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45|回复: 6

千年国粹 一代儒宗 ————马一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8 15: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千年国粹 一代儒宗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当代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于诸子学、佛学、道学、考据学、医学、西学等莫不细究深研,兼擅诗词、书法;中年回归儒学,专研六艺,成为一代儒宗。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现代新儒家哲学家,而且是一位造诣精深的国学大师。同时代大儒梁漱溟盛赞马一浮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推崇马一浮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周恩来总理则称誉马先生是“当代理学大师”……我们从这些称誉可以看到,马一浮先生在现代中国是一位广受尊敬的国学大师。

     一、少年才俊,读书立志      

马一浮(1883-1967),原籍浙江会稽长塘乡(今属绍兴上虞市),1883年4月2日出生于四川成都西府街。自取《庄子》“其生若浮”之义,改名浮,字一浮,号湛翁,别号太渊、一佛、宛委山民、圣湖野老等。中年以后,取《法华经》“蠲除戏论”之义,自号蠲叟或蠲戏老人。学者称马一浮先生。父亲马廷培,光绪间曾任四川仁寿县令,母亲何定珠,出身于陕西沔县的名门望族,擅长诗文。马一浮六岁随父返浙,居住长塘乡后庄村读书识字。他聪颖好学,9岁就能诵读《楚辞》、《文选》,过目不忘,乡里誉为神童。11岁那年,母亲卧病不起,临终当日,指着庭前菊花,命他作五律一首,限用麻字韵。马一浮立时草就,诗云:“我爱陶元亮,东篱采菊花。枝枝傲霜雪,瓣瓣生云霞。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晨餐秋更洁,不必羡胡麻。”母亲听了既喜且忧,说:“此诗虽有稚气,颇似不食烟火语。汝将来或不患无文,但少福泽耳。”夜半,母亲疾发去世。自此,年幼的马一浮失去了母爱,依靠父亲的教育和姑母的照管而成长。

  马一浮家是书香门第,家中藏书甚丰。他任意涉猎,日夜苦读。父亲颇感欣慰,于是请了本乡一位有名望的举人郑先生来家教读。但不久,郑先生突然辞馆,马一浮的父亲误以为孩子不听教诲,惹老师生气,经再三盘问,才知道是孩子聪慧过人,老师自感不能胜任,所以请辞。父亲只好亲自教读。

  1898年,不满16岁的马一浮奉父命赴府城绍兴参加县试。这次应试的有好几位后来都成为知名人士,如鲁迅兄弟俩(周树人、周作人)等。考试题目是要大家摘取古文语句,拼凑成文,要求文章写得自然流畅,宛如笔者自撰,没有依傍痕迹。这种集句成文,古文根底不厚者很难做到。然而少年马一浮,却成绩优异,得了第一。

  马一浮自从县试独占鳌头后,名声大震。当时绍兴有一位社会贤达汤寿潜(字蛰先,后为民国浙江都督、交通总长)在闱卷流传中看到了马一浮的文章,大加赞赏,认为绍兴府出了一个神童,这是为家乡增光。于是请人做媒,将其长女汤仪(字润生,私谥孝愍)许配马一浮。这时,马一浮的父亲正患病卧床,需要冲喜,经双方家长同意,就提前办了喜事,当时马一浮才17岁。婚后,夫妻感情甚笃。这位汤小姐,比马一浮大—岁,虽不识字,但深懂闺训,她服侍有病的公公至孝,对丈夫体贴入微。但素有爱国抱负的青年马一浮,在当时“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下,渴望追求新知。他他耐心教妻子识字读诗,对妻子说:“不能识字,比于盲瞽,不能读书,比于冥行。”不久,马一浮就辞别瘫痪在床的老父和新婚燕尔的妻子到上海学习英文、法文,直到1900年底,因父病日益沉重,才匆匆回家探望。翌年三月,老父与世长辞。

  1901年11月,马一浮再次告别妻子,到上海游学。在此期间,他广交朋友,结识了广西的马君武,也结识了上海南洋公学特班的学生。如李叔同、邵力子、黄炎培、洪允祥、林同庄等人,尤其和外语基础特别好的马君武、谢无量志同道合,在上海创办了一个《二十世纪翻译世界》杂志社,译介了斯宾塞等西方名人名著,试图借西学新知,唤起民众。就在此时,马一浮突然接到家乡电报,得悉妻子病危,于是夤夜动身赶回家乡。由于交通不便,经过两天两夜才回到家乡长塘。谁知幽明永隔,亡妻已经停棺在堂。这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在这悲痛的时刻里,他写下了一篇题名《哀亡妻汤孝愍辞》的充满真情的祭文。

