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南山书院

【南山雅集】——南山书院第四届艺文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21: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山书院主讲人:刘志强
    男,祖籍夏津,19712月生于肥城,段玉鹏先生弟子。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矿工人,现居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21: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21: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21: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21: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57924609503.jpg
       南山书院主讲人: 赵坤晨
    字厚之、曾用名:(赵坤卿) 笔名:阳土、斋号:海岳楼、厚斋,是朱复戡先生再传弟子19692月生,山东省济南长清区人。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会员、《大众日报》社青年记者、中国作家报社资深记者、《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研究会主席、中国泰山书画院副院长,岱岳文化文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幼承家训,自幼爱好诗词、文学、书法,耕耘岁月中以毛颖为寄托,未尝停辍。 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书法风格浑穆简静、 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21: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考据与阐释兼顾  还原与建构并举
赵坤晨
    中国书法是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支奇葩,在世界所有文字存在的民族中,唯有中国书法才将一个民族书写的文字升华为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千百年来传承有序,经久不衰,《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摩崖刻经就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支奇葩。
    此刻上承篆隶余韵,下启唐楷新局。它是我国现今发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佛教摩崖刻经,面积达二千多平方米,单字高约35厘米,宽约40-60厘米, 场面壮观,气势恢宏,难怪被清康有为先生誉“大字鼻祖,榜书之宗”,这是泰山成为中国书法名山的理由,更是泰山人的骄傲与自豪。面对这样一件书法艺术珍品,日本人对之垂涎三尺,专门进行研究与探索,作为国人的我们泰山脚下的儿女,还有什么理由不对其认真加以保护, 研究呢?我们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又该从何处入手采取何种方法,对其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呢?
    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文献考据和理论阐释入手。
一、考据与阐释兼顾
    记得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没有理论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没有行动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做书法研究应该是两条腿走路,既能做实证性的文献考据;又能做阐释性的理论研究。因为文献考据的目的在于求真证伪,理论阐释则是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不重视文献考据,《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研究史的基本事实,不弄清楚,就无从进行理论阐释,其价值和意义更无从谈起。实践证明文献考据是扎扎实实“立地”的学问;理论阐释则是宏观把握“顶天”的学问搞《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研究光“立地”不行,光“顶天”也不行。不“立地”,不“顶天”悬浮于半空更不行,我们做《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研究,就是要做扎扎实实“顶天立地”的学问。
    做书法研究方面的学问,必须学会走捷径。那什么是《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研究的捷径呢?就是通过历史沿着前人,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路前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如盲人落荒野行进之难可想而知。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文献著录与研究始于明而盛于清,从当前能查到资料看,初有孙克宏《古今石刻碑帖录》;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聂剑光《泰山道里记》;阮元《山东金石志》;包世臣《艺舟双楫》;李佐贤《石泉书屋金石题跋》;康有为《广艺舟双辑》等十余家相继著录。《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无确切的书刻年代,此时争论最大,孙克宏先生认为是晋代作品(见李佐贤《石泉书屋金星题跋》),王世贞先生曰:“非也,然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作”,包世臣先生将其划为北魏书法之列,见《艺舟双楫》,聂剑光先生断为北齐时刻,凿刻年代约为北齐天保年间(550-597)年,钱大昕、李左贤先生从其说。如今考证,这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观点。著者除扼要探讨了与刻经有关的人物,史事外对其书艺大加颂扬,如李左贤先生曰:“经石峪字,笔势奇古,雄秀前人”;特别是康有为先生对其更是钟爱有加曰:“经石峪书法,浑穆简静,草情篆韵,无所不备,千百年来不仅以落墨雍容,运笔安详,结体空灵独树一帜”。我认为《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以隶古为主,更具草情篆韵,用笔安详沉着,朴厚醇古,毫无跳荡浮薄之态,落墨大胆雍容,结字空灵、章法奇古,呈现出无比深远沉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历经1400余年风雨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已非夕时书丹刻石的原初形态,换言之,它的形态和笔意因风化因素人为破坏等影响,而不同程度的原作有所改变。我们对其研究,只有像启功先生说的那样:“透过刀锋看笔锋”。通过史实还原《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本来面目。
二、还原与建构并举
