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浪子无极

索靖《月仪帖》(及临习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4 14: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1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临习索靖《月仪帖》
    索靖擅章草书,传张芝法,险峻坚劲。其章草书,自名曰“银钩趸尾”。时人云:“精熟至极,索不及张;妙有余姿,张不及索。”传索靖有《出师颂》、《载妖》、《七月》等帖,并著有书论《草书状》—篇传世。索靖章草自成一家,唐代张怀瓘评其书曰:“幼安善章草,书出于韦诞,峻险过之,有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云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今不逮。若云楷法则过于瑾,然穷兵极势,扬威耀武,观其雄勇欲陵于张,何但于卫。”东晋王隐云:“靖草绝世,学者如云,是知趣皆自然,劝不用赏。”由此足见索靖章草之成就和艺术魅力。因此,凡习章草者必学索靖。
    章草,起源于汉代的军事文牍之中。军事文件,十万火急,不便于在行伍中运用工整华丽的隶书书写传递,于是便出现了这种既简又便的章草。其实,章草就是隶书的一种快写,它是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也是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它解散了隶书的体势,“简”与“便”就是其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其最重要的审美要素。它比隶书更趋于自由和简便,冲破了隶书严谨的法度,但又保留了隶书波磔的特点。从其技巧的角度来理解,简便即是最见功力的地方。在《月仪帖》中,“简”、“便”二字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们通览此帖,很难找出一个臃杂之字或一处烦琐之笔,既简洁又易辨识,毫无矫揉造作之感。

UID8414 帖子501 精华0 积分9081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22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2-8 最后登录2011-11-28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使用道具 报告 回复 TOP
      

浪子无极
如何居士


见习版主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4#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11-23 23:41  只看该作者
一、《月仪帖》的结体特征
    《月仪帖》的总体特征是字字独立,却字字活跃。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该帖的结体特征:
    1.左右开张,字势舒展
    《月仪帖》是章草,而章草是隶书的快写,因此大量保留了隶书的遗韵。结体呈扁形是汉隶的共性,这是由于汉隶结字多取横势而决定的。《月仪帖》保留了许多隶书固有的特征。
    ①独体字
    帖中有很多带有捺画的独体字,最能体现章草特点。它重捺出笔,字势开张,如右图中“发”、“良”、“之”三字。
    ②半包围结体
    这里讲半包围结体的字,主要指“走之底”部的字。“走之底”部在帖中运用较多,收笔上挑,形成半弧状,包围另外一部分,如右图中“过”、“遇”、“遥”三字。
    ③左右结构的组合
    左右结构的字,在行书中一般保持一种平稳的势态。《月仪帖》中,有些左右结构的字,可以明显地看出行书的渊源。如右图中“翻”、“融”、“钟”三字。
    ④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的字,在《月仪帖》中没有刻意写扁,而是或方、或长,虽个个独立,但字字飞动,显现出点画之间顾盼相生的感觉,并且粗细交错,上下
的开合收放、相互承接、伸缩争让都十分精彩,因此给人一种开张、爽利之感,如右图中“翼”、“英”、“紫”三字。
    ⑤全包围结构
    全包围的字在这里主要指带有“口”的字。凡是这一类型的字都比较难写——写得方方正正,显得呆板;与其他字同等大小,就在整个章法中显得过大而不协调。而在《月仪帖》中,此类字处理得却很恰当,如下图中的“因”字。另外,如下图中“白”、“面”两字,下部的“口”由两笔写成,并稍取扁势,且向内紧紧抱住,而里面的笔画则比较舒展,于是就显得整个字仍然有开张之势。
     2.笔画简洁,爽利自如
    《月仪帖》虽然是隶书的速写,但有很多地方已形成今草的结体符号,在构字中,大量地运用了省略笔画的结体,产生了快捷、简便的效果。
    《月仪帖》中,有很多字特征非常明显,笔画较少,结构也极易掌握,但是由于有些字笔画简略过多,只是一个草书符号,因此极难辨认,这就需要我们多写、多看、多记,如下图中“发”字写得像“友”字,“幸”字写得像“才”字等。但有些字在今草中保留下来,我们可以加以借鉴。
    3.大小匀称,灵动自然
    《月仪帖》字字之间不相连带,且大小均匀,运笔速度平稳而有节奏,因此,与今草的大小错落、行笔的迟疾有一定区别。
    从整个章法上看,由于帖中之字大小匀称,故使人感到章法的静穆虚和;但是,从用笔和气韵上看,又显出一种灵动潇洒、自然流畅的感觉,并且有些字大胆运用了欹侧眨势,如下图中“群”、“严”、“龙”三字,更增加了生动之趣。
    4.开合聚散,收放得体
    此帖字虽以匀称为主,但其结体的取势变化较多,充分体现了汉隶外展内敛的效果。点画之间和结构的处理上,此帖根据字的结构特征表现出了开合聚散的效果,收放自然得体,因此,虽字字匀称,却显现出章法的灵活多变。如下图中“情”、“物”二字,其结体取势以向内聚而表现,中宫紧缩,收放有度;而有些字则明显外展,如下图中“企”、“及”、“无”、“昔”四字,写得舒展外露,且疏密关系处理得当,显得非常轻盈自然。