  1903年,清政府驻美使馆留学生督公署需聘一位中文基础好又懂英文、拉丁文的秘书,经过多方面物色挑选,聘用了马一浮。于是,他只身来到异域他乡的美国圣路易斯城。但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政府派出的留学生也大多甘当朝廷奴才,而置国家危亡于不顾,这使马一浮满怀悲愤。在这种心态之下,马一浮不想久居美国,而向往求学日本。马一浮留美时间,从1903年6月至1904年5月,前后不足一年。在这段时间里,他除为驻美使馆与博览会代表团作些文牍工作外,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读书、译书上。他几乎每天到圣路易斯的“约翰书店”找书读。在那里,他读到不少当时国内没有的书籍。他的求知欲特别旺盛,如饥似渴,无论是西方文学还是哲学著作,几乎无书不读。他在出国前曾听说马克思写了一部《资本论》,而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看到,所以他一到美国就时时留意。有一天,他正患感冒,带病到那家“约翰书店”涉猎书刊,竟买到了渴望已久的英译本马克思《资本论》。他大喜过望,如获至宝,在1904年3月17日的日记中记载了狂喜心情:“昨日吃种种之药,吃一块之面包,吃半盅之饭,都不觉好恶。……下午,得英译本马格士《资本论》一册。此书求之半年矣,今始得之,大快!大快!胜服仙药十剂,余病若失矣!”后来,为了使这部著作能在国内传播,他又买了一部德文版《资本论》带回国内。他将英文版《资本论》送给了挚友谢无量,而将德文版送给上海“国学扶轮社”,建议他们翻译出版。但后来由于扶轮社的负责人因投靠袁世凯而垮台,其书也失散街头。说也凑巧,马一浮的好友马君武在上海旧书摊上发现了这部大著,因书上有马一浮所写“柏梁台体题赞语”一篇短跋,马君武赎回此书交给马一浮珍藏。迨至抗战军兴,马一浮应竺可桢之聘讲学于浙江大学,又将此书赠送给浙大图书馆收藏。据考证,这部德文版《资本论》,是传入中国的第一部马克思著作。

  1904年5月,马一浮自美回国途经日本,这时他的好友马君武、谢无量都在日本学习。于是,他也留在日本自费留学,次年回国。马一浮在留美时就反对过清王朝的“暴主政体”,虽在组织上未参加革命党,但思想上十分赞成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他留日期间,与好友马君武、谢无量一起翻译作品,并向革命派机关报《民报》投稿。1907年,秋瑾、徐锡麟等烈士遇害,马一浮表示极大的悲愤,写了一首题为《悲秋四十韵》的革命诗篇。这是一首详述秋瑾参加辛亥革命过程的长篇史诗。诗中写道:“痛绝黄门狱,冤沉北市囚。岂知谗士口,竟断美人头。”这两句是写烈士轩亭遇害时的壮烈情景,为其鸣冤,紧接着他充满激情地写道:“雨血天应泣,沉沙地转遒。隐雾来玄豹,神飚动赤虬。”前一句告诉人们:秋瑾遇害时,连老天爷也在哭,大自然都变色了。后一句告诉人们:烈士们倒下了,但这不是革命就此停止,而是有更多的“玄豹”、“赤虬”涌现出来,有更多的革命者站起来与反动派斗争。马一浮在辛亥革命前夕,写下了不少反清斗争的诗文。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这对马一浮来说,当然是值得高兴的大事。但不久,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袁世凯所篡夺,继而军阀混战,民生遭殃,整个中国处在四分五裂之中。马一浮虽有救国的抱负,但又感到“救国有志,回天无力”,于是发愤杜门,精研国学,以期从学术上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

     二、坚持儒学,主持书院
 
  马一浮周游欧、美、日,学贯中、西、印,回国以后,颇为士林推重。1912年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聘请正当而立之年的马一浮出任教育部秘书长。马、蔡两家地属同郡,谊属世交,故马一浮勉强赴任。但二人在学术观念上分歧很大,蔡主张废经,马认为经不可废。因此,马到职不到半个月,就以“不会做官,只会读书,不如让我回西湖”为理由辞官回乡。这一年,马一浮曾自费到新加坡考察。看到那里的侨胞创办了一所道南学堂,不废经学,这更坚定了马一浮推崇国学的信念。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当代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于诸子学、佛学、道学、考据学、医学、西学等莫不细究深研,兼擅诗词、书法;中年回归儒学,专研六艺,成为一代儒宗。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现代新儒家哲学家,而且是一位造诣精深的国学大师。同时代大儒梁漱溟盛赞马一浮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推崇马一浮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周恩来总理则称誉马先生是“当代理学大师”……我们从这些称誉可以看到,马一浮先生在现代中国是一位广受尊敬的国学大师。

