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夜语风荷

杜泓• 年度唯美散文大片~ 西双版纳写生记: 【私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7: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夜语风荷 于 2015-3-28 15:52 编辑

【十】南药园与文殊兰
  

      3月16日。清晨6点醒来。这里的时间要比北京早1个小时,因此现在其实是清晨5点钟。
      赖床一小会儿。起床,洗漱,涂防晒霜,收拾东西,遮阳帽花露水速写本小马扎,还有房间钥匙、手机、植物园月票,我样样拎得清,没出过差错。7点20下楼,跟同学们汇合,集体吃早饭。刚刚想着,从13号起连续3天在植物园门口吃米干米线了,今天还要吃第四次么,有点儿厌了。芳芳告诉我,春华老师说了,今天改转盘右边的小笼包!哈,亲爱滴,知我也。
      我自知基础弱,铁了心跟定了老师的教学进度,完全按照老师的教学安排行进。很多同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一入园就四散了。只剩我和另外三位跟随老师,来到南药园。今天老师示范药用植物的写生技法。药用植物,都长得比较奇怪,我喜欢奇怪的东西,对今天上午的课程充满兴趣。
     清晨的南药园,阳光清透,气息轻软,静美非常。若有若无的药草香缭绕在四周。突然我看到两个及其美丽的汉字“窃衣”。好有趣的两个字的组合。什么人窃?窃什么人的衣?仅仅两个字,却像一场小话剧般可堪琢磨,这就是汉字神奇的张力。发个图在这里,跟我一起,看看窃衣吧。为了寻找老师提到的朱顶红,我跑到下面的药草园子兜了一圈,朱顶红没有找到,却找到了一种奇怪的植物,一看它名字我就惊呆了——哇呀呀,还从没有见过、如此凛冽、如此强硬、如此霸道的名字——大猪屎豆!我先在它树下惊奇了一会儿,细细凑近一看,也是蛮清秀的植物,不知道这名字咋来的。







     转一圈后,好奇心得到不小的满足,怀揣着一点关于大猪屎豆的小邪恶,回来看老师示范。今天的选材是文殊兰。好怪的花,花头的组合跟凤来仪有些类似。不过凤来仪的每一簇是四瓣六须,文殊兰则是六瓣六须。尽管身边只有一个正在认真追随的学生,崇强老师的示范仍旧是一丝不苟,每次的技法示范课程,他都是一边示范笔法一边详细讲解,观察物象的角度,书法线条的用笔,握笔的姿势和力度,物象结构的把握和概括,疏密关系的处理,在每次的示范中都是一边画一边穿插进这些理论,引经据典,不厌其烦。因此,每次上课,我们都能有不同以往的收获。太阳慢慢升到最高,光线强烈起来,老师又提醒大家,注意保护眼睛,最好戴墨镜,不要让眼睛受到伤害,唉,心里的小感动呀,咕嘟一串儿。

     文殊兰基本完成后,我站起来走动走动,伸伸懒腰。仰望高高的树顶,阳光从枝叶的间隙中漏下来,浅浅,软软,美好得如同怯生生的小恋爱。我让自己的写生本坐在我的小马扎上,放在最好的角度,为它与阳光合影。

     小憩之后我开始了另外一种,更怪。肉质的锯齿边缘的厚叶子,一组一组倒悬的小花铃,不过造型很美。一看就喜欢,就有画它的冲动。但它的周围没有标牌,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我把它发在这里,希望看到这篇私奔的朋友,告诉我它的芳名。

     仅有四个人分享的上午的课程,很有吃小灶的感觉,窃喜呀。
     中午回住处,把上午的两幅作业收了收尾,抓紧时间小睡片刻,两点半又顶着大太阳奔了园子。吊桥上遇见班上的帅哥于江平,他的功夫在班里是男神级的,是位年轻的“老画家”,有想法,有激情,大展大赛成绩斐然。他下午也是画竹子,我正好和他同去,向人家请教。他把不少笔法秘籍悉心传授于我,获益良多, 呵呵,今天吃得好饱。
     这里每天傍晚7点半闭园。我怕黑,总是7点前就离开。挎包里有我今天新画的写生稿,三张,不知道画了多少根线,我自知自己的用笔和线质还非常不到位,但我是真诚的,笔笔用心,感觉心里好安逸。
     以下是三幅今天的写生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7: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夜语风荷 于 2015-3-28 15:55 编辑