UID8414 帖子501 精华0 积分9081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22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2-8 最后登录2011-11-28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使用道具 报告 回复 TOP
      

浪子无极
如何居士


见习版主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5#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11-23 23:41  只看该作者
二、《月仪帖》的点画特征
    1.点
    《月仪帖》中的点可谓变化多端,其取势、用笔都各有特征。有的点粗壮有力,有的点灵动自然,这主要与所处位置有关。凡点为第一笔时,入笔较重。如右图中“二”、“白”、“育”三字,以点切入,字的重心上移。点在字的内侧时,依字的需要而变化,有的下弧,有的上挑,有的重按,有的灵动。如右图中“书”字的一点显得果断;“将”字的最后一笔点画作波折状,又显出几分期逸。
    总之,此帖中的点大致可分为两类:
    ①下弧点。这种点在本帖中出现较多,首先入笔较轻,然后稍重,下弧取势,意到笔收,如右图中“余”字的最后一笔。
    ②上挑点。这里所谈上挑点的写法,只是笔意上挑,保留了隶意,体现了隶书一波三折的个性特征。这种点也是章草中最具代表性的点画,写出后有极强的感染力,如右图中“龙”字的上挑点。
    2.横
    横画在汉字中是—个字的主笔,在《月仪帖》中有两种不同的写法:
    一种是按正常的横势取向,在整个字中起到主要的平衡作用,使字的整体效果平稳,气韵相生。如右图中“天”、“裘”二字,横画作为主笔出现,使字呈现出刚挺、雄浑、大气、爽目、自然的美感。
    另一种横画的写法,虽没有隶书“蚕头燕尾”的大起伏,但其笔意仍呈波折状或点状,这是因为章草是隶书的速写,仍然保留隶意的缘故,如右图中“子”字的横画。
     3.撇
    撇画在《月仪帖》中有几种写法,这也是依据所处的位置而定,有竖撇、短撇、以点代撇等几种。
    ①竖撇。其写法是人笔直竖,然后大胆用笔向左外展,总的取势有弧状,形成强烈的张力。帖中“君”字(见右图)出现较多,其中的竖长撇,写得圆浑有力,并且十分舒展,保留着隶书的笔意。
    ②短撇。这一笔画明显体现了行书的基本特征,起笔稍重,果断收笔,用力送之。短撇做字头时用平撇,如右图中“话”、“托”、“看”三字。
    ③以点代撇的写法在此帖中也是很常见的,并且有许多保留了隶意的笔法。“白”字在帖中出现较多,第一笔撇画变化无穷,除表现行书笔意之外,另外还有很多是横向取势的以点代撇,并且呈波状,如右图中“白”字的第一笔,写出来显得古朴厚重,既表现了汉隶的凝重,又显出行草的灵动。
    4.捺
    捺画在章草中表现特征是非常突出的,其形态大多长而厚重,笔锋露出,表现波折。《月仪帖》中捺画的写法一般是平出,大致可分为三种。
    ①长捺。其特点是呈波折状,且露锋。其入笔稍轻,然后重捺长拖,向外拓展,露锋而出,如右图中“限”、“变”、“良”三字。捺画也是章草中最跳跃、最夺目的笔画,在整个章法中有丰富的表现力。
    ②短捺。在《月仪帖》中,短捺既厚重又利落,用笔极富变化。如右图中“表”、“分”、“改”三字,斩钉截铁,轻入重出,起笔稍稍驻笔,收笔戛然而止。捺画的这种笔法沿习了隶书的写法,也只有在章草中可以看到,其虽重而不失法度,虽长而不失平衡,虽短而不失开张之效果。
    ③还有一种捺画,写法已类似后来的行书。如右图中“企”、“长”、“骧”、“来”四字的捺画,其实也就是后来行书的写法,显得自然、流畅。
    5.折
    《月仪帖》中折的写法很有特点,如右图中“思”、“待”、“陶”、“自”四字。综览此帖,其转折处圆转自如,自然流畅,少棱角,圆厚飘逸,这也是章草的最大特点。孙过庭《书谱》云:“篆贵婉而通,隶欲精而密,章务简而便,草贵流而畅。”此帖的转折,既体现了简而便,又体现了流而畅,中锋行笔,用笔含蓄。
    6.钩
    钩的写法在《月仪帖》中有大小、长短及角度的变化,但有一个共性,就是没有圭角,转折自然,无论是向左钩还是向右钩,都很流畅,如图中“时”、“气”、“光”、“于”四字。依据字形,左钩时有的与撇画相近似,右钩时向上挑起,总之都把握一定的斜度和弧度,这是书写《月仪帖》章草比较关键的用笔特点。

