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南山书院

【南山雅集】——南山书院第三届艺文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20: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生最爱逍遥游-冷砚.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20: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冷砚书法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20: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冷砚书法.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20: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冷砚书法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20: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山书院 于 2018-6-11 20:34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20: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70503070834.jpg

    南山书院主讲人:窦洪涛
    知名作家、诗人、书法家、社会文化学者。齐鲁文化之星,影响济南十大文化人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孝心网总编辑。志于儒释道学说互参。出版有《茶人笔记》《国人笔记》《孝心笔记》,《孔子给大学生讲什么》《人类:倾听癌症》《中国社会教育的危机》《济南商界领袖访谈录》等四百余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20: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山书院 于 2018-6-11 20:33 编辑

  凉
窦洪涛
婚前总听人说
婚后不要让老婆知道你会做饭
否则
婚后基本就一厨子
于是就照着做了

只是没想到老婆的反应有些大
一个耳光扇过来吼道
你不会做饭?
你他妈一个厨子不会做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20: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山书院 于 2018-6-11 20:49 编辑

我们的尊严与价值:贵以身为天下
洪涛讲荀子之30
亲爱的同学们,晚上好!今天你的心情还好吗?
    今天我们进行第三十讲,我们的尊严与价值:贵以身为天下。人生下来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没有“法度”的约束,我们就难以形成正确的“三观”,加之混乱的社会以及混乱的习俗,我们就只能在本来渺小而卑微的心灵上再加一层渺小和卑鄙,使昏乱的资质又染上了昏乱的习俗。
    君子如果不能用一种权势来统领和管理这些普通的众人,那就不能打开他们的心窍,向他们灌输好的思想。荀子说现在很多人的嘴巴和肠胃哪里还懂得什么理解和道义、推辞和谦让,廉耻和羞耻、局部的小道理和综合的大道理呢?他们只知道慢吞吞地嚼东西,香喷喷地吃个饱饭而已。
    没有法术约束,没有老师教导,他们就会和他们的嘴巴一样,只知道吃喝。假如人生下来以后就没有见过锦衣玉食,只体验过吃糠咽菜的生活,那他们就会认为这些糠菜就是最好的东西。但是他们一旦尝过大餐,就再也吃不了粗茶淡饭了。穷日子本来没有什么,但是很多人一旦尝过富日子的滋味,就再也过不了穷日子。
    孔子的理论是给普通人讲的,是给有见识、有经济能力,能够上得起学的人听的基本伦理,荀子说,人建功立业要持有的“法”就是一个人如何用“礼义”也就是“道”来约束自己,让自己归于“道”,实现自己“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君子愿望,而老子是向精英阶层讲怎样成就王道大业的,因此他们对应的阶层不同。
    荀子说,修道是一辈子的事情,甚至是累世的修行,而修道最重要的是要快乐,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学习天道,学习大道,目的就是让我们和这个世界快乐地相处,和自己快乐地相处,然后,只要我们出手,什么样的王道大业都可以办成。