【十一】凌乱的一天


      3月17日。
     今天好短。
     心里长了草。高高的。乱蓬蓬的。
     从清早开始就状况频出。
     昨天还自夸样样拎得清,结果下楼前就是死活找不到房间钥匙。房间钥匙自行车钥匙汽车钥匙,丢钥匙这事儿仿佛是对我下的一个咒语。这一点,亲爱的雪泥在给我《与梦同住》写的序里曾经大费笔墨,但凡读过《与梦》的人,都是先从雪泥的序言里了解我的恶习,不论熟悉还是陌生的阅读者,他们看到雪泥笔下眼中的那个我,个个都把我了解得体无完肤……所以,很多我的朋友,吐槽我的时候,总爱引用雪泥序言中的话,那是相当好使,百发百中。
     经过手忙脚乱的一阵翻翻找找,我终于在遮阳帽底下寻到钥匙的芳踪。
     此时集合的时间过了,急匆匆下楼,刚走到超市门口,又听咯嘣一声,我的背包带子断了,哎呦喂,祸不单行(哭哇)。好在这里的超市开门很早,7点多已经在营业了。折回去,跑进里面买针线,然后笨手笨脚地缝带子,多少年没做过女红,手生极了。缝好背包,又去转盘一角的破酥包子店解决早餐。急火火,总算赶上了在园子门口吃早点的大部队,不要再出状况了,拜托。
     早点摊那里遇见一对中年夫妇。男人也是来画画的,他倒是很喜欢倾诉,指指旁边坐轮椅的女人说,这是他老婆,坐轮椅上25年了!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带着她。这次来西双版纳写生,也照例是带着她。和多数来写生的画家们一样,他们的早点也是米线。男人去店里,先端了一碗给女人,然后又端了一碗给自己,坐在她旁边。
     是的,他也许真的是走到哪里就将女人带到哪里,但我看那女人的应对我们询问的表情,是那么无助和被动。男人固然做了一件让人一听之下感觉敬佩的事情。
     可是,谁知道呢。
     失去行走能力的女人,一辈子站不起来的女人,被男人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她的一切自由和尊严,都抵押在男人的担当上。可是不巧,眼前的这个男人,一面担当着自己的女人,一面把自己的这担当,向着全世界的陌生人炫耀,让完全的陌生人在一见之初,就听他25年如一日带着女人的伟大的倾诉,而丝毫不顾及女人的感受及尊严——
     这样的故事,我不喜欢,也不怎么感动。
     如果是我,坐在轮椅上,我也不愿意,把自己残病的身体摆在众目睽睽之下,以自己的脆弱和无助接受陌生人的揣摩和猜测,将自己的尊严铺在男人炫耀伟大的脚板底下,踩踏得七零八落。
      一个状况频出的早晨,一个怪怪的我不喜欢的故事。
      从大吊桥缓步走进园子的时候,我似乎有些懵懂。
      今天上午的教学是芭蕉写生。现在我记录这些的时候,还很抱歉。因为家事所扰,上午的写生练习中,我这颗纷纷乱乱的心,无论如何都收不回来。枯叶,芭蕉干,芭蕉花,崇强老师及其详尽的教学示范,我虽然一一认真观摩,但到自己的纸上,却无论如何也回不到正常状态。
      乱了。
      心的乱,是压不住的。
      这样的乱总会遇见。遇见了就由着它,别无良方。纷乱,困顿,茫然,惶惑,都来吧,来者不拒。一颗心就在这样的情绪里,翻折,扭结,反弓,辗转,如同做一组全套的瑜伽课程,被折腾到大汗淋漓时,就会得到下一段,更为长久的安宁。
      夕阳如沐。
      芭蕉丛中,光影迷离。
      我的心,还不知道在何处。
        
      将今天唯一的一幅不像样子的作业发在这里,立此存照。                                                               2015/03/17 22: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7: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夜语风荷 于 2015-3-28 15:58 编辑

【十二】尺幅之内,半生悲喜

      今天的时光从中午开始。
      上午的芭蕉课程结束后,我急匆匆赶去赴她的约。顶着太阳拖着画具,走了很远的路之后,在那个有菠萝饭的傣族风情的吊脚楼餐厅,又遇见了她,她和她。  
      餐厅后厨只剩下最后一个菠萝饭了,菠萝肉和糯米混合,装进菠萝壳里蒸熟,每一粒米都和菠萝的香甜味深密融合,藏进完整的菠萝壳内,静静等你开启,等你的一见倾心。你会觉得,仿佛这甜是它的与生俱来。她一匙,她一匙,她一匙,几个人分享同一份食物的感觉,很像回到小时候。

      菠萝饭后,我们仍在吊脚楼上。
      在吊脚楼上很久。久到好似小半生。
      吊脚楼下是林木葱茏的沟壑,中有一水,清幽幽,绿生生的。和我的视线正对。我看到有人涉水而过。一个男人。一个男人。又一个男人。年龄不同,体型不同,肤色相同。天气并不算太热,但后面的两个,周身只着一点,近乎全裸,质朴,天然,无关情色。他们和专属于他们的水,木,土,石,如此这般,本能地亲近,无比的坦然。
     我很羡慕,他们和他们的水土之间,这样的亲密关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我们已经迷失了这样的关系。太长时间了,我们缺了水木土石的宽厚阔大的包裹与温存,从而变得越来越无助,越来越迷失。
     下午看春华老师画她的水墨。我奇怪了很久她的那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现在亲眼目睹,却是一片茫然。无话可说。小小的她,握着一支硕大的毛笔坐在那里,清淡,从容,还有点儿孤单,但画面上,却是满纸不容置疑的自信。
     离她7步之外,我继续完成我的线描。也是面对一丛海芋。我喜欢它胜过芭蕉。叶片上的大大小小的孔洞让我着迷。我渴望自己描述那些孔洞的感觉,蚀,隔,透,各种叠加,物象中隐蔽的线条和节奏,太诡异了。

