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38|回复: 3

再论文脉——对陈丹青“两千年文脉已断”意见的进一步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0 22: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再论文脉
——对陈丹青“两千年文脉已断”意见的进一步看法

                                                                               刘兆彬

       批评一个代表了某种社会情绪并因此拥有广大粉丝的人必须预计随后抛来的砖头有多大的重量和多少的数量,否则就要多准备一些止血的药物和包扎的绷带。这当然是一个比喻,只是曲折地表达对某种舆论力量的认识。陈丹青在凤凰网文化栏目的访谈——“两千年文脉已断”——发表后,我写了《也说文脉——陈丹青凤凰网访谈读后》这篇批评文章,指出陈先生的意见存在诸多偏颇、矛盾之处。文章在“书法江湖”论坛公布以后,果然引来了预料之中的批评,只是没有我原先预计的那么严重,只有几位网友批评了我的看法。这些批评的声音不大不小,雷声温柔,却涉及了一些与论题关系紧密的问题,对其作进一步的澄清也许不是无益的事。

        进一步的讨论涉及了以下问题:

       (一)“两千年文脉”是否真的断了。我在前文中已经指出,说“两千年文脉已断”是个错误的判断,现在来进一步澄清这个问题。所谓“文脉”,也就是“文化的脉络”。它的延续需要以文化知识传播的形式来进行,首先并主要是在精神中,其次才是在不同的外在文化形式——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中来进行。

        文化的物态形式是比较容易消失的一种,譬如某些古代文物会变得越来越少,尤其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固有的物态文化消逝得更快——有些是必要的更新,有些是被破坏(如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破坏),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并没有消失殆尽。在物态文化中,主要有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艺术文化等。据几个例子来说,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有五月端午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等,喝茶也有很多的名目,现在仍然保持着。古代建筑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战火——最近的是民国时期的战火,再加上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破坏,目前看来还是有一些遗存,在当今中国,仿古建筑仍然层出不穷。在服饰方面、唐装、旗袍的穿戴,在当代也时不时地流行,并没有完全毁灭。

       随着社会的变化,原有的制度文化有了明显的变化,譬如说婚姻制度,古代那种三妻四妾的制度已经消失了,科举制度也已经废除了,政治制度已经革新了,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的变化是无庸置疑的,但是伦理道德——就是三姑四姨的那些事儿,从根本上说还保留着传统的性质,结婚、祭祀的仪式,从古礼传承而来的仍然不少,所以,传统的礼治并没有彻底断裂。举一个例子来说,最近一段时期的婚礼浪费现象,说明传统的婚姻观念和仪式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据相关网络的报导,有些富二代的婚礼极为奢华,有的花费高达数百万元,有的婚礼车队总价值超亿元,如此等等。尽管豪华轿车取代了古代的花轿,古代的新娘换成了现代的新娘,仪式的性质并无本质的不同。可见,传统的制度文化,仍然在很多领域保存着。

        再说行为文化,这个保存得要好一些,因为行为方式是难以改变的,一代传一代,“客分三等”的儒家传统仍然在,体现着远、近、亲、疏之间的不同处理方式,让人想起“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这幅郑板桥的对联,见了长官虔敬得很,见了不如自己的人傲慢得很,这也是传统行为的表现。在行为文化方面,不妨也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就举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吧。根据冯学荣在中国期刊网“社会”栏目发表的《中国人在国外表现嗓门大是习惯问题,和素质无关!》一文报导:“外交部近来呼吁国民在他国土地上不要大声说话。”因为中国人习惯大声说话,在国内都不觉得怎样,但是在他国土地上就显得不文明,有些旁若无人的感觉。记得一位老师说,前年他们在日本坐公交车,车上的日本人都默不作声,而一位中国的教师在车上大声说话,尽管笑得爽朗,还是引来许多日本人异样的目光。这是行为习惯问题,《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都这样。由此看来,中国传统的行为文化,迄今为止还保持良好。

        再说“心态文化”,一般说来包括文学艺术,如书籍、书法、绘画、雕塑等。在当今中国,许多古书都被重新出版,如“四书五经”就是再版了又再版的书,而且有相当多的版本,还有许多古书,影印、线状,装帧得古色古香!书法、国画不仅仅存在着,还成了大学课堂上教学的专业,设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而且从事书画的人数相当多。根据统计,宋代初年的人口仅有600万人,元丰年间全国有1600万人,崇宁元年的统计数字是2000万人,人口最高峰的时期——大观三年的统计数字是11275万人,作为历史上识字率比较高的朝代,据说是17%,那么上几个时期的识字人数大约分别在102万、272万、340万、1917万人左右。他们都应该会写一点毛笔字。当今的人口数量,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总数为1339724852人,如果1000人中有一个写毛笔字的人,全国写毛笔字的人就会达到1339.72万人,超过宋代初年、元丰年间、崇宁年间的数量,不如大观三年的数量。但是,当代中国人中,大约1000人中不仅仅包括1个写毛笔字的人,如果是1.5个,总数就是2000多万人,远远超过宋代了。可见传统的心态文化并没有消失。

