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71|回复: 8

倉颉造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3 20: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這算得上是老古話了。
      
      相傳倉颉在黃帝手下當官。那時,當官的可並不顯威風,和平常人一樣,只是分工不同。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裏牲口的數目、屯裏食物的多少。倉颉這人挺聰明,做事又盡力盡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裏都有了譜,難得出差錯。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當時又沒有文字,更沒有紙和筆。怎麽辦呢?倉颉犯難了。
   
      倉颉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顔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繩子打的結代表每個數目。但時間一長,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颉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裏挂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颉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颉管。倉颉又犯愁了,憑著添繩子、挂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麽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爲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只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機會。倉颉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爲什麽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條。
   
      黃帝知道後,大加贊賞,命令倉颉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麽,形成了文字。
   
     倉颉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贊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颉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裏去了,什麽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裏,黃帝很惱火。他眼裏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麽叫倉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沈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颉了。
   
    倉颉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颉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颉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爲什麽不走。
   
      老人說:“倉颉啊,妳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妳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颉看這麽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妳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妳造出來的‘牛\’字怎麽沒有四條腿,只剩下壹條尾巴呢?”
   
    倉颉一聽,心裏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著又說:“妳造的‘重\’字,是說有千裏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妳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爲重量的‘重\’字,妳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妳了。”
   
      這時倉颉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爲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著倉颉的手,誠摯地說:“倉颉啊,妳創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妳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妳的。妳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颉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複推敲,還要拿去征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发表于 2008-4-3 20: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20: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

    這話有誤。說明編這故事的人不懂古文字學。“出”在古文字中,是一只腳從坑裏走出來的形象的會意。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20: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倉颉,稱蒼颉,姓侯剛,號史皇氏,黃帝時史官,曾把流傳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爲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績。但普遍認爲漢字由倉颉一人創造只是傳說,不過他可能是漢字的整理者,被後人尊爲“造字聖人”。今南樂縣城西北35華里吳村有倉颉陵、倉颉廟和造書台,史學家認爲倉颉生于斯,葬于斯。
  

      傳說中倉颉生有“雙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只有三個人,虞舜、倉颉、項羽。虞舜是禅讓的聖人,孝順的聖人,而倉颉是文聖人,項羽則是武聖人。
  

      相傳,倉颉“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在此以前,人們結繩記事,即大事打一大結,小事打一小結,相連的事打一連環結。後又發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號作爲記事。隨著曆史的發展,文明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和刻木的方法,遠不能適應需要,這就有創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黃帝時是上古發明創造較多的時期,那時不僅發明了養蠶,還發明了舟、車、弓驽、鏡子和煮飯的鍋與甑等,在這些發明創造影響下,倉颉也決心創造出一種文字來。
  

    傳說倉颉,四目重瞳,非常聰明,有一年,倉颉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陽虛之山(現在陝西省雒南縣),臨于玄扈洛邙之水,忽然看見一只大龜,龜背上面有許多青色花紋。倉颉看了覺得稀奇,就取來細細研究。他看來看去,發現龜背上的花紋竟是有意義可通的。他想花紋既能表示意義,如果定下一個規則,豈不是人人都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幺?
  

      倉颉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颉把這種符號叫作"字"。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20: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个版本:

      有一次,黃帝的軍隊和蚩尤的軍隊交戰,雙方打得難分難解,勝負未分。黃帝准備改變戰術,叫倉颉把作戰圖拿來,倉颉一摸,身上帶的作戰地圖早已丟失,黃帝又氣又急,只好暫且收兵回營。
  

      黃帝對倉颉說:“妳是我身邊最聰明的一位大臣,怎能在打仗的生死關頭把作戰地圖丟失?這是多大的過錯啊!”倉颉回答說:“黃帝,如今人多事雜,又要經常打仗,用結繩記事,刻木爲號的傳令辦法實在難以應付。若照這樣下去以後還會出更大的亂子。”黃帝問:“那該怎麽辦?”倉颉說:“需要有一種圖,天下人一看,就能明白是什麽意思。用這種圖把妳要說的話畫出來,人們都會按照妳的意思去做。”黃帝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便說:“好吧,今後邊妳就不要隨軍打仗了,專門留下來給咱們畫圖造字吧!”
  