     一、少年才俊,读书立志   

  马一浮(1883-1967),原籍浙江会稽长塘乡(今属绍兴上虞市),1883年4月2日出生于四川成都西府街。自取《庄子》“其生若浮”之义,改名浮,字一浮,号湛翁,别号太渊、一佛、宛委山民、圣湖野老等。中年以后,取《法华经》“蠲除戏论”之义,自号蠲叟或蠲戏老人。学者称马一浮先生。父亲马廷培,光绪间曾任四川仁寿县令,母亲何定珠,出身于陕西沔县的名门望族,擅长诗文。马一浮六岁随父返浙,居住长塘乡后庄村读书识字。他聪颖好学,9岁就能诵读《楚辞》、《文选》,过目不忘,乡里誉为神童。11岁那年,母亲卧病不起,临终当日,指着庭前菊花,命他作五律一首,限用麻字韵。马一浮立时草就,诗云:“我爱陶元亮,东篱采菊花。枝枝傲霜雪,瓣瓣生云霞。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晨餐秋更洁,不必羡胡麻。”母亲听了既喜且忧,说:“此诗虽有稚气,颇似不食烟火语。汝将来或不患无文,但少福泽耳。”夜半,母亲疾发去世。自此,年幼的马一浮失去了母爱,依靠父亲的教育和姑母的照管而成长。   马一浮家是书香门第,家中藏书甚丰。他任意涉猎,日夜苦读。父亲颇感欣慰,于是请了本乡一位有名望的举人郑先生来家教读。但不久,郑先生突然辞馆,马一浮的父亲误以为孩子不听教诲,惹老师生气,经再三盘问,才知道是孩子聪慧过人,老师自感不能胜任,所以请辞。父亲只好亲自教读。

  1898年,不满16岁的马一浮奉父命赴府城绍兴参加县试。这次应试的有好几位后来都成为知名人士,如鲁迅兄弟俩(周树人、周作人)等。考试题目是要大家摘取古文语句,拼凑成文,要求文章写得自然流畅,宛如笔者自撰,没有依傍痕迹。这种集句成文,古文根底不厚者很难做到。然而少年马一浮,却成绩优异,得了第一。

  马一浮自从县试独占鳌头后,名声大震。当时绍兴有一位社会贤达汤寿潜(字蛰先,后为民国浙江都督、交通总长)在闱卷流传中看到了马一浮的文章,大加赞赏,认为绍兴府出了一个神童,这是为家乡增光。于是请人做媒,将其长女汤仪(字润生,私谥孝愍)许配马一浮。这时,马一浮的父亲正患病卧床,需要冲喜,经双方家长同意,就提前办了喜事,当时马一浮才17岁。婚后,夫妻感情甚笃。这位汤小姐,比马一浮大—岁,虽不识字,但深懂闺训,她服侍有病的公公至孝,对丈夫体贴入微。但素有爱国抱负的青年马一浮,在当时“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下,渴望追求新知。他他耐心教妻子识字读诗,对妻子说:“不能识字,比于盲瞽,不能读书,比于冥行。”不久,马一浮就辞别瘫痪在床的老父和新婚燕尔的妻子到上海学习英文、法文,直到1900年底,因父病日益沉重,才匆匆回家探望。翌年三月,老父与世长辞。

  1901年11月,马一浮再次告别妻子,到上海游学。在此期间,他广交朋友,结识了广西的马君武,也结识了上海南洋公学特班的学生。如李叔同、邵力子、黄炎培、洪允祥、林同庄等人,尤其和外语基础特别好的马君武、谢无量志同道合,在上海创办了一个《二十世纪翻译世界》杂志社,译介了斯宾塞等西方名人名著,试图借西学新知,唤起民众。就在此时,马一浮突然接到家乡电报,得悉妻子病危,于是夤夜动身赶回家乡。由于交通不便,经过两天两夜才回到家乡长塘。谁知幽明永隔,亡妻已经停棺在堂。这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在这悲痛的时刻里,他写下了一篇题名《哀亡妻汤孝愍辞》的充满真情的祭文。

