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71|回复: 4

势挟风雷搦毫管,书家本色是诗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5 21: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势挟风雷搦毫管,书家本色是诗人

  “学剑无能漫学书,浮名浪得遂知虚。为窥‘八法’穷终岁,可惜平生负五车。杰构须由身后定,庸凡便向眼前趋。秃毫伴我输慷慨,养拙离君且索居。”将这首题为《检点旧作》的七律转给记者时,沈鹏先生在诗页的前头一笔不苟地写着“请迎辉君吟正,沈鹏”。这个细节自然得漫不经意,而记者脑海中,顿时闪过两句饱含哲理的诗——云非有意能生雨,水到无形始入流。

  一年两度与沈先生结缘(上一次是请先生为《快乐老人报》题写报名),每次都以谈诗论艺作为肇端,每次都让记者更深层次感受到先生虚怀若谷、奖掖后学的博大胸襟,以及渊博如海的学养,而终结。专访沈先生,在领略艺术无穷魅力的同时,其实学得最多的还是为人的道理。

  这一天是2010年1月18日,北京瑞雪初融,阳光懒懒地抚摸着街市。

  沈鹏先生幼年始习字画,少年从清末举人章松厂等人学习古文、诗词、中国画、书法,一生受益良多,致力于追求艺术的终极完美。唐朝诗人王维给后世的遗憾是“画名总被诗名掩”,沈鹏先生书名满天下,而诗名并著。淬砺英华之下,每每登高凭远,临水抒怀,诗情如朝阳喷薄而出,以年望八旬的高龄,始终保持着鲜活、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传统诗书画相结合依然有魅力

  潇湘晨报:在您看来,中国传统诗书画相结合,今天还有没有魅力?

  沈鹏:当然有,但很难设想能与过去年代相提并论了,毕竟社会及文化环境、人们的欣赏趣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当书法界有人抛出“书法是文化核心中的核心”这个惊世论调时,我认为书法担当不起如此重任。

  当然,文艺向来不分家,“三绝诗书画”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目标,这种追求与生俱来,同生命的追求相一致。文化有其传承性,研究并有选择地继承传统,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启示,其作用不只是陶冶情操这么简单。

  潇湘晨报:您总是在艺术之海中游弋、探索,在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书法,在比较中索解》这篇文章中,您纵横捭阖,旁征博引,鞭辟入里,提出了书法艺术“形式即内容”的学术理念。请您解读一下。

  沈鹏:我在《书法,在比较中索解》中对书法本质属性作出界定,其中蕴含的学术思辨,是在实践中经过长久思索得出的,力图廓清书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和创作与审美的基本态度,同时对当代书法30年的种种创作现象从理论上找到依据。

  诗、书、画异中有同,三者承载不同的感情元素。书法是纯形式的,它的形式即内容,把书写的“素材”当做书法内容是一种误读,节奏美是诗、书深层的共同点。书法的历史,本质上是书法风格发展史。书法不给人知识,书法在文化中的地位,是由于它是一门艺术。

  艺术创新以继承传统为前提

  潇湘晨报:我们关注到,近来有人针对“书法艺术”,提出“艺术书法”等概念,完全抛弃书法传统,作书“率手而为”,不遵章法。您作为当代书坛领军人物,对此有何看法?“艺术书法”是否只是一个噱头呢?

  沈鹏: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艺术思潮风生水起,书法界当然也不例外。首先应该承认,探索是好的,有些学术探讨是创新,也很值得肯定。但是,中国传统艺术自有其规律,有其传承性,这些规律是无数前贤实践得出的真理。创新的前提是有选择性地继承传统,然后加以发扬,这其实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问题。“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历代前贤是一座座山峰,要超越这些山峰,首先必须有能量站到他们的肩膀上。不谈继承,遑论发扬?遑论创新?完全摒弃艺术基本规律而玩所谓概念,就离噱头不远了。毕竟,艺术界不等同于娱乐界。

  潇湘晨报:启功先生生前常常称道您的美术评论之作“每有独到之处”,“所作行草,无一旧时窠臼。艺贵创新,先生得之。”在艺术之路上,您诚实地践行着传统,又时有创新。请您谈谈书法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沈鹏:对于任何艺术门类而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再就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临碑帖,法前贤,都是继承,但继承的终极目的不是仅仅学得其形,而要领会其神韵,力求达到形神兼备。比如学王羲之,如果“形”学得再像而“神”跳脱不出,欣赏者从中看不出你的个人情感、阅历和学识,也就看不出你的个性,对于学书者来说,这也是失败的。继承与创新不是矛盾的,自觉达到高度一致的统一,应是书家不懈的追求。

  以手写心,回归传统认知

  潇湘晨报:我们关注到,您在创作书法作品时常常自书诗联作品,这在当代书法家中并不常见。您的《沈鹏诗词选》、《三馀吟草》等,诗作思路开阔,诗味浓郁,赵朴初先生称之“清新挺健”,确是公论。您怎么看待诗词这门传统艺术?对当下日趋高涨的国学热有何寄望?

  沈鹏:谈到传统诗词曲联赋,国外汉学家称中国人是天生的音乐家,因为近体诗严格讲究平仄、韵律、对仗等,这些也是音乐的固有元素。各门类艺术是相通的,近体诗的节奏美,和音乐、书画的节奏美其实是一样的。是故,音有色(音色),色有调(色调)。

  平仄、韵律、对仗是近体诗的外在形式,但有时形式即内容,内容附着在这些固有形式上,抛开这些程式率手而为,就会沦为伪品。当今传统诗坛这种毛病不少,格律不严,老干体横行,口号泛滥,讲套话虚话,了无真情。抛弃“文以载道,以手写心”,诗文必将没有出路。做不到循格律、写真情,就大可不必染指诗词创作。多年致力于倡导新诗的闻一多先生后来翻了悔——六载观摩傍九夷,吟成鴃舌总猜疑。唐诗读破三千卷,勒马回缰作旧诗。这不是一种文化认知上的自觉回归吗?

  国学热的兴起当然是好事,但也不要“仅得其形而失其神”。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应不卑不亢,不要自甘沉沦,更不宜妄自坐大,人为地无限拔高。以平和、宽广的心态来对待,也许更好吧。

  [沈鹏艺术简介]

  沈鹏,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编辑出版家。斋名介居。1931年生于江苏江阴。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书法长于行草,有强烈的时代风貌与个人风格,书体兼及隶、楷等多种面貌,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曾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重要场所书写书法巨幅,作品遍及亚、欧、美各大洲,刻于各地名胜古迹。书法作品已出版《当代书法家精品·沈鹏卷》、《沈鹏书法选》等多种。诗词作品结集出版有《沈鹏诗词选》、《三馀吟草》等。主持和手编书刊500种以上。(来源:潇湘晨报 贺迎辉)
发表于 2010-2-6 06: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2-6 08: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2-6 08: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2-6 08: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5 09:16 , Processed in 0.266534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