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9|回复: 4

“仿真”现在进行时(原载《书法》杂志2012年第10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30 22: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书法》杂志2012年第10期刊发本人文章
                              “仿真”现在进行时
                    ---当下书法作品风格雷同化现象透析
                                             彭新国
                                                                一
       2011年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是伴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春风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伟大进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举办的一次全国书法盛会。本次展览打破了历届国展举办以来的传统模式,创造了十个“第一”,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本次展览也留给我们深深的忧虑,那就是获奖和入展作品评选公布以及展出之后,各专业书法网站纷纷曝光了不少“临摹”与“抄袭”的“姊妹篇”作品,于是国展中“临摹”与“抄袭”现象的话题,一度成为书坛关注和热议的焦点,直到展览结束后的一段较长的时间里,还有不少书坛中人在谈论此类现象。
这里我们无意再次对本次国展中此类作品进行一一列举并作具体的分析,因为这无疑会对部分参展作者再次造成不良的影响。但反观近几年的书法创作和展览,毫不夸张地说诸如此类的“仿真”作品的确是屡见不鲜的,即使是在中书协主办的全国性大展也是如此,更不用说其它各类展览了。
       据此,我们认为当下书法创作风格的雷同化和“仿真”现象,已然成为当今书坛的一种流行风,且已逐渐演化成为一种顽疾。这种流行病导致书家书法作品艺术语言、风格缺乏多样性、独特性、差异性,不断重复,毫无艺术的反叛和创新精神,这不仅将泯灭书家的个性,丧失其个体价值,也将扼杀他们的艺术生命,如任其肆意发展必将预示着书法艺术发展的悲剧性结局。不无遗憾的是,当今书坛对此类现象虽有过一些批驳和争论,但普遍对此还未能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
       当代书法创作上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仿真”现象呢?当我们对当代书法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审视和冷静的思考后发现,在这个看似寻常的书法现象的背后,不但有受到西方激进文化的冲击和当代艺术创作生态环境和心理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影响,还与书法艺术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创作资源取法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特别是与当下书法展览展评机制、创作批评体系和书法教育教学体制的不够完善息息相关。为此笔者着重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纵览当代书法的发展历史,无疑可以这样说,当代书法的繁荣与发展是以展览为中心的。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书法展览如火如荼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书法艺术的快速繁荣发展。及至今天,书法展览的积极的作用仍然不可或缺,但是,其也已明显无法适应和满足书法艺术自身发展的要求了。一是展览显得太过于频繁。单就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来看,就有全国展、青年展、行草展、扇面展、楹联展、册页展、隶书展等等,还有一些纪念展以及配合社会活动的展览。就以刚刚过去的2011年为例来说,就有十届国展、九届篆刻展、三届青年展、“瘞鹤铭奖”全国书法展、第三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全国书法作品展、第三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建党90周年全国职工书法作品展、全国乌海杯书法大展等近十个全国性的大型展览,加上其它各级协会和各类组织举办的各类展览,其数量多得难以计数。纵观近几年的展览,不但年年如此,似乎每年还都在不断增多。这样数目繁多的书法展览,极易使书家和书法爱好者们,一年到头跟着展览转,心气浮躁、急功近利,很难静守砚田,潜心于读书、写字。二是入展获奖竞争过于激烈。就以十届国展来说吧,本届国展两个展区共收到稿件51934件,而入展作品只有787件,入展率仅为1.5 %,获奖优秀作品58件,占投稿总数的0.11%。如此低的入选和获奖率,书家要如何保证自己的作品不被淘汰出局呢?一是他们认为过去的展览为学书者提供了怎样的作品可以入展这样一个信息,会参照先前入展获奖的作品的风格来确立创作的基调。