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李知之

八分法的奥妙--失传千年的笔法秘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1 20: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分法诞生的时间
显然,对于苛求完完美的中国古人来讲,绝不会甘于汉字停留在简隶的状态,毕竟简隶笔画的形态总是有些差强人意,笔画的变化还不够多。就会有人站出来,试图对笔法再来一次更大的突破。
但是,四个元笔式已经在一个笔画内用尽,在此基础上再实现笔法的突破将会更加困难。
而且,如果有机缘能够亲自实践八分法,就会感受到由简隶到八分书的跨跃与以往两次书体的变化有很大差别。我们相信以往每次笔法进化都是经过众人数千年的锤炼,因为笔法自然属性的缘故,水到渠成,然后再逐渐推广应用。
而八分法却只能是由一个人来完成,不太可能由一个人完成一部分,再传递到下一个人继续补充完善。八分法的特点告诉我们,只能是在某一时刻,冒出一个神一般的人物,突然的灵光一现,独自创建了八分法,并且要在他有限的生命里,完成八分法的绝妙设计,汉字结体的改造,又能够熟练地应用在文字书写上。然后再将成熟的笔法传承下去。
这个神一般的人物,必然不是可以称作旷世奇才的“隶书始祖”蔡邕。
首先,蔡邕虽然是奇才,但还不到“神”的境界,八分法的神秘,似乎不是有了天赋异禀的才学就可以完成的。
其次,蔡邕是东汉末年人,有很多考古实证,在蔡邕出生之前,八分法已经在世间出现了。
由此,相信蔡邕这个“隶书始祖”的称号,也仅是归功于他对八分法的全面总结完善以及促进了官方推广。
我们在只有后世传说和典籍充满疑惑的记载,没有任何实证的前提下,还是把王次仲认为八分法的始祖。
那么八分法诞生的年代就应该是王次仲所在的年代。
可是,宋《宣和书谱》中有关于王次仲所在年代的准确记载:"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有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东汉章帝建初(76-84年),有王次仲者,始以隶书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日之正书是也。"
显然把王次仲的年代定在东汉章帝时期是有问题的,《宣和书谱》中说的隶书、楷法、正书皆指八分法,而八分书的出现要早于东汉章帝的时代。
关于王次仲是战国末年和秦代时期人的说法,也有一个问题,八分笔法如果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诞生了,此后至西汉中期二百多年间是简隶通用的年代,我们也没有从考古中发现八分书的痕迹。如此神奇的八分法诞生后,怎么可能在世间整整隐遁了二百年?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八分法创建之后二百余年时间里,一直在很小的范围内秘密地传承,不被世人和官方所知。后来逐步扩散,才被世人接受和认可。
支持这个解释成立的原因,我想可以有三个方面的推测:
一是中国的隐士文化在古代一直很盛行,那些在正史中功名显赫的人并非是人群中最卓越、最圣贤的,相反,许多高人往往不屑于俗世的的名利,隐居深山,修身养性。
蔡邕在他的《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就讲过许由洗耳的故事。
许由的故事许多人耳熟能详,讲的是当年尧要把帝位让于许由,许由不仅不接受,而且还用洗耳的方式,表示拒绝尧使者的传话。而许由又受到了巢父的嘲笑,说许由如果真的认为尧的话无足轻重,又何必做作地洗自己的耳朵呢。许由和巢父就是中国文化中归隐深山的隐士代表。
所以,在中国文化中,特别是后来的道教体系中,隐士的地位是要高于帝王将相的。王次仲的身份传说有明显的隐士特征,而八分法自创建伊始,便只在隐士的圈子里传承二百余年也是可能的。
二是八分法的高难笔法很可能限制了其快速传播。八分法不可能一望便知,自己下功夫修炼就成了。必须口传身授,而且要经过数年的苦练才可以掌握,传播速度会非常慢。甚至,八分法最后的消亡也可能与此有关。
三是蔡邕“笔法神授”的说法与我们的隐士说相互印证。蔡邕的八分法据他自己说就是从世外神人那里得到的。