      這下可把倉颉難住了。圖和字怎麽造呢?他整天苦思冥想,半年過去了,眼看已到冬天,倉颉還沒有想出造字的辦法來,一天夜裏下了一場大雪,倉颉一早起來到山上去打獵,只見滿山遍野白雪皚皚,山川樹木全被大雪覆蓋。倉颉轉了一座山,也未見到一個獵物。正准備下山回去,突然從樹林裏竄出來兩只山雞,在雪地上覓食。山雞走過後,在雪地上留下了兩行長長的爪印。接著,又有兩只小鹿也竄出樹林,發現人後撒腿跑掉了,雪地上又留下了小鹿的蹄印。倉颉看得出神,把打獵的事早已忘得一幹二淨。他把山雞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對比,發現形狀不一樣。于是他想,把雞爪印畫出來就叫雞,把鹿蹄印畫出來就叫鹿。世界上任何東西,只要把它的形象畫出來不就成了字嗎!想到這裏,倉颉心花怒放,回去後就把他的這個想法向黃帝報告。黃帝聽後笑看說:“我說過,妳是個精明人,果然不出所料。好吧!妳就把天下的山川日月,飛禽走獸,都按照象形造出字來,我再頒布天下。”從這以後,倉颉每日仰觀日月星辰,俯察鳥獸山川,創造象形文字。不久,人、手、日、月、星、牛、羊、馬、雞、犬這些字都造出來了。
      
  可是象形文字越造越多,往哪裏寫呢?寫在石尖上拿不動,寫在木板上太笨重,寫在獸皮上也不合適,這又把倉颉難住了。一天,有個人在河邊捉住壹只大龜,前來請倉颉給它造字。倉颉把龜細看了一遍,發現龜背上有排列整齊的方格子,便照龜的象形,造了個“龜”字。然後又把字刻在龜背上的方格子裏,龜由于背上刻字感到疼痛,乘人不防時,爬進河裏去了。三年以後,這只背上刻字的龜,在另一個地方又被人捉住。人們告訴倉颉,刻在龜背字的字不但沒有被水沖掉,而且還長大了,字迹也更明顯......
  

      從此以後,倉颉就命人捉到龜把龜殼都取下來,他把自己造出的所有象形字都刻在龜殼的方格子裏,然後用繩子串起來,送給黃帝。黃帝看了很高興,命人好好收藏,並給倉颉記了一大功。傳說從這時起,我們中華民族就有了最早的象形文字——甲骨文。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20: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古時代,在文字發明之前,人們用結繩來記事。到黃帝時代,結繩記事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于是倉颉創造了文字。倉颉是黃帝的史官。《說文解字·敘》裏說:“及神農氏結繩爲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僞萌生。黃帝之史倉颉,見鳥獸蹏迒之迹(指鳥獸行走留下的痕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書契就是契刻文字。倉颉造字的傳說,在戰國時期已經廣泛流傳。《韓非子》、《淮南子》、《說文解字》等書中都認爲倉颉創造了文字。倉颉的身份是史官,史官是文化較高的人,以記事爲職責,是最需要文字的人,因此可以認爲,初始的漢字是以倉颉爲代表的史官創造的。
        

  據史料載:“倉颉造書兩卷,隋亂時失于兵火,現存只有二十八字”。陝西白水倉颉廟內有一塊《倉聖鳥迹書碑》,黑色的石頭上刻著這28個古怪的符號,相傳這就是倉颉當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這些鳥迹書由小的圖形和畫面組成。該碑立于清乾隆十九年十月(公元1754年)。碑面所镌28字由白水知縣梁善長摹寫。宋代王著《淳化閣帖》將它們破譯爲:“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淮南子》有“昔者倉颉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的記載。漢字的産生驚天地,泣鬼神,天上下起了粟米,鬼神在黑夜裏哭泣。漢字的産生爲何會使“天雨粟,鬼夜哭”?那是因爲有了漢字之後,“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張彥遠《曆代名畫記》),簡單地說,“天雨粟”寓意中華民族因爲有了文字,變得更聰明,思想更開闊,生産能力、創造能力大大增強;“鬼夜哭”寓意漢字的産生真正揭開了天地的奧秘,使中華民族智慧增強,鬼神從此難以主宰人類的命運了,因此只能在黑夜裏哭泣。
      