  1903年,清政府驻美使馆留学生督公署需聘一位中文基础好又懂英文、拉丁文的秘书,经过多方面物色挑选,聘用了马一浮。于是,他只身来到异域他乡的美国圣路易斯城。但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政府派出的留学生也大多甘当朝廷奴才,而置国家危亡于不顾,这使马一浮满怀悲愤。在这种心态之下,马一浮不想久居美国,而向往求学日本。马一浮留美时间,从1903年6月至1904年5月,前后不足一年。在这段时间里,他除为驻美使馆与博览会代表团作些文牍工作外,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读书、译书上。他几乎每天到圣路易斯的“约翰书店”找书读。在那里,他读到不少当时国内没有的书籍。他的求知欲特别旺盛,如饥似渴,无论是西方文学还是哲学著作,几乎无书不读。他在出国前曾听说马克思写了一部《资本论》,而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看到,所以他一到美国就时时留意。有一天,他正患感冒,带病到那家“约翰书店”涉猎书刊,竟买到了渴望已久的英译本马克思《资本论》。他大喜过望,如获至宝,在1904年3月17日的日记中记载了狂喜心情:“昨日吃种种之药,吃一块之面包,吃半盅之饭,都不觉好恶。……下午,得英译本马格士《资本论》一册。此书求之半年矣,今始得之,大快!大快!胜服仙药十剂,余病若失矣!”后来,为了使这部著作能在国内传播,他又买了一部德文版《资本论》带回国内。他将英文版《资本论》送给了挚友谢无量,而将德文版送给上海“国学扶轮社”,建议他们翻译出版。但后来由于扶轮社的负责人因投靠袁世凯而垮台,其书也失散街头。说也凑巧,马一浮的好友马君武在上海旧书摊上发现了这部大著,因书上有马一浮所写“柏梁台体题赞语”一篇短跋,马君武赎回此书交给马一浮珍藏。迨至抗战军兴,马一浮应竺可桢之聘讲学于浙江大学,又将此书赠送给浙大图书馆收藏。据考证,这部德文版《资本论》,是传入中国的第一部马克思著作。

  1904年5月,马一浮自美回国途经日本,这时他的好友马君武、谢无量都在日本学习。于是,他也留在日本自费留学,次年回国。马一浮在留美时就反对过清王朝的“暴主政体”,虽在组织上未参加革命党,但思想上十分赞成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他留日期间,与好友马君武、谢无量一起翻译作品,并向革命派机关报《民报》投稿。1907年,秋瑾、徐锡麟等烈士遇害,马一浮表示极大的悲愤,写了一首题为《悲秋四十韵》的革命诗篇。这是一首详述秋瑾参加辛亥革命过程的长篇史诗。诗中写道:“痛绝黄门狱,冤沉北市囚。岂知谗士口,竟断美人头。”这两句是写烈士轩亭遇害时的壮烈情景,为其鸣冤,紧接着他充满激情地写道:“雨血天应泣,沉沙地转遒。隐雾来玄豹,神飚动赤虬。”前一句告诉人们:秋瑾遇害时,连老天爷也在哭,大自然都变色了。后一句告诉人们:烈士们倒下了,但这不是革命就此停止,而是有更多的“玄豹”、“赤虬”涌现出来,有更多的革命者站起来与反动派斗争。马一浮在辛亥革命前夕,写下了不少反清斗争的诗文。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这对马一浮来说,当然是值得高兴的大事。但不久,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袁世凯所篡夺,继而军阀混战,民生遭殃,整个中国处在四分五裂之中。马一浮虽有救国的抱负,但又感到“救国有志,回天无力”,于是发愤杜门,精研国学,以期从学术上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

     二、坚持儒学,主持书院   

  马一浮周游欧、美、日,学贯中、西、印,回国以后,颇为士林推重。1912年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聘请正当而立之年的马一浮出任教育部秘书长。马、蔡两家地属同郡,谊属世交,故马一浮勉强赴任。但二人在学术观念上分歧很大,蔡主张废经,马认为经不可废。因此,马到职不到半个月,就以“不会做官,只会读书,不如让我回西湖”为理由辞官回乡。这一年,马一浮曾自费到新加坡考察。看到那里的侨胞创办了一所道南学堂,不废经学,这更坚定了马一浮推崇国学的信念。     

    1916年,民国总统黎元洪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蔡于次年一月就职,又函邀马一浮出任北大文科学长。马由于对当时部议“废经”主张不能苟同,并对新学制持有异议,于是以“古闻来学,未闻往教”的理由谢绝了蔡的邀请。   其实,马一浮立志儒学,不事新学,其态度是一以贯之的,不仅对蔡元培如此,在以后北大校长陈百年、浙大校长竺可桢几次相邀时,他都持志不渝。

  马一浮倡导研究型的书院教育,认为“当今学校,不如过去的书院。教师为生计而教,学生为出路而学。学校等于商号,计时授课,铃响辄止”。后来,马一浮在四川乐山创办“复性书院”时,就实践了他的书院教育思想,申明“本院精神以自由讲习与实践为主”。而在教育的内容上,马一浮强调的是儒家传统的“六艺之学”。他这种重视经典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思想,对当代的教育改革也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但马一浮并非一味讲究“来学”而不愿“往教”的,他所坚持的无非是实质性的教学内容,而非形式上的来往之别。这从抗战时期马一浮在四川、江西、浙江从事讲学的事实可以证明。

