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刀客

商丘——名胜系列——已添加商丘简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10: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阏伯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又称火星台、火神台,是商丘的起源。
    阏伯台是帝喾轩辕黄帝四世孙高辛氏的儿子,时任火正,火正是掌火官,有两大任务,一是祭祀火星,二是观测火星。当年阏伯就是在这台上观星计时,掌握四时变化,指导农牧业生产。这座高台就是咱们中华民族最早的天文台,距今已四千余年。
    阏伯为子姓,《史记》中有记载,说他的母亲简狄,因吃了玄鸟蛋,就是燕子蛋,而生下阏伯,所以赐为子姓。至今我们商丘还有个风俗,谁家生了孩子就送鸡蛋表示祝贺,并将鸡蛋染成红色分给孩子们去吃。因为咱们中华民族有个很美好的传说,谁能吃了玄鸟蛋,就能生下一个有作为的儿子。吃红鸡蛋就源于子阏伯。
    古时候,商丘的地势并不平坦,而是由丘陵地带组成,人们为了抵抗洪水猛兽侵袭,多生活在丘上,所以子姓生活在丘上为商。在甲骨文中商字为上“子”下“冈”。《诗经·商颂》有两句诗:“生命玄鸟,降而生商”,说的就是玄鸟长一商。阏伯就是商丘始祖。丘在古时有两个含义,一是居住地称丘,二是坟墓称丘,阏伯曾在台上居住,死后又葬在台上,所以此处称商丘。原来的商丘是指阏伯台,四千多年来尚袭至今。
    阏伯台是商人、商业的发源地,阏伯死后,他的孙子相土继承了他的事业任火正,首先发明了马车驯马,六世孙王亥发明了牛车,开始驯牛,史书上记载的“立皂牢,服马牛,以为民利”就是这件事,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商部落便强大起来,他们生产的东西便有了剩余,于是便赶着马车、牛车拉着剩余的东西到别的部落进行物品交换,于是,便有了“商人”、“商业”、“商品”的概念。
    阏伯台上现在阏伯庙,为元代所建,现在所保持着原有的大殿、拜殿、禅房、禅门、钟鼓楼等古建筑,整个建筑古朴典雅、玲珑别致。
    传说正月初七是阏伯的生日,每年正月,豫鲁苏皖四省周边数百公里的民众都来此朝台,形成一个特大的庙会,正月初七那天,进入这个院里朝拜观光的游客可多达十万余人。
阏伯台.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10: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城湖


                一个被称为“豫东明珠”的地方。离商丘市60公里大约需要1小时20分钟。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睢县的情况:睢县又名凤城,是因为她的整个地势和地面建筑象凤凰展翅,由此得名。面积920平方公里,人口75万,辖7个镇17个乡。西距省会郑州140公里,交通便利。

    睢县历史悠久,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多处属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商文化遗址。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诸侯盟会之地和争雄称霸的战场。秦设襄邑县。为什么称襄邑呢?因为西周宋国宋襄公兹甫葬在这里,“邑”是城市的意思,所以称“襄邑”。汉代襄邑成为全国闻名的工商业城市和纺织业中心,被誉为“锦绣襄邑”而名闻天下。北宋时期襄邑处在东南两京之间,战略地位重要。被升为拱州,号称“京东辅郡”,也就是宋都开封以东的主要城市。金元明清称睢州。民国二年(1913年)后称睢县。

    睢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汉初襄邑名士东园公为“四皓”之首,辅佐过刘邦之子惠帝刘盈。宋代张去华,张师德父子状元,明代李孟汤兄弟进士,皆传为千古佳话。清代理学家汤斌是著名的清官,至今仍受世人敬仰。这里又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苏金伞的故乡,他曾留下很多描绘睢县田园风光和淳朴民风的诗歌,优美而流畅,充满了泥土气息。

     睢县是国家确定的商品粮、优质棉、花生生产基地、养牛基地、高标准平原绿化达标县。睢县生产的“睢酒”有“小茅台”之称,这种酒是用优质槐花泉水、高梁、小麦、大米、糯米为原料酿制而成,微黄透明,醇厚细腻,回味悠长,酱香风格突出,空杯留香持久。睢酒要经过八次堆积,九次烤酒,中加插沙,三个月制曲,九个月出酒,存放三年才可以出厂。1988年在商业部召开的优质产品评选会上与“国酒茅台”的比分不相上下,荣获金爵奖。又如睢县张家烧鸡、焦烙炸、糟鱼、罗阳豆腐干、潮庄集麻花、孙常德烧鸡、马家包子、胡家月饼等等,都是当地著名的风味名吃。各位朋友,午(晚)餐时咱可以亲口品尝一下这里的美酒佳肴,一饱口福,走时再捎带几瓶“小茅台”。