      我迷恋画者的自由。
      欢喜谁就是谁。
      尺幅之内,写尽半生悲喜。
      一意孤行。
      晚8点。清透凉软。
      好友四人椤梭河畔,散步数千。
      街边咖吧小坐,一杯鲜榨的西番莲汁,让勐仑小镇中孤单的我们,浅浅欣喜。



       以下是今天下午的写生作业。美人如玉,海芋小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8: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夜语风荷 于 2015-3-28 16:01 编辑

【十三】  我想和我虚度时光


     昨天上午芭蕉下午海芋,好好的人几乎被芭蕉翻过来折过去支离破碎的叶子整疯。海芋还算差强人意。
     今天上午老师终于给换菜谱了,带队来到南药园,指定作业紫花曼陀罗。对于花朵,我还是对文殊兰和醉蝶花那样的怪模怪样的感兴趣,不太喜欢中规中矩的。这种紫花曼陀罗的花型非常普通,特殊点只在于它是把一朵普通的花型叠加起来开放,有的两层花,有的甚至三层花。低矮的株型,似乎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当老师选了一条花枝,将一个八开的速写本衬在花枝后面的时候,我们才恍然。这是一幅标准的折枝小品!
     能够于繁复庸常间发现动人的美感,这是一种艺术能力。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富裕地拥有。




      紫花曼陀罗的写生过程还算顺利,即使到了正午时分,那花朵还是水嫩饱满,没有像凤来仪似的收瓣打蔫,这让我很是欣慰——因为花朵是我最后表现的部分。下面就是我今天上午的写生练习:紫花曼陀罗。

      每天的写生课程安排都是相似的。早晨7点多出发,晚上7点左右收工。中间午饭午休两小时,算下来每天都要画近10个小时左右。我们的写生基地是中科院植物园,处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早晚气温要达到近20度。早晨出发时,气温仅十几度,大家穿厚夹克毛外套甚至小羽绒服都有,上午十点后太阳足起来气温迅速升到30度以上,又要脱去外套只着衬衫T恤。因此,来这里写生的人们全都穿得怪模怪样,小羽绒服大夹克下面套着短袖体恤,长长短短风格百出。
     因为总要在草棵竹林间长期静坐,蚊虫叮咬也让人抓狂,很多人身上都喷了一层层的花露水,长长短短的怪衣衫,浓烈的花露水味,夸张的遮阳帽遮阳巾,是这群画画的人们最醒目的标志。
     中午12点多,收工回宿舍。刚来的新鲜劲儿已经过去,我发现这里实在是没什么东西可吃。早晨大家一起吃米线,中午结束4小时的课程冒着36的高温拎着马扎速写本顶着大太阳回去,又热又疲惫,只想以最简方式果腹然后进入午休。通常情况下我的午餐都是和早餐一样,一份米线一份水果,通常是香蕉或菠萝。米线中加上一块傣族牛干巴,是唯一的调剂。他们的牛干巴其实就是油浸的烤牛肉。两块钱,有乒乓球那么大一块,牛肉表面被炭火熏烤得十分焦脆,嚼劲十足,裹有浓郁的草木香,让一份清寒的米粉登时丰美不少。
     下午的计划比较混乱,有些得陇望蜀的浮躁——因为总想着为7月份的毕业作品准备题材,下午对写生对象的寻找就带了功利性,带有功利性的选择不是首先以动人为目的,这就引发了我的混乱无措。从南药园,藤本园,棕榈园直到龙血树园,一路走走停停,分别在紫藤、无忧花、鸡蛋花、佛肚树、剑叶龙血前犹豫,试笔,放弃,离开,在太阳的熏烤下消费掉一瓶脉动,一罐椰汁,两罐咖啡,数粒口香糖之后,我抱歉地发现自己一无所获。
     我拎着马扎和大袋子大本子在园子里面差不多走了将近3个小时,到傍晚6点的时候,还是乖乖回到了百竹园。尽管题材很普通,竹子还是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这里7点半闭园,我只有1个小时多点的时间了,只能选取一个局部。好在很快发现一截枯竹枝,非常复杂的结构,它应该是被很多人画过了,因为有人将它靠在一棵大毛竹的根部斜放着,并且用了一个恰到好处的角度,最精彩的部分正好在截面的黄金分割点上。
     傍晚的时光突然变快。高高的竹林顶端,偶尔有巨大的竹皮脱落,咔的一声,坠在地面厚厚的竹叶里,自生自灭。
     走出竹林的时候,我想起一句著名的诗:“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最好的时光,是用来虚度的。
     这样一个漫长的下午,西双版纳36度高温的下午,我,和我自己,虚度了一段最好的时光。