从我们的考古实证来看,可以认定八分法至少在西汉末年就已经被人掌握和应用了。现存的西汉刻石有17块,其中西汉晚期的《连云港界域刻石》、新莽时期的《莱子侯刻石〉,还有东汉早期的《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都有明显的八分书特征。由此可以证实,最晚在西汉末期,八分法已经被民间认可并在一定范围内被使用了。
至于东汉中期的故东汉名碑如《乙瑛》、《礼器》、《史晨》、《曹全》、《张迁》《熹平石经》等,证明那个时期的八分隶书已经完全成熟,并已经进入了巅峰状态。
至于究竟八分书的创始人究竟是否为王次仲,究竟产生于哪个具体年代,目前还只能靠我们的推测而无法证实了。
那么如何来从结体的形态上来判断简隶和八隶的区别呢?八分书形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一直以来,因为不懂八分法的奥妙,就有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2 21: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分书的形态特点
区分八分书与简隶在形态上的差别,就要了解八分书和简隶各自形态的特点。简隶的形态亦有许多奇妙之处,因为是过渡笔法,我们不一定把功夫下在这上面。而八分书的形态包罗万象,把八分书的形态搞清楚,其它书体形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八分书的形态是由其特殊的笔式构造所决定的。
八分书的笔法是在简隶四元笔式的基础上,再接一个反向对应的四元笔式,成为八元笔式。
八元笔式如何对立统一、协调圆满地融合为一体?在实践八分法的艰难过程中,会发现八元笔式绝非简单地随机组合,其背后必有一个深奥的、可能还不为世人所知的原理支撑。
八元笔式妙不可言,我很想把八元笔式和八卦的原理完全的对应起来,但是在我连伏羲八卦的真相都没有弄楚时,这一点是无法做到的。
但是,自从沉溺于八分法神奇诡异的氛围之中,我就一直有一个猜想,认为八分法一定暗合了远古智慧对宇宙问题的思考,暗合了一个有关物质运动和存在的大道理。
恰巧在刚才我看到了一篇文章《宇宙终极理论发现者会是她吗?剑桥科学家近10年孤战“上帝代码”8元数》。文中称“长期以来,一些科学家们心中一直有一个执念,即坚信宇宙的本质是简洁的。这背后其实有一个万有理论,它可以囊括四种宇宙基本力,用单独一种物理理论解释的物理现象…… 2  组  4  元数可以构成 8 元数,8 元数必须基于抽象的 8 维空间才能表示。……实数、复数、4 元数这 3 类数奠定了 20 世纪物理学的基础。实数自不用说,复数是量子力学的核心,而 4 元数是相对论的核心。但是,8 元数隐藏着宇宙的什么规律呢?”
这里面有惊人的巧合。首先实数、复数、4 元、8元对应的是笔法从蝌蚪文、籀篆、简隶到八分书的一元、二元、四元、八元笔式的进化。四种宇宙基本力对应的是“正”“反”“阴”“阳”四个元笔式。“2  组  4  元数可以构成 8 元数,8 元数必须基于抽象的 8 维空间才能表示”,这与我们的八分法原理契合到如此人的地步。
这简是一个令人头一百倍大的发现,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知识领域。伏羲八卦究竟蕴藏着什么宇宙奥秘,八分法究竟与现代数学有着怎么样的联系,我只能举手投降。
不过,倒是引发了我的一个猜想,八分法笔式会不会是8元数基于抽象8维空间的具象表达呢?那可就太神奇、太有趣了。也许西方的科学与我们的先祖越来越近,我们的思想却离先祖越来越远。
而且笔法与数学表现出的诡异关系远不止这些,足以让人惊掉下巴,也不由得我不产生另一些猜想。为此,我已经准备了专门的章节讨论。
我们再回到八分法的笔画形态上,哪些,更不能简单地把笔画延展的方向看作笔式运动的轨迹。对八分法笔式正确的理解,是应该把两组四元笔式看作按照类似于伏羲八卦的多维空间的分布。
这样理解会有些困难,我试着更简单地描述。把八分书的笔画看作一个有空间容量的“体”,而非两维的平面,这个“体”里和谐包容着类似于分布在八个方位的能量元。
那么八分法笔画形态生成的原理就有了新的变化。这八个方位的能量元,也就是我们说的元笔式,能够因时因势而变,一个笔式出现变化,从而就使笔画的形态产生变化,于是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笔画形态,我们目前汉字已知的所有笔画由此产生。
这与伏羲八卦推衍事物变化的原理是不是有些相似呢?
