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沐云堂

【沐雲堂訪談】張金梁---- 鉤沉古典 持論精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4 09: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賀張老師

拜讀張老師的大作,可以想見張老師背後所付出的努力,老師您辛苦了!
向您學習!
发表于 2011-1-24 12: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4 14: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是精彩,今天再来学习!!!
发表于 2011-1-24 16: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摩学习之中。。。。。。
发表于 2011-1-24 18: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久闻张先生的大名,先生长期担任高校书法教学工作,开设了本科生《碑帖研究》及硕士、博士研究生《中国古代书法史》、《明清社会文化与书法研究》等课程,深受好评。近些年潜心于书法研究,在《文献》、《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书法研究》、《中国书法》、《书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有:《续书史会要补证》、《明代书法史探微》、《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所以先生严格来说是个文人,
曾看过孟会祥老师谈艺术的文章,他把书画家分为三种:一种书画家的字是养出来的,一种是书画家的字是流出来的,一种书画家的字是写出来的。三种比喻用来比喻的先生的艺术艺术是恰如其分的。“写和画”是基本功,“养”是学识,:“流”是心性。
中国书画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书画必须体现中国艺术之精神,必须视为一种文化的表率性载体来对待。先生的书画作品,让我们深切感到一种静寂、空灵而安详的艺术氛围,一种浓厚的书卷气,体现了中国艺术之精神,又直抒己见反映了当代审美趣味,笔墨淋漓、设色素淡、品味无穷。又让人感到的是一种纯净高雅的艺术美和堂堂正正的民族文化气象,其潇洒的笔墨背后是质朴、自然、真诚与空灵。先生的书画作,其蕴含的文化性悠然而生,一种民族背景下的中国人文艺术之精神凸现出来,十分耐人寻味。恰似人类的生生之命与自己的心灵近距离对话一样,无不显示出中国书画真朴与自然的一面,使其一种真正的民族艺术之美触动着我们的心弦。也使我明白了人的精神境界在内为诗,发而为书为画。有什么样的境界,有什么样的气质人格,其字就是什么样的, 画亦如此。
周国平曾说,艺术家的毕生努力可以归结为两件事,一是找到自己的灵魂出口,二是为这种灵魂出口匹配最恰当的艺术形式。先生的心魂自守、他于书法和理论的阐释性路径以及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于形式情感的蓄积和创变,使我们看到了一个自洽的结构在成型、在丰富、在完满。因此,由衷地祝福先生的艺术耕耘在新春之季里播种更大的收获。
希望求的一本书学习。谢谢。
发表于 2011-1-24 19: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沐云堂辛苦!
此帖文化底蕴深厚。
张金梁是一位学者,
又是一位书法家,
还是画家。
张先生的文第一;
书法第二;
画第三。
因为文有创新观点,故第一。
书法没多大创新,故第二。
画更没有新义,故第三。
发表于 2011-1-25 10: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張金梁先生既是著名的书法家,也是书法教育. 理论家。他從事書法教育工作二十餘年,曾在山東任師範書法專職教師及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多年,桃李遍齊魯。現在吉林大學古籍所書法方向博士生導師,又為中國書壇培養書法研究高級人才而默默耕耘著。他經過數十年的苦心獨詣執著追求,在書學上取得了顯著的業績。不但開創了從制度史入手研究明代書法史的新局面,在創作上碑帖融合、功力深厚、個性突出,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好評。張先生的書法學習和創作特點有三:一是用書法理論指導書法學習創作,他相信觀千劍方能鑄劍之理,但又不被理論所束縛,尤為難能可貴;二是在取法上不拘一格,主張學習經典書法作品要有精微的消化能力,學習民間書風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在創作上要有溶合眾家而脫胎換骨的能力;三是不為展覽束縛,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取捨自便我行我素,故其作品能與流行書風拉開距離。
    縱觀張金梁先生的書法,正、隸、行、草無不精善,淵源有自而饒有雅致。張先生书法作品潇洒出尘,风流儒雅,线条爽利,劲健。作品中散发着清新,浪漫,典雅的文人书卷气息!游刃于传统书法经典之中并能巧妙取舍!善为己用,师古不泥,厚积薄发,有大气象!
    張金梁先生的书法,给人以美的感受,气的通畅,诗的吟唱,画的意韵。張先生于行書用功最久,風格多樣不守一家,發端于二王,涵泳于蘇黃,淹留于黃倪,取章法于楊凝式,探筆趣于楊維楨、徐青藤,根植前賢而又自出機杼,寓狂狷于儒雅,寄工巧於大拙。筆觸所到,濃淡疏闊,欹正俯仰,鳥飛獸駭,石奔雷驚,幻出萬千氣象。雖時有不經意的筆劃,也同是澀勁凝重極具美感攝人心魂,橫塗豎抹不事雕琢皆成規矩,線條品質不讓古人,這無疑得益於此前扎實的碑學根基和帖學涵養,堪稱書卷氣與金石氣的完美結合。張先生學草初以章草入手,而至今不仍用功頗勤,兼習二王《十七帖》、孫過庭《書譜》,對張旭、懷素、黃庭堅、祝允明、黃道周、倪元璐、王鐸諸賢之狂草亦多所涉獵,再加以其才情具備,陶鈞古法化為己有。書寫時大都吟哦再三一揮而就,筆鋒隨手腕之導送在宣紙上飛舞,如蛟龍入水仙鶴入雲,筆墨酣暢氣勢恢弘,毫無雕琢痕跡,令人嘆服。他很注重字的造型和经致的用笔,更注重于字的神采。他的草书充满了激情,放得很开,没有拘谨感。其细腻之处又有一种宋人手札的味道,显得尤为精致;奔放处又显得非常大气,他的小行草书风尘洒脱、潇洒自得,纵横披阖,着墨运笔,流畅如江河奔泻,激情飞扬,似天马行空,这些外看超然世外,轻舞飞扬,细品则觉法度森严,沉稳自适。细品張金梁先生的作品,感觉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行云流水的笔墨结构,自然灵动飞舞,偶有苍茫雄浑的笔势。以二王为主旋律,旁涉孙过庭书谱,间有苏轼之豪放,也有怀素的淡雅清秀俊朗。張金梁先生从古典中汲取营养,落墨即见风采,纵横挥洒颇有大家风范,行云流水中自得风韵。笔在线的运行中找到规律,与心灵跌宕起伏的情感交融,在生动流美中得到释放。表现出的是一种"书者,心之迹"的袒露,留下了尽是气韵藏于笔墨的生动和神驰,以飘逸之风,大度之魂,自然之气,文心之韵,让人刮目相看。
    衷心祝愿張金梁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