    下面是今天下午的写生练习,竹枝,我为它取名:《时光》。


                                                                                                     2015/03/19  2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8: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夜语风荷 于 2015-3-28 16:04 编辑

【十四】终于爱了凤来仪


      3月20日。本以为漫长到奢华的私奔现在居然不知不觉过完了大半。
      我明白,那种酸酸涩涩的不舍马上要来了。
      清晨的竹林小亭,师生20人拉起了横幅,开始照合影了,这是活动接近尾声的标示。
      更觉时光迫。
      集合一结束,我就匆匆奔向水边,寻我那只有上午才展芳颜的凤来仪。它更加常用的名字是醉蝶花,太花哨了,我不喜欢。她们,仙仙的,在清晨的水边正等我。(此图借用,为好友才子画家周毅所摄)。

      我喜欢她们。喜欢得有些心疼。她们迷恋池塘水汽的滋养。她们抵触阳光火辣的拷问。我需要细细亲近她们,我背对阳光坐在其中一朵的对面,远不盈尺,她修长的花丝,就快要触到我的头发。一茎,四瓣,六丝,每一簇都这样不厌其烦地成长。
      两个小时,当我终于从凤来仪的眩惑中脱身出来,仿佛谈了一场艰深的恋爱一般,有些魂不守舍。这时春华老师从我身旁路过,顺手塞给我一个煮鸡蛋。哈哈,我说,想起以前看的农村题材的电影,姑娘去打麦场见心上人,就从花手绢里拿出几只煮鸡蛋塞给小伙子。笑,春华补充说,切,这是柴鸡蛋!路遇后我们又各奔各地,这只小小的煮鸡蛋,给我了小小的情谊,我把它托在写生本上,为它照相。
      



      按照老师要求,最后几天的写生要有意识地多画局部,多采集尽可能详细的素材,为创作服务。下午在竹林埋头苦画两个半小时,高温36度,燥热不堪。尽管竹林茂密,免受曝晒之苦,蚊虫蚂蚁的凌厉攻势让人苦不堪言,我的花露水几乎不起什么作用了,裸露处红红肿肿,星星点点。

      受伤不少所得甚微,一幅竹竿图没有画完就进入困境,不知如何向下进行了。天色将晚,悻悻离开。
      并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有回报,并不是每一个过程都会结果,在无数次的线和面的历练中,才能拨云见月,破茧成蝶。
      写生是画家终生的事业,面对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我们这样的心怀敬畏,为一朵花、几片叶、数竿竹动情,动心,挪不动步,作为画者,应该感到荣幸——我们这样的动情,实在是自然造化对我们的,特有的垂青。
                                                                     2015/03/20 ?20:49
           下面是今天的凤来仪局部写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8: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夜语风荷 于 2015-3-28 16:10 编辑

【十五】竹筒饭、水果与纠缠的榕树

     半月卡上的有效日期截止到3月25日。
     我在这里的时间,还有四天。
     但这里每天相似的生活,我似乎过了很久。
     清晨6点半起床,洗漱,7点多收拾停当出发。桂源宾馆出门向左,到转盘再向左,到第一个路口向右,就直接到达中科院植物园的的大吊桥入口了。入口处的米线店,是大家最经常的早餐据点。餐后八点,进园子,门卫会很仔细地检查我们半月票卡上的有效日期,一次也不马虎。白天教学画画,晚上八点半作业点评,每个人的每一张作业,崇强老师都极其认真地修改评点,不厌其烦,包括我这个编外学生的。工作量太大了,这样的作业点评一般持续到晚上10点以后。
     每一天的节奏都是这样的密集。无论各自以前是怎样的生活,到了这里,都把生活的水准降到了最低,米线,炒饭,竹筒饭是最受青睐的速食,争取时间,节约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
     在通向植物园的那个街口,与申通物流对角的那个位置,每天清早都有一个卖竹筒饭的女人。自制的铁皮烤炉上,摆满了一排淡绿的竹筒,随烤随卖,生意很好,大的5块,小的3块。竹筒饭有白米紫米两种,里面加了花生,米的糯软、花生的浓香再加上竹子特有的清气相糅合,给了竹筒饭特有的风味。加了米和水的竹筒烤熟后用刀劈掉竹筒外面的硬壳,然后在边缘切几个小口,再用刀背把竹心部分拍上几拍,就可以轻松地剥开享用了。刚刚剥开的米饭,裹在一层乳白色的竹衣里,这竹衣是能吃的,类似高粱饴外面的大米皮。
                                                   