因此,原则上八分法的笔画形态就有无限的变化可能,最后,我们根据汉字表达的实际需要进行取舍,形成了目前的固定的汉字笔画。
单从笔画形态上看,八分书与简隶相比,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可以举几个小例子。
一、八分书将一些简隶的短笔画直接完善成“点”画。而且点画因为同样包含两组四元笔式,就象一个完整的小宇宙,里面蕴藏着无限能量,点画充实而紧密,而在一些微小的细节变化上则显得丰富多变。
二、八分书横平竖直的特征更加明显。即使八分隶的横画和竖画也有波磔,但幅度已经不是那么明显,如果有人能够洞查八分隶笔画中间段的形态,会发现线条两个外边缘圆润丰腴,分别有向外的张力,所谓的“屋漏痕”。“撇、捺”两画的形态也是如此。
三、八分书笔画的“起笔”出锋形态明显,特别是进入楷书以后,笔画的初端多尖锐折顿。而简隶起笔是籀篆笔式,就明显要圆滑许多。
四、八分书笔画形态上可以八面出锋,形态诡异多变,简隶是万万做不到的。
    五、八分书使字体呈现了“方块”字的特征。尽管其实质是笔画在八卦八个方位布局的形态。但是汉字的结体从此显得中正端庄。
当然,更多的微妙变化不一一列举,涉及到美学方面的,我也会试着就书法与美学的重新定义问题专门讨论。
那么,八分书确立后,人类用笔迹描绘宇宙及世间万物的初心得以实现,建立文字体系的所有难题都已经完美解决。
一是伏羲以八卦的形制和笔画线性表现,特别是八分法对点画的更多应用,单笔画的丰富表现力,以及笔画不必要波磔的省减,给汉字笔画的方位布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是仓颉至西周形成的“六书”造字体系,用高超的智慧提高了文字的使用效率,可以仅用数千文字,不需要随时代无限增加和大量减损,就可以完成庞大复杂的表达体系,并且以前数千年或至以后数千年都不需要什么改变。
三是八分书的笔画形态大大提高了文字的视觉效率。一方面八分法的笔画更加简洁规范,不同笔画的形态区别明显,这时,人的视觉识别速度应该高于不断横向延伸和增加的字母文字。另一方面,汉字本身就是视觉文字,通过视觉直接转化成意识。而现存的其它文字是语言文字,要通过视觉符号转化成听觉符号,再转化意识。如此是不是识别效率上就会慢一拍。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猜想,有条件可能通过实验来考证。
八分书体首先是通过八分隶取代了简隶,但很快八分隶就演化楷、行、草三种书体,并结束了汉字和笔法的进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20: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枝散叶四百载,一朝花落到谁家--隶书的退出
东汉中期,八分隶书突然兴盛起来,大约在公元100年以后,只经过100多年的时间就迅速达到了顶峰。
因为这时被称为隶书鼻祖的蔡邕(133年-192年)出现了。
而几乎与蔡邕同一时代,仅比蔡邕晚20--30年的钟繇(151年-230年)又很快将隶书体进化成楷书体,宣告了隶书已经退出正统书体的地位。
如此算来,八分隶书共计四百余年的历史,从战国末期或秦代公元前200年左右开始,至公元100年左右,如此伟大的书体竟潜伏民间大约300年,却只有世间100年的辉煌灿烂,便被新一代楷、行、草三种书体取代。也不禁令人唏嘘感叹。
开启八分时代的隶书为什么可以潜伏在民间近三百年才得到正统书体地位呢?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八分隶书的传承方式。
相对籀篆与简隶的进化而言,八分书在笔法上是一次奇异的基因突变,出现了更多维度的运笔轨迹,从笔画形态的特点上,不能直观地找出运笔的痕迹,也就无法靠自己领悟得到笔法。所以,八分法从创建初期,必然禀承口传身授的基本传承方式。我们猜想,自王次仲创建八分法之后,他也只能选择天赋极高的几个人亲身传授笔法,而每个人可能又要耗费数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掌握。这就极大限制了八分法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
如此,再由王次仲的几位学生分别向下继续代代相传,我们便把八分法的这种传播方式比喻成开枝散叶。
八分法要经历近三百年时间的开枝散叶才得以形成气候,拥有了能写八分书的广大人群。
所以,在经历了近三百年的沉寂之后,八分法在东汉中期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
目前,我们发现比较早的典型八分隶书石刻是《子游残石》,立于东汉元初二年(115年),它已经是非常成熟优美的八分隶书了。之后有大量碑刻八分隶书出现,如《乙瑛碑》,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张景碑》东汉延熹二年(159年);《封龙山颂碑》,东汉延熹七年(164年);《曹全碑》,东汉中平二年 (185年)等等,都集中在这一百年以内。
蔡邕是东汉末年的中国文化集大成者,自从在某一位神人那里得到了八分笔法后,便以他的地位和影响,把八分隶书的书体推向了顶峰。至此,八分书体已经被大众普通推崇,并得以广泛传播。
在西安碑林里有一些破损的石碑残片,有人考证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熹平石经》,但究竟是否为蔡邕所书,还缺乏足够说服力的证据。
据记载,蔡邕有感于当时的古人经籍谬误过多,在嘉平四年(175年),组织了一批文官重新正定《六经》文字,并由蔡邕亲自书写刻在石碑上,此碑被后世称为《熹平石经》,或者就干脆叫《汉石经》,是中国的第一部石经。
石碑除了起到正定《六经》,以传后世的作用以外,宣扬和传授八分隶书的用意也十分明显。这一点应该和唐代的《集字圣教序》是同样的。
所以,《熹平石经》碑体刚立时,一天之内,前来观赏临摹的人乘坐的车辆就有1000多辆,把整个街道都给堵塞了。
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八分隶书的喜爱和推崇。