------------------------------------------------------------------------------------------
321100   浙江省兰溪市教育局  寿建刚    电话13706897290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北兰亭书友会创始会员    [  入展中国书协展览12次 ]
发表于 2011-1-25 18: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沐云堂先生辛苦!
印象中张先生首先是一个学者,一个敢于独陈己见的学者,然后才是书法家和画家!
发表于 2011-1-26 15: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祝贺!!
    张先生作为当今书坛书法理论与书法创作双修的著名书法家,其在书法理论上的造诣已经深得书坛所敬重和尊敬。
    纵观张先生展览作品,正、行草、隶、章草诸体皆擅,深得历代前贤精髓,真正是将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创作之中。由于先生取法多家,且深入研究,上承魏晋,下及明清,融各家之精髓,铸自家之风貌。无论在笔法、结体还是用墨、章法上都可以说达到极高景致。尤其是行草和章草,极富个性,极富功力。无论是行草还是章草,在章法上欹正相生,布局疏密相间,行气上擒纵有度,结体上稳中寓险,险绝与平正相互渗透,行笔上中侧并用、方圆兼济、藏露相宜,用墨上浓淡相宜,枯润相间,形式多样,师古而自造化,相得益彰,风格上或内敛、或奔放、或沉稳,彰显出先生深厚的学识、沉稳的人格、不趋时风以及追求自我艺术风格的最高境界。这是当今浮躁的书坛所缺少的,也是先生人格魅力所在。
    赏读先生书法作品,与人一种祥和、大气、沉稳、厚重、质朴之感,在欣赏先生高超的书艺之时,更为先生豁达、宽厚的人品所感动。祝福先生!!
    祝福 先生 艺术精进!!艺术长青!!
    祈望先生惠赠大作以赏读学习,提高丰富自我。谢过先!!
511515 广东省 清远市 新城东7号区 金科楼F401  冯光永

[ 本帖最后由 怡情怡志 于 2011-1-26 16:0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19: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关注!
活动将于2011年元月底结束。
祝各位辛卯吉祥,长乐无极!

[ 本帖最后由 沐云堂 于 2011-1-31 09:2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17 09:54 , Processed in 0.411900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