第一节:君子大乐
    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者,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子路问孔子说:“君子也有忧虑吗?”孔子说:“君子,在他还没有得到职位时,就会为自己的抱负而感到高兴;已经得到了职位之后,又会为自己的政绩而感到高兴。因此有一辈子的快乐,而没有一天的忧虑。而小人,当他还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就在担忧得不到;已经得到了职位之后,又怕失去它。因此有一辈子的忧虑,而没有一天的快乐。”
君之子
    这段典故我们已经介绍过,今天不再细讲。荀子在这里要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光荣与梦想,尊严与价值,都在于我们要一辈子做君子。千百年来,正义、善良都是因君子之为而生,和平美好和正义都是因君子风范而凛然于世。所以,我们要言行一致,不屑名利,为官不听信甜言蜜语,不让利益美色迷惑了自己,始终保持一颗明亮的眼睛,一颗坚贞的道心。
    “君子”本意是“君之子”,在最初的时候,君子指的就是上流社会的人,相对的,“小人”就是指属于低阶层的平民百姓。在那时候,贵族、小人的身份基本生下来就注定了,而且绝大多数人基本没有改变自己身份和地位的可能。君子基本上衣食无愁,享有贵族特权,因而“礼”在衣食住行上对君子的要求则更加严厉。
君子言形犹如日月
    孔子也说:“礼不下庶人
即是说低阶层的人行为、说话不严谨,不要跟他们学,他们要去觉悟、去奋斗、去跨越,那是他们的事情。作为君子,不要以高阶层的标准去要求低阶层的人群,韩非子曾经问荀子什么是君子,荀子概括地回答说君子就是知道“礼义”并能亲身实践的人,就是经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后懂得了人间大道,懂得了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法门而去笃行的人。
    荀子说君子渊博,而且每天检查和反省自己,尊重别人但是不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自己讲究诚信也不以不被别人相信为耻。君子不会被金钱、名誉所魅惑,君子不诽谤别人也不怕被诽谤。君子拒绝贿赂,哪怕小到随手礼,大到整个国家,不是自己应得的都会坚决拒绝。君子道德高尚,很容易结交朋友,君子在朋友之间施行仁义,君子为了“礼”和“义”甚至可以牺牲自己,君子称赞别人的美德,但是绝不阿谀奉承。君子指出别人的过失,但是绝不挑剔别人。
    君子言形犹如日月,人皆仰视。
学而优则仕
    韩非子又问小人是什么样的人呢?荀子概括地说小人好名利、好嫉妒、好声色,不学礼仪,不修身养心,任着自己的本性发展自己的人生。小人从来不说真话也不讲诚信,唯利是图,大发不义之财。小人记恨别人,栽赃陷害别人,一旦掌握了权利,就会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小人独断专行,听不进别人的劝告,排挤贤良有才能的人,陷害不跟他们同流合污的人。小人只想独享荣华富贵,从来不懂与人分享,他会公然犯法,成为强盗,在国家混乱的时候就会杀父弑君,卖国投敌。
    荀子赞赏君子,鄙视小人,荀子教导他的弟子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选择做君子还是做小人,有智慧的人会毫不犹豫地做出正确的选择。从孔子开始,君子和小人的概念就基本用来区分个人的道德素质,这就跟身份、地位没有什么关系了。也就是说不管当多大官,不管有多少钱,如果你为富不仁、为官不义,就都是小人,而平民百姓,道德素质高,也可称之为君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把君子和小人从道德和个人素养上加以区分,而不是以前的君权神授或是巫术来做出判断。有道德修养,哪怕你地位低微,也是君子,优则仕,学而优之后,你就可以并且也应该出来做官,出来为人民服务。孔子打破了两个阶层水火不容的状况,从此之后,只要人们去修身、修心,就可以实现一个家族的光荣与梦想,尊严和价值,为了国治、天下平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如此,不管出身,只要你就这样做,你就是君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20: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山书院 于 2018-6-11 20:57 编辑