     我今天的午餐,就是竹筒饭,加水果。
     西双版纳是水果的天堂。水果的品质非常好,价格非常便宜,吃水果比吃饭还便宜。菠萝每个1块5到5块不等,香蕉1块5一斤,甘蔗10块钱三根,每根都有两米左右。还有椰子,芒果,西瓜,菠萝蜜……在这里,我还第一次知道了芒果的另一种分类,生吃芒和熟吃芒。熟吃芒是我们惯常见到的水果摊上的芒果,一年只熟一季,必须放熟了才能吃。而生吃芒,只出现在卖米线凉粉的小摊子上,作为凉菜的一种。这种生吃芒果,从外观看和水果青芒无异,但不同的是一年四季都有收获,随时采摘随时可食,是用来拌凉菜用的。有甜酸两种。你选定了想要的口味,摊主就用刀子麻利地削去芒果的青皮,然后把果肉削成小块,用米线的各种调料来搅拌,盛好了端给你。我要了一份酸的,拌好后的芒没有任何涩味,有些脆脆的,比白萝卜稍软,比西葫芦稍硬,带了芒果特有的香气,非常独特。

     至少要在5月份开始准备毕业作品,我把题材的范围逐步缩小,榕树,凤来仪,芭蕉,竹子,海芋,就这些了,在其中选取。剩余几天的写生练习,也只在这些范围内进行。
     今天的两个半天。百竹园通向南药园的小路旁,我独自面对两棵不同的榕树,细细阅读它们的辗转和纠缠。为什么世间会有这样的植物,无休止的缠,不穷尽的绕,极尽人类最丰富的想象,也无法尽数它的纠结。

     面对这样百转千回,我努力地遵循着“取舍”二字,这是一场艰难的叙述,所有的转折都不动声色,所有的转折都不容置疑,天然的韵律,节奏,和美感,都隐蔽在此。比任何人为的想象都合理,都强势,都霸道。
     在自然面前,你只有心生敬畏。从写生得来的东西,是画家最值得宝爱的财富。
     今天,2015年3月21日,下午,我的写生作业两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8: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夜语风荷 于 2015-3-28 16:19 编辑

【十六】藤合欢:令人惧怕的爱情



     这两天的睡眠好起来,越发沉稳了。晨起周身清爽,7点5分就下楼了,隔壁的顺清超市还没开门,他们的几个女服务员在路边桌子上吃早餐,无一例外的是米线。
     每个营业日,这个超市的开场仪式都是广场舞“小苹果”,这会儿时间还早,都还没有开始跳。勐仑镇清晨的街道,还残余着尚未扫净的水果烧烤小吃摊子丢弃的垃圾,在植物园之外的这小镇,卫生情况堪忧,垃圾随意丢弃,交通也比较混乱,当地人很多骑摩托车,你在街上散步的时候,冷不丁从哪里就窜出一辆油门开得很足的摩托车,吓你一跳。但是,中科院植物园里面的卫生,却是格外的好,好过国内大部分景点。
     这几天我最经常的写生点,就是百竹园和南药园。在两个园子的结合部,是一个造型漂亮的卫生间,除男女间外,还细心地设计了一个残疾人专用卫生间,里面的卫生也是无可挑剔,镜子明亮,水管能流水,如果手纸架上再真的有手纸,简直就堪比机场卫生间了。这里有个小细节值得圈点。卫生间的墙壁上,有一张宣传壁纸,但不是像其他地方那样抄上一则不冷不热的笑话、再植进某个小广告,而是利用方寸之地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并附上了植物园的官方二维码。我就在这里,了解到了什么是“水中玉米”。
                                 

      因为这个细节,我感受到中科院植物园的“科学范儿”——每一样事物的细枝末节上,都有它专属的气场,科学院的园子,一定不同于其他。目前,这个植物园是国内最为火爆的写生基地之一,跟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孙其峰写意花鸟工作室写生团同时来园的,还有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院,国家画院,云南师范大学等等很多美术院校团体,园内画家大大的多过游人,这里是植物的天堂,也是画家的福地。这里的全称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由著名的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创建于1959年,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于一体,占地1100公顷,收集保存植物12000多种,拥有35个专类植物园园区,拥有植物学、生态学两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在园内的各类植物上,随处可见用于科学实验的标牌和符号,每每看到这些标示,都让我心生敬重。
     今天的我的题材还是集中在榕树上。早晨一进园子就直奔目标,把昨天那幅未完的继续深入。这是棵小榕树,入画却十分大气,气势非凡,只可惜我的技法捉襟见肘,不能尽述其妙。

