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11|回复: 4

第五讲 中国书法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及第二次高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9 17: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第五讲  中国书法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及第二次高潮

中国书法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为发展期,起于晋,终于唐。中国书法发展的第二次高潮为唐代。这一时期书法的发展有三大成就:
第一,楷书发展成熟,且完善定型;
第二,草书开始了从实用向艺术的转型过渡;
第三,孙过庭书法理论巨著《书谱》的问世。
一、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
从晋到唐这一时期属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期,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一时期相对较短,但这一时期书法艺术发展的速度却相对较快,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成就。
第一,楷书的发展成熟与完善定型
楷,木名,原指一种枝干疏直、刚正不屈的树木,后引申为端正劲直,进一步引申为楷模与典范。楷书形体方正,用笔平稳,点画清晰,搭配匀称,结体严正。由于楷书有这样的书体特点,楷书也就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楷书就汉字的书写而言,它是汉字书写的标准,就书体而言,它又是各种书体的楷模。楷书的成熟表明了中国汉字发展的成熟,同时也表明了中国书法书体的发展成熟与完备。
1、“真书”的产生
楷书在唐之前又叫“真书”或“正书”。相传东汉时上谷人王次仲始作楷书。三国时期的钟繇被后世称之为“正书之祖”, 为楷书奠基人。王羲之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所谓“抗行”,就是不相上下,“或谓过之”,即钟繇的楷书比王羲之的楷书要好一些。王羲之的这一评论,说明钟繇的楷书书写水平的确很高,不亏为楷书之奠基人。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楷书是由隶书、章草演变而成,这一时期的楷书还处于楷书的发展期,或者说楷书的发展仍处于一种过渡,还不是成熟的楷书,故后世将这一时期的楷书称为“楷隶”或“今隶”。
2、“唐楷”的成熟
楷书的发展成熟是唐代书法艺术发展的一项实质性内容,也是唐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标志。楷书的发展成熟且完善定型是唐代完成的,故后世又称楷书为“唐楷”。
3、唐代的楷书大家
唐代的书法家很多,大都以楷书而著名。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薛稷均以楷书著名,对后世书坛影响巨大。被书法史上誉为四大家的“欧、颜、柳、赵”中的前三位: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也均以楷书著名。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曾为太子率更令,世称“率更”。《唐书》本传称:“询初效王羲之书,后险劲过之,因自名其体,尺牍所传,人以为法。”欧阳询篆、隶、楷、行各体俱佳,以楷书为最。其楷书端庄齐整而不板滞,紧密刚劲而不局促,点画干净利落,结字法度森然,独彰楷则,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名播海外。《旧唐书》本传记载:“高丽甚重其书,常遣使求之。”后人从其楷书中总结的《欧阳结字三十六法》,成为临习楷书的课本,世传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温言博碑》等,均为后世学书者临习之范本。
颜真卿(709年-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西安)人。曾任平原太守,封鲁郡公,故称“颜平原”、“颜鲁公”。他出身书香门第,博学而工文辞,尤精于书法。书初学禇遂良,后师从张旭得授笔法。他的楷书笔力内含,饱满浑厚,多力丰筋,遒劲畅达,正而不拘,庄而不险,丽而不媚,舒展雄强。章法茂密,气象浑穆。颜体楷书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传世作品较丰,楷书有《多宝塔碑》、《颜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赞碑》等。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他是继欧、颜之后唐代楷书又一大家。其书以骨力劲挺为胜,十分重视用笔之理。他的楷书结体紧密,笔力匀净,笔势开张,清新刚健,中密外展,静中寓动。柳公权与颜真卿被后世学书人并称为“颜柳”、“颜筋柳骨”。传世楷书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回原观钟楼铭》等。