    所谓“还原”是指对事物恢复原状,对《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还原”主要是我们运用传统文献考据方法,对《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中一些关于“史”的问题及当时的人文环境,真正弄清楚,“还原”其本来面目。所谓“建构”主要是指理论构建也就是对《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中的一些现象,包括创作心态、提出和发现一些新问题、新看法、并作出科学合理的描述和阐释。
    如对《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者的考证,历来说法不一。有的传为书圣王右军书,有的认定为王子椿,有的疑为唐邑书等等。李左贤先生认为:“邹县铁山刻经及葛山刻经,经字大小结构笔法与此刻丝毫无异,故断为一人之笔,铁山之经考系东岭僧安道一书,则《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亦为安道一书,当无可疑”实践证明,此言可信。
    为什么将佛教经典《金刚经》,选择在泰山书刻,而又保存下来,其意义又说明了什么?泰山本身代表着一种平安与安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古人以泰山做为高山的代表,常以此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选择泰山书刻《金刚经》就足以证明佛教文化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价值,泰山离不开《金刚经》,《金刚经》只有在泰山书刻,才可以远流长,这就是留给我们最好的答案。如果有机会的话更应该拜读一下汶上县《文殊般若经》碑,此石刻因石质较好,用笔扎实精到,深厚圆健,结体洞达,雄浑俊伟。清杨守敬在《评碑记》中对此碑评价“原本隶法,出以丰瞍,有一种灵和之致”。不可否认佛教经刻的书者大多是佛门信徒。他们与北朝时期的战乱保持一定的距离,有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师承教育。书法是其必修之课,由于心态好,所以创作笔调无不高雅脱俗,或隶意多,楷意少,或楷意多隶意少,皆能意态祥和,高古奇逸。这是《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产生的物质基础。
    然而时代的演变使我们已经失去产生《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的人文土壤,审美取向的转移,书者知识结构的差异以及现实生态环境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强大左右力,使我们很难从根本上去理解、去把握、《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精神实质。可以印证的是明清人对它的研究,并未完全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它留给我们的启示和教益,并非仅仅在其可供玩赏的行迹上,而更多体现了佛教文化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和中华民族书以载道的人文精神。
    古人讲“道德文章,“道德”在“文章”面前道德高尚,人品端正者,方能真正对书法研究心存虔诚、敬畏之心,在书法研究方面实现自我的价值;而虚心向学、诚心治学,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人品,少一些浮躁喧哗,多一些笔墨书香,让我们养成严谨务实的学风,对《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研究,我们只有采取文献考据与理论阐释兼顾,还原复古与建构创新并举,重点突破,深度掘进,横向延伸,立体拓展的原则,我们的研究视野才会更加广阔,才会走出一条新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研究之路。
    非常之观,常在险远,唯有不畏艰险,不辞辛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才能最终窥得《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研究之奥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21: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山书院 于 2019-6-12 21:24 编辑

截面研究与历时研究在《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研究中的应用
赵坤晨
    截面研究与历时研究是社会学中的两个概念,掌握这两种方法对《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的深度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摩崖石刻,书体以隶书为主,问有篆、隶、楷、行、草笔意,书艺之高、规模之巨、结体之妙、用笔之奇、自古罕见。非精研四体、熟谙八法者、无以至其妙,并与整个泰岱文化神韵相合,它是现今世界书法史上发现规模最大的汉字摩崖石刻,面积达:2064平方米。它不仅是北齐人的杰作,更是中国乃至世界汉字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典是经典,经典是不为时间之流湮灭,不以身份高下而迁移的文化基因和密码;典又是典范,典范是虽源自过去,却为当代所需并必将恒久影响未来的文化现象和精神品格。
    “我们做《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研究,就是要做踏踏实实,顶天立地的学问”这是我在去年研究会成立周年之际讲过的一句话。当时我用的是扎扎实实,思考再三还是踏踏实实比较妥当些。
    难道不是吗?
    我们成立《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研究会,其研究方向是——应具备两只眼睛:一只是历史的眼睛,一个只世界的眼睛;历史的眼睛是朝后看、向内看、是知己、世界的眼睛是朝前看、向外看、是知彼;历史的眼睛需用显微镜去观察让我们发现经度,世界的眼睛需用望远镜去观察让我们发现纬度。其研究方法是——应具备两只脚:一只脚走学术理论研究之路;一只脚走书法创作实践之路。因为学术理论是总结过去、探索未知,是前脚。实践创作是师承过去、服务现实,是后脚。只有两者结合我们的研究之路才会更加广阔、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2007年泰山被评为中国书法名山,《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研究会应运而生并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泰山人向外寻求文化支点,构筑泰山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时所做的思考,这种思考并不是行走于青云之上的坦途所做的官场白皮书,它是泰山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的结果
截面研究与历时研究
    截面研究——按«现代汉语词典»986页的解释:截面也叫切面或断面,即物体切断后呈现出的表面,如球体的截面是个圆形。当然这种解释是笼统概括性的,截面研究顾名思义就是选择一个切入点,仔细地研究某种现象。截面研究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书法截面研究一般是按时序进行的。如研究王羲之书法,就必须先了解魏晋玄学,了解魏晋玄学,了解当时的士大夫的生活环境以及作者创作时的心情和艺术追求,在王羲之«兰亭序»中体现出的恬淡平和的意境,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狭义的书法截面研究只是对某碑、某帖或某人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我们把«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就应该首先对其产生的历史根源、艺术特色、学术价值、艺术地位进行深入细致的系统了解,真正明白其产生的历史根源以及其书法的流源演变规律和当时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取向。