八分隶书还给中国书法使带来了一个新的气象,八分法笔法灵异多变,笔画形态精妙生动,大大激发了古人的审美情趣,从此,书法不再仅仅是书写文字的技能,同时也使人们的审美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
从碑刻文字形态的变化,我就可以感受到。八分隶书前,碑刻注重文字结构,并不十分在意笔画形态的细节。而东汉后期的八分隶书体碑刻,笔画精细入微,锋毫毕现。从此,书法也进入了满足审美需求的新时代。
由此,清朝后期康有为等掀起的碑学之风,把碑学与帖学对立起来,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注重笔画形态的碑刻字迹,与帖字墨迹的笔法是完全一致的。而不注重笔画形态的碑刻,是刀刻的痕迹,用毛笔去仿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隶书在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八分法最舒适便捷的自然形态,它变化多端,可以呈现任何人们所意想不到的形态。由此我们猜想,之所以八分书最初以隶书的形态出现,大概是追随简隶所形成的文字笔画的固定模式。
于是,在八分隶书一旦达到顶锋时,八分法就开始尝试回归其自身的天性,在笔画形态上摆脱简隶的束缚。随着书法史上另一重量级人物楷书鼻祖钟繇的出现,只用了几十年的功夫,楷书就取代八分隶书,成为正统的书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6 08: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书之妙
隶书被行、草、楷三种书体取代在我们看来是必然的。隶书虽然笔画形态看上去凝重端庄,实质却是极为不稳定的一种状态。
从八分法的笔式来讲,笔锋在书写过程中是旋转流动的,相比方正沉稳来讲,笔画形态呈现出动势倒是更符合八分法笔式的特性。
所以,汉字基本书体演化至充满动感的楷书形态后,才达到了极致,并且固定下来,两千年不再改变。
另外,八分法因为是八元笔式,笔画形态可以呈现更多种变化,因此,行书和今草也必然应时而生。
那么,隶书在进一步自我完善的过程中,究竟是否依照楷书、行书和今草这样的排序先后出现,就需要我们做一些推理和考证,这对我们理解楷、行、草三体形成的原理是非常有帮助的。
比较简单的办法是依据三种书体代表人物出现的年代来判定。
由此,我们必须再提出中国书法史、也是八分书出现后的三个最重要人物,来看看他们所在的年代。
一是行书鼻祖--刘德昇,生卒年不详,大概在汉恒帝、灵帝年间,东汉晚期,应该主要在132年和189年之间。
二是草圣--张芝,应该是灵帝年间人,生年也不是很清楚,,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
三是楷书鼻祖--钟繇,生于151年,卒于230年,算起来已经算是三国曹魏时期人了。
这样看来,按年代顺序,行书是隶书最先演化而成的书体,今草其次,楷书倒是最后出现的。
另外,从八分书的特性来看,行书最早出现也合乎情理。
所谓行书,就是不改变基本书体笔画结构的基础上,用一个笔画的笔式完成两个或多个笔画的形态。原则上笔画结构是不能明显省略的。八分书的八元笔式显然比简隶的四元笔式更加具备这个条件。从理论上讲,八分法八元笔式比简隶四元笔式的笔画形态变化要多出一倍,因此,多个笔画形态用八分法的一组八元笔式来表现是轻而易举的事。
比如四点水笔画的基本形态,八分法就可以巧妙的用一个笔画的笔式表达出来。
在汉字进化的过程中,尽可能用单个笔画的一组笔式来表达多个笔画的形态一直是基本原则,目的就是使书写更加便捷。因此,在八分隶书的基本形态还宥于简隶形态时,人们就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了。
同时,八分法的书写笔式繁复精妙,每个笔画的八元笔式又蕴藏着极其高强的能量,一方面会使人对多笔画连写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另一方面,这又是文字快速书写的实际需要。
这必然是一个自发的、大众性的行为,八分法各种笔势的尝试,无论是笨拙的、还是巧妙的,都会不时的出现在人们日常的文字书写当中。合理巧妙的笔法逐渐被保留和继承,不合理笨拙的笔法逐渐被舍弃。
这个过程中,必然又会出现一个神一般的人物,顺应天意,集各家所长,通过归纳、取舍、独创,把这些不断的尝试最后变成一种被世人普遍接受和使用的书体。
刘德昇就是这样一个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创立了行书,同时,也为楷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唐朝张怀灌《书断》中就明确说:“行书者,刘德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以造行草擅名。虽以草创,亦甚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尽管刘德昇和许多书法史上的神人一样,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史籍中也鲜有记载,但作为行书的创始人在唐朝时,以及后世就已经公认的。
刘德昇的身份大概也要归于中国文化中的隐士那一类,天资甚高,却不愿俗世留名。所以,在中国书法史中的地位也被我们一些现代人所忽视。
忽视他的另一个原因还有可能是后世对行书的形成原理及其影响了解不够。多数人还习惯依靠自己的直观判断,以为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从简易之便而形成的。
其实不然。恰恰是先有行书,后有楷书,隶书正是借助了行书的笔势,才逐步发展成为楷书。
晋卫恒《四体书势》记载:“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昇”。南朝宋羊欣有一部著名的书法史著作《采古来能书人名》,其中也提到:“二子俱学于德升,而胡书肥,钟书瘦”。“钟胡”和“二子”指的就是三国时期两个书法史极其著名的人物,“钟”就是楷书鼻祖钟繇,“胡”是指当时与钟繇其名的隐士胡昭。也许胡昭不是隐居山林,不图世名,楷书鼻祖由其二人共同担当也是可能的。