  抗战爆发后,马一浮携万卷书避寇南迁,一退桐庐,曾以诗作《将避兵桐庐留别杭州诸友》分寄友朋。次年1月,再迁开化。春节后再迁江西泰和。这时浙江大学也辗转迁来泰和城西上田村,于2月21日开学上课。马一浮应浙大校长竺可桢之聘,设“特约讲座”,以大师名义对浙大学生讲授国学。马一浮在泰和前后讲了十一讲,并为浙大作校歌歌词。8月30日起,浙大师生分批乘卡车西行,经衡阳迁往广西宜山。马一浮则南行,过大庚岭,入广东,走水路到广西柳江(古称柳州)。柳江西去不远便是宜山,但因暑假尚未结束,马一浮便又乘车北上,到桂林与旧友马君武(时任广西大学校长)以及弟子丰子恺、吴敬生等相聚。马君武等在城东租一间临江的屋子给他暂住。到10月25日,马一浮离开桂林到宜山去。马一浮在宜山南郊燕山村借了一间茅屋住下,与浙大教授张其昀、郭斌成了对门邻居。此时浙大借宜山文庙、工读学校及东郊标营为临时校舍,于11月1日开学。马一浮继续担任特约国学讲座,前后共九讲。马一浮在浙大迁居江西泰和、广西宜山时期的讲学,首标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作为讲学目的。

  马一浮在对浙大毕业生的演讲词中,也鼓舞学生坚信抗战必胜,正义必申,充分体现了一位儒者的爱国情怀。   马一浮学术思想的特点,是会通儒佛,以儒融佛。其讲学宗旨,倡导“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之说。主要著作有《泰和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蠲戏斋杂著》等。

   马一浮在杭州读书治学时,曾计划写一部《六艺论》,但因战乱而未能完成。在浙大西迁泰和时,他应竺可桢校长之邀开设“国学讲座”,后由其弟子将讲义编定为《泰和会语》一书,分十二篇,其中五篇是阐论“六艺大旨”的,其篇名分别是《楷定国学名义:国学者六艺之学也》、《论六艺该摄一切学术》、《论六艺统摄于一心》、《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举六艺明统类是始条理之事》。我们从这些篇名,当可推知马一浮《六艺论》的宗旨与梗概。

  马一浮在《泰和会语•楷定国学名义》中指出,所谓“国学”就是“六艺之学”,而所谓“六艺”就是指儒家的《六经》。他说:“六艺者,即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也。此是孔子之教,吾国二千余年来普遍承认一切学术之源皆出于此,其余都是六艺之支流。故六艺可以该摄诸学,诸学不能该摄六艺。今楷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

  马一浮所谓“六艺可以该摄诸学”,就中国传统学术而言,一是“统诸子”,二是“统四部”,即统摄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就世界学术而言,既统摄中学,又统摄西学。他建立了一个颇具特色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其特色是:思想宗旨的一贯性,学说内容的兼容性,治学目的的社会性,精神境界的超越性。或许可以说,马一浮的新儒学,既是“殊途百虑”之学,又是“会众合一”之学。   马一浮的“六艺”论实际上包含两大涵义,一是讲“六艺”可以涵盖、统率古今中外一切学术,二是讲“六艺”统摄于一心,即六艺之学不在心外,而在一心之中。在马一浮看来,学问的目的乃在于穷理尽性,变化气质,克除积习,从而恢复人们的本然善性,最终成就为一个品格完美的人。

  马一浮在浙江大学讲学,在学界反响很大。著名学者贺麟在《当代中国哲学》一书中对马一浮的《六艺论》给予了极高评价。另一位现代新儒家大师唐君毅在其《哲学概论》一书中也举马一浮的《六艺论》为当代中国文化哲学的代表作。

  这些评论,对马一浮《六艺论》的学术特质及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贡献作了十分精辟的概括。

  马一浮在抗战时期的重大学术活动,除讲学于江西泰和、广西宜山外,便是主持复性书院的讲学、刻书活动。

  复性书院创办于1939年。书院本来不合当时学制,而是经由时任国民政府委员长的蒋介石特准设立,由教育部聘定屈映光等十五人为筹备委员,在3月间开始了筹备工作。不久筹备委员会改组为董事会,聘请马一浮为主讲(马不愿自任院长),总持讲学事宜。

  马一浮创设书院,以“复性”立名,其宗旨乃在发扬光大儒家六艺之学,兼融佛老之学。   书院开办后,先后邀请过熊十力、赵熙、谢无量、欧阳渐、钱穆等人来院短期讲学,但主要是马一浮对学生讲授“六经大义”。

  1939年9月15日,复性书院正式开讲,马一浮举“主敬为涵养之要,穷理为致知之要,博文为立事之要,笃行为进德之要”四目为学规,详加阐释,并印发《复性书院开讲日示诸生》。马一浮向学生提出了“四目”、“八字”(即主敬、穷理、博文、笃行八字)学规后,先讲“读书法”,选必读书若干种供学生参阅,使他们从先儒语言体会义理,验之身心,见诸躬行。然后依次讲《群经大义总说》、《论语大义》、《孝经大义》、《诗教绪论》,《礼教绪论》,《洪范约义》、《易象卮言》等。《春秋大义》未及讲论,因马一浮不满当权者所为,所以罢讲。马一浮在复性书院讲学时间不长,自1939年9月至1941年5月,共计一年零八个月。虽然未能培养出大师级人才,但马一浮百折不挠地创办书院、推广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是值得继承与弘扬的。

