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汲古斋主人

孟会祥《竹堂笔记》出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0 08: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孟会祥先生之《竹堂笔记》古雨已沐手而再三拜读.亦包括先生之《村里的事》.《笔法琐谈》,平日上班则置眼前.出门远游亦随身而携之同伴四海,今则《竹堂笔记》.》.《笔法琐谈》,二书为道友二柏精舍主人陈兄红卫来余茅舍闲叙茶话时见之喜而携去,红卫兄乃商山一等才子.于书道颇渊深.借阅孟先生书有日矣.尤未还于我.想是亦同于我为孟先生书之精彩深远所折服之情哉。
  尘虑萦怀.懒抚七弦绿倚.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俗世纷繁多扰.亦是余愚之身多庸懒.蒙孟先生厚爱赠书.心中感念敬仰先生不已.窃思得闲暇为拙文数句.以抒感激之情.然终为世间凡俗蝇营狗苟之事所困.不曾动笔.及见汲古兄此篇.知汲古兄乃世间重情义之人.而思己之无为于孟先生之大德.甚感惭愧不已。 
     《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古雨曰:富者送人以财.古今不多有也.仁者送以言.孔子虚心学习.记于心而成于行.受益终身。今者孟先生.积学成健.呕心沥血著成此书.以飨天下痴爱书法之友.真书坛之大幸事也。读阅孟先生之书后.颇医余之愚.学问中之诸多之疑惑渐明。深谢孟先生赠书以书惠我。
世间万事皆艰辛,唯著书最不易,何哉?诗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梁启超先生言:“中国古代.史外无学.举凡人类知识之记录.无不丛納之于史”.其虽言史.亦见文之于史之关系.文之为千古大事.因之为文要对历史负责.因之为文之态度是需谨慎认真的。今之作家.书法家出书颇便易,易则能多,多而频则近于滥.滥则良莠不齐,可阅可读者不多,如粪土者.乏善可陈.需当反省?余处偏鄙之地,懒于出门,然每出必有或熟或不熟之友赠余其所著之书,多无可阅之处,废话连篇.谬误百出.于人无益?浪费钱财以博虚名.制造垃圾而常不悟,古雨窃以仅己之愚见认为为,近数年学者文人所著之书多如牛毛,却惟有陈传席先生之《陈传席文集》.林岫之《紫竹斋艺话》,孟会祥先生之《竹堂笔记》《笔法琐谈》等金玉成文.读之如良药.可医人之愚。后必当在时间与历史中焕出异彩。
或有友以孟先生之《竹堂笔记》同之于陈巨来先生之《安持人物琐忆》,古雨以为其各有千秋,各有妙处.其妙就妙在若宋苏黄之书法.各皆多汲养取法于二王.然米最得二王法.炉火纯青.臻于化境,稍变二王法为米书。苏字能入二王法,亦能出二王法.加以意造.天真烂漫.潇洒出尘。和而不同.有同有不同.渊源自同.流已各不同也。孟先生之《竹堂笔记》岂能全同于陈陈巨来先生之《安持人物琐忆》哉。孟先生之书无孤芳自赏之处.颇能与时俱进,近数年书坛许之多事.众皆一同经历过.而先生独具慧心.加之学问渊深.一枝生花妙笔.化腐朽而为神奇.入平凡而出华彩,文简而意远.笔雅而生动。


[ 本帖最后由 古雨 于 2012-11-1 06:15 编辑 ]
发表于 2012-10-31 07: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论之书.具体到技法之论著.古今亦多.古雨常感古之论者多简约玄奥.常读之似懂非懂.如痴人说梦.终不知所云,今人之论著.啰嗦不已.简单之理.写的繁杂沉长.未翻读数页.便已索然无味,然孟先生之《笔法琐谈》.文简约而不玄奥.析理深入而浅出.文笔生动有味.百读而不厌。世间同为文之士或多矣.然或有洞达而少文彩.或有文彩而少洞达.终不能成可读有益之文.今孟先生之笔.质而美.简而约.实难得.盖有实学.有才情故耳,于今之士.如孟先生者不多矣。先生之书《村里的事》.记事之文与小说合为一集,从文中可窥知先生坎坷与自强不息之生活经历.读之颇让人感动.。而先生小说叙事生动.引人入胜.古雨以为有太史公为文叙事之疏荡有奇气.又复有蒲松龄用笔之灵动.不吸引人都难.从中亦可窥出先生读书之广博矣。唯一遗憾者古雨以为:一为小说《村里的事》书名似太平淡.当是因为孟先生做人一向谦虚谨慎.淡泊低调之原因也。

[ 本帖最后由 古雨 于 2012-11-1 06:00 编辑 ]
发表于 2012-11-1 07: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之日.现代文明实为商业化文明,.孜孜以求于利于物质,多忘于构造人之崇高之精神家园,内在之静与美是与物质之追求为反向的,熙攘的人群中因心灵缺少内美与安静,外在金玉其外.内中却是焦躁不安的败絮其中。在孟先生的书中.读者见到了先生在深师古典.融化古今之学.在面对于现代化时的商业化之从容与不迫,自信而淡定,因之在先生的书中才能发现一个内化了现代的一颗有古典美的净静的心灵。