钟繇应该正是从刘德昇的行书那里借鉴了笔势,才创造和完善了楷书。包括后来的王羲之、王献之也都要学习刘德昇的行书笔势。从某种角度讲,有了刘德昇,才有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行书的出现不仅比楷书早,甚至比蔡邕定正定隶书还要早。从生辰年代来讲,大概要在刘德昇离世的若干年,蔡邕才降临人间。
那么行书是怎么形成的呢?合理的猜想是,在人们学习王次仲八分法的同时,一手以简隶的形态规范八分书,一手为求便捷简易的行笔而不断尝试“行、草”笔势,所以,即使八分隶出现在先,两者也应该没有明显的年代差距。
行书的笔势美妙多姿,诡异多变,包罗了八分笔法所有的巧妙变化,所以,如果想真正掌握八分法的精妙,必须在行书方面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
王羲之《集字圣教序》是行书的集大成,据说,怀仁法师和40多个助手花了25年时间才完成。其功绩之伟大就在于,《集字圣教序》几乎囊括了所有行书笔势,是八分法笔势教学的典范,有了《集字圣教序》才可能使古人的八分法流芳千古。
研习《集字圣教序》是古人我们掌握八分法所提供的最重要路径。
后人评刘德昇的行书入妙,其实,对所有学习八分法的人来说,行书不精,无以入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8 10: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知之 于 2018-8-18 10:06 编辑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书法奥义》,最早更新,有插图版
章草了解一下
草书是汉字书法的最后阶段,因为草书不仅要改变笔画的形态,更主要的是改变了汉字的结体,所以,到了草书阶段,书体就无法继续改变了,再改变就会失去汉字的基本构造,就不再是伏羲所创的文字了。
了解草书,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今草和章草的区别。这个问题,在唐之前大家应该是比较明了的,也不会在各种书论中去过多解释。
后世因为八分笔法的佚失,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就变得模糊了,以至于后来出现了很大的谬误。
我们先来搞清楚几个问题,对我们理解章草和今草的本质区别会有极大的帮助。
首先,我们说行书是八分书特有的书体,在之前的简隶、籀篆及蝌蚪文书体中是没有的。为什么呢?道理也比较简单,因为简隶的单组四元笔式、籀篆的二元笔式以及蝌蚪文的一元笔式,其单个笔画的形态与八分书相比变化是有限的,无法实现一组笔式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笔画形态。而行书与草书的最大区别在于,行书要尽可能保留汉字的结体构造,这是八分书以前的书体无法解决的。所以,简隶为了达到便捷书写的目的,宁可改了汉字的结体而有草书,也无法写出行书。
其次,今草与章草有无笔画上下牵连的原因是什么。大部分人认为,只要有上字和下字的笔画牵连,就是今草,没有就是章草。从形态上来看,这确是两种书体的明显区别,但是,后世却没有弄明白原因是在哪里。
章草是在简隶四元笔式基础上的草率便捷书写,笔画形态变化有限,是完不成同一笔画将上字和下字牵连的,这和四元笔式无法写出行书的道理是一样的。
张怀瓘说“章草即隶书之捷,草亦章草之捷也。”,其中“草”就指今草,今草能成为章草之捷,就是因为今草是八分法的八元笔式,八分法同一笔画的两组四元笔式可以形成章草两个或多个笔画的形态,自然就有能力形成上下牵连。
第三、章草和今草的年代差别。章草在先,今草在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核心问题是,章草基于简隶笔法,今草基于八分笔法。而草率便捷书写,是文字书写的第一需求,笔法存在,这个需求就存在。所以,从情理上讲,章草起源于简隶形成的年代,至少是战国早期;今草则应该在王次仲创建八分法秦代后不久,就逐步有人开始尝试。
由此,我们要知道草书分两个阶段,在今草之前,有一个与今草在笔法上有着本质区别的章草阶段。
那么,我们该如何准确定义章草呢?唐张怀瓘《书断》中借王惜的话说:“章草者,汉黄门令史游所作也”“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之,汉俗简惰,渐以行之是也。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建初中,杜度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魏文帝亦令刘广通草书上事。盖因章奏,后世谓之章草”。张怀瓘应该是比较清晰的交代了章草的创始人、章称起源以及章草名称的两种可能的来历。
事实上,正如我们按照章草笔法原理的猜测,虽然,张怀瓘所说的西汉时期汉元帝开创了章草,卫恒的《四体书势》中也说"汉兴,始有草书”,但是,我们也只是看作在这一时期章草比较成熟,或者作为一种书体已经被世人认同。而章草出现的年代应该比汉元帝时期(前74年-前33年)要早,并且现代的考古发现已经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实证。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章草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一是章草的启蒙时期,大概在战国时代。这个时代伴随着四元笔式简隶书体的形成,章草必然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书写行为当中,甚至是人们书写简隶书体的主要方式。只是这个时期,简隶和章草都没有什么代表性的人物,是民间自发的、随性的,已经成为大家开始普遍接受的书写方式。