    当然和社会学中的其它研究一样,《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研究中的“截面”并不是为了一个面而反映另一个面。我们采取截面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其深度——纵向的深度。
    历时研究——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诠释。历时是指事情经过的时日。历时研究“是一种跨时段观察的研究方法。它是与截面研究相对应的。历时研究又可分为三种:①趋势研究——对一般总体内部历时变化规律的研究;世代研究——也叫断代研究,是对亚总体或世代(通常指同一时间)历时变化的研究;小样本多次研究——与趋势研究和世代研究相似,所不同的是,每次研究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但是每次的结果与深度不同。如果说趋势研究与世代研究属大处着眼,那么小样本多次研究就是小处入手的研究方法。是对事物进行点的研究,趋势研究是对事物进行线的研究,世代研究则是对事物进行面研究。
    总之,《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研究无论从截面与历时,学术理论入手,还是从实践创作入手,最后都要回归理性研究,回归系统思维,回归服务社会、服务现实上来,这是《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研究的基本要求。截面研究与历时研究两者是统一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贵在取长补短。就我们书法的临帖与创作一样,只注重创作,而不注重平时看书临帖,其作品便显得单薄,没有品位、没有文化内涵,线条只有广度而没有深度,没有历史的厚重感。如果我们只注重临帖,而很少创作,那么其作品同样会给人们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作品往往不生动,没有时代气息。只有将临帖与创作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更多美好的书法作品来。
    中国书法,看似简单实则高深,观照先贤书法得以成功的必由之路,对我们今天的书法研究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这条必由之路是什么?那就是字内功夫和字外功夫双管齐下,两样功夫相辅相成,一样不可缺少。这两样功夫又都是无止境的,要下的准、下的实、下的深、下的细,自非长期潜心修炼不可,故甚不易,然参悟愈深、其境愈高。
    一部中国书法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化古为新,古为今用的艰辛史。创新离不开基本功,更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书法艺术并非几家古人作品的拼盘式的化合物。中国书法是书家提取的自然万象的神髓。由线条所组成的汉字书法艺术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形简诣丰,韵味无穷。清刘熙载云“书者,如也 、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也”。这就要求书者必须由自己独立的艺术生命,渗透时代精神与各方面的综合修养,真切的感悟、具体的个性、长期积累出于天成。任何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必然流于浅陋、看眼下浮躁张扬、废学穷思、急功近利、是部分文人的通病,这是一种时弊。
    南怀瑾先生常说:“今日的世界,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从精神的层面上来看,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在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之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现实中的人们当前最需要的是营造一个纯真而高雅的精神家园,这种精神家园的营造需要的是对那些“曾经失去”的经典文化的修复与弘扬。经典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失去对经典文化的依托,必将步入偏斜,其结果只会走向美的反面。只有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把艰辛的磨练过程看做是特殊的心灵享受,我们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研究才有希望从成功走向辉煌。
    “质而无文、其行不远、文而无质、其行不久”我认为:“学术之价值重在精神独立、思想自由;学术之资源重在对外开放、与世共享。唯精神独立、思想自由我们的研究之路方能深切精,唯对外开放、与世共享我们的研究之路方能远且大”。集思才能广益,推陈方可出新。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书法研究无论是以往 ,现在还是将来、都必须在“推陈 ”中成长,不思“推陈”遑论出新。当然“陈”并不是垃圾,而是精华;“推” 并不是推翻,而是推动。艺术本身就是在新与旧的交替,破与立的交换中向前发展。被我们尊为 “陈”的传统是历史的优良传统,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积淀,是历史检验了的真理。
    我认为有时细细拜读此件书法,就像是拜读西方古典主义油画,处处充满着 、静逸 、安详、雍容 、华兹。骨子里流露出的那份沉静、大气、 高雅、对于那些令人眼花缭乱,心浮气燥的作品来说,它们仍然光芒四射 ,永远不会过时。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艺术地位和学术价值不能仅仅从作品表面去衡量。其力换颓风回归传统,渊雅深厚 ,借古开今是其艺术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源泉。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眼光的升华,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品出其中的滋味。综合运用社会学中的截面研究和历时研究,我们的研究之路才会既具宏观视野,更具微观视角;既能探索其广度,更能探索其深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21: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山书院主讲人:尧渔伯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办学指导中心签约作家,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西安美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画野逸派代表人物,美术评论家。别署老渔、渔公、愚伯、左长公、老羽、迂翁、荷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21: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5790686643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21: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5790687059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7 02:24 , Processed in 0.388132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