     下午的写生有点儿被恶搞的感觉。我完成上午的练习之后,又在附近找了棵榕树来画。千条万条的气根,大片大片的肉质很厚的叶子,居然也没感觉到什么异常。待浩大工程将告结束时,春华老师过来,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这不是榕树。这是橡皮树。”啊?我瞬间石化。怪不得这么大片的叶子!你你你一橡皮树,长得这么像榕树干嘛?太顽皮了! 我不由得发微责怪它。
      硬着头皮画橡皮树,我在园子里溜达40分钟,权当课间运动了。经过树木园,进入百香园。突然被路边的一蓬恣肆张扬的藤吸引住脚步,挪不动了。
      它的名字叫做藤合欢。我在刹那间就爱极了这个名字。是“藤/合欢”,而不是“合欢/藤”,这语序和语感,有着严重的区别。我喜欢这个“名词+动词”的组合,藤,合欢。名词后面加动词,这是个小小的主谓词组,叙述了一个主体发出的动作,同时也是一场正在演绎着的爱情。藤的枯干从地面拔出,向上,向左,向右,向各个方向扭转着延伸出形态各异的枝条,以完全出乎你意料的路线、完全突破你想象的角度,奔突行进。

     只有在这里,我才时时体会到,植物的感情。植物是有感情的,必须是有感情的。无忧花的禅意微笑,凤来仪的空灵自爱,三角梅的温暖热辣,芭蕉的雅秀,棕榈的高傲,最富表情的还是藤,尤其是眼前这“藤合欢”——那是不依不饶的纠缠,是柔肠百转的痴恋,时而冲冠一怒,旋起一卷风云直冲云霄,时而黯然神伤婉转低迷遁入尘埃,或者心有灵犀、小枝微探,或者怦然心动,深密相拥……
     我在藤合欢面前着了迷,时光匆匆坠,而浑然不觉。
     但我的相机镜头,无法盛下它的全貌。
     转念一想,也罢,这般的恣肆与狂野,即使能够被装进镜头里,也无法倾囊收纳,看它狂热的爱情,盈满凌厉的气味,刺眼到夺目,热烈到残忍,顽固倔强到不置一词、不由分说。
     这是种让人惧怕的爱情。一种你可以不喜欢,但无法不接受的爱情。
     而我,宁愿去做,一朵开在水边的凤来仪,轻轻一摇,一切挂碍就如数掉落;水汽要好,阳光要软,眼神濯洗得碧蓝——我的周遭,没有人声喧嚣。

                                                                             2015/03/22   21:50
(以下是今天的写生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8: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夜语风荷 于 2015-3-28 16:42 编辑

【十七】艳遇~睡莲马丁夫妇



       3月23日。画画的时间只剩两天。
      到此时才有了艳遇。但幸好遇见了。
      艳遇,可以是一个人,一段故事,一个场景,甚至一种植物的光。
      我们本来是奔着露兜树来的,准备把这个春华老师获大奖的题材细细观察观察。园子里其他地方也有露兜树,但露兜舫这里的最美。当年春华老师为了画露兜树,曾经在这里连续呆了四天,安静,隐秘,清凉,唯美,这里不仅是春华老师代表作品的诞生地,更像是她的私家别院,她对这里的每一个边边角角,都打心眼儿里的透着亲。      露兜舫不是船,而是个纯木结构的小亭,木顶木台木栏杆,木走廊,木长椅,就连亭子一角的垃圾箱都是木制的,十分别致。亭子浸在四周高地错落的露兜树中央,深的绿,浅的绿,一层接一层的绿,从空中直绿到水里,分不清哪里是倒影的开始。水面浮着轻雾,诗意如此充盈,就连我的写生本都有些潮了。



     露兜树是一种结构复杂的植物,放射状生长的支柱根从腰部奔突 ?而下,直插入水,十分强势。我在它面前发呆,发呆够了就开始发愁。 ?这样复杂的线面,这样短促的时间,这样心猿意马的我——我其实, ? ?早已经被水面的马丁夫妇挑动了心魄。

     第一次为睡莲着迷。在北方,我从来都没有喜欢过它,懒洋洋,灰耷耷,红的不俏,白的也不傲,我家大院楼下的水池里,老多了。但在露兜舫,我开始重新理解“睡莲”这个名字。

     我先是发现了“马丁廉吉夫人”,后又发现了“马丁廉吉先生”,这样的一对名字,给人无限的联想。然后是辛西娅·安,然后是蓝女神,但我,不想追问名字后面有多少故事。神秘的蓝紫,脱尘的盈白,红的万端娇痴,橙的风华绝代,这凌波尤物的色相之美,就足够你徘徊,徜徉,一唱三叹了。
     水边没风。亦不见香。鱼儿吞吐水泡,是这里唯一的声响。绿得深邃,静得孤单,天光也淡淡的,拒绝浓艳。这是睡莲最好的画板。一朵,一朵,一朵,每朵都安然。
     想起莫奈的池塘,想起林风眠的月夜。睡莲在他们的画里,一睡百年,他们的名字写在某朵睡莲的深处。好奢华。
     如果,可以,我也想邀你来我的画里,行吗?

