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71|回复: 10

书写如何成“心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5 17: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书写如何成“心画”?

陈崇勇




    书写如何成“心画”?
    我认为,可以相对分成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长期性的用心追求,使书法形成与自身心性相匹配的风格、面貌,从而最终实现“书如其人”的目标;二是即时性的自然流露,即在特殊的时空片段里,将自身的文化生命状态真实、自然地呈现出来。

    如举颜真卿为例,用《祭侄文稿》来分析,当然很好,但那样容易写成一篇论文,且感觉有些遥远。在网络上探讨起来就不那么好玩了。

    不如换一个角度,来一个亲密接触,就举一些我们努力成就“心画”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争论,或许会激烈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17: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抛砖引玉了:

                                    “写心”还是“泻心”?

    我一直相信毛笔书写是可以宣泄情绪的。
    最近心情极度郁闷。家中诸事缠身,让我喘不过气来。天气也来凑热闹,连夜的暴雨将双溪楼裹得水雾迷离,坐在电脑前不一会,我就心神不宁了。起身瞥了一眼窗外滔滔的江水后,就转身踅到会议室的桌案前,拿起毛笔凭记忆在旧报纸上抄写二十年前的旧作《弈乐》(最近常想起一些二十多年前的旧诗,对当时独处的状态颇有几分怀念。此种心态,据网友分析,亦是对现实的逃避):久闷书斋半日闲,与邻弈罢过三更;可争可悔当时乐,老月临窗无意看。写完后感觉不错,心中一恸,仿佛有一只无形之手,将我的心弦拨弄了一下:再来一遍!

    于是,我又随手随手辅开一张报纸,挥洒了起来。刷,刷,刷,大概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间,一幅墨迹完成。掷笔后的我,有种类似于射精后的快感:虚脱、茫然?意识有短暂的空白……很难说清楚十分具体的感受,总之是很爽!

    随手抓过一张椅子,坐下整理一下头绪。对着墨迹,重新将书写过程追寻一遍。
    “久”字有些滞重;门下之“心”很憋屈;“书斋、半日”稍平缓;“闲”字有笔误;“与邻弈”节奏渐快;“罢”字孤单,上紧下开,亦有快慢之别;“过三更”连成一体,最后一捺横向荡开;“可争”二字稍稍控制了一下节奏,“可悔当时乐”五字节奏加快,连笔亦多,特别是在写“乐”时,上部“白”划紧缩,左右开弓的绞丝几乎可以用“迅猛”来把握;“老”字写撇时手势张得很开;“月”字的撇几乎写成了竖,在末端一出钩以示区别。“临窗”二字的笔锋已经散了,到心字底,笔锋重按扭曲,像一卧蚕;“无意看”的收尾还算精气完足……

    这样一通说明,能够表达我刚才的状态吗?
    但我确实经历过了!
    所谓的“书为心画”,现在粘贴出来,让行家看看,是“写心”还是“泻心”?
    或有更曲折的说法?!
弈乐.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17: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必要再说一下《弈乐》一诗的写作背景哈。


    此诗作于二十年前,当时的我自命“承诗”,躲在乡下几乎是“隐居”(“自闭”身心,是对古人的一种拙稚且虔诚的摹仿)的状态下学写旧体诗。而找人下围棋,则是寥寥可数的娱乐方式之一。与外界的交流少了,与古人、月亮的交流自然会多起来,当然也就有了真诚与亲切。翻看当时的诗歌,和月亮有关的句子比比皆是。

    感怀、忆旧是文人的老把戏了,特别是在失意之时。虽然书写对文字内容的选择有相当大的自由空间,但在有意无意之间,还是会趋于同一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17: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中有人,书中有事,书中有情。

    通过某种特殊的关联方式,打开书写与书家当下的生命状态沟通的一座桥梁。使书写的痕迹隐约成为“心画”。

    如同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的闪现,此时书家的身心堕入一种特殊的情境之中,从而得以摆脱日常相对机械的书写状态,达到心手双畅的境界。
    当然了,这样的“心画”,“画”与“心”并不是一种直接的线性逻辑关系,而是一种相对松散、自由,通过暗示,需要加以联想才可以感悟到的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17: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写的是《荒寺》(荒寺久无僧,吱呀两扇门;一洞光如柱,乱舞许多尘),这样比较容易出禅意的诗,但我的笔下仍是宣泄的成分居多。

    在写“久”时,忽笔误成“已”(类似笔误,近来常有),不知何故?