UID8414 帖子501 精华0 积分9081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22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2-8 最后登录2011-11-28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使用道具 报告 回复 TOP
      

浪子无极
如何居士


见习版主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6#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11-23 23:42  只看该作者
三、《月仪帖》部首的书写特征
    中国书法发展到草书时,有很多部首及笔画,其实是用了约定俗成的符号来代替,并且有很多近似或类似的部首,在草书中的写法基本相同,只有在特定的字中才能说明它到底对应的是什么部首。章草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次革新,它解散了隶体,使之书写更为简便、自由,虽然保留隶书的笔意,但已冲破了隶书的严谨法度,到后来发展到今草,有很多取势、结体、部首的变化依然沿习,因此说,章草已是较为成熟的草书。张怀瓘《书断》中说:“(章草)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者是也。”姜夔《续书谱》也称章草“下笔有源”。所以,我们研究和学习《月仪帖》章草,对学习今草也有很大帮助。
    就《月仪帖》部首写法划分,捌何从如下几个方面归纳学习:
    1.“走之底”、“建字底”的书写
    这两个部首的书写,在章草中没有什么区别,如下图中“走之底”部的“遐”和“建字底”部的两个“延”字。另外,此帖中的竖弯钩和横折的写法与“走之底”的写法从取势到用笔都极为相近。如下图中“见”、“陋”、“绝”三字的这两种笔画,中锋入笔,左下走势,自然向右转,然后上挑,形成自然的下部半包围状,可谓使转自然,不露圭角,线条灵动,并且质感强烈,收放开合有度,且体现了隶书的笔意及取势,很有特色。
    这些部首、笔画在书写时,乍看相似,但仍有细微的区别,如入笔的轻重、行笔的疾涩、转笔的取势、收笔的含蓄与外露,都有不同的变化。
    2.”四点底”与“心”字底的写法
    索靖《月仪帖》中,“四点底”与“心”做字底时,有相同的,也有相异的。相同时,都用一直横或一波折状代替,如下图中“应”、“想”二字。不相同时,“…、”表现为用气连贯的四小点,“心”字则用三小点,或以一笔连贯的波折状代替,如下图中“庶”字。
    部首不同,写法相同,这在草书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但是,这已经程式化的笔画部首,虽写法相近或相同,但在不同位置使用,也不会被误解。
    3.“皿”字底
    这个部首笔画虽多,然在索靖《月仪帖》中写起来却非常爽利简便、婉转自如,如下图中“盛”、“益”、“溢”三字。其写法是先写出一点,然后写出竖弯钩,与“走之底”部很相似,简化了笔画,增强了跳动感,字势因而显得活泼灵动。另外“皿”字底由于笔画较均匀,而经过简化后的这种写法,又显得空灵,取势上既体现了收又体现了放的特点和疏与密的关系,因而构成了看似外展,实则向心收敛的艺术效果,且上下呼应,圆浑遒劲。
    4.“门”、“门”、“冖”
    这几种部首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在书写时细微处有一些变化,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如右图中“门”、“闼”、“运”、“问”四字,书写时,转折自如,笔画简略,有时一笔书写完成,有时入笔后凌空再入笔,形成笔断意连之势,最后回锋转折,收笔的笔势又与下面的笔画进行呼应。从总势来看,笔笔着意,意态完美,洒脱飘逸,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另外“宝”部有时也有类似的写法,如右图中“宜”字,用三点凌空书写,笔驰难羁,筋骨相连,颇有气势。
    这几种写法,总览之后,可以看出其笔、意、势、力,或运实为虚,或运虚为实,天真奇妙,玲珑自然,确实增加了字的活力。

