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76|回复: 0

中国书法的审美构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4 17: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书法的审美构成

  书法是我国的民族传统艺术,是华夏文化中的绚丽瑰宝。书法既具有功能上的价值又具有艺术上的价值,还能陶冶人的情性,美化人们的生活。千百年来它一直受到人们广泛喜爱。

  闻一多认为:“一切文字在最初都是象形的,换言之都是绘画式的。”象形文字又是脱胎于具象形态的产物。是汉字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富裕,汉字逐渐成为书法意义上的符号。虽然从字源学的角度还能窥出字或字的偏旁的象形因素,但从现代简化了的汉字来看,人们已很难从每一个具体的字看出“象形”了。仅有较少字中还存留着字形、字势的“象形”性。琦丽的大自然气象万千,重峦叠翠,其中蕴藏着无穷的美的意味;这些意味又为汉字书法成为艺术审美对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参鉴内容。汉字的“字势”形态具有事物之形的动势美,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对“字势”美感的不同理解,去营造出具有个性的书体形象,而书体中的“字势”性,又是书法家内在心灵和精神境界的外化的表现。汉字书法的书写过程,追求“心手合一”,“心手达情”的抒情性和条理性。书体“字势”中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疏密聚散、累重缓急、起承转合和力量感、体量感、肌理感等,无不凝聚着书法家对客观生活的感受;无不表现出书法家长期形成的审美观和书写过程中即时袒露、宣泻的内在情感。

  一件书法作品从整体布局到章法节奏的疏、密、聚、散、到局部细节的点、线、面结构特征章法极其讲究,中国的书法艺术看重意念传递。因此中国的书法重在心灵的表达,讲传神,讲用笔,讲布白。由此也构成了中国书法的审美因素。英国美学家、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谈到中国美术对西方美术的影响时也曾讲过: “特别是在中国,纯粹的笔法技巧最为人所津津乐道、最为人所欣赏……我们说书法是中国的美术,但实际上中国人极为赞美的不光字的形式美,而是必须给子每一个笔划以技巧与神韵。”

  点、线——书法传神之魂

  汉字书法属于两维空间的视觉艺术,在这个空间中文字的形态是传递各种客观和主观信息,体现各种造型意念,情趣和视觉意境的直接载体,为梳理这种目的,借助书法中点、线、的不同存在方式,不同感知效果而构成。

  点:书法中的点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指书写笔法中的点,是绝对,它是点和笔划,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写法。虽然它所占空间不大,但却要在很短的距离内笔锋要做出很多的动作,因而变化很多,卫夫人在《笔隈图》中把“点”比做高峰坠石,是说“点”画写出来要具“坠石”般实在的质感与坠落时瞬间的动势感,使人能够从每一点画中联翩浮想事物的美感情趣。另一种“点”是指空间中体量较弱小的形象,是相对的,它可以是几个文字,一方印章,这种点的感觉的产生是由所处的空间环境和条件所决定的。当点画相邻环境发生嬗变时,“点”顺其自然转化为“面”。体量弱小的点对人的视觉冲击力就不十分显著,但却能给人一种精巧、灵动,活泼的心理感觉,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从而“点”其审美特质提升了。由此书法家常常利用“点”的灵活性,扩散“点”的自由度,在其作品中充分表现自我,抒述情怀;并通过“点”的位置,强度的设计,灵活调节字体形象在整体关系中视觉的预览效果,从而有效地控制字体形象对视觉心理的影响力。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之称的王羲之《兰亭序》里二十一个“之”字,各具姿态,不雷同。殊不知,这二十一个“之”字之上的起始“点”更是个性显露,怡态大方,美不胜收;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势,点落生辉。

  线:书法的特殊性是由线条组织完成的,线具有抒情作用,通过对线的疏密聚散的有序组织,可构成无穷的视觉意味。从欣赏心理看,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中国民族欣赏是线型的思维。线条的推移是一切书写线条都具备的运动特征,线条的内部运动是书法所以成为独立艺术的关键之一,且线条产生无尽的微妙变化。曲线优美流转飞动,折线劲健挺拔思辨。线条产生运动感,运动感带来形象性。中国先秦铜器多饰云纹、雷纹;汉唐石刻的走兽有时还要加上一对翅膀;敦煌壁画有飞天;建筑之上有飞檐,这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一种运动——飞。这种独特的创作心理,实际积淀着深刻的人性哲理。只有从动的角度来观察和表现万赖世界,才能赋予艺术作品高度的韵律、节奏和秩序,艺术作品也才可能观照人世间的生命、力量和热情。体现中国书法神韵之魂的线条艺术,尤其需要带有飞动思想的线条,穿梭于书法内部的字里行间。“在书法,点线既是造字材料,又是抒情手段,是形式,又是内容。”书法通过线条来塑造人本身,再造新时空。所以,线条是书法艺术的根。“线”和“点”共同构筑书法的传神之魂。王羲之认为:“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歧,喜则气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面字丽。情有累重,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