二是他们认为展览体现着评审者的审美趣尚,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评委个人的审美趣味,为此着意揣摩评委的口味,盲目跟风,曲意迎合。三是由于评审时间短促,面对成千上万的投稿作品,评委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一件作品作出评判,也必然决定了评委重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于是许多作者就有意加大作品的尺幅,强化墨法、笔势、纸色的对比等,力求在“大”、“巧”、“奇”上下工夫,积极营造一种特别的气象与格局来吸引评委的眼球,这些已成为公认的展厅倾向。基于这几方面原因,促使书家在创作中盲目跟风,风格取向不断雷同。于是,每当进入大型的书展大厅内,常常会使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当下整个文艺界吹捧之风盛行,以至于真正的批评难以进行,书画艺术界尤甚。当然我认为当前的书法艺术创作评论总体上还缺少独立的品格,又缺乏理论的构建,仅停留于传统的直觉印象感悟模式,而非对作品的理性辨析和客观、科学的审美价值判断,而非真正的艺术理论批评。我们认为只有书法创作,没有理论批评,或者说缺乏有深度的科学、理性的批评,这种所谓的“创作”是盲目的,也是极其危险的。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信息已基本实现一体化,中国文化即将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面对当前书坛艺术创作中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和迹象,譬如各种流行性书风的泛滥,书法批评未能及时给予比较科学、理性的批判和指导,而只是一味地宣扬和鼓吹,这样容易造成是非不分、文过饰非,失去了书法批评应有的激浊扬清作用,同时还在客观上助长各种流行性书风的继续泛滥,直接导致当下书法创作上的跟风潮,使书法创作风格失去了多样性、丰富性而不断走向雷同。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已经制约和阻碍着书法艺术的健康持久发展。为什么一段时间以来《书法报》推出了朱以撒先生撰写的对当代不同的书家群体中个体的系列批评文章会在书坛中产生巨大的反响呢?这也恰恰说明了当代书法创作上科学、理性的批评的严重缺失,也揭示了当前书法界对书法创作理论批评的热切呼唤。
我们知道,艺术教育是一种选拔性的精英式教育,也是一种审美价值观的教育,而不是技术化和程式化教育。形式规范的技术教育能使受教育者较快地掌握形式表现技巧,但在较快掌握技巧的前提下也容易形成一种审美惯性。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培养的是合格的、规范的、统一的技术型人才,而后者培养的则是独具艺术眼光和艺术审美内涵的精英人才。纵观近几十年来的书法教育,我们认为我国当代书法教育由于受到经济效益、师资力量和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规范的程式化教育形式来实现的。特别是中小学校和社会上的书法教育,普遍存在着“一本字帖”、“一个教师”、“一类思想”、“一种模式”的现象,这种简单的教学内容和机械的教学方式方法不但容易阻碍受教育者个性的张扬,而且容易使他们对书法艺术审美观产生片面的甚至歪曲性的理解。在这样教育教学模式之下,由于缺乏必要的正确引导,加上学生普遍存在着盲目的崇师心理和从众心理,就容易使受教育者审美观和创作风格走向某种雷同。
                                       三
        当下书法艺术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期,面对各种展览越来越多,但作品风格雷同现象有增无减,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每一位有历史责任感的书法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这种风格雷同化现象的进一步蔓延。笔者认为,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不断改革完善展览及评审机制体制。面对当前众多的书法展览,我们建议,中国书协一方面要继续下大力气“打假”,对相关作假人员予以严肃处理并通过媒体曝光,对有作假动机的人员给以警示。另一方面要加快对展览的改革。即举办的面向全体书人的展览的次数可以适当减少,而且有的展览“届距”也可以适当延长。通过改革把一些激烈竞争的展览让位于一些学术性强、具有一定新意和导向性的展览,有意识的举办一些小规模的具有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展览。这样由于没有大面积的自由投稿和众多评委短瞬间的集中评审而带来的种种弊端,就能给作者予更多自由的创作时间和空间,使他们释放出更大的创造力,在机制上保证书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风格的作品。另外我们认为当前的评审和评奖机制也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做到不让作者有可乘之机,尽量减少各种投机取巧和各种不公正、不够合理行为。当然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改革,在第十届国展上,中书协就在评审中采取评议结合的形式,并毅然取消了等级奖而统一评出优秀奖和获奖提名作品,这种改革是十分有益的,必将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总之一句话,当前一定要通过对书法展评机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降低刺激度,积极引导全体书法作者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包袱,以平和的心态去临书习字创作,而不要一味去挤参展、比赛的独木桥。
