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沐云堂

【沐云堂访谈】陆明君---学业醇儒 文章大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08: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回帖!
发表于 2010-7-21 23: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帖!学习!
发表于 2010-7-23 09: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台阔望   艺论双绝   
           -----陆明君先生印象
这真是个让人欣慰的时代。
能在全国大展中屡屡获奖的书家,有,但不过几十人;能以文论立世,且学术专著亦能获奖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在大家的印象中,陆明君先生居然二者兼得,并且走上书坛的高峰,摘金夺银,却又丝毫不露痕迹。看着他的大作和专著,居然你从心底里便不得不佩服:这样的东东得获奖!
陆明君先生印象,源于此。
我相信明君先生在吉林大学的所受的教益是令我们羡慕和向往的。在高校日益走向浮躁的学术氛围中,能扎实沉下来做学问的人不多了,能坚持坐冷板凳做出点成绩来的就更是罕见。明君先生能坚持在书法的领域里相继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且是以高含金量的多篇学术论文做基础。彰显着他的学术耐力和学术人文精神,我们应该向真正做学问的人致敬。
五十而知天命。明君先生在走向“复归平正”的时节,我们期待他的再次升华与嬗变。
发表于 2010-7-23 12: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陆老师展览成功~~~
作品率意见功力而又不功利,当代显见~~~`
发表于 2010-7-24 17: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兴吾堂 于 2010-7-8 07:49 发表
陆明君先生首先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因为先生二十余次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展、中青展、兰亭奖等,并在第一、二届正书展、第八届中青展、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书法展中获奖。这一切无不说明先生雄厚的创作实力,良好 ...

再次观赏、流连忘返。
发表于 2010-7-24 17: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贴赚分、评论有奖。
发表于 2010-7-24 21: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7-24 22: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乃真正的醇儒、大雅!再次拜读,严重欣赏!
发表于 2010-7-25 00: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书法的主流方向无疑集中于对传统经典作品的继承开掘与时代风尚、个性的融合上,如何做到既有形式与视觉上的感染力,又不乏内在的意蕴与人文精神,是书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在倡导雅正书风和崇尚书卷气与文人风骨的今天,明君先生的书法以学术为基其古朴,自然,灵动,晋人的气度,映现在了书法视界中,颇值得关注并给予我们诸多启示的个案。这次明君先生的展览上的作品我们可以窥视其对传统的用工之深,也正是对传统的继承和深度挖掘,才有了“古到深处便是新”的境界。其书法简约中极尽变化,结体不欹不怪而能别出新意,点画精微却具有风云之象,开合得宜,收放自如,不激不厉,具有一种儒雅灵和的气度,反映对经典书法继承与开掘上的深度,并“技道两进”,具有了个性鲜明的精神力量。
中国书法伴随文字的生成和意义的交流而出现,又伴随着抒情达意和文化转型而向今天的人们显示其魅力。从文化出发去看书法,使得明君先生从原本就书法而谈书法单纯的书法意识回归到书法艺术的基础、核心、综合的文化意识,并在人格上逐步建立起当代文人的格调。
对古代经典书法,你挖掘的越深,你得到的东西越多越与众不同!当代很多书法家都很浮躁,这种浮躁来源于对传统的认知和把握的肤浅,很多书法家对于传统只是蜻蜓点水的涉猎便急于创新,岂不知创新来源于继承,继承来源于挖掘,挖掘需要深度!书法作为“心画”虽曾来源於象形,但发展到今,其艺术形象已距离实际生活物象十分遥远,却又与人的心灵更加接近,它以汉字为构架,把世代积累的点画形态,点画结构,与人类审美心理相映照,丰富之、发展之,以其特有的点线律动所创造的意境,表达审美感受与“心灵隐秘”,并与欣赏者沟通心曲。
明君先生的书法能于常格中超凡脱俗,别具风规,也得益于其艺术的潜质与深厚的学养。先生在学术方面,涉及书法史论、金石学、文字学、画论、文学等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胸怀锦绣,并把深厚学养能够贯彻、熔铸到书法当中;才使他的书法具有了书卷气息与文人风骨。
林语堂先生说:“……一个多情的艺术家产生多情的艺术;一个逸乐的艺术家产生逸乐的艺术;一个温柔的艺术家产生温柔的艺术;一个细巧的艺术家产生细巧的艺术。”什么人写什么字,这不是选择的问题,只能是灵魂的自然表现,是德、性在艺术作品中的真切流露。明君先生作品透露出的文气、真性,淡雅,和对艺术悟性,必将彰显艺术的大自在。
发表于 2010-7-27 21: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17 17:46 , Processed in 0.304000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