  书法利用曲、直混合的线条,互衬、互补、互让,不但使字体形态语汇更丰富,也使得艺术形象赋予情感、情绪的表现上更加准确、细腻。书法家借助线的性格信息去完善艺术形象,可准确生动传达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从而表达艺术家所感、所悟、所思的另类世界。如:孙过庭的《书谱》中墨色干湿浓淡韵爽,直线浓重而刚烈,给人感觉结实强悍,朴素浑厚,曲线圆润而有张力,就像拉满了弯弓,集蓄了无数的能量,给人以生机勃勃健康进取的印象。王羲之《知比得丹阳书》充分体现了草书“删难省繁,损复为单”的特征,简练娟丽,气韵连绵,圆注而有条理的线条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真如“撩衣拂袖,既有飞扬之姿,又有眉飞色舞之神采”。

  章法——书法因人而感动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总是生动活泼、神采焕发,并且交织着音乐的韵律,细雨润物。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气韵生动”。同时也是一个书法家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人们把这种精神气韵作为区别“书奴”与“书家”的重要标志是有道理的。

  书法和其他艺术一样,是富有生命力的。古往今来书法家们一向就有“书者,心之迹也”的说法,好的作品必定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悲观、喜悦、歌颂、谴责,这些内在的感情真实地蕴含在笔画之中,人们可以从笔画的优美中无形地受到人格的熏陶。对于欣赏者来说,需要了解书法家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立身处身的人格和书写的内容、技巧之间和关系,才能进入到全面欣赏的境地。

  “书之美在德之情,惟形用以达德”。毛泽东的书法,深得书法界一致赞赏。他善于依据书写的内容,将思想感情的波动起伏发之于毫端,运笔神速,若郢匠乘风,令人感到他手中的笔在迎面跃动,产生出昂扬豁达的气概,显得气势磅礴,流韵宏壮。他的《娄山关》一诗写得细劲豪放,悲壮沉雄,暗示出字外的风云,展现出处在中国革命艰难转折关头“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坚贞不屈的信念。他的《满江红》写得高亢激越,笔力千钧,展示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理想的信念和对革命必胜的科学展望。

  颜真卿是一个忠义爱国的大英雄。 一生坚决维护唐王朝中央集权和全国统一,先后同分裂叛徒安禄山等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他在七十多岁的高年,不屈于叛将李希烈而慷慨捐躯。历史上,对颜真卿这样的爱国者,纵然不是文人学士,对他的片纸只字都是珍爱的,何况他的书法又是那样超轶绝伦。他的正楷有着“孺子牛”般的稳健和扎实,字体宽博、夺取重,使人感悟到他的刚强、耿直,朴实的人格魅力;他的行书作品《祭侄稿》,是听到他的侄儿秀明被叛军杀害后,怀着激愤心情挥写的,悲愤之气溢出字面,纵横宕逸、磅礴雄浑,整幅作品气象博大。正是他一生“英风烈气”的精神面貌的直观表露。陆游就曾说“学书当学颜”,就含有以颜真卿的人格为后人学者楷模的意思。

  相反,明朝时有一个著名的书家叫张瑞图,他的书法功底很深,并且也自成一派,由于他是当时窃柄祸国的太监魏忠贤的干儿子,他因这种秽恶的关系做上了建级殿大学士。他为魏忠贤生祠写了许多碑文,由于他的奔走“义父”太监,并有行恶之举,影响了他成为大书家所需内在的气度。

  因此,书法各种章法为的是使作品拥有打动欣赏者的意境,而书法的意境又是因人而生动。元代学者郝经对此有过精辟的论断:“今之为书也,必先熟读六经,知‘道’之所在。尚友论世学古主人,其学问,其志节,其行义,其功烈,有诸其中矣……”从而提示人们:首先一个书家的人格修养在他的书法历程中是极其重要的。书法实践过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仅有高超的书写技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完善关照世间的博大胸襟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思想储备。其次汉字书法的意境还体现在笔墨、结构、章法之内的意味表述上,笔墨形态是外表的、有形的、可视的,而寄寓于笔墨、结构、章法之内的意境美则是充溢、流贯于笔墨形态的深层,它是内在的、无形的,它借助笔墨来抒发,却亦不受笔墨形态的限制。它要求在书法实践当中,对笔的使转运用、迟涩控制、笔划之间的呼应配合,以及字形笔势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要胸有成竹,并需经过长期反复锤炼,从而达到“神采”。第三,要抛开点划之外形态,而留下来无形的痕迹,体现出入的举手投足之间的心态。每个人在进行艺术创造时,都希望通过艺术实践而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审美追求,并强调主体精神的作用,突出每个人的个性特征,追求异曲,追求人生的愉悦,平淡与天真,这几乎是所有艺术创造活动共同追寻的目标。如只陷于表面形态的营造,最终不能领悟书道的真谛。 (来源:拙风文化网  瓮子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4 01:46 , Processed in 0.245003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