大量出土的战国时期竹简证实了我们的猜想,字体都明显具备章草的一些特点。我们目前知道的这些竹简主要包括:战国早期的信阳楚简、战国中期的郭店楚简,战国中晚期的包山楚简、云梦睡虎秦简和里耶秦简等。
二是我们称为章草的成熟期,大概在西汉元帝时期。这和西汉元帝指令黄门史令游作《急就篇》这一事件有关。《急就篇》是一部西汉时期儿童识字的课本,全文一千三百九十四字,无一字重复。唐张怀瓘在点评《急就篇》时就史游的书体讲到“解散隶体粗书之,汉俗简惰”“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渐以行之是也”,归纳章草的特点为:汉朝时代的人比较懒惰,喜欢简约的书写方式,书写时只保留了文字大概结构,不再顾及简隶横平竖直的方正结体,并且逐步流行开来。
另外,《急就篇》的这个称谓,来自于古人取文章前两字为名称的通用做法。《急就篇》就是因为文章前两字为“急就”。至于《急就篇》的书体就是符合“急就”特点的章草,作者史游是否有意为之,我想也是极有可能的。
至于《急就篇》又被称为《急就章》,所谓章草之名是否因文题的“章”字而得,就未免有些牵强,也不是那么重要。
史游《急就篇》的全文得以存世,我们现在仍然可以看到,但墨迹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不过,我们倒是可以从考古发现的西汉竹简一睹西汉时期章草的风采。
193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和甘肃省嘉峪关以东的金塔县,对汉代烽燧遗址进行调查挖掘,出土了一万余支西汉时期为主的简牍,称为居延汉简。年代最久的竹简是武帝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这批竹简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更使我们能有幸新眼所见西汉时期的章草。
三是章草的巅峰期,东汉章帝(57年-88年)时期。这个时期,八分书应该已经出现广泛传播的势头,这个时候出现了两个章草的代表人物,并且触发和影响了今草的诞生。这两个人就是被书法史上称为“崔杜”的崔瑗和杜操。
杜操在章帝时期曾经为齐相,到他的年代,章草已经完善,他的章草应该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被世人广泛推崇,张怀瓘甚至把他的书法列为神品,可见其造诣之高。
崔瑗师承杜操,他和儿子崔宴在章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
崔瑗著有中国第一篇论书法的文章--《草书势》,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后面专门解析书论的部分来介绍这篇文章。
中国书法史上的“草圣”张芝创建今草,就是从崔杜二人的章草中得到了很多借鉴。
出于后世对章草的误解,可能把一些不带上下牵连的今草也认做章草,这就是对章草与今草在笔法的根本差异不了解。
比如三国时期东吴书法家皇象,他曾用楷草两体抄写史游的《急中章》,其中的草书就是八分法写的草书,虽未上下迁连,但也是今草,所以上下牵连并不是今草的必要元素。
正如隋朝智永《千字文》中的草书,字与字的笔画也不上下牵连,当然也是明明白白的八分体今草。
只要将二者和之前的章草对比,就很容易发现在笔画形态方面的差异。我就不一字一字对照讲解了。
比较难辨认的是西晋陆机的《平复帖》,这是中国目前最早的纸本书法墨迹。由于字迹模糊,书写比较草率,虽然个别笔画和整体风格有类似于章草的特点,但仔细观察,笔画总体上还是八分法今草的特征。暂且存疑,不作定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0 08: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书法奥义》,最快更新,图文并茂,随时交流。

今草与张芝

我深知草书笔势的精妙和诡异,一直未对草书进行深入的研习,甚至我认为这一辈子也很难有机会把草书修炼到精熟的地步。所以,以下观点多为推测和猜想,有待日后再作考证。
昨晚写了一晚有关章草的文章,今天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崔杜的章草究竟是不是简隶四元笔式的草书,这也涉及到章草与今草的定义问题。如果是简隶四元笔式,我的推测是正确的,如果崔杜是八元笔式的八分草书,那么就意味着章草和今草都是建立在八分法笔势的基础上,两者区别只在于是否笔画上下牵连。
因此,我重新查询了手中的宋拓本《大观太清楼帖》,里面恰恰收录了唯一的崔瑷书迹--《贤女帖》。
通过贤女帖的研究,发现了与章草定义相左的两个问题。
首先,可以明确断定贤女帖是百分之百的八分书体。如果确是崔瑷真迹拓本,那么崔瑗所代表的章草就绝非如所我说的简隶四元笔式。
其次,贤女帖不仅是八分书体,而且帖中字与字之间明显的上下牵连,依据后世对章草与今草的区分原则。那么贤女帖就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今草体了。
《大观太清楼帖》的字帖是北宋收集镌刻的,虽然崔瑷生在东汉早期,真迹保留至北宋很难想象,但毕竟《大观太清楼帖》是中国历史上收集法帖最权威的典籍,《贤女帖》为伪帖的可能性似乎也不大。
先存疑,或许以后可以依靠其它证据再来解释章草的定义问题。
今草的出现,我依然猜想不会是张芝一人首创,之前毫无先例。如果崔杜本就是今草体更能说明这一观点。
八分书体成为主流后,行书在张芝时代已经盛行多时,何况之前已有崔杜的章草被广泛传播,总会有人在八分书基础上对草书体进行尝试。最终,张芝以他的超人天赋和勤学苦练,建立了一整套神奇的、完善的今草体系。
张芝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几乎是至高无上的,书法领域能够称“圣”,也只有张芝和王羲之,一个是“草圣”,一个是“书圣”。
张芝本身具有古人崇尚的隐士风范,一生多次辞官,潜心书法。在他完美的人格基础之外,能够称“圣”的原因还有两个。