       2、努力构建健康有序的创作批评体系。中国书法的现代化亟待有一种强有力的包括理论形态、实践形态和批评形态的引导。②当前书法艺术批评的苍白无力,致使“追风”现象愈演愈烈,作品风格不断雷同,“仿真”现象日趋严重。为此建立一个科学、理性、健康、有序的书法艺术创作批评体系已迫在眉睫。因此,一要加快舆论宣传和平台建设,尽快形成科学、公正、客观、健康的评论氛围。新的时代需要有一个健康的书法批评生态环境和广阔的创作批评平台空间,广大的书法媒体和书法工作者们都要高度重视书法创作批评工作,一方面要在书法专业报刊、网站增加或扩大书法批评版面和栏目,作为中书协,也可以创设一个书法批评的研讨会,像国展和全国书学研讨会一样,定期举办活动;也可以创办一个书法批评的专业网站获网页,定期邀请评论家撰写有份量的批评文章,为书法批评提供一个空间和舞台,进一步扩大书法学术批评的覆盖面和普及率,逐步形成一个浓厚的书法批评学术氛围。二是要积极倡导书法批评的独立品格和地位。艺术批评需要有正义感和良知。书法艺术的批评同其它文艺批评一样,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既不是作品的附庸,更不是人的附庸,它应有自己独立、科学、公正、客观的品性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我们呼吁每一个书法评论家都要自觉树立独立的书法批评观,决不当墙头随风摇摆的芦草,为社会上的各种风潮所左右。同时也要警惕和防止一味运用西方的哲学和美学观点来阐述和剖释传统的书法作品的不良倾向。三是要努力加强书法批评理论构建。要在继承传统美学、书学与书评的基础上,善于借鉴和吸收西方美学观念,运用新的文艺思潮及借鉴姊妹艺术理论,跳出直观印象感悟式评论的樊篱;同时要善于借鉴和运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介入书法创作批评,逐步使书法批评达到学术化、科学化、理性化,充分发挥激浊扬清的作用,推动当代大文化背景下书法艺术创作走向真正的繁荣。
       3、积极改革创新书法教育体系和模式。青少年是书法发展的希望所在。青少年时期正是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审美意识日渐深化的时期。要使广大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具有独立的人格与审美个性,就必须注意辨析个体心理对审美观形成的影响,重视学校、社会环境给健康审美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也决不能忽视青少年自身心理上存在的非意识性的趋同性。2011年8月,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就全国中小学校如何加强书法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研机构等要为落实书法教育提供条件保障。当前,随着全国对书法教育的重视,我国高等院校书法专业的招生不断扩大,社会上对书法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和师资不足等种种困难,学校必然还将继续采取一种统一规范的技术化的教育模式,而非真正的艺术教育。从书法的长远发展来看,当前书法教育的这个问题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在书法教学中如何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书法审美观成为广大书法教育工作者必须长期深入探索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和所有教师不但要大胆探索和创新书法教育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教学设备和手段,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发掘学生的潜能,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多元的审美情趣和创作取向,使其逐步具有独特的个体审美理解力和艺术创造力。
       总之,当下只有积极改进和完善书法展赛的评审机制,努力构建当代书法创作批评理论体系,大胆探索和创新书法教育教学模式,才能使当代书法艺术审美与创作走出风格雷同的阴影,才能使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走上健康、可持续的道路。
发表于 2013-5-30 23: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06: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10: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10: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9 11:37 , Processed in 0.602190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