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743|回复: 243

【优质回帖奖斎号】“游心雕蟲”——陈勇武书法作品展在京开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2 23: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老徐 于 2013-12-23 14:02 编辑
“游心雕蟲”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在京开幕


nEO_IMG_IMG_1235.jpg


    当代书法网北京讯:2013年12月22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学术支持的“游心雕虫---陈勇武书法作品展”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怀轩举行。
    此次展览的支持单位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党群工作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年联合会。承办单位有富士康科技集团北京科技园工会、北京清怀轩文化发展责任有限公司。出席此次展览的嘉宾有: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委员会副主任杨明臣先生、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秘书长、篆刻研究所所长曾翔先生、国务院参事室《中华书画家》杂志社副社长张公者先生以及亦庄经济开发区区委领导、工会领导以及勇武的同学、同事各界朋友共两百余人共同参加了温馨简朴的开幕座谈会。
曾翔、张公者先生都特意从外地赶回参加展览致辞并给了勇武特别评价与期待。开发区总工会领导在开致辞中说此次展览是亦庄开发区支持的第一个员工个展,对开发区文化艺术建设有着引领作用。
    此次展览展出陈勇武近三年来创作的60余幅古代诗词、文言文和佛经作品。书体主要以楷书、行书、篆书为主,以条屏、斗方、扇面、手卷、册页等丰富形式展出。
    清怀轩是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创新和传播,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并致力于文化交流与推广活动的文化机构。此次展览将会馆的典雅与勇武作品的静穆气结合展示到了极致,让观众直接感受到书法进入家室欣赏装饰的实际功用,亦别于大型展厅的程式化与单一性。对书法入万家的推广与普及有着特别形象化的作用。
   据悉,展览将展至2014年1月20日,展览作品集也于展览开幕式同期发布。










优质回帖有奖!要求原创,杜绝抄袭!
展览结束后由陈勇武先生亲自评定10名优质回帖作者,各赠斎号作品一件。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23: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徐 于 2013-12-22 23:48 编辑
DSCF42601.jpg

陈勇武,字典章,号陈大,斋署渺斋、四守山房、楼上楼,19813月生,湖南岳阳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成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青联委员。
书法作品曾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孔子艺术奖”;
入展第九届全展、首届册页展、三届扇面展、中国书协百名会员精品展、
天津第五届书法节百家精品展、三届行草书展、第四届扇面展,第二届平复帖杯展,
“沈延毅奖”全国书法作品展,80榜样-全国80年代书法家提名展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23: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徐 于 2013-12-22 23:57 编辑
序言

      勇武生於古城岳阳,双九岁即为稻粱谋奔波於天南海北。岁月艰辛,所慰藉者唯书学一途。勇武性本聪颖,且临池不辍,时于书艺已略有心得,后负笈京华十余载,转益多师,得退楼、介居、晏园等名家教诲,豁然开朗,进步神速,堪为书坛青年翘楚。
      数年前,勇武从余游,对余以老师相称。每来必有临作或新作见示,从作品中能观见勇武的勤苦用功及心得收获,进步之速,颇让我为之欣慰。近年勇武在全国书法大展中多次获奖及入展,虽初露峥嵘而不矜不伐,用功更胜从前,足见所挟持者大,其志甚远。勇武谦恭上进,豪爽重义,在青年群体中颇受嘉评,与之交游者甚众。
      勇武学书,脉接二王,锺情颜、苏,博涉多家,于帖学一路颇有领悟。其书风温淳雅致,文气氤氲。余以为,勇武颖而好学,勤能得法,日后必有所成。余忝为师长,期勉勇武者有三:一曰诚实为人,勤勉做事;二曰精研古人,传承綷-典;三曰以文养书,文书并进。
     是为序!
                                                                                                                                          
                                                                                                                                                             (杨明臣,中国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副主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23: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徐 于 2013-12-23 00:00 编辑
功到自然成
——陈勇武的书法学习与创作