UID8414 帖子501 精华0 积分9081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22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2-8 最后登录2011-11-28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使用道具 报告 回复 TOP
      

浪子无极
如何居士


见习版主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7#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11-23 23:42  只看该作者
四、同字异形,灵活多变
    草书与篆隶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其灵活可变性极强。索靖《月仪帖》改变了隶书用笔及结体特征,但其总的取势依然保留了左右开张的横向取势和波折燕尾的特点。比较而言,它更强调点画间的承接呼应和线条书写的流畅性,借用了曲线、弧线、波状线并同时省略了笔画,或互代,或省略,但不是随心所欲。由于行草书的多变性,在《月仪帖》中,出现了很多同字异形的情况。这里谈的同字异形,是就点画的特征变化而言。
    在该帖中,“君”、“白”、“之”、“月”、“具”、“书”等字出现得较频繁,其中“君”、“白”二字出现近四十次,“之”字出现了近三十次。它们形态各异,虽字字相同,但笔画及用笔却没有重复现象。这种多变的特征,避免了字的雷同与单调,使通篇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①右图中五个“君”字,都具有一个主撇,总的取势外展,但变化依然较大。有的入笔后直竖然后外展,有的入笔时即体现外弧的笔意,有的干脆以直竖为撇,有的作撇时顿笔重压然后外展、锋芒毕露,有的含蓄自然。另外是以点代“口”。此点在“君”字当中尤为重要,有的果断,有的含蓄,有重有轻,也有的写成下弧状,变化极大,灵活生动。
    ②右图中三个“白”字,就第一笔撇而言,其变化有很大差异:有平撇,有直撇,也有以点代撇者。《月仪帖》中有很多时候都把它写成波折状,大量保留了隶意,强调了个性,增强了活力,表现了章草的多变性。
    ③“之”字在此帖中出现也较多。人们在谈到行草书时,对“之”字的变化大多以王羲之《兰亭序》为例,而《月仪帖》中的“之”字,也同样变化多端,绝无雷同。如右图中三个“之”字,各有姿态,各具意趣。《月仪帖》中这个“之”字虽然只有点、挑、撇、捺四笔,但我们在临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这四笔之间所存在的呼应关系。行草书的呼应,往往是以连贯的笔势和流动的牵丝为媒体,通过牵丝映带,形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之”字最后一笔捺画变化最多,临写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4.“月”字在此帖中出现10次,然字字各异(如右图中三个“月”字),总的取势稍向左下方倾斜,且向内收敛,第二笔横折自然成弧状,下钩也成弧状,没有圭角,外形流畅,里面两横处理得较为自然,以点代横,或两点独立,或两点连笔,有笔断意连,有牵丝映带,有直接两笔相连,形成了虽在同篇,而变化异殊的特征。
    5.“具”字(见右图后三字),用笔连带,转折果断,笔画有粗有细,特别是收笔处,用竖弯钩的方式处理,并上挑,表现一种隶意,充分体现了章草笔意的特点,并且上部紧密,下部疏朗,疏密得当,对比鲜明。

UID8414 帖子501 精华0 积分9081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22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2-8 最后登录2011-11-28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使用道具 报告 回复 TOP
      