  1941年5月起,马一浮辍讲,专事刻书。为了筹措经费,他还作了一首《神助篇》的诗,向四方友朋宣布“鬻字刻书”的心愿。从1942年3月起,马一浮以筹集所得和平日积蓄二万多元,全部充作刻书资金。由他主持编刻的丛书有两种:一是《儒林典要》,收录宋儒周敦颐以来至明清诸儒“发明性道之书”,可说是一部理学丛书。二是《群经统类》,包括《春秋胡氏传》,《系辞精义》、《苏氏诗集传》,《严氏诗辑》、《大学纂疏》,《中庸纂疏》、《论语纂疏》,《孟子纂疏》、《易学滥觞》、《春秋师说》、《毛诗经筵讲义》等十一种。可见马一浮在整理儒家典籍方面是下了大工夫的,难怪其弟子戴君仁要尊他为“现代朱子”了。

  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5月20日,时年64岁的马一浮自重庆乘飞机到上海,然后回杭州,借用里西湖的葛荫山庄为复性书院临时院舍,继续刻书。马一浮仍以卖字所得来维持残局。1947年9月1日,他还刊登了《蠲戏斋鬻字启事》以筹措刻书经费。直到1948年秋,国民党币制改革失败,新发行的金圆券大跌,马一浮才正式结束复性书院,也结束了他十年半讲学与刻书的生涯。

  马一浮一生安贫乐道。常说:“吾德业至薄,其托于斯世,恒比迹方外,无术以茈其身。”所以在复性书院结束后,他因没有自已的住宅,只能寄居于亲戚家里,多次移居。复性书院结束后,为了庋藏旧有书籍、板片并士友捐赠诸书,书院改设为智林图书馆。这个馆也先后从葛荫山庄迁到外西湖朱文公祠,后又随马一浮迁到花港蒋庄,直至1949年解放。1950年,熊十力曾写一长信呈送毛泽东主席和中央政府,提出“恢复浙江智林图书馆,由马一浮主持之”等多项文化建设的建议,毛主席曾复信“谨致谢意”。这对马一浮后来被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也许有一定的推荐之功。  

    在这段时间里,马一浮的主要活动,是寄迹西湖,整理旧作。

     三、沤灭归海,花开满枝     

 1950年4月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里,马一浮正在寓所——杭州西湖蒋庄西楼“香岩阁”休息,忽报有客来访。马一浮心想,雨天来客,或有要事?这时,时任浙江省人民政府秘书的弟子吴敬生陪着两位客人来了。其中有一位身穿长衫、面戴口罩、身材魁梧的同志,经介绍,原来就是赫赫有名的陈毅将军,另一位是浙江省教育厅长刘丹。陈毅当时是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乐与海内耆宿结交。他来杭州之前,曾向马一浮的北京挚友谢无量请教诗词,谢建言陈毅可向马一浮学旧体诗,但须以师礼事之。于是,陈毅专程驱车来杭州蒋庄拜访马一浮。他们谈古论今,说儒说佛。经过这次倾心交谈,马一浮深为这位儒将的知识、口才、风度所折服,而引为知音,而陈毅也非常敬重马一浮的学识为人。自此,马一浮接受了新中国人民政府的公职,于当年出任华东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1953年3月应聘出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同年11月,马一浮应陈毅之邀到上海作客,陈毅在虹桥宾馆盛宴款待,并派员陪马一浮畅游苏州、无锡太湖等地。1954年起,马一浮被任为全国政协特邀委员。1956年冬,陈毅视察西藏归来在广东岭南温泉休息,马一浮被邀去游览观光。