     睢县的出口产品还有毛板、皮毛、皮革、刺绣等,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供不应求。


    各位朋友,睢县还有一种被称为“稀世珍宝”的东西,就是鸳鸯转香壶。这种酒壶左转能倒出一种酒,右转又可倒出另一种酒,可谓神奇有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近代失传。睢县技师汤本茂苦心钻研几十年,终于将这一古代稀世珍品重新制作出来。


    鸳鸯转香壶为仿宋制品,有的玲珑剔透,光华夺目,有的造型别致,设计新颖;有的不仅可以发出悦耳的鸟叫声,还可以用汉语和外语向客人问侯、祝福。镶嵌珠宝转香壶更是造型美观、豪华珍贵,比古代的鸳鸯转香壶更神奇、美妙,堪称世间一绝。待会儿,我们一起去目睹她的风采,并带几个作为纪念品给您的亲戚朋友。

    睢县凤城湖
    朋友们,这里就是被称为“豫东明珠”的睢县凤城湖,因为这座城湖紧靠县城北部,又称“
北湖”。湖面呈方形,水面积4000余亩,合1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米,为天然降雨。湖水澄碧,烟波浩渺,渔歌唱晚,快艇扬波。湖中岛屿兀立,岛上树绿草青,似几块翠玉点缀于万顷碧波之中。每当夕阳西下,万道霞光,湖光岛影 ,把城湖点缀得像一幅绝美的画
面。

    城湖原系睢县旧城,宋崇宁年间所筑。宋、元以来,水患连年,战事频繁,城池常修常废。

    历史上,睢州深受黄河水害,每次黄水过后,城外淤积抬高,年复一年,城内外地面高差逐年增大,明崇祯15年,黄水灌汴,狂流南奔,睢州城水满腹,迁至旧城南关(今城),旧城废为城湖,故称“睢县城湖”,距今350多年。城湖四周以旧州城墙为湖堤。民太公路横亘湖中,公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给城湖增添无限生机。清代吴淇有“十里西湖浮碧波,垂杨两岸系鱼世”的佳句,描写了睢州城湖景色之妙。这里我也为大家作诗一首:“襄陵巍巍碧波中,锦襄书院绿丛丛。日照城湖水溶溶,车鸣人喧岸边行。南望县城楼重重,月季盛开朱紫红”。