浪子无极
如何居士


见习版主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8#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11-23 23:42  只看该作者
五、以点代画(或部首),妙有余姿
    《月仪帖》(图为拓本局部)很明显的一个特征是简化笔画、简化用笔,这在字体和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从隶书到今草,是从章草过渡的;后来的小草、大草、狂草、行草等,其演变的渊源也是从章草而来。由此可以看出,章草是后牢一切草书的母体。《月仪帖》中的“简便”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综观此帖,毫无矫揉造作的炫耀点画。其“点”画用得很多,以点代替其他笔画或部首,把原来隶书的雍容浑圆与草书的流畅简洁相融合。该帖看上去无一笔不含隶意,而无一字是隶书,这与发挥“点”的万能作用有很大关系。因此,以点代画(或部首)的灵活运用,是《月仪帖》的主要特征。
    1.灵动自然,顾盼有姿
    “点”本来是一个很小的笔画,但在运用上变化极大,有偃、仰、向、背、飞、伏、立、侧等不同。陈绎曾
《翰林要诀》中云:“点之变化无穷,皆带侧势蹲之,首尾相顾,自成三过笔。”由此可以看出点的变化在书法中是非常重要的。李阳冰《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点”运用得怎么样,也直接影响到其他笔画的效果。蔡邕云:“点如山颓,滴如雨骤。”它虽是—个在汉字笔画中最小的一个符号,然在书法艺术中,却能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月仪帖》中,如若把“点”换成其他的写法,则失其精神。在临习中,如果只注重线条的流畅、姿态的优美、形式的灵动,而忽视了“点”的作用,那么临作也会黯然失色。孙过庭《书谱》云:“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可见“点”是表情达意的根本。
    就“达其性情”而言,《月仪帖》中的“点”表现得多姿多彩,或似眉开,或似苦闷……已充分地把不同的感情色彩表露出来。
    2.以点代画(部),统一和谐
    点画代替其他笔画或偏旁部首,在《月仪帖》中是极为常见的,如左图中“明”、“想”、“子”、“疏”、“身”、“不”、“下”、“不”、“足”、“白”各字。也即是说,在《月仪帖》中,点既可代表它自己本身,又可代替其他的笔画部首,这样做既可增加灵动效果,又可突出简洁的特点。在临习该帖时,一定要先读懂此帖,方可人手临习,否则对以点代画(部)不理解,写出后势必不知所写是何字。
    《月仪帖》中的点并不是孤立、静止的,它与每字、每画、每个部首都紧密相连,或豪放,或连绵,如雪窗孤松,似冰河危石,情趣无穷。
    以点代画(部),突出隶意,也是《月仪帖》的重要特征。纵观此帖,形体稍向右上角倾斜,行笔流畅,高雅从容,以圆笔为主,迟涩相间,古典气息浓郁。形态各异、功能多样的点画点缀其中,更有一种神奇变幻的美感。
    以点代替偏旁部首,可着重体现隶书捺笔一波三折的厚重特征,使作品显得古趣盎然、舒缓自然、巧中寓拙,正如孙过庭《书谱》所云:“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点的替代功能在《月仪帖》中运用得极其娴熟,点画之间,洋溢着空灵、清虚的美感。
    《月仪帖》中出现以点代画(部)的情形很多,不但没有生涩造作之感,反而感到与其他笔画部首的紧密配合已达到完美和谐的境地,这也许正是《月仪帖》的独到之处。

UID8414 帖子501 精华0 积分9081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22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2-8 最后登录2011-11-28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使用道具 报告 回复 TOP
      

浪子无极
如何居士


见习版主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9#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11-23 23:43  只看该作者
六、《月仪帖》的整体特征
    相传魏晋时期的墨迹并没有像现在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堂、条幅等形式,而大都是书信、手札、文稿之类的具有实用意义的手稿。《月仪帖》相传即为晋人索靖所书的书信文稿。
    在临习此帖时,字不宜过大,每字寸余左右;尽量按照原帖的形式去临,这样能够较好地把握《月仪帖》的行气及章法特征。
    另外,在临习此帖时,要尽量体会当时人们的心境、作者的思想和意图。此帖作为书信,因为不是刻意追求书法的一种形式,因此,临习时应把握其浓郁的自然气息。
    1.形式
    《月仪帖》(图为拓本局部)因为属于书信文稿类,因此,总体感觉自然。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月仪帖》拓本总共为18页,除首页和尾页外,其余全部是每页6行。可以看出,作者在书写时有一种非常愉悦的心情,并且十分平和,这也是晋时多数文人的共有心态——不温不火。
    此帖首先按月份划分,每月份成一个章节,在每月又按段落划分,显现出书信文稿的特点,挥写自如,没有造作的成分。这种章法形式是—种自然心境的流露,不刻意又不随意。
    这种书信式的章法形式,在当前创作中多有采纳,依然显得新颖别致。临写《月仪帖》,可以按原帖一页页地临写,也可临写成长卷。特别是写成长卷,展开观瞻,更容易给人以畅若流水、古意盎然的感觉。
    2.用笔
    《月仪帖》用笔特征,我们在前面对点画的解析中已初步涉及到。肺胃用笔,也就是笔法问题。书写之笔法,须达到“心手双畅”。《月仪帖》的用笔虽没有大的起伏,然果敢中带有波折;轻撇重捺,节奏鲜明;人笔或果断,或含蓄;捺画收笔外露出锋,张扬个性;笔笔中实到位,点画之中富含提按起伏;笔法蕴涵温雅,体现出潇洒古淡的晋韵风流。
    综观此帖,笔在法中,锋在笔中,秀中寓拙,笔法耐人寻味。看此帖,临此帖,都予人以悠然的联想。临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点画的连接呼应关系,路线要交待清晰。在用笔上,《月仪帖》给人总的印象是内敛、含蓄,体现了作者的匠心。因此,临习者需要格外用心去比较与领会。
    3.行气
    关于行气问题,《月仪帖》(右图为拓本局部)纵成行,字的大小没有大的悬殊,且字字独立,在字的排列上显得较匀称,行有间距,但不呆板,依然表现出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连带、行与行之间的顾盼呼应。
    一般地讲,草书是纵无行,横无列,而章草则纵有行,字字独立却又变化多端。它虽没有草书的避让穿插,但单字组合成行后,依然显得气脉相连,神采飞扬,隐含妙趣。
    《月仪帖》中,虽字字不相连贯,但字内常有连笔。通篇之中,字的大小较均匀,运笔速度平稳,线条婉转,左右开张,极尽舒展之态,有些笔画极尽枯笔之能,而无焦渴、滞涩之感。故而可以说,《月仪帖》的行气通篇一气呵成,自然流畅。