(接前文)君子和小人之别在于习惯
    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也一样从君子、小人的道德素质来对他们进行界定。他认为君子、小人在先天能力、素质、智力上没有区别。他们之所以有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由于他们后天受到了不同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习惯。
    所以,荀子把个人在不同的处境和环境中接受不同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注错习俗”。即是说面对不同的习俗,你要如何解读,如何入乡随俗,又在之后如何统领这一方人民。君子和小人出生之时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用来满足欲望的途径和手段却不同。君子要实现自己的光荣与梦想,便会通过去帮助和引领其他人实现他们的光荣与梦想,如此没有人会说君子的不是,因此会得到所有人的敬仰。
    君子的光荣与梦想不是自己给自己的,而是由世人给的。我们不可能在自己的脸上刺上“君子”两个字,如果你真这么做了,那么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真正的君子是别人给他发金牌、银牌或者铜牌,而他自己连木牌都不能发给自己。
    同时,一个人只要成为了君子,他就应该承担起与天地相参,治理天下乃至为民做主的责任。君子要做的就是拼命培养自己内在的品质和德行,不去推销自己,不去炫耀自己,更不去炒作自己。君子耿直、善良、光明磊落。胸怀博大,小人卑鄙、污浊、偏激、狡诈,很多人当不了君子,做了小人,是因为他们没有懂得“大道”,没有形成正确的荣辱观。
第二节:贵以身为天下
    荀子曰:“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粗布之衣、粗紃之履而可以养体。”
    荀子说:“内心平静愉快,所视不过平常之物而可以养眼,所听不过平常之声而仍可养耳,所食不过粗茶淡饭而仍可养口,所穿不过敝衣烂履仍可养神。”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万事皆平常”,即是老子讲的“涤除玄览,天门开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荀子看来,一个人所欲愈多,所患亦会愈多,太在乎事情会不会成功,太在乎事情失败了会给自己带来多少灾害,太在乎别人怎么样评价自己,而往往忽略了事情本身。我经常讲,你是一朵花,就只管让自己灿烂、芬芳地盛开就可以了,蝴蝶、蜜蜂来不来,那是它们的事情。
    重荷之下,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越想得到,越容易失去。我们都知道后羿射日的传说,后羿是夏朝非常有名的箭术高手,夏王听闻,也想一睹为快,于是就指定了一个地方作为靶子让后羿射箭,并承诺射中了赏黄金万两,射不中撤销他的贵族爵位。后羿听后,顾虑到这一箭所造成的后果,担心射不中靶心,丢了爵位,会害了自己的家人从此成为平民,过不上舒适的生活,所以就心慌意乱了,手抖了,一连两箭都脱了靶。
致虚极,守静笃
    其实射箭与写书法、绘画、弹钢琴都是一样的,最重要的不是技法,因为到了一定程度,那都不是事了,最重要的是呼吸,呼吸依从于心态,而心态最重要的是“致虚极,守静笃”,是心无杂念。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可以正常地发挥甚至可以超常发挥,但是这一箭关乎到了他的尊严与价值,光荣与梦想,以及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和口碑,还有自己家人的命运,那么在重压之下,就有可能心态失衡。
    一位真正的歌唱家,无论是面对一位观众还是数万观众,他的心态都是一样的。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尽管我和同学们都只是通过声音交流,但是洪涛老师绝对不会穿着背心或者是裹着大棉袄讲课。在讲课前,我一定会照一下子镜子,以一颗谦恭的心态来整理自己的仪容,我知道,虽然你们看不见,但是一定能感受得到,这就是一份最基本的尊重。
一颗“平常心”
    人世间最难得的就是一颗“平常心”,一颗不为虚荣所诱,不为权势所惑,不为钱财所动,不为声色所迷,不为世间一切的过眼烟云而沉沦的心。有人问一位禅师他有什么不同之处,禅师回答:“有,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我感觉困的时候就睡觉。”此人疑惑,这不是所有人都在做的事情吗?有什么不一样呢?禅师接着说:“很多人在吃饭的时候想着别的事情,睡觉的时候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什么都不想,吃得香甜,睡得安稳。”
    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总是在利害当中穿梭,游于浮华宠辱之间,于是产生了种种思量、千般妄想,一念未平、一念又起,后先相继,念念不忘。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成为他们最大的障碍,困于此就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