   
    八○后的陈勇武,人称“小武哥”。他是一位勤奋的好学者。京城几家最高规格的书法研修机构均留下过他求学的身影。他负笈京城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来京时,他还是一位初入书道的学子,而今已是一个学有所成的青年书家了。
    勇武书法走平正、典雅一路。他一直师法的是人所皆知的“二王”书风。“二王”,即东晋书圣王羲之及其儿子王献之,其书法以高贵优雅的气质、几近完美的技法,构筑了中国书法史的一座巨峰,自诞生至今17个世纪间无人可以超越。因此,选择了“二王”便等于选择了难度。对于此种难度,勇武自然有着清晰的认识,但他不畏艰险,勇敢地攀登於这座雄峰绝岭上。
    说起自己的学书经历,勇武颇有些“自豪”,一是他起步就走上正途,不像有人要走很长一段弯路,耗费人生的许多美好年华,之后才回来补课。二是在起步阶段就遇上了明师,受到了他们的教诲、指导,或通过他们的讲解、示范,懂得了一些基本而又根本的道理、法则。
    勇武常说自己是“属于比较笨的人”,但我却从无看出他有那个方面“愚”,相反,他是一个聪慧的人。尽管在书界,他是年轻的一辈,学书的时间并不长,然而他在书法上所呈现出的良好状态,令许多年长的不敢小视他。说句实话,在许多时候,他作品形式或内涵超过不少习书时间远长于自己的实践者。我相信,在这方面,他的聪慧帮了他很大的忙。
    平常接触的勇武,有着温和的性格,但我相信,这只是他性情中的一个面。在他生命情感之中还应该有着一份果敢与坚毅。就像他崇尚的王羲之的书法,表面上看去是“不激不厉”,但深层却是坚实、强悍。作为一个湖南籍的艺术实践者,我想,勇武的骨子里蕴集着奔放与豪情,只不过它们在平时不易让我们看到。
    从“二王”走进书法的陈勇武,同时还喜爱上了“二王”的两位重要传人:唐代的孙过庭与元代的赵孟頫。前者笔底充满变幻,后者卷面一派平和。勇武在此两种看似背反的书风中体悟笔法的妙谛、书学的真义。浸淫于此若干年后,勇武看似平静的内心忽然起了波澜——他决定调整取法对象,暂别“二王”。于是,唐代的李邕、颜真卿,宋代的苏轼成了他新的效法对象。对于此种转向的原因,笔者不得而知,是他觉得当下书坛习“二王”之风过盛,“如过江之鲫”般人头攒动的大潮之中容易迷失自己?抑或是他觉得“二王”己见过于精致,过久地临习将来无法挣脱?不管怎样,有一点显而易见,相对于“二王”书风,李邕、颜真卿、苏轼的作品多了一份朴质、简率(勇武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系统)。勇武大约正希望从此种朴质、简率中为自己的笔锋增加一些份量。
    毫无疑问,离开了王羲之,书法中一些精妙的细节会减少,但从另外一面讲,笔锋也由此获得了一种解放。千年前苏轼便获得了此种解放,从而为北宋书坛拂来一股“尚意”的新风,800年前,赵孟頫虽重新举起“复古”大旗,但他以一派平和的气象消解了“二王”式的精致,引领了自苏轼开始的“写意”革命。从这个角度讲,勇武无论是贴近“二王”,还是暂别“二王”,都没有远离书法的发展脉络。正是这一点,使得他能在并不长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称道的进步。
    与当今许多书法好手一样,勇武十分注重古代法帖的临习。他希望用“下死功夫、笨功夫”来弥补自身的某种缺失。所以,他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临帖,以量变带动质变。他说:“我临帖的方法就是以量带质,大量的写,对字型、结构、布局等反反复复的临习,我的笨方法就是,量多才能熟,量多才能有印迹,脑子里才能记得住,这个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每个人得找到自己学习的适应点,切入点。”多年脚踏实地的临帖训练,勇武练就了一手颇为扎实的基本功。平时,我们虽然见到他的多数作品是小幅行书或小楷,但他书写大幅作品也颇为得心应手,且气息饱满。这与如今许多整日操练“二王”,结果只会以甜美的小行书“拼装”出大“作品”的人的做法很是不同。
    勇武是一位极有耐心的年轻书家,他将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作了写字。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平日的“写字”,并非只是像周围人那般“挥毫”、“创作”,而是一笔一画地操练、逐字逐句地临古,真正做到了一丝不苟。有了这份严以律己、有了这种近乎苛刻的训练,他也就获得了一种耐力。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一个明显的特征便是字数众多。数百字乃至过千字,在别的书家那里是“非常”之作,但在他那里却是平常的“写作”。
勇武信奉北宋大家米芾“集古字”之说。所谓“集古字”即是将古代大书家最美观、最有意味的字形通过不断临习,谙熟于心,然后为我所用。“集古字”初看是一种笨办法、死方法,实则有诸多合理性。因为古人的智慧与经验,正是通过一个个字型体现出来,它是其功力与创造力的集中表现,通过对这些字型的学习与借鉴,不仅可以理解先哲们精妙的造型法则,亦可以领悟其用笔的妙处,因为古人遗留的一个个字形正是由丰富而深邃的笔法的构筑而成的。所以,“集古字”并非是简单地将前人作品中不同形态的字体聚集在一起,而是通过不断增强对古人书法样式的熟悉和把握,提高自己的形式与精神的创造力。
    平和是一种样式,更是一种境界。年轻的“小武哥”走上书法之路已有十余年的时间。这十余年间,无论临习还是创作,他一直以平和的面目呈现于我们。这平和,不是简单的“横平竖直”,更不是“轻描淡写”,其中包含他诸多的生活、生命与笔墨的体验,有欣喜和快乐,也有彷徨与苦闷……但所有这一切,变成他前行的动力,不断鼓舞着他,使他能手中的那支毛笔能更自由、更舒畅地书写。
    勇武的将来,也必定在这书写之中展开……
                                                                  