                                                                     2015/03/23  22:18
(今天的写生作业,露兜树局部,睡莲局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8: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夜语风荷 于 2015-3-28 16:25 编辑

【十八】雨意模糊听雨阁


     3月24日。夜里被雷雨声惊醒。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以软软热热的大太阳曝晒了我私奔全程的你,终于在我即将离开的时候下雨了。
     尽管不能完成今天预定的写生练习,但还是有些惊喜——等雨小一点儿的时候,我要去听雨阁。独自一人。
     听雨阁是昨天在露兜舫附近发现的。亭子的简介虽然文辞并不讲究,倒也有趣:“听雨阁,面积一百二十九平方米,因其周边种植了大量的宽叶轴榈属植物,雨点打在轴榈属植物叶上及水上,坐在阁中聆听雨声,别有一番韵味。”
     昨天在这里读的时候,阳光正烈。心中好生遗憾:一个是对他笨拙的措辞有些遗憾,一个是对自己不能在听雨阁听雨感到遗憾。
     我这样隐约的心思,莫非被神秘地知晓了么?
     今天的雨,是不是听雨阁对我的再次相邀?
     上午的雨急,崇强老师在驻地为大家点评作业,下午的雨一住,我就直奔听雨阁了,心想,雨点刚刚筛过一层,也许我的听雨阁,这时辰还能听到零星的雨声呢。
     听雨阁还在那里。周边泥土湿软,带着雨后的芬芳。所有的叶子都更绿了,绿得想要醉了你。这里的轴榈属植物,顾名思义吧,是一类叶片呈轴状辐射的棕榈。有的半圆,有的接近整圆,有的半裂,有的全裂,有的几乎不裂。作为热带地区最典型的风光符号,勐仑植物园的棕榈集其大成,千姿百态,面对他们,我只能想到一个词——“旖旎”。
     



     上图的棕榈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名为盾轴榈,分布于泰国。叶大如轮,色翠如玉,翻折有致,极尽妍姿。但我并没有听到雨声,哪怕零星的。雨意在阳光里渐渐模糊,只有嗻嗻不断的蛙鸣,湿漉漉的。

     也好。听雨阁的雨意虽然模糊,我毕竟赶上了。我愿意相信,这是勐仑小镇给我的一个,小小的宠爱。
     从听雨阁到露兜舫,只需走过几折水上木廊。棕榈,睡莲,露兜树,纸莎草——每走一步,都需要放过一处风景,一次又一次的舍不得。
     而纸莎草,需要再费费笔墨——她们状如芦苇,细细密密地卓然挺立在水边,每根茎的顶端都是一簇细叶,携着更为细密的缨须,烟花般向四周放射,比花朵还妖,还媚。这样形貌怪异的草,果真是很有来历的——它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载体,与尼罗河的白睡莲一起,被作为古埃及王权的符号与象征。古埃及人利用这种草的纤维制成莎草纸,沿用3000年不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便利的书写材料之一,记录承载了古埃及灿烂的历史。在干燥的环境下,这种纸可以保持千年不腐,据说全世界约有10万张莎草纸文献保存至今。莎草纸的拉丁文称谓是“Papyrus”,这也是英文“Paper”一词的来源。
     从小学就认识的英文单词“Paper”,今天在这里才找到源头,在这里套用一句广告词吧——“想到paper,想到纸莎草。”

       一场雨,让勐仑更西双版纳。
      一场雨,让我在听雨阁与露兜舫的木廊间,在轴属榈精彩的线条间,在纸莎草古老的传说间,徘徊又徘徊,一颗心如同浮萍下的那条鱼,从十天来沉静的水底浮起,并飘摇——草草而就的写生稿,完全不成样子,我知道,心已不在水底,那么好,不强求。
      且让我,在这模糊的雨意里,放过自己。

                                                                                                                 2015/03/24  2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8: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夜语风荷 于 2015-3-28 16:34 编辑

【十九】曼底村:填塞离情的傣家寨子


      3月25日。
      我们在西双版纳的最后一天。紧张的写生活动已告结束,今天是唯一的自由活动时间。师生们却各有各的计划,有的继续去植物园写生、收集素材,有的去植物园的东部游览区体验热带雨林,而我们8个,要去傣族寨子里采风。
      今天的清晨带着雨意,不舍的情绪还没开始蔓延。一早下楼就见春华老师与崇强老师夫妇又奔向植物园方向,还就诧异了:“不是说去寨子吗?怎么又去园子里?”春华就笑,“这个嘛,明天一早就走了,今天,我要再去吃一次植物园门口的米线。只有那里最正宗!”哈,这个馋丫头,对一碗米线也如此的重感情。
     而我,早就开始想念石家庄的饭了(这里只有米线和米饭)——豆浆,米粥,煎饼果子,驴肉火烧,甚至是一个普通的发面烧饼,都让我十分想念。在转盘一角的早餐店,我要了一碗馄炖,还算熟悉的口味吧,但这里的馄炖馅调得马虎味道一般,用米线的很多调料来弥补,我加了很多薄荷叶甜根菜和鱼腥草在里面,热热闹闹的,稀里糊涂的。