  马一浮与陈毅的关系经过多次交往而倍感亲切。平时,他们还常有书信往来和诗词唱和。马一浮曾几次作诗表露对陈毅的感激之情。兹录二首:   《赠陈毅同志》诗曰:“不恨过从简,恒邀礼数宽。林栖便鸟养,与诵验民欢。皂帽容高卧,缁衣比授餐。能成天下务,岂能一枝安。”该诗作于1953年。当时他与陈毅还是初交,在用词上不免有些客套。十年以后的1963年,马一浮又写了一首《赠陈仲弘》的七言律诗。诗云:“ 谟群仰济时才,上国嘉猷式九垓。要使斯民安衽席,每闻谈笑挟风雷。鸣鸾佩玉遐方至,鼓瑟吹笙阆苑开。我亦讴歌偕野老,杖藜翘首望春台。”这首诗就视陈毅为知己朋友而赞誉有加了。马一浮与陈毅,一个是德高望重的学者,一个是鼎鼎大名的儒将,他们交谈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玄学谈到义学、禅学和理学,又从诗词谈到文学、书法。马一浮的书法,造诣极深,钟鼎、篆、隶、章草、分书、真书,行、草各体,无不精通。他的书法始称于三十年代,在抗战前,有人品评一时名家,各为月旦,著名画家丰子恺称马一浮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他的字,俊拔雅丽,结体凝炼,精神蕴涵,澹泊而愈显纯青,恬静而趋于飘逸,不仅章法有致,气韵生动,且以学问深湛,胸襟旷达,而令识者叹为观止。陈毅也很喜欢马一浮的书法。马一浮一生作书,除不得已公开鬻字外,在晚年自留作品尚有数百件。这些精品,他曾想用缩版影印出来,以贻后学,后因经费无着,无法进行。直至1963年马一浮81岁高龄时,他致信向陈毅副总理表露了多年积郁之心事。

  陈毅很尊重马一浮,对他提出的要求积极支持。于是,在陈毅的动议和积极筹划下,全国政协在会议期间假政协礼堂举行了“马一浮书法作品展览”,当时参加会议的中央领导以及会议代表委员,都观看了展出,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还摄了短片,在全国各地放映。令人敬佩的是,马一浮将自己创作的357幅书法精品捐赠给全国政协,后由全国政协转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马一浮生于清代末期,在他年青的时候,中国正被列强瓜分,民族处于危亡之际,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实现他救国拯民的抱负,他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考察过美国、日本、德意志、新加坡诸国,钻研过中西方哲学、宗教,研究过资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学说,也翻译过社会主义学说的著作。因此在解放前,他就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有过比较,思想上同情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后,他对共产党的宗旨与治国安民政策并不“陌生”。他原来已懂五种外文,为了研究马列主义,又学会了俄文。他还创作了不少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诗篇。马一浮曾说“后人欲知吾者,求之吾诗足矣”。

  1963年,党与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马一浮为雷锋的共产主义言行所折服。他所信奉的“儒家学说”与做人的“人格标准”,感到有不少与雷锋精神是相通的。因此,他满怀激情歌颂雷锋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言行。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全国人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而饱经时代风雨的81岁的马一浮,听到广播后,兴奋得彻夜不寐,一口气写下了三首总题为《喜闻核试验成功》的庆贺诗。诗云:   立见虚空碎,能消倏忽谋。神工同铸鼎,小智失藏舟。一勺沧溟竭,须弥芥子收。机轮随处转,早晚灭蚩尤。   弧矢威天下,风雷动百蛮。令如流水速,国似泰山安。掷杖为龙去,乘槎贯月还。两阶干羽在,万众正胪欢。   销兵猛志压群雄,奇器阴谋势已穷。从此波旬齐俯首,象王行处绝狐踪。

  这些诗,充分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和平、蔑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高尚气节。

  马一浮的盛德清誉,还可以从周恩来总理对他的敬重中窥见一二。1957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伏罗希洛夫访华,周总理陪同参观访问到了杭州。总理特意安排“伏老与马老”见面,并向“伏老”介绍说:“马先生是当代中国的理学大师。”这种特别安排,在我国外交礼遇中是罕见的。这也说明,总理“尊老敬贤”,很重视老一辈知识分子。但他对马一浮所以特别敬重,还有特别因缘。那是在1953年9月,政协全国会议上,梁漱溟受到毛主席严厉批判,而梁在会上顶撞毛主席后,坚持己见,毫不认输。一连三天,会议气氛异常紧张,无人敢为缓颊。总理见事急迫,即致电上海找沈尹默先生,托他赶赴杭州邀马先生到北京婉劝梁先生检讨,以保护梁先生过关。但马先生却断然拒绝,说:“我深知梁先生的为人,强毅不屈。如他认为理之所在,虽劝无效。”通过这一事件,总理也深知马先生为人,证实过去所传马先生的骨气与人品名副其实,而更为敬重。所以,才有1957年陪伏老访马先生于西湖蒋庄寓所的历史性会见。总理对马先生的关怀,可以说无微不至。1958年,全国大办工业时,浙江办起了杭州钢铁厂。这个厂建在半山区的马铃山附近,当时规划要把马铃山的小山头削平,造钢铁厂附属炼焦厂,这就得把安葬在那里的马家坟墓动迁。马一浮得知这个消息不知所措。总理从浙江汇报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即电告浙江有关领导,指示:“马先生的先茔墓与自营生圹一定要保护。已砍了的坟头树先设法补种起来!”这个指示从省政协传到杭州钢铁厂党委,于是修改了原先砍平山头的计划,保留了马氏墓,同时发动厂里机关干部在马氏墓地植树。马一浮听到这个消息后,深受感动,非常感谢周总理。1962年,是马一浮八十寿诞,总理为了表彰这位保存与发扬国学有杰出贡献的学者,在当时国家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批拨一万元专款作为马先生刻书的基金并以此祝寿。马一浮为感谢党与政府的关怀,将家藏唯一的一张宋画献给国家。总理非常敬重马先生的道德文章,视为“国宝”。为了使这位著名学者能安度晚年,曾指示浙江领导一定要把老人生活安排好。浙江有关领导部门因之对老人的生活关怀,可以说无微不至。马一浮在1964年赴京参加全国政协会时,还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宴会时被安排在第一桌,与毛主席坐在一起。马一浮曾恭书自撰诗联赠给毛主席与周总理。赠毛主席的诗联是:“使有菽粟如水火,能以天下为一家。”赠周总理的诗联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体国经野,辅世长民。”这也表达了马一浮先生对共和国领袖与开国元勋的爱戴之情。  

