治失意后,诗中感怀身世和归隐田园的内容渐渐增多。他在《自待》中写道:“衰颜百事倦,自待亦何言。冷冷阶中草,萋萋河上园。秋风老马啮,夜月卧龙魂。”在《孤蓬书任丘旅舍》中说:“孤蓬迢递欲何依,垂老江湖尚未归。雪里三年血泪落,家中几次梅花飞。匡勷气锐时难遇,磊砢英多知已稀。纵尔波涛轻蹙沓,繙经犹有水田衣。”诗文中有躬耕江南、买舟遁迹之志。晚年的王铎,以恬静淡远为怀,也为逃避主子的猜疑,但求案牍劳形之苦,有耽事书画之乐。有《北方俚作》一首,以为抒怀,“天气北方异,秋暄白板扉,文词劳指节,书画涴朝衣。亭草经霜劲,海鸟傍夜归。嵩林虽自远,曝背念斜晖。”

       王铎的诗仿学杜子美,但其思想内容、语言功力以及成就影响则自当逊色。倒是一些感怀、赠送、悼友的诗,写得真切动人,语言警策精妙,独有个人风采。如他悼念文震盂的《吊文湛诗》七律一首,诗云:“别时孤棹赴清濆,秋老梧桐尚忆君。江海焱然上晦色,乾坤果尔丧斯文。同流范相祠边水,不借要离冢上云。鳌泣龙奔潮退后,风雷还向雨中闻。”在诗中流溢出对逝去老友的震惊与缅怀之情。他57岁写的《戊子九日》诗:“九日晴明燕地远,迢迢闭弟定相思。紫藤朱柿怜人处,恰是青山对酒时。”寥寥数语,写尽重阳佳节,人在两地的相思之情。末两句如画图之笔,描绘出色彩鲜艳的山野幽居,等待着亲人会面的场景。

       王铎能画,但作品流传不多。何绍基跋其《兰竹草石卷》云:孟津字多如落叶,而画乃少如晨星,以非精能之至,故不多作也。《清代七百名人传》说他“画山水荆仝,邱壑伟峻,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蔚,意趣自别。”王铎的山水画仿荆浩、关全却无大山大水的气势,《山水册》中的平冈高松,林峦深壑,空薄烟雨,曲径茅屋倒有苍秀清新之气,引人人胜。此图为其挚友程舫所作。程舫字其山,号岸舫,顺天宛平(今北京市)人,清顺治六年进士,曾任江西广信知府。此人善画山水,风格洒落深厚,尤绘松石别致。程舫与王铎过往甚密,亦是旧画同道,所赠山水册页定是精心用意之作。

       王铎善以书法之笔描写花卉枯荣盛衰的姿态,从上海博物馆藏《花卉卷》里可窥一斑。此卷作竹、兰、菊、竹叶、菊瓣及兰叶皆以中锋出之,信手写来,洒脱中含有拙味,与他纵而能敛的书法特点相统一。着意神采,不求形似,洒然有象外之意,最能流露出他文人画的情致逸趣。

       王铎对绘画自有见解,尝与人云:“画寂寂无余情,如倪云林一派,虽有淡致不免枯干框赢,病夫奄奄之息,即谓之轻秀,薄弱甚矣,大家弗然。”又云:“以境界奇创,然后生以气晕,乃为胜,可奇造化。”。这与他在书法中追求气势与造型的奇幻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铎传世画作,主要的还有明崇祯八年(1635年)作《书画卷》,现藏浙江省博物馆;明崇祯十二年(1639)作《家山卧游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清顺冶三年(1646年)作《西山卧游图轴》现藏山西省博物馆。清顺治六年(1649年)作《书画合璧卷》,藏日本大孤市立美术馆;清顺冶六年五月作《枯兰复花诗图卷》,藏苏州市博物馆。清顺治七年作《崇山兰若图轴》,藏首都博物馆。王铎的艺术是多方面的,而种种皆能融古化今,标新立异。王铎也自知为人议论品评,对此他却充满自负与自信,诚如他自己所言:。予字画诗文爱七憎三,各随所见耳,刖荆入宝,鼠璞比比也。”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9: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今年最后一个文集帖了,我知道喜欢王铎的朋友很多,但愿我这个资料可对您有点用,喜欢就留个言,不喜欢也不要骂我吃饱了撑的。
谢谢观赏。
发表于 2008-12-19 19: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末大帖啊!启明兄辛苦!
发表于 2008-12-19 20: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汲古斋主人兄辛苦,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20: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网站管理员 于 2008-12-19 19:47 发表
岁末大帖啊!启明兄辛苦!

坛主客气,应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9 00:17 , Processed in 0.392566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