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1-21 13: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之版主辛苦了,在这真能学到东西。
今又请了李老师!非常感谢。
观看今人之小楷,多是探索创新一路,我一直困惑,我的小楷体需不需加入魏碑成分?不加入魏碑是否就有馆阁体的成分?我的字约0.8厘米以下,如走魏碑之路的话,应该从哪个碑往里掺好呢?请教李老师
李松老师点评:
从帖子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在作深入的反省和思考,这很好.当一个人的字写到一定的时间之后必须自我反省,这是书法家必须具备的素质.最可怕的就是自我感觉良好.从作品看,作者的作品有一定的品位,看出是在用心写字,这种态度我非常认可.想说的课题是,当代写小楷者众多,九届国展,楷书一类小楷竟然占60%,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也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现象.人一多,风格趋同就多,这就是当前小楷创作的现状.如何解决?好象不是一个很轻松的话题.如果把眼睛离开那些司空见惯的路数,应该是一个思路.在几次书法培训班上,我曾经用电脑演示过某些墓志楷书,当把字缩小以后,就是标准的小楷.而且他们的风格与那些大路的风格迥异.这给我们一个很明确的提示,小楷的法源,大有拓展的余地,而且大有发展的空间,只是人们很少去顾及,甚至于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每当我在演示的时候学员们都有豁然开朗之感.具有小楷意味的墓志非常斑斓,非常美妙,非常诱人.取之用之,会走向一个新的境界.
[ 本帖最后由 初月 于 2008-12-17 13:3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