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虫甬

书法文化内涵的缺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09: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一幅具体的作品很难,就好像面对一个美人,虽然我们也可以用许多语言对她进行数据分析,观感描述,虽然可以很精彩。一旦美人离开,那一堆文字的具体作用甚至比不上一张照片。这也说明了语言文字的局限性,但语言文字所提供给人们的想像空间却是无穷的,甚至可以穿越时空存在,如我们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感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鹏先生:
      要从随意一件作品里生硬的找出"文化内涵",往往无从下手,陷入尴尬.
          把"文化内涵"高高顶起,又常常使得书法成为文化人的"游乐场",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来撒回野.
          前一种情况是"写字家"的庇护所.
          后一种情况是"修养家"的蒙*药.
          所以,虫甬兄把"技术内涵"和"文化内涵"并举,辅之以"状态说","生命说","收官说"等,.的确让人佩服!


虫甬:
       先生所言,甚合我意,谢谢了!
      我将书法的内涵相对地分成技术内涵与文化内涵两部分,并着重强调书法的“保存精神影像与生命痕迹的双重功能”,也有着眼于当代书法的历史存在方面的思考。
      先引一段过去的论述:

     如果把书法的历史存在比作一棵大树的话,那么,在晋代以前可以说是书法的草创时期,天真烂漫、自然丰富,就好像大树的根须部分;而晋代以后,形成了以二王等书家为主流的书法传承脉络,就好像大树的主干部分;到了近现代,则进入书法大树的细枝、花、叶等虽然炫烂多彩,却也处在最末端的部分。如果将中国古代的书法存在比作一条河流的话,那么古代书法现象的时间流向很清晰,各位代表性的书家占据要津,后人无法绕过他们。而如今的书法存在则像一片大海,各种书法信息同时并置,甲骨文、篆、隶、真、行、草等历时性的书法现象同时呈现,古今书家的时间顺序已经模糊。如今的书法存在只是为我们这些时间的过客提供了充分展示能力的舞台。也就是说,从20世纪80年代后崛起的书家群体,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出现预示着一个新的书法时代的到来,而作为一个个具体的个体,则很难在书法史上留下多少痕迹,产生多大的影响。这很残酷……(《汉字的综合之美》)
      对于书法这种已经经过了充分发展的艺术形式而言,留给我们及后人的生长空间都很有限,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满怀热情的投入却结不出几粒像样的果子的可能性也很大。

    那么,我们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
    也就是说,如果书法作品承载的主要是“技术、形式”方面的内涵,而“技术、形式”往往是可以重复、超越甚至是否定的,就像我们现在对二十年前的那些(甚至是获奖)书法作品的“创作水平”已经不能满意。
    但如果书法作品主要承载的是“保存精神影像与生命痕迹的双重功能”,则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因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精神个体“精神影像与生命痕迹”都不可能相同,意义是自在的。就像我们面对自己少年时的旧作(文化内涵相对充沛的作品)发出的感慨:技法虽然有些幼稚,但那是凝聚着我青春梦想与冲动的心迹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朋先生:
       邱振中先生的理论以其完全不同于中国前人的视角,着实让人耳目一新.
       但是"新"之后,似乎也只是"不同",并不见得高出古人.
       他所不能解决的"形式背后的秘密",就在于他对于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抽绎的太干净.
       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拿与前人不同的手术刀,选择中医疗法还是西医
       把中国书法往手术台上一扔,解剖的很仔细,观察的很"显微"
       最后人却死了.
       要想活命,手术刀也不是不能用,但不是什么都靠它.
       动动刀子,看看虫甬先生的阐释,似乎也行.

虫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能够用“完全不同于中国前人的视角”来审视书法,这也是时代之幸啊。但更重要的是不要丢掉自己的“主见”。   
       记得拙作《书法文化重建的一些相关问题》中曾有这样的论述:   
       虽说西方社会比我们早进入工业文明社会,先入为主,掌控着话语权的优势。但他们的“书法”十分幼稚,并且还从来就没有长大过。所以不要自我奴役,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硬套书法等中华文化中特有的艺术形式,而应该在认同中华文化最基本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构建与中国古代书论能顺畅衔接,对当下书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相对独立的书法理论体系……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鹏先生:

个人也觉得,这个时代不缺技术.
缺的是技术背后的人.
这个人首先没有技术障碍,不一定要全面,只要表达清晰,在表达清晰的基础上尽可能赋予其声音以美感.
这个人并不把书法当生命,自有其高于一般人的审美品位,社会视角和生命状态,而其书法作品又无疑是这种"生命"的最好诠释.
这种人,说到底,读其作品,感受的是作者,他的呼吸状态和他所处的时代.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湖烟客:
     文化内涵的面相
     陈君大作颇中我意,文化内涵的问题,或许是极简单的,可最简单的也许就是最丰富的。书法作品的文化内涵其实是落脚在人的生命精神层面的。古人喜欢俯观仰察、游目流观,那是对自我生命的眷顾和思索;反射到书作上,是建立在书法技术品质上又闪耀在技术品质之外的所谓的文化内涵。它应是学出来的,更是活出来的。披之艺术是形而上的,于生命则是实实在在的。今人或许可视之为一种艺术理想,去好好研究历史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心得先生:
       今日无事,看完全帖,和虫兄略做个小交流,就不发在中书网了.
       首先我不认同虫兄看权贵是跳蚤的仇富视角.权贵中有精英,寒士中也多小人.没有绝对一说.
       我不否认兰亭,祭侄的高度.但如果眼光还停留在那个年代,无疑是可悲的.我们还有发现新内涵的能力吗?
      也许只有跳出了自身的皮囊,思考才会深刻些.历史一直在前进.没必要去忧天.让我们欣赏完唐诗,再去阅读宋词,看完元曲,再去发现白话的美吧.有事出去,先说到这