     睢县城湖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有“城上之湖”之称,其独特的形成经历富有传奇色彩,历代文人吟咏的“城湖八景”,至今仍是睢县人的骄傲,传说于民间。国家体委曾于94、95、96年连续三年在此举办全国皮划艇锦标赛,城湖为提高睢县知名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这里正在引资修复湖中八景,新建水上影视城。相信来年的睢县凤城湖会更加美好。
凤城湖.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10: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高帝斩蛇碑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秦末沛县丰邑人。早年任沛县泗水亭亭长。一次他带一批民夫到骊山给秦始皇筑皇陵,途经芒砀山人已跑掉大半。晚上,他喝得酩酊大醉在山泽之间赶路,突然有人禀报:“前有大蛇挡道,请回!”刘邦大喝一声:“男子汉大丈夫怕它作甚!”立即拔出七尺宝剑上前把大蛇斩为两段,斩蛇之后,有一老妪啼哭说:“我儿是白帝之子化为蛇挡道被赤帝之子杀死。”说罢人突然不见。从此斩蛇处生出一片红草来。刘邦斩蛇之后自量继续去骊山定被判处死刑,于是就隐蔽于芒砀山中,后又返回家乡沛县杀了县令扯旗造反,终于成为汉朝的开国君主。
    如今芒砀山还有无刘邦斩蛇处呢?有。在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中心,芒山文化馆西南隅,一座碑亭拔地而起.它六角六楼,上复黄色琉璃瓦,木柱和亭座全部彩绘,非常壮丽。亭下有一巨形石龟,看去似欲爬行,极富动感。龟背上立一尊明隆庆五年(公元1 571年)的石碑,碑额阴刻楷书的“日月”和“汉高断蛇之处’’分列两边,其下碑文始叙刘邦芒砀山斩蛇起义的事略.后述立庙祭祀的经过。因原碑风雨剥蚀,碑体断裂,不便观赏,1982年按原碑复制一碑立于龟座之上,并新建碑亭保护.原碑移至芒山文化馆。
    对于蛇母哭诉,血染红草,历代都有相信或不相信者。对此吟诗作歌者很多。
清代归德知府赵瑗作《芒山十四首》,其一《汉高帝斩蛇碑》写道:
  中原竞逐鹿,
  一蛇阻中谷。
  挥剑白帝终,
  蛇母秋郊哭。
    可是同时代的永城诗人练贞吉则不相信这种说法,他在《汉高帝斩蛇处》一诗中写道:
    沛公夜过芒砀路,白蛇当道撄其怒。
    剑光飞动溅血红,蛇本无知身死误。
    王业何曾关此蛇,事出偶然非有故。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拟恨赋》中写道:
    “……断蛇奋旅,扫清国步。握瑶图而倏升,登紫坛而雄顾,一朝长辞,天下缟素。’’看来李白认为刘邦斩蛇是为了振奋自己的部下。
    明代所立汉高祖刘邦斩蛇碑历经沧桑,有多少人观赏,又有多少人诗兴大作谁也说不清。它劳累了411年之后退役了,当1982年复制碑在斩蛇处重立之后它竟大放异彩出现了天下奇观。这里不仅白天游人如潮而且夜晚乘车秉灯观赏者络绎不绝。
    每当夜幕降临,灯光直照斩蛇碑,奇观出现了。2米多高的碑体倏忽不见,只见一尊金灿灿的古代帝王形象分明欲向你走来。他头戴皇冠,身穿龙袍,腰束玉带,足登高靴,二目炯炯,直视前方,一手捋漆黑胡须,一手按贴身宝剑,好象出征前发布号令。他极富立体感,恰似画中人,人皆说是汉高祖刘邦面世。转身向碑后走去,同样采用灯光照射,则又是另一番奇景。同样是不见碑体,看到的是金光辐射,分明呈现出一位古代女皇的身姿。她飘飘如仙,神态庄重,人皆说是吕后来芒砀山寻夫。
    2000年前的帝王皇后形象为何能如此逼真地再现出来?为何又在刘邦当年斩蛇起义发迹之处让人~睹昔日风采?对此神秘现象,传闻越来越广,解释越来越神。从大陆至港澳台各界人士,从国内至国外游客闻讯莫不来豫东芒砀山以先睹天下奇观为快。他们既有无神论者也有有神论者,尽管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谁也否认不了芒砀山斩蛇碑呈现的这天下奇观。
汉高祖斩蛇碑.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11: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河古道简介  黄河古道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自秦汉以来平均三年两次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给商丘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工部尚书潘季驯,采用“束水攻沙以水治水”方略,动用了五万民工历时16年,修筑了南北两条大堤,结束了400年的黄河之灾。清末黄河改道,这两道大堤就成了黄河故堤。
  
  商丘境内保存完好的黄河古道,长134公里,高10-13米,底宽100米。曲折连绵,逶迤苍莽,黄河古道是商丘最大最宏伟的历史景观,黄河古道也是商丘人民战天斗地、战胜大自然的标志。
  