    亲爱的同学们,生命的意义原本不是这样,只有将心去融入世界,去感受世界,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开悟的人明白,一个人能够明心见性,抛开私心杂念,看透功名利禄、胜负成败,看破荣辱得失,就能够达到浑无挂碍、处处自在的境地,然后即是“觉悟”“跨越”。
    平常心,即是天心、人心、我心成一心,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自觉地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只有这样,你才能慈悲,也就是佛家讲的,慈悲即觉悟,觉悟即佛。
玄同
    我们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的幸福的日子,透支健康,出卖尊严和人格,垂老之年才发现那些曾经舍弃了所有拼命想要抓住的东西都是虚无缥缈的,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就流失得越多,如此才会萌生对生命的感悟,终于明白平常心才是真谛,才是般若,才是舍利子,才是福气。
    通过荀子,我们知道人一辈子的快乐就在于修行,佛法不离世间法,所有的修行都来自于我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你就立起来了。我讲过,不管是老子、孔子、还是荀子或孟子,他们的理论都是在中国的道统之下来讲天地,讲人,讲事物,讲问题,讲方法,所以几千年以来关于荀子和孟子的争论可以休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前文)如果你心中的半块玉璧叫作“是”,你以此为据,到世间寻找那个“非”,参悟透了,当两个半块玉璧合二为一的时候,就组成了“是非”,如此,你就懂得了诸法空相,懂得了一切都是“玄同”,没有是非、高低、长短、前后、贵贱,亦没有今生来世。当我们明白了《易经》,明白了大道,在世界上找到了另外那半块玉璧,就明白了人生真正的光荣与梦想,尊严与价值,那就是我们今天的标题:贵以身为天下。
老子原典:【老子·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人一心想要的“荣誉”其实只是一个下等货,还总是怕它会失去,甚至丢掉了自己的名誉,这就是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的“身”不仅仅指身体,也指一个人所承载的文化符号、文化意义和文化标准。我们总是太过注重荣誉,所以常常得病,修身一定是从修心开始,如果你每天都在为荣与辱而活,那么,你只能生活在忧虑之中。所以,舍弃肉身性命去为天下的人,就可堪为普天下的寄托;舍弃肉身性命去爱天下的人,就堪得普天下的信靠。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一个人敢于承受国家能承受的耻辱,那么他就是江山社稷的主人;一个人敢于承受国家所有不祥的东西,并且为之奋斗且扭转乾坤,那么他就是天下的王者。
    以上老子所讲的就是人生最大、最重的荣辱观,同时我们也要懂得无论是荀子还是孟子,虽然他们的言论有所不同,但其实都归于一道,那就是老子所讲的“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以及“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而这才是中国人真正的尊严与价值,光荣与梦想。
    亲爱的同学们,洪涛老师面对《荀子》八万字,面对三十个四十分钟实在有些作难,不知道如何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为同学们讲述明白,只能将其分了十一章,三十讲从致用的角度为大家大致地捋一遍。
    “以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如何运用荀子的智慧圆满我们的人生,这是洪涛老师《荀子》三十讲所着力追求的。三十讲已经过去,就让我们再回顾一遍荀子的主要思想:
    荀子有感于浑浊之世和儒道不明的现实,笔耕不辍、宜言喻教,弘扬儒道、匡弊识谬是他的主要发心。《荀子》内容丰富,立意非常高,而且陈词务实,每一篇都有相对明确的主题,首尾呼应,自成一体。《荀子》一书紧紧地围绕君王、士君子如何成为圣贤之人以治理天下这一主题,主张通过诵读《诗》《礼》经典,学习儒术,亲近师友,隆礼重法等种种途径,实现身心和美的修身理想。
    荀子主张的“儒术诚行,则天下大而富”政治思想,在古代学术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荀子》以儒家为本,游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迹,祖述尧舜文武,以仲尼为宗师,并且兼采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等诸家之长,内容广博,论点鲜明、论证扎实,从理言事,在儒家和先秦诸子之中独树一标,自成一家,是先秦最后一位集大成者。
    《荀子》体大思精,全面展现了荀子对天人关系、人生修养、学术批判、性伪之辩、知行合一、名实之别、礼乐教化、明分使群、隆礼重法、王霸天下、富国强兵等各个方面的看法,反应了荀子的道学观念、政治观念、社会观念、教育观念、伦理观念、历史观念、认识观念、文学观念、辩说观念,但荀子的主题仍然在于阐发人伦道德和修身治国的思想,希望通过君子圣明、明君能臣重建礼乐文明,实现富国强邦、天下太平的理想。尽管,《荀子》含有重法和性恶的内容,并因此而招来不少的贬义,但是他集先秦学术之大成以及独特的思想魅力于世,具有极大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价值。
    他第一次从理论高度系统地为我们勾勒出了君子学礼明道,圣贤治国儒术的蓝图。
    他第一次为中国社会各个阶级提供了心灵安顿之所,他追溯礼的三个本原:天地、先祖、君师,提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这一观点对中国传统社会影响深远,即便走到今天,我们依然是“穷而不坠青云志”;依然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不管是得志还是失意,不管是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只要诚意、正心、修身,就一定可以齐家,为国治、天下平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奋斗和觉悟而有所跨越。
    他第一次明确针对“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并加以辨别,开启了古代思想史上“性恶”与“性善”的千家争鸣。但是洪涛老师告诉大家,中国文化大系统的核心是“弃恶扬善”,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可以统之为一阴一阳竟成完璧。
    他第一次看待了天与人、先王与后王、天资与教化等各种思想范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他第一次对“礼”这一课题进行了系统地阐发,礼与理互通,礼与法结合,为后世儒学从弘道到讲理,从讲理向讲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第一次鲜明地弘扬了理性精神,追求理智思考,讲究原理、世情之乐学,这与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两条线并行的思路有很多相似之处。

    《荀子》博大精深,独步一时,是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齐鲁文化的翘楚,始终闪现着独有的魅力,在历史的星空中光芒万丈、永不泯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30 07:08 , Processed in 0.386909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