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63|回复: 2

浅论清朝书法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7 22: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浅论清朝书法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



王桂香



       摘要 在当代艺术思潮的普遍影响下,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传统的书法必须设定于一种活跃的创造性的发展前提,必须在当代艺术文化背景中去碰撞,才能使它增添某种新的活力。在这个意义上书法对于我们来讲,就不仅仅是一种国粹的象征,它尤其需要通过感性形式的开放,来呈现出当代生活中那些新的生存经验、新的心理体验以及新的感觉方式。

       关键词:书法 篆书 隶书 碑学

       在中国有一种艺术,“它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沈尹默:《书法论丛》);它的形式深深植根于我们大众日常生活中,它的境界又远远超逸于我们寻常生活之外;它把平常人的生活变成艺术,它把不平常的艺术融入进生活;它在世界艺术大家庭中一枝独秀,它在民族艺术家庭中独受亲宠。这种艺术,就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书法。

       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内核,支撑着中国人的全部人文理想,即使是山河破碎,然而文化却是永存的。书法并没有因王朝的消亡而消亡,而是以顽强的生命力适应着社会的变化,即使在封建时代的末期,他依然熠熠生辉。

       —、清朝书法艺术的历史价值

       1、“篆隶中兴”开辟了古字体书法繁荣的新局面 从乾隆朝开始,书法的发展”异军突起” ,一批长于金石古刻的”书家”从帖学的包围中突围而出,举起了”振兴篆隶”的大旗. 篆书和隶书在历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年代.邓石如、钱坫、桂馥等,他们的成就可以说直接秦汉远在唐人之上了.篆隶的复兴,在“帖学”之外为清代书法的发展另辟蹊径。有了“篆隶中兴”的成功经验,书法界学习古碑刻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因而,清前期因政治、人格倾向不同而孕生的书法风格畛域,至此逐渐被弭平。在新书法形成的发展浪潮中,中国书法进入了一个全面振兴的新时代。

        2、“碑学”的崛起—“天”、“人 ”合一的产物 清代碑学美学内蕴的构成,其一部分来自北魏时代北方书法的粗普雄壮之气,另一部分则来自上古金石书法所特有的、因年代久远而自然生成的浑朴古莽之气,逐渐地加以提炼、融合、创造性表现,就形成了古代书学中所称之“碑意”、“碑味”、“金石气。”它们产生的“玄机”,在悠悠的历史时空跨越,促成了古代书家创作与自然天工(长期的风雨侵蚀)的完美结合。书法家们取材于此,通过微妙的笔墨技巧的运用,巧妙地在二维平面上将这种深沉幽远、别有意味的历史时空形式加以艺术再现。由此形成书法艺术新境界,并作为一种群体艺术理想来追求,这在书法史上应属第一次。所以说自觉的“碑派”书法,应自清人始。

       晚清书法在碑学的带动下获得了全面的繁荣。在正书领域,碑学的介入开辟了中国书法史上正体书法的崭新境界。这是继唐、元之后正体书法的又一次大开拓,而且正如北碑的风格多样化一样,晚清碑体正书风格也是五彩纷呈。赵之谦的温厚博大,张裕钊的劲厉方正,康有为的遒劲雄逸,还有郑孝胥的朗润明丽,人人不同唐碑,个个别具风采。在隶书领域。陈鸿寿的灵巧,伊秉绶的浑壮,何绍基的硬拙,吴熙载的浑厚,等等,亦均遥驾唐人之上,直接汉韵。在篆书方面,大、小篆同登妙境。吴熙载的灵巧,杨沂孙的挺秀,徐三庚的飘逸,吴昌硕之苍浑,与唐篆、汉篆、秦篆相比,亦别开生面。晚清书坛的碑学复兴,不但对于清代书法艺术,而且对于整个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都具有极不平凡的意义。它规复了中华书学之半壁江山,开辟了书法艺术的新境界。