4、楷书于书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书法有篆、隶、楷、行、草五种基本书体,在五种基本书体中,楷书成熟最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楷书是汉字书写的标准,是其它书体的楷模,其它书体均是楷书之变形。我们知道,数学的发展,先有数学的具体应用,后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书体的发展类似于数学的发展,先有其它四种基本书体,后有楷书。楷书于书体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类似于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公式。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是从数学的应用中归纳而成的,楷书则是从其它书体中抽象而成的。学习数学必须先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然后才能解应用题。如果倒过来,先学解应用题,不是不能解,而是相当困难,某些应用题很有可能就解不了。学习书法也是这样,先掌握了楷书,变学其他书体非常容易。如果倒过来,先掌握了某一书体,再转学楷体或其他书体则不是很容易。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学习书法先从楷书学起的原因。
第二,草书开始了从实用向艺术的转型过渡
1、王羲之书法艺术之“情深调合”
王羲之被树为书法人之典范,历代都在赞美,学习书法的人几乎没有不学的。历代书法家如此之多,为什么只有王羲之会得到后世人们如此之推崇呢?究其原因,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书作入规合矩,继承了传统书法艺术的常法常规,溶汇了那个时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成果,对中国书法艺术予以了继承和发扬,最为重要的是因为他的笔墨中饱含着深厚的书写情感,且能做到运笔用意与书写情感变化的谐调一致,即王羲之书法艺术之“情深调合”,这才是王羲之书法艺术久传不衰的真正原因。     
在讲王羲之的“情深调合”的时候,我们说王羲之是在“会古通今”的基础上,凭着自己的书法艺术天才,感悟到了“达情表意”这一中国书法艺术的思想精髓,感悟出了中国书法艺术书写情感的“情调”,在自己的书法艺术创作实践中自然地体现了这一思想。那个时候“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的书法艺术创作理论还没有问世,在没有明确的书法艺术创作理论指导下,王羲之感悟到了这一创作思想,我们说王羲之很了不起。
2、孙过庭“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书旨”理论的提出
到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孙过庭的书法理论巨著《书谱》问世了,在《书谱》中孙过庭提出了“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的书法艺术创作思想理论,即“书旨”理论。在这一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指导影响下,书法艺术的发展步入了书法艺术创作的自发阶段。孙过庭“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的书法艺术创作思想理论提出来了,为什么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仅仅只是步入了书法艺术创作的自发阶段呢?我们说,这是因为,孙过庭的书法艺术创作思想理论还没有推广开来,在书法艺术创作的实践中,仅仅只影响到了少数书法家,而没有被大多数书法家接受。
3、张旭、怀素两位书法家对“书旨”理论的践行
孙过庭“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这一书法艺术创作思想理论,在书法艺术创作实践中,影响到了哪些少数书法家呢?我们说有史料显示的最少影响到了张旭和怀素两位书法家。此话从何说起呢?此话当从张旭从“挑夫争道”和“公孙大娘舞剑”中感悟作书说起。以往的书评家只说张旭从“挑夫争道”和“公孙大娘舞剑”中感悟作书,往下的话就不说了。往下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将这个话题作进一步的深究。孙过庭在其《书谱》中说:“书之为妙,近取諸身。”张旭正是在这一书法艺术思想理论指导下去从事他的书法艺术作品创作的。张旭既然从“挑夫争道”和“公孙大娘舞剑”中感悟作书,那么他的感悟必然体现在他的书作之中,这就说明了张旭的书作中体现了“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这一书法艺术创作思想,张旭的书作中有“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这一创作思想的成分表现。怀素在其《自叙帖》中写有这样一首诗:“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两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怀素诗中所说的“胸中气”是什么呢?就是孙过庭所说的“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书写情感。关于书写情感的产生和表现孙过庭在其《书谱》中说到:“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己叹。”又说“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怀素作书,为什么要“忽然绝叫三两声”呢?我们说这就是怀素的书写情感的抒发。这说明怀素也在践行孙过庭的“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这一书法艺术创作思想。
张旭和怀素两个人的草书写的都很好,均是这一时期的草书大家,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张旭和怀素都爱饮酒,酒后呼叫作书,世称“颠张狂素”。喝酒可以认为是一种个人喜好,作书狂叫又是为何呢?只有一种解识:胸中的垒块,心中的情结仅凭手中的笔是难以言尽的,或者说还远不能排遣,只好凭借狂叫发泄。狂叫之余的情感留滞于笔,这就使得他们的书作中饱含了情感、抒发了情感。正是因为他们的书作中饱含了情感、抒发了情感,这才造就了两位草书大家。
第三,书法理论巨著《书谱》的问世