UID8414 帖子501 精华0 积分9081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22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2-8 最后登录2011-11-28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使用道具 报告 回复 TOP
      

浪子无极
如何居士


见习版主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30#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11-23 23:43  只看该作者
七、临习《月仪帖》需掌握的要领   
    就《月仪帖》来说,总观其形是比较活跃的,既有隶书的情趣,又充分发挥了草书的气势,把隶书巧妙地融合于快捷的行笔过程当中,显得风流婉约,甚为妍美。然而,要想临习好此帖,除掌握点画特点和章法特征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①圆笔中锋
  因为章草是直接继承篆隶体制的,因此,基本笔画仍然带有浓郁的篆情隶意,点画之间,时常有萦带笔势出现,既有圆转,又稍有方折,多以圆转的笔势替代方折的隶体痕迹,圆笔中锋是它表现的最大特征。在临写此帖时,运笔须藏锋护尾,沉着厚实,筋骨内含,气不外露,这样才能产生一种古拙、敦厚、典雅、圆润的审美趣味。
    ②横势舒展
    章草的最大特征就是横势舒展。因为它是从隶书过渡而来,大量保留了隶书的取势,横势舒展开阔、挥洒自如。《月仪帖》(右图为拓本局部)把含蓄静态的横画笔势与富有动态的萦带笔势统一在一起,又把古朴的意趣与流美的风姿糅合为一体,取隶的挑式,保留隶书捺画部位的波磔,使整个字血脉相连、气韵贯通、左右开张、伸缩有度,极富有节奏感。
    ③大小匀称
    大小匀称并非状若算子。总观其帖,行气流畅,每行有一中轴线,字的大小没有太大的悬殊,却表现出跌宕之姿。从单字看,结体宽绰,字态中宫收紧;整体看,爽逸舒放,匀称自然,顾盼相生。
    ④浓淡干湿
    浓淡干湿,主要指墨色、用笔的变化。浓则丰映重拙,淡则清虚隽逸;干似老树枯藤,湿则媚润相生。浓重之处,翰气淋漓;干淡之处,爽逸劲健。《月仪帖》虽是刻本,但仍表现出笔墨浓淡湿涩的错综变幻。
    ⑤笔断意连
    笔断意连在章草中是最常见的。章草是字字独立,而草书的意趣主要是通过点画的呼应来表现。就笔画而言,此按彼提,笔断意连;就单字而言,依然存在着这种特点,断笔之处,形离神合,神不夕馓,浑然—体。
    ⑥巧用符号
    其实,草书中的许多字是—些规定符号的组合。前面我们所讲的以点代画(部)的内容即属此类。有很多偏旁部首差异很大,但在章草的书写运用中,大体相近,删繁就简,笔省意存,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寻找规律,找出共同点。符号的构成,是按省、简的原理设置,因此,其偏旁、部首、字底等,都按一定规则合理搭配。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强记,以便临写时挥运自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00: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
发表于 2011-12-6 19: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20: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冷砚 于 2011-12-6 19:28 发表

问好!
发表于 2011-12-12 22: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12 23: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23: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王亚航 于 2011-12-12 22:23 发表

与同好共赏!
发表于 2012-6-12 09: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6-12 09: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5 23:32 , Processed in 0.338980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