[ 本帖最后由 古雨 于 2012-11-1 08:33 编辑 ]
发表于 2012-11-1 18: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弄一本学习??
感谢~~~~~~~~~~~~~·
发表于 2012-11-2 06: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孟会祥先生之《竹堂笔记》古雨已沐手而再三拜读.亦包括先生之《村里的事》.《笔法琐谈》,平日上班则置眼前.出门远游亦随身而携之同伴四海,今则《竹堂笔记》.》.《笔法琐谈》,二书为道友二柏精舍主人陈兄红卫来余茅舍闲叙茶话时见之喜而携去,红卫兄乃商山一等才子.于书道颇渊深.借阅孟先生书有日矣.尤未还于我.想是亦同于我为孟先生书之精彩深远所折服之情哉。
  尘虑萦怀.懒抚七弦绿倚.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俗世纷繁多扰.亦是余愚之身多庸懒.蒙孟先生厚爱赠书.心中感念敬仰先生不已.窃思得闲暇为拙文数句.以抒感激之情.然终为世间凡俗蝇营狗苟之事所困.不曾动笔.及见汲古兄此篇.知汲古兄乃世间重情义之人.而思己之无为于孟先生之大德.甚感惭愧不已。 
     《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古雨曰:富者送人以财.古今不多有也.仁者送以言.孔子虚心学习.记于心而成于行.受益终身。今者孟先生.积学成健.呕心沥血著成此书.以飨天下痴爱书法之友.真书坛之大幸事也。读阅孟先生之书后.颇医余之愚.学问中之诸多之疑惑渐明。深谢孟先生赠书以书惠我。
世间万事皆艰辛,唯著书最不易,何哉?诗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梁启超先生言:“中国古代.史外无学.举凡人类知识之记录.无不丛納之于史”.其虽言史.亦见文之于史之关系.文之为千古大事.因之为文要对历史负责.因之为文之态度是需谨慎认真的。今之作家.书法家出书颇便易,易则能多,多而频则近于滥.滥则良莠不齐,可阅可读者不多,如粪土者.乏善可陈.需当反省?余处偏鄙之地,懒于出门,然每出必有或熟或不熟之友赠余其所著之书,多无可阅之处,废话连篇.谬误百出.于人无益?浪费钱财以博虚名.制造垃圾而常不悟,古雨窃以仅己之愚见认为为,近数年学者文人所著之书多如牛毛,却惟有陈传席先生之《陈传席文集》.林岫之《紫竹斋艺话》,孟会祥先生之《竹堂笔记》《笔法琐谈》等金玉成文.读之如良药.可医人之愚。后必当在时间与历史中焕出异彩。
或有友以孟先生之《竹堂笔记》同之于陈巨来先生之《安持人物琐忆》,古雨以为其各有千秋,各有妙处.其妙就妙在若宋苏黄之书法.各皆多汲养取法于二王.然米最得二王法.炉火纯青.臻于化境,稍变二王法为米书。苏字能入二王法,亦能出二王法.加以意造.天真烂漫.潇洒出尘。和而不同.有同有不同.渊源自同.流已各不同也。孟先生之《竹堂笔记》岂能全同于陈陈巨来先生之《安持人物琐忆》哉。孟先生之书无孤芳自赏之处.颇能与时俱进,近数年书坛许之多事.众皆一同经历过.而先生独具慧心.加之学问渊深.一枝生花妙笔.化腐朽而为神奇.入平凡而出华彩,文简而意远.笔雅而生动。
    书论之书.具体到技法之论著.古今亦多.古雨常感古之论者多简约玄奥.常读之似懂非懂.如痴人说梦.终不知所云,今人之论著.啰嗦不已.简单之理.写的繁杂沉长.未翻读数页.便已索然无味,然孟先生之《笔法琐谈》.文简约而不玄奥.析理深入而浅出.文笔生动有味.百读而不厌。世间同为文之士或多矣.然或有洞达而少文彩.或有文彩而少洞达.终不能成可读有益之文.今孟先生之笔.质而美.简而约.实难得.盖有实学.有才情故耳,于今之士.如孟先生者不多矣。先生之书《村里的事》.记事之文与小说合为一集,从文中可窥知先生坎坷与自强不息之生活经历.读之颇让人感动.。而先生小说叙事生动.引人入胜.古雨以为有太史公为文叙事之疏荡有奇气.又复有蒲松龄用笔之灵动.不吸引人都难.从中亦可窥出先生读书之广博矣。唯一遗憾者古雨以为:一为小说《村里的事》书名似太平淡.当是因为孟先生做人一向谦虚谨慎.淡泊低调之原因也。
    今之日.现代文明实为商业化文明,.孜孜以求于利于物质,多忘于构造人之崇高之精神家园,内在之静与美是与物质之追求为反向的,熙攘的人群中因心灵缺少内美与安静,外在金玉其外.内中却是焦躁不安的败絮其中。在孟先生的书中.读者见到了先生在深师古典.融化古今之学.在面对于现代化时的商业化之从容与不迫,自信而淡定,因之在先生的书中才能发现一个内化了现代的一颗有古典美的净静的心灵。
发表于 2012-11-2 07: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心,淡雅,朴实。论书大家风范也!
发表于 2012-11-2 17: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好书
发表于 2012-11-2 19: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
发表于 2012-11-2 21: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美字。
发表于 2012-11-3 07: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6 21:19 , Processed in 0.353042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