                                                                                                                                                                   (马啸,著名评论家、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教学部副主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00: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笔精妙入神
——陈勇武书法管窥
   
    这二年和勇武见过二次面,一次在贵州,参加书法篆刻家徐明春先生的婚礼,他从北京飞过来,可见其情。见他给明春婚礼册页上题诗,洋洋洒洒,细看是二王一路的写法,把握得当、工谨认真!第二次是在北京,有缘参加柳青凯凤凰画馆策划的《以梦为马》书画展,先会於琉璃厂,相谈甚欢,后一起乘他开的车到展厅。勇武还是属于不善谈话发言的这类书法家,反而显得年轻的他又增加了一些城俯和厚朴稳重!
    我特别想感谢一下他,他得知我策划“黔之爱”全国书画名家作品义卖公益活动,支助山区贫穷孩子读书上学一事后,立马就寄来了书法作品支持,浓墨重彩、爱洒黔南!
    这二年其实也是勇武书艺上升的二年,入展获奖收获颇丰。勇武对书法不懈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从他的微信上看到临帖创作尤勤,当属当代青年书法家的典范。勇武在京城得到众多书坛名家的指导,特别是张荣庆先生的影响与教导,奠定了勇武以二王为宗、笔法娴熟、秀丽宽博、缩放有致、率真潇洒的风格特点。
    当今书坛,门类众多,各色展览五花八门。北京是中国文化的聚集点,乱花渐欲迷人眼,更多的喧闹和浮躁,时刻在撞击我们的心灵!作为一个书法追求者,理性与坚守便至为重要,勇武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治艺坚定沉着、练外修内、化理于中,必将成为他这个年龄段的领跑者。
勇武来电说年底将办自己的首个展览,也要出一本作品集,我很高兴,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总结与探索才能提升自己的书艺。他谦虚的把几十件作品传给我,让我看,提意见。我认为,线条是书法之质,笔墨是书法之厚薄。宋曹《书法雅言》有言,神采源于运笔,太白也有“笔精妙入神”之说。勇武书法正朝着形质易得、神采为上之学书根本踏实前进。他的用心,笔墨烟云,气势磅礴,非朝夕之功。
     艺无止境,中国书法之博大精深,要学习的还很多。勇武属于青年,路还很长,若能在书法营养中增加一些篆、隶、碑刻的元素,加之名家指导,潜心修养,我相信勇武定会在书法的旅途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陈勇武,我看好你!
                              