《书谱》是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含金最高的、最全面的、实用性最强的、影响力最大的、倍受书家们欢迎和重视的一部书学理论著作。鲁迅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时,用了十个字:“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今天我们评价孙过庭的《书谱》时,同样可以用十个字评价:“书史之离骚,书家之绝唱”。孙过庭的书法理论巨著《书谱》的问世,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件大事,这标志着中国书法艺术有了完全意义上的书法理论。
1、《书谱》的问世,完全意义上的书法理论才告开始
我们尊重历代的书法名家大家,每每提及他们的时候,我们不是称“圣”就是呼“杰”。我们更重视书法先哲们的书法艺术理论,每每说到中国书法艺术理论的时候,我们总喜欢自豪地说,我们有一座丰富的书法艺术理论“宝库”。但事实上却不是那么一回事,所谓“宝库”中存放的“宝贝”,就是历代书家们的书论文章。当我们真正需要书法艺术理论,打开我们的书法艺术理论“宝库”,仔细地品味那些“宝贝”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所谓的理论“宝库”,那只是一种鼓舞宣传,所谓的“宝贝”那些书论文章中具有深刻思想内容者少之又少,大多数“宝贝”多是一些书法人对书法艺术的认识、看法、感想、感言、体会、以及评论认定结论性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书法艺术理论吗?严格意义上说,与完全意义上的书法艺术理论还有着很大的差别,充其量只能沾上一点理论的边。我们虽然不能说对中国书法艺术理论“宝库”不重视之类的话,但确实让人不满意,令人失望。《书谱》的问世,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书法艺术理论宝库,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理论才告开始。
2、《书谱》的问世,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促进
《书谱》用文言文写成,共3727字,分为上下两卷,六篇七十章,涉猎的内容有书家、书牒、运笔、学书、授书、评书等。全书以“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之“书旨”理论为中心展开,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和观点。被孙过庭称作“书旨”的“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既是书法创作的目的,也是书法创作的要求,也是书法理论的精髓和核心,也是书法艺术之灵魂。“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书旨”理论的提出,是对以往书法理论的最大突破,也是对中国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最大贡献。孙过庭的书法理论应该说是时代的产物,是众多书法家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但孙过庭将其升华了,将其明确地提出来了,所以说孙过庭这个人很了不起。孙过庭的书法理论巨著《书谱》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可以说也正是他的这一书法理论促使了草书从实用向艺术的过渡。
对于《书谱》的解读,千百年来偏读、错解者多,全读、正解者少。罕议、妄评者多,公议、确评者少。《书谱》实乃“书家必读”。读不懂者不受益,若读懂者必受益,小懂者小受益,大懂者大受益。
二、第二次书法发展高潮产生的历史原因
分析第二次书法发展高潮产生的历史原因,共有如下三条:
1、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关于唐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范文澜先生所著《中国通史简编》一书中的一段话说的明确:“国威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在这个基础上承袭六朝的唐文化,博大清新,辉煌灿烂,蔚成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国威强盛”“经济繁荣”“文化高峰”,这些都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高潮到来的必需条件。
2、统治者高层的推崇与倡导。唐太宗特别喜好和重视书法,在翰林院设侍书博士,国子监设书学博士,科举考试中设有《明书科》,以书取仕。书法在唐代是仕途的必修功课,《明书科》的考生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国子监博士”则相当于现在的本科生,翰林院博士则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
唐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太宗尝谓魏征,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与论书。魏征给太宗推荐了褚遂良。魏征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便召命侍读。”从这一件事情中看出,书法在唐太宗的思想上和生活中所占据的地位。唐太宗一日不可“无人可与论书”,找侍书这件事得由丞相魏征办理,找好后当日就开始了工作。太宗喜好书法的程度由此可以见得。