        而最内在的是“精神”,是“文化——心理结构”和思想观念。这是由几千年文化史积淀而来的,根深蒂固,实在是很难改变,即使有时候你觉得它似乎改变了,也不过是经过了现代的化妆,其实质还是原来的实质。举艺术精神的例子来说,我们现在在书画方面的追求,主要的还是追求气韵生动、气息、气味等,这就是传统的艺术精神。中国画讲究“笔墨”,这大概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92年3月,吴冠中在香港《明报月刊》发表《笔墨等于零》一文,就源于他感觉传统上重视“笔墨”的绘画传统阻碍了中西融合的革新之路。他的文章发表以后,招致了张仃、关山月、郎绍君、陈传席、童中焘诸先生的批评,其中,张仃撰写《守住中国画的底线》一文,强调坚持“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关山月撰写《否定了笔墨中国画等于零》一文,同样强调笔墨在中国画中的作用。同为画家,陈丹青痛恨的是“两千年文脉已断”,而吴冠中痛恨的是中国画在笔墨方面的陈陈相因,根深蒂固,怎么也“断”不了。说到“精神”,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哲学”。建国以来,当代中国学者对传统哲学的研究从未中断过,这是在学术的层面。从文化传播的层面看,央视“百家讲坛”请人讲过的不仅仅有老子、庄子,还有其他的传统哲学思想。

         以上这些,应该足以证明“两千年文脉已断”的判断是一个错误的判断,是没有经过仔细考察的武断说法。

        (2)假设陈先生的观点——“两千年文脉已断”——是对的,那么谁来为这一问题负责的问题。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因为我在前文中已经指出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现在以这个假设——“两千年文脉已断”为前提,我们来展开更进一步的推论。“文脉”之传承和延续,离不开文化传播的形式,在诸种文化传播形式中,教育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形式,所以陈丹青把“文脉”断与不断的责任归咎于教育。一方面,他批评说“两千年文脉已断”,似乎是批评教育机构不好好教授文化知识了,但是另一方面,他在2007年6月雅昌艺术网的专访——《艺术类考生越来越烂》——中说:“我一直反对文化课”,“一个藏家来买画才不问你什么研究生,这些都无所谓,不识字都没关系画得好就行了,很多画家根本学位好无作用。”从这里看,他又反对学习文化课了。你既反对文化课教学与考试,那么,“文脉”的断裂不是很正常吗?可是他对“文脉”的断裂又极度不满。这责任该谁负?可以由大家自己判断。

        (3)研究生考试是否应该考英语。我们知道,我国的艺术类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包括英语考试的,这道门槛把陈丹青看好的学生挡在了研究生学院的门外,这是导致陈丹青愤而辞职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问题涉及好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部门有自己认为相对合理的考试制度,你要拿教育部门的学位,就要参加教育部门规定的考试。但是陈丹青的想法是:我要你教育部门的学位,但是反对教育部门的考试制度——具体说来是反对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英语。这当然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的一方,陈丹青也讲了自己认为很有道理的道理——一种站在自身立场上的道理,但是教育部门有教育部门的道理——另一个立场上的道理。对于教育部门的道理,在陈丹青一方看来就是“非道理”,而陈丹青一方的“道理”,在教育部门看来也是“非道理”。那么好了!你拒不考试,教育部门拒不授予学位,双方互不买账,各干各的,倒也相安无事!但是陈丹青一方虽然说“学位好无作用”,其实还是很重视这个学位的,非要让教育部门改改不可,但是教育部门要考虑方方面面,或者认为陈丹青的要求没有道理,压根就不想理会,或者认为他的要求有道理,短时间又改不了,或者仍在考虑,继续论证。总之,一项考试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因为一个人发脾气就马上执行的,必须经过多方面的论证才行。可是,这不是性急的陈先生所能容忍的,他愤而辞职,他骂骂咧咧。

        第二,艺术类考生考英语的难度。在陈先生看来,这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挡住了艺术生进入研究生队伍的行列。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以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复试分数线为例,在A、B、C三区英语的国家复试线中,除去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最高的是经济、文学、管理学几类,为55分、53分、50分,艺术类最低,为35分、33分、30分。这已经是很低的了。一般的研究生英语考题,除去30分为作文题,有70分选择题,在A、B、C、D四个选择中乱选,误打误撞也能猜中不少分数,假设四个选项任选一项能猜中25%的答案,就是17.5分,如果自己稍微明白些,分数应该高一些,加上作文别写跑了题,拿30-35分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很遗憾,艺术类考生中有一部分人连这一点也做不到。其实除了国家统招之外,还有“艺术硕士”一说,英语由学校命题,比国家通考简单得多,但是很多人还是过不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自身不努力。一个有志于读研的艺术生,只要肯努力、方法对头,通过这一关并不难,认认真真拼搏半年一载就行了,但是他就是不吃这个苦。那么,是不是该怪罪自己呢?当然是!但是就在这个本应怪罪自己不努力的当口,很多人不怪自己,而是怪罪考试制度。其实,在中国的各类考生中,艺术生从来就是一个“特权阶层”。从高中考大学起,艺术生就有特权以很低的文化课分数去读大学,所以,很多学习不好的高中生往往在最后半年或一年转攻“艺术”,以便获得一个读大学的机会,这本来不是什么秘密。在大学阶段,有一部分艺术生比较努力,但也有很多艺术生一点都不努力,不但文化课,甚至连专业课都懒得学,男生忙游戏,女生忙聊天,就是不学习,把人生中最好的一段时间白白地浪费掉!所以,他们考研究生受挫,本来就是自作自受的成分多。可是陈丹青的看法正相反,他不怪学生平常不努力,而是要为这些本来享有特权的学生进一步要求特权——压根不考英语——要求教育制度为他们的懒散让路。这就是不知反思。反观中国高考的历程很容易发现:在恢复高考初期,艺术生和其他类别的考生文化课的录取分数不相上下,但是经过30年的发展,其余类别考生的文化课录取分数越来越高,而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录取分数,一直保持在恢复高考初期的水平上。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不反思呢?我感觉很奇怪。