                                                                                                    (黄仁龙,著名书法家、评论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00: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徐 于 2013-12-23 00:14 编辑
由“口诵其文,手楷其书”说开去

——读陈勇武书作
   
    古人欣赏书法“口诵其文,手楷其书”,就是玩味其下笔处,观察其映带回护、纵横使转的细节。今天展厅中对书法作品只是用“眼”去看,来不及用心去“读”,这读是通过笔墨去读其文化内蕴乃至人格魅力,而“看”是对艺术形式的感受与把握,是纯粹意义的书法之美。古人作书意在求“象”,这个“象”是一种心像,是通过笔墨的人格表现与文化联想,而今天的书法创作则聚焦于“形”,重在对作品形式美的感受。而正是这种重“形”轻“象”使得当今的书作只适合于展厅的展示,而不适合于书斋的闲赏,不复再有古人那种循着文句、循着笔势、循着时序对作品进行解读,感受作品中舞蹈般的美与欣赏趣味。读陈勇武先生的书法近作,让我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欣赏趣味,情不自禁的“口诵其文,手楷其书”,去“读”作品背后的具有谦谦君子情怀的勇武。
    和勇武兄相识缘于网络,至今未曾谋面。我用印章与其交换了几件作品,那时他的作品便已经有很深的传统功力,一板一眼,让人感到其用功之深。此次展出的作品,笔法富于感情、细腻、内敛而精神外露,给人以洁净超逸的美感,用笔干净利落,意韵温润超逸,格调高古空灵,那疏宕雅致的韵律,舒捲飘逸的情趣,气度安详,与古人有良好的契合,让人回味无穷。
    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对于书法来说,用笔,通过用笔表现出的笔势之美就是细节,细节处表现书法所特有的内在韵致,表现书法区别于绘画的独特的、个性的美,这细节要用心去“读”。读勇武兄的作品,其用笔细腻,表现自然,在传统的基础上,发挥了其中的精华的、美妙的东西。他的作品,书卷气扑面而来,其行笔的动势,点画的扫刷,能从心所欲地驾驭于笔下,无滞凝之笔,自成变化。他对笔法的关注,对线条形质的把握是十分令人佩服的。他的作品不一味玩形式,在追求气势恢宏的同时,更能在细节的表现上求精求准,做到不马虎,这一点在用笔上体现尤其让人叹服。
    清代书法家周星莲说“字有筋骨、血脉、皮肉、神韵、脂泽、气息,数者缺一不可”。而勇武兄极好地将笔法、字法、章法潇洒地融为一体,构成他独特的艺术世界。勇武在书法的形式和内容诸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创作的作品精神气息绵延连贯,古朴俊雅,线条深稳自然,厚重中不失灵动,个性中不失传统,给人一种纯真雅逸、轻松自然的艺术享受。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息,笔墨线条折射出一代书人的文化品格和书法精神。
    读勇武兄的字,但像现在这样带着目的和静心体会,是从来没有过的。我从读帖中细心感受他在和古人对话,我也慢慢地品味和享受到从未有过的快乐,虽然对于书法创作者来说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情绪宣泄的快乐,但对于读者而言却是一种淡淡的、静静的快乐,它有时甚至超过了创作本身带来的审美体验。                                
           
                                                                                                                                                                                                      (谢吉昌,青年书法篆刻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00: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徐 于 2013-12-23 00:19 编辑


“游心雕蟲”——陈勇武书法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nEO_IMG_IMG_123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00: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蟲”——陈勇武书法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nEO_IMG_IMG_123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00: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蟲”——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nEO_IMG_IMG_124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00: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蟲”——陈勇武书法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nEO_IMG_IMG_123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5 23:53 , Processed in 0.331370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