       3、个性鲜明、风格独特行草书 清前期当时上流社会提倡优雅研美的“董、赵”书风,“遗民”书画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如八大山人写《兰亭序》,完全抛弃了《兰亭序》所代表的正统书法的“丰肌秀骨”和“天然韵神”,“肢解”了古典书法的典雅美,而易之以一种近于“颓废”、“荒诞”的笔墨形态,是真正具有近代艺术家意义的艺术家。代表人物有郑燮、金农、李鱓等在美术史上这批人被称为“扬州八怪”。郑板桥以怪诞的“六分半书”而知名,金农则以离经叛道的”漆书”而驰名于世,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他们因为个性鲜明、风格独特而具有着艺术震撼力。晚清书家着力碑铭,以碑意入行草,行草书形式亦得到丰富。赵之谦的行书变化生姿,气势超迈。何绍基以“回腕法”作行书,笔势雄逸复灵宕。其他如杨守敬、沈曾植、李瑞清、吴昌硕、或朴茂、或古逸、或矫健……真可谓坚质浩气,高韵深情,美不胜收。

       二、书法艺术的审美及当代意义

       1、净化了的线的艺术---书法美 中国书法---线的艺术,它不是线条的一律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多样流动的自由美,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行的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并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书法由接近于绘画、雕刻而可等同于音乐和舞蹈。并且不是书法从绘画而是绘画要从书法中吸取经验、技巧和力量。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转折、顿挫、强弱、节奏韵律,净化了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半,他们竟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魂灵。

       2、体现古典美学”的“中和”原则和艺术特征 从阴阳(以及后代的有无、形神、虚实等)到气势、韵味,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规律和原则大都是功能性的,他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的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作为反映,强调的更多的是内在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作为效果,强调的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从而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作为形象强调的更多的是情感性的优美(阴柔)和壮美(阳刚),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在清代艺术书法中充分体现出来。

       3、书法艺术在人类视觉领域引起“共鸣” 欣赏书法的人,对名家作品,正如与英雄(沉雄、豪劲)、美人(清丽、和婉)、君子(端庄、厚重)、才是(倜傥、俊拔)、野老(浑穆、苍古)、隐者(高逸、优雅)相对,无形中受其熏陶:感情为所渗透,人格为所感染,心绪为所改变,嗜好为之提高,渐渐将一般人娱乐上之低级趣味转移至于高级。书法是人类美妙境界的享受,是大千世界的抽象和浓缩。欣赏者通过了解历史,全面把握艺术家性情品格,并在艺术欣赏“共鸣”中,引入有关道德、历史内容,从而对美的抒情的“第二文本”进行再填充,并在道德内容与书法形式的“响应”中感受“人格”、”道德”美,从书法中汲取人生价值观的启迪与力量。

       三、书法的现代阐释及其反思

       现代世界的变化产生着越来越多的“现代艺术”,它往往与艺术的时尚环境相混融,而成为某些特定的文化“样式”,使我们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在我们这个时代里,艺术的区位、观念以及心理上的变化。同样书法由传统形态向现代的转借,借用艺术史家贡布里希的话来讲,首先是意味着某种“心境的转化”,也就是说人们观看书法或者是理解书法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因为在时尚的氛围下追求新颖,使得书法也迅速脱离了传统生活方式下那些优雅的书写式情调,文学的内容已不再显得重要,古典的修养与细腻的品评,更不是一个唯一的标准。在当代艺术思潮的普遍影响下,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传统的书法必须设定于一种活跃的创造性的发展前提,必须在当代艺术文化背景中去碰撞,才能使它增添某种新的活力。在这个意义上书法对于我们来讲,就不仅仅是一种国粹的象征,它尤其需要通过感性形式的开放,来呈现出当代生活中那些新的生存经验、新的心理体验以及新的感觉方式。

       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悠悠岁月中,书法作为文字的现实形式、文明传播的使者,它陪伴着我们国家、民族,经历了社会发展的风风雨雨;它以它不屈的性格、动人的娇姿,传播知识、传播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即便在现代科技不断为人们提供新艺术、新娱乐的现代社会,作为本民族土生土长、最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民族艺术,它仍以其无穷活力和不衰娇姿,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深沉内蕴。立足世纪交点,民族艺术要获得较大的发展,我们应该: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学习,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前提下创新,以时代性开拓民族性,以民族性保持世界性。





参考文献:

吴羊璧:《书法长河》,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陈振濂:《线条的世界—中国书法文化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王世征主编,云志功等著:《中国书法理论纲要》,首都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郑晓华:《翰逸神飞—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郑晓华、胡传海:《中国书法史话》,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出版;
刘正成、王睿主编:《现代书家书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朱培尔 :《亚洲当代书法思潮:中日韩书法及其主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出版。
发表于 2008-6-2 17: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20 21: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9 19:08 , Processed in 0.377583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