        第三,绘画研究生需不需要考外语。陈丹青的主张是“不考”,因为在他看来只要画画好就行了,“不识字都没关系”,又说:“西方美术学院没有学位的”,“学位好无作用”。那又何必考研究生呢?为什么要盯着研究生不放呢?“研究生”有“研究生”的性质,以我有限的了解,每个国家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中都包括“研究能力”一项,所以也符合“研究生”的概念。也就是说,绘画研究生不应该仅仅是“画画的”,他应该是一名艺术学科的科研人员,要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所以,对他的要求应该超出仅仅是“画画的”这个界限。反过来,如果仅仅是“画画的”,就不该考“研究生”,而是应该考“美术师”之类,不授予研究生学位而是授予其它的能力证明。这当然是一个教育改革的方向,但是得有论证的时间、办学的条件等,你太急了教育部门办不了。这当然是越快解决越好,但是现实条件摆在这里——以前没办好,解决得有点时间。这种等待和努力是陈丹青无法容忍的,所以他采取了另外的做法——当记者说“我们应该有一些呼吁”的时候,陈丹青说:“不用呼吁,呼吁个屁。从来没有过文化部或教育部的政策,政策都很合理变成这个情况了。”记者又问:“您最后一个态度就是说没有什么办法吗?”陈丹青说:“我的态度就是赶紧逃走……逃到学校门外去。”对于陈丹青的这种做法,我想这样说:绝对理想的社会是非存在,存在的社会就不是绝对理想的,所以,不要幻想社会的任何一个方面都符合自己的理想。存在着的社会,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合理的态度是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flee,当然努力了也有暂时解决不了的事,那就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努力到什么程度。陈丹青的问题就是眼睛里容不下沙子,总想一切都合乎他的理想,但事实上地球上没有这样的地方。

        以上是进一步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其中包括了我的个人看法,这些个人的看法有多少道理,应由读者来裁决。这篇小文章就到此为止。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0: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丹青不说“两千年文脉已断”,改口说“国民性还是那点国民性”了——180度的大转弯。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18/204523014129.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8日20:45  新周刊

  陈丹青访谈

  陈丹青 原来我睡在大时代

  《新周刊》:最后一问,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发生效用了么?

  陈丹青:《阿Q正传》大约发表于1922年前后,过了十多年有位外国记者见鲁.迅,问道:“您的阿Q怎样?”鲁迅说:“哈,更糟,他们已当了.国.务.委.员了。”我以为鲁迅不是在说笑话——我也是个阿Q,藏着好多种精神胜.利法,我要是愿意做.官,好歹也混个副.处.级吧。

  所谓国.民.性,十九世纪末的洋教士全给说齐了,我读过那本著名的《支那人的性格》,鲁迅的改.造目标就是从那里拿来的。我一条条数,都对,都没变,记得有一条似乎是中.国.人的冷漠与世故,那洋教士有一天对镇民说起国家的什么问题,大家听着,没表情,然后一位“长得很英俊的青年”把手放在教士肩上,亲切而好意地劝道:“这些事都有咱.皇.上.在,我们何必费心思想呢?”

  改.造国民性不是鲁迅先给提出来,梁启超那代就发急了,写了好多文章,全国讲演好几百场,说咱国.民太不行,得彻底变变了。我想这些文人全都白忙了,要论改.造.国.民.性,您瞧瞧今天,旧瓶新酒,新瓶旧酒,国.民.性还是那点国.民性——凡事要顾面子啊、没有时间概念啊、对面生的人冷漠、遇同乡就帮忙啊……只是故事与剧情变了,角色还是那些角色,您仔细想想吧。


他最近不说“两千年文脉已断”了,改口说“国民性还是那点国民性”了,意思当然是中国人的国民性几千年来没啥大的变化——文脉在中国人的血液中保存得好好的。这是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说“国民性还是那点国民性”,算是终于说对了一句话……
发表于 2012-12-15 10: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2-22 15: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2 10:36 , Processed in 0.329005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