一方面是笔法造诣之深。王羲之曾说:“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余耽之若此,未必谢之”。称赞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好之绝伦,吾佛及也。”可见张芝草书的笔法技艺“超前绝伦,独步无双”,即使是王羲之也自叹不如。
另一方面是创建今草体系及对后世的影响。八分书最终形成了三个主要书体“草”“行”“楷”,这三种书本并不是按照“楷”“行”“草”的顺序从慢到快、端正到草率的渐变而形成的。特别是今草,应该是用八分书的笔法,直接从章草蜕变而来。所以,张芝是将“崔杜”的章草笔势结合八分笔法,将草书发扬光大,而非从“楷”“行”直接渐变进化而来。
为什么今草是相对独立于“楷”“行”的体系呢?这与今草的特性有关。
数千来年,汉字的规范性的结体和便捷书写的需求一直在进行着一场艰苦的斗争和妥协,当八分法出现时,运笔繁复,显然是牺牲了书写的便捷性,妥协了书体的规范性。但同时,便捷书写的需求也就变得更加强烈,这时,草书的产生就是必然的了。
行书本来试图在规范和便捷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在基本保证八分书体不改变的前提下,一笔多画,增加书写的便捷。但是,事实上行书依然满足不了人们对更便捷书写的更高要求。
于是,人们不得不牺牲八分书的基本书体,甚至打破字与字之间的分隔,以达到便捷书写的目的,草书便应时而生。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今草以下几个特性:
1、今草是建立在八分法的基础上。无论书体和笔画形态如何变化,都是基于八分法来书写。也就是说,今草的快捷是在八分书笔法的框架内的快捷,对八分法书写原则的坚守并未越雷池一步。所以,今草笔画基本形态与行书和楷书相比并没有基本的变化。
后世如果不懂得这个基本原则,在草书的书写上一味地讲究快捷,很快就会发现线条粗鄙,形态生涩,结体散杂等问题,写着写着就发现自己写到头了,陷入深渊而彻底失去了方向。
2、今草构建了新的结字体系。今草必须解散隶书的笔画结构,只有解构隶书的方正端庄的结体,让笔画恢复到圆转的形态,运笔才可以通畅无碍。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汉字的结体改变,一些笔画被迫省略,只保存隶书结体的梗概,这与人们最初的识字教育有了很大冲突,今草就等于建立了另一套识字体系。
所以,我们研究今草时,也要注意到今草虽然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隶书的结体,但仍然是一套完整的结字体系,不是仅仅把笔画上下衔接,随意省略就可以成为草书,依然要符合今草自己的结字规范,
3、“一笔书”的错觉与谬误。在总结张芝今草的特点时,往往提到“一笔书”,大多数人认为“一笔书”就是笔锋不离纸面,从起笔到收笔这一过程可以完成一字或数字。
“一笔书”的说法,来自唐张怀瓘《书断》,文中称张芝“学崔杜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所及通于隔行”。
那么问题是张怀瓘所说的“一笔而成”显然更倾向于笔锋不离纸面一蹴而就。但是,这与八分法的基本原则是冲突的,八分法是有限的八元笔式,不增不减,因此其完成笔画的形态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完成超过八元笔式的繁复的多个笔画和多字笔画的书写。
由于张芝仅存于世的字迹拓片只有五帖三十八行,保存在《大观太清楼帖》和《淳化阁帖》里,因年代久远,字迹模糊,很难辨别。
一种可能是张芝在八分法的基础上,对笔法进行了改变,继一组八元笔式之后,笔锋继续停留在纸面完成下一组八元笔式。    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首先是没有这个必要,既然是两组笔式,笔锋离不离纸面都有一个重新起笔发力的过程,对书写的便捷性并没有大的提高。其次,如果这样书写,虽不会改变八分法的基本原则,但是起收笔的位置和顺序将发生改变,不仅给手的书写带来困难,对人脑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实在是得不偿失。
另一种可能性比较大,“一笔书”描述的是人们的直观感受,即八分法解散的笔画形态是有一定模式的,只要使两个或几个笔画模式相接,就会出现“一笔书”的错觉,而后世误认为今草就是通篇一笔到底,一气呵成。
支持这种可能性的理由:一个是八分法的特点之一,就是笔画形态本身就充满了直观上的错觉,和八元笔式实际运行的轨迹相去甚远。利用直观感受的错觉,是形成“行书”“草书”以及“楷书”笔画形态形成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也是后世不能从笔画形态上分辨笔法的主要原因。张怀瓘所说“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其中“血脉”就是靠直觉产生的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八分法恰恰有这个能力和特点。
另一个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或许可以从历史上的存世遗迹中发现,今草看似一笔到底的笔画形态,其实在每两个八分笔式的基本形态间是有可能存在接点的。上下牵连,并不是今草字字必备的形态,只能因时而生,顺势而为。所以,今草中大部分字也是独立的,甚至“草”中有“行”,“行”中有“草”。
以上,仍可以存疑,以待日后考证。
应勇兄之邀,最后对研习学草书的朋友给点建议,这些建议显然是不成熟的,我也只是偶尔用草书练习一下八分法。那些研习草书已很有心得的人,可以对照自己的认识,加上自己的判断,仅仅做一个参考。
首先,今草是建立在八分法基础上的,没有掌握八分法,就不可能解决今草书写中的根本问题,因此,无论怎样刻苦努力,在前面永远横着一堵无法穿越的南墙,遇到这堵墙时,往往又要回头检讨自己的笔法,就可能会发现,经过数年努力,在笔法方面的问题其实一个都没有真正解决。
那么,在没有掌握八分法的前提下,如何让草书也能有所进步,看上去更接近理想状态呢?
