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53|回复: 11

吴玉如书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9 09: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localimg=740,1340]1[/localimg]
20080411_b9b0bc92cf74b1ba793ekblmClYnldfo.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09: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0411_49200c1c38c8c615363dXjA7EOA5u1Uo.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09: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0411_ef505c7b6fbfa8efd1adAlOsoDqxGiHt.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09: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0411_ff2878ee2488a8b7b1cas5rh5Rks1r82.jpg
发表于 2008-5-29 10: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玉如简介



  吴玉如(1898-1982)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大师。字家琭,后以字行。1898年生于南京。原籍安徽泾县茂林村,故早年号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汉族。

  曾在天津南开中学就读,与周恩来同班,因娴熟古文,受校长张伯苓赏识。后入北京大学预科,又转入朝阳大学,因丁先祖忧而辍学。1916年,曾远赴吉林、哈尔滨一带谋生。1921年以后历任黑龙江交涉局秘书、中东铁路局监事会秘书、北京烟酒督办公署秘书、南开大学文学院讲师兼经济研究所秘书、重庆国民党参政会秘书等职。

  抗战胜利后,吴玉如曾在志达中学、达仁学院、工商学院等校任教,工商学院改为津沽大学后,任中文系主任,直迄天津解放。其间从不涉足政界。“文化大革命”以前,始终在北京以教书、鬻字、注释古籍、编撰《辞源》、《辞海》条目为生。1968年文革期间,全部藏书被抄一空。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吴玉如自幼酷嗜书法,5岁时学写字,到十二三岁时,写小楷、行书已具有相当功力。后经几十年博览勤习专研,能熔合诸家风格,取唐、宋、元、清各朝名家之长,而又以二王(羲之、献之)为依归。形成了他端丽秀劲、遒健豪放、空灵飘逸的独特书风。隶、楷、行、草、篆无不精能。其小楷,放大后可作为大字帖临摹,可见功力精湛。他的行书、草书,在四体书法中造诣最高,集历代名家之长。在穿好扇骨的凹凸不平的扇面上悬腕写大草而无一败笔。

  他在用纸、用笔、用墨方面,都有自己的习惯和见解。早年作字,不用玉版宣,喜用生宣、料半,中年以后只用绵连;他喜用淡墨,恶用墨汁;还善使细管长锋羊毫笔。

  吴玉如在古文、诗词、文字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曾多次在国内和日本举办个人书法展览会,受到国内外的推重赞赏。并有《吴玉如书法集》、《迂叟魏书千字文》、《迂叟自书诗稿》、《吴玉如行书千字文》等传世。而他最受人崇敬的不仅限于在文学、书法上的成就,主要是由于他那刚直不阿,一辈子不肯随波逐流的品格。他对后学,一生都是循循善诱,门人弟子以至私淑者,遍及南北,远至新疆力境尼克勒县,云南昆明、大理,广东、广西等地。

  1982年8月8日吴玉如在津病逝。他生病期间为天津市政协和天津市民革书写的两幅中堂,成为最后遗作。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1: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高风亮节,身后弟子众多。李鹤年、欧阳中石等在行草、隶篆上形成了当时天津市书法中坚力量。可惜的是先生的行草书并没有被弟子更好的发扬,我认为无论是李鹤年还是欧阳中石只是吸取了吴先生书法中的一些面目特点加以发挥,没有形成更加丰富的书写语言。在天津书展上我见过吴老真迹,线条流动飞扬而又不失陈实厚重,功力深厚自非印刷品可以替代,而先生弟子的作品李鹤年的行书有点甜,欧阳中石先生的作品有点沉。均有不及之处。
    先生在世时有“北吴南白”“北吴南沈”之说,可见书坛地位之高,然时过境迁,如今推崇白蕉、沈尹默者众,提先生者少矣,盖弟子杰出者少。欧阳先生似乎也对自己家乡的和尚师傅更加怀念,对吴老提及不多矣。殊不知看吴老魏书千字文,行草诗稿便知欧阳先生出处,而且两项对比,我以为后者远远不如前者也。


[ 本帖最后由 daxiaO 于 2008-5-29 11:19 编辑 ]
发表于 2008-5-29 15: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5-31 21: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xiaO 于 2008-5-29 11:17 发表
先生高风亮节,身后弟子众多。李鹤年、欧阳中石等在行草、隶篆上形成了当时天津市书法中坚力量。可惜的是先生的行草书并没有被弟子更好的发扬,我认为无论是李鹤年还是欧阳中石只是吸取了吴先生书法中的一些面目特点 ...

发表于 2008-9-26 16: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1-3 23: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tao13] [tao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22 16:44 , Processed in 0.397007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