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85|回复: 3

隶书 敏而好学 致张雅森版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1 13: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照片 1153413496.jpg

[ 本帖最后由 颜山居士 于 2008-6-21 17:58 编辑 ]
发表于 2008-6-21 15: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线太弱,没有真正理解书法的内在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7: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致张雅森版主

原帖由 张雅森 于 2008-6-21 15:03 发表
线太弱,没有真正理解书法的内在精神

何为,‘书法内在精神’?请雅森斑竹不吝赐教,谢谢!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历经千年,传承不减,千古流芳。
而且风格流派,体态面貌众多,可谓洋洋洒洒,不胜枚举。大致分: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几部分。
不望泛滥所有,唯求取其精意,领其神髓,旁点侧敲,融汇贯通。在茫茫艺海里,浮光掠影,览一而知天下,谨与张雅森先生及各位有缘之同道齐勉互励,分享点滴喜悦......
从西汉碑刻,刻石,到其后至东汉,篆书向隶书绵延,树碑之风甚烈,隶体碑刻境况一时达至炉火纯青局面,面目丰富无比。从风格上看,典雅的有《西岳华山庙碑》、《史晨碑》、《乙瑛碑》等;秀逸的有《礼器碑》、《曹全碑》、《孔庙碑》等;拙朴的如《张迁碑》、《衡方碑》;雄浑的有《西狭颂》、平正的有《鲜于璜碑》《熹平石经》;古峭的如《封龙山颂》《裴岑碑》,奇谲的如《夏承碑》、纵肆的《石门颂》,,,介于篆隶间的《袁安碑》《袁敞碑》、、、、还有其它诸如《朝侯小子残石》、《杨叔恭残碑》、《韩仁铭》、《嵩山少室》《延光残碑》等等,数不胜数。或朴拙或秀巧,或方刚或圆柔,或含蓄或张扬,或凝重与姿意,各具特色,各臻妙绝。真令人叹怀东汉人的艺术创造力,而且,隶书在东汉中获得了中国书法史上空前绝后的鼎盛......
篆隶之外,作为隶书之捷、今草之源的章草书,始成熟于东汉。同时,后世的所有书体,如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乎全部孕育于这一时期,这可从出土的大批简书和砖刻中得以见证.....
雅森君以为然否?张雅森先生讲到线质,愚以为:
书法一直有其鲜活生命的本质 与偏薄线质 的 缺憾
  若我们从竹木简中遨游品尝秦代与两汉墨迹,则令人陶醉不已。那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原汁原味,仿佛闻到秦汉人的生活气息。倘若没有本世纪竹木简牍的大面世,就只能根据石刻效果来断想当时的书法概貌。
  一、1975年湖北《睡虎地秦简》等的发掘,证明古隶之源头可推算到战国,具有一个漫长的隶变过程。其美学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寓篆意,端厚古茂。如秦简《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等,用笔中含浑劲,结体偏长,以纵势得美。有书写之率意,但无笔丝之映带,字距独立。笔墨厚重而点画清灵多姿,为篆法之延续而隶意盎然。充分反映秦代书法的审美倾向与熟练技法。
2、寓篆意雄厚恣肆。如西汉简书湖南长沙马王堆《遣策》,仍富有很浓的篆意,字态凝重古奥。笔势雄放趋向跌宕外展,斜长或直长笔画显其装饰之美,有向草势过渡的意态,字距排列不拘成法。
3、无篆意平整规范。如西汉简书《河北定县古佚书 》,结体由长变扁,“八分”向背取横势。古朴凝重为端庄秀逸,错落有致被平整秩序化替代,波磔精美已规范为“雁不双飞”,若镌刻于石则与《曹全》、《礼器》、《史晨》同出一辙。从文字演变的角度看,标志着古汉字由摹拟物象向纯符号转换过程的完成,告别了篆之“画”意,以点画“书”写的行为真正独立。
