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09|回复: 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刍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1 11: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刍议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方略,实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达到以文化催生文明的社会效用,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新农村五件实事建设进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创造良好条件。笔者就苏中地区(含姜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了一些调查与思考,现回报如下:

一、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不足及原因分析

当前,苏中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下面四个方面的不足:

1、地区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大,发展文化事业的愿望强烈;经济薄弱地区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量小,文化事业的关注程度相对要低。投入的差异导致各地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差距大,发展很不平衡。南京、扬州、及里下河富庶地区文化设施资源丰富、功能多样,农民参与各种文体活动的热情高涨,形成良性互动局面;黄桥老区、茅山老区文化设施普遍缺乏,有房没人,有人没房、无房无人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个别地区连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服务也无法保证,当然就谈不上文化消费,因而滋生很多不良习气,地区工作也难开展。

2、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整体功能未充分发挥。虽然目前各地都在进行文化馆、站达标建设,都在组建文化大院,搞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但“建”与“管”关系处理不好,文化人才、资源的整合利用成为薄弱环节,常常是房子建好了,设备购置了,却很少开放使用设施只建不管,不制定使用规程,不进行设备维护,造成人为损坏严重,无法长期为村民服务;甚至变卖、空关,挪作他用。苏北有些地方把省扶持文化事业经费用于发放人头经费。一些文化设施设备被私自挤占,农民享受不到先进的文化服务,成为“一人站”、“关门站”;由于投入缺乏,加之缺乏创新机制,文化活动组织仍停留在“小、短、散”的状况上,更有甚者,以经济为杠杆进行文艺买卖走穴,出现虚假繁荣、真空现象;有线电视网、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空有平台,自办节目、自办栏目受政治条件及经济条件、技术条件限制,无法正常发挥。

3、服务手段落后,针对性不强,影响效果。当前社会风气、高科技和现代传媒,对农村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冲击,农民群众的思想观点、价值追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文化的需求从内容到形式体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特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还不健全、发展也不平衡,服务手段比较落后,不善于用先进的理念、现代化的工具开展好服务活动,有些地区文化服务不切合农民年龄、知识水平需求的差异,不拓展服务内涵,不能实现有效覆盖,对农民的教育引导效果不佳;部分镇文化站藏书基本不流动,“等客上门”,农民“读书难,读新书更难”;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隶属不同部门,多头牵制,资源不能共享,落实不能到位,导致服务质量不高,效率低下。

4、文化人员能动性不强、创造性不大,制约服务质量。有些基层文化工作者对本职工作缺乏信心、信念、缺少高标准严要求,主动性差,适应能力弱,业绩能力不明显被农民视为“闲人”,被领导当作“佣人”,不当家只做“客人”,有的同志专业理论素养偏低,业务技能不精熟,视野狭窄,不能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不接受知识更新,起不到文化辅导和指导的有效作用;农村文化组织、机构并不健全,且大多只注重完成任务式的文化普及工作,缺乏自主创新,不能创作和组织反映时代要求、体现当地特色的文化精品和文化活动。

出现以上问题,原因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点:一是政府的主体作用未体现。我国明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责任主体是各级政府,公共财政资源要在其中发挥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和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主要作用。由于各地经济实力差异很大,导致应以财政为主的农村文化事业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经济薄弱地区,经费难以落实、资金不到位,有的地方财政只能“保吃饭、发工资”;即便是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盘口开得大,资金需求多,与群众的需求愿望反差大,经济建设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文化投入和产出的不平衡。二是地方对发展农村文化有误区。有些地方就公共文化服务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用一句行而上学的话解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避之,对其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的作用认识不够全面深入。不去研究本地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只会“管”文化,不会“办”文化,致使文化建设“硬”“软”不均衡现象发生。三是体制机制关系未理顺,文化服务机构行政、人员性质关系隶属乡镇,而业务关系又依赖文化主管部门,文化部门“用不到人”,无法进行宏观管理;基层乡镇“用不好人”,制约服务职能的发挥。四是文化工作者激励机制缺失。乡镇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普遍较低,“通关系、走门子”通过不规范渠道进入公共文化机构的大有人在,从而导致人员的业务素质整体滑坡,而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只满足于完成交办任务,缺乏创新,不能形成有效激励,从而导致人浮于事,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妨碍了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

二、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按照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体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要求,从现实出发,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形成共识。乡镇基层文化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这个阵地,腐朽文化自然会去兴风作浪。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作用,对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保证作用,要把做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作为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摆上议办事日程,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纳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要切实理顺文化工作行政领导与业务领导的关系,通盘规划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合力净化农村空气,提高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能力,维护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2、要加大投入。这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各级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力量,政府要履行职责,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农民基本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弥补市场缺陷,同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让非政府组织逐渐介入,与文化事业单位一起共同担当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同时要大力发展新农村民办文化,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让农民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使公共文化服务走向多元化,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各种不同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这样既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也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3、要增强覆盖面。这是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深入农村,及时把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研究大众审美变化趋势,加强对包括传统文化习俗等在内的优秀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活动的水平。提高活动的覆盖面和吸引力,关键在于坚持“三贴近”,用先进文化引导人、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特别要注重改革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方式、手段和途径,认真研究文化得以渗透、传承的载体和渠道,重视用完备的俗成规范来倡导弘扬传统文化,用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优秀文化;用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手段来创新民族文化,真正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   

4、要完善机制。这是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保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员的工作能力与态度决定了所提供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让他们有归属感、荣誉感,同时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激发“三创”潜能,提高服务技能水平。要严格考核奖惩,弄清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要探索新农村文化设施运行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应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结合乡镇机构改革进行资源重组、组建集图书阅览,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所,配专人管理,努力做到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率不高的问题。
发表于 2009-3-11 11: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证充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4 10:46 , Processed in 0.28003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