太宗特别推崇王羲之,在位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搜集王羲之的墨迹,在搜集王羲之的墨迹的时候,可以说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只要献出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要官的给官,要钱的给钱。将“兰亭序”双钩描填后送给皇子及大臣们临习,朝臣们争相临写《兰亭序》。这些足以见得唐太宗对书法艺术的崇尚与倡导。
唐高宗和武则天也都非常喜好和重视书法,他们的字都写得特别好,都是书法大家。上行下效,统治者高层对书法艺术的崇尚,必然影响带动社会尚书的时风。
3、孙过庭书法理论的影响
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二次高潮中,孙过庭及其《书谱》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孙过庭及其《书谱》在当时影响很大,不但受到了国人的推崇学习,连到中国的日本留学生也推崇学习。清•沈曾植《海日楼札丛》一书记载:“空海入唐留学,就韩方明受书法,尝奉宪宗敕补唐宫壁上字。”空海能“补唐宫壁上字”,说明空海是具有相当高的书法艺术功力的。空海是孙过庭逝世一百年后来中国求学的,他的书法老师是当时长安书法名家韩方明,而空海所学到的却是孙过庭的书法理论和书写运笔神韵。日本御府藏空海所书《风信》帖,从运笔到神韵完全源于孙过庭《书谱》墨迹,空海还将孙过庭的《书谱》抄写后带回了日本国。这一事实说明,空海的书法老师韩方明就是孙过庭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和书法艺术技艺的践行者和推崇者,同时说明了孙过庭及其《书谱》对唐代书法的影响。
唐以后,封建社会从全盛走向衰败,书法艺术的发展也渐不景气,孙过庭及其《书谱》也就受到了书法人的逐渐冷落。这中间除了社会之原因外,也有《书谱》自身的原因。应该指出的是,《书谱》作为书法理论还不够具体,还不够细致,还不具有说理的充分性和透彻性。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这就使得后世很长一个时期书法艺术的创作实践一直处于自发阶段,而未能发展到自觉阶段。
三、这一时期的书家代表人物
1、孙过庭“有唐第一妙腕”
唐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第二个高潮,这一时期出了很多书法家和书法大家,上至帝王宗室、后妃国戚,下至寒门士子、道士僧人,名垂史书文献的书家经统计就有337人。有被后世誉之为初唐四大家的: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薛稷。有被后世誉之为楷书四大家中的三位: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这些名家对唐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后世的书法艺术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然而这些人的书法艺术成就均在于楷书,而书法艺术含量最高的是草书,草书的发展则最能代表书法艺术的发展。孙过庭《书谱》的问世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故此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书家人物应当是孙过庭。
孙过庭的草书水平是相当高的,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孙过庭留至今天的书作太少了,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有《书谱》墨迹,而且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孙过庭的草书艺术水平应该要比其《书谱》墨迹的水平要高。因为《书谱》的写作目的在于实用,情感表现是其次。尽管如此,其书法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在其中表现和反映的也是很明显突出的,亦堪为后世草书之楷模。正如清代李承泽在《庚子销夏记》中所评:“独孙虔礼之《书谱》,天真潇洒,掉臂独行,无意求合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
2、“颠张狂素”
这一时期还有两位草书大家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影响也很大,一个是张旭,一个是怀素,世称“颠张狂素”。颠张是说张旭好饮酒,经常是豪饮大醉,呼叫狂走,然后挥笔作书。有时甚至有些疯颠,竞“以头濡墨而书”。怀素亦好酒,尝一日九醉,人谓“醉僧”。张旭和怀素他们和孙过庭虽然属同一时代人,但都晚于孙过庭。关于孙过庭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对张旭和怀素的影响,应该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也许他们压根就没有见过孙过庭的《书谱》。如果说这种情况属实,那么,就应该解释为他们具备了这一时期书法创作的思想意识,他们的书法创作意识与孙过庭“书旨”理论思想相暗合。另一种可能,他们见到了《书谱》且熟读了《书谱》,他们受到了孙过庭“书旨”理论的影响和启迪,如此解释他们的草书则更入情理。他们的草书都是有意识地抒发了情感。仅此一点,就是他们的伟大过人之处,也正是他们的书作能够旷世的原因。
发表于 2012-5-19 21: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发表于 2012-5-19 21: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5-19 23: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5-20 08: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9 05:43 , Processed in 1.103623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