    在书写时“洞”与“光”的连笔处时,似有灵光一闪,走笔一泄而下,很有漏光之感哈。
荒寺.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17: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自知,“就我目前已呈现出的书写笔性,以‘宁静、简洁’散发出禅意的笔墨意境作为此阶段追求的目标,是较为妥当的。”但以我目前的心态无法做到如此,因而笔下漏出的更多是按捺不住的东西。

虽然我“画心”的墨迹,从来没有如意过,但记录与“画心”相关的文字倒还有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17: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午  后

    午后闲遐,蘸水书壁,抄唐诗,至卢照邻《曲荷池》(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处,忽有潺潺音乐入耳,聆听,乃《哭砂》歌曲是也。心中一恸,所谓幽怨,古今一也。遂下笔悠然。

                                              夏  夜

     夏夜无眠,忽闻雨,起身枯坐,甚无聊。不敢开灯扰妻儿,遂摸黑到阳台,见路灯之余光照我窗台甚朦胧,心中勃动。古人云:大字抄书就月看。余亦不妨挥毫泼墨。于是抻纸濡墨,就微光书大字三张。然后回屋,抱雨声入眠,甚酣。

                                     煎  熬

    午后,大热,腹中坠坠,难以入眠。起身,静坐无心,读书无趣,遂于室内方寸之地游走,若困兽之徘徊。
    稍倾,展纸濡墨,试书旧句:玉兔长辛苦,捣药春复春;嫦娥相思弱,夜夜费煎熬。
    书之再三,大汗淋漓,而无一纸称心者,唯“煎熬”二字差强人意耳。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17: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搬一回帖:

英雄末路007:  
  陈先生,感觉字很随意,又感觉!能否发一幅完整的带落款的,给我们欣赏一下!谢谢

虫甬:
   谢谢先生的关注!
  
   我写毛笔字经常是很随意的。一旦想正而八经地去“创作”一幅作品时,就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这或许与我一直写不好自己的名字有关(惭愧)哈。
  
   当然了,如今的许多书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书法“创作”状态,并认为通常只有带落款,且钤上印章才是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这样的作品,我几乎没有)。但在我看来,一首诗,或一段话,甚至是一个词的意境本身已经形成了一个足以供书写凭倚的完整文字流,而一气呵成的书写,与之形成某种和谐共振,就可以产生一件出色的书法作品了。至于题款,钤印等那些都是做给别人看的,锦上添花还行,画蛇添足就不必了。像《兰亭序》、《祭侄文稿》等古人的书法佳作都没有那些劳什子哈。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17: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虫甬 于 2009-8-25 17:08 发表
书中有人,书中有事,书中有情。

    通过某种特殊的关联方式,打开书写与书家当下的生命状态沟通的一座桥梁。使书写的痕迹隐约成为“心画”。

    如同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的闪现,此时书家的身心堕入一种特殊的 ...
茗心堂:

        我的理解,既是 “书为心画”,就有 “心有灵犀” 的涵义。可是21世纪的我们,怎样与古人沟通?名胜古迹可发思古之幽情,但已经是想象中的事了;文字,也与古人隔着一层,同样需要想象的功夫。唯有书法,是与古人同样的书写汉字的行为,可以无须想象,直接与古人心心相印,甚至把自己变成古人。做着与古人同样的动作,自己就成为古人。譬如你眉眼长得像梅兰芳,人家不会说你是梅兰芳,要是你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与梅兰芳如出一辙,人家会说,你就是梅兰芳。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17: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虫甬 于 2009-8-25 17:11 发表
茗心堂:

        我的理解,既是 “书为心画”,就有 “心有灵犀” 的涵义。可是21世纪的我们,怎样与古人沟通?名胜古迹可发思古之幽情,但已经是想象中的事了;文字,也与古人隔着一层,同样需要想象的功夫。唯 ...
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常常在巫师的引导下,通过围绕篝火舞蹈等仪式来进行与祖先、神灵等幽暗世界的沟通。那种真挚的投入与虔诚的信仰,真让人感动。越来越理性的后人已经逐渐丧失了这种能力。
    而书法通过心追手摹,笔墨在纸上的舞蹈等方式,仍可以与古人的精神世界进行某种程度沟通和交流(从形似到神似),因而也可以戏称为“心灵的巫术”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6 21:19 , Processed in 0.423309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