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7|回复: 0

古今“写生”理念的同与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6 13: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古今“写生”理念的同与异

  画史上记载,黄公望总是随身带着一枝笔,看到好的东西他就拿出来勾,说他这些勾稿“格外有生发之意”,但他肯定不像现在的人那样对着景物之体态整天勾呀描的。古人关于“写生”的资料留下来不多,我们看到的都是作品。但是我想,古人“写生”的基本方法应该可以推理出来,在他们经典作品中的“格外有生发之意”的勾勒中,都显出了他们观察入微的痕迹。黄宾虹就留下了很多“勾稿”式的写生。我觉得中国画的写生可能跟这种方式有很大关系,可以深入研究下去。

  写生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有我”写生,一种是“无我”写生,最近就这个问题还询问过童中焘教授,他说写生最好的状态是进入“无我”,这样就能得“自然”之气。我想黄公望的勾稿“格外有生发之意”也就是取了“自然”的“真”,是一种无我状态吧。当然以上谈的是写生的最上乘的状态,一般人写生应该是先进入“有我”状态,那么什么为“有我”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法,我以为这个“有我”强调的是画家本体意识的存在,以我之法、我之意注入整个写生过程中。这就是说,掌握结体规律、运笔运墨的规律一定要在写生之前初备。在此应特别指出的是,当今一些画家以刻画物质对象(形、色、质)为目标的所谓写实方法,跟“无我”没有任何关系。这个从“有我”到“无我”的过程,是画家成长的历程,谁都不要认为自己是艺术天才而试图绕过去。

  “有我”时的“我之法”,这是写生的一个前提,比如我们读画论时总喜欢读范宽“……乃悟,与其师古人,不如师造化”这一句,但大家是否想过范宽以什么基础来承载他的乃悟,他乃悟前都有了什么画法?总不会是依空而悟吧。如果我们能像古人那样去写生,它跟“画道”肯定就吻合了,也就不会出现像今天那样的写生是写生、画道是画道的分裂的中国画。

  现在的“写生”从观念到方式、方法,都太过于从实有层面上着眼,给人一个感觉就是太累。它要求我们只会感应到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实景。实景当然是有信息的,但是我们忘记了看不见但会起作用的东西。例如,只要我们去读一段历史名篇,其中的浩然正气,或是雄浑的意境,就自然而然地在起作用,会打动人,可是这些是眼睛所看不到的。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生活里面能不能看得到?因此观察方式很重要,但观察并不是片面的,而是多侧面、多层次的,看自然是观察,看画展也是观察啊。以阎立本为例,画史记载他在江陵揣摩和学习过张僧繇的一堵壁画遗作。当他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他觉得没什么,第二次看到的时候他感叹果然是高手,第三次看到的时候他已经离不开了,坐卧其下,不愿走了。一定是因为阎立本“观”到、“察”到了什么,那就是绝美之处。

  为什么他一开始觉得不怎么样呢?估计跟两人的画风差异有关;他第二次看的时候还是从技术水平上判断,不过他已看出来其中的高妙之处了;第三次他读到了更多的内涵,包括他的思想认同在里面。思想内涵只能用笔墨来表现。当他认识到其中的精微处就会勾起他很多的认同感,张僧繇壁画上的很多精微之处肯定是被他观察到了。设想一下,要是阎立本不去品,就不会得到这个结果。所以中国画的写生也好,观察也好,都涉及“品”的问题。“品画”要求能够察觉精微之处,要求个人的生命感悟能力要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20 09:18 , Processed in 0.287277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