      我们要去的寨子是曼底村,距离勐仑镇40多公里。人大画院办公室的任主任带队,其余7位都是女侠:班主任郑春华、刘平及大姐、杨景峰、刘金亭、钱彩连和我。任主任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十分熟悉,懂管理精画画会摄影,一口纯正的京腔京韵,尤其是他休息时,手中习惯性地拈上一管英式烟斗(不知是不是石楠根的),更显艺术范儿十足。这次任老师无意中成为唯一的男领队,领队导游摄影师,义不容辞身兼数职,让一众女侠好生安心。
      40多公里的山路,春华,金亭和我,饱受晕车之苦,苦不堪言。按下不提。
      等我们终于到达曼底村口,看见不远处那些错错落落的蓝屋顶的时候,欣喜才接踵而来。
      




     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傣族村寨,我们要去的傣家是任老师相熟的朋友,就如同串亲戚一样,我们带了一些鱼肉酒水,去人家做客。这次的进寨子不是我想象的景点一个游戏项目,而是出于最淳朴的交谊,因此就有着浓郁的人情味、乡土味,让我这样一个陌生客心生期待。
     从曼底村小组的充满原始宗教色彩的寨门进去,没走多久,就被一片蓝色的屋顶惊到了——在这偏僻的、深远的、浓绿的山间,这片人居以其深深浅浅或明亮或凝重的蓝色,从背景中跳出来,鲜艳得让你无法相信。深蓝,浅蓝,淡绿,纯净而圣洁,这是水的颜色。
     面对这个爱水、敬水、靠水而居、以水文化繁衍生息的民族,我知之甚少,我对傣族的第一个了解,就是这片高高低低的蓝房子——不由得就感叹,3000多人的一个寨子,怎么可以这样任性地,选择了这样高贵不群的颜色。

   
     寨子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安闲静谧。雨后的青山被橡胶树密匝匝覆盖,林间云雾升腾,仙气袅袅。那水,大概是罗梭江的一段?一座古老的木吊桥吱吱呀呀,横过江面,不时走过一位身形佝偻、但步履轻健的傣家老妪,为画面增添了一份时光之感。
     一行8人在寨子四周的山路上,笑笑闹闹,被新鲜和陌生晕得七荤八素,各种摆,各种拍,各种嗨,嗨翻了。












     等回到我们做客的岩海燕家,主人已经把热腾腾的傣家饭往桌上端了。傣家烤肉,腌酸菜鱼,苦花,干笋,薄荷,糯米饭,还有浓烈芬芳的自酿的包谷酒,不由得人食指大动。隔壁一家乔迁新居正在宴请乡里,热闹非凡,时不时传来“岁、岁、岁岁岁”的酒令声,我们这厢心痒难耐,要求年轻帅气的男主人岩海燕带头一起也吼几声。傣家人喝酒的时候,有个特殊的号子,其实就是喊的“水”,发音类似于普通话里的“岁”。并且,是有固定的节奏的,第一个字拖音长,第二字较短促,中间空半拍,然后第三至六字依然很短促,最后一个字调向下行,发音有力、拖的很长,整个号子喊下来,群情激昂,一口一杯,堪称豪饮。从不涉酒的我,也忍不住申请了一小杯包谷酒,端起来学着喊了几通“岁岁岁”,节奏感极强,呵呵,很是过瘾。
     小雨很应景,午饭未尽就开始光临,整个寨子水光一片,水花一层层在地面上开放,蓝绿之色在水的冲洗中更加鲜丽饱满。




     寨中佛塔的灿灿金身,在一帘雨雾中光华四射。
     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每个寨子都有自己的寺庙和佛塔。大佛爷的饮食由全寨人家轮流供奉。这里是全寨的佛事活动中心,也是精神归宿之地。海燕带我们来到寺庙参观,在进入主殿之前,所有的人必须把鞋子脱掉,以示敬意。


     佛爷的宝殿肃丽庄严,不怒自威。连我们这样的异乡客,也禁不住俯身叩拜,虔诚祷告。

     




      殿外,佛爷晾晒衣物的廊柱上,我发现了三个字:我爱你。


      这究竟是谁向谁的表达,也许我将永远无从知晓。但又如何,这毕竟是一句,人世间最动人的话语。

     又参观了两家新旧民居之后,大家心足意满,感叹连连。被陌生和新鲜填充、惊讶并引发思索,是大多数旅行的意义。
     但今天旅行的意义,还不仅在于此。
     今天的旅行,紧紧地填塞在这场私奔的结尾。
     衔接着前面每一个写生日的紧张节拍,又安顿了明天即将纷飞去的惆怅离情。
     因为一场与傣家村寨惊艳的相遇,这场私奔才有了对比强烈的疏与密,整与碎,黑、白和灰。


                                                                                     2015/03/25   23: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7 02:19 , Processed in 0.439289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