虫甬:
     “权贵如跳蚤”,在特殊语境中是可以成立的。
      王羲之、颜真卿等不也是过去朝代中的权贵吗,只是如今书法领域的“权贵”们的档次太低,讥讽一下也无妨!
      承认兰亭、祭侄的高度,并不等于将“眼光还停留在那个年代”,我们探讨“书法文化内涵的缺失”的目的,不就是想发现如今“书法文化的新内涵”在哪里吗?
       所谓的“历史一直在前进”的观念是需要警惕的,我们国家、民族为此付出的代价还少吗?
       如果说先秦时期那位可敬的杞人的“忧天意识”还有些不着边际,那么,我们这个时代的忧天意识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一来先生:
       53、61、64、68楼。小子觉得这大概也就是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吧。我们现在乞乞于“书法内涵”的缺失时,“书法”那个家伙说不定在窃笑呢!——不“争”不“吵”不热闹,没有生气。这样对我才有好处。——就象我们看古代书史一样,后人看我们也许觉得:“古人”怎么这样杞人忧天呢?以为书法艺术走向穷途末路,到现在不还是好好的吗?同人的生命潜能一样,书法艺术的生命力谁也不知有多强。东汉赵壹担心过,北宋时王定国担心过,现在虫甬兄们又在担心,下个世纪该轮到谁担心呢?


虫甬:
     我认为,“忧患意识”是中华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需要特别强调一下,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人而言,忧国忧民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要求,也是情之所感,心之所系,艺术之所表现的重要内容。而到了近现代,随着地球村的形成,中国文化人的“忧心”也随之拓展,“忧生态、忧文化”是必须具备的内涵,如果一个艺术家的创作体现不出这方面的内涵,那么,他的创作的“真诚与深刻”就很值得怀疑!对于书法而言,想要直接表现这些内涵很难,可能只有通过对书写文字内涵的即时定格等方式来显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中原先生:
        这个话题太空太陈旧了,没有特别的专业知识与文化学积淀,难以谈出新东西。文化内涵的缺失话题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在讨论了,以前那个时代的一些学者的观点可以借鉴。


居士先生:
      这个话题挺好的,也不存在空和旧的问题,也不存在有没有新东西的问题。更早的有责任的文化人可能都会讨论过,而不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虫甬:
      只要问题依然存在,探讨就是必需的。何况现在存在的问题已经更为严重了!
      我们将自已切身的感受与思考表达出来,如果还可能使问题更加突显与清晰,就有了存在的意义。
       所以,我认为探讨有关“书法文化内涵缺失”方面的问题:
      常说常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茗心堂先生
        老实说,对于书法“文化内涵”的问题有点糊涂,只知道啥叫美,不知道啥叫“文化内涵”。我看一个书法家,首先应该是一个艺术家,艺术的感觉要好,别的尚在其次。就说这幅所谓“缺失文化内涵”的作品吧,首先是没技术,其次是不美,再次是俗不可耐。之所以格调低下是顺乎这样一个逻辑而来,说好听点叫“俗字”,其实连俗字也不够,因为有的俗字功力是有的,只是徒有其表,格调不高,写字好像例行公事一样,可这幅字却连功力也没有,艺术感极差,不知道叫个啥,缺失的成分多了去了,掰开手指一算,还轮不到“文化内涵”呢!我这是认真地说。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荆红藤先生:
      关于当今书法“文化内涵”的思考
      楼主关于书法“文化内涵”的思考,反映了一位有责任的当代书家对于中国当代书法发展状态及前景的关注,尽管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尚待深化,但提出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还是显而易见的。
      包括书法在内的文化艺术,是一个社会历史时期人们经济生活状态的精神反映。按照唯物论的哲学观点,物质决定精神(包括文化),精神(文化)反作用于物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时期独特的文化,而这一时期的文化又服务于这个时代,为它所生长着的这个时代的人们提供精神食粮。书法亦然。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尚态,就是时代决定书法审美旨趣,书法适应和服务于时代的明证
        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很长一个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文化艺术并未出现与之相适应的繁荣,人们似乎都经历了一个“精神文化缺失”的状态。哲学、宗教、文学、戏剧、曲艺、舞蹈、书法,在发展方向上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迷失。以电影为例,张艺谋靠《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而成为世界级明星大腕,但我一直固执的认为,这些东西除了拍摄技术上的进步以外,并未留给当代人什么精神上的东西,它不可能像“四大名著”那样而成为不朽。就书法而言,诚如楼主所言,“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当我步入一个书法展厅,面对悬挂在眼前琳琅满目的书法作品时,它们眩目的外表可能一时吸引我的眼球,但在对它们进行一番用笔、结字、章法等方面的琢磨后,就会将目光移向别处……”。究其原因,我们不能不思考一下,当代书法它应该承载什么样的文化,它能够反映当今时代的什么风貌,它应该让什么欣赏赞许它的什么品质!
     形式技巧、文化内涵?楼主提出了两个书法追求要素。对于当今书法,是形式技巧已至臻完备,而惟惟缺失“文化内涵”,还是形式技巧和文化内涵“双缺”,可能诸层面有不同的判断。就本人看来,书法的形式技巧是书法文化的外壳,在外壳的里边还应该有更多东西在里边,是书法艺术家的追求,亦是当今社会较具普遍性的审美情趣。如果形式尚不完备,文化内涵缺失,那当代书家的责任可就更大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7 02:57 , Processed in 0.361440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