4、无篆意草势飞动。如东汉简《甘肃武威医简》,线条长短参差,笔丝 映带,疏密有致,自由奔放,极富风采。作为艺术基本语言的笔墨:提按、顿挫、轻重、疾徐、方圆、藏露等纯熟的操作技法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用笔的丰富性,结体的奇诡多姿由此产生的节律感,能唤起人们对美的愉悦并产生共鸣。
  但草体简书行笔迅疾利索, 转笔甚多而致角化过甚,不及碑刻线质之凝练,富韧性。而且竹质不易渗化, 毛笔点画无意变得平刷而过,滑、轻、飘之弊端显而易见。
  二、从隶变过程我们看到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书体的笔画由繁趋简,字势由纵趋横,结体由长趋扁,脱解了篆书结构成为一场彻底改造文字的革命。作为祖体的古隶殖化为两大支流:一是走向草化,演化为章草;二是走向平整,流变为汉碑。东汉中晚期统治者倡导勒石载功,故而“碑碣云起”。他们择取了西汉已经成熟的工整类书体作为歌功颂德的入碑文字。由此我们看到,富有深厚学养与笔墨功夫的书法家有了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天地。此时草体隶书充分盛行,无奈官方对碑刻有规定,他们只能屈从这一标准与要求按模式创作,于是书 、刻俱精的《曹全》、《礼器》等碑应运而生。从这个意义阐释,我们可以断想,《石门》与《张迁》较之其它碑版具有独特性的原因是在于远离了当时的审美准绳。《石门》由于刻于山林崖壁,不如庙堂威严庄重,故书手排列自由,又随意将简牍笔法带入了碑版成为“草隶”。同样,甘肃成县天井山的摩崖石刻《西狭颂》字态篆隶相杂,“不伦不类”也有失规范。对《张迁碑》的写与刻也能推想出当时的状况。这完全由于石质风化“无意于嘉乃嘉”,历史开了一个有趣的玩笑。
  三、隶变过程的文字结构外态改造并不损害作为艺术的书法线条的固有美质。卫恒《四体书势》中曰:“隶者,篆之捷也”,指出了隶书即是篆的简约与急就,处于秦始皇时代的《睡虎地秦简》等,这隶属于秦朝正体小篆并存的另一类字体,从大篆中脱胎出来,故有朴茂凝重之遗风。古隶打破了金文的封闭状态,结体虽偏长,但笔势外拓舒展,已露波磔。金文以中含圆转著称而古隶的方折参与显然多了一层审美色彩。中侧锋互用,多以短画散点式的线条,也构成了“以松显紧”的 美学特点。这较之平整结构的汉碑其复杂性与多变性就不言而喻。正是由于“带篆寓隶”的神化以致隶态古奥。明白通晓难成古意盎然,这是由书法的悠久性所决定的。大自然的神秘感,宇宙万物的博大雄强成为书家形象的概括、描述与凝化对象。即使工整端庄的《定县汉简》,考古学家以现代先进手段,仍能将古物面貌从图片中再现其笔情墨趣。这毕竟是活生生的东西,由于每根竹简成一竖行,上下气脉贯通,品尝其秀逸丰姿确也心旷神怡。然而入碑后大空间“布如算子”,就不免乏味。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规定的动作,注定了衰落的命运。所以汉简单个字好看,多个字难看。与平整端庄相对应的隶中带草——“草势美”的呈现,这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先民们出于功用的便捷,在日常文书操作中无疑注入了自己的审美倾向,在伟大的创造性劳动中发现了变化多姿、跌宕起伏的美感并以传承。
静态之隶,以笔丝映带赋予了丰富的草法语言,妙变的同时又赋予较高层次的和谐统一,怎能不叹服古人智慧与灵感的生发。这是人的本性与自由审美意志在毫无制约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精神主体的反映。期待与张雅森斑竹及众道友交流,还望不吝赐教  

[ 本帖最后由 颜山居士 于 2008-6-22 06:48 编辑 ]
发表于 2009-6-12 22: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5 19:08 , Processed in 0.401696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