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88|回复: 1

激烈跳荡的贺知章草书《孝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3 21: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激烈跳荡的贺知章草书《孝经》
唐代书法历史的发展是辉煌的,它以尚法为时代格局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谈起唐代的尚法,我们多以楷书为阐释对象,因为它最为突出。然而我们却忽视了其他书体中的法度因素。唐代篆书、隶书、行草书其实也都在尚法的大背景中,以极具法度意识的书写为标准,共同形成唐代书法之法的交响。贺知章的《孝经》即是草书中颇重法度的一件作品。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一字维摩,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官至秘书监,后弃官归田为道士,与李白、张旭等人称“酒中八仙”。文学上以词章出名为人磊落、豪爽不羁。传世书迹主要有《孝经》、《洛神赋》等,著有《贺知章集》。贺知章的《孝经》乍一看,极似《书谱》,虽然细细品味之后,我们能感到其神韵格调远不如《书谱》,但就其技巧法度的表现而言,似也无懈可击,是为草书作品中极具法度意识的典范作品。唐窦氏《述书赋并注》中曾对其书其人作如是评价,“湖山降祉,狂客风流,落笔煺绝,芳嗣寡仇,如春林之绚彩,实一望而无忧。邕容省闥,高逸豁达”。温庭筠在《飞卿集》中云:“秘书省有贺监知章草书诗,笔力遒健,风尚高远”。另宋施宿在《会稽志》中也谈到了贺知章的草书,其志云:“贺知章尝与张旭游于人间,凡见人家厅馆女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鸟飞,虽古之张、索不如也”。这是我们从古代书论、文献中对贺知章《孝经》及其草书在整体上的认识。《宣和书谱》还载录他“善草隶”,但有一点我们都有所认同,即《孝经》似为其草书最高之代表。《孝经》书于白麻纸上,卷尾题小楷“建隆二年(960)冬十月重粘表贺监墨迹”十四字,遂名贺书。凡32行,417字,现藏日本皇室。从风格表现上看,此帖笔走龙蛇、激烈跳荡,纯以晋人为法,受“二王”书风影响极大,不过贺书虽取法晋王之风,但又并非是王书简单的重复,他也表现出了自己所独有的特色和风格追求。
唐代窦氏批评褚遂良、孙过庭,认为他们的书法风格水平较低,而唯对贺知章大加赞赏,刘禹锡甚至还发出了“恨不同时”的感叹。我们在今天的立场上看,这些观点虽不无过激之处,但也从某些方面向我们揭示了贺知章《孝经》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作品。唐代是一个重视法度的时代,这在许多方面都有所表现,可以说“尚法”已成为初唐书法的总体趋势。不仅如此,唐代还重视科举制度,贺知章36岁时擢进士第,在书法基


本功方面当有相当深厚的功底。他的草书洒脱随意却又极具法度。另外,贺知章的人品在当时也是极高的,张旭评其为“清鉴风流,千古人也”。历史上并将他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合称为“吴中四杰”,重其人品,赞叹其为人甚至到了“一日不见贺兄,则鄙陋生”到地步。在那个首重人品的时代,我们可以想见,其书品也会随着人品的高洁而超妙出奇。与当时人有一点不同的是,很多人都选择楷书的学习,而贺知章却不仅仅关注草书的书写,况且他还写得熟练、流畅、笔势飞扬却又不失法度。
前面,我们说,贺书取法晋书,所以在贺知章的草书中我们能感受到一股很强的晋韵气息。从笔法、结字、行气等方面,我们都可以将其与王羲之书作比照。然而,在用锋遣笔上,又能与王书有所不同,独辟蹊径,实则难能可贵。《孝经》通篇可分作两部分来欣赏,前一段基本上字字独立,比较轻缓、自由自在、温文尔雅、以法为趣,而到了后半段,则完全改变了字与字之间的独立面貌,将法渐渐隐退,而以情为主旨,任情恣性、一任于书、牵丝萦回、狂放激荡、不拘一格,给人一种无法抵挡的气势。在用笔上,尖锐的笔锋在纸面上跳荡,横刷侧扫的笔迹虽时隔了一千多年,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得到。与孙过庭《书谱》相比,其神韵格调等虽还不能与之相比肩,但是那种笔法表现到精巧、重心平衡的华美之势与变化无穷的锋芒,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与王书,又小异与《书谱》的独特风格范型。在我们后学的取法中,学习《孝经》是若能同时参以王书与《书谱》当是有所补益的。
下面,就主要谈谈《孝经》的临摹与取法问题。笔者在不断地欣赏与临摹实践中渐渐体会到,要写好《孝经》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古人论书云:“正以立骨,侧以取妍”,此帖侧锋用笔较多,所以风格峻拔洒脱,清劲多变。侧锋取势多的作品,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即不要“侧”得没有节制,不然的话,则会病于疲软单薄,以劲健的狼毫和半生不熟的夹宣为材质书写最好。笔锋按下,随即提起或挑出,这样就会产生《孝经》中所表现的短促而又饱含力量的感受。
其二,此帖在整体风格和气势上,第一感觉就是先声夺人、运笔快速推进、节奏感极为强烈,字字笔势相连,行气贯通,跳跃感亦强,行笔快速且激荡,在章法上属于有行无列的类型,虽有界格,但依然活脱、富于生气。所以写的时候,一定要先将字帖熟记于心,将字帖铭记于脑。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临习中因单字的不熟悉而导致时断时连的局面,要大胆、果断,哪怕出现笔误,亦可不管它,待全部写完后再一一检出,以期下次更正。
其三,此帖基本上字字独立,故字形结构本身的变化不大,主要依靠线质的粗细轻重来表现,纵观全篇,字形结构多由左下往右上取势,这样书写的优势是极利于我们做到行气的贯通,行气贯通则气势通达,加上用笔上的强烈节奏,则共同构成了一种笔走龙蛇的动势。
其四是对照练习,即如前所述,《孝经》作为草书作品,其间不仅仅有激烈的跳荡之势,同样还具有法度基础,《孝经》全篇,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有待于我们学习者改进的地方,古人提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法的临习也是一样,如果过于拘囿在《孝经》到笔法、节奏和气势世界里,未免狭隘。所以,这就要我们能学会变通,在把握好了以上三点后,我们即进入了学习的高级阶段。此时,就可以充分调动我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的经验是,学《孝经》到同时应找一些类似格调的作品做些练习,以能达到相互补充的境界,例如王羲之尺牍中的草书作品,再如前面反复提到的孙过庭《书谱》,除此以外还有董其昌的小草书、文征明的草书千字文等,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


才有研究的意义。
最后,我们要说,从贺知章到其《孝经》的赏析再到具体的临习,我们都只能本于自己的感受,在我的阐述中,不仅仅旨在将其作为一件孤立的作品来学,更重要的是将其放入他的那个历史时期,除了在技巧上把握各个环节外,我们也丝毫不能在观念和历史发展方面有所忽视,况且,将《孝经》置于书史的大语境背景下考察,更有利于我们在风格、临习与创作上的学习,学者当重之!




                                                                                                王    景
                                                                       二零零八年六月二十七日于愫雅斋
发表于 2009-6-20 22: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5 16:06 , Processed in 0.314254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