一是选帖问题。临帖时要选《大观太清楼》《淳化阁》里的名帖,中国存世法帖遗迹几乎都在这里了,这里的帖临好了,也就够用了。里面的张芝、王羲之、王献之等有许多今草字帖,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最好不选唐晚期怀素等人的狂草,不够典型,其中《自叙帖》出现了一些非典型今草的笔画形态,很容易让开始学草书的人误入歧途,甚至我倒觉得对《自叙帖》的真伪都可以去进一步考证。
至于当代林散之、于佑任的草书,完全不具备今草的基本要素,就不要去学了。
二是从章草入手问题。现在所说的章草与今草区别大概是相对于是否上下牵连而言。先学习单个字的草体一定是对的,重点是在于关注单字笔画的形态。今草并不会因为便捷书写而丧失八分书形态的基本特征,应该留心名家字草书中和“楷”“行”体一样的笔画形态。过多将注意力集中在结体的变化,而忽略笔画的形态,稍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字怎么写都没那么耐看,都没有味道。
三是要注意笔画的气口。一个连续书写的动作,我们可以称为气口,不是气口越长就越好。气口的长度是有限的,而且在八分书体系中是有明确规范的。因此,可以留心观察今草法帖中笔画与笔画连接点,气口要有短有长,通篇才会感受到节奏的变化,产生韵律之美。
四是用笔要绞转。既然今草已经突破了笔画横平坚直的束缚,运笔就要多用绞转。笔锋和笔肚始终保持有一个扭转的角度,这样写出的笔画弧线才有力度。当然,如此,应该很快就会遇到一个如何调锋的巨大问题,会因为无法调锋而不能完成连续书写。在没有掌握八分法时,这是没办法解决的,因为八分法很重要一点就是可以完美解决调锋问题。只能自己在实践中自己去摸索,达到一定平衡即可。
五、用腕不用肘。正确的书写方式是指腕配合,使笔锋旋转运行。但是这需要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才行。在没有方案之前,可以尝试多用手腕的发力运笔,要悬肘悬臂,但切忌依靠手肘、手臂的移动来运笔。
六、正确的执笔。五指势笔是最佳的执笔方法,也是八分法唯一的执笔方法。这和现在通常人们所了解的五指执笔法是有很大出入的。正确的执笔法主要依靠五个手指发力,特别是小拇指要直接接触笔管,而且毛笔旋转的轴心要在大拇指和小拇指之间来回转换。
或许执笔法我以后需要专门开章节来讲。
尝试以上六点,或许会对今草的研习有很大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 20: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略浏览后没有发现作者对“书法”拥有明确定义。


-——愚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 08: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毅夫 发表于 2018-12-1 20:22
大略浏览后没有发现作者对“书法”拥有明确定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 19: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之意笔法决定书圣书法作品经典品质。笔者认为经典书法应以风格为主。书法风格是书法家创造力之体现。书法史就是记载书法家创造力之史册。书法家风格是以独一无二的汉字笔画来表现创新之力。历史上所有的书法家都是用具有自己创造力的、一枝独秀的笔画来写属于自己的风格的字。当然其运笔之技法也与众不同。然而,执笔之法与众大致相同。所谓笔法有执笔与运笔之法。笔法是用笔书写笔画的技巧,以灵活为主。笔法不是创新文字笔画形态的决定因素!决定创造力的是知识的发挥与运用,是那些肯于用心解决生活中难题的人。这样的人有“兼济天下”胸怀,有敢于担当气魄!他们就是历史的主人!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精英人物。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推进,就是在各个领域中、各个阶层中由这些具有创造力的精英人物,或者说领军者的事业成功和理想实现来完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 19: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章草与今草的区别在于基础不同。章草的基础是隶书,今草的基础是真书,或说是正楷。

————愚识,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6 17:05 , Processed in 0.367294 second(s), 1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