    从1966年5月起,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名为“文化大革命”实为大革文化命的政治运动。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降临时,马一浮也难逃厄运。他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的罪名,扫地出门。他眼睁睁地看着毕生收藏的古书名画被投进熊熊烈火,化成灰烬,真是悲痛欲绝。幸亏当时负责花港保卫工作的同志及时报告省府领导,才省图书馆、博物馆人员赶到现场,从劫火中抢救出了一部分珍贵的藏书、文物、字画和手稿,得以妥善保存。84岁高龄的马一浮先生在被限期搬出蒋庄的那天晚上,身穿单衣,久久地独自临湖而立,时而仰观星座,对天长叹,时而凝视湖面,低头沉思。当晚,他离开蒋庄避居安吉路一处陋屋,但还关心着屋外形势。当有人告诉他李叔同的学生潘天寿,在美院遭受非人待遇时,他连叹“斯文扫地,斯文扫地”,从此再不开口,抑郁成疾,一病不起。及至1967年6月2日,胃病加剧,出血不止,经浙江医院抢救无效,溘然与世长辞,终年85岁。

  马一浮在病重住院期间,自知卧床不起,遂在病榻以欹斜的笔迹,费力地写下一首绝笔诗《拟告别诸亲友》:   乘化吾安适,虚空任所之。   形神随聚散,视听总希夷。   沤灭全归海,花开正满枝。   临崖挥手罢,落日下崦嵫。   诗的大意是说:我死后顺其自然,空寂的宇宙就是归宿,可以自由驰骋。人的形体精神随其生死聚散而已,就像道家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泯灭无迹的“希夷”境界。又如同破灭的水泡,最后总要流归大海,而盛开的鲜花正压满枝头。走到人生的尽头向亲友挥手告别,就像看太阳下山那样平常。这首诗,正是马一浮悟透人生真谛、超越生死境界的写照,也是其思想兼融儒佛道特色的反映。诗中的“乘化”、“虚空”、“聚散”、“希夷”是道家境界,“形神”、“沤灭”、“花开”、“落日”、“临崖挥手”等则是佛家常用词语,而“全归海”、“正满枝”、“下崦嵫”等词语则蕴涵着儒家“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前仆后继”、“日新日日新”的积极精神。马一浮曾对家人说:“佛家视生死为一大事,儒家则以为生死同一昼夜,同一寒暑,同一呼吸,却是平常事”。这就是马一浮的人生观、生死观。

  马一浮的一生,是一个国学大师和儒家思想家的不平凡的一生。他对祖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是,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了儒学的人文精神及其基本理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马一浮一生著述弘富,其内容广博,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如文、史、哲、政、经、医等均有所作,儒、佛、道、耶、回都有论述。其遗著大多已汇编成集,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分别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和台湾广文书局等出版,还出版了《马一浮书法作品选》。但也还有上百万字日记、笔记、诗词和有关地方文献的札记、钞稿等未经整理,学术界对于马一浮思想与学术的研究则属起步而未达盛境。如今,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正在协调各方,计划在近期举办“马一浮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并组织专家学者编校汇集和出版《马一浮全集》。马先生泉下有知,当亦为“花开正满枝”的情景感到欣慰了。


     作者附注:本文写作主要参考了马一浮侄子、杭州师范学院马一浮研究所原副所长马镜泉先生撰著的《马一浮传略》、《马一浮评传》和马一浮的外孙女丁敬涵先生编撰的《马一浮先生年谱》,并在写作中得到刘梦溪、马镜泉、丁敬涵等先生的指教。特致谢忱!   (作者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千年国粹 一代儒宗 吴 光

[ 本帖最后由 一棵松 于 2010-1-16 15:35 编辑 ]
发表于 2010-1-8 16: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8 17: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香门第,一代儒宗 !
发表于 2010-1-8 18: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0-1-11 14: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11 15: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0-4-24 23: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5 08:38 , Processed in 0.315886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