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74|回复: 0

学习书法创作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2 10: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学习书法创作之我见

  学习书法不仅要学习传统技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古人的书法创作思想意识。中国汉字是创作书法的基础,当代书法审美标准就是在古代标准的基础上创造出与古人不同的现代感,即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破传统“字”的观念,以整体形式构成的意识改造传统的形式。

  有的家长嘱咐自己的孩子写字要“横平竖直”。从某一方面讲家长教育孩子的意识是正确的,但从汉字结构、产生和书法领域中剖析此问题,汉字横画并非是平的、竖画也没有绝对直的,“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所以,临习古代传统书法应当是学习古人创作意识,正如虞世南《笔髓论~指意》中引用虞安吉的话:“夫未解书意者,一点一画皆求象本,乃转自取拙,岂成书耶。”其意是一点一画写得和法帖一样,这是使自己在做拙笨的事情。书法学习中的技法、功力的精熟程度也是靠时间、实践慢慢积累下来的。譬如当今社会偏重“楼宇经济”发展,建筑工人在完成一栋大楼的建设时,要求瓦工每天要砌多少砖、墙板要浇筑的特别直、卧室、客厅、卫生间要按照设计好的图纸来施工,大楼竣工后他们只是干活的,真正人们接受的是设计师的思想意识,大楼设计造型应与城市自然和谐,而不是建筑工人实干现象。书法亦如此,要追求传统书法创作意识,现代书法创作要远离实用性,传统书法与古时生活的实用性密不可分,写“字”的观念太重,形式感、作品感不足是传统书法的普遍特点。如今人们多数认为最美的汉字、实用性最强的文字符号是我们每天看到的仿宋体,但他没有艺术生命力,更没有艺术的抽象性,像已故的刘炳森大师,他把隶书可以说写到了顶峰—实用性普及而矣。

  还有人提出学习书法首先要从楷书入手,对这种提法我持不同观点。王羲之写出千古公认的圣作《兰亭序》,而史书上没有记载他在楷书方面下过多长时间的功夫。这种提法还是对汉字的渊源认识缺乏研究,仓颉造字打破了上古结绳记事的方法,而立六种造字方法,人类至此开始有了文字符号,如最早的图像文、陶文、大篆、籀文等等以及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情况的差别和风俗习惯不同,文字的书写也各有区别,一直到秦朝统一文字后形成小篆,笔者认为在以上每一种文字书写开始大都是“草化”的书写,很少像今天我们看到的如此规范的文字符号,这就说明文字书写方法一种“草化”的书写是不能忽略的,即使是秦朝统一文字后,在使用上也不完全都是小篆字体,此时的隶书已诞生出来,原因是此体书写相比小篆要便捷,同样也是快速向外传递政治信息的应用,以至后来东、西汉时代隶书的盛行,隶书的出现继而引发章草书体也相应产生,“不自觉创作时代”书体形式还很多。书家都知道,楷书最规范时期为唐代,它是由国家和政治环境造成的产物,颜体变欧体、柳体变颜体等现象出现,推动了楷书向标准化迈进,像没有艺术化的顶峰演变。而另一条生命主线—草书至今人们还在努力探索,就像今天我们使用解放后改革的文字,多数是利用了草书(简约后)形成的文字符号,所以粗浅的论述,我认为学习书法并非先从楷书入手。又如老师教育学生时常说的一句话:“还没有学会走你就跑”,这实际上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话,人开始学走路时都是往前跑,原因他还站不稳,以后身体力行了、慢慢可以站稳了就同大人一样会走路的,学习书法更是如此,刚刚接触书法学习的人开始就是画出稚嫩、不规范的线条,随着时间流逝和耳濡目染对书法认识以及兴趣的提高,再临写出来的东西要比开始写的强十倍甚至百倍。孙过庭《书谱》中讲到:“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青少年学习书法从规矩、法则上入门是正确的,但中老年学者开始学习不必要在楷书上耗费太多精力,可以涉足行草等书体,这里要根据个人爱好和审美取向来选择喜爱的书体。总之,学者只要用心、用正确的意识,通过长时间临写、创作、刻苦琢磨与实践不断结合是可以“自悟其奥”的。

  追求传统书法创作意识,探索传统作品产生的背景,了解作者内心思想活动,为我们今天学习书法和创作奠定坚实基础。例如颜真卿《祭侄文稿》,应为《祭侄季明文稿》,他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是为在安史之乱中阵亡的从兄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所写的祭文,此稿流露了作者真挚情感,渲染成笔墨,激情之下无意工拙,无拘无束、随心所至、个性鲜明,当时作者思想意识是庄严伟大的,情感是强烈的。《祭侄文稿》是心灵的奏鸣曲,是哀伤到极处、愤怒到极点的心声,是血和泪凝成的不朽巨作,以至后来元代鲜于枢称此稿为天下第二行书,王羲之《兰亭序》是极喜之作,而《祭侄文稿》乃极悲之章。又如,书家都知道北宋米元章的《蜀素帖》为我国传世名帖之一,元祐戊辰(公元1088年)九月,米芾在宜兴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夏季之后,应时任湖州太守林希的邀请,顺便到湖州游玩,在林希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州多处名胜古迹,并在重阳节这一天由林希做东,在郡府和当地名人学士诗酒唱和,九月二十三日林希将自己家传四十多年的蜀素拿出来让米芾题写,这年米芾三十八岁,正当盛年,于是当仁不让,乘兴书写了自己的诗作八首,《蜀素帖》由此诞生,此时作者创作意识、思想激情和艺术功力可以说达到了巅峰状态,同样也流露出米芾生性孤傲、行为放诞的人生精神轨迹。

  类似以上列举的传统作品及古人创作意识,在历代中国书法史上都有记载,每部名碑、名帖后边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可以说我们今天学习书法是达不到古人那种境界的,真的“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就相当不错了,尤其当今社会争名逐利“忙里根本偷不着闲”,可以写的书者不外乎借鉴了他人的笔法意识、或结构意识、或章法意识、或墨色意识等等偏重其一,多数书者缺乏的是文化意识。人是一个小天体,应符合自然规律,人的书写意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脑子里固有生成的,而是客观存在的种种,人们生活当中有见有闻,有感有触,于不知不觉中积累、综合、概括的,当书者创作时平日这些存在的运动意识、生命形体、结构意识就自然的起了作用。人生有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时,如何发挥出淋漓尽致的创作意识,使主观审美意识与天赋(功力)、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用性情体现笔墨,用笔墨传达怀抱,随心所欲自然天成的神来之笔是书家不懈努力的共同追求。(来源:天津日报 刘燕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2 22:18 , Processed in 0.433113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