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5|回复: 6

书法学习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 21: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书法学习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很多书法爱好者几乎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学了很久,临了很久,也下了功夫怎么就学不像呢;有时候临像了吧和原帖比比总还是差那么一口气;或者练到一定阶段便不再进步了;又或者学习另外一种字体的时候总是带着前面学过的字体的特征;或者临得很像了但一脱开来写别的字就不是那种字体了......如此种种,往往都会使我们学习书法的热情消失殆尽,其实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上述种种问题,而且简单易行那就是——临摹,看到这里很多人都笑了,我每天都在临,其实大部分人都不会真正的“临摹”。

  “临”和“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置碑帖于一旁,仿照其笔画书写的称“临”;以薄纸蒙碑帖上,依其形迹而复写的称“摹”,或者直接在帖上摹写。很多书法爱好者都不屑于“摹”,认为摹是最初级的最入门的手法,没什么多大的用处。其实我们忘了临摹的初衷了,临摹的目的是什么?像,点画像,笔法像,结构像,精气神像。而摹是能否学得像的保证,通过摹写使点画、笔法、结构、起笔、收笔等等组成每一个字的基本元素得到熟悉和掌握。摹好比是吸取营养的过程,也好比是萃取某一种字体的DNA,相信很多书法爱好者或许从来就没摹写过,只是一个劲地临,当然并不是说临不好,要临、摹结合,临和摹是一组搭档,要经常有摹有临同时进行,不能厚此薄彼。

  摹写好比是进行了一次穿越,直接与大师对话,可以领会每个笔画的细微变化,最大的体会是临写时觉得自己的笔法单一,没有变化甚至千篇一律,而在摹写过程中你会发现变化才是这些书法大师的高妙之处,无论是点画之间,还是起承转结之处。摹写还可以纠正你的不正确的写法,有时在摹写中会产生怀疑,怎么摹得和原帖不一样呢?我怎么写不出那样的笔划呢?其实只要简单的一顿笔或者一回笔亦或是稍稍慢点就会写得一模一样,就这样你会吸收到在临写时忽略的东西。

  就像我在摹写《十七帖》时发现一个很具特点的笔法特征,我且称之为“羲之弧”,一般我们临摹《十七帖》有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偏软,本身《十七帖》的风格“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临写时往往失刚健和遒劲之意,于是婀娜和婉媚反成败笔。但是只要通过摹写掌握了这个“羲之弧”平和遒润的意韵慢慢会体现出来。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初学书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又称:“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可见摹临结合,能互取其长,互补其短,促进学书进步。

  当然王羲之之所以成为书圣王羲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不可能通过几月几年的练习就能达到那个水平,只是现在我们比古人有条件,可以进行大量的摹写练习,直接在放大的原帖上进行摹写。在以前要摹写那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先得拿一张纸蒙在原帖上,然后沿着原字边沿勾描成空心字,然后再在描成的空心字上摹写。或者蒙一张纸不勾描直摹写。这样做有很多不足之处:一、勾描速度慢,可持续性差,不可能进行大量制作;二、蒙纸在原帖上会看不清细节,勾描容易失真,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很容易失去原帖精神;三、原帖多大,勾描(摹写)也多大,不能进行放大,因为过于小的帖子看不清细节,只能看个大概。

  因着科技的进步使得我们练习书法的方式方法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不要再拿着很小的字帖练写着大字,或许本身方法就有问题。因为根据前人的经验,“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晋,卫铄《笔阵图》),我想字的大小当在7厘米以上或者更大,而且字大了写的时候容易把提、按、顿等等的动作做到位;帖子的字多大临写的字也应当差不多大,这样进步会更快。所以我们用的摹写本和字帖的字的大小应当大于7厘米,但是我们现在能买到的字帖一般很少有大于6-7厘米的,而且因为碑帖都是黑底白字的,由于我们视觉的关系黑底白字和白底黑字同样的字看起来感觉会不一样,我们写的是黑字所以照着临或摹的帖子最好也应当是白底黑字的,以求比较的时候能做到一目了然,能很明显地看到差异在哪里,这样我们才会不断地进步。

  “安然居”最近通过现代图文处理软件,将优秀碑帖进行翻墨、放大,坚持不改动原帖的处理方法,精心遴选、制作了一批摹写本,放大是为了让我们看得更清楚,翻墨是为了让我们看得更真实,而直接在上面进行摹写更是开创了学习书法的新法!经过大量的摹写实践后证明,在摹写了《十七帖》二十几遍后发现,对于网友发在网上的临摹《十七帖》的习作一眼就能看出与原帖的差距,以及点画笔法和运笔的不同之处,我想反复的摹写是更高层面上的“读帖”,会把帖子读进脑子里的。当你知道怎样的字是好的,你才可能写出好字来,要是你连好字长啥样都不知道,还指望能练出一手好字?所以摹写和临写一样重要,在初学阶段或许更重要。



更多文章详见我的新浪博客:
放大的摹写本和放大的字帖详见:淘 宝 网 搜“安然居摹写本”
发表于 2012-7-3 21: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7-10 08: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入木三分……
发表于 2012-7-10 09: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帮忙支持一下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21: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会稽外史 的帖子

发表于 2012-7-12 08: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1: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当代书法论坛 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5 13:51 , Processed in 0.327816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