  现在的黄河古道夏天鲜花簇簇,绿树成林,冬季长堤内外白雪皑皑,长堤高高耸立,蔚为壮观,有“绿色长廊”、“水上长城”之称。
  
  商丘人民从兰考引黄筑坝,黄河古道建成了6座阶梯式水库,库区清风涟漪,水光熠熠,鸭逐鱼跃,水鸟翻飞,呈现了一派特有的故道景观,有“北国水乡”之称。大堤内外,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黄河古道.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11: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元寺  
        开元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2年),北宋称宝融寺,南宋康王赵构即位后改为商丘寺,后改为开元寺至今。开元寺是一座大佛寺,殿宇巍峨,佛像端庄。唐会昌年间,武宗李炎下诏大除佛寺,历史上称“三五法难”,“凡熔塑绘刻堂阁殿宇,关于佛祠者梵灭销毁,一无遗余。遣确史复视之,州县震畏,至于碑幢铭镂赞述之委,亦皆折痤藏之,”开元寺庙与石幢都未幸免。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据《偶更堂文集》载:“李自成将逼境邑令学清野法,一时近郭、祠、宇,毁弃殆尽,寺即不可保,将所谓石幢者,欲近碎者,而以巍然不得仆。”寺中僧人迁至阏伯台内,故商丘寺又有西开元寺之称。从此法鼓重振,僧侣云集,香火繁盛,弘法利世。不少帝王,如宋太祖赵匡胤、康王赵构及文人墨客,都曾频临揽胜,被誉为豫东名刹。  
    西开元寺清代曾三次维修,民国二十三年专员朱久莹再次修缮。解放后,寺院改为学校,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1989年9月泰国华裔居士庄文先生为开元捐赠翡翠玉佛一尊(法身高50公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尊翡翠玉佛。台湾护国寺主持如虚法师四次共捐赠《大藏经》一部,人民币四十余万元。重在阏伯台东二百米处重修了开元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题“商丘开元寺”。

[ 本帖最后由 A刀客 于 2009-2-20 11:05 编辑 ]
开元寺.jpg
发表于 2009-2-20 11: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磊报道的好,资料翔实,配有图片,最好的是对每个景点刻印一方,更有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11: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避雨处   
          孔子避雨处 位于永城芒砀山中夫子山南坡,是天然悬崖处的一个深6.5米、阔20米的山洞,因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此避雨而得名。洞中至今仍存有一座高约1米,坐北朝南、屈膝盘腿而坐的孔子雕像。
  春秋末年,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列国。一日,来到芒砀山下时,天上突然下起大雨。师徒们一时无措,只好躲进山洞避雨。孔子虽然自己的衣服被淋湿了,但他最关心的还是车上装载的书籍。雨过天晴后,孔子让弟子们把淋湿的书籍搬到洞外的平台上晾晒,直到将书籍全部晾晒干后,才与弟子们又开始了新的行程。后来,孔子避过雨的这座山被人们称作“夫子山”,他避雨的地方被称为“夫子崖”,他率弟晒书的那个石头平台也被人称做“晒书台”。当地百姓说也许是孔子治学的精神感动了老天,从此,“晒书台”上一年四季便不再下露水。
孔子避雨处.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11: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贵峰 于 2009-2-20 11:31 发表
玉磊报道的好,资料翔实,配有图片,最好的是对每个景点刻印一方,更有意义。




感谢白先生



请多多批评
这是三年前刻的不怎么好

发表于 2009-2-20 11: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12: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还乡祠


  史籍记载,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西周初年,微子启封于宋。死后,其弟微仲继位。微仲死后,子宋公稽立。宋公稽死后,子丁公申立。丁公申死后,子泯(min)公共立。泯公共死后,弟炀公熙立。泯公共次子鲋祀杀炀公,欲立太子弗父何。弗父何不受,鲋祀自立为厉公。弗父何则为宋国上卿,受采邑于栗(即现在的商丘市夏邑县)。 弗父何在栗定居后,生宋父周。宋父周生世子胜,世子胜生正考父,王考父生孔父嘉。

  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它殇公十年(公元前710年)被太宰华督所杀。又三十年,宋国又爆发了一次内乱。孔父嘉之曾孙孔防叔避乱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孔子。 因为夏邑是孔子的祖籍,孔子的先祖弗父何及以下六代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皋易均葬于此。 自1994年始,国际性的孔子祖籍文化学术研讨会已在夏邑召开三次,并成立了孔子祖籍文化学会。 夏邑县城北六公里王公楼村,有孔子的祖坟。孔子常回来祭祖省墓。后人为纪念孔子还乡,在此大兴土木,建起了还乡祠。

  据考,还乡祠始建于唐初,多次被毁。其形制仿文庙,坐北向南。曾有一壁、四门、一坛、两庑、两殿、一厅和碑林。宋真宗时,孔子四十五代孙孔良铺、孔彦辅由由曲阜来此定居,对还乡祠修复扩建。金代,又立杏坛碑于大成殿之前。清道光元年,增建四代祠(崇圣祠)。 还乡祠由于年久失修,逐渐毁坏。现政府正按旧制逐步修复。
孔子还乡祠1.jpg
孔子还乡祠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14 21:45 , Processed in 0.341045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