  現在的漢字由甲骨文發展而來,甲骨文字主要是由圖像符號構成,也就是說以象形文字爲基礎,構成了四種類型的文字: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因此《說文解字》提到:“倉颉之始作書,蓋以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文是繪制象形,字是在文的基礎上孳生。後合稱“文字”。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22: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搞文字研究的學者,告訴我這樣壹個故事。他說,倉颉先生太偉大了。他造的象形字幾千年來涵義不變,古人和平人一看都能理解,就“好”字而言,男子和女子不僅相好,其中包含陰陽,異性相吸,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的哲理。妳看“喜”字造得多絕妙!從古到今,男女談情說愛,除過擁抱,下來就是口對口,親熱一番。現代叫作接吻。倉颉先生大概根據這個象形原理,才造出了“喜”字。至于其他的就更多了,如二口爲“呂”,三口爲“品”,四口爲“器”,三石爲“磊”,二山爲“出”,二人爲“從”,三人爲“衆”,二木爲“林”,三木爲“森”,二火爲“炎”,三金爲“鑫”等。有一幅組字對聯更爲絕妙:
  白水“泉”邊女子“好”少女更“妙”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爲“柴”
  

      可是,後世人卻說倉颉造了千萬個象形字,卻把兩個字造錯了。這便是“出”和“重”,理由是兩座山疊起爲“重”,從推理上講,似乎還有些道理,豈不知最早的象形“出”字,並沒有造錯。規範後的“出”字只是後世人一種想象推理而言。
  

      黃帝時期開始把貝殼作爲商品交換的“錢”使用。後來發現金屬最貴重,因而就把金銀作爲貨幣商品換錢使用。豈不知倉颉在造“錢”字費了多少心血!倉颉認爲“錢”是國家的命根,必須嚴加看護,同時還要手持兵器看守。對搶劫金錢的人定要殺頭。所以,倉颉在錢字右邊造了兩個“戈”(古代兵器)字,這便是繁寫的“錢”字。他告誡人們不要貪錢財,更不要見利忘義,發不義之財,小心殺頭。對于‘利”和“名”兩個字造法,倉颉更加嚴格。他說,成熟了的禾苗,必須用刀去收割。爲了保護禾苗,防止他人偷竊,必須手持銅刀看護。“利”字就這樣造出來了。對于“名”字,倉颉認爲一個人奮鬥一生,待到有成果時,已經年老體弱,或者說已是狂夕陽西下了。這時,一定要注意保持晚節。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一定要記住“禍從口出”這句話。所以,倉颉就把“夕”和“口”字連在一起造了個“名”字。從此以後,有人就靠出名得了利,發了財;有人爲了出名,不惜一切代價,采用一切不正當手段,結果丟了官,坐了牢殺了頭。所謂“名揚四海”,“名聲大振”,“名不虛傳”,“名利雙收”“臭名遠揚”,“名不副實”等都是爲了一個“名”字,落了個這樣和那樣的下場。
  

      盡管倉颉老先生爲中華民族造了那麽多的字,有一個字把倉颉難住了。這就是“”“夠”兩個字。天下什麽東西有個(夠)呢?倉颉若思冥想很長時間,傷腦筋沒有想出來。倉颉只好去請教黃帝。黃帝想了想說:“民用五材(金木水火土),再多都不夠,唯有多余的話,多余文章,哪怕是半句就夠人嗆!”倉颉一聽恍然大悟,就把“”和“夠”兩個字都留下。
  

      唐代詩人李白曾在一首詩中說到“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體現了黃帝思想。到了清朝,康熙皇帝在纂編《康熙字典》時,把‘\’和‘夠\’字一並收入字典內作爲通用。沿續至今。

      中國文字筆畫繁,但它有一定道理,早在八百年前,漢字就進行過簡化,那時簡化的字很少,也很慎重。人們大都能接受。如台灣一位學者告訴我:大陸實行簡化字,我雙手贊成,但我不同意輕率簡化,爲了簡化而簡化。他舉了四個字的例子說:“親”字簡去“見”字,再親不得見;“愛”字簡去“心”,再愛沒心;“産”字簡去“生”字,沒有産品,工廠自然空的。這就形成“親不見,愛沒心,産不生,工廠空。”北京一位大學教授在1995年撰文說:他主張認繁體字,用簡化字,學用兼備。得到人們贊同。
发表于 2008-7-15 11: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陈版主,我若需要这方面的资料,就可来查了。
发表于 2009-5-29 21: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8 04:42 , Processed in 0.576687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